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21世紀德國用什麼戰斗機

21世紀德國用什麼戰斗機

發布時間:2022-06-30 16:26:00

㈠ 德國二戰的時候都用過哪些戰斗機和轟炸機啊求資料

二戰德國先進武器
Ta 183「烏鴉」重裝甲噴氣戰斗機
Ta 183如果能加入戰場,這對盟軍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僅從技術上,它已稱的上是50年代的戰機,是劃時代的產物,盟軍就是出動B29代替B17隻怕也是損失慘重,至於它們的護航機P51野馬和後來的初代噴氣機P80,看看它們50年代在朝鮮空戰中的遭糕表現,就知道它們在面對Ta 183這樣的超前機種時已是自身難保,哪還顧得上轟炸機??除非F-86「佩刀」能提前5年出現,不過F-86它自己本身就是吸收德國先進航空技術後的產物,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Ta 183不過也有初期輕型噴氣機所固有的「腿短」缺點。盟軍戰機又要像對Me262一樣去機場上空碰碰運氣了。
Ta 183「烏鴉」性能參數
機長 9.2米
翼展 10米
速度 962千米/小時

突爪鷹」對地攻擊機
當大家第一眼看到下面這張類似定格的圖片時,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什麼飛機呢?A-10?!不是,其實它可是比A-10攻擊機「早生」30年的異國前輩。
1944年,為了應付日益強大的盟軍特別是蘇軍強大的裝甲洪流對德國本土的威脅,德國開始了新一代對地攻擊機的研製,名為「突爪鷹」的新型對地攻擊機是為了接替老舊的亨克爾Hs129攻擊機,設計思想就是利用強大的火力和自身厚重的防護裝甲在低空獵殺敵軍坦克(這一點與後世A-10攻擊機的作戰設想完全一致),「突爪鷹」的外形也許不像其它一些德軍末日戰機那樣前衛,可卻是極為適合低空攻擊這種風險極大的任務(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德國航空設計師們在該機身上投下的苦心和努力)。可惜朝聞夕死,一切都晚了。
「突爪鷹」擁有對地攻擊機必備的厚重裝甲,其擁有的「開罐」利器也十分不錯,其標准反坦克兵裝為Mk103 30毫米長身管機炮(性能優於Me262上的MK108),也可以換裝更大的足以擊毀蘇軍新式重型坦克的50毫米以上火炮和各種反坦克火箭和炸彈,如能問世,它將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對地攻擊機(怕是沒有什麼盟軍坦克能躲過它的「鷹爪」)
「突爪鷹」攻擊機性能參數
機長 11.85米
翼展 14.6米
機高 3.85米

戴姆勒-本茨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
戴姆勒-本茨公司(就是我們熟知的戴姆勒-賓士公司)為代替精度差而又易遭攔截的舊式V1飛彈而開發的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有趣的是,與其說它是飛彈,不如說它是一架小飛機。因為它竟是一枚人控飛彈!(有點類似日本人開發的「櫻花」自殺飛機,但DB Project "F"要先進許多)
由於當時德國人力資源日漸饋乏,如果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能夠真正大規模用於實戰,那它還是會回到V1飛彈的常規制導方式上去的,雖說命中精度差了很多,但DB Project "F"的高速使它可以輕易刺穿盟軍防空網,這樣到達目標上空的導彈數量將是V1飛彈的幾倍!!這就已經足夠了。
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性能參數
機長 12.96米
翼展 9米
速度 1050千米/小時
彈頭重量 3000千克

