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政府怎麼看待塔西

德國政府怎麼看待塔西

發布時間:2022-06-30 22:57:40

① 塔西陀定理講什麼這個定理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①、當一個政府或部門失去公信力時,不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②、塔西佗生活在一個文網日密、但時張時弛的 政治環境里,共和與專制、求實與實用的思想因素此消彼長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政治制度發展的總趨勢是對社會進行全面徹底的控制,實用史學隨之得以迅速發展。塔西佗親身經歷了弗拉維王朝諸君主的暴政,切實感受到了思想專政的恐怖,親眼目睹了當代羅馬史學的腐敗(即一味地為當朝元首唱贊歌)。作為共和制度的擁護者和古典史學傳統的繼承者,他對專制統治和歪曲歷史真實的行為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同時他也發現:以往羅馬史學中之所以存在著"失真"現象,其主要關鍵就在於史學家的主觀情感(如個人的愛憎好惡以及偏私之見等等)。因而他認為,史學家如果要想為子孫後代負責,那就應該摒棄個人情感、始終保持超然中立的客觀立場。另外還要指出的一點就是:當塔西佗開始撰寫歷史著作、並提出這些客觀主義治史原則的時候,恰逢政治環境變得相對寬松的時期,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就是"我們在這一時期里可以按照願望去想、按照心裡想的去說了。"因此,這種外界環境也使得他有可能對以往的史學經驗和教訓進行反思和總結。

② 誰的「塔西陀陷阱」

時評人總喜歡說「普及常識」,給人一種職業成就感,但「普及常識」四個字有時卻像絕對正確的紅寶書,有幾分蠻不講理。什麼常識?給誰普及?誰來普及?都是問題。 近來不知誰先用了「塔西佗陷阱」一詞,於是後面跟著一長串,批鐵道部時用,批官德時用,批邵陽沉船時用,批紅十字會時用,批信息不透明時用,甚至批天氣預報時也用。還有自稱學者的人寫時評時引用這個「陷阱」,說是「著名論斷」,還是「西方政治學的著名定律」。 再看這些時評對塔西佗的介紹,說到身份時,有說是著名歷史學家,有說是政論家,有說是哲學家,還有人將歷史學家與哲學家兩個身份並列。此外,為增添論據的權威性,談到官職時,有說是當過財政官、執政官,有說多次當過執政官,還有說當過古羅馬最高統治者執政官,按這些說法的指引,似乎指向的是那個寫過《歷史》和《編年史》的著名歷史學家塔西佗。 考慮到他也寫過《關於演說家的對話》及《阿拉利可拉傳》等政論文,說他是政論家未嘗不可。但說這位歷史學家兼政論家是一位哲學家,卻違背了他的意志,因為他終其一生都無意偽裝成哲學家,他對哲學家的輕視態度,還招致威爾·杜蘭特的強烈批評。 這些資料大多來自網路的詞條,詞條還說,塔西佗曾出任過古羅馬最高領導人——執政官,這是一個基本常識錯誤。羅馬帝國被屋大維以「奧古斯都」之名統治之後,執政官就不再是最高權力的象徵。歷史學家塔西佗當政的歲月,執政官不過是個擺設。 按一些時評的版本,所謂的「塔西佗陷阱」,是指「當政府不受歡迎的時候,好的政策與壞的政策都會同樣得罪人民。」然後再引伸為:「當一個政府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有專家說,這是他的「執政解釋和思考心得」。 為此,我翻檢手頭有限的資料,比如塔西佗的《歷史》、《編年史》,沒有發現這句話(不是「發現沒有」),在有關羅馬的史料林林總總大約30多本專著中,也沒有找到相關表述。後來又特意請教了兩位在美國名牌大學教授政治學的學者,請求他們幫我找到出處。他們一頭霧水,說這個「塔西佗陷阱」讓人暈眩,因為他們從沒聽說過。 疑惑來自於「最高領導人」、「執政思考」等字眼。果如此,那麼,這個論斷就有可能出自另一個塔西倫——即自稱是歷史學家老塔後裔的小塔。可是,悖論出現了。提出那個「陷阱」的,如果是最高領導人,那就不是歷史學家;如果是歷史學家,那就不是最高領導人。又似乎,老塔小塔各佔了半邊身份。 小塔在75歲高齡,被元老院推舉為皇帝,他本無意於此,但作為一個羅馬公民,他不得不臨危受命,在帝國處於無政府狀態之時,當了6個月零20天的皇帝。 小塔被後世的史家懷念並感佩之處,在於他的統治忠實了自己的原則。史家記載,小塔有一套成熟的治國之道。比如,他強調要節制帝王的權力傲慢,要克服內政的紊亂,要整治軍紀。這些治國理念來自於他對老塔著作的精研,對共和理想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的執著,與那個著名的「陷阱」所傳達的戒慎恐懼、維護權力公信可說是一脈相承。 但就此認定「陷阱」是小塔的專利還欠缺史料支撐。同樣,在小塔的作品中,雖然沒有發現相應的出處,但處處可見類似的思想火花。而無論老塔還是小塔,「塔西佗陷阱」也是一個陷阱。以文風而論,像是歷史學家的老塔所說;以職權而論,只有小塔才有資格發出治國的感慨。 究竟「塔西佗陷阱」是哪個塔西佗的陷阱,我也暈了。

