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小企業為什麼生存

德國小企業為什麼生存

發布時間:2022-06-28 16:33:28

Ⅰ 德國中小企業為什麼這么成功

首先定義德國企業。這里提到的德國企業都是私有企業。德國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部分企業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國聯邦鐵路。為何聯邦鐵路有政府參股呢?原因很簡單:這個企業不賺錢。為什麼不賺錢呢?因為德國空運發達、...

Ⅱ 小型企業怎麼在市場中生存

在BOSS商學院的app上有很多這類知識,這里簡單分三點你參考下:

一、主要是客戶,小型企業固定成本不高,只要抓住幾個大客戶或者穩定客戶,就能解決資金鏈問題。

二、了解客戶的意願,速度和優質及時服務,這是小企業維持客戶關系的辦法。

三、產品質量過硬。不僅要做良品,還要做出精品來。

Ⅲ 德國的中小企業為什麼沒有被社會淘汰反而成為佼佼者呢家族企業、某個領域專,感覺都容易走到固步自封的

專注點不一樣,一直專注事業的精業求精!社會保留的是他需要用的產品和實在需求,不是家族企業。

Ⅳ 為什麼「在大企業壟斷的行業中,小企業能很好生存」

鯨是海里巨無霸,但海里還不同樣生存著小蝦米?只要自己的攝取能力大於等於自己需求就能夠生存,不存在個體大小之分。小企業一不小心賣了幾個東西,就飽了,有可能還撐著了。大企業可就不一定了。

Ⅳ 德國的小企業為什麼那麼出名,他們有什麼訣竅

德國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二戰之後只有德國向波蘭道歉,可以看出德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對和錯的國家,在自己犯錯之後他敢於面對錯誤,敢於承認錯誤,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態度值得很多人和國家去學習。秉著這樣的信念,德國的小企業發展得非常好,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德國小企業能發展好,都具備哪些特點!

最後一個特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的員工互相信任的關系。有了這層關系做什麼事情都好做了,大家為了一個目標而奮斗,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一切都變得非常順風順水啦!

Ⅵ 德國小企業為何能稱霸全球,別的國家的小企業卻為生存發愁

德國人的嚴謹是他們在製造業上也體現出來。所以他們的產品有保障。就不怕沒有銷路。

Ⅶ 為什麼國內小企業不能長期存活

國內小企業不能長期存活的原因如下:

1、現金斷流式

企業遇到虧損並不可怕,因為這還有希望可以挽救;但一旦企業出現現金流斷流,那就危險了,就算你資產再多,也可能馬上崩盤。死於現金斷流的企業並不少見,比如巨人當時缺乏危機意識,使得一筆筆錢在陽光找不到的地方流失了,最終現金斷流,走向毀滅。

2、自然衰老式

就像人一樣,企業也有生命周期,會經歷新的生長和老的滅亡。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延緩衰老期的到來,否則,企業會快速衰老,直至死亡。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李寧公司,因為時代的變遷,品牌老化,公司走向了衰退。

3、信譽毀壞式

企業只有在產品和服務上讓消費者放心,才能取得他們的信任,從而發展壯大。然而現實中,有不少企業因為失去信譽從而走向了滅亡,典型的例子就有三株和三鹿。所以,一定要維護好企業的品牌,同時也需要維護企業家品牌。

4、四面楚歌式

有些企業家取得一定成功後,就開始自我膨脹,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於是到處盲目投資、搞多元化經營等,最後失敗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只能選擇破產。當年的春都火腿腸就是因為盲目擴張,最後因失去主打市場,資金被套等而埋葬了自己。

