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加拿大如何對待德國戰俘

加拿大如何對待德國戰俘

發布時間:2022-07-07 06:44:01

『壹』 二戰結束後德國戰俘的待遇。

德國戰俘的悲慘遭遇:艾森豪威爾一聲令下 百萬德軍受虐亡

文章提交者:卿雲至上 加貼在 一、二戰史 鐵血論壇 http://bbs.tiexue.net/bbs_172.html

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國打擊下,德國和日本先後於5月和8月宣布向同盟國投降。由於艾森豪威爾實行了一套美國「戰俘新思維」,大量德軍戰俘死於人為地飢餓、疾病和無醫無葯。雖然對於受虐致死的德軍戰俘數量,幾十年來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有一點勿庸置疑——很多戰俘都遭到非人待遇。

詹姆士·巴克切:一百萬德國戰俘被虐待致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加拿大作家詹姆士·巴克切的1986年去法國訪問二戰時法國抵抗運動英雄RAOUL LAPORTERIE。 在查找了眾多的資料和訪問了眾多的當時人後,他意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卻很少為人所知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美軍的德國戰俘集中營里,有一百萬已經投降的德國戰俘死於人為地飢餓、疾病和無醫無葯。他用了三年時間查訪了當時盟國(美,英,法,蘇等)的政府檔案,與當事人談話。記錄了以下事實。

至1945年五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加拿大聯軍受降二百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放回了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美國在歐洲和北非受降五百二十五萬人。美國處理德國戰俘的作法不同於英、法、加等國。

當時駐歐洲盟軍最高統帥部司令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不願與英軍合作處理德國戰俘。因為英國人按照日內瓦公約處理戰俘,即:戰俘在吃飯,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方面不能亞於俘虜他們的軍隊的士兵待遇,有與家人通信的自由,紅十字會定期訪問戰俘營地。

艾森豪威爾決定自搞一套。在1945年4月,他提出一項建議,建議將德國戰俘分成兩種等級:1、投降的戰俘。2、繳了械的敵對武裝力量。第一類人按日內瓦戰俘公約處理,第二類人,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仍舊按敵對武裝力量處理,即,即使他們投降了,也可以殺死他們。實際上到了1945年8月,所有的德國戰俘都歸入了第二類,即繳了械的敵對武裝力量。英國拒絕了這一建議,美國就在他們自己的戰俘營開始執行艾森豪威爾的指示。

從1945年五月國際紅十字會的材料表明,所俘獲的德國戰俘的健康狀況,除受傷者外,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在美軍的戰俘營里,情況迅速地惡化。

詹姆士·巴克切在《其他的損失》一書中宣稱,在二戰結束前後,在所謂「解放」歐洲大陸的美國軍隊的戰俘營里,有接近一百萬德國武裝部隊戰俘由於飢餓和美軍的故意虐待而死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個數字在西方歷史學界引起巨大震動,對巴克切的數字提出肯定或者質疑的論文大量出籠。但無論這些論文的作者同意或者否定巴切克的具體數據與否,他們最終也不得不承認如下事實:「美國人曾經像納粹分子那樣殘忍地對待德國戰俘」。

德國戰俘的悲慘遭遇

後來一個美軍戰俘營衛兵在他的《艾森豪威爾的死亡戰俘營》一文中,回憶了在萊茵河附近的一座關押德軍的戰俘營中的見聞:五萬多名德國俘虜被帶刺的鐵絲網圈在無遮無掩的野地上,他們被迫在潮濕多雨而且寒冷的天氣里,在泥地上睡覺。吃的飽飽的美國士兵眼看著德國人吃著用野草做成的湯,同時在沒有廁所的情況下,像畜牲一樣在自己的糞便中睡覺,然後開始慢慢地悲慘死去。當有些美國士兵將食物扔過鐵絲網後,美國軍官們甚至威脅要槍斃這些「不守紀律」的戰友和部下。而當德國婦女們向鐵絲網那邊的德軍戰俘們投擲食物時,美國軍官則玩起了真格的:一直把槍里的子彈全部打完才肯罷手,他們把這叫做「打靶訓練」。納粹德軍在東部戰線對付蘇聯戰俘和敢於向他們提供食物的蘇聯平民的手段,美國軍人無師自通的全會了。

