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二戰戰敗後怎麼恢復了

德國二戰戰敗後怎麼恢復了

發布時間:2022-07-05 07:09:42

㈠ 二戰後的德國,是如何恢復國力和經濟的

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㈡ 為什麼德國經過一戰和二戰戰敗後都迅速崛起

德國在歐洲屬於地大物博的國家,國土面積能排在前面,人口也較多,而且礦產豐富,境內土壤肥沃,德國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文化藝術就很發達,造就了德國人文化素質較高,在一戰之前,藉助這些優勢條件,普魯士德國通過侵略和鐵血政策擴大了領土,實現了統一。社會的穩定帶來工業高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雖然在一戰中落敗,自身的軍事武器也被戰勝國強制解除,但國家領土除了還了以前一些割地和海外殖民地外完整性還在,總重要是經濟賴以發展的工業結構還在,國家政局也動盪不大,所以在一戰落敗後,德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迅速恢復了元氣,在二戰前夕,加上英法國家對德國的軍事膨脹和侵略執行「綏靖」政策,造成了德國軍事力量飛速發展,英法帝國主義自吞惡果!
在二戰落敗後,德國的建築和工業確實遭受了很大打擊,但是技術實力還在,而且二戰後德國一分為二:西德(聯邦德國)被英法美接管,東德(民主德國)被蘇聯接管。二戰後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對抗的世界形勢決定了處於陣線中間的德國不會平靜,英法美為了對抗蘇聯,同時美國也為了在歐洲也能有一個牽制英法的國家,都對西德加以重視,一方面替德國掩蓋侵略和拖延戰爭賠款,另一方面對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大量貸款和經濟援助。在德國本來就算良好的發展基礎上,聯邦德國的經濟迅猛發展,超過了英法,僅次於美國和日本。而處於柏林牆東側的民主德國由於執行蘇聯發展模式,同時受帝國主義影響,經濟發展較慢,談不上迅速崛起!直到今天,雖然兩德統一很長時間了,但德國東部經濟還是比西部差一些!

㈢ 經過一戰之後,德國戰敗,他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經濟的,從而發展二戰

在希特勒上台之初,首先是加緊擴充軍備。1933年德國軍費為8億美元,而到1938年,軍費已經達68億美元,而同期英國的軍費是16億美元,美國的軍費是10億美元。德國通過發行一種冶金研究所證券來募集資金,這種證券一般不予兌現,到1938年,德國稅收收入320億美元,而冶金證券收入就達42億美元。一年總共收入480億美元,而軍費開支超過一半。這種軍費開支刺激了德國軍工產業的繁榮,吸收德國失業人口進入軍工生產行業。解決了德國的失業問題並提高社會的整體購買力。同時德國要求人民求溫飽不求小康的生活,任何奢侈消費被宣傳為墮落行為。1936年8月,希特勒提出4年計劃。由戈林開始負責全國的軍工生產。開始控制對生產的投資,加大對軍事物資的生產。各種工業品的生產1942年較1936年同期增長2倍到136倍不等,製造業投資在1942年是1928年的兩倍半。通過這樣募集資金和加大生產,德國很快把軍力發展為世界第一。

㈣ 二戰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慘敗後,為何短短幾個月恢復了進攻力

很簡單,德國已無退路,而德國的損失也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第2次世界大的大戰歐洲現場的轉折點是哪一場戰爭?當然是慘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這一點,哪怕是屢屢篡改二戰、試圖削弱蘇聯對於二戰貢獻的西方國家,也不得不承認。

自德國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遭遇慘敗,閃擊戰的神話就此破滅之後,希特勒全線進攻的計劃已力不從心。當然,不甘心、也絕不承認自己失敗的希特勒隨即開始再次糾集軍隊,發動了旨在奪取斯大林格勒和南高加索地區、尤其是石油重鎮巴庫的重點進攻作戰計劃,這就是希特勒的第41號作戰令,斯大林格勒戰役由此爆發。

二戰後蘇聯女兵

所以,雖然取得了斯大林格勒的勝利,但是,蘇聯也需要足夠的喘息時間和動員時間,從而回復實力。這自然也給了德國的喘息之機,更讓德國有了再次進攻的可能。

㈤ 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其戰後經濟是怎樣一點點恢復的

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主要從國內國際兩個方面進行戰後經濟恢復的,國內採取的措施包括:推行民主政治、發展科技和教育、採取比較寬松的人口政策;國際方麵包括:倡導積極的外交政策、爭取國際援助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結束於1945年,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據史料調查統計,戰爭中共傷亡9000萬餘人,對於世界各個國家經濟造成嚴重破壞,各國經濟百廢待興。其中德國和日本是戰敗國。他們是怎樣恢復國民經濟的呢?具體如下:

㈥ 一戰後的德國和二戰前的德國怎麼恢復的元氣

德國2次世界大戰後都能崛起的原因在於經濟和工業基礎。二樓說的國際援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可以說完全靠自身雄厚的工業基礎崛起。翻過一戰歐戰場材料的人都會知道 主要戰場是在法國境內以及德法,德荷邊境進行,而德國境內的重要工業區比如萊茵河流域和魯爾區以及漢堡地區並沒有遭到戰爭打擊。擁有歐洲最雄厚的工業基礎以及最大的煤炭開采地區的德國,不是條約就能束縛的了的,原因在於實力問題。希特勒的擴張只是利用了德國強大的工業實力和生產資料而已。政治方面歸咎於英法德綏靖政策。是他們對希特勒的擴軍和對周邊地區的吞並進行無阻攔的綏靖政策,導致了希特勒的膽子一天比一天大。國際間的處理問題方式在不斷變化,正如樓主說的,如果一戰後各國對德國加以看管,那麼絕對不會有希特勒的納粹。但是歷史往往發生於偶然,二戰後同盟國就吸取了一戰後的教訓,對戰敗國德日採取看管措施。但是二戰後德日由於得到了美國的援助,加上原先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非常完善,所以很快就發展起來了。

