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以後,德國向蘇聯和波蘭,割讓了哪些領土面積是多少佔德國總面積的百分之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栢美拉尼亞被並入蘇聯及波蘭。
東普魯士的一半給了蘇聯,改名為加里寧州,首府是原來的哥尼斯堡,其餘西里西亞和波拉梅尼亞劃給了波蘭,用來「交換」蘇聯佔領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二戰前德國的領土略少於47萬平方公里(1936年),二戰後為35萬平方公里
相減,割讓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里
2. 德國在一戰和二戰後總共失去了多少土地
一戰前的德意志帝國領土面積約535000平方公里,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領土面積469000平方公里,減少了66000平方公里;二戰後的德國總面積357000平方公里,又減少了112000平方公里。
3. 在二戰中,戰敗的德國損失了多少領土
二戰打響之前,德國的領土大約為47萬平方公里,略略低於這個數字,但是二戰結束之後德國的土地變為了35萬平方公里,意思是二戰中德國損失了將近40%以上的土地,割讓出去了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也沒有辦法,誰讓德國首先打響了二戰的第1戰,然後又是戰敗國。
並且德國二戰中土地有所損失,就連在一戰中德國也損失了領土,在一戰之前,德國擁有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歐洲整個地區除了俄羅斯以外擁有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可是在一戰之後,德國割讓了1/8的領土給其他國家,大約8.8萬平方公里。並且在一戰中還要被迫承認波蘭的獨立,同時還要把波蘭的海岸線割讓出去,所以這就表明了戰爭最好不要輕易的打響,即使是戰勝國,在戰爭中也會損害很多人力物力財力,而戰敗國的下場就更加凄慘。如果德國不是因為參與了一戰和二戰,那麼德國現在的水平可能能夠和美國相並肩,而正是由於德國參戰,甚至還是其中的主導國家,導致德國的經濟水平,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完全復甦。
4. 二戰後德國割讓多少領土
1、西部,德法有爭議的阿爾薩斯和渃林兩個州讓給法國 ;
2、北部,石勒蘇益格州讓給丹麥;
3、東部,西里西亞州全部,勃蘭登堡州部分地區以及奧得河流域,但澤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領土讓給波蘭;
3、東普魯士被蘇聯強占,即現在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
4、南部工業基地波希米亞,獨立為現在的捷克等地。
總計,德國共損失了40%以上的領土。從龐大的德意志帝國淪為地理上的小國。
5. 二戰後四國分別佔領德國,這四國的佔領區面積分別是多少
德國,位於歐洲大陸的中部,被稱作是歐洲大陸上的「十字路口」。現今,德國領土面積大約有35.7萬平方千米。
蘇佔地約10.85萬平方公里。
美佔地約14.85萬平方公里。
英佔地約6萬平方公里。
法佔地約4萬平方公里。
6. 二戰前後德國國土面積變化
二戰前後德國國土面積變化:
1、德國,一戰前在鐵血宰相俾斯麥時期從1870年開始擁有領土約61 萬平方公里,一戰失敗,盛產煤、鐵的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紡織中心西里西亞大部分割給了新獨立的波蘭,德國面積變為53 萬平方公里,與一戰前相比損失8萬多平方公里領土。
二戰失敗,東普魯士劃給蘇聯,改名加里寧格勒州,奧德河以東10萬多平方公里割給波蘭,居民全部遷徙到德國其他地區,共有17.3萬多平方公里被割讓,從此德國領土僅存35.7萬平方公里。
經兩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共損失領土25.3萬平方公里。
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Deutschland),簡稱德國,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和聯邦制國家,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都是柏林。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部長若幹人組成,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國和戰敗國,二戰後,德國在1949年被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分割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1972年10月11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6)德國戰後有多少領土擴展閱讀
1、區域位置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2、行政區劃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7. 請教德國二戰後被割了多少土地
德國被要求歸還自1937年戰爭爆發以來所佔領的四分之一領土,其中位在東部地區的西利西亞、紐馬克與波美拉尼亞歸屬波蘭統轄,東普魯士的領土分配則引起波蘭與蘇聯的爭執,隨後有將近900萬名德國居民紛紛自歸還區中撤出,同樣在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則有300萬名德國民眾也被迫搬回德國居住;根據1950年代的統計,平均5名德國民眾中有一名為來自東部佔領區的居民
8. 德國在二戰後損失了多少領土
一戰後,喪失8.8萬平方公里;二戰後喪失了西里西亞、(2.5萬平方公里)東普魯士、(4萬平方公里)東波美拉尼亞、(面積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