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大學用德語上課還是用英語上課
德國如諸多其他歐洲小語種國家一樣,基本均採用本國語言,即德語授課。但是,德國也擁有一些商科類專業及部分理工科專業有英語授課可以選擇;同時,德國的研究生課程一般也是採用雙語的授課方式。當然,由於語言的相通性,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在學習德語的過程中,亦是佔一定優勢的。
㈡ 德國大學 上課時間一般是怎樣
在德國課程分為選修和必修,必修課時間由學校確定,和國內上課時間差不多,只是有些課經常安排在午飯時間;選修課就不確定了,根據自己得時間安排,可以自由調整
㈢ 德國大學寬進嚴出好處
德國大學寬進嚴出好處:
1、有助於學生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調動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潛能。
2、能鞭策學生更有效、更有目的地學習,便於他們在一生最有創造性、最有工作能力的年齡里開始職業生涯。
3、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參與精神。
德國大學上課模式:
德國的常見課堂分為四種,分別是大課堂Vorlesung、練習課Übung、研討課Seminar,另外還有一些專業會有一種實驗課Praktikum。
大課Vorlesung就和一般大學上課的課堂一樣,大家坐在階梯教室聽教授講課,主要學習新課程、記筆記、與教授討論、答疑等。
練習課Übung是做練習題為主的課程,通常由高年級的學生擔任助教,練習內容與Vorlesung掛鉤,所以對期末考試至關重要。
研討課Seminar一般是針對高年級學生而設置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及研討能力,在上課時間由學生輪流做研究報告。課題很多時候都是固定的,但是研討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分組討論,產生不同的靈感,啟發大家的思維。
實驗課Praktikum的課堂設置每所學校會有所不同,有的學校是分小組進行實驗,需要提前預定才能上;有的學校則是最後一學期的實習。
㈣ 德國大學一般是幾點上課幾點下課
德國大學生的課表是自己訂的,自由度比較大,但是也和院系有關,理工科比較繁重,文科相對好一些。最早一節課是8點,最晚一節到晚上8點,每節課1-3小時不等。沒有集體午休時間,每兩節課之間一般休息30分鍾。
一般每節課整點後一刻開始上課:8點15,9點15,...上2個小時的話,到9點45,10點45...
㈤ 德國留學上課形式和國內有什麼不同
德國大學的開學時間和日本差不多,是在4月和10月,寒暑假較短。分數是5分制或10分制,並且得分是越低越好,不像大多數歐洲國家那樣實行百分制或10分制,55分或5.5分就算及格。課程方面,很多都是公共課和小組課,公共課就是整個年級和其他年級所有選課的人都去大教室一起上課,小組課就是可能12~20人的小班授課,但這種主要會以小組討論和作業為主題。
歐洲大學除了「學期」之外,普遍還會分Term或Mole,各個學校可能叫法不同。但這個term是指課程的周期,有些學校是6周一期,有些是10周一期。在這個期間裡面,你會重點去學習一個科目或幾個相關科目的課程,完成小組作業、報告和presentation等等,這種設置所要求的閱讀量和實踐量就比國內大學的要大很多。另外,有些學校會把考勤和team work也作為評分之一,比如你報告和考試都過了,但是考勤不夠,或者是因為沒有積極參與小組活動而被組員踢出去了,那也是會fail的。
關於補考的制度也很不一樣,大部分的學校都會給2次的補考機會,如果還無法通過就只能退學了。但其他歐洲的大學,很多都是只有1次補考機會,如果不能通過,可以有1次重修+1次補考的機會,再不行才會被退學。
所以總體來說,德國大學的制度更加嚴格,淘汰率也很高。而且德國人還是挺排外的,如果你是去念英語教學的專業,不會講德語,那麼基本上在日常生活里也會非常辛苦。所以建議你慎重考慮哦!
