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具有拆街力量的戰車,德國突擊虎當之無愧,為何留存極少呢
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武器,今天我們要來講述的就是德國的突擊虎戰車。其實德國的突擊虎戰車是源自於虎式坦克,當時的德國,虎式坦克的底盤是很少用來生產戰車的,突擊虎就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種。突擊虎的誕生是因為德國在攻打斯大林格勒的時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斯大林格勒的防護工作做的非常之好,所有的可以進攻的地方都有大量的鋼筋混凝土製作成的堅固防線。此時的德國想要攻擊斯大林格勒,就必須擁有一個可以擊潰這些防線的武器。
再到後來德軍不斷的被擊退,突擊虎戰車也因為自身的缺陷變得越來越少,因為在戰爭過程當中很多時候,士兵不得已拋棄戰車。所以總的來說突擊火戰車雖然火力很猛,但是對於戰爭來說,依然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在戰爭之後這種戰車也是沒有被保存的很好,原型車很罕見了。
『貳』 德國二戰時候一共生產了多少虎式坦克
二次世界大戰,各個國家競相生產坦克。坦克在戰場上的使用達到了顛峰。德國生產坦克4.6萬輛。為了快速運送德國的虎式坦克,德國人甚至生產了專用的列車。 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場坦克對坦克之間的遭遇戰,發生在蘇德戰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
1933年德軍重整軍備時,急需一種結構簡單, 造價低廉且適合訓練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裝甲部隊進行訓練並從中吸取經驗。 德國埃森和克虜伯 兵工廠便及時提供一種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試車後,德國陸軍即定購150輛,定其型號為 Pzkpfw I Model A。改進後的Model B型推出後, 德國陸軍部再次大批定購(2000)輛。
1939年3月15日,德軍侵入布拉格,佔領了捷克全境。這樣,捷克在二戰期間便成為德國的「保護國」。二戰期間,捷克共生產了 LT-38坦克 (德國人稱為38(t)戰車)A型一G型1414輛(含原型車3輛),各型號之間僅有微小差別。 在1939年5月一11月間共生產A型150輛。1940年1月一5月間共生產了B型110輛,C型110輛。A型-C型參加了德國入侵法國的戰斗,裝備了德國的第7、第8坦克師。 D型共生產105輛。E型共生產了275輛。 F型共生產了250輛。 S型共生產了90輛。 G型共生產了321輛。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國各軍工公司研製一種重15t,裝備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裝甲指揮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讓這種坦克成為德國新組建的裝甲師的主力裝備。1936年,苯茲公司在柏林製造出第一輛原型車,其他公司也製造出他們的樣車。1937年5月,苯茲公司製造出第一輛PzKpfw III.A戰斗坦克。其後又有3種改進型:B,C,D型。不過PzKpfw III.A,B,C,D這4種型號都屬於試驗型,生產量很小。1939年德國開始生產E型,這種型號是正式裝備部隊的初生產型,後期的E型開始裝備一門50mm短身管火炮,這個型號是德軍入侵波蘭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國又開發了F,G,H這3種型號的PzKpfw III戰斗坦克。它們統一的編號為Sd.Kfz.141,這幾種型號的III型坦克和以後J型早期型都裝備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間PzKpfw III戰斗坦克又增加了4種型號: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裝一門長身管50mm火炮。J,L,M統一編號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間生產的N型則是裝備一門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編號為Sd.Kfz.141/2。在它的12種型號中J型是生產量最大的,分兩批一共生產了3OOO余輛。到1945年,各種型號的PzKpfw III戰斗坦克大約生產了6000輛(有些資料上說有12000輛之多)。
(Pzkpfw-Ⅳ型 中型坦克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號坦克,為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戰爭期間唯一保持連續生產的坦克。希特勒於1934年下令開始研製裝備75mm火炮的Ⅳ號坦克,Ⅳ號坦克的研製目的主要是作為對輕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輛A型坦克出廠,戰前Ⅳ號坦克的A、B、C型僅有小批量生產,大多用於測試和訓練,但波蘭戰役中的部分參戰坦克受到部隊的高度贊譽。1939年10月D型投產,成為最初的生產型。1940年E型投產,1941年F型(F1)投產,Ⅳ號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蘇德戰爭開始時,Ⅳ號坦克裝備數量不過數百。