③ 史塔西的介紹

國家安全部(德語: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MfS)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安全機構,通稱「史塔西」(Stasi),來自德語「國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縮寫。成立於1950年2月8日,總部設在東柏林。史塔西被認作當時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報和秘密警察機構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在其存在期間,有60萬人為史塔西服務,與納粹德國時期為蓋世太保服務的人數相當。1950年至1989年之間,史塔西管轄有十七個監獄,約九萬一千名正式聘用的探員,十七萬五千名位在民主德國國內的正式的通報合作者,即著名的「IM」,另有兩萬名「IM」通報合作者位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所以史塔西共擁有二十八萬六千名合作探員,情報網綿密、有效。「黨的劍與盾」是史塔西的座右銘。史塔西的標語是「我們無處不在」(WIR SIND ÜBERALL)。

④ 德國被分成東德和西德期間, 東德人都想往西德跑,是因為高壓政治,管制太多 生活太窮之類的...我

東德人為什麼要跑? 程映虹 一個社會的普通百姓有汽車,有鄉間木屋,享受度假津貼,基本生活物資受政府物價補貼,教育和醫療有保障。這樣的制度為什麼不能維持下去呢? 這是參觀德國柏林的東德社會展覽館(DDRMuseum)後的感想。 這個博物館坐落在柏林的李卜克內西大街一號。李卜克內西是德國共產黨的領導人,1919年被右派暴徒殺害。兩德統一後,很多由原東德沿襲的反映了社會主義歷史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地名都沒有改變,例如馬克思恩格斯廣場,羅莎盧森堡廣場等等,體現了統一國家對歷史的尊重。中國網上有一篇德國游記,作者根據一本舊的柏林介紹就這些街名議論道:「書上寫的這些當然是東西德合並前的名稱,我估計現在大街依舊,但名稱大致都改了。馬克思、列寧、『解放』、李卜克內西對西德一些人不是太刺激了嗎?」事實上,這些地方地名依舊,而且就在作者的腳下。 東德社會展覽館有兩個特色。第一是它主要從社會生活的角度來介紹那個已經消失的制度,第二是它的多數展品都可以和觀眾互動,人們可以通過觸摸展品和啟動電子裝置來讓展品「復活」,從而對那個時代獲得更真實的感受。 進入這個展覽館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輛東德生產的家用汽車。東德家用汽車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當時東德黨的一位政治局委員提議:西德大眾汽車公司生產了甲殼蟲小型家用汽車,東德也要拿出類似的產品。1958年東德的這個叫做Trabi的產品投產,很快就上市。這個Trabi非常小,很難想像平均身材都很高大的德國人如何能舒服地坐進去。 但空間狹小並不是問題,真正成問題的一是汽車的售後服務。修理非常昂貴,零部件極端短缺,修車鋪如果要換零部件,常常要車主自己去想辦法。為了省錢,很多德國人自己動手修車,用展出說明中的話:很多德國人家中的餐桌就是修車的工作台。二是車的價格,對於多數東德人來說汽車是奢侈品。最後是排隊等候購買證,一般要十六年(這是展出說明中的,令人難以置信)。但盡管如此,令人驚奇的是,很多東德家庭還是想方設法存了錢耐心地等上十多年去買車。到1985年,東德一半家庭有了汽車。這個比例不要說在當時,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可以說是發達國家的水平。 其實,就滿足日常交通來說,東德人沒有必要購車。東德的鐵路公路和城市公交發達,由於國家補貼,費用非常便宜,有時甚至免費。雖然火車陳舊,行駛緩慢,汽車也是如此,經常誤點;但和世界上很多交通工具不足的地方相比,東德人的條件應該是不錯的。 東德人應該感到滿足的還有很多東西。最基本的食品,主要是麵包,價格低到一些人拿來喂狗的地步。雖然其他商品,尤其是肉類和水果還是非常短缺。教育和醫療都是免費的,雖然設施和服務並不理想。