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主要產品是什麼有哪些進出口產品
……要回答主要產品是什麼,那是德國,多元化的發達國家。不是澳大利亞那種只靠羊毛和礦石發展的國家。
提到德國,第一想到的當然是汽車。寶馬,賓士,保時捷,大眾,奧迪。好品牌太多了。手機有阿爾卡特。還有運動產品的阿迪達斯。
下面這個網頁是德國經濟概況
http://bbs.zidonghua.com.cn/htm_data/63/0609/14482.html
B. 美國,中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的主要進出口什麼東西
除了中國外
你說的那些國家主要出口工業產品
進口原材料
中國主要出口 原材料 輕工業產品
進口工業產品 如汽車 手機 等等 太多了...
這就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了.
C. 中國和德國之間都有什麼貿易往來
中國和德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包含,德國主要從中國進口電腦、紡織品等商品,中國從德國的進口則主要集中在機械領域。機械設備進口是中德貿易的重中之重。
在進口方面,2018年,德國貨物進口來源國按金額計算前三位分別為中國(1062億歐元)、荷蘭(982億歐元)和法國(652億歐元)。
在出口方面,2018年,德國貨物出口目的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美國(1135億歐元)、法國(1053億歐元)和中國(931億歐元)。
在貿易順差方面,德國2018年對美國的順差最高,達489億歐元;其次為對英國的順差,達450億歐元;對法國的順差則為402億歐元。
(3)德國出口到美國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整理的歷史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德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逐步減少,其中2017年德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145億歐元。2018年,德國對華貿易逆差進一步降至130億歐元。
發展中德貿易是保持和發展兩國關系的一個基礎。長期、持續和較快的發展中德貿易,有利條件是主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雙方經濟和貿易的互補性;此外兩國對外政策的相似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有利條件。
D. 德國出口物品到美國有增值稅么
美國沒有增值稅,任何國家向美國進口時都不會徵收增值稅。
E. 德國對外貿易基本特徵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政策 德國政府強調:「聯邦政府應始終將發展對外貿易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考慮。」號召要使德國經濟「走向世界」。貿易活動主要由企業自主進行、政府的職能重點在於實行宏觀調控,同時在保證企業外貿充分自主前提下,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努力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一、建立並扶持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集團和大財團。尤其是促進以化學、鋼鐵、電氣、汽車和航空、石油加工、機械製造等工業重頭產品的企業集團和財團。《公司法》中規定:禁止設立資本額低於50萬馬克的股份公司;加強大企業之間的合並和對小企業的收買、兼並,同時對這些收買和兼並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德國中小企業大多從屬於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而這些大企業集團和財團日益向多樣化和跨國經營發展,成為德國「走向世界」的先鋒。二、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經濟手段鼓勵出口。實行優惠稅率或免稅,給予出口津貼、發放出口信貸、建立國家擔保出口的貸款制度,以及對遭遇風險的出口商給予補償,多次運用匯率杠桿促進出口貿易。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活動,並通過國家間簽定雙邊和多邊互惠協定,為本國企業擴大對外貿易創造有利條件。德國加入了如國際清算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國際互惠組織,並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四、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更新出口商品結構。消化吸收引進的先進技術和開發新產品,促使生產能力迅速提高,促進對外貿易發展。五、建立外貿服務機構,為企業走向世界服務,這些機構大致有三類:進出口銀行、外貿保險公司、外貿商情咨詢機構。總之,由於德國政府在上述各方面的宏觀調控,以及國內國際環境中比較有利因素的綜合作用,德國對外貿易發展很快,成為世界的外貿大國。
