㈠ sos~~~~~~~~~~~~~~~~~~
柏吉爾,德國作家,中文又翻譯成「布豐」。下面是他的資料以及來源。
布豐(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蒙巴爾城的貴族家庭。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後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的博物志《自然史》。該書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 、《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等。他以大量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該書的文學成就也普遍受到贊揚,文筆細膩生動而富於感情,如《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作品對獅、虎、熊、狗、狼、狐狸等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的描寫,生動活潑,趣味橫生。另外,法語中的名句「文如其人」、「風格即人」,是從他的著名講演《風格論》中的「風格則是屬於個人的」引申而來。
http://huig.e.hzinfo.net/xueshengzhuye/huangyuyang/wenxue/2/h4.htm
布豐(Georges-Louis Buffon 1707-09.07-1788.04.16)法國博物學家。生於蒙巴爾,卒於巴黎。1726年畢業於法國笫戎的耶穌會學院。後游歷英國,將牛頓和英國植物學家黑爾斯的著作譯成法文。1739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候補院士並被任命為國家皇家植物園園長。1753年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739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的主要著作是《自然史》,共44卷,前後歷時55年(1749-1804)由他的助手幫助完成。此書圖文並茂。再版多次,並有幾國文字的譯本,內容包括自然科學各部門的知識。
他是現代進化論的先驅者之一,發表了不少的進化論點。他不相信地球像《創世記》所講的那樣只有6000年歷史,他估計地球的歷史至少是7萬年;在未發表的著作中,他估計地球的年齡是50萬年。他研究過許多植物和動物,也觀察了一些化石,注意到不同地史時期的生物有所不同。他接受了牛頓關於作用於地球上的力學規律也適用於其他星球的論點。認為大自然應包括生物在內;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他還指出林奈只注意到物種之間的細微差異,而沒有把生物看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他認為物種是可變的。生物變異的原因在於環境的變化;環境變了,生物會發生相應的變異,而且這些變異會遺傳給後代(獲得性遺傳)。他相信構造簡單的生物是自然發生的,並認為精子和卵巢里的相應部分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成分,他不贊成「先成論」而支持「漸成論」 。
引導他形成進化觀點的主要是兩類事實:一是化石材料,古代生物和現代生物有明顯區別;二是退化的器官,例如,豬的側趾雖己失去了功能,但內部的骨骼仍是完整的。因此,他認為有些物種是退化出來的。他的進化觀點遭到教會的強烈指責,迫使他不得不宣布放棄與教義不一致的論點。
http://wildbird.nease.net/synth/lter/w005.htm
㈡ 柏吉爾個人資料
德國作家 (1804~1882)
Bruno H. Burdel
德國作家
《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琥珀的故事》。
《琥珀》一文是根據德國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故事集》改寫的。從大體上看,本文屬於科普小品。但由於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小讀者,所以也有人說《烏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話。
《烏拉波拉故事集》是集聚科學知識與想像情節於一體的一本可讀性非常強的科普讀物,一共有十五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組成,包含的范圍相當廣泛,是一本內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動活潑的科普著作集。
