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中國人去德國體檢的嗎程序怎麼走費用多少
1,搜集信息,選擇合適的醫院
如果有一定英語基礎並且家裡可以上外網的話,直接搜索對應醫院的官方網站,點開international office或international patient(醫院國際部),在contakt us中找到負責人的郵箱,發送「我來自中國,想要到貴醫院治病,請問需要提供哪些材料」之類的咨詢郵件,一般24小時內都會收到所需提供病例材料清單或在線提交病例資料的網站鏈接郵件(必須是德國或者英文的翻譯件)
如果英語不太好也不能上外網也沒關系,可以通過現有的醫療中介免費「獲取」境外醫院的聯系信息,可以網上搜索「自助到德國就醫」,如使用現有的樂智自助就醫平台,或者通過某些高端醫療中介,如盛諾一家,杭州五舟等,他們的網站上都有比較准確的德國醫院的中文介紹。
2,整理病例材料,申請就醫邀請函(Terminbestaetigung)
按照醫院所需的病例材料清單整理資料,這時可以在一些德國本地論壇或者當地華人微信/qq群里找該城市的醫學留學生/醫生來翻譯醫療病例材料,如果想節約時間也可以通過樂智自助就醫平台來做醫療病例材料翻譯,費用大概2000元到4000元不等,3天左右就可以將病例材料翻譯好,然後作為郵件附件發給德國醫院就可以申請獲得預計治療方案和預估治療費用了。德國每家醫院處理效率不一樣,處理事件也與疾病復雜程度(是否需要多個科室專家會診等)相關,3天至10天即可收到醫院國際部的預計治療方案,治療周期,預估費用以及預付款金額。
現在德國個別大學附屬的公立醫院已經開展了第二診療意見的收費業務,需要患者額外支付450歐至600歐,才能獲得醫院出具的預計治療方案,治療周期,費用預估。
如果接收該治療方案或者可以承擔該治療費用的話,通過國際匯款的方式向醫院支付預付款,最遲48小時內即可收到院方出局的就醫邀請函(Terminbestaetigung)。
重要提示:很多醫療中介機構找境外的華人私人診所合作,所謂能很快出具的「治療方案」。首先,出這種「治療方案」的醫生水平跟德國大型公立醫院教授的是有很大區別的;其次,以這種「治療方案」作出的費用估計,跟到德國公立醫院治療時的實際治療方案和預計治療方案往往會有很大區別。所以要務必要認准治療方案的出具單位名稱。
3,辦理醫療簽證
這一塊是最麻煩也是最簡單的,由於德國駐中國大使館不直接接受患者的簽證申請,必須通過一家叫中智德簽的機構進行遞交材料(在德國大使館的簽證欄有相關介紹),所以只用聯系中智德簽(都是中文服務),按照要求准備材料即可,第一次申請的需要到現場採集指紋,不需要面簽,大概幾百元/人即可搞定。
4,預訂境外住宿,接送機和醫療翻譯陪同
關於預訂境外住宿的3種方式:
第一種通過論壇和qq群發布求租需求。德國有很多華人論壇,如聚萍,開元等,或者在qq上搜索當地的華人qq群或微信群,在群里發布求租房的信息,優點是成本低,但是效率低。德國的核心城市租金價格差別不大,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一室一廳(2 Zimmer Wohnung)的月租金500歐至800歐,兩室一廳(3 Zimmer Wohnung)的月租金800歐至1300歐,獨立廚房和衛生間,可做飯,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考慮這種方式。