5、環境突變式

外部環境也是影響企業生死的重要因素,典型的案例就有,受八項規定影響,公款消費的相關企業紛紛倒閉。

Ⅷ 德國企業為什麼這樣強

首先定義德國企業。這里提到的德國企業都是私有企業。德國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部分企業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國聯邦鐵路。為何聯邦鐵路有政府參股呢?原因很簡單:這個企業不賺錢。為什麼不賺錢呢?因為德國空運發達、公路運輸及其便捷。眾所周知,德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而且不限速、不收費,以至於人們出行大都選擇開車。但是,在此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堅持鐵路運營呢?這就是社會公平。在一個社會里,一定有不能開車、不會開車或沒有車開的人,他們遠行大多依靠鐵路。因此,政府必須讓火車跑起來,即使賠錢,這就是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我經常講,天下國企一家親:只要沒有壟斷資源,包括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就一定會虧損。在德國法蘭克福不遠處有一家葡萄酒庄,老闆去世後沒有繼承人,於是就由市政府接管。可惜,無論政府派去的人如何經營均無法實現盈利。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市政府扛不住了,只好尋找新東家。最後,這家酒庄被一個浙江老闆購得,並在當年實現盈利。所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德國,只要公平競爭,私有企業就一定比國企強。德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私有企業,它們的確很強。何以見得?首先,我們來看德國的經濟。自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經濟就沒有很好地恢復過。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歐洲經濟更為艱難。盡管如此,德國經濟一直表現亮麗:2010年經濟增長3.6%, 2011年3%, 即使在今年最困難的情況下,德國經濟也有0.8%的增長,而明年經濟預計將會回升到1.8%。別小看德國經濟的增長率,表面看來數字不高,但質量不可小視。德國3%的增長率起碼相當於中國經濟增長的10%。 因此,如果沒有德國的中流砥柱作用,歐債危機將會進一步蔓延。德國經濟之所以這么好,當然是因為德國企業很強。其次,德國是全世界企業隱形冠軍最多的國家之一。什麼是隱形冠軍?有三條標准:第一、產品市場佔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第二,或歐洲第一;第二、年營業額在50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第三、名不見經傳。像這樣的企業,僅2006年德國就有1130家。我們說德國企業強大,還有另外一個標准:企業壽命。在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壽命大致在2.5-3年之間,而德國企業至少達到12年以上,因此,德國到處是百年老店。這就是差距。還有一個更為可怕的是德國企業的定價權。何謂定價權?就是我確定的價格,買家不能討價還價。據統計,在全世界,三千多種德國產品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可以賺取高額利潤,而且不買也得買,因為德國產品具有這樣的特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德國企業如此強大,那麼內在的動因是什麼呢?根據我在德國的長期觀察,現總結為以下幾點:一、堅持高質量和高價格戰略不動搖。德國產品高質量、同時也高價格,這是人人皆知的。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即使產品質量很好,但很多買家往往對高價格望而卻步,但德國企業在產品高質量和高價格的態度上從來堅定不移。僅以德國博世公司為例,這家企業生產汽車零配件和汽車維修工具。如電鑽等。大家知道,如果汽車配件和維修工具質量太高,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汽車的零配件和維修工具不容易更換。例如,博世公司生產的電鑽頭,可能一根鑽頭能用很長時間,而其他公司生產的很快就壞掉。產品太經久耐用,對博世公司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這家公司因而在一段時期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出路要麼是降低質量,讓汽車購買者經常換零件;要麼是降低價格,讓人更願意更換產品。這時候,董事會對公司戰略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所有的董事都反對降低產品質量,而多數董事則反對降低價格。怎麼辦?公司決定,既不降低質量,也不降低價格,而是尋找新的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美國。為何?因為美國車又粗又笨,也很容易壞。博世公司把重心放到美國,很快就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起來,博世公司就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了。二、德國企業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在企業中,最重要的人是領導者。德國領導者的優秀素質很多,其中憂患意識是不被人注意到的。例如,德國有一個全球五百強企業,名叫辛克全球貨運。該公司董事長Portatius先生在美國次貸危機剛爆發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股份都賣掉,專做風險投資。目前已購買了德國最大的教育集團,該集團擁有66家職業學院、三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和3所進修學院。從現在的結果來看,Portatius先生所做的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麼,但仔細分析,他的決定很了不起。為何?你現在知道,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美國金融危機,隨即發展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但是,當時誰能預料得到並通過邏輯推斷出來呢?這種憂患意識其實也就是一種前瞻性的眼光。德國領導者的憂患意識還表現在其他方面。例如,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就有人擔憂魯爾區的未來,有人甚至喊:魯爾區快死了。為什麼呢?因為魯爾區賴以生存的是煤炭和鋼鐵產業,而煤礦和鐵礦快要被挖光了。怎麼辦?於是企業領導者開始思考企業轉型升級。大企業如克虜伯公司就決定拋棄鋼鐵粗加工,轉而生產鋼鐵高附加值產品。比如,克虜伯的無縫鋼管全世界最牛,即使善於模仿的小日本也做不出這樣質量的產品。大企業如此,小企業呢?同樣。很多做配套的中小企業也在轉型升級,它們紛紛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工夫,打造全世界要麼獨一無二的產品,要麼是最先進的工藝技術。這就是德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天,魯爾區不僅沒有死,相反還活得很好,大量的中小企業正煥發著蓬勃生機。德國重視教育,這是德國企業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動因。德國高等教育免費,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管理和市場人才,而德國獨特的職業教育模式為德國的技術人才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因此,學習德國,就是要學習德國在人才培養上打提前量。在企業還沒有入住的時候,政府就要下大力氣開始培養人才,讓企業隨時有人才可用,這才是解決企業問題的根本所在。同時,還要在環境問題上打提前量,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是先保護好環境,讓企業在優美的環境中運營。祝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越辦越好,發展勢頭蒸蒸日上。 #鳳凰名博遵義行# 註:這是我在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慶典暨發展論壇即興演講的回憶。由於時間關系,只講到魯爾區的發展。

