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人禁忌談什麼
下面是他們的禮儀和一些禁忌,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國原屬法蘭克王國,於公園919年創立了德意志國家和王權。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35.6545萬平方公里人口7950萬,其中德意志人佔95%左右,另有少量丹麥人,索布族人和400多萬外國移民。德語為國語。白鶴早已成了德國人心目中的國鳥。
服飾禮儀
德國人不喜歡服裝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潔,穿西裝一定要系領帶。在赴宴或到劇院看文藝演出時男士經常穿深色禮服,女士則穿長裙,並略施粉黛。在東部地區,已婚者都帶上金質戒指。
儀態禮儀
德國人對工作一絲不苟,在社交場合也舉止莊重,講究風度。德國婦女的特點是素,這不光是體現在穿著打扮上,也體現在言談舉止上。與德國人相處時,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把這些動作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
相見禮儀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餐飲禮儀
德國人在宴會上和用餐時,注重以右為上的傳統和女士優先的原則。德國人舉辦大型宴會時,一般是在兩周前發出請貼,並註明宴會的目的,時間和地點。一生宴會則是在八至十天前發出。他們用餐講究餐具的質量和齊備。宴請賓客時,桌上擺滿酒杯盤子等。他們有個習俗,那就是吃魚的刀叉不能用來吃別的。
喜喪禮儀
贈送求愛樹時德國的一項獨特習俗。波恩小夥子如果看上一位姑娘,就會在4.30或5.1這一天,送姑娘一株小白樺樹,以表愛慕之情。德國的節日眾多,而且各具特色,如持續時間較長的狂歡節,每10年舉行一次的耶穌受難戲劇節。
商務禮儀
德國人對工作嚴肅認真,思考總是深刻敏銳。德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因此,一旦約定時間,遲到或過早抵達都被視為不懂禮貌。他們在談判是態度明朗,談生意時一般使用商業名片。德國不但貨物品質好,服務質量也屬上乘。
旅遊禮儀
德國人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不隨便停車,更不會闖紅燈,在列車上,大多有禁煙或可抽煙的標志。每年5-10月是旅遊的旺季,首都柏林,現政治中心波恩,歷史文化和經濟名城漢堡、萊比錫等以其優美的風光迎送五洲四海的賓月。
主要禁忌
德國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有45%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猶太教,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忌諱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不喜歡他人過問自己私事。
參考資料:http://www.jctrans.com/topic.asp?topicid=15322&topmenuid=426&MenuId=735&Menuid2=752
❷ 德國人有什麼習俗
德國人的生活習俗
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習慣,德國雖然是個相對來說比較民主國家,可人們依舊有不少特別的習俗。作為外國人,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有助於與他們更多的交流和接觸。
德國是十分尊重女性的國家,男士如果是和一位女士初次見面,若不是女士主動伸出手,男士不要主動和女性握手。在她們看來,這是鹵莽和不禮貌的。第一印象會大打折扣。
德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這和他們信奉基督教有著很大淵源。如果某個月的13日偏巧又是個星期五,那每個人都會過的小心翼翼,聊天辦事時也會盡量避開這個數字,和他們接觸時,尤為應該注意。
在國內,朋友生日臨近時送份禮物並祝生日快樂,友人必定興高采烈的感謝和笑納。可這在德國可不行,而且會起到相反的結果,按照這里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
關於遲到的問題無須多說,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討厭遲到,尤其是德國人。
德國人喜歡聚會,尤其是家庭聚會。如果你組織了一次,你會發現除了遲到的之外,你同樣不會看到任何朋友提前敲門。德國人的習慣是提前幾分鍾就把車停在樓下,在車子里等到時間正好再出來敲門。理由是:若是早去必然回打攪人家的正常准備工作。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德國的一些老房子有著巨大的煙囪,所以有一類專門清理煙囪的工人。德國人認為,路上遇到煙囪工人的話一整天都會順利。若是有煙囪工人擦身而過,並且碰了自己一下,那一定會交好運氣。這是因為德國人以前的房子的爐灶,煙道都很簡陋,很容易引起火災,而煙囪工人的工作就會避免這種災難。這就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吉兆。
探訪朋友時不要搞「突然式襲擊」,要事先打好招呼,定好時間,准時到達。若非主人許可,不要自行參觀,不要隨意翻動桌上的書本和物品。若是探病,除了顯而易見的外傷或者感冒發燒之類的症狀之外,不要詢問病情。