柏吉爾以擬人、誇張和想像的寫作手法,描述了天體運行的關鍵,揭示自然界乃至宇宙的奧秘,《烏拉波拉故事集》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各種自然科學常識的,卻是用寫童話的筆調寫就的。結合科學內容與童話故事趣味,所以有人說它是一部科學童話集。
作為科學與文藝的結晶體,《烏拉波拉故事集》很合少年們的口味。許多科學家就是在這本書的吸引下,從小立志投身於科學研究的。
㈢ 柏吉爾是誰
柏吉爾,德國作家 (1804~1882)Bruno H. Burdel 。作品集《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琥珀》。 《琥珀》一文是根據德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故事集》改寫的。從大體上看,本文屬於科普小品。但由於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小讀者,所以也有人說《烏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話。
是集聚科學知識與想像情節於一體的一本可讀性非常強的科普讀物,一共由十五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組成,包含的范圍相當廣泛,是一本內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動活潑的科普著作集。他所著的《琥珀》一文被編入了小學六年級北師大版小學教材,還被編入了五年級新課標上海版小學教材和冀教版小學五年級教材。 柏吉爾以擬人、誇張和想像的寫作手法,描述了天體運行的關鍵,揭示自然界乃至宇宙的奧秘,《烏拉波拉故事集》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各種自然科學常識的,卻是用寫童話的筆調寫就的。結合科學內容與童話故事趣味,所以有人說它是一部科學童話集。 作為科學與文藝的結晶體,《烏拉波拉故事集》很合少年們的口味。許多科學家就是在這本書的吸引下,從小立志投身於科學研究的。
編輯本段相關作品
琥珀的故事 琥珀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裝飾藝術品,風靡全球。琥珀是由千萬年前植物所分泌出來的樹脂,經過地殼變動而深埋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化石。品種有金珀、蟲珀、香珀、靈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蟲或植物的琥珀為珍貴。中國古代稱琥珀為「獸魂」、「光珠」、「紅珠」,被視為珍寶,在醫學上是難得的葯材,具有安定心神,幫助睡眠的作用,更為練氣修道者護身助氣的寶物。在佛經中與金珀、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等,並列七寶,佛家視為吉祥之物。國外則用琥珀作為裝飾品,盛產地有波羅的海沿岸,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美國的新澤西、懷俄明、阿拉斯加及日本、印度、法國、英國等地區。琥珀藝術品原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行情平平,收藏者很少,直至1986年後,隨著台灣地區的宗教文物市場盛行,琥珀開始在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區流行,收藏者日益增加,價格因此一路上漲。近幾年來不少歐美藝術品愛好者也加入爭相收購的隊伍,促使琥珀成為藝術市場中的「新寵兒」。前幾年海灣戰爭爆發,全球十玩市場一片不景氣,而琥珀藝術品卻一枝獨秀,價格不跌反而上漲,原因是琥珀屬遠古之物,流傳下來極少,目前只有在中國青康藏高原一帶尚偶見其蹤影,其他城市很難尋覓。而有昆蟲的琥珀則更加珍貴。1992年在台灣舉辦的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上,一條上等品相的琥珀佛珠,最後以120萬新台幣成交,引起國際藝術市場重視。琥珀,半透明非晶體質有機寶石,它是樹脂在地殼構造運動中埋入地下後經過千萬年的地質變化,揮發、散失、固化而成,比重較略大,硬度2~2.5,適宜雕刻加工。琥珀加熱或摩擦後帶電,能夠將草木灰屑吸引附著。
編輯本段中國的琥珀
在1700年前的晉代,《華陽國志》中將這種「琥珀拾芥」的現象一度引為奇觀。我國在傳統上按色澤與透明度及純凈度將琥珀分為明珀、蠟珀、花珀、水珀等,其中包裹昆蟲的謂之靈珀,為上上品。熠熠金珀高貴華麗、瑩瑩蜜蠟性軟質優、靈靈血珀透明清澈、淡淡香珀典雅芬芳。除此之外,義大利西西里島還產有奶藍色或綠色的琥珀,緬甸產有褐色和橙色者,均為罕見。琥珀在我國古名「獸魄」、「江珠」、「頓牟」、「遺玉」等,它的神秘和珍稀程度,由此可見一班。
編輯本段世界各地的琥珀
琥珀產於沉積地層中、煤系地層中及海濱沙礦中。世界著名琥珀的產地在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如俄羅斯、波蘭、丹麥等,挪威、羅馬尼亞及英國有少量出產。閃爍著太陽般金色光澤的琥珀不知令多少人魂牽夢繞。
