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真實的德國中有叫卡爾.海因茨.施奈德的德國人嗎
施奈德(Schneider)是一個很常見的德語名字,是裁縫,裁剪的意思。和英語中的姓氏Tailor一樣。
卡爾(Karl)不僅在中歐,即使在北歐和西歐也是一個很常見的名字,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破壞毀滅之神Ker.。在很多歐洲語言里代表強壯,強大。
而海因茨(Heinz)是一個較常見的德語姓。
㈡ 海因茨堡在德國的具體位置 圖片或文字都行 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A0%E6%96%AF%E8%B4%9D%E6%A0%BC應該是這個吧,或者你把德語發出來
㈢ 海因茨是一個德國姓嗎
Heinz確實是德語民族中哦你一個常見男性名。
㈣ 海因茨.雅尼施
海因茨·雅尼施1960年生於奧地利布根蘭,於維也納攻讀德國文學及新聞學,1982年成為奧地利廣播公司特約人員,製作並主持節目,同時也創作兒童及成人書籍,榮獲多項文學獎,包括奧地利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促進獎、維也納青少年圖書獎及博洛尼亞文學類最佳童書獎。 對雅尼施來說,兒童文學的創作像是一份禮物,讓他成為創造奇跡的人,所以他的作品常常追求一種神秘、奇妙的童話世界。他希望能寫出,讓八歲到八十歲的讀者都能滿意的書籍。
㈤ 你知道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嗎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出生在維斯瓦河邊的庫爾姆。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心臟病去世,根據遺願而被埋葬在他最初服役的地方。他是德國「陸軍大將」,軍事家、理論家、戰術家,是「閃擊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
古德里安,作為坦克專家,將現代陸上作戰武器——坦克,充分地運用到戰場上,其意義深遠,一直影響到今天。
㈥ 海因茨·韋里克的簡介
韋里克教授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博士學位,並榮獲秘魯利馬的聖瑪丁·珀利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時還曾在美國伯克利大學和哈佛商學院做訪問學者。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管理學、國際企業管理和行為科學。韋里克博士曾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大學及奧地利、中國、埃及、法國、德國、牙買加、科威特、馬來西亞、墨西哥、新加坡、瑞士及泰國等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從事講學交流。另外,他還是瑞士蘇黎士管理研究生院、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曼谷秋羅隆高恩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訪問學者。同時,他還是瑞士蘇黎世管理研究生院、中國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和北京大學的兼職教授。
㈦ 誰是一六一最Nb的化學老師
太多了吧
我多說幾個就是了
世界十大軍事天才
第一位——成吉思汗(中國)
成吉思汗,冷兵器時代閃電戰的英雄。他的蒙古騎兵讓歐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亞的伊斯蘭教世界全部心驚膽寒。他生平爭戰無數,滅國百餘,兵威之勝無人能及。他的子孫建立起的蒙國帝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人們稱他們為「世界的征服者」。
第二位——亞歷山大(馬其頓)
一直感覺亞歷山大是個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伊蘇斯一役,他以四萬餘人對抗波斯大流士的十六萬人。以五千人傷亡的代價擊斃敵軍十萬。在高加米拉之戰中,更是一舉打敗波斯軍20餘萬人(有史料稱:大流士集結了來自24個部族的約100萬人),而自己僅傷亡數百。這一切都太讓人無法相信了。他的戰爭的觸角一直到達印度。有時候想一想,如果那個時候,他的繼續前進,前進,最終到達中國,將會是怎樣一副情況。中國的戰國名將能敵得過他么?