這種情況在美國人的眾多德軍戰俘營非但不罕見,而且是及其平常普遍。眾多見證人描繪的不同的美軍的戰俘營,幾乎全都是一個樣子的:德國們戰俘們被趕到露天下用鐵絲網圍起來的黃土坡上,既沒有給他們營建遮蔽風雨和太陽的房屋和帳篷,也沒有提供有樹蔭的場所,甚至連一床毯子都沒有。德軍戰俘在多數情況下,只能自己用手在地上刨洞,然後象地老鼠一般蜷在裡面躲避風雨和烈日的侵襲。而那些身體孱弱,無力刨洞的人,就只能在露天里任憑風吹雨打,為了抵抗徹骨的寒冷,惟一的解決之道就是一堆人擠在一齊以彼此的體溫取暖。但那些有洞住的人有時也不值得羨慕,碰上大雨,土洞的泥土松動而塌方,他們就被活埋在裡面。

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戰俘們得不到食物和飲水。當時的情況並不是食物缺乏,由當時盟軍和國際紅十字會披露的材料,美軍在歐洲的食品總部有大量食品囤積,國際紅十字會有十萬噸食品儲存在瑞士,但是飢餓卻在戰俘營里蔓延。

一位當時只有18歲的德國戰俘,戰後成為歷史學家的Charles Von Luttichau回憶道:「我們住在周圍圍著鐵絲網的,非常擁擠的露天土坡上,食物異常缺乏,一天吃一頓,數量只有美國士兵的十分之一,很多人迅速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我向一位美國軍官說,他們這樣作違背了日內瓦公約,他回答我:『日內瓦公約與你們無關,你們沒有任何權利。』」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有兩位曾經在美軍駐歐洲醫療隊工作的醫生James Mason和 Charles Beasley曾視察過位於 Rhine的戰俘營,在1950年他們寫道:「大約十萬名衣衫襤褸的人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壞疽和肺炎。

美國的軍醫還有記載「極度營養不良」和「衰竭」而死亡的。由於營地里沒有廁所,患痢疾和傷寒的病人,能動的還走去鐵絲網內大便,走不動的就只能就地解決,躺在泥地上的病人常常是全身糊滿自己的大便。這無疑加速了疾病的傳播。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下,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這是造成戰俘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另一位戰俘Wolfang Iff回憶道:「在我所在的戰俘營里有一萬人,每天有三十至四十具屍體被抬出營地。我曾經作抬屍體的工作,我們把屍體放在手推車上運出營門外,脫去他們的衣服,一層層地裝進鐵皮車廂碼放起來。」

美國人的生財之道

精明的美國人很快就從這些德國戰俘身上發現了生財之道,他們開始用救命的食物和對某些德國戰俘來說比食物還寶貴的香煙來搜刮戰俘們身上他們認為值錢的東西,或者說「紀念品」。

在戰俘營外也是如此,德國男人一面向美國佔領軍抱怨俄國人是怎樣打死了他的男孩,強奸了德國婦女,一面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獻上以換取在惡劣條件下急需的物資。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位德國婦女曾在日記中憤怒地指責俄國士兵在強奸了她之後只留下了一個煙盒(按一個蘇聯老兵的說法,一般只給一個肉罐頭)。在美國人身上,他們能得到的更多。

幾十年過去了,大量的戰俘最終消失了,他們的相關檔案材料也被銷毀。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判斷詹姆士·巴克切所謂「百萬戰俘」死亡之說是否准確,但大量德國俘虜由於美國「戰俘新思維」而死去的事實則是確鑿無疑。

『貳』 求助一下大神,被蘇聯和盟軍俘虜的德國戰俘下場

根據數據統計德軍東線被俘人數估計為250萬人左右,這些人大多是在戰爭後期被蘇軍包圍而突圍不成的而被俘的。能跑的都會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庫爾蘭的德軍無路可逃,除了戰死只能是向蘇軍繳械,其中估計有50萬戰俘死在蘇聯的集中營里,但只有363343名死亡俘虜的身份被蘇聯方面確認。

