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在德國怎麼培養孩子

在德國怎麼培養孩子

發布時間:2022-07-03 21:51:50

⑴ 德國媽媽用什麼高效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我在讀研的時候就有一位很要好的閨蜜,之後她遠嫁到了德國,而我在當地找了份穩定的工作組建了家庭,在我們各自結婚後,常通過社交軟體討論帶娃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在這期間讓我覺得詫異的一點並不是德國的風景,而是德國媽媽培養孩子的育兒理念。

只有孩子坐得住椅子才能記住老師口中的知識點,

只有孩子專注寫作業才能不熬到深夜

所有“天才少年”在學習的時候,都有一顆清醒的大腦與專注的心。

⑵ 德國媽媽如何教育孩子

1.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
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a、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b、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c、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其實,歐洲有關國家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2.德國麻麻說了: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3.德國的「辣媽」:殘酷教育德國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殘酷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某學者為了深入了解現在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走進了幼稚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干涉。
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隻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電。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活泛性。」

⑶ 德國人如何培養孩子

每個地方的國情和家庭教養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尊重。

⑷ 德國在幼兒教育方面遠遠出色,那麼這些德國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

在中國,只要孩子進入學校,面對的就是整整齊齊的課桌、成摞的厚重書本,和排得滿滿當當的課程表。可即便如此,大多數家長還會在課余及校外時間為孩子安排大量課程。這擠壓了孩子的放鬆時間,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

相較而言,作為全世界產生最多科學家和科創人才,包攬了一半諾貝爾獎的國家,德國在幼兒教育方面遠遠出色。

那麼這些德國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

自然教育法則很好地踐行了這一點:在孩子的探索中給予充分的自由度,找到孩子的敏感之地,讓他自己在舒適區找到感興趣的科學探索的方向與方式,這比大人生硬的將知識灌進孩子大腦中強得多。

⑸ 德國的家庭教養規則是什麼

1、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中國有句俗話,「在父母眼中,你永遠是個孩子」,於是小時候,父母會大包大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我們成為小公主、小皇帝;長大了依舊對我們噓寒問暖,動不動就支援我們,活生生逼著很多人成了啃老族。

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很多父母脾氣很差,甚至是有動手的習慣,孩子犯錯以後,動不動就是男女混合雙打,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在孩子的內心埋下暴力的種子,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暴躁、極端,影響孩子的未來。遵守規矩是一個孩子必須學會的技能,如果我們從小不讓孩子遵守規則,養成了不好的習慣,那麼很容易讓孩子走上歪路,那時候追悔莫及也就晚了!

⑹ 德國爸媽教孩子去遵守規則的時候,都是如何做的

德國民族的守紀律講規矩達到了舉世聞名的程度,甚至有些人對德國的第一印象就是講規矩,這和德國孩子從小就接受系統、正規的「規則教育」是離不開關系的。在德國,「規則教育」既是對孩子「意志力」的訓練,又是德國式的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秉承著嚴格有效的「規則教育」,德國形成了整體高效的素質教育構架,一代一代的傳承,那麼德國的」規則教育「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三、尊重孩子的個性

這應該是德國教育和我國教育最大的一處不同,雖然德國教育看起來十分嚴厲,家長全權包攬了孩子的一切,但實際上,德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會尊重孩子的個性,給孩子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前提是遵守規則,比如在做某件事之前,家長便會把種種「規則」向孩子講明,同時也允許孩子提出反面意見,然後在這個規則中,孩子可以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所以在遵守規則的同時孩子的天性也沒有被泯滅。

⑺ 德國父母育兒,是如何教出硬漢式暖男兒子的

隨著孩子們的逐漸長大,相信很多家長也會和我有一樣的看法,發現男孩和女孩在同年齡段的需求是大不相同的,對待人和事物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女兒外向,嘴很甜,兒子溫和,但不喜歡討好人。

所以很多家庭女兒會更受爸媽的關注,導致兒子討厭妹妹,會故意惹怒她,用這么方式來爭奪爸爸媽媽的注意力。



16. 給孩子更多團體生活的經歷,一定要讓他參加一個團隊的體育項目,比如籃球、足球,有機會體會到集體的榮譽和擁有紛爭的能力。

⑻ 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德國有哪些育兒方式呢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後的德裔)獲得諾貝爾將的人數接近諾貝爾獎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全球60多億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育兒教育,看看德國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幼兒園重視實踐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將在幼兒園中度過4000個小時,一般來說孩子會做很多與社會實踐相關的活動,比如說參觀警察局,了解如何報警,警察是做什麼的,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場,拿著錢學習如何買東西,去花圃,圖書館,去商場,去採摘。

一個孩子長到了6歲,就能自己去商場,自己整理東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對於德國人來說,過早的開發智力是並不提倡的,提早學到的書本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時候,贏的意識是家長的虛榮心在起作用。

德國甚至禁止對孩子提早開發智力,留給孩子更多成長和想像的空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在幼兒園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拼圖,讀書,老師會幫正在工作的同學完成自己的項目,然後讓其他小朋友學會安靜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當孩子會走路了之後,父母就會放手讓孩子去體會周圍的環境,不會頻繁對孩子說“no”,因為每一次說不都是對孩子的打擾,做父母要敢於放手。

規矩要提前做好,預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圍內,只要孩子沒有安全危險發生,家長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好好玩耍。

4.培養專注力,正常環境即可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專注力,會特意給他們創造一個沒有聲音沒有打擾的環境,其實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寫作業還是睡覺,父母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不特別大聲就行。德國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擾孩子,讓他們專注就夠了。

有的時候越從形式上強調,越對孩子的專注是一種打擾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階段,家庭和幼兒園教會他們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獨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承擔責任,獨立解決問題。

閱讀全文

與在德國怎麼培養孩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