㈥ 現在的德國大學還是那種自由選課的模式嗎
德國大學是絕對自由的。只要中學畢業,就可以願意入哪個大學,就入哪個,不懂什麼叫入學考試。(不是的,他們的中學生也有畢業考試Abitur,有些學校的某些專業對Abitur的成績是有要求的)
入學以後,願意入哪個系,就入哪個;願意改系,隨時可改;願意選多少課,選什麼課,悉聽尊便;學文科的可以選醫學、神學的課,也可以只選一門課或者選十門、八門。(只有符合條件可以選擇專業,可以改專業,換系,不過外國學生一般只允許換一次;選課也要在給出的范圍內選擇,而且基礎學習階段也就是Vordiplom階段是不能選課的。)
上課時,願意上就上,不願意上就走;遲到早退,完全自由。從來沒有課堂考試。(也倒是保留了,不過有些教授會有課堂)
有的學生,初入大學時,一學年,或者甚至一學期換一個大學。經過幾經轉學,二三年後,選中了自己滿意的大學,滿意的系科,這時安定住下。(僅限於德國人)
同教授接觸,請求參加他的研究班,經過一兩個研究班,師生互相了解了,教授認為孺子可教,才給博士論文題目(有些大學達不到一定的大學畢業成績是不能讀博士的,但是如果教授點頭也是可以的。德國大學教授的權力很大)
㈦ 德國大學教學是用英語還是德語
這是根據你所報的學校和專業而定的,有的大學設立專門對外國學生的國際班,這樣的一般都用英語授課,相對來講,FH一般都用德語授課,Uni會有一些專業用英語,但即使用英語授課的專業的學生也得參加一門德語水平考試,而且總有一兩門課用德語上。去德國的話,會德語是必要的,如果是德語授課的話,英語好也是必須的。
㈧ 德國大學都是怎麼上課的
相比中國而言,德國大學在課程設置上要更加豐富一些。一般是以德語授課為主。
Vorlesung(大課)
Vorlesung和中國的課程設置最相似,一名高校教師圍繞著某一特定的主題作報告。通常課堂上並不進行討論,對前來上課的學生人數也沒有限制。下課之前教授有時會留給學生一定時間提問,如果你有在上百人面前提問的勇氣的話,也不失為表現自己的好時機。
Seminar(研討課)
Seminar簡單來說就是「小課」。一般由10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在教授的指導下對課題進行研討,結束時上交一個報告。因為人數少,所以課堂上以互動為主,經常會讓大家做個Referat(課堂展示)然後討論。
Tutorium(課後輔導課)
輔導課(Tutorium)的任務是深化講座課或者研討課上傳授的知識內容。由大學高年級的學生擔任輔導員(Tutoren)進行上課。
其實樓主如果打算申請出國留學,可以考慮國內的一些正規的院校辦學,中外合作辦學,國內的211 和 985
大學與國外名校合作,渠道正規,畢業後所得的畢業證教育部也認可。
目前國內的合作辦學有: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等,樓主想了解的話可以直接去網上問一下!
㈨ 德國大學的學習課程是怎樣安排的
德國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國大學截然不同。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在德國沒有中國大學嚴格的班級和年級之分。不存在中國大學的屆和級的說法。完成學業的時間每人都不一樣,學校也沒有硬性的規定(但有些城市的大學對外國學生學習時間的長短有一些限制,需要具體到當地大學或外國人管理局詢問)。
雖然如此,每個專業有一個正常結業時間。按照這個正常結業時間,考試委員會根據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地定出一個標準的學業完成計劃,列出從第一學期到最後一個學期每一個學期要修的專業課程。中國留學生可以根據這一標准計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個人學業計劃。
專業課程的上課時間、地點和教授要參照大學的課程總目錄。有些大學將各系所有的課程匯編成一本總目錄,有些大學各系則有自己的學期課程目錄。目前各大學也把課程目錄公布在大學網上。
根據課程總目錄,就可以制定出個人學期課表。德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計劃的社會。安排計劃的幾乎成為德國人的本能,所以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計劃也是融入德國社會的第一步。
在選課、定計劃以及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德國每所大學都設立了咨詢處,解答學生們的種種疑問。
德國大學課程的幾種基本種類的介紹。
大 課(Vorlesung)
德國大學的大課與中國大學相似,通常上百人在階梯教室聽教授講課,大課一般持續1小時30分鍾。
教授通常會在開學時發給(或出售給)學生本學期的教學提綱。出版了教材的教授會不失時機的推薦自己的教材,一般憑教授簽條可去書店以優惠價購買。
大課上主要由教授一人口若懸河,不與學生進行討論,是德國教授展示其學術權威的最佳時刻。學生唯有洗而恭聽和抄寫筆記的餘地。下課前教授有時會留給學生一定時間提問,如果你有在上百人面前提問的勇氣的話,也不失為表現自己的好時機。教授一般還要求學生課外閱讀有關資料,並給出必讀書目。對於語言能力還不夠強的中國學生,參加大課要主意兩點:
1.盡可能坐在大教室前排以能聽清教授的講課和看清展示的講稿;
2.盡可能找到記筆記高手以補充課堂上漏聽漏記的內容。德國學生中經常有筆記高手,其筆記甚至可流傳數屆。
練習課 (Uebung 或 Tutorium )
練習課主要設置在基礎學習階段。顧名思義以操練習題為主。練習題往往與大課所授內容掛鉤,通常持續1小時30分鍾。練習課一般由講師或學生助教指導,可提問和進行討論。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必要的預習和復習。練習課對於期末的閉卷考試至關重要。
研 討 課 (Seminar)
研討課主要設置在高年級階段,每個研討課的參加人數一般限制在10-20人,通常持續一個小時30分鍾。教授會給每學期的研討課出一個大專題,前一至兩次課由教授介紹這一專題領域的概況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後的研討課就由學生輪流作研究報告。研討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和研討能力,它的質量高低取決於學生參與的積極程度。期末通常要求學生交一份10-20頁紙的書面小論文。有些專業,如文學專業,在基礎學習階段也設置要求相對較低的初級和中級研討課。
實習(Praktikum)
許多專業要求學生在結業之前必須做四-六個月的實習。通過實習可以將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而有些專業,如環境保護,實習也指在實驗室或電腦中心的操作課。應用技術大學(FH)一般要求學生有兩個學期的實習期。
㈩ 德國大學用德語上課還是用英語上課
德國的官方語言是德語,日常生活中也習慣用德語。大多數高校也都是德語授課,有些世界碩士課程才是英語授課。但即使是攻讀世界課程、無需提交德語證明的人也應當學德語。盡管很多德國人英語說得極好,但德語在平常日子中很重要,不然會有被很多東西掃除在外的感受。當然,您若讀博士,有些導師能夠答應您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