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旁邊是哪個國家
英國旁邊的國家有愛爾蘭、德國和法國,具體介紹如下:
1、愛爾蘭
愛爾蘭位於歐洲西部愛爾蘭島的中南部,西瀕大西洋,東北與英國的北愛爾蘭接壤,東隔愛爾蘭海與英國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53度/西經8度。領土面積為7028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6889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39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169公里。
2、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
3、法國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 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1)德國和英國隔的什麼海擴展閱讀
英國的歷史沿革:
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受羅馬帝國統治。後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相繼入侵。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
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1921年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歸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開始衰落,其世界霸權地位逐漸被美國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英經濟實力。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繼獨立,英殖民體系開始瓦解,但英仍是英聯邦53個成員國的盟主。
② 二戰初期英國和德國哪個海軍實力更強
當然是英國了,英國是一個島國,有重視海軍的傳統,它的物資來源必須靠水陸,沒有強大的海軍,就要受制於人,而德國是一個傳統的陸地國家,它重視發展陸軍.
③ 英國靠近哪個國家
英國靠近的國家有:愛爾蘭(西邊);冰島(北面);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挪威(東邊);西班牙(南面)。除了愛爾蘭,其他國家與英國都是隔海相望。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通稱英國,又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500萬,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英國君主立憲政體,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工業革命,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
④ 德國到英國有沒有海
英國四面都是海,到哪兒都需要跨海,德國過去也有海。
⑤ 二戰德國和英國,交戰過,哪些海戰
起了名的就倆。。丹麥海峽海戰(胡德號和俾斯曼號沉沒)和拉普拉塔河口海戰(拍過電影,德艦受傷逃到中立港,最後自沉)
有像英國光榮號航母被擊沉的遭遇海戰。。
「鎢」行動及後續的三次行動攻擊,英國航母靠艦載機擊沉 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還有沙恩霍斯特號的沉沒(此海戰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德英海軍進行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海戰),這些有名的軍艦沉沒,但沒有命名的海戰。。
⑥ 德國離英國有多遠
英國到德國
在英國玩了幾天,就打算到德國去。去的方法有幾種,可以坐飛機去,也可以坐火車去(途經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但兒子最後還是說:我們自己開車去!這樣,一路可以觀賞五個國家的風景。我聽了更來勁:經過五個國家?那太好了,這比跟旅遊社還自由和方便。多好啊!
七月十五日一早,我們開車從倫敦來到多佛港,准備度過英吉利海峽,到法國的木萊港。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英國和法國之間,西南最寬達240公里,東北最窄處直線33.8公里。平均水溫13.6度。平均深度為60米,最深處172米。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世界上海洋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戰略地位重要,國際航運量很大。目前每年通過該海峽的船舶達12萬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峽之冠。歷史上由於它對西.北歐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曾起過巨大的作用,人們把這二個海峽的水通道稱為「銀色的航道」。
我們通過幾道手續,順利的把車開上了海上的大輪渡。這個輪渡也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看到的「龐然大物」,幾百輛車子和千號人都塞進了它的「大肚」,我真擔心它能不能承受,可它照樣發出洪亮的出發信號後,穩穩當當的起航了。再看裡面,幾層樓的高大建築,每層都不空著,除了旅客的座位外,有游樂的地方(也許是給小孩玩的),有喝咖啡的地方,有看書報的地方,也有超市,也有吃西餐的地方,簡直是一座小城。
室內的人,大多是歐洲人,他們靜靜的看書報,或是小聲的在說話,盡顯那種歐洲的紳士風度。我盡情的觀賞海上的風景,大海的遼闊直至地平線,寬與廣在這里才能理解,蔚藍的海水清澈無比,海鷗在撥打著浪花……我正看得起勁,兒子提醒我:快到了!一個多小時的海上旅行在興奮的心情中結束了。
我們的車子從英國開到德國,路途那麼遙遠,我擔心路不熟去問誰,兒子說:你不用擔心,我車上裝了衛星導航儀,只要把目的地按一下,它就會告訴我怎麼走,岔路口,它會提醒我向左還是向右,速度快了它還會提醒我慢一點……真神奇,到了岔路口,它真開口說話了,但說的是英語,只有兒子懂。儀表上還可以看出離目的地還有多遠,如果走錯了,也不要緊,只是提醒要多走20或30公里了。我們就是靠這個「朋友」把我們帶到德國的。
⑦ 德國附近有什麼海
還有北海,德國與英國隔北海相望。漢堡和不萊梅均是通往北海重要港口
⑧ 二戰德國和英國,交戰過,哪些海戰
從1940年夏季到1944年夏季,英德兩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對峙了近4年,其間雙方展開了數不勝數的海空戰斗。
由於海峽海域狹窄,不適合大型戰艦作戰,海峽地區的水面戰斗多為驅逐艦以下的輕型艦艇交戰。
在1943年10月22日夜間,在布列塔尼半島以北七島群島附近海面,一支由1艘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的英軍艦隊遭遇由5艘魚雷艇組成的德軍艦隊,在短暫的交戰中,德軍以准確的魚雷攻擊擊沉2艘英艦,取得勝利。
這是二戰時期英國海軍在水面交戰中遭受的最後一次失利,同時也是德國海軍的最後一次水面戰斗勝利。
⑨ 中國跟德國之間隔著什麼洋
中德中間沒有海洋。
中國與德國同位於亞歐大陸,中國屬於亞洲在亞歐大陸東部,德國屬於歐洲在亞歐大陸西部,中間並沒有隔著海洋。
亞歐大陸是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的合稱。從板塊構造學說來看,亞歐大陸由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所組成。亞歐大陸亦可以是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所在的地域的雅稱。
中文名:亞歐大陸
外文名:Eurasia
面積:54,759,000 km²
人口:4,620,000,000 (2010)
人口密度:84/km²
國家:92個
時區:UTC至UTC+12
⑩ 中國和英國之間隔著什麼海
英吉利-多佛爾海峽
英吉利-多佛爾海峽由英吉利海峽(法稱拉芒什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法稱加來海峽)組成,位於歐洲大陸和大不列顛島之間,是溝通北海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海峽總長約600公里,以法國塞納河口到英國南岸朴次茅斯為界,西南是英吉利海峽,東北為多佛爾海峽。
海峽東窄西寬呈喇叭形,最窄處僅33公里,最寬處則達180公里。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這兩條海峽,實際上是—條,但歷史上一直分為兩個海峽。
(10)德國和英國隔的什麼海擴展閱讀 :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1.日本(英語:Japan),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
2.韓國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領土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
3.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聯邦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汶萊國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4.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5.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
6.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100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來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