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聯邦德國進出口區域主要在歐洲。1991年歐洲各國在德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50.4%和72%。德國頭12個主要進口夥伴國依次是:法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美國、英國、日本、奧地利、瑞士、西班牙和獨聯體。頭12個出口夥伴是法國、義大利、荷蘭、英國、比利時和盧森堡、美國、奧地利、瑞士、西班牙、獨聯體、日本。其中10個國家在歐洲。法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法國進口額達789億馬克,向法國出口額共875億馬克,德國通過西歐夥伴國解決了它的部分農產品和礦產資源不足的矛盾。例如,1989年聯邦德國從西歐各國進口的食品和肉類占本國消費總量的52.3%,飼料和煙草的55.l%,礦物燃料的31.7%,聯邦德國主要向西歐各國出口工業製成品。美國商品在德國進口中所佔比重逐步下降,同時德國的汽車、鋼鐵、機器和化學品出口到美國的數量越來越大。德國與日本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1991年逆差達335億馬克)。對於日本的挑戰,德國一方面要求日本採取「自行節制」措施,另一方面加強本國工業技術實力,增加對日本的出口。此外德國同東南亞、南非、東歐各國有較多的貿易往來,中國和德國的貿易雖不是很多,但逐年增加。
對外貿易結構 德國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在各個歷史時期有所不同,近年來聯邦德國以製成品出口逐步代替半成品出口。進口方面製成品比重也越來越大。在聯邦德國的出口總額中主要由原來的食品、原料等初級產品逐步過渡到製成品,尤其是它的工業製成品在世界市場上很具競爭力。機械設備、化工品、電子技術產品、汽車、鋼鐵,在出口商品中居首位。進口商品以農產品和紡織品為主。德國商品成本高,出口競爭力受到削弱,因此德國集中力量發展高質量和高技術的產品生產。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務和信守交貨合同,使得「德國造」商品享譽世界。從1952年起,至今多半是貿易順差。1989年德國出口余額達到1345億馬克,1991年降到208億馬克。
外貿服務機構 德國對外貿易服務機構比較健全,這些機構大致可分為三類:進出口銀行、外資保險公司、外貿商情咨詢機構。這些機構大多具有半官方性質,對推動德國的對外貿易起著重要的作用。一、進出口銀行。主要從事對外貿易的結算和國際金融業務,參與德國的出口信貸業務。二、外貿保險公司。其業務分兩類:一類是國家辦理的出口信貸保險業務;另一類是以公司自己的名義在國家控制下承保的普通商業保險。在德國必須由這類公司提供擔保才能取得2年以上的出口信貸。三、外貿商憎咨詢機構。1949年11月,在聯邦政府授意和資助下,建立了以聯邦德國五大經濟研究所作為主要成員的德意志經濟學研究聯合會,主要目的是觀察、分析對外貿易和世界經濟問題,對外貿易地區,價格、匯率和商品結構井為企業提供咨詢。所有這些機構的服務使政府和企業界能迅速地掌握世界市場變化的大趨勢和具體的商品行情、及時地採取對策和措施,對促進德國的企業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
赫爾梅斯擔保 德國政府為鼓勵出口,對出口企業和商業銀行提供的官方擔保。赫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商神的名字,故以此命名。設在漢堡的赫爾梅斯信貸保險公司受聯邦政府委託,專門對德國商業銀行發放出口信貸,給予風險擔保。如果由於國際政治、軍事等原因、德國的出口企業或提供出口信貸的銀行收不回貨款或貸款,政府即通過保險補償其損失。赫爾梅斯擔保只對馬克貸款擔保,而且主要用來購買德國的工業設備。由於德國近年財政困難,當局對申請者審查越來越嚴。
高技術工業品出口 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它的高技術工業品在世界市場上所佔份額很高,1989年下列產品佔到1/4至1/3:蒸汽發動機40.7%,印刷機38.3%,焊接技術33.3%,紡織機32.l%,測試機31.8%,包裝機和食品機器31.8%,精密機床29.5%,車床29.4%,軋機軸承27.6%,天秤26.8%。這只是部分出口商品。德國商品以質優取勝。
(《西方七國知識辭典》)
F. 德國最有名的出口產品是什麼
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關系。德國出口業素以質量高、服務周到、交貨准時而享譽世界。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汽車配套產品、重型機械及精密加工設備產品、化學品、通訊技術、供配電設備和醫學及化學設備。主要進口產品有化學品、汽車、石油天然氣、機械、通訊技術和鋼鐵產品。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其中進出口一半以上來自或銷往歐盟國家。 寶馬,賓士,保時捷,大眾、奧迪、邁巴赫、巴博斯、歐寶、GMG、Mini等等名車、克虜伯集團公司的鋼鐡產品和電氣工程產品、巴斯夫石油化工、阿爾卡特、西門子及博世、人文產品(哲學、政治經濟學、建築學、繪畫、音樂等等)。
G. 為什麼德國從美國法國搬回黃金,《貨幣戰爭》作
這是一個詭異的信號!
經過了半年多的急行軍,今天,德國央行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剛剛,德國央行宣布,已經提前完成了黃金的轉移,將保存在美國紐約的黃金提前轉移到了德國國內。這是一件讓全德國人民一直提心吊膽的驚天大事,默克爾政府終於如釋重負的完成了!
原本,這一時間是定在2020年搬回的。但是,今年德國央行突然宣布:搬回黃金的速度,要比原計劃大大加快!
