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著名河流有哪些
萊茵河是古代水路貿易的重要渠道,河流主要分三部分,為上、中、下游,從德國南部的博登湖開始流至北部的依曼力。游覽萊茵河的最佳方法莫過坐遊船,沿途的城堡、葡萄園及大城小鎮盡入眼簾,是德國之旅不可錯過的項目之一。乘船暢游萊茵河,主要是由美因茲至科布倫茨約一百公里的一段,需時5小時。旅客可選擇當中的小城Boppard,st.goar,st.goarhausen,baharach,ruedesheim,bingen等銷作停留或過夜,各處都有與別不同的小城風味,剛好於2002年6月被列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是從科布倫茨(Koblenz)至邊根(Bingen)的一段。萊茵河的沿途有多達200座大小城堡,而主要的古城如:城牆上開有炮台洞的萊茵石格堡(burg Rheinsteim)、萊茵河畔最古老城堡之一的蘭施泰因(lahnstein)、 白色與鉛色對比鮮明的普法爾茲石堡(pfalz bei Kaub)、現時已成為酒店的鋼角城堡(burg stahleck)、轟立在山嶽上的貓堡(Burg Katz)及鼠堡(Burg Maus)。還有唯一未受破壞,仍保存中世紀外貌的馬克堡(Marksburg)等等。傳說中幽靈出沒的洛勒萊(Loreley)懸崖,不容錯過的是登上洛勒萊的遊客中心,萊茵河的美態盡現眼前。遊客中心更可為旅客應不同之喜好,安排洛勒萊山谷之行程。
從法蘭克福搭乘S-Bahn,約四十分鍾可到美茵茲(Mainz);如到科布倫茨(Koblenz),可在法蘭克福乘特快列車,車程約一小時三十分,要去呂德斯海姆(Rudesheim),亦只需要一小時三十分。
多瑙河(Donau,或英文為Danube)多瑙河是歐洲的第二長河流,全長約2800公里,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森林地區Donaueschingen.由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等八個國家之後注入黑海,也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於多瑙河上較有趣的城市如:烏爾姆(Ulm),這古皇城在中世紀是多瑙河上的一個主要貿易中心。其垂立在舊城區的大教堂是全德國第二大的教堂,僅次於科隆;其尖塔更是世界之是,高161.1米,共有768級樓梯,天晴的時候在此遠眺,甚至可見到阿爾卑斯山。
雷根斯堡(regensburg),具有兩千多年歷史,人口約有十三萬,是一座由羅馬帝皇奧利烏斯創建的古城。
帕紹(passau)位於德國與奧地利的邊境,是多瑙河、因河田(River Inn)和伊爾茨河田(River Iiz)三條河流的交匯處。這個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古城,是羅馬帝國時代建立的堡壘,至今還遺留有舊城堡和要塞。
Ⅱ 為什麼說多瑙河是最長的深水運河
多瑙河是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是歐洲第二大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河流。
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摩爾多瓦等10多個國家後,流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多瑙河像一條藍色的飄帶蜿蜒在歐洲的大地上。
多瑙河沿途接納了300多條大小支流,形成的流域面積達81.7萬平方千米,比中國的黃河還要大。多瑙河年平均流量為6430立方米/秒,入海水量為203立方千米。
多瑙河
多瑙河兩岸有許多美麗的城市,她們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條藍色的飄帶上。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市區,古老的教堂、別墅與青山秀水相映,風光綺麗,十分優美。
多瑙河支流延伸至瑞士、波蘭、義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維尼亞、摩爾多瓦等7國。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8°09′~29°51′,北緯42°04′~50°11′。
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發揮作為貿易大動脈的作用。多瑙河(特別是上游沿岸)已被利用生產水電,沿岸城市(包括一些國家首都,如奧地利的維也納、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都靠它發展經濟。
Ⅲ 世界上前五名長的運河叫什麼從幾幾年開鑿的
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全長約176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786年的歷史。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更詳細請看http://..com/question/66350832.html
..................................
......................................