我記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德國的第一號王牌飛行員哈特曼在戰爭結束以後被蘇聯判處了25年監禁。在監獄里他拒絕勞動,蘇聯看守非常地憤怒,哈特曼的回答是,「5年前,您的國家打贏了戰爭,我是一個戰敗國的空軍軍官,而不是什麼戰犯!列寧說過,一個國家如果6個月之後不釋放戰俘,那麼它就是帝國主義國家,是一個墮落的國家。」是的,當你帶著一顆無私公正、善良的心去閱讀這些材料時,你會為那些德國戰俘的悲慘命運而震撼,難道這些會發生在我們標榜的文明與正義的社會嗎?第一次觸及到這些資料,我不得不把厚重的材料緩緩地放下,許久許久地沉默著,在心底艱難地嚅囁著,「那些可憐的德國戰俘」

稍微通曉二戰歷史的人們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聯紅軍消滅了納粹德國33萬人,其中俘虜德軍9萬多人。不過戰爭結束以後,卻只有5000名戰俘回到了德國,其他人則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蘇聯西伯利亞的集中營里。不知道你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是否會考慮一個問題:蘇聯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監獄里有這么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運的5000人中的一個後來回憶說,「我們在蘇軍士兵的驅趕下用雙腿走往戰俘營,中途如果有人掉隊的話,蘇軍士兵會立即將他槍斃。到達戰俘營後,我們三天吃一次飯,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從2月2日到3月初的這段時間里,有50000多名德國俘虜先後死於傷寒活下來的36000人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去勞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達西伯利亞後,我們在零下60度的天氣下被強迫勞動,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其實與另外的一個例子比較起來這9萬人真的算幸運的了。在1943年的科爾孫口袋中,德軍突圍時,留下了所有的3000名傷員和一些護理人員,想讓他們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戰後蘇聯方面公布,當俄國突擊部隊抵達時,發現所有的德國傷員都已經中彈而亡,由此斷定德軍在撤退時殺害了他們自己全部傷員。這3000名德軍想成為戰俘都沒有資格。蘇聯人的公報遭到包圍圈裡的德國倖存者的一致駁斥。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次屠殺?反正沒有任何人因為這3000人的死而受到責難,這3000條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

蘇聯紅軍在攻佔柏林後,對投降的戰俘的暴行罄竹難書。這里僅舉一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紅軍戰士對於生命的漠視,一個德國兵不幸被俘虜了,為了活下來什麼事都願意干,紅軍戰士於是命令他彈鋼琴,只要鋼琴聲一停就槍斃他,那個德國兵連續不斷地彈了12個小時,最後終於累倒在鋼琴上,紅軍戰士立即遵守諾言地把那德國兵槍斃了。

蘇聯人雖然不是什麼好鳥,但要與人權鬥士美國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德軍千方百計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軍隊投降,但是會是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著這些德國兵呢?

到1945年5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與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國人回憶說在英國的戰俘營,每天的口糧是12塊很小很小的餅乾和2杯茶水。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就被釋放回了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到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英國與加拿大對待德國戰俘比較的寬容,畢竟都是歐洲的兄弟。

而向美軍投降的520萬德國俘虜卻遭到了比向蘇聯投降的俘虜還要慘的恐怖待遇。盛傳有一百萬德國俘虜被虐殺在美軍集中營里,當然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銷毀了這方面的全部檔案。估計數字有可能被誇大,但是德國俘虜死在美國集中營的人數絕對是觸目驚心的。這就是自詡為世界文明的傳播者、民主衛士的典範美國人乾的傷天害理的罪行。

美軍設立的德國戰俘營是在露天野外,每1萬人一個方陣。用鐵絲網隔離著,沒有被耨,白天挨曬,晚上挨凍,下雨挨淋。衣衫襤褸的戰俘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一天吃一次飯,給戰俘開飯就把戰俘列成兩列,前面放著桌子,只有麵包、巧克力、乳酪、肉乾等東西,一個德國老兵回憶說,美國人會把食品先澆上汽油然後再發給戰俘。開飯時就是一批一批上來搶,搶到什麼就是什麼,因為長期沒有蔬菜和水果,飲用水和生活用水被嚴格限制,許多戰俘大便乾燥,戰俘相互幫忙往外扣大便。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蛆和肺炎。躺在泥地上的病人常常是全身糊滿自己的大便,這無疑加速了疾病的傳播。一個倖存的戰俘後來回憶,他所在的那個戰俘營平均每天都要往外搬運20-30具屍體。

