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大選罕見結果:一個沒全贏,一個沒輸透.說明了什麼呢
德國大選,選情極其膠著。初步計票結果顯示,肖爾茨所在的社民黨以25.7%比24.1%的微弱優勢戰勝聯盟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贏得優先組閣權。
本次德國大選因連續執政16年的默克爾不尋求連任而撲朔迷離、難以預測,這種情況在以「可預期」著稱的德國政壇十分罕見。
默克爾之後,其所在的聯盟黨推出拉舍特逐鹿總理府。盡管默克爾本人在選前多次為拉舍特站台,但遺憾的是,拉舍特最終還是未能扛起大旗,聯盟黨以1.6%(初步計票結果)的差距敗給昔日的執政小夥伴社民黨。
緊隨社民黨、聯盟黨之後的是綠黨,獲得14.8%選票。另外,自民黨、德國選擇黨、左翼黨分別獲得選票11.5%、10.3%、4.9%(以上均為初步計票結果)。
圖為2017年德國選民拿到的選票,一票選人,一票選黨
第一票投給所在選區內自己中意的候選人,在本選區內得票最多者成為「直選議員」,直接獲得聯邦議院的一個席位,所以第一票將確定299個席位。
第二票投給自己信任的政黨,政黨再把議院席位分配給本黨議員。
相比之下,第二選票更為重要,因為這張選票影響著每個政黨在聯邦議院中能獲得的席位,及其組建政府的機會。比如說,一個政黨贏得了30%的第二選票,它今後便也可以在聯邦議院擁有30%的席位。
不過,要進入聯邦議院,一個政黨必須獲得5%以上的第二選票,這是為了避免政黨數量過多導致立法僵局。
而如果某個政黨通過第一票獲得的「直選議席」比例高於其第二票得票比例,就會取得所謂的「超額議席」。為了消除各黨之間的不平衡,其他政黨也可以按得票比例獲得「補償議席」,最終導致聯邦議院總議席數升高。
當聯邦議院的所有議員都被確定之後,政府的組建就開始了。
按照德國法律,在聯邦議院中取得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和政黨聯盟可以組閣,但由於通常沒有哪個政黨能直接過半,大選結果公布後各個政黨就會進行組閣談判,確定新政府的政策綱領以及內閣職位人選等問題。通常而言,得票最多的政黨擁有組閣主動權並產生總理,但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得票第二多的政黨聯合其他黨派組閣成功的先例。
組閣確定後,聯邦議員正式舉行總理選舉,總理由總統提名,議員進行投票表決。由於執政聯盟擁有過半多數議席,其總理人選通常能通過投票。
本屆大選結束之後,新政府將如何配色,我們拭目以待。
Ⅱ 希特勒在當選德國總理是的票數是多少對多少
1932 年 11 月 6 日的選舉中,
納粹黨拿了 1174 萬票,
(1370 萬票是 1932 年 7 月 31 日的事)
取得了國會中近 1/3 的席位,
成為國會最有影響力的最大黨,
所以在 1933 年 1 月 30 日,
興登堡總統便任命該黨的黨魁希特勒為總理 ...
在一般總理制的國家,
總理一職大多是由國會的最大黨,
或國會中最大的聯盟所產生,
像日本, 泰國就是個例子 ...
Ⅲ 德國2005年大選的實際情況總結
新華網柏林11月22日電(記者劉向)德國基民盟主席默克爾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聯邦議院議長拉默特宣布,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不記名投票表決中,在總共611張有效選票中,默克爾獲得了397張贊成票,超過了需要的法定多數票,從而當選為新一屆政府總理。
默克爾隨後將前往柏林夏洛滕堡宮,接受總統克勒頒發的委任書,然後在聯邦議院宣誓就職。
------------------------------------------
新華網柏林11月22日電 德國基民盟主席默克爾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以明顯多數票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同時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不記名投票表決中,默克爾在總共611張有效選票中贏得397張贊成票,超過了法定多數,從而當選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有202名議員對默克爾投了反對票,12名議員棄權。
選舉結束後,上屆政府總理施羅德第一個向默克爾表示祝賀。此前,施羅德表示自己將投贊成票。
盡管在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中有大約50名議員沒有投贊成票,聯盟黨和社民黨高層對選舉結果仍表示滿意,認為這一結果為大聯合政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1日剛剛當選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的前基民盟秘書長考德爾說:「我們獲得了一個出色的結果。」同一天當選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的上屆政府國防部長施特魯克表示,這一結果「並不意外」。
當天中午,默克爾在柏林夏洛滕堡宮接受了總統克勒頒發的委任書。
默克爾隨後將在聯邦議院宣誓就職,然後攜內閣部長再次前往夏洛藤堡宮。內閣部長將分別接受克勒的委任書,隨後回到聯邦議院宣誓就職。
當天晚些時候,默克爾將與前總理施羅德在總理府舉行交接儀式。默克爾當晚還將召開新內閣的首次會議。
默克爾現年51歲,是首位來自德國東部地區的聯邦政府總理。默克爾1990年12月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1991年至1998年,默克爾先後在科爾政府中擔任婦女及青年部長、環境部長,並於2000年4月當選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女黨魁。 (記者劉向)
新聞人物:德國首位女總理默克爾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德國基民盟主席默克爾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安格拉·默克爾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聯邦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出生後不久,她的父親帶領全家遷往民主德國。默克