長達135公里、人工開鑿的懷洪新河像一條巨蟒靜卧,它最近的峻工給兩岸的人民帶來期望:它能夠在夏季大汛中,以200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為淮河幹流分泄洪水,降低這條中國災害最頻繁的河流發生洪災的概率。
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偉大舉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中國人在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的淮河流域開挖出總長度達公里的運河。這個長度是蜚聲世界的埃及蘇伊士運河的11倍多、相當於26條巴拿馬運河。
中國水利部的官員說,由縱橫交錯的15條主要運河組成的淮河運河系統,是地球上最長、最密集的人工水系。
總長1000公里的淮河因多災而被稱作中國的「心腹之患」,它流經的豫、皖、蘇、魯四省是中國東部最重要的糧食和煤炭產區,又橫亘著京(北京)九(香港)線、京滬(上海)線、京廣(廣州)線等鐵路動脈。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高達600多人的人口密度在中國七大水系中高居首位。在過去的500年內,淮河發生特大洪災130餘次,造成了難以估量的財富和生命的損失。1950年,當時的中國領袖毛澤東看到一張災民在洪濤中與受驚毒蛇共泅一樹的圖片時,流淚了,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著名指示,自此中國開始了持續不懈的治淮建設。
開挖運河被專家視作治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淮河有著非常獨特的水勢,它的上游落差大、來水急,中遊河形曲、易淤積,下遊河床高、泄洪緩,夏季暴雨集中時廣闊的中游腹地極易成災。用人工運河浚洪疏水、縮短洪水過境時間,對減少總人口已達1.7億人的流域洪災損害非常有用,據測算的淮河運河防洪減災的效益不低於千億元。
最近十年中國用於治淮的工程資金已超過20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投入了運河體系的建設上。正在建設的淮河入海水道應該算是最要害的一條運河了,全長163公里的入海水道將使在公元1194年被南泛的黃河奪去入海口的淮河重新東逝入海。當淮河幹流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時,這條將於最近完工的運河一次性減災效益就將超過60億元。
日漸完善的運河體系,加上流域內5萬公里的堤防、近4000平方公里的行蓄滯洪區、5000多座水閘、總庫容270多億立方米的水庫,淮河在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控制水情的能力。
住在安徽省阜陽市的居民對運河有著另一種依賴的情感。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陷和多數地表水遭受污染,使這個60萬人口城市的管理者非常煩惱,而全長134公里的運河茨淮新河將清潔的水源輸送進了這座城市,緩解了飲用水危機。被賦予城市供水、灌輸、航運、養殖等綜合功能後,龐大的淮河運河體系正拓展出巨大的新價值。
「這在世界治水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給了我無與倫比的自豪感。」安徽省鳳台縣的原縣長孫多賢說:「淮河運河的總長度,比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的人工河道——與長城並稱的京(北京)杭(杭州)大運河還要長360多公里呢。在15條主要運河中,有13條的長度超過巴拿馬運河,其中最長的一條通榆河全長415公里,其長度是世界上最長的無船閘運河——蘇伊士運河的兩倍多。」
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306/%7BCEE1FA34-CD76-4888-BA1B-00B8ED00B429%7D.shtml
................................
.......................