東德人普遍享受每年外出度假的福利,度假地可以遠到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和其他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甚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如果在國內度假,政府向度假者發放度假優惠券,在交通和住宿上提供很大的折扣,低工資者甚至只要付三分之一的費用。1982年時,德國工會在全東德有六百九十五所度假村,向工人兄弟提供度假服務。東德的工會不是只管理度假、單位食堂和發電影票這些福利,它們在工資待遇上也和政府或者工廠領導有一點討價還價的權利,雖然基本上是配合而不是為難領導。就業機會是公開的,工廠招人都直接在廠門口貼出告示公之於眾,中國人在「文革」後期漸漸習慣的走後門和頂替這些途徑,在東德似乎並不常見。勞動局和人事局這些政府部門對就業的掌控和名額的分配看來或者不存在,或者不重要。 此外,東德很多城裡人在郊外和鄉下有自己的度假小屋,和蘇聯一樣,叫dacha.他們在那裡不但過假日和周末,而且開派對,吃燒烤。東德人普遍奉行天體主義,很多海濱河灘和公園在周末和假日熙熙攘攘地都是一絲不掛的人群,這方面比西方還自由。展覽館中有很多這方面的照片。對此政府開始是反對的,後來也就容忍了。東德青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使用的收錄機和照相機品種很多,都是本國生產的,質量很不錯,比蘇聯的要好多了。 如果拿東德和西德在物質生活上相比,就所謂硬體來說,上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其實差別不大。當時東西德家庭的陳設,如果只看傢具和電器,雙方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差異。展覽中有兩張照片,一張是東德家庭的起居室,另一張是廚房,其設備和布局,用今天中國城市家庭的平均水平來衡量,可能也不見得差吧? 那麼,為什麼1989年11月柏林牆倒塌後,數百萬東德人要開著他們的汽車——這曾經是他們在社會主義體系內比其他國家要優越的象徵——越過邊界去西德呢?和其他一些前東歐國家不一樣,東德的體制不是被革命革掉的,也不是被改革慢慢腐蝕掉的,而是被去國的洪流沖垮的。而在柏林牆垮掉以前,匈牙利的自由化已經造成了東德人涌去匈牙利的奇觀。在後冷戰的敘述中,柏林牆的垮掉常常被誤以為是東歐革命的標志,其實它不是,東德人被過獎了。歷史就是這樣誇大象徵性標志的意義。真正的革命發生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這些國家。東德發生的是牆倒眾人推,牆倒大夥走,勝利大逃亡。 物質生活的很多方面可以說還不錯的東德為什麼垮掉。這個問題很大,今天的人可能也都會有一個很抽象的答案,但這個展出館的內容可以提供一些具體的線索。例如,在一個角落有一個關押政治犯的囚室,說明文字中提到從1949年到1985年,東德一共關押了二十五萬政治犯,平均每年將近七千人。東德從建立到瓦解,人口一直沒有超過兩千萬,那這個比例是很驚人的了。大量關押政治犯一直是封閉國家得以維持的主要方法,東德看來不但不例外,而且很突出,也可能是它沒有發生激烈革命和頑強的反抗運動的原因。與此相比,西德就沒有政治犯。不但沒有,六十年代還鬧過轟轟烈烈的新左派運動,中心就在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當時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到毛澤東和格瓦拉,這些革命家都曾經是青年的偶像。對比之下,那些新左派,沒有一個由於他們的政治主張和思想問題被關進過監獄。 又如,一個依靠國家補貼基本生活物資的社會,其內里也很可能是一個特權橫行的制度,而不會像表面上那麼平均主義。展覽館里有一個冰箱,是東德高級幹部家庭的,裡面放的是各式名酒和新鮮水果,這是生活在短缺經濟和配給制度下的一般東德人無法想像的,盡管他們每天的麵包非常便宜。有人可能會問:這個冰箱會不會是虛構的,目的是抹黑東德的紅色政黨呢?可以肯定,和其他展品不一樣,這個冰箱不可能是從哪個幹部家中抄家搬來的原件,那些水果都是蠟制的。但是你可以這么想:如果在一些物資豐富,消費品的供應實行市場經濟的社會中仍然存在著特供的話,那麼,在一個物資短缺的配給制下的消費品特權難道不是更不可避免的嗎?蘇聯東歐歷史上的「小白樺商店」就是那些特供品的發放地。