食物的嚴重不足、營養不良、衛生條件極差等原因導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國戰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營周邊的德國婦女往鐵絲網中扔食物,立即被發現的美國憲兵開槍擊斃。許多戰俘滿身污垢地死去時,明凈的河面就在十幾米遠的鐵絲網的另一邊枉死在美國戰俘營的德國俘虜數目相當於二戰中德軍在西線作戰陣亡人數的總和。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又取得了一次大規模屠殺俘虜的,也可以稱之為「最終解決」的勝利。策劃虐殺戰俘的幕後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後來一直以來被人們、被歷史歌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軍事家、統帥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據說,美國著名將軍巴頓就是知道內幕後表示反對,被中央情報局製造車禍給「做掉的」。

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下,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以後德國俘虜才被轉移到正規的戰俘營,這時許多的生命已經逝去了。對標榜自己為最講民主、人權國家的美國最大諷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邪惡」的納粹德國俘虜的9萬美國戰俘在被關押期間都受到了德國人較良好的關照,僅有1600多人死亡。美國把德國納粹對美英僅有的幾樁屠殺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對自己的惡行隻字不提。

『叄』 二戰後德國戰俘怎麼處理

在二戰結束前後,在所謂"解放"歐洲大陸的美國軍隊的戰俘營里,有接近一百萬德國武裝部隊戰俘由於飢餓和美軍的故意虐待而死亡。

在二戰中,1100多萬德國平民和士兵淪為戰勝國的俘虜.他們被關押在從北極圈到澳大利亞的數千座戰俘營里,他們必須為自己參與的荒唐戰爭付出代價。戰爭結束後,那些在美國佛羅里達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戰俘營里當俘虜的德國人很幸運。但關押在蘇聯戰俘營里的300萬戰俘卻必須為生存而掙扎,他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沒能再返回德國。
希特勒的劊子手們曾經大肆屠殺東歐國家的人民,2700萬蘇聯公民在戰爭中喪命,被

德國俘虜的大約400萬蘇聯紅軍戰士死掉了一半,因此對復仇的恐懼蔓延整個德國。戰爭結束時有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內的50萬德國平民被抓進了斯大林的勞改所。在那兒,因飢餓、疾病和絕望而導致的死亡司空見慣。曼弗雷德·彼得斯今年74歲,是一名退休教師。1945年3月,當蘇聯軍官把16歲的曼弗雷德從但澤的家中帶走時,他對母親說:「不要擔心,今天下午我就回來。」但他錯了,他在蘇聯的戰俘營里待了2年4個月零22天。在蘇聯紅軍的嚴密監視下,戰俘們排成五隊,在一周內向東方行進了120公里。「我們幾乎沒東西吃,只喝了少量的水。掉隊的人不是遭毒打就是被槍斃埋掉。」曼弗雷德解釋說。最後,曼弗雷德和其他數千名戰俘一起被塞進牲口車廂運往烏拉爾山南部的一個戰俘營。「我們到達了一個圍著鐵絲網的戰俘營,四周矗立著崗樓。戰俘營後面的草原一望無際。」曼弗雷德在一個鎳礦做了兩年苦工。疾病卻救了這個年輕人,他被列入了遣返回國人員的名單。
在法國的戰俘,命運也好不到哪去。法國人清楚地記得德國人對他們的佔領,現在輪到法國人報復了。許多德國士兵在街上被鞭打,有些被槍殺。還有一些戰俘必須清除戰爭年代德國工兵埋設的地雷,至少有1800名德國戰俘死於這項危險的工作。