第二種是通過airbnb,攜程等專業租房平台預訂境外住宿。優點是房源比較靠譜,缺點是屬於酒店類短租,起價按天計算,每天40歐至80歐,雖然按周或按月付款有優惠,但是租房成本還是偏高。
第三種是通過一些靠譜的自助就醫平台的進行預訂,比如樂智全球自助就醫平台,美頤健康等,這些機構在德國有自己的本土服務團隊和長期租房合作夥伴,所以房租也相對適中,詳情需要自行咨詢其客服。
關於預約接送機的3種方式:
第一種也是通過論壇和qq群尋找接送機服務人員。在德國的華人論壇,華人qq群或微信群里經常有人會發布接送機的小廣告,價格適中,一般200歐左右,但是決定前一定要看評價進行謹慎篩選,以避免經濟上的損失。
第二種是通過攜程,樂智全球自助就醫平台等第三方服務平台進行預訂。優點安全放心,服務有保障且價格低,一般家用轎車800元左右,商用豪華車或大型車也才1500元。
第三種是通過醫療中介機構預訂,優點是服務非常好,但是相應的服務價格略高(一般200歐起步),而且很多需要打包消費(必須強制簽訂當地整包服務協議),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關於預約醫療翻譯陪同的3種方式:
第一種是通過論壇和qq群發布需要醫療翻譯陪同的需求,德國有很多德語/英語很好的留學生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尋找兼職。優點是服務價格低,對工薪階層的患者是首選,但是很多都是非醫學專業的留學生,水平差別也比較大,所以決定前一定要進行謹慎篩選。
第二種是通過樂智自助就醫平台等第三方免費服務平台進行預約。該平台對患者和醫療翻譯陪同人員不收取任何費用,對接入平台的服務人員會經過嚴格的面試和筆試篩選,所以保證了服務低價的同時,保障了服務的專業度。
第三種是通過醫療中介機構預訂,優點是服務非常好,但是相應的服務價格略高(一般是2至3倍),而且很多需要打包消費(必須強制簽訂當地整包服務協議)。
備註:關於醫療翻譯陪同有3點重要提示。
第一,醫療翻譯陪同一定要是臨床醫科背景(如至少醫學本科在讀3年以上,醫學博士在讀或在職醫生),隔行如隔山,很多醫學專業用語和詞彙跟日常使用的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德語專業的學生也很難做到精確翻譯。生硬的非醫學專業術語翻譯,會影響與德國醫生的溝通,如果德國醫生覺得交流不暢,通常會只治療但不解釋,對治療結果會有一定影響,而且患者往往一頭霧水,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第二,醫療翻譯陪同價格雖然因人而異,但是都有一個市場價區間,如非醫學生時薪10歐至15歐,醫學本科生時薪15歐至25歐,醫學博士生時薪20歐至30歐,在職醫生時薪60歐至100歐。
第三,醫療翻譯陪同(無論醫學生還是醫生)的工作內容一般只負責醫療翻譯和解釋,不能給出治療建議或出具治療方案,希望患者能夠理解。
5,德國葯品購置,生活日常出行,生活購物是怎樣的?
關於在德國購置葯品:
在德國,除了住院病人服用的葯品之外,醫葯是做到完全分家的。德國醫生開具了處方後,患者拿著處方到任意的一家葯店(寫有紅色Apotheke)都可以購買處方葯,不常用的處方葯通常沒有現貨,葯店則需要預訂,一般1至2天就都可以拿到,且不需支付額外的費用。
德國對葯品管制非常嚴格,幾乎沒有仿製葯和假葯,因此患者大可放心到葯店購買。另外,德國的葯價真的是非常的便宜(同等質量相比國內)。
關於德國的生活日常出行:
在德國市內出行是相當方便的,常見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公交車(Bus),有軌電車(Strassenbahn),地鐵(U-bahn)和計程車(Taxi)。公交車,有軌電車和地鐵是按區收費的,建議患者直接購買月票是最劃算的(60歐至90歐,每個城市有區別)。計程車幾乎都是賓士車,費用相當於國內的專車。3.5歐起步價,2歐/公里(每個城市也有區別)
德國城際間交通也很方便,常見的公共交通工具有S-bahn(相當於城際輕軌),RE(Regional-Express,相當於火車慢車),IC(InterCity,相當於特快火車),ICE(Intercity-Express,相當於動車或高鐵)。在售票機上提前2天購票都會有特價票(Sparangebote,一般4至7折),每個州還有自己的州票通票(Laender-Ticket,22歐起,每多一人只多3歐,即人越多越便宜),如果要自助旅遊,可以考慮這種方式出行。
關於德國的生活購物:
德國的食品超市有很多,低端的Aldi和Lidl,中端的Kaufland,中高端的REWE,高端的Denn』s等純有機的超市。日用品超市如DM和Rossmann等。另外還有很多香港人和越南人開的亞洲超市,國內常用的都可以買到。所以如果在家做飯吃,全家一個月生活開支只需要300歐至600歐,相比在當地的中餐館吃要實惠多了。
希望這篇自助到德國就醫的攻略能幫助更多想來德國就醫的患者省更多的錢。
⑵ 在國外怎麼預約
在歐美國家,患者看病一般都需要預約掛號。除非急診,很少有人直接到醫院找醫生。沒有預約,醫院一般也不會接診。
人們得病以後,一般按下面的程序就醫:
打電話給家庭醫生(也稱全科醫生)的診所或醫院,預約家庭醫生的診療時間。一般情況下,婦產科和小兒科也屬於家庭醫生性質,可以直接預約。
如果家庭醫生認為有必要,他(她)會建議患者轉診到專科醫療中心或專科醫院診治;在取得患者同意後,家庭醫生會為患者聯系專科醫生,並出具轉診單。一般情況下,患者是不可以自己直接到專科醫療中心或專科醫院就醫的。
患者在取得家庭醫生的轉診單後,可以給擬轉診的醫療中心或專科醫院打電話,預約就診時間。
如果是急症,可以給急救中心打電話,請急救中心派車將患者接送到醫院急診室。一般不建議患者或家屬自己開車看急診;自駕車一旦遇到交通阻塞,會耽誤患者及時就醫。
在國外,患者預約掛號是需要守時、守約的。如果患者想改變就診時間,一般需要提前24小時給醫院打電話變更預約時間或取消預約。如果患者沒有如約就醫,也沒有提前取消預約,患者需要按標准支付醫生費用。
歐美國家對醫療服務業的投入都很高,醫生、護士的待遇也很高,因此,只有最優秀的青年人,才有可能進入醫療行業學習。與此同時,歐美國家所建立的完備的醫學培養體系,為醫生、護士的培訓質量提供了保證。各級醫生各司其職、責任明確,再加上各類醫療機構間有效轉診機制的建立,為國家醫療體系的醫療質量提供了保障。因此,人們對各級醫院、各級醫生的醫療水平都很信任;無論醫療結果如何,極少有人對醫院或醫生的醫療質量產生懷疑。雖然偶爾也有些醫療訴訟,但總體而言,歐美國家的醫療糾紛非常少見。
⑶ 我要去德國留學了,想知道德國醫院有沒有UVB紫外線照光治療
就我在德國留學的經驗而言,這個德國醫院的醫療措施一般是比較齊全的,但是具體要看你所在地了,如果大城市基本沒問題,小地方就不好說了。你這個病例最好翻譯+公證,因為一方面德國人比較死板,另外一方面德國的醫療制度是先找小診所,然後找小醫院,大病才去大醫院。而小診所的醫生那個水準真是不敢恭維,十有八九給你說Kein Problem...