尊重他人隱私是非常重要的。年齡,職業,婚姻情況,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個人收入等等等等都是屬於個人隱私,不好隨便打聽。尤其是對女性。在這里,共事多年卻對對方一無所知的比比皆是。還有,若是看上別人買的一樣東西,就算再喜歡,也不要詢問價錢。
德國是個太注重個人隱私的國家,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半夜手機鈴聲太響被鄰居報警,六個膀大腰圓的警察敲我的門,說明來意後,非常溫和的詢問我是否方便讓他們進房間看看。離開的時候,其中一個客氣的對我說:抱歉,打攪了,請把手機改成震動。
❸ 德國人的禮儀
1、德國人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 。送花時禁止送菊花、玫瑰、薔薇,只數和花朵數不能是13或者雙數,鮮花不用紙包紮。禁止送太個人化的物品。禮品包裝紙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綵帶包紮。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
2、德國婦女的特點是素,這不光是體現在穿著打扮上,也體現在言談舉止上。與德國人相處時,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把這些動作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
3、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4、德國人在宴會上和用餐時,注重以右為上的傳統和女士優先的原則。德國人舉辦大型宴會時,一般是在兩周前發出請帖,並註明宴會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生宴會則是在八至十天前發出。他們用餐講究餐具的質量和齊備。宴請賓客時,桌上擺滿酒杯盤子等。
(3)德國人最怕什麼數字擴展閱讀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吞並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德意志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完成德意志統一。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德國社會重視性別平等及障礙者權利,社會及立法上也對同性戀者相當寬容,同性戀者可收養伴侶的親生子女,並自2001年起承認民事結合。德國對移民態度也有所轉變,自1990年代中期起,德國政府及多數民眾對經過資格審核的移民表示歡迎。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❹ 德國人有哪些禁忌
1、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 。
2、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禮品包裝紙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綵帶包紮。
3、法律禁用納粹或其軍團的符號圖案,討厭菊花、薔薇(只用於悼亡)圖案和蝙蝠圖案。
4、忌諱核桃。
5、送花時禁止送菊花、玫瑰、薔薇,只數和花朵數不能是13或者雙數,鮮花不用紙包紮。
6、禁止送太個人化的物品。
聖誕節可以送的東西
1、聖誕卡(聖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
2、用燈燭和裝飾品把樅樹或洋松裝點起來的常青樹,作為聖誕節慶祝活動的一部分。聖誕樹起源於德國。
3、在南北美洲和少數歐洲地區,傳統上戶外以燈光裝飾,包括用燈火裝飾的雪橇、雪人和其他聖誕形象。
❺ 在德國的忌諱
1、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
2、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
3、法律禁用納粹或其軍團的符號圖案,不可使用。
4、討厭菊花、薔薇(只用於悼亡)圖案和蝙蝠圖案。
5、忌諱核桃。
6、送花時禁止送菊花、玫瑰、薔薇,只數和花朵數不能是13或者雙數,鮮花不用紙包紮。
7、禁止送太個人化的物品。禮品包裝紙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綵帶包紮。
(5)德國人最怕什麼數字擴展閱讀
德國的文化:
1、音樂
德國是全歐洲第二大及世界第四大音樂市場。20世紀及21世紀德國流行音樂形式與運動包括新德國浪潮、流行、東方搖滾、重金屬/搖滾里最有影響力的樂隊是德國戰車(Rammstein)、朋克、流行搖滾、獨立及施拉格流行等。德國電子音樂在發電廠樂團和橘夢樂團引領之下產生國際范圍內的影響力。德國鐵克諾和浩室領域的DJ和音樂家亦獲得廣泛的聲望(如羅賓·舒爾茨、保羅·范迪克、保羅·卡爾布雷納和Scooter等)。
2、哲學
德國哲學可以說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石。進入21世紀,德國與法國、奧地利、瑞士及斯堪地那維亞各國持續發展當代分析主義。
4、建築
德國在建築方面作出的貢獻包括卡洛林和奧托風格,這二者為羅曼式建築的先導。中世紀磚砌哥特式風格亦發源於德國。在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德國亦發展出相應的地方性風格(如威悉文藝復興和德累斯頓巴洛克)。巴洛克時期的著名建築師包括馬特烏斯·丹尼爾·珀佩爾曼、巴塔薩·紐曼、格奧爾格·溫策斯勞斯·馮·克諾珀斯多夫和阿薩姆兄弟。