DFS 228V2超音速高空偵察機
1945年5月,DFS 228V2 原型機(可能在盟軍的空襲中)被毀壞,僅僅只剩下了機身前半部分,DFS 228V1 原型機則從戰火中倖存了下來,並被戰後的盟軍帶回了英國。
DFS 228 採用了一種十分新奇有趣的飛行方式:它先被安裝在道尼爾Do217型轟炸機上形成背負式聯體機(還有一種備選方案是將 DFS 228 當成滑翔機由Do217型轟炸機牽引飛行),一同飛到10000米高空後,DFS 228 的火箭發動機將點火並脫離Do217型轟炸機,依靠其提供的推進力爬升到23000米至25000米的高空。此後,DFS 228 將保持在此高度飛行到偵察目標上空後進行拍照,待任務完成燃料耗盡時,開始進行遠距離滑翔飛行,返回基地。(其實50年代中期才出現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也同樣是*著它那極長的機翼進行間段的高空滑翔才能達到那超遠的航程,否則單靠機內燃油的話那是肯定不夠的)

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
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研發難度很大,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極為超前的飛機已超過了當時人類的實際科技能力,極為先進的Weserflug P.1003/1最終也隨著二戰的結束而塵封於歷史。
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的設計思想與半個世紀後的V-22「魚鷹」完全一致,與我們前面所看過的那架有「元祖A-10」之稱的容克斯「突爪鷹」新型對地攻擊機一樣,Weserflug P.1003/1無疑也是一架超時代的先進機種。
Weserflug P.1003/1 性能參數
機長 8.3米
翼展 11.0米
機高 3.1 米
機寬 1.15米
推進器直徑 4.0米
最高速度 650千米/小時

A9/A10多級洲際導彈
1944年秋,就在V2導彈剛投入戰場不久。世界著名的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向希特勒提出了新型的遠程彈道導彈開發計劃,新型導彈的射程預計可以達到美國東部,是德國賴以威脅美國的秘密武器。
據此開發的新型導彈代號A9/A10(V2導彈的代號為A4),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種兩級火箭,其射程超過5000千米,足以攻擊美國東海岸的重要城市紐約和華盛頓。不過由於難度過大,A9/A10的開發並不十分理想,1945年1月8日和1月24日,A9的兩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德國人本想對火箭繼續加以完善,不過兵臨城下的形勢使他們的一切努力都化為了泡影。
馮.布勞恩在戰後被盟軍帶往美國繼續從事火箭開發,這位「火箭男爵」可是世界宇航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6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所用的「土星」系列運載火箭,也同樣是這位男爵手中的傑作,可以說,我們從人類踏上月球第一步的腳印背後,依然能夠看到馮.布勞恩那偉大的身影。
A9/A10在第二級火箭工作完畢時的速度為3300米/秒,這只有今天入軌飛行速度的一半,所以它只能算一種亞軌道飛行器,作為導彈是足夠了,但它還無法用於真正的宇宙探索。
不過,遠程彈道導彈技術和進行宇宙探索的運載火箭技術本來就是相同的,A9/A10的基本設計不錯,進一步改進的話就可以滿足新的需要。如果德國當年能有足夠的時間對它繼續改良,那麼人類步入太空時代的時間肯定可以大大提前,這也是戰後很多西方科學家的一致看法。

S?nger "Silverbird"空天轟炸機
S?nger "Silverbird"可說是生錯了時代的優秀產物,其身上所體現的優異設計和其所代表的超前思想遠超他國50年以上!!!雖很難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獲得實現,但在科技遠不如現代發達的60年前,當時的德國科技人員竟能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拿出與遠在100年後的21世紀中葉才能投入使用的人類未來新銳兵器不謀而合的S?nger "Silverbird"。其不拘一格,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將永遠受到後人的贊賞。