⑷ 去德國看病可以找什麼機構,骨科方面的疾病。
德國最好的骨科醫院是夏里特醫院,夏里特醫院同時也是德國綜合排名第一的醫院,位於柏林。我們以前去進行過髖關節置換術,當初是通過杭州五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出國就醫服務公司去的,也是他們預約的醫生,因為行動不便,但幸好杭州五舟在柏林有辦事處有陪同人員開車接送我們
⑸ 在德國如何看病
德國的大型醫院一般以急救和手術為主,看病通常是去診所或醫院附屬的門診中心。
首先需要上診所的網頁看是否需要預約,如果不需要可以直接帶著醫保卡去,需要預約就在網上或打電話預約確定時間。
到診所後在前台給工作人員看醫保卡,簡單說明是什麼症狀或疾病,如果是第一次去這家診所會被要求填寫個人資料和個人資料使用授權書,然後到候診室等著醫生來叫名字就行了。
如果你是私保,那麼就診之後較少數情況可能會被要求當場付費,多數情況是診所會向你的住處郵寄兩份一模一樣的賬單要求你銀行轉賬,你可以將其中一份賬單寄給你的保險公司,他們會代你支付,然後如果有保險不覆蓋的部分保險公司會再通知你;也可以你直接向診所轉賬然後把賬單寫上已支付然後郵寄給保險公司,這樣保險公司會把報銷的部分打到你的銀行賬戶上。
如果你是公保就比較省心了,診所會直接找你的保險公司收取費用,一般都不用你處理任何事。
⑹ 中國人想去德國看病怎麼辦
預約
在德國看病,預約當然是必要的,特別是在看專科醫生的時候。當然,現在為了給突發疾病的患者提供便利,一些大型的聯合診所已經可以不預約直接排隊看病,這種模式更加人性化。此外,還有一些診所開放時間在晚上、節假日及周末,大部分都是急診診所,同樣不需要預約。
就診
醫生在進行診斷檢查之後,會為患者開出處方或化驗檢查的單子,然後患者就可以憑處方單去葯房買葯。但如果有需要,醫生會將患者轉診給專科醫生或專科醫院。
在德國,看病時要攜帶並向醫院或診所出示醫療保險卡。通常情況下,參加法定醫療保險的患者在就醫後,無需付費,醫院或診所會將賬單直接發給患者的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會結算費用,而參加私人醫保的患者就要先付款,再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申請費用的報銷。
買葯
在德國看病,你會發現葯品只會在葯店出售。德國的葯品分為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德國的葯品發規定,很多如抗菌葯之類的葯品,只有憑醫生開具的處方才能購買。
在德國,小小的處方箋也並不簡單,處方箋的顏色決定了是否報銷以及報銷的額度:
紅色:紅色的處方箋的有效期為四周,一般情況下,這種處方箋就意味著處方開出的葯物由法定醫療保險報銷,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患者則需要自己承擔一部分費用。
綠色:綠色處方箋永遠有效,綠色處方箋表示所開出的葯物是醫生建議的非處方葯,即醫保不會報銷,而患者也可以自由選擇購買與否。因此,嚴格意義上將,綠箋並不是處方箋。
黃色:實際上,黃色的處方箋在德國非常少見,黃色的處方箋只會有強力止痛葯或者麻醉劑,醫生開葯和葯店發葯是都極其謹慎。因此,黃色處方箋的有效期只有7天。
藍色:一般情況下,藍色處方箋是為參加私立醫療保險的患者准備的。但是參加法定醫保的患者在所需葯物不被報銷的情況下,也會用到藍色的處方箋,當然葯物需要自費。
⑺ 德國留學怎麼看病就醫
學生公保的話呢,可以先在網上尋找附近的家庭醫生,看看評價之類的,選一個比較好的,
然後帶上保險卡直接去那個家庭醫生的診所,在前台預約或者在前台詢問過後,也可以直接在那排隊等。
或者,打電話到那個家庭醫生的診所,然後預約一個時間,直接按照預約的時間去見那個醫生。
還有問題可以繼續提問,或者私信。
⑻ 在德國,生病了怎麼辦
據說德國的醫療保健系統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療系統之一。如果你碰巧需要醫療服務,可能世界上沒有比德國更好的地方了。德國的醫療服務體系非常完善,眾多訓練有素的醫生對網路醫療服務也提供著有力的支持。
