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特勒執政時期德國百姓的生活怎麼樣
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小鬍子剛上台,走出經濟危機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二戰爆發後的階段
在第一階段,小鬍子運用的實際上是凱恩斯的宏觀調控理論,政府宣布貨幣貶值,然後採用政府訂單的方式拉動內需,促使工廠生產,自然就業問題就能解決
當時德國普通人的生活水準較之此前的經濟危機時期有了很大的好轉,通過勞工組織的組織,普通工人每年可以去度假,平時也能得到比較基本的生活保障
而且小鬍子當時搞了兩個政策
1、對高收入人群(佔德國總人數的4%)徵收重稅,而且對大企業採用打白條的形式,獲取財富,補貼給普通人(每年的副食品補貼額在100億帝國馬克以上)
2、強制贖買猶太人財產,在1937年所謂贖買來的財產就足以拉動德國GDP6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比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要略高一點
第二階段也就是二戰爆發後
德國入侵大量國家,抓來了大量勞工,他們承擔了繁重的勞動;而且德國通過要求這些國家繳納佔領軍軍費、發行軍票等方式無償或廉價獲得了大量資源
而且希特勒考慮到一戰的教訓(當時德國國內因生活水準下降太多而不穩定),在國內供應方面始終保障地很得力
按照朱世巍的文章中列舉的數字,除了1945年最後兩個月,因為運輸等問題的影響外,在二戰期間,德國平民的卡路里攝入量遠遠大於其他歐洲國家的國民,比毛子高了快2倍
德國直到1944年都沒有動員女性進入工廠工作,和毛子形成鮮明對照
普通德國人即便在二戰期間還可以欣賞歌劇、去旅遊
所以說,二戰期間,普通德國人的日子還是很不錯的
2. 在納粹主義的統治下德國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其實納粹對於德國人還行,畢竟他需要自己人,要不然全世界人都變成了他的敵人了,只是就像現在的中國一樣,當官僚和平民起沖突的時候,納粹當然要保護官僚,更像現在的中國一樣,思想的統治很強硬,不準其他言論出現,因為一戰賠款導致德國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德國大眾在反抗壓迫的情緒下,受到了納粹的感染,投入到了納粹狂熱之中去。
西方人對中國的擔心也源自於此,中國高度獨裁很像那時候的納粹,並且希特勒競選的時候的口號也是共產主義。當然這是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不了解導致的,中國人口太多,管制思想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
3. 德國納粹的社會是怎樣的它難道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納粹德國不是一無是處的。(這里僅說納粹鼎盛時期,如上個世紀33年至40年)當時希特勒利用一戰後人們普遍的頹廢的意志和壟斷資本家謀求利益的思想,為自己服務。再加上希特勒已猶太人為靶子,為全德意志人樹立了一個目標——「打到猶太人!」人若是有了共同的目標,便會團結一致。大家要不然就是為自己的利益,要不然就是為大德意志夢想,要不然就是為了打到猶太人,所以都聽希特勒政府的。(注意,納粹政府是被別國軍隊強行打下台的。而不像義大利。這足以證明全德人民在那時對希特勒政府的崇敬)所以我認為當時的社會風氣是非常向上的。(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另外,我們中國也有可以向納粹借鑒的地方:首先,納粹政府很重視科技(V-1飛彈、噴氣式戰斗機、原子彈等等。雖然都是戰爭科技但我相信只要想研究生活科技也會很快的。就像日本要想研究戰爭機器人也會很快的)。其次納粹很重視教育,德國人能在短短幾十年內挑起倆次世界大戰就是這原因。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納粹兵的素質。在戰場上,人要激發出全部的獸性。而德國兵卻用良好的素質控制住自己,(黨衛軍大肆殺人是因為上級要求,不得不殺。而德國國防軍[國家正規軍]是絕不喜歡殺人的)不像日本兵和蘇聯兵那樣胡作非為。且希特勒還親自下令嚴禁德軍士兵強奸當地婦女。這都是我們要學的。可能中國在未來還有許多戰爭,但我們中國人,上了戰場。不能像日本人和蘇聯人那樣獸性大發。我們也要像德國人那樣嚴於律己,就算戰敗,也不能讓世界人民覺得我們中華民族是禽獸不如的民族。
4. 在二戰前,納粹希特勒統治下的真實德國究竟是怎樣的
在希特勒的統治下德國和以前沒有什麼區別。