㈡ 德國二戰優秀的戰斗機有哪些

日本二戰戰斗機分屬陸航和海軍.飛機的編號和命名是不相同.
海軍
海軍飛機型號由機種英文代號(A-艦載戰斗機,B-艦載攻擊機,C-艦載偵察機,D-艦載轟炸機,E-水上偵察機,G-陸上攻擊機,H-飛船,J-截擊機,L-運輸機,N-水上戰斗機,P-陸基轟炸機),為公司研製的該機種第幾種的阿拉伯數字,研製的公司代號(A-愛知,K-川西,M-三菱,N-中島,Y-空技廠)改型數字代號組成.制式名稱和陸軍一樣,由日本紀元和用途決定.從1942年到戰爭結束,飛機名稱改為漢字愛稱為基準,大致范圍為-艦載戰斗機和水上戰斗機為風;截擊機(日本稱為局地戰斗機)為雷電;夜間戰斗機為光;艦載攻擊機和艦載轟炸機為星;偵察機為雲;陸上攻擊機為山;除了中島"天山"12型艦載攻擊機(B6N2)例外.
戰斗機
三菱A5M96式艦載戰斗機
三菱A6M零式艦載戰斗機
中島A6M2-N 2式水上戰斗機
三菱A7M"烈風"戰斗機-未生產
中島J1N"月光"夜間雙發戰斗機
三菱J2M"雷電"局地戰斗機(截擊機)
中島陸基J5N1"天雷"雙發戰斗機
九州J7W"震電"陸基戰斗機
中島"桔花"噴氣式戰斗機-仿製德國Me262"閃電"噴氣式戰斗機
三菱J8M"秋水"火箭局地戰斗機(截擊機)-仿製德國Me163"彗星"火箭截擊機
川西N1K"強風"水上戰斗機
川西N1K1-J"紫電"局地戰斗機(截擊機)
川西N1K2-J"紫電改"局地戰斗機(截擊機)
愛知S1A"電光"夜間戰斗機-未生產
陸軍
陸航飛機型號按研製計劃先後順序統一編號,由一個表示飛機的片假名キ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當飛機被陸軍正式採用後增加一個制式名稱,基本上以採用的年份(日本紀元)的後兩位數加上用途組成,有的還加漢字綽號,如川崎キ61式三式戰斗機"飛燕".
戰斗機
川崎キ10 95式戰斗機
三菱キ18/キ33戰斗機
中島キ27 97式戰斗機
川崎キ28戰斗機-未生產
中島キ43 1式戰斗機"隼"
川崎キ45 2式戰斗機"屠龍"
川崎キ60戰斗機-未生產
川崎キ61 3式戰斗機"飛燕"
川崎 キ64/キ88戰斗機-未生產
三菱キ83/キ103雙發戰斗機
中島キ84 4式戰斗機"疾風"
中島キ87戰斗機-未生產
笠川キ94戰斗機-未生產
滿洲キ98戰斗機-未生產
川崎キ100 5式戰斗機-未生產
中島キ201試驗噴氣戰斗/攻擊機-未生產

㈢ 德國軍隊現役主力戰機

樓上還說有陣風,我表示受驚了。 40架台風戰斗機(另已訂購140架)
44架F4F鬼怪式戰斗機(擬2012年全退)
186架狂風式戰斗轟炸機
34架狂風式電子戰機
47架T37教練機
46架T38教練機
50架T6教練機
83架C160運輸機
7架A310運輸機
1架A340運輸機
6架CL601專機
73架UH1D運輸直升機
4架NH90運輸直升機

..德陸軍實力歐洲一流,裝備基本國產且世界一流;但空軍明顯稍遜一籌,裝備主要進口且數量有限。且目前德國沒有戰略轟炸機

㈣ 急求戰斗機的詳細介紹。

戰斗機是指主要用於保護我方運用空權以及摧毀敵人使用空權之能力的軍用機種。特點是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現代的先進戰斗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種戰斗機是法國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它由於裝備了法國飛行員羅蘭·加洛斯的「偏轉片系統」,稍微解決了飛機在機載機槍射擊時被螺旋槳干擾的難題,使飛機第一次在飛行員可以專心駕駛飛機去攻擊對方,同時也不需要另外配備機槍手。但是這個系統會造成子彈的