第三位——漢尼拔(迦太基)
漢尼拔在與羅馬的戰爭中,他率領六萬人插入羅馬境內,孤軍奮戰,屢創奇跡。坎尼一役更是把他的生命推上的巔峰。但是,愚蠢的迦太基的權貴們卻斷送了這個上帝賜給他們的天才。漢尼拔最終成了一個失敗者,但是,他的名字比任何一個勝利者都讓人尊敬。
第四位——拿破崙(法國)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有誰能和拿破崙相提並論?拿破崙,這個差一點就成了全歐洲大的人,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才。土倫戰役拿破崙初露崢嶸。之後,他在軍事上的成就簡直讓人無法相信。試問有誰還能像他那樣取得那麼多場輝煌的勝利?試問有誰能像他那樣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栗? 他是法國人心中永遠的驕傲。整座阿爾卑斯山都在我的腳下!」[ 轉自鐵血社區
第五位——儒略·凱撒(古羅馬)
凱撒大帝,古羅馬的象徵。同時他也是一位極會用兵的人物。
他征戰高盧,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後來,他與龐培爭雄,在法薩羅一戰以弱勝強,一舉擊潰龐培。其後兵鋒指處,無人能敵。小亞細亞、北非、西班牙,一次次戰爭中,凱撒幾乎成了勝利的代名詞。
第六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國)
你知道坦克戰么?你知道閃電戰么?如果是,那你一定聽說過古德里安這個名字。因為他是坦克之父,因為他是閃電戰英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堪稱二戰中陸地上最優秀的統帥。初戰波蘭,閃電戰粉墨登場,一舉擊潰了堅強的波蘭人。 再戰法蘭西,他在兩周之內橫掃法國。他的進攻速度不僅令對手,甚至令他的上級和希特勒都感到心驚膽寒。三戰蘇聯,他更是將閃電戰發揮至極詣。在五個月內,連戰連捷,兵鋒所指,擋者披糜,戰車直逼莫斯科城下,俘虜蘇軍幾達兩百萬人。雖然德國戰敗了,但請你記住這個人的名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第七位——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俄羅斯)
蘇沃洛夫,俄國歷史上的第一名將。他是西方戰爭史上罕見的用兵奇才。他在俄土戰爭中屢建奇功,他在遠征義大利時大敗法軍。他是拿破崙時代唯一一個能於拿破崙相匹敵的統帥。可歷史卻遺憾地沒有能給他們正面交鋒的機會。
第八位 ——卡立德(阿拉伯)
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的英雄。阿拉伯民族也不例外。在公元七世紀阿拉伯民族的擴張中涌現出了無數的名將。卡立德便是其中之一。他被阿拉伯人驕傲地稱為「安拉之劍」。他率阿拉伯大軍在雅穆克戰役中大破東羅馬軍。他使得當時另一傑出人物東羅馬希拉克悲哀地和敘利亞告別:「美麗的敘利亞,永別了!」
第九位 ——隆美爾(德國)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隆美爾這個名字。當時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人,因為他有一個美麗的外號「沙漠之狐」。他是二戰中最出色的將領之一。法蘭西戰役中他率領的第七裝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該師殲滅敵人之多、自身損失之少、運行速度之快、挺進距離之遠都讓人無法相信。在北非的戰爭中,他更是屢屢以弱勝戰,創下無數輝煌戰績。他強悍勇猛,如同下山之虎;他狡詐多智,如智,如同機警之狐。他是勇敢和機智的夢幻組合。丘吉爾曾這樣評價隆美爾:「盡管我們在戰爭浩劫中相互撕殺,請准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第十位——李舜臣(朝鮮)
是朝鮮歷史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人物。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海戰奇才。很難相像在朝鮮壬辰衛國戰中沒有了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鳴梁海峽之戰中,他以十二艘戰艦擊退倭艦三百三十餘艘更是創下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些人或為將、或為帥,或運籌帷幄、或身先士卒,但都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人才,他們幾乎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㈧ 世界十大軍事天才是誰!!!
世界十大軍事天才
第一位——成吉思汗(中國)
成吉思汗,冷兵器時代閃電戰的英雄。他的蒙古騎兵讓歐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亞的伊斯蘭教世界全部心驚膽寒。他生平爭戰無數,滅國百餘,兵威之勝無人能及。他的子孫建立起的蒙國帝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人們稱他們為「世界的征服者」。
第二位——亞歷山大(馬其頓)
一直感覺亞歷山大是個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伊蘇斯一役,他以四萬餘人對抗波斯大流士的十六萬人。以五千人傷亡的代價擊斃敵軍十萬。在高加米拉之戰中,更是一舉打敗波斯軍20餘萬人(有史料稱:大流士集結了來自24個部族的軍隊約100萬人),而自己僅傷亡數百。這一切都太讓人無法相信了。他的戰爭的觸角一直到達印度。有時候想一想,如果那個時候,他的軍隊繼續前進,前進,最終到達中國,將會是怎樣一副情況。中國的戰國名將能敵得過他么?