『肆』 為什麼二戰時英美盟軍對德軍戰俘既有仇恨也有同情

二戰結束後英美法受降了大約五百萬德國戰俘, 當時德國兵迷信美英, 爭相向西線潰退投降. 除法國將戰俘的一部分押送回國做苦工, 其餘大部分都被囚在德國中西部的露天營地里, 從45年夏直到46年初, 據估計大約有一百萬德國戰俘死於凍餓及盟軍的出於仇恨的折磨.
真正受到優待的是早於二站結束前投降的德國兵, 當時大約有20萬被送到美國, 大多數都最終幸運回國.
在德蘇戰爭的頭一年, 大約有五六百萬紅軍被成建制的打垮, 大部分都做了德軍俘虜, 用做苦力, 受盡折磨, 所以蘇軍對德軍俘虜也毫不手軟, 斯大林格勒一役, 30萬德軍除戰死的大約有十萬投降, 最終活著回到德國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而且都是有一官半職的.
當時德軍知道派到東線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反倒能英勇作戰, 1945年最後的柏林戰役, 以雙方各死傷30萬人收場, 不能不說是雙方互不妥協魚死網破的典型.
德國人對二戰的反省是多方位的, 除了不斷的揭示德國給他人帶來的災難, 更多的是揭示第三帝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自掘墳墓的. 當時的著名歷史人物, 從將軍到演員, 都在一系列的歷史記錄片中得到剖析, 主題很明確, 不只是希特勒發動了這一切, 德國的悲劇更是當時普通德國人自己的錯誤選擇.
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後果是德國人的普遍厭戰心理, 不分青紅皂白, 一味講究和平. 當年波黑內戰, 德國就力挺不出兵, 科索沃危機也不願出頭. 德國青年必須強制服兵役, 很多人寧願通過參加為時一年的以工代賑, 也不願當九個月的兵.
加拿大作家約翰·格蘭特在查找了眾多的資料和訪問了眾多的當事人後,意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卻很少為人所知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美軍的德國戰俘集中營里,有一百萬已經投降的德國戰俘死於人為的飢餓、疾病和無醫無葯。他用了三年時間查訪了當時盟國(美,英,法,蘇等)的政府檔案,與當事人談話。記錄了以下事實。至1945年5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釋放回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美國在歐洲和北非受降525萬人。美國處理德國戰俘的作法不同於英、法、加等國。當時駐歐洲盟軍最高統帥部司令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他不願與英軍合作處理德國戰俘。因為英國人按照日內瓦公約處理戰俘,即:戰俘在吃飯、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方面不能亞於俘虜他們的軍隊的士兵待遇,有與家人通信的自由,紅十字會定期訪問戰俘營地。但是艾森豪威爾決定自搞一套。在l945年4月,他提出一項建議,建議將德國戰俘分成兩種等級:1、投降的戰俘。2、繳了械的敵對武裝力量。第一類人按日內瓦戰俘公約處理,第二類人,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仍舊按敵對武裝力量處理,即,即使他們投降了,也可以殺死他們。實際上到了1945年8月,所有的德國戰俘都歸入了第二類。從l945年5月國際紅十字會的材料表明,所俘獲的德國戰俘的健康狀況,除受傷者外,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在美軍的戰俘營里,情況迅速地惡化,戰俘們被置於露天的黃土坡上,沒有遮蔽風雨和太陽的帳篷,沒有樹陰,更沒有房屋,強壯的戰俘自己用手刨個洞出來,像地老鼠似地蜷在洞里,體弱的就在露天里躺著,晚上太冷,就一堆人擠在一起互相取暖。有時下大雨,土洞的泥土松動而塌方,倒霉的"地老鼠"就被活埋在裡面。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戰俘們得不到食物和飲水。當時的情況並不是食物缺乏,由當時盟軍和國際紅十字會披露的材料表示,美軍在歐洲的食品總部有大量食品囤積,國際紅十字會有十萬噸食品儲存在瑞士。但是飢餓卻在戰俘營里蔓延。戰俘們得不到足夠的飲水,有時河水近在營地旁,但就是那樣的臟水戰俘們也喝不到。有兩位曾經在美軍駐歐洲醫療隊工作的醫生喬馬斯·馬森和查爾斯·貝斯里曾視察過美軍戰俘營,在1950年他們寫道"大約十萬名衣衫襤褸的人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疽和肺炎。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這是造成戰俘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45年4月艾森豪威爾將大量德國戰俘界定為"繳械的敵對武裝量",到l946年一月,有l00萬德國投降戰俘從美軍的戰俘營消失。到l950年,大多數非登記在冊的德國戰俘的材料被美軍相關機構銷毀。這l00萬在戰俘營里死亡的德國士兵人數相當於從1941年至l945年整個在西線與盟軍打仗死亡的德軍人數的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殺人中落幕的。死亡的人數並不亞於日本在原子彈轟炸下的死亡數字。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虐待戰俘、屠殺猶太人的事件,通過影視作品、小說和文章的放大及宏揚,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毒氣室焚屍爐、最終解決,死亡集中營!人民更增加了對法西斯罪惡的認識,同時愈發地痛恨希特勒與納粹德國,認識到納粹是世界邪惡的根源,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與必要性。既然知道法西斯這么做不對,是犯罪!那麼我們這些正義人士肯定不會去這么做的。但如果人民能關心一下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那些德國俘虜的命運,了解一些真相後,是否也有值得我們深思與反省的地方呢?所謂的日內瓦公約在某些強權國家的眼裡完全是一張廢紙。