編輯本段相關軼事一
俄羅斯國家曾用100幅珍貴的油畫交換二戰時期流失德國的前蘇聯國寶——「凱撕大帝的琥珀房間」。這件國寶由數千枚五顏六色的小琥珀粘鑲製作,可惜它的一半已經下落不明,後來換回的僅僅是剩餘的一半,已令所有的俄羅斯人民欣喜若狂。琥珀產於沉積地層中、煤系地層中及海濱沙礦中。世界著名琥珀的產地在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如俄羅斯、波蘭、丹麥等,挪威、羅馬尼亞及英國有少量出產。閃爍著太陽般金色光澤的琥珀不知令多少人魂牽夢繞。
編輯本段相關軼事二
我國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出土了琥珀雕刻的裝飾物,此後歷經商周秦漢,它與古代玉器的發展形影相隨。琥珀在隋唐前僅產於我國的雲南邊疆,因而來源稀少,十分珍貴。《南史》記載潘貴妃的「琥珀zhuo一隻」,就價值「百七十萬」,令人匪夷所思。不想到了遼金時期,出土的琥珀製品驟然劇增。例如1987年發現的遼開泰七年下葬的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兩人全身金碧輝煌,幾乎被琥珀所覆蓋。後經清點,竟有琥珀佩飾2102件之多,令人瞠目結舌!這個習鞍馬善騎射的游牧民族所擁有的琥珀數量超過了我國的歷代總和。究其原因是他們找到了數千年來未被發現的遼寧撫順煤礦中的大量琥珀。他們的琥珀加工業在短時間內聲速發展並達到巔峰,隨即造就了琥珀史上空前絕後的輝煌。此後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王朝超越過它,
編輯本段相關軼事三
天輔初年始,金兵相繼攻陷遼國郡縣近半,琥珀雕也隨著鍾愛它的王朝夕陽西下了。天然的琥珀日漸稀少導致各種塑料、玻璃、合成樹脂甚至「溶結琥珀」充斥市場,漁利之徒東施效顰,妄想魚目混珠。但真琥珀比重輕,各種贗品密度皆高,若將二者置於飽和鹽水中,真品浮起,贗品沉底,天真偽立辨。當你擁有了件真正的古代琥珀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凝聚在它身上深沉浪漫的上古情調和它獨特的人文之美.
開放分類:
人物簡介
㈣ 柏吉爾的生平簡介簡寫
柏吉爾生平簡介:柏吉爾(1804~1882),德國作家。
作品有:《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琥珀的故事》。《琥珀疑問》是根據德國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波拉故事集》改寫,屬於科普小品。
知識延伸:
重點句:
1、一隻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後來,她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那裡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可以聞到一股松脂的香味。(突出了小蒼蠅的天真無邪,為後文琥珀的形成作了鋪墊。)
2、「哎呀,」他想,「這位小姑娘身子並不大,除去一對綠翅膀,一對觸須,剩下的就很少了。不過少雖少,總還是一頓美餐。要是我不小心,被她的大眼睛看見了,她馬上飛開,我得美餐就要落空,說不定會餓上一天呢。」(突出了蜘蛛的陰險狡詐。)
㈤ 誰有柏吉爾的資料
此人的資料不多啊,我只找到以下這些:
柏吉爾
-
德國作家。寫過科學童話集《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琥珀的故事》。
㈥ 幫我查查柏吉爾,急呀!!!救命呀!!!
柏吉爾:德國作家。寫過科學童話集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
㈦ 琥珀的作者簡介
柏吉爾,德國作家 (1804~1882)Bruno H. Burdel 。作品集《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 《琥珀》一文是根據德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故事集》改寫的。從大體上看,本文屬於科普小品。但由於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小讀者,所以也有人說《烏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話。
㈧ 柏吉爾資料幫我查,拜託!!!!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學藝術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傑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蘇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長於策論,文風縱橫恣肆 ,對蘇軾有明顯的影響。蘇軾的散文、詩詞、繪畫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另外蘇洵對他是深有影響的。
