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如何生活第一集

德國人如何生活第一集

發布時間:2022-06-30 17:09:32

㈠ 德國人這樣過生活的介紹

這本書教你深度了解:德國人以什麼樣的方式思考?他們引以自豪的「德意志驕傲」如何成為文化後盾,支持他們以勤奮踏實的態度完成每一件工作?食:德國人宴客無刺無骨才上桌,釀世界級好酒。衣:德國人穿衣重質料和穩重品位。住:德國男性的大型勞作:蓋屋DIY。行:德國人將愛車融入生活,不限速高速公路奇景多。育:德國人珍愛森林當國寶,加薪延假鼓勵生育。樂:街頭藝術表演、節慶集市樂趣多。是一部介紹異國風情的佳作。

㈡ 德國人的生活習俗是什麼

德國人的生活習俗

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習慣,德國雖然是個相對來說比較民主國家,可人們依舊有不少特別的習俗。作為外國人,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有助於與他們更多的交流和接觸。

德國是十分尊重女性的國家,男士如果是和一位女士初次見面,若不是女士主動伸出手,男士不要主動和女性握手。在她們看來,這是鹵莽和不禮貌的。第一印象會大打折扣。

德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這和他們信奉基督教有著很大淵源。如果某個月的13日偏巧又是個星期五,那每個人都會過的小心翼翼,聊天辦事時也會盡量避開這個數字,和他們接觸時,尤為應該注意。

在國內,朋友生日臨近時送份禮物並祝生日快樂,友人必定興高采烈的感謝和笑納。可這在德國可不行,而且會起到相反的結果,按照這里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

關於遲到的問題無須多說,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討厭遲到,尤其是德國人。

德國人喜歡聚會,尤其是家庭聚會。如果你組織了一次,你會發現除了遲到的之外,你同樣不會看到任何朋友提前敲門。德國人的習慣是提前幾分鍾就把車停在樓下,在車子里等到時間正好再出來敲門。理由是:若是早去必然回打攪人家的正常准備工作。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德國的一些老房子有著巨大的煙囪,所以有一類專門清理煙囪的工人。德國人認為,路上遇到煙囪工人的話一整天都會順利。若是有煙囪工人擦身而過,並且碰了自己一下,那一定會交好運氣。這是因為德國人以前的房子的爐灶,煙道都很簡陋,很容易引起火災,而煙囪工人的工作就會避免這種災難。這就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吉兆。

探訪朋友時不要搞「突然式襲擊」,要事先打好招呼,定好時間,准時到達。若非主人許可,不要自行參觀,不要隨意翻動桌上的書本和物品。若是探病,除了顯而易見的外傷或者感冒發燒之類的症狀之外,不要詢問病情。

尊重他人隱私是非常重要的。年齡,職業,婚姻情況,宗教信仰,政治面貌,個人收入等等等等都是屬於個人隱私,不好隨便打聽。尤其是對女性。在這里,共事多年卻對對方一無所知的比比皆是。還有,若是看上別人買的一樣東西,就算再喜歡,也不要詢問價錢。

德國是個太注重個人隱私的國家,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半夜手機鈴聲太響被鄰居報警,六個膀大腰圓的警察敲我的門,說明來意後,非常溫和的詢問我是否方便讓他們進房間看看。離開的時候,其中一個客氣的對我說:抱歉,打攪了,請把手機改成震動。

㈢ 二戰後被廢墟包圍的德國人是怎麼生活的

在戰爭結束的最初一段時間里,200萬德國人被迫離開德國被佔領土,把他們的家鄉留給俄羅斯人、波蘭人、捷克人和立陶宛人。他們向麻風病人一樣被從勝利者佔領的各個地方掃地出門。無家可歸的德國人心驚膽戰、半飢半飽的在路上跋涉,他們帶著破碎的靈魂,也不知道未來在哪。在戰爭結束以後,總共有1500萬德國難民被迫離開自己的故土,其中包括250萬俄羅斯日耳曼族。幾乎有200萬日耳曼族死於強制遷移。