韋索布倫派主導18世紀南德的灰泥建築風格。上施瓦本巴洛克之路途中,雕塑家約翰·米夏埃爾·費希特梅耶、灰泥匠兄弟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和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的貢獻一覽無遺。德國民居建築以其木骨架(Fachwerk)傳統聞名,不同地區風格各有不同。
歐洲工業化時期,古典主義和歷史主義風格在德國發展起來,因19世紀的經濟繁榮而時被稱作「繁榮時期」(Gründerzeit)風格。區域性歷史主義風格包括漢諾威派、紐倫堡風格及德累斯頓森佩爾-尼柯萊派。新天鵝堡為最著名的德國建築之一和羅曼復興式建築的代表。18世紀一些亞風格在德國的礦泉療養地及海水浴場中發展起來。德國藝術家、作家和畫廊家如西格弗萊德·賓、格奧爾格·希爾特和布魯諾·穆赫林亦為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的發展作出貢獻
❻ 為什麼德國討厭數字13
因為那裡的人民大都信奉基督教,在最後的晚餐中,共有13人進餐,而耶酥就是被一起共進晚餐的人害死的,所以德國討厭數字13
❼ 德國人的生活習俗有哪些
1:德國是十分尊重女性的國家,女士主動伸出手男士才能握手。
2:德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
3:生日不得提前祝賀。
4:德國人尤其討厭遲到。
5:德國人喜歡聚會,尤其是家庭聚會。德國人的習慣是提前幾分鍾就把車停在樓下,在車子里等到時間正好再出來敲門。
6:德國人認為,路上遇到煙囪工人的話一整天都會順利。若是有煙囪工人擦身而過,並且碰了自己一下,那一定會交好運氣。
7:探訪朋友時要事先打好招呼,定好時間,准時到達。若非主人許可,不要自行參觀,不要隨意翻動桌上的書本和物品。探病,除了顯而易見的外傷或者感冒發燒之類的症狀之外,不要詢問病情。
8:尊重他人隱私:年齡,職業,婚姻情況,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個人收入等不好隨便打聽。尤其是對女性。
❽ 德國人忌諱的數字
【13】
德國人忌諱郵寄可可粉和「對國家安寧有害」的文學作品,忌用白色、黑色、咖啡色的包裝紙包紮禮品,切忌用絲帶作外包裝,忌諱直呼其名。
日本人忌諱頗多。到日本人家裡作客要有約在先,非請莫入,非請莫坐。忌諱窺視卧室;忌翻閱除書報以外的其他物品;寄信忌倒貼郵票,因為這意味著絕交;吃飯時用筷子有八忌:忌舔筷、忌迷筷、忌移筷、忌扭筷、忌掏筷、忌插筷、忌跨筷、忌剔筷;忌三人並排合影,中間一人被夾著預示不祥或死亡之兆;忌諱數字「4」(日語中「4」發音與「死」相似)和「9」(日語中「9」發音與「苦」相似)。
印度人忌諱白色,認為白色象徵內心的悲哀;忌諱彎月的圖案;忌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把1,3,7視作不吉利的數字。
阿富汗人忌食豬肉、海味和魚蝦;忌豬、狗圖案;禁忌郵寄煙灰缸、通心粉、明信片、日歷、香口膠等;忌諱數字13和39。
韓國人忌諱宴請中吃東西發出聲音,忌數字「4」。新加坡人忌黑、白、黃色,交談時忌翹二郎腿。
緬甸人忌外出時碰見蛇;忌公雞在天未亮啼叫和母雞在布面上下蛋;忌星期天送禮物;忌不脫鞋進入廟宇、佛塔。
巴基斯坦人忌酒,忌拍打人肩背,忌諱郵寄手帕給親人。
沙烏地阿拉伯人忌諱吸煙、喝酒、舞蹈、賭博。
蒙古人忌諱黑色,忌吃魚蝦、海味、肥豬肉。
英國人忌諱用人像作裝璜,交談時忌諱談個人私事、家事、婚事、年齡、職業、收入、宗教問題,站著交談切不可背手或手插口袋,坐著交談時切忌兩腿叉開,忌數字「13」和星期五。
法國人忌黃色花朵,忌擺菊花、牡丹花及紙花,忌諱核桃,忌郵避孕葯物用品,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
義大利人忌紫色、仕女像、十字花圖案;保加利亞人忌郵寄毛氈、床單和蚊香;瑞士人忌諱貓頭鷹圖案;羅馬尼亞人忌諱過堂風;捷克人忌諱包裝紙上出現紅三色。
美國人忌諱在交往時互相攀肩搭臂,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加拿大人忌諱鏟雪。巴西人忌諱棕黃色。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時忌諱交談,忌用左手,忌飲酒,忌吃豬肉、狗肉,忌諱黑色、黃色,忌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忌諱數字「13」。衣索比亞人忌諱出門作客穿淡黃色衣服。
❾ 德國人忌諱的數字是多少,忌諱星期幾
數字是13,星期五
❿ 在德國與人打交道有什麼忌諱嗎
一、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
二、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
三、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
四、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
五、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六、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
七、德國男士大多愛穿西裝、夾克,並喜歡戴呢帽。婦女們則大多愛穿翻領長衫和色彩、圖案淡雅的長裙,正式場合多穿深色衣服
八、德國人喜食豬肉,牛肉其次,而且喜歡吃油膩食品,所以德國人胖的比較多;飲料當然是啤酒了。
九、13這個數字和星期五這天,都是德國人非常討厭的,他們還認為四個人交叉握手或者是公共交際場合交叉談話也是不禮貌的
十、在路上碰到了煙囪清掃工,便預示著一天要交好運。
十一、星期天商店一律停業休息。
十二、一般談話中不宜涉及納粹、宗教和黨派之爭,公共場合竊竊私語也是不禮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