你可以直接從葯房買葯,但也有某些葯物,需要先去看醫生開處方。比如牙疼的時候,直接去看牙醫。如果是其它問題和病痛,最好去找一位全科醫生(GP),在德國叫做「Hausarzt」(家庭醫生)。醫生可以評估你的疾病或損傷是否應該由專家來治療,如果是這種情況,醫生會開轉診單。有了這個轉診單,你就可以去找相應的專家了。
在上面可以查到德國境內所有葯店的詳細信息,還有一些關於日常健康常識的文章,大家可以保存這個網址哦,時常瀏覽。珍愛身體,以防萬一。
⑼ 在德國生病了,怎麼看醫生
今天來繼續介紹一下在德國生病怎麼看醫生。
一、家庭醫生的價值
在歐洲居住有了身份和居住地址之後,有了所屬社區,之後會有專屬家庭醫生。
在德國的醫療體系中,家庭醫生是最底層和基本的環節,但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如果家庭成員身體出現問題,首先需要的是家庭醫生,因為家庭醫生對整個家庭成員身體治療和恢復狀況也是最清楚的,很多在當地出生的小孩從一開始就有固定的家庭醫生,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只要生病、出現狀況,與之對接的一定是家庭醫生。
二、家庭醫生概念的來源
西方醫療制度的產物,可以說它是防火第一線。家庭醫生分普科和內科醫生,主要職責是對初期症狀做早期的判斷和治療。家庭醫生就像一個管家式人物,一旦身體發生狀況,能在最短的時間,對病情做出最准確的判斷。不管是在德國還是在法國,生了病第一個接觸的是家庭醫生,如果病情是家庭醫生可以解決的,那就讓家庭醫生來解決。在德國,家庭醫生不是強制性的安排,但是每個人都會有。
三、家庭醫生的優缺點
優點:可以約周六看病。在德國,醫院周六除了急診部門,是不可以看病的,而家庭醫生隨叫隨到。
缺點:如果是急症類的病,轉家庭醫生需要耽誤一些時間。具體情況就需要自己進行判斷。
四、在德國看病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步:預約
除了急診不需要,歐洲以及其他國家看病都需要預約。想要找專科醫生看病的人,必須要進行預約,可以選擇電話預約、排隊,也可以選擇網上預約。
德國的預約費比較特殊,按季度收,每個季度收10歐元。不管是看一次還是多次病,都只用交一個季度的預約費。因為德國是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險,所以看病的花費非常非常低。舉個例子:一個人懷孕生孩子,從產檢、拿葯到把孩子抱回家,一共花了57歐元。
第二步:就診
其實就診過程挺簡單:填表格,一般都是填寫病史,比如有沒有過敏病史。如果人多的部門等候時間就比較久。如果是家庭醫生或者是社區醫院轉過來的,可以不用填表格,因為有詳細病例,但是要記得把自己的症狀跟醫生說清楚,使用德語或者英語都OK,因為德國的醫生水平都很高。以防萬一你可以選擇在家把不認識的專業單詞查清楚,也可以帶一個英語比較好的朋友。看完病以後讓醫生給開處方、拿葯,事後可以跟大夫的秘書聯系預約下次看病的時間。
五、看病費用如何報銷
費用一般不用先支付後報銷,有正常的醫療保險,先出示社保卡,該報銷的部分一般賬單直接寄到保險公司。如果是少量的費用需要先交付,那就按照正常的流程交付,但是百分之九十或者九十五是走保險公司賬單。
六、在德國生病的看病流程
如果有固定的家庭醫生,先做一些基礎性檢查,對於家庭醫生能處理的病症,需要家庭醫生開葯方,然後患者去葯店拿葯;如果是家庭醫生不能處理的,要開轉診證明,轉到相應的專科醫生那兒就診。
注意,葯店是不會隨便出售葯品,德國葯品發是比較嚴格,比如阿莫西林這樣抗菌類葯是必須要有出示處方。
七、不同種類的處方簽,代表不同的報銷類型
是否報銷,跟處方簽的顏色有關。處方簽分為4種,紅黃綠藍。
紅色處方:屬於機打處方,一般都是法定醫保保險,患者是不用支付任何費用
綠色:一般屬於非處方,開的是醫生建議葯品。一般非處方葯醫保不報銷,患者可以選擇不購買
黃色處方:開具的葯品一般都是強力止痛葯或者是麻醉劑,醫生是開的比較少,也比較謹慎,醫保期限只有7天,比較短。
藍色處方:用於私立醫療保險報銷,保險單位不屬於公共醫療保險范圍。
概括來說,在德國就醫的流程嚴謹,看病及時,費用合理合規。
⑽ 在德國怎麼看病
1、去德國看病是去看全科醫生還是家庭醫生?