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東德建立後的四十年中,尤其是柏林牆建立後的近三十年中,無數人甘願冒坐牢甚至生命的危險企圖逃離這個地方前往西德。從他們逃離的方法中,今天的人們也可以看到當年東德的一般生活水平其實要高出很多國家。例如,把汽車的後備箱甚至座椅加以改裝,把人藏進去;自製人力飛機和熱氣球;自製簡易潛水艇和劃艇(有人從波羅的海漂去北歐國家);挖地道(最成功的逃亡方式,有一條從東柏林到西柏林的地下通道曾經在兩個晚上讓五十七個人逃走)等等。這些都需要相當程度的機械工具、設備和其他條件,而它們多半是由這些逃亡者在他們自己家中完成的。雖然在逃亡者中,多數沒有達到目的,而是被送進了監獄,成為每年平均七千名政治犯的重要來源,但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如願以償,來到西柏林或者西德。 可以想像,在一個物資極端貧乏,人民家中四壁空空的社會,一個老百姓家中最多隻有榔頭和老虎鉗這些最基本工具的社會,一個一舉一動都被鄰居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隱私的社會,這樣的逃亡只能是奢侈的空想甚至神話。這些逃亡者除了靠長途跋涉和游泳這些最原始的手段,恐怕沒有其他的辦法。用這些社會的標准來衡量,東德已經是發達社會主義(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話)的天堂而不是初級階段的小康了,除了那些國家福利,這些自製的逃亡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技術和材料也從反面說明了這一點。這樣一個社會中的人對東德人的拚死逃亡可能會這么想:住在這樣一個天堂里還不滿意,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往外跑,除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有什麼可以解釋的呢?相反,在東德人的眼中,和那些認為他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去解釋「自由」這兩個字,可能就像夏蟲不可語冰吧?(RFA)經歷過希特勒和東德兩次極權主義專制德國社會,尤其是那些曾經經歷過殘酷迫害的人對於青少年一代不了解東德的歷史情況感到憂慮。中德意志電台舉辦公開座談討論,討論青少年與東德歷史教育問題。 德國從三十年代到八九年,大約六十年的時間經歷了希特勒和共產黨兩次極權主義專制。很多人自己或者親友都親身經歷過這兩個專制的迫害。 為此,這些人及德國社會對於專制如何欺騙了一般民眾,如何殘酷有著深刻的體會。現在在柏林牆倒塌,德國徹底實行民主制二十三年後,很多人對於離德國遠去的專制並沒有喪失警惕。 三月五號,同一天就有兩個活動要求人們時刻不要忘記對東德專制的警惕。一個是在柏林民眾要求柏林市政府,不要拆除位於市中心的有代表性的一段柏林牆遺址,以讓人們不斷看到當年的歷史。 一個是中德意志電台公開舉行了一個有關青少年和共產黨東德歷史教育問題討論會。討論會的題目是,「不要跟我說東德」。 這個討論會參加的人有秘密警察檔案管理研究部門負責人雅恩,柏林自由大學專門研究共產黨社會問題的社會學家施羅德教授,薩克森安哈特州文化部長道格爾羅和以前是中學教師,現在在萊比錫學生博物館工作的烏爾班女士。 在討論會一開始,主持人就開章名義地問施羅德教授。 「施羅德先生,聽到很多學生不能夠區別民主和獨裁專制的不同,您覺得這有多危險?」 對此,施羅德教授明確地回答說:「對於獨裁專制的蠱惑,如果人們沒有足夠的清醒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它會慢慢佔領你整個的身心。如果你沒有從歷史中了解獨裁專制的標志,他們曾經具體做了些什麼,民主對於一個經過專制活過來的人的意義,他們是如何評價民主的,那是十分危險的。今天民主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回顧歷史,如果想像今天在德國生活的人那樣,有那麼多的自由空間,那麼多的發展可能,卻絕對不是那麼天經地義的事情。」 根據施羅德教授的調查研究,現在有三分之一學生以為在東德當年也有自由選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甚至認為東德不是獨裁專制。為此,這個討論會讓大家都看到,必須在學校加強對於東德認識的歷史教育。 以上是特約記者天溢由德國發來的報道。