戰爭開始後,面對蘇聯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國性能最好的Ⅲ、Ⅳ號坦克也大為遜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嚴重不足,相當部分反坦克任務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國坦克的裝甲薄弱,難以抵擋蘇聯步兵反坦克武器攻擊。但德國坦克戰術運用的出色,在戰爭初期取得很大戰果。但Ⅳ號等坦克的性能劣勢是無法迴避的,隨著蘇聯紅軍戰術指揮能力的逐步回復,結果就是德國在莫斯科戰役的慘敗。 而後,德國人除開始研製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開始對Ⅲ、Ⅳ號坦克大加改進。首先Ⅳ號坦克F1型改裝長身管75mm火炮,成為F2型,然後42年G型投產,兩種型號坦克的增強了裝甲,火力也大為加強,勉強可對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運至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該坦克火力強、結構好,是當時非洲戰場德意軍隊最倚重的裝備。 1943年H型和J型投產,進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護,產量均超過3000輛,在數量上逐步取代Ⅲ號坦克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西西里島、諾曼底、阿登等戰役中,Ⅳ號坦克一直是沖鋒陷陣的主力之一。由於德國生產能力不足,因此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的Ⅳ號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產,以彌補德軍「虎」式、「黑豹」式數量的不足。整個戰爭期間,Ⅳ號坦克總產量達8000輛以上。此外,Ⅳ號從戰爭初期開始就推出變形車,包括旋風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彈炮、熊式155mm自行榴彈炮等。最重要的當屬以Ⅳ號底盤發展的驅逐戰車,安裝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簡稱「Ⅳ驅」。這些變形車數量達2859輛,在各個戰場的德軍裝甲兵團、裝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隊中都有廣泛使用。
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還開始研製「豹」F型,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准備安裝88mm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黑豹」坦克與對方的T-34/85相比,防護性能絕對優於T-34/85,火炮口徑雖然為75mm,但70倍口徑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於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於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從全方位性能上超過英美各型同類坦克。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就是豹式全重高達44~46噸之多,幾乎和蘇聯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別。但同樣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頗有標准不同的緣由。豹式的工藝復雜,產量難以和T-34、M4「薛爾曼」等盟軍坦克相比,因此經常處於戰場上的數量劣勢地位。豹式還是最先安裝主動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設備的時代。豹式坦克的變形車主要包括豹式指揮坦克和「獵豹」坦克殲擊車等。豹式指揮坦克產量多達1750輛,是豹式變形車數量最多的一種。而赫赫有名的「獵豹」殲擊車則有「二戰時期最優秀坦克殲擊車」的美稱,火力堪與「虎2」坦克相比,裝甲防護也超過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樣出色的機動性,成為德軍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過「獵豹」產量只有382輛。
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5輛。「虎I」最終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時候,德國就計劃製造一種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國陸軍兵器局責成波爾舍,亨舍爾和MAN公司著手研製。隨後這3家公司提出了4種方案,並製成了樣車,分別是波爾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爾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進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後德國陸軍兵器局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於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定名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了489輛。
「
鼠」式坦克火力強大,防護堅固,但是它極差的機動能力幾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為固定的火力點,而且生產的比較晚,數量也很少,根本無法挽救第三帝國必然滅亡的命運。
『叄』 二戰時期的德國虎豹式坦克和空軍編制,了解歷史的兄的提供點啊!