根據數據統計德軍東線被俘人數估計為250萬人左右,這些俘虜大多戰爭後期被蘇軍包圍而突圍不成的。能跑的都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庫爾蘭的德軍無路可逃,除了戰死只能向蘇軍繳械,其中估計有50萬戰俘死在蘇軍的集中營中,但只有363343名德國俘虜的身份被蘇聯確認。
稍微關心二戰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得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聯紅軍消滅了德國33萬人,其中俘虜了9萬多人。不過戰爭結束以後,只有5000人回到德國,其他人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蘇聯西伯利亞的集中營中。不知道你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也是否會考慮一下,蘇聯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監獄里有這么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運的5000人中的一個後來回憶,「我們在蘇軍士兵的驅趕下用雙腿走往戰俘營,中途如果有人掉隊的話,蘇軍士兵會立即將他槍斃。到達戰俘營後,我們三天吃一次飯,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從2月2日到3月初的這段時間里,有50000多名德國俘虜先後死於傷寒。......活下來的36000人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去勞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達西伯利亞後,我們在零下60度的天氣下被強迫勞動,死亡率很高,很快只剩下6000人......」
與另外一個例子比較起來其實這9萬人真的算幸運的了。在1943年的科爾孫口袋中,德軍撤退時,留下了所有的3000名傷員和一些護理人員,想要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戰後蘇聯方面公布,當俄國突擊部隊抵達時,發現所有的德國傷員都已經中彈而亡,由此斷定德軍在撤退時殺害了全部傷員。這3000名德軍想成為戰俘都沒有資格。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次屠殺?反正沒有任何人因為這3000人的死而受到責難,這3000條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
蘇聯人雖然不是什麼好鳥,但要與人權鬥士美國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德軍千方百計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投降,迎來的會是什麼樣命運在等待著他們呢?
到1945年5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與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被釋放回了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到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國人回憶說在英國的戰俘營,每天的口糧是12塊很小小的餅乾和2杯茶水。而向美軍投降的520萬德國俘虜遭到了比向蘇聯投降的俘虜還要慘的恐怖待遇,據說有一百萬德國俘虜被虐殺在集中營中,當然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銷毀了這方面的全部檔案。估計數字有可能被誇大,但是德國俘虜死在美國集中營的人數絕對是觸目驚心的。這就是自詡為世界文明傳播、民主衛士的典範的美國人乾的傷天害理的罪行。
美軍設立的德國戰俘營是在露天野外,每1萬人一個方陣。用鐵絲網隔離著,沒有被耨,白天挨曬,晚上挨凍,下雨挨淋。衣衫襤褸的戰俘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給戰俘開飯就把戰俘列成兩列,前面放著桌子,只有麵包、巧克力、乳酪、肉乾等東西,一個德國老兵回憶說,美國人會把食品先澆上汽油然後再發給戰俘。開飯時就是一批一批上來搶,搶到什麼就是什麼,因為長期沒有蔬菜和水果,飲用水和生活用水被嚴格限制.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蛆和肺炎。
食物的嚴重不足、營養不良、衛生條件極差等原因導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國戰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營周邊的德國婦女往鐵絲網中扔食物,立即被發現的美國憲兵開槍擊斃。許多戰俘滿身污垢地死去時,明凈的河面就在10幾米遠的鐵絲網的另一邊......枉死在美國戰俘營的德國俘虜數目相當於二戰中德軍在西線的死亡總數。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後來一直被人們、被歷史歌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軍事家、統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
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下,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以後德國俘虜才被轉移到正規的戰俘營。這時許多的生命已經逝去了。對標榜自己為最講民主、人權國家的美國最大諷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邪惡」的納粹德國俘虜的9萬美國戰俘在被關押期間都受到了德國人的良好關照,僅有1600多人死亡。美國把德國納粹僅有的幾樁屠殺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對自己的惡行隻字不提。
西方盟軍於1950年釋放了所有戰俘,大部份德國戰俘甚至僅被關押一年。而蘇聯的情況則完全不同:1946年7月底才遣返第一批戰俘,當這批幸運者的名單公布以後,親友們紛紛通過廣播電台向他們表示問候。死於蘇聯俘虜營的德國士兵總共為130萬,其餘200萬倖存者中的最後一批,直到1956年才獲釋返國。