戰斗機過去根據執行任務又可分為「殲擊機」(戰斗機)和「截擊機」(攔截機),攔截機的主要任務是快速的的升空之後爭取高度,在敵人的轟炸機進入我方空域之前將對方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高飛行高度的轟炸機群,在設計上特別強調對速度與爬升率的需求,運動性在擺在較為次要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有鑒於原子彈的摧毀威力,攔截機的發展一度成為許多國家與傳統戰斗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在導彈逐漸成熟並大量配備之後,攔截機的特性往往可以經由傳統戰斗機加上導彈來滿足,因此現在趨向不再專門發展攔截機種,而是以現役的機種同時擔負攔截的任務。

發展歷程

初露鋒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用飛機首次出現在戰場上,主要負責偵察、運輸、校正火炮等輔助任務。在戰斗中,敵對雙方的飛行員用五花八門的各種武器手忙腳亂地互相攻擊,比如石頭,這就是「戰斗空戰」的起源。1915年4月1日,羅蘭·加洛斯駕駛裝備了「偏轉片系統」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擊落了一架德國偵察機。取得了戰斗機空戰的第一次勝利。隨後,德國的「福克E3」式由於裝備了性能更好的「機槍同步射擊」裝置,以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跟猛烈的火力,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擊落飛機數量最多的戰斗機。被協約國方稱為「福克式的災難」。這個階段的戰斗機還處在萌芽期,結構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構成,機翼從單翼到三翼都很常見,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陸軍使用的輕機槍。英國曾經使用火箭對付盤據在英國城市上空的德國飛船。在對付地面目標上,早期的炸彈是由手榴彈或者是小型炮彈稍加改良而來,投擲准確度不高,破壞力也低。

在這個時期影響未來空戰頗大的一項發行就是機槍的同步射擊裝置。這個由荷蘭所發明的裝置讓機槍的子彈能夠自轉動的螺旋槳的間隙當中射出,飛行員完全不用擔心子彈會與螺旋槳撞擊的危險,而機槍的設置位置能夠接近飛行員的瞄準線,從而提高准確度與火力。

兩次大戰間的發展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積極裁減軍備,同時減緩國防工業的投資。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民用航空的需求帶動許多技術與理論的發展與成熟,奠定30年代後期軍用航空發展的快速演進。

民用航空需求有兩大主軸,一個是對速度方面的追求,也就是各種競速機的比賽與獎勵。另外一個是客運與貨運市場的逐漸長長。在這兩個主軸上雖然需求方向不同,卻對同一種發展趨勢有共同推演的效果,那就是對流線型設計的要求。流線型的設計在於減低阻力,當飛機的阻力減低之後,對競速機來說,那就是速度可以增加,對運輸機來說,那就是提升航程或者是運輸量,換句話說就是增加營運的經濟效益。

流線型飛機設計包含的項目非常的廣,從機身外殼的平滑,減少機身外部突出的部分與張線,外型由方正改為圓滑曲線,不得不突出的部分則以曲線圓滑的外殼遮蔽以減少阻力,採用收放式起落架等等。

除了在流線型設計上下功夫之外,動力系統的開發和使用材料的研究都影響到往後飛機設計的概念與可以使用的資源。在動力系統方面除了輸出馬力更大的發動機的開發之後,汽油辛皖值對於發動機的操作影響也逐漸被了解,同時,螺旋槳的極限性能以及替代的動力輸出也陸續在各國進行研究。新一代的輸出動力研究當中以噴射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這兩項影響後世最深。

到了30年代中期,各國最先進的戰斗機設計多半具有這些特點:單翼,以金屬為主的結構與外殼,後三點收放式起落架或者是有流線型外殼的固定式起落架,採用液冷式發動機的設計多於採用氣冷,火力由採用步槍口徑的輕機槍提升至重機槍或者是更大口徑的機炮。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繼杜黑發表他最有名的空權論著作之後,空中武力印證空權對於戰爭與作戰的重要性。其中戰斗機的發展可以說是大幅度的否定空權論當中的描述。戰斗機不僅僅只是作為防衛國土與抵擋敵人轟炸機的力量,在摧毀敵人的空中武力與使用空中武力的能力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戰斗機不僅僅擔任阻止轟炸機的任務,也推翻轟炸機可以通過一切防衛的理論。