一句話,很混亂
一般德國裝甲部隊是以營為基本單位,但是,營和營的區別很大,一般,大約30-40輛,最多的,高達50輛坦克,1000餘人,最少的,滿員只有400人,20輛坦克
一般,主力裝甲師有10個坦克營,還有步兵及炮兵,步兵師後期會強化一個坦克營
虎比較特殊,一般獨立成軍,集中使用,成為獨立營,不直接隸屬於團,師,歸戰區指揮官直接調度,作為機動部隊和預備隊,比如著名的503重坦克營,一多半是虎,還有1/4的豹,其餘的是4號,虎打中堅,其餘的掩護側翼
空軍最基本單位是中隊,12架,這個比較固定,再上級的大隊,聯隊,都是不固定的,著名的JG52聯隊,最多有420架飛機,這是非常牛的,小的聯隊,只有100架
『肆』 為什麼德國的虎式坦克幾乎可以摧毀當時盟軍的所有坦克
德國工業最初開始重型坦克的設計工作是在1937年,即使在當時人們都認為PzKpfw III和IV將比它更適合於既將到來的戰爭。但是當德國的裝甲車在1941年的俄國遭遇到蘇聯的T-34's和KV-1's時,戰爭對於更新重型坦克的急迫性就表現的非常明顯了。最終這導致了在一輛坦克的規格之內擁有一門88MM炮,45噸的重裝甲以及速度和可操縱性。保時捷公司在一開始影響了這種新坦克的設計,但是他們遭遇了嚴重的復雜因素。亨舍爾(HENSCHEL)公司當時也開始研製並依附於擁有自己的原型,於是設法說服保時捷公司使他們說出早期的重型坦克設計。兩個公司將各自研製出的坦克原型准備好,以備在希特勒1942年4月20日他生日的時候視察。保時捷和亨舍爾(HENSCHEL)的坦克在經過這次考驗後,希特勒不顧與DR. FERDINAND PORSCHE』S(保時捷公司的老總)的友誼,毅然宣布亨舍爾(HENSCHEL)公司研製的坦克獲勝,當然這次獲勝一大部分應歸於它較高的機動性。
在1942年8月虎式坦克被規劃好開始正式生產。建造一個虎式坦克將用去300,000工時,這幾乎是建造豹式坦克所需工時的兩倍。一輛虎式坦克的平均成本是250,000德國馬克,對照一輛PzKpfw III的造價是RM96,200,一輛PzKpfw IV的造價是RM 103,500而一輛PzKpfw V豹的造價是RM117,000,這些數字還不包括武器和無線電。這種新型坦克正式命名為Panzerkampfwagen VI H (88mm) (SdKfz 182) Ausfüung H1。虎式坦克計劃被認為是在1942年3月裝甲部隊開始提到虎式坦克的時候構思設計的。
那時虎式坦克被介紹為世界上最強有力的坦克,它的88MM炮是非常強大的,它巨大的裝甲可以使它幾乎不受進攻的影響及時抵達預定目標。即使它漸漸變的幾乎象神話一般的比例是可怕的,但它初次登場戰斗卻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初經歷戰斗的4輛虎式坦克是在1942年8月派遣到列寧格勒地區。雖然他們的裝甲是不能穿透的,但不幸的是在第一天的戰斗中,它們在越過沼澤地形展開一列縱隊單行時四輛坦克全部被破壞,(其中三輛坦克在隨後修復)。但是學術上的和其他的單位不顧這個壞的開始,仍然立刻的把虎式坦克的策略很快的培養和裝備於虎式坦克上。到1942年底,虎式坦克的編隊已經被配製到俄國,非洲和義大利,訓練中心則被確定在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最後調度補給的虎式坦克將有十個重型坦克軍營,一個訓練軍營,三個黨衛軍重型坦克軍營和大德意志帝國裝甲車手榴彈兵師,還有少許的額外編隊被認為是虎式坦克群的少數。
在1943年到1944年期間的俄國,虎式坦克創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它們摧毀了及大數量的敵軍裝備,俄國坦克群經常只是在視野里發現了虎式坦克就會導致他們的全體撤退。在北非和義大利他們有著相似的成功,對同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響。在1943年2月1日,英國俘獲了一輛完整的虎式坦克隨後對其進行了詳盡的測試。結果令他們沮喪,他們找到的虎式坦克有著真正卓越的射擊平台和非常好的保護幾乎連最大的反坦克炮也不能將其摧毀。