蘇軾因散文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進而又被列為「韓柳歐蘇四大家」;他寫的詩歌被尊為「宋詩的典範」;他的詞,被稱為「為詞立法,」是公認的豪放派的代表和開創之人;他在繪畫方面與米沛、李龍眠,並稱宋代四大家,擅長畫墨竹,其實他的書法也有獨特的造詣。
蘇軾一生經歷坎坷。二十歲中進士,之後仕途多舛,走過了一條曲折艱險的人生道路,蘇軾真的是歷盡苦難,完成自我的一個詩人。
蘇軾生存的年代適逢王安石變法新黨與司馬光舊黨斗爭,由於堅持正義,夾在兩種勢力中間,屢遭貶謫與磨難。足跡所履進20處:四川——開封——風翔——京城——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黃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穎州——宣州— —惠州——儋州等。
蘇軾一生雖然走過一條極其曲折艱險的人生道路,但他從未消沉絕望過,而是在歷盡苦難中完成自我,實現了一種真正的超脫,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擊垮他,戰勝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蘇軾就是蘇軾,他擺脫了精神上的苦悶與壓抑,在事業上終於成就一番作為,他所到之處,都積極為民眾辦是實事,處處留有「政聲」。在風翔他被稱為:「蘇 賢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蘇堤;在海南他又建醫院,學校等。在文明創作上,他的最優秀詩篇都是在貶低寫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處都能密切聯系群眾,深得當地人民愛戴。蘇軾在民間影響極大,東坡巾,東坡帽,東坡扇,東坡酒等等,或時髦一時,或流傳至今。足見蘇軾在民間流傳之廣,影響之大。楊萬里(1127~1206) 南宋詩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繼而調任永州零陵(今屬湖南)縣丞。此時南宋名將張浚謫居永州,勉楊萬里以"正心誠意"之學,因此他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
生平 紹興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張浚重新起用,楊萬里被薦為臨安教授,以父喪未能赴任。服喪期滿,改知隆興府奉新(今屬江西)縣。在任時禁吏胥貪贓,甚得民心。乾道六年(1170),上《千慮策》三十道,陳述關於"君道"、"國勢"、"治原"、"人才"、"刑法"、"民政"等重大問題的意見,受到宰相陳俊卿、虞允文的重視,徵召為國子博士。次年,侍講張□(張浚之子)因反對任命外戚張說而謫守袁州,楊萬里抗疏挽留,又致書虞允文,勸他主持公道。雖然張□仍被貶謫,但楊萬里的言行,卻受到公論的贊許。屢遷至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外出任漳州知州,不久改知常州。淳熙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監,升任廣東提點刑獄。淳熙九年,因母喪去職。十一年服滿返杭,任吏部員外郎,升郎中。次年,因地震應詔上書,勸告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治艦扼險",以"足國裕民"。十三年,遷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向宰相王淮推薦朱熹、袁樞等16位人才。後遷秘書少監。高宗卒,萬里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觸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 安)。
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楊萬里被召入朝,任秘書監。年底,金譴使來賀正旦,萬里奉派為接伴使,此行途中,題詠頗多。紹熙元年(1190),外出任江東轉運副使。這時朝議欲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他上疏反對,並拒不奉詔,因此觸怒時相,改任贛州知州。萬里不去赴任,請求還鄉。此後閑居鄉里長達15年之久。寧宗即位後,屢次召他入朝任職,都堅辭不就。開禧二年(1206)卒於家中。臨終前索筆寫下了"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的遺言,和陸游的《示兒》詩體現了同樣深沉的憂國感情。
