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二戰為什麼輸了
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對手太強了,也可以說德國及其盟友實力不足。二戰爆發後,德國席捲歐洲,法國舉旗投降,英國落荒而逃,大半個歐洲落入德國人手中。蘇德戰爭前,德國已經儼然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整合大半個歐洲資源後的德國,其工業和經濟實力已經直追美國。
在科技和軍事領域,德國甚至完全壓倒美國,是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科技和軍事強國。如果單挑,沒有一個國家是德國人的對手,即使美蘇英三大強國聯手,也打了好幾年才憑借雄厚的國力和豐富的資源耗死了德國。
相關信息:
美蘇英是當時世界最頂級的三大強國,任何一個拉出來都比日本和義大利強出一大截,甚至可以說高出一個檔次。美國是當時世界第一工業強國,而且遠離戰火,可以說占盡了便宜。當其他參戰國打得一團糟的時候,美國人悠閑地利用來自南美、加拿大等地源源不斷運來的資源組織著生產,其工業實力無可匹敵。
美國大兵吃著牛肉罐頭,嚼著口香糖,開著吉普車到處亂竄,美國人打仗根本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直接拿彈葯堆就可以。美國人的物資不僅供應美國軍隊,而且供應其他盟友。
㈡ 二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希特勒對一線指揮太過干涉,還有因素不是單一的,涉及多個領域,如德軍拉長了陣線、低估英美實力、日軍愚蠢到偷襲夏威夷軍事基地、沒有擊敗英國就貿然入侵蘇聯、德國盟友的義大利實力不濟等眾多因素,造成二戰德國的失敗,德國軍隊在碾壓歐洲各國時,忽略了武器研發和更新,這是指航母和雷達等多個方面。
結語:二戰德軍戰敗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並不是單一問題,如二戰科技跟不上德軍長的陣線。
㈢ 德國二戰失敗原因是什麼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有許多,比如說,德國經濟形勢本來就嚴峻,還要以一己之力挑戰歐洲那麼多國家,四面作戰的成功率成來就不高,再加上希特勒後期頻頻指揮軍隊,昏招頻出,又屠殺猶太人,導致大量德國科學家遠赴美國等。
一、經濟低迷的德國,以一己之力去侵略多國一戰以後,德國以戰敗國的身份每年都要向英法等歐洲國家賠償戰爭款,導致德國的經濟越來越惡化,偏巧又遇到了全球經濟危機,德國的經濟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摧殘,國內矛盾日益激化。
三、屠殺猶太人,導致大量科學家離開德國希特勒掌權後,對猶太人特別痛恨,於是他命令他的部隊大量屠殺猶太人,而猶太人又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精明的人,他們不但會做生意,在許多科技領域也有許多貢獻,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些掌握了高科技的猶太科學家離開德國,導致德國的軍事科技一直發展不前,缺乏先進武器的德國當然在二戰中很難取勝。
㈤ 二戰德國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納粹高層好高騖遠,對英蘇兩國的軍事實力估計不足,大戰之初就開始四面樹敵,導致首尾不能相顧。
2、與其他軸心國成員的戰略合作不夠密切,日意兩國各懷鬼胎.日本偷襲珍珠港直接把美國拖入戰爭;義大利侵略希臘艾塞俄比亞受挫,其海軍也沒能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使納粹德國爭奪北非的戰斗得不到後勤保障。
3、納粹在佔領區的大肆掠奪和屠殺政策激起了淪陷區人民和其他各國人民的極大仇恨,因此戰爭的性質不斷發生變化,納粹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成了魔鬼,人民自然自覺地聯合起來,抵抗納粹這一毀滅人類文明的惡魔。
㈥ 德國在二戰中戰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就是日本這樣的舉動讓美國徹底加入二戰,當初德國在一戰中原本是可以戰勝的,但就是美國的介入才會戰敗。所以德國得知美國加入二戰以後整個心都是拔涼拔涼的,不出所料德國還是在二戰中戰敗了,因此德國經常說日本簡直就是一個豬隊友。
㈦ 德國二戰時候為什麼會失敗
德國二戰時候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希特勒德國發動的這場侵略擴張的戰爭是非正義的,而非正義的戰爭是得不到人民支持的,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幫助,那麼也就定了德國在二戰中必然會失敗的下場。
㈧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
二戰的失敗,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德軍一開始在西線的戰鬥打得非常神勇!戰無不勝,最突出的例子是隆美爾指揮的第七裝甲師,突入之神速,令英法聯軍吃驚,短短幾個星期就從德法邊境突入到法國大西洋海岸。打得法軍措手不及,這也是隆美爾在之後得到希特勒的信任的重要原因!可是到了後來,英法聯軍被迫被趕到了敦刻爾克地區,走投無路,四面楚歌!有三十萬之眾,這時戈林出來「搗亂」,非要讓希特勒看看德國空軍的神勇,最後,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順利實施!導致英法聯軍保存了實力! 另一方面,德國空軍空襲英國也是不明智的選擇!希特勒完全可以選擇德國海軍的潛艇來封鎖英國,使之成為一座死島。然後再養精蓄銳跟蘇聯打也不遲!但是,之後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英國空軍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最後勝利!德國空軍損失嚴重! 還有就是「諾曼底」登陸,德國首先在戰略上失去了主動權,導致整個大的「戰爭計劃」最後不了了之!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和攻打蘇聯,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國水面艦只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挫敗了納粹空軍,而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設想一下,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那麼戰爭的格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是美國,與這么一個強大的對手作戰也是很費力的 \n\n\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n\n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n\n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n\n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n\n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n\n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n\n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n\n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n\n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n\n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n\n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n\n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n\n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n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系列遠程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n\n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鍾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n\n1943年初按盟國情報人員的情報,盟國發現這一計劃,並由對佩內明德的空中偵查得到證實。1943年8月17日夜,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空襲,毀傷了V2的地面設施。為預防重蹈8月17日災難,納粹將V2工廠遷到德國山區的山洞工廠,這個過程耽誤了預期的火箭攻勢。 \n\n1944年6月13日(諾曼底登陸後六天)V1開始攻擊倫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倫敦。火箭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在六個月前對登陸部隊集結地進行集中攻擊而不是倫敦的話,即如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盟國將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對倫敦的攻擊都是在上午7至9時,中午12至2時,下午6至7時交通高峰期進行的,企圖嚇垮英國的民心士氣。可是,對經過1940年空襲的英國人民,在全面勝利已如此接近時,這種新的恐怖算不了什麼。在諾曼底前線的英國士兵更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脅他們家庭的火箭發射地挺進。除了向倫敦發射外,在盟軍9月4日佔領安特衛普港後,納粹向安特衛普港進行了大規模導彈攻擊。 \n\nV2一共生產了10000餘枚,用於實戰發射約5000枚。1945年德國投降前夕,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蘇聯也繳獲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並俘虜了一些火箭專家,以此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間計劃。
㈨ 二戰德國為何失敗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