『伍』 實在想不通 艾森豪威爾虐待德國戰俘是出於什麼目的

因為當初是在二戰結束期間,美國經濟條件並沒有比英國強大多少,而當初英美當時需要簽訂合作協議,這個協議裡面就是對待俘虜,要給俘虜與士兵同樣的待遇,英國和加拿大手裡的德國戰俘共200萬,其中大多數還被放回去了,其實本身就是英國和加拿大違約,畢竟美國當時也沒那麼強大,國弱就得挨欺負,不虐待他也是養不起

『陸』 二戰時期加拿大,關押了3萬多德國俘虜,對戰俘做了什麼,為何戰俘都不願回國

然而有一個國家真是把戰俘當上帝伺候了,好吃好喝還可以玩,又不用幹活,要是我我也不走。這個國家就是加拿大。二戰時期,加拿大關押了3萬多德國俘虜。因為德國潛艇開到了加拿大附近,很多俘虜都是海軍,大部分都關押在魁北克。這些俘虜,被稱為最幸福的俘虜。

世界上最幸福的俘虜們,加拿大魁北克

首先住的是庄園別墅,加拿大專門建立一個座巨大的庄園,有山有水有樹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其次,吃的用的,不用幹活加拿大每個月按時送補給;最後還包你玩的開心,大量時間做業余活動,比如踢足球隊,玩音樂,喜歡種花的可以種花。

這些德國俘虜到達加拿大以後,被巨大的幸福感淹沒。很多俘虜都說,被加拿大俘虜是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很多德國俘虜,到了加拿大後,人都長胖了,再也沒有恐懼和壓迫。這些俘虜說,比起德國的壓抑,軍隊裡面受的罪,和死亡的風險,這里就是天堂。很多德國俘虜,二戰以後不喜歡戰後的德國,懷念加拿大舒適的生活。

不少人後來移民回到了加拿大,後來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是德國人,而是加拿大人。二戰德國海軍戰績最高的王牌艇長,被俘後關押在加拿大,後來就移民了加拿大。我覺得這就加拿大的高明之處,他們地大人少正缺人呢。得人心者得天下啊,成功的俘獲了俘虜的心。

『柒』 二戰德國戰俘戰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在二戰結束前後,在所謂"解放"歐洲大陸的美國軍隊的戰俘營里,有接近一百萬德國武裝部隊戰俘由於飢餓和美軍的故意虐待而死亡。

在二戰中,1100多萬德國平民和士兵淪為戰勝國的俘虜.他們被關押在從北極圈到澳大利亞的數千座戰俘營里,他們必須為自己參與的荒唐戰爭付出代價。戰爭結束後,那些在美國佛羅里達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戰俘營里當俘虜的德國人很幸運。但關押在蘇聯戰俘營里的300萬戰俘卻必須為生存而掙扎,他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沒能再返回德國。
希特勒的劊子手們曾經大肆屠殺東歐國家的人民,2700萬蘇聯公民在戰爭中喪命,被