⑤ 政府應如何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

d
試題分析:為避免「塔西佗陷阱」,政府應做到自覺接受監督、推行政務公開,建設陽光政府,增強政府威信,故題肢②正確;同時要堅持民主決策,增強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故題肢④正確;題肢①③與題意無關,故答案選d。

⑥ 什麼是塔西陀效應

塔西陀效應是誠信體系故障,社會秩序混亂的體現。該效應指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在說假話、做壞事。

塔西陀效應是因古羅馬時代的歷史學家塔西陀而得名。提出這種治史原則的前提,是對歷史真實的執著追求。塔西佗之前的西方古典史學家;

尤其是 古希臘史學家,已經成功地從具體的感性實踐中抽象地概括出了歷史學家應當秉持的最一般原則,即"求真求實"的原則;也歸納出史學的基本目標,即真實地記載歷史的經驗和過去的事實。

(6)德國政府怎麼看待塔西擴展閱讀:

塔西佗是想通過對羅馬帝國建立以來的專制統治及其造成的惡果的揭露和批判,來引起人們的深思,希望人們從他的著作中明辨善惡、擇善而從。

從塔西佗的經歷來看,他實際上是個專制政治的既得利益者。按照一般的常理,他應該對前朝的統治者感恩戴德才是,至少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合法性,也不能對前朝的統治持否定、批判的態度。

然而,在政治傾向上,塔西佗卻是留戀共和制、反對帝制的。這一方面是因為他親眼目睹了歷代帝王的腐敗與殘暴,親身經歷了在專制統治下人格被嚴重扭曲、心靈長期處於被壓抑的痛苦狀態;另一方面,也是他個人的道德良知在起作用。

⑦ 塔西佗陷阱 怎麼解釋

最近一段時間,一個政治學術語得到了普及,那就是「塔西佗陷阱」,其大概意思是,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遭到民眾和輿論的質疑。
當今中國出現了一個稱之為「塔西佗陷阱」的怪現狀,「塔西佗陷阱」是什麼意思呢?古羅馬的執政官塔西佗說過一句話,他說:當政府不受歡迎時,好的政策和壞的政策同樣會得罪人民。一個專制社會也是這樣,當它從根本上逆歷史潮流而動不惜以掠奪作為立身之本的時候,這個政府不論做好事和做壞事,其結果最終也都是一樣的,就是:亂世。

普布里烏斯·克奈里烏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約A.D.55~120年】是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他繼承並發展了李維的史學傳統和成就,在羅馬史學上的地位猶如修昔底德在希臘史學上的地位。
塔西佗曾出任過古羅馬最高領導人——執政官,此外還先後干過保民官、營造官、財務官、行政長官和外省總督等,他曾經這樣談論執政感受:「當政府不受歡迎的時候,好的政策與壞的政策都會同樣的得罪人民」。這個卓越的見解後來成為西方政治學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講,可以解讀為:「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閱讀全文

與德國政府怎麼看待塔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