德國是一個很有錢的國家,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但估計又很多人不知道,德國還是一個「多金」的國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黃金儲備。現在,德國擁有3378噸、價值1278億美元黃金儲備。
不過,這些黃金,大部分放在國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放在了法國央行和紐約聯儲金庫。在西德東德統一之前,德國有98%黃金存放在外國。
為啥放在國外?那是因為冷戰期間,德國怕蘇聯萬一打過來,把德國的黃金一下子扛回去。為了避免家當落入蘇聯之手,德國就把黃金分散儲藏在海外,作為雙保險。同時,德國也有將黃金質押給美國的意思,好讓美國放心。
好好的國外不放,為啥急吼吼地往國內搬運?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二
不要小瞧黃金,在亂世之中,當紙幣被打回原形成了一張紙,黃金就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壓倉石。有了黃金,就有了信心,進而也就有了信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凡是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往往都是「多金之國」,腰包的最深處,都藏著大量的金子。比如人口只有1100萬的葡萄牙帝國,人口只有1700萬的荷蘭帝國,都曾擁有令人羨慕的黃金儲備。
更不用說,當今的超級大國美國,黃金儲備也是世界第一。大家叫美元為「美金」,就在於背後,美國有著龐大的黃金儲備。當黃金的影子投射到美元上,美元就多了一層金色,無形中變成了「美金」。
從德國的歷史來看,除非是有特殊的原因,德國是不會如此急切地搬運黃金回家的。
那麼,是啥原因讓德國做出如此舉動呢?
內參君認為原因有二:一是怕黃金放在美國手裡,被特朗普逼宮打劫了。二是德國估計感覺到歐盟搖搖欲墜,歐洲銀行業危機可能爆發,手裡留點硬通貨,才好防備不時之需!
三
把黃金統統運回本國,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現在,德國和美國的矛盾,是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表面化了。
自從特朗普上台後,特朗普不斷的攻擊德國,連續指責德國操縱匯率,從歐元匯率低估中獲益,讓德國的產品大量出口到美國。特朗普還多次針對德國的企業進行了懲罰性的天價罰款,包括大眾汽車、德意志銀行都被美國罰怕了。
尤其是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等於公開和歐洲分道揚鑣。默克爾在演講中流淚說到,歐洲以後只能依靠自己,美國已經不是歐洲的朋友。
最直觀的是,放下身段、千里迢迢跑到華盛頓拜碼頭的默克爾,卻慘遭特朗普的冷預。
在白宮訪問後,默克爾和特朗普一起會見記者,本該握手擺pose顯示友好,結果特朗普不但不與默克爾握手擺pose,甚至連看都不看默克爾一眼,一副很不耐煩、很不待見的態度。
在此期間,默克爾曾多次向特朗普拋去「求握手」的眼神,甚至後來忍不下去了,還直接問特朗普「咱倆要不要握個手」,但都被板著臉的特朗普徹底無視了,那真叫一個高冷!
這次,將黃金轉移完成後,德國就沒有任何被美國、被特朗普抓在手裡的人質了。默克爾終於開罵,狠狠地攻擊了特朗普,說特朗普的當選是美國自身不安的產物,美國已經墮落了。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默克爾當然知道這種話有多狠,可是,默克爾已經憋得太久了。
借著黃金回國的時機,默克爾終於發泄了一把胸中的窩囊氣!
四
德國央行這么急吼吼地運黃金回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未雨綢繆,防範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
這幾年,歐洲真是走了霉運,歐盟可謂沉痾纏身、病入膏肓。
自從英國脫歐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之後,歐盟就一直出在搖搖欲墜之中:法國「國民陣線」、荷蘭自由黨、義大利「五星運動」等政黨都在紛紛極速右轉,攪得歐洲天翻地覆。連大嘴特朗普也來橫添一刀,吆喝歐盟散架是替天行道。
今年9月24日,德國即將迎來大選。已經執政11年之久的默克爾已經宣布參選。對於這場選舉,默克爾承認,她面對的是「德國統一以來最艱難的選舉」。
如果德國領導換人了,那麼歐洲將面臨更大挑戰。而要知道,原本默克爾是歐洲一體化最堅定的支持者!
比政治領域更讓人擔心的,是歐洲的金融業。
銀行業危機已經是歐洲必須面對的非常嚴峻的事實,這比英國脫歐帶來的後果還嚴重。歐洲銀行業危機的根源在於,銀行業壞賬太高,高達近16%,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壞賬數據。
現在,無論是義大利的銀行業,還是德國的銀行都發生了危機,可以說,歐洲的銀行業危機是全面的,將席捲整個歐洲。
而如果歐洲的銀行業爆發危機,必然導致歐洲新一輪的被動信貸緊縮,而這將形成一個漩渦,讓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導致歐洲進一步社會動盪。
再加上特朗普的上台,也讓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正如前德州共和黨眾議員Ron Paul所言:一個「不可預測的總統」和那些傾向於「把他撕碎」的人,把華盛頓弄得太混亂了。我們體系的根基建在沙子上,一陣大風就會把它吹倒。
而這,或許正是德國全速搬運黃金回歸的奧秘所在:黃金是最好的硬通貨之一。一旦出現類似歐盟瓦解、歐元退位或債務危機的時刻,作為一種最後的支付手段,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比黃金更有價值。
到那時,德國一旦重新恢復使用馬克,有龐大的黃金儲備作為靠山,有強大的製造業作為基礎,德國馬克仍然可以成為有資格與美元媲美的強勢貨幣。
或正因如此,一向富有先見之明的德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做好一切准備。
五
德國火速運黃金回家,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這是一個充斥著黑天鵝的時代,即使是像歐元和美股這樣看似堅硬和神聖的東西,都有可能在某一刻呼喇喇似大廈傾!