不好找呀 中國的運河都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運河長
Ⅳ 被稱為德意志之父 的河流是什麼河
萊茵河。法拉利 2006-05-21 113253 萊茵河;早就就聽說了萊茵河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條河,是世界上人與河流關系處理得最成功的一條河。然而萊茵河並不是一直就這樣好,曾經她是非常之糟的,現在的成功,全因為萊茵河流域各國的協調合作、共同努力才達到的。 在國內,我去過長江水利委員會,也去過黃河水利委員會,這兩個單位都有數萬名員工。如此龐大的管理機構,但長江、黃河的問題卻越來越多。淮河水利委員會我沒去過,但我去過淮河。最近新華社記者一篇治淮10年,投資600億元,淮河污染依舊的報道,引起了輿論界的軒然大波。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來到了萊茵河。 在德國讀書陪同我的郭曉馨女士說她的夢想就是在萊茵河邊買一幢那樣的房子,每天能看到萊茵河上飛翔的水鳥和過住的船隻。 我想,如果時間倒退回去30年,在萊茵河邊買一幢房子,不會成為人們的夢想。因為那時萊茵河污染嚴重,被稱為歐洲敞開的下水道」、浪漫的臭水溝」。 如今不同了,我眼前的萊茵河波光粼粼,水質清澈,水上幾只天鵝在緩緩地游動。一艘大船從下游開來了,近了,才發現這船竟是古董,是在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後,才開始出現的那種汽輪。船頂兩個粗壯的煙囪,好像老式火車上的煙囪一樣。有人說在歐洲舊的就是好的」,萊茵河上的汽輪是一個例證。 來到萊茵河委員會,我們要采訪的是這個機構的秘書長——亨克(henk stek)先生,他應該是這個機構專職工作人員中最大的頭了。因為委員會的主席輪流由成員國的部長擔任,部長們只是兼職,出席重要的會議,日常工作由委員會的秘書處承擔。 萊茵河委員會的最高決策機構為各國部長參加的全體會議,每年召開一次,決定重大問題,各國分工實施,費用各自承擔。」 亨克先生的介紹,讓我的腦海里不斷地出現流域」這個詞。流域是指一條河的集水區。如今水的管理,核心就是抓住流域」這個概念。一個流域」就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彼此息息相關。 亨克先生說我們有一個由非政府組織和政府間組織組成的觀察員機構,監督各國工作計劃的實施。這個機構下面有一些專業小組,如水質組、生態組、排放標准組、防洪組、可持續發展規劃組等。」 我在想,如果把我們的長江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機構設置與此相對照,可能會受到啟發。我無意通過比較,說我們的機構如此龐大,這是意料之中的。我感興趣的是萊茵河委員會中的觀察員機構把自來水、礦泉水公司和化工企業都組織了進來。 亨克先生告訴我雖然大馬哈魚對水質最敏感,但魚不會說話,因此我們找到了自來水和礦泉水公司,他們對水質最敏感,而且會說話。因此,他們就成了水質污染的報警器,而且我們也把容易造成污染的企業——化工企業,也組織進來,這樣就給了他們對話和溝通的機會。」 我讓亨克先生給我舉一個例子。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一個,但並不是自來水或礦泉水公司的事,而是荷蘭的一家葡萄酒廠,突然發現他們取自萊茵河的水中出現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化學物質,酒廠把情況反映到委員會。委員會下設有分布在各國的8個監測站。他們很快就查出來了,原來這種物質是法國一家葡萄園噴灑的農葯,流入了萊茵河。這家葡萄園最後賠償了損失。 亨克先生站起身來,去找一本專業辭典,他要告訴我那種化學物質到底是什麼以及分子結構等。但他查了半天,還是沒查到,只好放棄了。 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使我對萊茵河的水污染治理有了深刻的認識。一是萊茵河水的水質、水中各種物質的含量,人們已經很清楚了,而且增加任何一種物質,哪怕含量很微小,也能被立刻發現。二是萊茵河的水污染防治,已經從控制點源污染進展到了防止面源污染。點源污染很好理解,就是像造紙廠、化工廠的廢水管道里排出的污水,這在萊茵河流域已經被基本控制。面源污染是指像農田裡施灑的化肥、噴灑的農葯等,這種污染通過降雨產生的地表徑流或地下水等最終還是會進入到河流里,萊茵河流域的污染防治已經把重點放到了防治面源污染上。 亨克先生遞給了我一份萊茵河2000行動計劃」,我對這份1987年9月部長會議通過,並已實施完畢的報告很感興趣,因為他設定的目標基本實現。 我對他們表達目標的方式非常欣賞。他們把讓大馬哈魚回到萊茵河」作為治理河水污染最後要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清晰明白,具有感召力和親切感,老百姓都明白,便於判定效果。這使我覺得我們淮河污染治理的目標太專業和學術化。比如我看到網上轟動一時的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副院長與新華社記者的爭論。副院長說淮河治理有效果,主要污染物cod入河量比1994年削減了50%左右,10年來,淮河幹流高錳酸鹽指數濃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對污染治理的目標用這種專業數據來描述,只會引起爭論。我相信,假如有一天我們的數據達到了指標,但淮河裡魚蝦皆無,這樣的水還是無人敢用。