在大戰結束前,戰斗機的發展已經到達一個頂峰,並且開啟另外一個世代的來臨。短短幾年之間,戰斗機使用的發動機出力從數百匹直在線升到超過兩千匹馬力,速度直在線升到接近音速的區域,航程超過2000英里,最高升限到達4萬英尺。

進入噴射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噴氣式發動機和雷達設備的出現預兆了下一階段戰斗機的發展方向。戰後,蘇聯和西方國家從納粹德國獲得了該技術的研究成果,各自發展出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在朝鮮戰爭中,噴氣式戰斗機第一次投入實戰,標志著螺旋槳式戰斗機的終結。該階段的戰斗機特徵是飛更快,看得更遠,打的更准。1947年10月14日,美國飛行員查克·葉格(Charles E. "Chuck" Yeager)爾駕駛貝爾X-1試驗機超越音速,成為第一個「跑」得比聲音快的人。電子技術的進步使機載雷達和武器的火控瞄準系統大大提高了戰斗機的作戰能力。在冷戰的高峰期,失敗就會滅國滅種的恐懼使華約和北約兩大陣營都瘋狂的發展戰斗機。這個階段各國列裝的機型和數量也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

冷戰時期的變遷

冷戰的後期,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發現了戰斗機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機動性--仍然主宰了天空,而不是如導彈無用論者所認為的,將由導彈的性能決定空戰的勝負,因此後來的戰斗機不再要求過快的速度,而把機動性的提高作為戰鬥力的第一要素。各國紛紛跟風發展機動性優異的機型。垂直起降、隨控布局、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和更優秀的機載電子系統以及裝備性能更優異的空對空導彈成為該階段戰斗機的共同特徵。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列裝的典型戰斗機有美軍的F-14、F-15、F-16、F/A-18、蘇聯/俄羅斯的SU-27、MIG-29等都是。

新世代的設計方向

新一代戰斗機的發展方向是更高的機動性、更遠的射擊距離、多目標的攻擊能力和隱形的外形設計。新技術的出現使21世紀的戰斗機成為更冷酷的「空中利劍」。典型機種有美國的「JSF」和俄羅斯的「MIG1.44」。

噴氣式戰斗機——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是由德國於1939年首先研製出的。安裝有德國的科學家馮·奧亨研製的噴氣發動機的He—178型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該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最早投入批量生產並轉變被部隊的噴氣式戰斗機是英國的『流星「式戰斗機和德國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戰斗機。Me-262首次試飛在11942年7月18日,時速達850公里,這比當時所有活塞式戰斗機要快得多。1943年11月,希特勒觀看了這種飛機表演後說: 「我們總算有了可以用於閃電作戰的轟炸機了!」而堅決不同意將其作為戰斗機使用。直到1944年秋天,Me—262才得以作為戰斗機投入使用。盡管Me-262取得了輝煌的戰線,但它已不策挽回納粹德國的敗局了。

超音速戰斗機——由美國北美航空公司於1949年研製成功的F—100是世界上第一種具有超音速平飛能力的戰斗機,最高時速為音速的1.3倍。此後,蘇聯米格—19戰斗機也在1953年的試飛中突破音障,最高時速為音速的1.36倍。60年代,美、蘇、法等國又研製了最大的時速為音速2倍以上的戰斗機。(圖)(蘇聯的米格-1550年代初世界上最 成功的噴氣式戰斗機之一,在朝鮮戰爭中有突出表現)