在運輸設施方面,當時基本上只有德國。在人們的生活方面,他們的娛樂方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當時,德國有定期的賽車比賽,與今天的比賽沒有什麼不同。從這里可以看出,德國整體上正在由上而下蓬勃發展。所有這些都是在希特勒的統治下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希特勒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出戰爭的原因。畢竟,希特勒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形象非常偉大。
5. 如果當年納粹黨真的逃往南極了那麼現在他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我覺得會活的比較好,相當於是回到原始部落,大家受到洗腦,容易能夠克服寒冷的天氣。
但是因為沒有良好的環境,武器裝備也跟不上了。是很難挑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
6. 納粹時期的德國,國內經濟、人民生活水平怎麼樣
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物質生活並不是很好,但是他們精神向上。就像新中國剛成立時在搞各大運動之前的我國人民和列寧統治下的蘇聯人民。總體還算是比較快樂的。(至少不是渾渾噩噩的生活),他們全部奉行國家社會主義價值觀,講究人要積極向上的活著,干一件事就要干到最好,一掃舊德國時期紮根於人民群眾中的各種腐朽沒落思想。當時全德國收入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是社會貧富差距小,人人有工作,人民不必為教育,醫療等事煩心。德國當時的GDP位居世界第三,在美國和蘇聯之後。
希特勒上台後,政治方面,實行全面的一黨專政,將德國政府由原來的資本家,職業政客,軍人,無政府主義者組成的一個混亂的集合體,在很短的時間內改造成了一個大部分由納粹黨員組成,秉持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為執政方針的黨員政府。是德國變得和蘇聯一樣,黨的最高領袖就是國家的最高元首(但是他33年上台時,最高元首並不是軍隊最高指揮官,當希特勒把勃姆羅堡整下台後,就完完全全和蘇聯一樣了,元首是德國黨政軍三方最高領袖)。把整個德國日耳曼化(驅逐猶太人),把日耳曼人納粹化(奧地利回歸就是他納粹化擴大的一個結果)。
希特勒上台後的經濟,並沒有完全學習蘇聯採用絕對的計劃經濟體制,他的政策像是更激進一點的羅斯福新政。他奉行軍事經濟政策,即為滿足國家各項需求,經濟大部分為計劃經濟。但在滿足國家要求前提下,允許市場經濟和私營企業的存在(其表現為,在戰爭中,德國所有裝備的獲得幾乎都是以向軍火商下訂單的方式進行,表面上是和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的,實際上這些軍火商都受到納粹的嚴密控制,沒有多少自由。比如福克武爾夫公司本來想在維持現有戰斗機生產線情況下,自行研製轟炸機與噴氣機。納粹得知這一決定後,立刻叫停。原因是他們認為這會干擾到這公司的戰斗機生產。並且,在戰爭末期,斯佩爾接管德國經濟後,乾脆就取消這一做法,變得完全和計劃經濟一樣,下指標給各廠)
7. 納粹統治德國時,國內社會秩序和人民生活是怎樣的
應該不錯的。經濟:納粹德國經過兩個四年計劃的發展,經濟基本得到了復甦: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以1928年價格計算)約為737億帝國馬克。以不變價格計算,1938年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但是,納粹德國1913一1938年的經濟年均增長2.6%低於1870一1913年的平均水平2.9%,更遠遠低於1950一1960年的7.6%或1950一1970年的6.2%。所以,納粹德國的經濟只能叫復甦。
8. 德國新納粹現在狀況如何
在德國,納粹標志受到限制。德國國家的法律已明文禁止有關納粹的崇拜,因此有關納粹的物品多是來自美國和北歐國家。現時,有關新納粹組織的網站多使用美加的寄存服務,同時使用其他符號來表示其理念,如黑太陽、黑星等。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同盟軍和當時的新德國政府聯手發起鎮壓納粹運動(Denazification),以阻止新納粹的出現。隨著納粹政權倒台,歐洲在1960年代以前並沒有明顯的新納粹活動。至1990年代,東西德統一,新納粹組織出現了更多的追隨者,以東德的年青人為主。不少東德人曾經歷經濟倒退,成為了失業大軍,他們敵視外國人,對他們曾發動多起暴力事件。有新納粹傾向的政黨目前在德國雖然確實可能存在(例如德國國家民主黨)但受到嚴重打壓,德國議會曾經於2005年試圖通過特殊法例以判定其為新納粹政黨以方便取締。通常每年在納粹德國投降日(5月8日)的夜晚,德國首都柏林街頭也會發生一些小規模的新納粹主義分子與警察之間的沖突。但總體來說,德國絕大多數民眾都極度反對新納粹。現時歐洲各國,例如奧地利、希臘、克羅埃西亞、俄羅斯等,都有新納粹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