第三位——漢尼拔(迦太基)
漢尼拔在與羅馬的戰爭中,他率領六萬人插入羅馬境內,孤軍奮戰,屢創奇跡。坎尼一役更是把他的生命推上的巔峰。但是,愚蠢的迦太基的權貴們卻斷送了這個上帝賜給他們的天才。漢尼拔最終成了一個失敗者,但是,他的名字比任何一個勝利者都讓人尊敬。
第四位——拿破崙(法國)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有誰能和拿破崙相提並論?拿破崙,這個差一點就成了全歐洲大皇帝的人,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才。土倫戰役拿破崙初露崢嶸。之後,他在軍事上的成就簡直讓人無法相信。試問有誰還能像他那樣取得那麼多場輝煌的勝利?試問有誰能像他那樣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栗? 他是法國人心中永遠的驕傲。整座阿爾卑斯山都在我的腳下!」[ 轉自鐵血社區
第五位——儒略·凱撒(古羅馬)
凱撒大帝,古羅馬的象徵。同時他也是一位極會用兵的人物。
他征戰高盧,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後來,他與龐培爭雄,在法薩羅一戰以弱勝強,一舉擊潰龐培。其後兵鋒指處,無人能敵。小亞細亞、北非、西班牙,一次次戰爭中,凱撒幾乎成了勝利的代名詞。
第六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國)
你知道坦克戰么?你知道閃電戰么?如果是,那你一定聽說過古德里安這個名字。因為他是坦克之父,因為他是閃電戰英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堪稱二戰中陸地上最優秀的統帥。初戰波蘭,閃電戰粉墨登場,一舉擊潰了堅強的波蘭人。 再戰法蘭西,他在兩周之內橫掃法國。他的進攻速度不僅令對手,甚至令他的上級和希特勒都感到心驚膽寒。三戰蘇聯,他更是將閃電戰發揮至極詣。在五個月內,連戰連捷,兵鋒所指,擋者披糜,戰車直逼莫斯科城下,俘虜蘇軍幾達兩百萬人。雖然德國戰敗了,但請你記住這個人的名字——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第七位——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俄羅斯)
蘇沃洛夫,俄國歷史上的第一名將。他是西方戰爭史上罕見的用兵奇才。他在俄土戰爭中屢建奇功,他在遠征義大利時大敗法軍。他是拿破崙時代唯一一個能於拿破崙相匹敵的統帥。可歷史卻遺憾地沒有能給他們正面交鋒的機會。
第八位 ——卡立德(阿拉伯)
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的英雄。阿拉伯民族也不例外。在公元七世紀阿拉伯民族的擴張中涌現出了無數的名將。卡立德便是其中之一。他被阿拉伯人驕傲地稱為「安拉之劍」。他率阿拉伯大軍在雅穆克戰役中大破東羅馬軍。他使得當時另一傑出人物東羅馬皇帝希拉克悲哀地和敘利亞告別:「美麗的敘利亞,永別了!」
第九位 ——隆美爾(德國)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隆美爾這個名字。當時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人,因為他有一個美麗的外號「沙漠之狐」。他是二戰中最出色的將領之一。法蘭西戰役中他率領的第七裝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該師殲滅敵人之多、自身損失之少、運行速度之快、挺進距離之遠都讓人無法相信。在北非的戰爭中,他更是屢屢以弱勝戰,創下無數輝煌戰績。他強悍勇猛,如同下山之虎;他狡詐多智,如智,如同機警之狐。他是勇敢和機智的夢幻組合。丘吉爾曾這樣評價隆美爾:「盡管我們在戰爭浩劫中相互撕殺,請准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第十位——李舜臣(朝鮮)
是朝鮮歷史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人物。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海戰奇才。很難相像在朝鮮壬辰衛國戰中沒有了他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鳴梁海峽之戰中,他以十二艘戰艦擊退倭艦三百三十餘艘更是創下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些人或為將、或為帥,或運籌帷幄、或身先士卒,但都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人才,他們幾乎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中國十大軍事天才
袁崇煥
明末最冤死的將領,在天啟、崇禎兩位皇帝任寧遠總督的時候,牢牢守住了明朝的北方門戶,曾讓努爾哈赤戰死,並讓皇太極無所適從,袁崇煥的死等於明朝的北大門失去了一把重鎖,同時由於他的以戰求和的戰略思想最終未能實施,導致了明朝了滅亡。