一個強悍而粗暴的變革時代,正橫亘在我們面前!
美國衰落,歐洲沉淪,恐怖襲擊,人間地獄……凄風冷雨中,全球除了中國之外,已經沒有多少大國有安全感了。在這個黑天鵝不斷飛出的世界,穩健發展的中國,是一道難得的美麗的風景線!
H. 德國特產有哪些
一、德國香腸
在德國,每個地方都有其可以引以為傲的香腸品種,其中格廷根和雷根斯堡的香腸從中世紀起就已享有盛名。沒有什麼可以和圖林根的紅腸相媲美的了,這種可烤著吃的香腸加有好聞的墨角蘭香料。
而卡塞爾的居民最愛吃他們自己做的肝泥香腸,施瓦本地區的人們則迷戀加了百里香、丁香和豆子等調味品的黑香腸。還有手指般大小的烤腸,它來自柏林,香腸被切成細薄片,抹上調味番茄醬,再撒上薄薄一層咖喱粉,又香又鮮。
名氣不小,品種也很繁多,肉店裡整根的、成串的、切片的、琳琅滿目。飯館的菜單上,腸子也占著絕對優勢,腸條沙拉、農式香腸、巴伐利亞白香腸、法蘭克福小香腸、血腸、紐倫堡香腸···,等等多不勝數,且各地有各地的風味特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香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豬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葡萄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梅森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餛飩
I. 請說說美國、日本、德國出口的貨物都有哪。
簡單說幾個吧比如美國出口有豬牛肉,豬肉,大豆,手機等科技產品,日本主要是電子產品,德國是汽車。
J. 德國出口額最大的產品是什麼
去年三季度開始,包括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都預言「中國出口全球第一」已是定局。昨天,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 德國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德國年出口總額為8032億歐元,相當於11213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18.4%,少於中國的12016億美元。中國的年出口額首次趕超德國。 事實上,從去年年末的各項統計指標來看,中國經濟表現搶眼,不僅表現在外貿指標。2009年中國國內新車銷量也超過了美國躍居全球首位,更有預計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取代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 這些數據背後無疑有金融危機的原因。中國外貿在2009年遭遇了同比16%的下滑,但是德國下滑更嚴重,因此被中國趕超。德國作為歐洲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從2003年後就一直穩居出口額全球第一的寶座。2009年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德國對歐洲各國的出口明顯減少。 未來而言,去年底商務系統內部基本預測認為,2010年的出口將是恢復性增長態勢,所謂「恢復性」是指恢復到金融危機前2008年的水平。商務部副部長鍾山周一在英國伯明翰召開的「中國品牌商品歐洲展」上表示,今年中國的出口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太可能達到2008年的水平。 此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公開表示過,雖然2010年出口將結束大幅下滑的局面,但要再現前5年年均增長25%的勢頭幾乎不可能,恢復到2008年水平可能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因此在「出口第一」的桂冠背後,未來的外貿形勢並非樂觀。各種風險給2010年的外貿形勢增加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首要風險是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歐美國家抬頭,目前各國紛紛表示要擴大出口來促使經濟增長,中國在今年全年都會處於「摩擦壓力」之下。業內人士也預測認為,2010年存在著「反傾銷和反補貼訴訟案件大幅增加」的「肥沃土壤」。 其次,中國出口取決於世界需求市場,歐美日等經濟體2009年下半年似乎有需求回暖跡象,但這種跡象是否穩固,能否給中國出口提供穩定市場,依然需觀察。 就「中德誰排第一」而言,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曾表示,中國的出口在2009年相比德國來說,是可能會超出一些,但這僅僅是一年的數字,隨著2010、2011年全球經濟逐步恢復景氣後,這些數據也許還會有反復,現在都不能確定。 從歷史上來看,美、德、日都曾在全球國際貿易份額中佔到過極大的比例,比如美國曾佔到1/3,德國也曾超過12%,而中國現在只有8%左右。 姚堅認為,美、德這些貿易大國已經完成了製造業走向服務業的轉型,現在都是以服務出口見長,更多的是在當地投資。不能單純以第一、第二看問題,中國的出口結構無疑還需要繼續調整升級。 鍾山在上述展會上還表示,中國和美國之間出現的貿易摩擦或貿易糾紛,不會釀成中美之間的貿易大戰。 鍾山說,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去年中國遭受到各種貿易保護主義的案子有116個,涉及金額達12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