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世界上第一種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是由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於1966年研製成功的 「鷂式」戰斗機,該機從1957年開始研製,機上裝有一台 「飛馬」型渦輪風扇噴氣式發動機,兩結噴口對稱置於在兩側,噴口可轉向後,飛機向前飛,噴口向下,噴氣產生升力,使飛機策垂直,短距離起飛和在空中懸停。這種飛機甚至可在空中實現向後和橫向的移動,具有極高的機動靈活性。 「鷂」式飛機可大大減少對跑道的依賴,提高作戰部置的靈活性。在1982年發生的英國—阿根廷之間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英國艦載的 「海鷂」式戰斗機面對數量比自己多一倍、速度比自己快一倍的阿空軍法制 「幻影」III型戰斗機,依靠優異的機動性能,在空戰中取得了12 :0的戰線。
(圖)(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用來與米格-15相對抗的F-86型噴氣式戰斗機)

變後掠翼戰斗機——世界上第一種變後掠翼戰斗機是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1965年研製成功的F—111。亞音速和超音速飛機大部分採用大後掠角的機翼,這種機翼和平直機翼相比,更有利於高速飛行,但低速飛行性能不好,轉變半徑大,起飛和著陸滑跑距離比較長。於是,有人開始研究能在飛行時改變機翼的後掠角度的飛機,著陸和低空飛行時呈平直翼型,在高速飛行時呈後掠翼或三角翼型,較好地解決飛機低速和高速飛行性能的矛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就已進行了這項研究。美國戰勝並佔領德國後,在此基礎上於1948年開始變後掠翼飛機的技術試驗。F—111就運用了上述技術成果。此後,蘇聯的米格—23戰斗機、美國的F—14戰斗機和英國、德國、義大利聯合研製的 「旋風」式戰斗機也採用了變後掠翼技術。

截擊機——截擊機是戰斗機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有快速反應能力,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在接到警報後能立即起飛,迅速爬升、加速飛臨指定空域。由於被截擊對象(如轟炸機、偵察機等)機動能力不強,並且為及時發現和准確擊落目標,現代截擊機裝有復雜的截擊雷達,配備威力較大的空對空導彈,因此專用截擊機一般比較笨重,格鬥性能較差。

在早期,截擊任務是由普通戰斗機來完成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夜間截擊轟炸機,1941年8月德國在原先的雙發動機的重型 戰斗機Me—110和雙發動機的轟炸機Ju—88上安裝截擊雷達,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夜間截擊機。

50年代後的截擊機強調要飛得快、飛得高,武器以空對空導彈為主,有的甚至取消了機炮。70年代後,在新一代戰斗機上都裝有先進的雷達和引導設備,其速度、加速性、機動武器威力也遠遠超過笨重的截擊機,能更好地執行截擊任務,所以各國如今已不再發展新的專用截擊機。(圖)(俄羅斯的米格-29高機動性戰斗機)

隱身戰斗機—— 「隱身」戰斗機並不是肉眼看不見的飛機,而是在飛機的外形、塗料等方面作了特殊處理,使用於對空警戒的雷達、紅外等現代探測裝置難以發現的飛機,這種戰斗機可隱蔽接近敵人,達到出其不意攻擊敵機的目的。目前許多先進的戰斗機已採用了一些抑制雷達波反射和自身紅外波輻射的技術,實現了部分的 「隱身」效果,而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隱身戰斗機是美國目前正在研製的F—22型戰斗機,它將在下個世紀初裝備美國空軍。

http://hi..com/007cn/blog/item/edb35c6034950bdf8db10ddb.html

㈤ **************現代德國擁有最先進 戰斗機是

陣風是德、法等幾個國家研製的「未來戰斗機」德國最先進的應該是Eurofighter
Eurofighter 作為德國未來的戰斗機,擁有以下的特徵:

* 精確性(在極大增加武器系統效用的同時,減少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不良副作用)
* 全天候投入戰斗的能力
* 遠距離彈葯投送的能力(有利於決定性地提高生存能力和間接地影響到空中力量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
* 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和生存能力(通過遠程和高精確度的武備和對威脅作出適當的防禦)

Eurofighter 的服役使空軍戰斗機部隊在能力和效率上得到明顯的改善。除了更好的機載設備(如 MIDS=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和 EURODASS= Defensive Aids-Sub System)和擁有經過改良的武備(如現代化的中、短程空-空導彈和中程空-面武器)之外,在各種空速及高度下的敏捷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推重比,令 Eurofighter 在第四代戰斗機中名列前茅。