岳飛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將領之一。在宋朝那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能出這樣的將才實屬不易。幾乎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破朱仙鎮,破拐子馬,破鐵浮圖,都快直搗黃龍了,其軍事領導才能已得到了歷史的認可。但最終也是死於自己人手裡,壯志未酬,也未能該寫歷史。
衛青和霍去病
他精勇武藝,善長騎射,對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最後被拜為大將軍。衛青在抗擊匈奴的戰斗中立下赫赫戰功,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但他不居功自傲,待人寬厚誠實,關心體貼將士,深受將士愛戴。
霍去病,開創了閃電戰的先河,一支孤軍殺敵無數,叫匈奴人心緊膽寒
白起
戰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首推白起。白起一生領兵打仗無數,共殲滅六國軍隊一百餘萬。攻六國城池大小七十餘座,奇跡是在那個戰火連天的歲月,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並且經常以少勝多。既是高超的戰術家又是高明的戰略家。其指揮的戰爭的規模之大,戰斗之殘酷後世鮮有能比者。
白起將趙國元氣大傷為秦國後來統一天下打好了基礎。
孫子
他不但是出類拔萃的軍事天才,助吳王稱霸於春秋時代,耕作重要的其所著的孫子的十三篇兵法,言簡意賅,歸納出戰爭的原理原則,是最有系統的軍事理論,舉凡戰前准備、策略運用、十分周嚴完備。
孫子兵法蘊含了豐富的謀略思想,跨越了時空與國界,在軍事、商戰、處世、外交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為現代人開啟了邁向成功的新思維。
直到現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孫子兵法,仍不斷廣泛地流傳。
諸葛亮
歷史上的諸葛亮雖然並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近乎於神,但在軍事領導才能方面也超乎常人。配合東吳赤壁大破曹操、平定蜀中使劉備三分天下、以一己之力抗北魏、七擒孟獲平南蠻。但面隊司馬懿無可奈何、六齣祁山而無功,最終未能最終魏晉一統天下,暴露了其並非無所不能,也因此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程度並不大。
項羽
一個中國歷史上近乎於神話的人物,史上第一戰神。出自將門,18歲為將,開始帶兵打仗,推翻秦朝統治的最大功臣。亦帥亦將,不僅擅用謀略,更能身先士卒,破釜沉舟的戰役不僅改變了整個大局,更被永載史冊。26歲時稱王,但最終未能保住。33歲時結束了其傳奇一生。
李陵
曾經率領五千步兵對抗匈奴十一萬人與匈奴單於親率的3萬騎兵遭遇。首仗,李陵消滅數千敵人。單於大驚失色 ,急招附近8萬騎兵馳援。見敵人越來越多,李陵命部下向南且戰且退,殺抵3000,數日後來到一個山谷里。在撤退過程中,漢軍不少戰士中了敵箭,李陵讓重傷者上車,有兩處箭傷的駕車,一處箭傷的繼續戰斗,這樣,又斬敵3000。漢軍繼續南撤,來到一山下,這里樹木茂盛,匈奴騎兵施展不開,而漢朝步兵在樹木間輾轉殺敵數千人。當時漢軍一個小官叫管敢,受上級所辱,一氣之下投降匈奴,並透露漢軍無後援、弓箭也將用盡,已無力支撐了。於是匈奴急攻,漢軍又斬敵數千人
,並殺敵堅持十多天卻無人援救,下馬投降。
韓信
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北方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後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大破趙軍。淮水之戰,藉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四年二月,被封為齊王。參與指揮垓下決戰,擊滅楚軍。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
毛澤東
他的戰略戰術打敗了武器裝備遠勝於我們的老美,這難道不夠格。
㈨ 詳細介紹一下裝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而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
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古德里安的閃電戰,裝甲集群,不到一個月就滅了波蘭。一個月多就滅了法國,敦刻爾克大撤退要不是希特勒吃驚閃電戰的速度,以為有詐,不讓進攻,那33萬英法聯軍早就讓他給滅了。進攻法國時,他曾說「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放下武器從道路上滾開,免得擋路」。他是閃電戰之父。