詩歌創作與詩論 楊萬里的詩作今存4200餘首,其中有不少作品內容比較充實。從他的第一部詩集《江湖集》開始,便寫下了一些關心國家安危的作品。如《讀罪己詔》,對孝宗因抗金受挫而中途改變策略提出忠告;《道逢王元龜閣學》,對□黨得勢、忠良被逐表示憤慨;《故少師張魏公輓詞》,對愛國名臣張浚抱恨以歿深表痛惜。淳熙十六年冬奉命迎接金使,北渡江淮,憂愧悲憤,發而為詩,有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絕句》:"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淮河流域,原為宋朝版圖,如今淮河成了宋金疆界,中流以北,即是天涯,南北人民,失去了往來的自由。詩人撫今追昔,百感叢集,即景抒懷,比興互陳,達到了他所追求的"詩已盡而味方永"(《誠齋詩話》)的藝術境界。此外,象《題盱眙軍東南第一山》的"白溝舊在鴻溝外,易水今移淮水前";《雪霽曉登金山》的"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以及《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篇,同樣表現了他的愛國之情。
楊萬里還寫了一些反映農民勞動生活的詩,如《竹枝歌》7首寫舟人纖夫雨夜行船:"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勞細雨送殘更?知儂笠漏芒鞋破,須遣拖泥帶水行!"對辛苦勞役的下層人民表示關切。《圩丁詞十解》是他路過當塗看到圩丁築堤而寫的,目的在於"授圩丁之修圩者歌之,以相其勞",詩中以贊賞的態度描繪了水利工程給人民帶來的好處;《插秧歌》則描寫了農民在雨中緊張勞動情景。象"荒山半寸無遺土,田父何曾一飽來"(《發孔鎮晨炊漆橋道中紀行》)、"未送太倉新玉粒,敢先雲子滑流匙"(《至後入城道中雜興》)以及《憫農》、《憫旱》、《農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對農民的遭遇深表同情。
楊萬里詩歌在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方面都比較有特色。他的詩初學江西詩派,《江湖集》自序說:"予少作有詩千餘篇,至紹興壬午年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體也。"他的第二部詩集《荊溪集》自序中說他初學江西,又學陳師道的五律、王安石的七絕,後來還學過晚唐詩,直到51歲時,才"忽若有悟"。跳出步人後塵的路子,自辟蹊徑,面向大自然尋找詩意:"步後園、登古城,采擷杞菊,攀翻花竹,萬象畢來,獻予詩材。蓋麾之不去,前者未讎,而後者已迫。"他在《跋徐恭仲省□近詩》中寫道:"傳派傳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風流。黃陳籬下休安腳,陶謝行前更出頭。"由師法前人到自築詩壇,由在書本中尋詩到從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發現寫詩的材料,使楊萬里的詩終於擺脫了江西詩派脫離生活、摹擬古人,只在字句韻律上著意鍛造的風氣,形成了獨具特色、對後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
誠齋體的形成,與楊萬里所提倡的"活法"有關。"活法"原是《江西詩社宗派圖》的作者呂本中提出的,意在"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於規矩也"(《夏均父集序》)。楊萬里的"活法"也包含這個意思,但立足點則是師法自然。他的詩友張□說:"造化精神無盡期,跳騰踔厲即時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詩。"(《攜楊秘監詩一編登舟因成二絕》)跳騰踔厲,追攝造化,善於捕捉稍縱即逝、轉瞬即改的自然情趣,並用生動、活潑而又富有變化的語言表現出來,這就是楊萬里的"活法"。
與此相應,誠齋體的突出特點就是善於巧妙地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徵和動態。如《曉行望雲山》:"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突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過寶應縣新開湖》:"天上雲煙壓水來,湖中波浪打雲回。中間不是平林樹,水色天容拆不開。"都寫得新穎、活潑,很有情趣。不僅如此,作者還通過景物的"活"來表現意趣的"活"。如《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這類詩大都想像豐富、奇特,景物活,意趣活,表現手法也同樣活,一筆一轉,一轉一境,令人目不暇接。
誠齋體的另一特點是幽默詼諧。大自然的一切,大而日月山川,小而蜂蝶花木,無不收拾入詩,並且涉筆便有諧趣,以至姜夔有"處處山川怕見君"的戲語。《嘲蜂》、《嘲蜻蜓》、《嘲稚子》、《嘲星月》、《戲筆》等,都富有幽默感。有些詩,還能於詼諧中寓諷刺之意和激憤之情,如《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篙師只管信船流,不作前灘水石謀。卻被驚湍旋三轉,倒將船尾作船頭。"至於《嘲淮風》:"不去掃清天北霧,只來捲起浪頭山!"《觀蟻》:"微軀所饌能多少?一獵歸來滿後車!"嘲諷之意,更灼然可見。