Ⅳ 歐洲航運價值最大的河流是它發源於最終注入什麼
萊茵河是歐洲航運價值最高的河。
航運價值高體現在河流流量大,流速緩,水深,沒有明顯汛期,通航里程長,沿岸多城市和大的工業區和著名的大港。
萊茵河全年水量充沛,西北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法國、德國和荷蘭,最後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自瑞士巴塞爾起,通航里程達886公里;兩岸的許多支流,通過一系列運河與多瑙河、羅訥河等水系連接,構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水運網。萊茵河所流經的是歐洲的主要工業區,人煙稠密。
多瑙河雖然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但是航運的自然條件和沿岸的社會經濟條件都不如萊茵河。
Ⅵ 德國的三條運河叫什麼
基爾運河
連通波羅的海與北海
中部運河
溝通埃姆斯河、威悉河和易北河
萊茵-多瑙運河
溝通美因河(萊茵河的支流)和多瑙河,這條運河又叫美因-多瑙運河
德國還有很多運河,何止這上面三條
Ⅶ 世界著名運河
世界十大運河依長度排名分別為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阿爾貝特運河、蘇伊士運河、莫斯科運河、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基爾運河、約塔運河、巴拿馬運河、曼徹斯特運河。其中京杭大運河為最長,工程最大。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伊利運河
伊利運河(Erie Canal)的全長為584公里(363 英里),整條運河的為12米(39 英尺)寬、1.2米(4 英尺)深。整條運河總共有83個水閘,每個水閘有27米乘4.5米(90英尺乘15英尺),最高可以行駛排水量68公噸(75噸)的平底駁船。伊利運河是第一條提供美國東海岸與西部內陸的快速運輸工具,這比當時最常用的以動物拉動的拖車還快許多。伊利運河不只加快運輸的速度,也將沿岸地區與內陸地區的運輸成本減少了95%。快捷的運河交通使得紐約州西部更便於到達,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成長。
3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公里(105海里),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也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4阿爾貝特運河
阿爾貝特運河是比利時東北部運河。西起馬斯河上的列日,東抵斯海爾德河上的安特衛普,長約130公里。最狹24米,水最淺5米。1930年始建,1939年完成。可通航2,000噸級船隻。藉此連接安特衛普和列日兩個重要工業區。
連接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和列日(Liege)的水道。1939年建成,長約130公里(80里),河床最窄處寬24公尺(80尺),可通航排水量2,000噸、最大吃水量2.7公尺(9呎)的船。它通過高度工業化的地區,有6座三廂船閘,在列日的蒙新(Monsin)地方有一座單廂船閘。
5莫斯科運河
莫斯科運河,1947年前稱「莫斯科-伏爾加河運河」,跨越莫斯科、特維爾兩州,全長128公里,河寬85米,水深可通航載重5千噸的船隻。開始修建於1932年,一共經歷了四年零八個月,在完成了通往伏爾加河的航道後,於1937年5月1日竣工。運河在斯大林執政時期由勞改犯人建造。起於杜布納鎮附近的伊萬科夫水庫,在距離莫斯科河河口190公里的圖希諾把後者連接起來。
運河的建成令莫斯科成為「五海之港」(порт пяти морей),可以乘船到裏海、波羅的海、白海、黑海和亞速海。除了航運、旅遊用途,運河也為莫斯科帶來接近一半的供水。
6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伏爾加河-頓河運河是連接窩瓦河即伏爾加河下游與頓河最終注入亞速海的運河。它位於俄羅斯西部的伏爾加格勒(Volgograd)州。
現今運河的工程於1948年開始興建,1952年竣工。起於頓河齊姆良斯克(Tsimlyansk)水庫東岸的卡拉奇(Kalach),止於伏爾加格勒正南方的窩瓦河畔的紅軍村(Krasnoarmeysk),長101公里(63哩)。沿途設有13個船閘,到窩瓦河的落差為88公尺(289呎),到頓河的落差為44公尺(144呎)。有卡爾波夫卡(Karpovka)、別列斯拉夫卡(Bereslavka)和瓦爾瓦羅夫卡(Varvarovka)3個水庫,共長45公里(28哩)。可通行大型內河船隻及小型海輪,打開了窩瓦河-卡馬河-海的通海航道。
7基爾運河
基爾運河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是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