1888年6月17日生於維斯瓦河邊的庫爾姆 1894年在阿爾薩斯州科爾馬爾入學讀書 1901—1902年卡爾斯魯厄軍校肄業 1903—1907年柏林中央軍校肄業 1907年2月28日入第十輕步兵營任見習官 1907年4—12月入梅斯戰爭學校受訓 1908年1月27日任少尉職 1909年10月1日調駐漢諾威省 1912—1913年在第三通信兵營服務 1913年—第一次大戰爆發在柏林陸軍大學服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1914年8月2日—1915年4月任無線電台長,首先在西線戰場第五騎兵師中工作,後又調到佛蘭德戰場第四軍中服務 1914年10月升任中尉 1915年4月—1916年1月擔任第四軍的助理通信官 1915年12月升任上尉 1916年1月—8月擔任第五軍的助理通信官及在該軍各附屬單位中服務 1916年8月—1917年4月擔任第四軍的通信官 1917年4月轉任第四步兵師的參謀官 1917年5月暫代第五十二預備師的參謀長 1917年7月暫調第十預備兵團服務 1917年8月重回第四步兵師服務 1917年9月任第十四步兵團第二營營長 1917年10月在C軍區任參謀官 1918年1—2月在色當受參謀軍官訓練 1918年2月28日調陸軍參謀本部服務 1918年5月調任第三十八預備兵團軍需官 1918年10月調任德國在義大利佔領區軍事管治局行政科長 邊防軍時代 1918年11月在柏林普魯士軍政部東部邊防總局中服務 1919年1月在布里斯勞南區邊防指揮部服務 1919年3月在巴登司坦北區邊防指揮部服務 1919年5月在「鐵師」參謀處服務 1919年10月在國防軍第十旅服務 1920—1922年任第三輕步兵營第十一連連長 兩次大戰之間 1922年1—3月在慕尼黑第七摩托化運輸營實習 1922年4月1日調國防部摩托化司服務 1924年10月1日調第二師師部服務 1927年2月1日升任少校 1927年10月1日調回國防部任職於陸軍參謀本部中的運輸處 1928年10月1日兼任柏林摩托化運輸兵訓練處的戰術武官 1931年2月1日任第三摩托化運輸營的營長 1931年2月1日升任中校 1931年10月1日調回國防部任摩托化兵總監部的參謀長 1933年4月1日升任上校 1934年7月1日任裝甲兵司令部的參謀長 1935年10月15日任第二裝甲師的師長 1936年8月1日升任少將 1938年2月4日升任中將同時接任第十六軍的軍長 1938年3月10日佔領奧地利 1938年10月2日佔領蘇台德地區 1938年11月20日升任二級上將並接任機動兵總監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8月任第十九軍的司令 1939年9月波蘭戰役 1940年5—6月西線戰場之役 1940年6月1日任古德里安裝甲兵團總司令 1940年7月19日升任一級上將 1940年11月任第二裝甲兵團總司令 1941年10月任第二裝甲軍團總司令 1941年12月退為預備役 1943年3月1日任裝甲兵總監 1944年7月21日兼任陸軍參謀總長 1945年3月28日被迫去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1952年釋放後在美國防部任高級顧問 1954年逝世
編輯本段簡評
古德里安被西方軍界譽為"德國坦克裝甲兵之父"、"閃擊英雄"。他在軍事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造了震驚世界的戰績。古德里安出生軍官家庭,自幼酷愛軍事,13歲便進入軍校。 一次大戰期間,他任騎兵和步兵部隊的初級軍官和參謀軍官。戰後,他在邊防軍部隊短期任職後便開始創建、組織指揮裝甲兵部隊。他先後擔任德軍的戰術教官,摩托運輸營長,德軍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第二裝甲師師長、第16軍長、第19裝甲軍長、古德里安裝甲兵團司令、第二裝甲集群司令、裝甲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 古德里安在二十年代初以四輪車輛模擬坦克配合空軍進行演習,並在第一輛坦克的設計到大批量生產新式坦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古德里安的"閃擊戰"理論使他獲得了巨大的聲望。1938年3月,古德里安率領第16軍的兩個裝甲師在48小時行進600公里,到達並攻佔了維也納.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率領裝甲師,個摩托化步兵師),以裝甲師為先導,向波蘭境內猛插猛打,僅用十幾天就佔領波蘭全境。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率領第19裝甲軍發起了法、比、盧等國的西線戰役。從13日到15日,古德里安所在部隊即攻下了盧森堡、比利時、法國要塞色當,打通了通向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道路。 6月初,古德里安率部發動了旨在殲滅法國南部約70個法國陸軍師的戰役。他只用了8天時間就打到了法國和瑞士的邊境,平均每晝夜行進速度約70公里。 古德里安一年後參與了入侵蘇聯的戰爭。他指揮第二裝甲集群運用"閃擊戰"給蘇軍以重創。後來,由於古德里安與希特勒意見不同被免職。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利後,他出任裝甲兵總監,為德軍的庫爾斯克戰役計劃提出過重要建議。最後,在「7月20日政變」後臨危受命出任德軍陸軍參謀總長,但已是大廈將傾、無能為力。古德里安再次與希特勒發生意見分歧,而被迫離職。美蘇冷戰期間,他又受到北約的邀請出任軍事顧問。著有回憶錄《一個士兵的回憶(閃擊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