Eurofighter 作為德國未來的戰斗機,需擁有以下的特徵:

* 精確性(在極大增加武器系統效用的同時,減少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不良副作用)
* 全天候投入戰斗的能力
* 遠距離彈葯投送的能力(有利於決定性地提高生存能力和間接地影響到空中力量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
* 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和生存能力(通過遠程和高精確度的武備和對威脅作出適當的防禦)

Eurofighter 的服役使空軍戰斗機部隊在能力和效率上得到明顯的改善。除了更好的機載設備(如 MIDS=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和 EURODASS= Defensive Aids-Sub System)和擁有經過改良的武備(如現代化的中、短程空-空導彈和中程空-面武器)之外,在各種空速及高度下的敏捷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推重比,令 Eurofighter 在第四代戰斗機中名列前茅。

Eurofighter 作為德國未來的戰斗機,需擁有以下的特徵:

* 精確性(在極大增加武器系統效用的同時,減少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不良副作用)
* 全天候投入戰斗的能力
* 遠距離彈葯投送的能力(有利於決定性地提高生存能力和間接地影響到空中力量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
* 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和生存能力(通過遠程和高精確度的武備和對威脅作出適當的防禦)

Eurofighter 的服役使空軍戰斗機部隊在能力和效率上得到明顯的改善。除了更好的機載設備(如 MIDS=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和 EURODASS= Defensive Aids-Sub System)和擁有經過改良的武備(如現代化的中、短程空-空導彈和中程空-面武器)之外,在各種空速及高度下的敏捷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推重比,令 Eurofighter 在第四代戰斗機中名列前茅。
Eurofighter 作為德國未來的戰斗機,需擁有以下的特徵:

* 精確性(在極大增加武器系統效用的同時,減少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不良副作用)
* 全天候投入戰斗的能力
* 遠距離彈葯投送的能力(有利於決定性地提高生存能力和間接地影響到空中力量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
* 實現作戰目標的能力和生存能力(通過遠程和高精確度的武備和對威脅作出適當的防禦)

Eurofighter 的服役使空軍戰斗機部隊在能力和效率上得到明顯的改善。除了更好的機載設備(如 MIDS=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和 EURODASS= Defensive Aids-Sub System)和擁有經過改良的武備(如現代化的中、短程空-空導彈和中程空-面武器)之外,在各種空速及高度下的敏捷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推重比,令 Eurofighter 在第四代戰斗機中名列前茅。

㈥ 聯邦德國現在用的是什麼戰斗機

德國空軍編有10個戰斗機聯隊,主要作戰機型有EF2000台風(初步計劃裝備180架,目前已接收40架),F-4F鬼怪型149架、「狂風」型殲擊轟炸機324架、米格-29型殲擊機23架.

㈦ 德軍現役的制式戰斗機是什麼

德國空軍

7.33萬人。編有10個戰斗機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3個空中運輸聯隊、2個通信團、2個雷達指揮團和6個供應團。

作戰飛機457架。

攻擊/戰斗機:F-4F型149架、「狂風」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運輸機:C-160型84架、A-310型7架,圖-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

運輸直升機: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地空導彈:「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羅蘭」型89部、「愛國者」型36部。

㈧ 德國現在主力戰機是什麼

最先進的是台風,但是數量最大的還是狂風。

德國空軍目前主要戰機:

40架台風戰斗機(另已訂購140架)
44架F4F鬼怪式戰斗機(擬2012年全退)
186架狂風式戰斗轟炸機
34架狂風式電子戰機
47架T37教練機
46架T38教練機
50架T6教練機
83架C160運輸機
7架A310運輸機
1架A340運輸機
6架CL601專機
73架UH1D運輸直升機
4架NH90運輸直升機

閱讀全文

與21世紀德國用什麼戰斗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