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跟德國人交往(原創)
來德國七年了,隨便寫點在德國和人交往的經驗,希望對新來的小兄弟姐妹有些幫助,碼這么多字也滿累得,大家都是陌生人,我的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德國混得瀟灑一些,不要那麼壓抑。願意虛心接受的就看看,不願意跟德國人交往的就請乾脆不要往下看。
先說說中國人內向的問題,我發現中國留學生中有很多很開放,很熱情地,但是超過半數都比較內向,不是說和中國人相處時的內向,而是和德國人相處時的內向。很多小孩子一出國就很沒有安全感,整天只知道學校宿舍兩點一線,交朋友也僅限於宿舍的中國鄰居或者是大學上課的時候偶然認識的中國同學,通常也就固定的經常找這些中國朋友玩,很少主動去找其他國家的人玩,或者說根本不想交外國朋友。這一點是很要命的,既然出國了,體驗德國文化就是要跟德國人交際的,不跟德國人說話,不敢跟德國人說話,或者是不知道跟德國人說什麼,都是不少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寫照。中國也越來越國際化了,中國人在國外卻還是很保守,喜歡一群中國人聚在一起玩自己的,我發現中國人聚會的時候大家一談到德國人就充滿的不屑和不滿,彷彿自己不屑於跟鬼子交往,實際上自己並不了解德國人,自己不願意跟別人交好,卻暗地裡說德國人不友好,有這種吐酸醋的心理的人著實不少。所以,久而久之,中國學生在德國人眼中就形成了一種只知道埋頭學習,膽小敏感,狹隘寡言,不合群的印象。
跟德國人交往其實並不難,德國人很開放,但也不是世界上最開放的民族,不少德國人也很內向。開放的德國人很好相處,跟他們去喝幾次酒,蹦個迪,或者混幾次party,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別人邀請你,千萬不要拒絕,德國人不會問第二次。內向的德國人也不喜歡唱歌跳舞什麼的,比較麻煩一些,跟他們談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吃飯的時候坐一起,他們肯定會問你中國的東西,這個時候你可以滔滔不絕的說,他們對陌生的文化總是很好奇而想知道的。至於內容倒無所謂,如果問政治,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說不知道,跟德國人大談社會主義好是大忌,即使你真的這么認為,最好也不要說出來,放在心裡好了。談文化最好,從秦始皇到孫中山都可以談。不過最好謙虛一些,不要把國內飯桌上吹牛的習慣表現出來,這點會很容易讓人鄙視。
等過了初次認識的階段,就不要整天跟德國人談中國了,這樣讓人覺得你是民族主義者,怎麼整天就是說中國怎麼樣德國怎麼樣的?要忘記自己的國籍和朋友的國籍,如果你真想拿別人當朋友的話,就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同齡人,聊些跟國家民族無關的東西,比如平時喜歡干什麼,運動啊,音樂啊,藝術啊,隨便什麼,最好約好一起出去玩,盡量避免說些明顯把自己跟別人區分開來的話,比如:我們中國人一般怎麼怎麼樣雲雲,這樣的話,不要說,否則別人慢慢就會疏遠你了,覺得你太狹隘。
不說中國怎麼樣,那說什麼?稍微注意注意德國的新聞時事,看看德國報紙,總有話可說。笑話就有些難度了,要聽懂德國人的笑話,或者自己說笑話,都是交際的重要手段,日爾曼人是個比較喜歡思考的民族,他們說話喜歡顯示自己的機智和幽默,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聽懂他們的幽默並給於贊賞,然後就是自己展示一些自己的幽默。這些幽默其實很多美劇裡面都有,平時業余時間就多看看美劇,或者德國電視里的小品節目之類的,慢慢自己也就會了。不少中國留學生年歲也不小了,還整天看些幼稚的東西,德國人不會跟你討論柯南或者火影等日本漫畫,更不會對什麼韓劇tvb感興趣,這些東西對人的修養提高不會有多少幫助,真的想提高交際水平,多看點美劇,德國報紙,英語小說什麼的。實在愛看也要控制自己的時間,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那些幼稚的東西上。
聽音樂也是一樣,不要光聽中文歌,多聽聽英語歌,對歐美音樂有些了解,這樣跟人也有的談。中文歌很多都是翻唱的,而且很消極,多愁善感,聽多了對身體也沒好處,讓老外聽出翻唱的就跟糗了。最好還可以自己唱一些英文歌,免得人家玩的時候掃興,你願意消遣別人,別人就會喜歡你。不要怕出醜,老外不是經常在公眾場合故意出醜博路人一笑么,沒什麼大不了的。
2. 告訴我和德國人相處需要注意哪些
1一定要注意干凈再干凈。不是說我們不講衛生,而是很多德國人的潔凈程度近似我們說的潔癖。大多數人早上一定洗澡,少數人早晚都要洗,衣服每天都要換。
2不要問德國人關於二戰和希特勒的問題,他們會回答你,但是只是出於禮貌,心裡都不高興。
3守時,請一定守時。德國人的守時意味著不是早5分也不是晚5分,就是正好那個時候。
4德國人不喜歡服裝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潔,穿西裝一定要系領帶
5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
6 德國人在宴會主要禁忌: 德國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有45%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猶太教,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忌諱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不喜歡他人過問自己私事。上和用餐時,注重以右為上的傳統和女士優先的原則
3. 和德國人相處要注意哪些方面
德國人從國家意識出發,視浪費為「罪惡」,討厭凡事浪費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沒有奢侈的習慣,與德國人相處,務必遵守這個習慣,才能跟他們成為朋友。
4. 和德國人交往應注意什麼
和德國人交往應注意什麼:
規則和紀律。
守時。
禮儀。
5. 瑞典人對中國人友好還是德國人友好
相對而言,瑞典人對德國人還是很友好的,畢竟都是日爾曼人的後裔,看看他們都是金色的頭發就知道了。
對其他國家的人,包括中國人,感覺都差不多,他們也沒有特別的歧視,對外來戶基本是一個態度。
自我感覺,德國人更高傲些。尤其是有些德國人,畢竟他們感覺自己是大國。
6. 德國和瑞典有何不同
德國和瑞典在地理位置上相隔並不遠,而且兩國的關系一直維持著平和的狀態。即使在二戰期間,德國也沒有攻打瑞典,雖然瑞典在二戰期間對外宣布為中立國家。
但這不是德國不打它的原因,主要原因還是,瑞典本身的綜合國力就非常強大,尤其在軍事裝備方面完全不比當時的德國差,甚至還會有所超越。所以,德國非常顧及瑞典的實力。
瑞典人更高冷
喝完酒後,兩國人都變得開朗了不少,絲毫看不出瑞典人高冷的樣子,德國人在喝酒的時候,話會變得越來越多,但瑞典人很少語無倫次。
瑞典人和德國人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都熱愛發明創造,做事態度都非常嚴謹認真。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7. 與德國人相處應注意的禮節
1一定要注意干凈再干凈。不是說我們不講衛生,而是很多德國人的潔凈程度近似我們說的潔癖。大多數人早上一定洗澡,少數人早晚都要洗,衣服每天都要換。
2不要問德國人關於二戰和希特勒的問題,他們會回答你,但是只是出於禮貌,心裡都不高興。