Ⅸ 中小型企業為何難生存難發展

因為要保護大集團及獨角獸們……
這實際上是很奇葩的現象,一般國家都要會壓制大企業保護小企業,對富人收重稅,對窮人有很多「福利政策」,以此來縮減貧富差距,和營造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盡力使其「公平」,即使收比爾蓋茨50%以上的重稅,他一腳手指也能壓死一國人,即使再保護小企業,大集團動動手指也能將其捏死,扔點皮毛出來就能將小企業收購)…… …… …… …… 大與小、強與弱,根本就是「不公平」,如果國家政策還不保護「弱小」,使其在銀行貸款艱難(眼睜睜看著中小企業因資金鏈斷裂一片片死亡也不管,情願鼓勵房貸,在這些的背景下,銀行自然不願將錢貸給中小企業,而房價不斷上漲即使買家還不起貸款銀行將房子收了照樣大賺一筆,但中小企業一但破產銀行的錢也就打水漂了…… 對於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當然應該由「正夫」來負責,要正夫所謂何事?是培養龐大的企業在國際上賺面子亦或QUAN錢嗎?當然 不是,郭企存在的意義就是經營私企不願接觸的『行業』,正夫就是為了解決社會上存在的不公與各種難題的…… …… 為什麼要尊敬「正客」,因為他們地位高,權力大,當然不是,正客的權力應該最大程度的剝奪,正客的真正任務應該是幫百姓賺錢,打造良好的社會秩序…… 老師授人知識、醫生救死扶傷、律師幫人解決難題等,所以他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 但如果各個行業都失去了職業道德,一心只為「圈錢」,那麼只能說這個社會亦或這個國家「病了」)…… …… …… …… …… …… …… …… …… 想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只有幾家大集團是不行的…… 大集團的優勢明顯,但缺點一樣明顯且致命,真正引領世界改革,帶領科技創新的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只不過最終將好聽的名字給了大集團大企業而已,看看ANDROID系統、JAVA語言、ARM構架、QR Code(二維碼)、柔性OLED沉積系統設備(指的是CANON TOKKI的設備)等改變世界的技術,實際上都是中小企業搞出來的,甚至很多開始時都是幾個人搞出來的,比如WINDOWS、GOOGLE等,只不過後來他們把幾個人小企業辦成了轟動世界的帝國而已…… …… …… …… 大集團最大的本事就是「品牌」與「投資」…… …… …… …… 大企業當然也搞科研,但往往都是在「已知的領域」,真正能帶給人奇跡的往往中小企業…… …… IPHONE雖然是蘋果搞出來的,但實際上卻是被蘋果T出去數年又請回來的喬布斯搞出來的…… …… …… …… 不要以為什麼東西都是越大越好…… …… …… …… 如果一個國家失去了中小企業,那麼說明這個國家已經失去了成長的基礎,僅僅靠獨角獸及大公司搞的那幾個人人都知道的項目,根本看不到明天…… …… 中小企業不僅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而且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很多超越人想像的產品,都是中小企業或個人做出來的…… …… …… ……

閱讀全文

與德國小企業為什麼生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