德國的北海-波羅的海運河(Nord-Ostsee-Kanal), 位於德國北部的基爾運河,西南起於易北河口的布倫斯比特爾科克港,東北至於基爾灣的霍爾特瑙港,橫貫日德蘭半島,全長53.3海里 ,是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重要航道,故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基爾運河的開通極大地縮短了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航程,比繞道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減少了370海里。
德國修建這條運河,原為避免軍艦繞道丹麥半島航行,建成後,北海到波羅的海的航程縮短了756公里之多。在商業上,現為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經濟的水道。1907年開始對河床進行拓寬和加深工程,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周完成,已能通行大型艦船。
8約塔運河
約塔運河(瑞典語作Gota Kanal)是瑞典約塔蘭的運河,於19世紀初建造。由這條運河為主體的水道途經維納恩湖和韋特恩湖,延伸至約塔河和特羅爾海特運河(Trollhätte kanal),把卡特加特海峽城市哥德堡和波羅的海城市南雪平連接起來。 運河本身長190.5公里,其中87.3公里為挖掘和爆破而成,闊由7至14公里不等,最深處約3公里。它共有58個水閘,能容納長32米、闊7米、吃水2.8米的船隻。
9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其長度,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約為65千米(40英里),而由大西洋(更確切地講是加勒比海)的深水處至太平洋的深水處約82千米(50英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也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10曼徹斯特運河
曼徹斯特運河是英國英格蘭西北部的運河。從東哈姆到曼徹斯特,長58公里,寬14—24米,深約9米,有5個船閘,可通海輪。1887年開始修鑿,1894年通航。由默西河和伊爾韋爾河供水。
1894年通航的連接英國赤郡的伊斯特姆(Eastham)與曼徹斯特市的水道。此運河使大型遠洋輪可以進入曼徹斯特,河長58公里(36哩),寬14~24公尺(45~80呎),深約9公尺(28~30呎),有5道船閘。
Ⅷ 德國兩大運河是哪兩大
基爾運河和萊茵河-多瑙河運河。
基爾運河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運河 。又稱北海-波羅的海運河。位於德國北部,起自易北河口布倫斯比特爾科格,止於基爾灣霍爾特瑙 ,全長98.6千米。基爾運河橫貫日德蘭半島,使波羅的海沿岸至北海和大西洋沿岸港口的航程比繞過該半島縮短370~650千米,為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運河於1887年動工興建,1896 年建成。1907年和1965年先後進行兩次擴建工程。長98.7公里,河面寬103米,航道深11.3米,有船閘6座,可容吃水9米、寬40米的海輪日夜通航,近年年均通過商船6.5萬余艘,其中60%屬德國。運送貨物以煤、鋼鐵、石油、礦石為大宗。航道底寬達90米,水深11米,過水斷面面積1353平方米。運河上建有7座橋梁,凈空為42米。運河初建時兩端各有船閘兩座,閘室長125米,寬25米。第一次擴建時兩端各增建船閘兩座,閘室長330米,寬45米。運河最大通航船舶為3.5萬噸級。
萊茵河-多瑙河運河。美因河支流雷格尼茲河的紐倫堡和多瑙河的凱爾海姆之間的連接運河。位於德國東南部,開挖長度99km。從班貝格至凱爾海姆為171km,是德國泛指的運河范圍。它溝通北海和黑海間的水上貨物運輸,形成一條流經15國、長達3,500公里(2,200哩)的航道,可供載重量達2,425噸的貨輪航行。
Ⅸ 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什麼河
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全長3692千米 ,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注入裏海。
Ⅹ 德國最長的河是哪一條
德國最長的河是「萊茵河」,位於瑞士en:Grisons的萊茵河峽谷(en:Graubünden)。
全長1,320 公里(820 英哩)。
源頭海拔高度 Vorderrhein: approx. 2,600 m
Hinterrhein: approx. 2,500 m
平均流量 巴塞爾: 1,060 立方米/秒
斯特拉斯堡: 1,080 立方米/秒
科隆: 2,090 立方米/秒
荷蘭 邊境: 2,260 m³/s
流域面積 185,000立方米/秒 km²
源頭 en:Grisons, 瑞士
出海口 北海
萊茵河——德國文明的生命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