如果是有頭痛、發燒這種普通常見症狀,可以去看全科醫生(Allgemeinarzt)或家庭醫生(Haus?rzte)。全科/家庭醫生可以處理普通的常見疾病,如果有必要,也會將病人轉診給相應的專科醫生,或者安排病人住院。許多德國人會選擇一位醫生作為自己固定的家庭醫生,生病時先去看家庭醫生。你也可以直接去看專科醫生。專科醫生(Fach?rzte)是指眼科醫生、五官科醫生、婦產科醫生、心臟科醫生、骨科醫生等治療某一特定領域疾病的醫生。在德國看專科醫生可以直接去專科門診診所,一般不需要家庭醫生轉診。例如孩子生病時可以直接去看兒科醫生(Kinderarzt)。德國有許多專科醫生診所,預約專科醫生比較方便,病人也可以自由選擇醫生。但德國醫院的專科門診服務較少,主要診治病情比較復雜、少見的疑難雜症。如果有復雜的全面檢查、手術、理療,或者需要觀察、住院、急救等,可以拿著醫生的診斷書去醫院就治。醫院不負責初期的診斷。
作者:狄食紀撾揪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6167060/answer/1003596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2、去德國看病預約注意事項
一般在德國做什麼事情都要預約,看醫生也不例外。診所一般需要提前電話預約Termin,如果真的著急就直接到診所排隊,一旦有醫生有空閑時間,可以立即安排就診。但要提前查好營業時間。
3、去德國看病如何就診?
去赴診的時候一定記住帶上保險卡(公立或私立保險公司都有),如果沒帶保險卡,很有可能你就白跑一趟了,或是要支付高額的看診費。到了診所之後,把你的卡交給前台護士,以便她們登記你保險卡里的病歷史和其他資料。
如果你是初次到這個診所就診,你還需要填一張表格,一般是關於病史和過敏史的。之後通常你會需要在候診室里等一下,有時候還會等比較久。。
看病的時候盡量把你的症狀跟醫生描述全面和清楚,不知道的單詞最好在家裡都查清楚,以免在診斷時發生誤會,你可以用德語和英語和醫生交流,德國醫生英語水平都很高,特別是專業術語。看完病大夫會開葯方,並告訴你將來一段時間的治療計劃。如果需要復診,出來時可以跟大夫的秘書預約下次檢查的時間,不需要的話直接跟她說拜拜就行了。
4、去德國看病費用說明
參加公共醫療保險的病人,在去診所和醫院看病時通常需出示醫療保險卡,證明您有法定保險的保障。這樣醫院或診所會直接將賬單發送到保險公司結算,個人就不需要再付費,或者只需支付少量的個人負擔的自付費。所以千萬不要怕花錢,不敢去看病。
使用私人醫療保險看病時,通常需自己先支付醫療費,再向保險公司申請報銷。所以在看病後一定要保留好收據和各種醫療證明。有些私人保險也可以由醫院診所將賬單直接發送給保險公司結算,個人不用自己支付。報銷的金額需根據您所參加的私人醫療保險計劃的規定。
5、拿著處方到葯店買葯
在德國,只有葯店可以出售葯品。德國的葯店叫做Apotheke。以一個大的紅十字為標志。葯品分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兩種。德國有嚴格的葯品法,許多葯品如抗菌葯需憑醫生處方(Rezept)才可以購買。處方葯單一般是紅色的,非處方葯單是藍色的。如果購買了法定醫保,處方葯一般只需付5到10歐元的費用,其餘的葯費會由法定醫療保險支付。但非處方葯就要付全費了。
如果購買的是私人保險,通常買葯時需要先支付葯費,然後憑收據去保險公司報銷。報銷的比例則是根據投保的方案而不同,有些可以全額報銷,有些需要自己支付部分葯費。
6、急診
如果遇到節假日,你突然遇到緊急病狀,這時候你可以打急救電話112,或是立即趕到附近的醫院看急診(Notaufnahme),一般醫院都有值班醫生。小元之前生病過敏就去校醫院看急診,不用預約,非常方便。在每個城市也有葯店輪流在節假日看門,但是需要在網上查詢一下葯店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