3守時,請一定守時。德國人的守時意味著不是早5分也不是晚5分,就是正好那個時候。
4德國人不喜歡服裝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潔,穿西裝一定要系領帶
5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
6 德國人在宴會主要禁忌: 德國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有45%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猶太教,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忌諱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不喜歡他人過問自己私事。上和用餐時,注重以右為上的傳統和女士優先的原則
8. 和德國人聊天需要注意些什麼
建議用傳統的中國禮節來接待,讓孩子能感受到新鮮的異國風情,而且這個也是你所熟悉的,不會出紕漏。年輕人還是很好接受新鮮事物的,不同於成年人的固定模式。
還有,建議事先了解一下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個人信仰等問題。
轉貼一些關於德國的相關信息,希望有幫助哦。
德國人講究順序,隱私和嚴守時間。德國人很注意工作和私人生活各方面的完美。在德國,人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嘲笑別人和能夠無視錯誤都是不能被理解的。
與德國人相處時,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把這些動作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飲食習慣:
德國人喜歡肉食,尤其喜歡吃香腸。德國菜以酸、咸口味為主,調味較為濃重。烹飪方法以烤、燜、串燒、燴為主。藍格的桌布上擺著一筐麵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國麵包很有咬勁,牙齒好的人才能品嘗出味道。德式的湯一般比較濃厚,喜歡把原料打碎在湯里,這大概與當地天寒地凍的氣候有關。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後咖啡,吃蛋糕。
與中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
聊天、交談、接待等:
聊天可以涉及到有關德國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談籃球,壘球和美式橄欖球等。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禮物: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建義准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紀念品,那是非常不錯的。
參考資料:http://travel.china.com/zh_cn/chujing/11042220/20051122/12875074.html
9. 與德國人交流要注意點什麼
一、注意事項:
1、遵約守時。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
2、注重整潔。德國人講究清潔和整齊,隨地亂扔紙屑或隨地吐痰均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
3、講求秩序。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喜歡大聲喧鬧。
4、注意交往禮儀。雙方握手時,應友好注視對方,以示尊重,勿東張西望。與陌生人、長者及關系一般的人交往時,通常用尊稱「您」;對私交較深、關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系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
二、主要禁忌
1、德國人在用餐時禁忌: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風;喝湯或進食時忌發出聲響;忌在咀嚼食物時與旁人講話。
2、在德國,不宜隨意以玫瑰或薔薇送人,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專用於悼亡。
3、德國人視數字「13」與「星期五」為不吉利。
4、德國人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作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行為。
5、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德國法律禁止使用和傳播各種納粹標識和行為、符號。
三、特別提示
1、德國人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尊重女性,這表現在一系列「女士優先」的禮儀習慣上,如男士有義務幫女士穿、脫外衣;為女士開門並拉住門,請女士先行;下車時,男士也應主動為同行的女士開車門、並攙扶其下車等等。
2、向德國朋友贈送禮物應注意:如是商店裡買來的東西,務須撕去禮品上的價格標簽;無論送什麼東西,均應經過精心包裝;如遇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生日、訂婚、結婚紀念日等),最好附信或名片表示祝賀;如收到德國朋友贈送的禮物,應當面打開並表示感謝。
(9)瑞典和德國人怎麼相處擴展閱讀
德國國家概況
【面積】357376平方公里,居歐盟第四。
【重要節日】新年:1月1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德國統一日(國慶節):10月3日;聖誕節:12月25日。
【自然地理】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陸地邊界全長3757公里,海岸線長2389公里。位於北緯47-55度之間的北溫帶,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1月-5~1℃,7月14~19℃。
【簡史】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
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1949年5月23日西部頒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德國實現統一。
10. 怎麼和德國人相處
來德國七年了,隨便寫點在德國和人交往的經驗,希望對新來的小兄弟姐妹有些幫助,碼這么多字也滿累得,大家都是陌生人,我的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德國混得瀟灑一些,不要那麼壓抑。願意虛心接受的就看看,不願意跟德國人交往的就請乾脆不要往下看。 先說說中國人內向的問題,我發現中國留學生中有很多很開放,很熱情地,但是超過半數都比較內向,不是說和中國人相處時的內向,而是和德國人相處時的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