㈦ 作為戰敗國,德國能夠迅速恢復得感謝誰

他應該感謝美國。德國先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戰爭,可以說規模是空前的大,幾乎全國都被牽動起來了,但是最後因為反攻的強大和他們的軍事動搖,最終他們戰敗了。


德國在戰場上的行為真的是令人發指,他們大開殺戒不說, 還殺了近三百多萬的猶太人,可謂是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啊,但是怎麼說呢,後來他們在死去的猶太人身邊下跪以示歉意,最後也是求得了原諒,猶太人看他們的行為還算真誠,也就慢慢放下了仇恨,德國也算是知錯就改的吧,他們在失敗之後的奮起直追,他們的好學,他的的敢於承認錯誤,這在當時也是值得表揚的,後來他們在製造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終變成了一個製造大國。

㈧ 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戰敗後,為什麼能迅速恢復

德國,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的國度。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歐洲中部的日耳曼人。10世紀的時候,日耳曼人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卻發生了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了日耳曼人建立的德意志帝國。他先後兩次挑起世界大戰,兩次都是以失敗告終。、1945年分裂成為了東西兩部分。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加入了聯邦德國,最終實現了統一。但是,我有個疑問:挑起兩次世界大戰,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德國,為什麼可以迅速恢復和發展呢?

戰爭是殘酷的,戰敗者更是沒有什麼尊嚴可言。歷經世界大戰的德國,國內也被炸的稀巴爛,人民也是水深火熱之中,並且還要支付巨額戰爭賠款。這些足以使一個國家沉淪。但是德國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相反的是,他以驚人的速度使得國家實力和軍事力量迅速恢復並且發展成為軍事強國。這主要得益於這樣一群人――素質極高的軍官團體。德國對於榮譽是格外看中的。繼承普魯士時期的軍官傳統,德國的軍官可以說是綜合素質最高的軍官。不管是指揮上還是政策上,都有著兩把刷子。

德國軍官都受到高等教育。教育的層級高了,他們的目光就更加長遠、想到的也格外多。就像是大人和小孩的差距。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德國軍官有著良好的軍事素養。他們有著特殊的培養傳統。很多人都是出生在軍人世家,思想上、戰術上都受到前輩們的熏陶。並且代代都有著精華傳承。

德國的軍官文學藝術也是獨樹一幟。德國的建軍思想認為:文學藝術的造詣和靈感有利於戰術的發揮。德國軍官的文學藝術修養都是很高的,可以說是個個都是文學藝術家。德國人很團結,保留著歐洲的騎士精神和獻身精神。所以,戰場上的德國人表現的都十分英勇。他們有著為國捐軀的光榮傳統。有著這樣一批優秀的領導,在這些人的帶領下,很快就可以恢復並誕生支英勇的隊伍。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兩次戰敗都可以迅速恢復的願因。

㈨ 二戰德國戰敗後,被瓜分了嗎。現在的德國是怎麼來的。

是的,德國被瓜分了,蘇聯攻入柏林後,德國戰敗,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英、美、法、蘇四個戰勝國佔領,然後在英、美、法的支持下成立了聯邦德國,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了民主德國。

拓展資料

民主德國簡介

  1.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是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期間存在於歐洲中部的社會主義國家。首都為柏林(東柏林),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是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員國。

  2. 民主德國的國土面積為107,771(一說:108,333或108,178)平方公里,東部是波蘭人民共和國,東南部與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西部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德國)相鄰,北部為波羅的海。

  3. 冷戰時期,民主德國在經濟、文化、體育等方面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先地位。冷戰時期著名的標志性建築——「柏林牆」就在民主德國境內,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布停止存在,其領土正式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兩德統一成為當今德國。

聯邦德國簡介

  1. 美國、英國、法國佔領區合並於1949年。9月20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2. 聯邦德國(西德)建立於其初期范圍包括二戰後由美國、英國和法國所佔領的德國領土而除了德國西部的領土外,東德境內、德國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區西半部在當時也屬於西德非法定的事實領土。如此一來,西柏林成為一個飛地,被東德領土所包圍。

兩德統一簡介

  1.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於1990年10月3日通過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的方式完成的德國統一。

  2. 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二加四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

  3. 統一後,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㈩ 德國在二戰後怎樣逐漸恢復主權的

誰跟你說德國恢復主權了?別把世界想像的很美好,表面永遠是假象,看不見的黑暗,永遠是事實。
不管是日本,還是德國,甚至是韓國,都是沒有主權的國家,尤其德國最慘,被美國死死控制著,德國比日本有骨氣,日本願意當狗跪舔,所以比德國過得好,韓國雖然願意當狗,但是美國瞧不上韓國,所以韓國總統都沒有好下場。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二戰戰敗後怎麼恢復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