語言平易淺近,自然活潑,適當選擇、熔煉俗諺口語入詩,這是"誠齋體"的又一特點。這比起江西派的搜僻典、用生詞、押險韻、造拗句,顯然是一種大膽的解放。《竹枝歌序》稱隱括纖夫舟人"吟謳嘯謔"而為歌,可見他對民歌的語言形式也有所吸收。如《檄風伯》中寫與風神相戲:"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端能為我霽威否?岸柳掉頭荻搖手!"很能體現誠齋體的各項特點。
楊萬里在當時與陸游、范成大等齊名,在南宋詩壇聲譽甚高,並且得到北方金代一些詩人的推許(劉祁《歸潛志》卷八)。但楊萬里詩歌在內容上比陸、范要遜色一些:其關心國事的作品遠不及陸游的沉痛,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也趕不上范成大的深刻,數量上也少得多。採用"活法"無微不至地"斧藻江山,追逐風月",這是楊萬里的主要成就所在。"誠齋體"在造意、選材和風格上雖有獨創性,但由於題材的瑣屑細小,以致境界不甚開闊,加之他有時過分追求趣味性、"信手"、"走筆",致使一些詩作缺乏必要的藝術概括,草率成章;語言有時也不經選擇,隨便運用,以致後人有"佻巧"、"油滑"之譏。他的七言絕句對南宋中後期的江湖派詩人及清代的郭□等人影響較大。
楊萬里的詩歌理論,主要見於《誠齋詩話》及一些序文中。他強調詩歌的社會作用,稱詩是"矯天下之具"(《詩論》),並認為詩歌應該是有為而作,起到某種揚善諷惡的作用,不能無病呻吟。在表現方法上,他重視委婉含蓄,尚"意"重"味"。他所說的詩"味",既繼承了司空圖"韻味"說的特點,但又受到江西詩派詩論的一些影響,求"味"而不離"形"、"法"。當然,楊萬里講的"法"主要是"活法",他崇尚獨創,反對死守規則的"舍風味而論形似"的模擬之風。因此,楊萬里與江西詩派諸人不同,他大力提倡晚唐詩風,追求 "晚唐異味"。在評論前人時,他也能脫離時人偏見,既推崇杜甫、黃庭堅,也稱贊李白、蘇軾。其《江西宗派詩序》雲:"今夫四家者流,以蘇似李,黃似杜。蘇李之詩,子列子之御風也。杜、黃之詩,靈均之乘桂舟駕玉車也。無待者神於詩者歟?有待而未嘗有待者,聖於詩者歟?"比喻佳妙,常為後人引用。《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
詞與辭賦 《歷代詩余·詞話》引《續清言》語,稱楊萬里"不特詩有別才,即詞亦有奇致"。其詞作今存15首。其中如〔昭君怨〕《賦松上鷗》:"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嘩,恐驚他!俄頃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我已乞歸休',報沙鷗。"詞風活潑清新,饒有趣味,和他的詩風很相似。
楊萬里的辭賦也比較有特色。如《浯溪賦》以剝蘚讀元結的《中興頌》碑為引子,借唐玄宗、肅宗父子的往事諷諭時事,對宋徽宗、高宗父子進行了批評,時人爭相傳誦,與范成大《館娃宮賦》齊名。《海□賦》寫宋軍以海□船大破金兵於採石磯的戰役,也具有現實意義。這類賦和歐陽修、蘇軾的作品一樣,擺脫了漢賦板重的句法和齊梁駢儷風氣,以散勢行韻文,韻腳多在虛詞之前,讀起來一氣貫串,流利自然。
楊萬里還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20卷。他解釋《易》的觀點與程頤相近。因愛引用歷史事件來證實《易》經,曾為後世經學家非議。但紀昀等人仍認為《誠齋易傳》有"不可磨滅"處(《四庫全書總目》)。
所著《誠齋集》 133卷(包括《江湖集》、《荊溪集》等10種詩集及其他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影印宋鈔本。又有《楊文節公詩集》42卷,清乾隆年間楊雲采據明本校刻。《誠齋易傳》20卷,以曝書亭影宋本為佳。《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續編》本。
㈨ 柏吉爾的資料
柏吉爾 ( 1804~1882),德國科學家、科普作家。作品集《烏拉波拉故事集》 《活動》 《愛的代價》。著名的《琥珀》 (被選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其中一篇,是根據德國作家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故事集》改寫的。從大體上看,本文屬於科普小品。但由於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小讀者,所以也有人說《烏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話。
中文名 柏吉爾
外文名 Bruno H. Burdel
國籍 德國
出生地 德國
出生日期 1804年
㈩ 有哪位知道柏吉爾的資料
柏吉爾:德國作家。寫過科學童話集《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琥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