㈣ 在德國應該怎樣生存

在陌生國家,一切都顯得如此不同,甚至包括穿越馬路這樣的小事。在德國,你必須學會對付紅色交通燈的獨裁統治。 時間:凌晨3點。地點:柏林弗里德里希海因區的一個十字路口。夏天,這地區充滿了盲流混混,讓人感覺,全德國試圖逃避資產階級生活的傢伙都匯聚到這里。穿過街道有一群朋客打扮的小阿飛。他們的頭發染得五顏六色,梳成豎立的釘狀。皮帶由偷來的賓士車標志串成。視線里看不到一輛車,他們在耐心地等待交通燈變顏色。 在紐約、倫敦等地方,斑馬線紅燈常常被視為街頭的裝飾。而在德國,小小的紅燈就像一個獨裁者,它的子民們必須無條件執行它的命令。但是,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正拋開他們遵紀守法的天性,開始非法闖紅燈。遊客們小心了!在這里闖紅燈並不像表面那樣簡單容易。 首先,絕對不要當著一個容易受影響的小孩闖紅燈。最幸運的情況是,周圍的大人會向你投來譴責的目光,意思是你的教唆可能使小海蒂或小弗朗茨下次獨自過馬路時不幸喪命。更糟糕的情況是,你會被一個5歲小朋友嚴肅地訓話,義正詞嚴地給你來一堂交通規則課。 但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違抗紅燈的命令,可能導致你失去一條腿。所有的德國司機都認為自己是邁克爾·舒馬赫,一些飛馳而過的自行車手也像在參加環法比賽一樣拚命。讓他們突然剎車幾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還有著名的德國汽車。那些BMW看上去好像在很遠之外,你有足夠時間穿過馬路,抵達安全地帶。但是,德國司機把道路中央違規的行人當成挑戰。BMW加速很快,轉眼就沖到行人面前,靠得不能再近,突然轉向,喇叭聲摁得又長又響。如果仔細聽,你可以聽到司機的咯咯笑聲。 最後,假如你碰巧穿越沒有紅燈把守的斑馬線。拋棄上面所講的一切。自信歡快地踩上斑馬線,因為99.9%的德國司機都會老遠就猛踩剎車。畢竟法律站在你的一邊。假如某司機靠得太近,讓你覺得不爽,盡管掄起拳頭猛揮出去。 逃票者注意了 別想免費乘地鐵 倫敦、巴黎、柏林和大多數德國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實行榮譽系統。不買票,你也可以坐車,但是別指望你能夠僥幸逃脫。 不!德國的地鐵不是免費的。很多外國人,第一次聽說德國公共交通實行榮譽系統——意思是,你不必投票、刷卡就可登上火車、巴士——可能會有逃票的沖動。但是,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試圖利用他人的信任。因為,你會被抓住的。逃票將面臨40歐元(約400元人民幣)的罰款,更可怕的是榮譽污點。 那些逃票的傢伙有一天會發現身著便衣的檢票員突然站在面前。在你登上火車時,他們可能還在輕松地聊天,車門關閉:其中一位突然大聲說:「早上好,女士們,先生們!請拿出你們的票!」在那時,你會發現自己被關進了陷阱。而周圍的每個人,包括那個進火車站後一路丟啤酒罐,看上去像阿飛的少年也有票。 假如試圖免費坐車,或者買錯了票,扮演無知的遊客、無辜地眨巴眼睛並不會換來同情。換句話說,德國不是一個容忍漏洞或借口的國家。像許多遵紀守法的條頓人一樣,在上車前你就應該把規則弄清楚。 狗屎泛濫 柏林的地雷 寬闊、綠樹成蔭的大道是柏林的魅力之一。但是小心!在草坪上坐下之前先看仔細了。那股奇怪的味道可能不是來自你的食物…… 前東德時期,由於無處不在聲名狼藉的秘密警察斯塔西(Stasi),人們在講話前,總是習慣四處張望。斯塔西像幽靈一樣數量眾多,沒准此時此刻就有人偷聽。在首都,間諜尤其集中,柏林人不得不特別小心。迅速地扭頭張望動作被冠以專有名詞——BerlinerBlick,柏林掃描。 今天,雖然東德秘密警察像渡渡鳥一樣滅絕了,柏林掃描卻仍然盛行。但是現在不是為了尋找偷聽的耳朵,而是緊緊地盯著前面的道路,他們在警惕另一種垃圾——狗屎。 狗屎無處不在。寬闊,綠樹成蔭的大道看上去也許很美。但是,每棵大樹的基部肯定已經變成了狗的廁所。多數公園里到處都是狗屎地雷。人行道,尤其是大廈入口處的地段也不能倖免。最近有人對東柏林弗里德里希海因區——被認為是柏林市內狗屎泛濫最嚴重的地區——一條叫Libauerstrasse的小街進行調查,發現了超過70堆狗屎。 在城市中央地區,當然很少碰到狗屎問題。住宅區——包括遊客最喜歡游覽的平思勞雅堡和克萊伍茲堡(Prenzlauerberg、Kreuzberg)——都非常危險。柏林人,尤其是街頭少年,愛狗到了瘋狂的程度。而且喜歡體型巨大的狗,越大越好。慕尼黑人喜歡把像嚙齒動物一樣的小狗裝在單車籃子里。真正的柏林人則寧死也不願被人看見和一隻迷你狗在一起,更不屑帶著掃「雷」鏟子出門。 有幾種避免在德國首都撞上狗屎運的方法:

㈤ 德國人在平時的生活是怎樣

德國民俗風情習慣、婚慶葬禮、民族節慶、社交禮儀
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 入鄉隨俗 ,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 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㈥ 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及作息是怎樣的

德國民俗風情習慣、婚慶葬禮、民族節慶、社交禮儀
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 入鄉隨俗 ,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 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 "。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 ",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㈦ 德國的生活

德國民俗風情習慣、婚慶葬禮、民族節慶、社交禮儀
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無所知,到時免不了會鬧出笑話,或者給自己帶來不便。所謂 入鄉隨俗 ,就是這個道理。但怎麼才能 隨 得好呢?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德國人擇偶方式
今天,德國的男女青年有各種機會進行接觸,他們或經親友、同學、同事介紹,或在舞會、旅行等文娛活動中相識,然後經過一番交往的戀愛過程,最終決定結為夫婦。他們享有充分的戀愛自由,這一點同西方現代國家沒有什麼不同。 不過在擇偶方面,德國有一些有趣的風俗。
1.橡樹月老
在德國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有一棵遠近聞名的老橡樹,人們稱它"橡樹月老"。關於這棵老橡樹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與敵人遭遇中遇險,被一位美麗的姑娘救起,王子與姑娘一見傾心,結成良緣。為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種下了這棵橡樹。後人羨慕王子的奇遇,紛紛到此觀賞,並希望巧識意中人。還真有一些男女通過橡樹傳遞情波,並在樹下舉行了婚禮。久而久之,老橡樹充當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的橡樹"的情書被郵遞員投進老橡樹的樹洞中。這些信是公開的,人人都可以拆閱,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過閱讀來信,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聯系,約期相會。據說通過橡樹月老已使五千多對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現在老橡樹的故事越傳越遠,以致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為尋找配偶也把情書投寄給這位橡樹月老,這種情書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㈧ 德國人的生活習慣

我在德國生活,德國人普遍愛干凈,家裡經常收拾得一塵不染,包括洗手間。很多家庭養狗,且狗在家裡的地位很高,^_^.至於是不是用冷水洗澡,對什麼感興趣是絕對是因人而異的,就像我第一次出國前,有人對我說,你不懂足球和德國人就沒有共同語言,可出了國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很多人對足球不感興趣。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德國人吃東西是分餐的,就是一大鍋或一盤子東西用公用餐具夾到自己的盤子里,而不是我們中國人把自己的筷子勺子伸過去拿。而且德國人吃東西很安靜,不發出聲音,中國人吃飯很大聲,也是在歐洲普遍受批判的一點。不過我想,吃飯大聲在中國是福氣的體現,這點一定要向歐洲靠攏嗎?其他的就沒什麼需要注意的,給他們展示以下中國的接人待客之道也挺好的,不是嗎。

㈨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強國,那裡的國民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世界上一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基本都集中在歐洲,歐洲也被列為了世界上可持續發展指數最高的一個大洲,歐洲的發達國家有很多,諸如北歐五國,全部都是以超發達的資本主義以及高福利制度著稱的發達國家,但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並不是北歐五國,而是德國。

㈩ 德國人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如何生活第一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