爾從小就顯露出在科學方面的天賦。1973年,她以優異成績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86年,她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她曾在原東德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
1989年,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開始其政治生涯。1990年兩德統一後,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1990年12月,默克爾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從1991年起,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科爾的提攜下,她先後擔任德國婦女及青年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德國戰後第一位女性大黨領袖。2002年9月起,她還出任由基民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今年9月20日,默克爾在新一屆聯盟黨議會黨團會議上以高票連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
今年5月總理施羅德宣布將原定於明年的大選提前到今年秋季舉行後,默克爾於5月30日被正式提名為反對黨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她因此也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候選人。
在9月18日舉行的第16屆聯邦議院選舉中,默克爾為首的聯盟黨得票率為35.2%,比總理施羅德領導的社民黨高出0.9個百分點,成為下屆德國議會第一大黨。10月2日,基民盟又在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一個選區補選中贏得一個直選議席,使得聯盟黨在德國下屆聯邦議院中所擁有的議席增至226席。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因此,她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默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1998年,她與現任丈夫、55歲的化學教授約阿希姆·紹爾結為伉儷。(記者王雪梅)
Ⅳ 2013年德國選舉哪兩個政黨沒滿足5%條款
2013年德國選舉,自由民主黨、德國選擇黨 沒達到5%的條款。(自由民主黨得票率4.8%)
Ⅳ 默克爾贏得德國大選後內政外交會如何布局
9月24日,德國大選落下帷幕。初步結果顯示,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以32.9%的得票率位列第一。默克爾有望追平此前德國總理科爾的記錄,第四次當選德國聯邦總理並組閣。
有學者分析,默克爾需要一兩個政黨與其組建聯合政府,而這一過程可能需要100天的時間來進行協調、溝通、斡旋和討價還價。不過,目前德國的政黨政治日臻完善,預測這一次組閣不會出現「組閣危機」。
Ⅵ 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列第一是真的嗎
9月24日,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投票站,德國總理默克爾(前)參加聯邦議院選舉投票。據德國媒體報道,初步出口民調顯示,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當天舉行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得票率為32.5%,領先其他各黨。
德國16個聯邦州按照人口數量被分為299個選區,6100多萬人擁有投票權。本次選舉的投票率為75%,高於上一次大選時的71.5%。
目前,各方根據最新數據預測選後最有可能出現的組閣方式為聯盟黨與社民黨或聯盟黨與自民黨和綠黨結盟。但有德國媒體報道說,社民黨高層已達成共識,在此次大選後不再加入由聯盟黨主導的執政聯盟。
Ⅶ 德國個稅稅率表
法律分析:德國稅種(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覆蓋率)數據統計表.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德國個人所得稅為45%,社會保障覆蓋率為 40.21%,其中企業社會保障覆蓋率為19.38%,員工社會保障覆蓋率為20.78/%。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Ⅷ 默克爾選舉繼任德國總理嗎
德國電視一台24日公布的初步出口民調顯示,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當天舉行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32.5%的選票,領先其他各黨。
此外,上一屆選舉失利未能進入聯邦議院的自由民主黨贏得10.5%的選票,綠黨和左翼黨分別獲得9.5%和9%的選票。
Ⅸ 【】國際足聯當年評選世紀最佳俱樂部時各隊得票都是多少啊
名次 俱樂部 國家地區 得票率
1 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西班牙 42,35 %
2 曼聯(Manchester United)英格蘭 9,69 %
3 巴塞羅那(FC Barcelona)西班牙 6,18 %
4 拜仁慕尼黑(Bayern Munich)德國 5,61 %
5 阿賈克斯(Ajax Amsterdam)荷蘭 5,10 %
5 桑托斯(Santos)巴西 5,10 %
7 尤文圖斯(Juventus)義大利 2,55 %
8 佩納羅爾(Peñarol)烏拉圭 2,04 %
9 弗拉門戈(Flamengo)巴西 1,53 %
9 AC米蘭(AC Milan)義大利 1,53 %
9 河床(River Plate)阿根廷 1,53 %
12 阿森納(Arsenal)英格蘭 1,02 %
12 本菲卡(SL Benfica)葡萄牙 1,02 %
12 博卡青年(Boca Juniors)阿根廷 1,02 %
12 博塔弗戈(Botafogo)巴西 1,02 %
12 獨立(Independiente)阿根廷 1,02 %
12 國際米蘭(Internazionale)義大利 1,02 %
12 利物浦(Liverpool FC)英格蘭 1,02 %
其它(Other) 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