虎式坦克在同盟軍士氣上的影響,知名的有「虎式坦克恐懼症」,它強大的影響導致了英國將軍蒙哥馬利禁止一切報告提及虎式坦克在戰斗中的威力。但或許虎式坦克們最偉大的名聲是來源於在諾曼底的一次單獨作戰,在那黨衛隊著名的指揮官Obersturmfürer Michael Wittman在很短的時間內僅用一輛虎式坦克摧毀了由25輛坦克組成的一整個縱隊,14輛半履帶車和14輛履帶式小型火炮裝甲車。由於盟軍的空中優勢,虎式坦克們在諾曼底和法國主要是擔當靜止的防禦任務,這樣即保存了燃料因為虎式坦克通常消耗大量的汽油,同樣也保持了機器故障的最小值。
貫穿整個戰爭中虎式坦克最大的弱點是其極差的機器可靠性。如果預防的維護不能有規則的進行的話,那麼機器的傳動不久就無法應付這個巨大的重量。結果是多數的虎式坦克由於機器故障被他們的機組人員拋棄和毀壞。由於虎式坦克的重量原因大多數的救援車將不能對受損的虎式坦克進行拖車救援,虎式坦克經常抓其中幾輛去執行救援其他那些在外面遇到麻煩的同伴,雖然這樣做是違反規定的。重疊的負重輪同樣引發一些問題,凍結的泥土和殘骸經常會產生阻塞,這個原因讓坦克履帶脫節或完全被凍在了原地。龐大的尺寸是虎式坦克另一個弱點,很多橋梁不能支撐他的重量,很多路線它需要提前進行偵察以保證道路足夠廣闊可以使它通過。虎式坦克有其專用的火車來運輸,在運送過程中虎式坦克被換上特別的運輸履帶因為它比較狹窄能更好的適應運輸,當然這就意味著運送時換履帶的工作不是由坦克的車組人員完成的。
虎式坦克兩處最好的實力表現是它的主力炮和它的重裝甲。虎式坦克的88mm KwK 36 L/56型的主炮是最強大的反坦克炮比當時任何一個部隊中所使用的都要強大,它能夠擊穿1400米外厚達112毫米的裝甲。虎I型坦克擁有所有德國坦克中最優質的裝甲,這種軋制的由鎳鋼作成的金屬板其硬度超過了二戰期間所有其他坦克上同類裝甲的硬度級別,這也就意味著它擁有非常好的防禦能力,它的應用使虎式坦克擁有強大厚度,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但是也導致了虎式坦克的極端重量。虎式坦克結合了這種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炮成為了幾乎無敵的坦克。敵軍的坦克手們通常看著他們自己的車輛被來自遠方的炮火很快的摧毀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的炮彈打不到遠方的虎式坦克。虎I型坦克的重量和尺寸決定了它擁有非常強大的機動性,而且它每小時只比Panzer III型和Panzer IV型坦克慢2公里而已。
虎I型坦克變成了二戰中傳奇的機動車輛之一,它在模型家,裝甲狂熱者和二次大戰的史學家們之間成為一個流行的主題。如今在英國的Bovington坦克博物館中只停有一輛虎I型坦克,那就是非常著名的編號為131的虎式坦克。以比現今舊的標准來說,虎式坦克曾經以最強大的火力機器而被收錄進世界兵器發展史同樣被收錄的還有偉大的虎式坦克的設計。
『伍』 德國虎、豹橫掃歐洲,為什麼不怕蘇軍坦克,而忌憚英美的攻擊機
因為德國豹式、虎式坦克沒有配備防空武器,且盟軍飛機占據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德軍只能被動挨打。只能挨打不能還手,那就意味著白白送命,所以忌憚英美的攻擊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綜合來看,德國豹式、虎式坦克雖強,但是也是面對地面部隊而言,當面對空中的力量時,就顯示出了其短板,所以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怕英美的攻擊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