德國俘虜的大約400萬蘇聯紅軍戰士死掉了一半,因此對復仇的恐懼蔓延整個德國。戰爭結束時有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內的50萬德國平民被抓進了斯大林的勞改所。在那兒,因飢餓、疾病和絕望而導致的死亡司空見慣。曼弗雷德·彼得斯今年74歲,是一名退休教師。1945年3月,當蘇聯軍官把16歲的曼弗雷德從但澤的家中帶走時,他對母親說:「不要擔心,今天下午我就回來。」但他錯了,他在蘇聯的戰俘營里待了2年4個月零22天。在蘇聯紅軍的嚴密監視下,戰俘們排成五隊,在一周內向東方行進了120公里。「我們幾乎沒東西吃,只喝了少量的水。掉隊的人不是遭毒打就是被槍斃埋掉。」曼弗雷德解釋說。最後,曼弗雷德和其他數千名戰俘一起被塞進牲口車廂運往烏拉爾山南部的一個戰俘營。「我們到達了一個圍著鐵絲網的戰俘營,四周矗立著崗樓。戰俘營後面的草原一望無際。」曼弗雷德在一個鎳礦做了兩年苦工。疾病卻救了這個年輕人,他被列入了遣返回國人員的名單。
在法國的戰俘,命運也好不到哪去。法國人清楚地記得德國人對他們的佔領,現在輪到法國人報復了。許多德國士兵在街上被鞭打,有些被槍殺。還有一些戰俘必須清除戰爭年代德國工兵埋設的地雷,至少有1800名德國戰俘死於這項危險的工作。

『捌』 二戰時期,各國都是怎麼對待戰俘的

法西斯一般都是虐待戰俘。德國和日本都會把戰俘進行非人的虐待或者將戰俘當做勞動力,他們給戰俘的食物少之又少,以至於二戰末期集中營被解放時,裡面的戰俘都只剩下一副皮包骨頭。
而盟軍基本是持平。有直接就地處決戰俘的,也有把戰俘送到監獄里的,但是,監獄里的戰俘至少可以吃飽飯,比盟軍戰俘的命運要好多了。德軍戰俘一般在戰爭結束後關押幾年便會釋放,有一些殺人部隊的戰俘會被處以死刑。就地處決戰俘的一般發生在前線,許多二戰電影都有反映過,比如電影《狂怒》里的一群美軍士兵擊殺了一名德軍戰俘。這些現象只要不傳開,基本都沒什麼事的,沒什麼人知道嘛。
最後,咱們偉大的中國人,對戰俘實行優待,然而,在抗日戰場很少擒獲日軍戰俘,就算擒獲了,日軍戰俘也是不吃不喝,死活不投降。只有極少數日軍戰俘接受了教育,放下武器,幫助了中國軍隊。

『玖』 二戰中,對待戰俘最好和最壞的國家分別是哪個

萊茵大營那個是杜撰出來的,連原作者巴克切自己都承認了。
另外抗戰中國軍也不是軟柿子,因為親人和戰友被日軍殺害,他們也不能百分之百地善待日軍俘虜。
事實上國軍部隊對待日軍戰俘一點都不比蘇聯紅軍遜色,經常是一次會戰下來抓住的俘虜只有區區幾人或者數十人。日軍士兵信奉「武士道」死戰不降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即使有日軍戰場繳械投降,常常也逃不脫被就地處決的命運。很多時候,國軍士兵抓到日俘後,就地砍頭、剖腹、活埋、火燒,直欲置於死地而後快。滇西反攻中,日軍的負隅頑抗使國軍蒙受極大傷亡,國軍士兵惱怒萬分,將活捉的日俘全部脫光衣服,挑斷手腳筋,用荊棘纏身,釘在樹上。他們以為那些日本人會死了,結果沒死,然後就挖出眼睛,割掉鼻子和耳朵,把嘴巴打上洞,用樹枝穿過去上下嘴唇縫起來;還沒死,就開始剝日本人的臉上的皮,即使這樣,那些日本人往往也要六七天左右才死。。。史沫特萊在《中國在反擊》一書中記述,國軍士兵在武漢保衛戰中,對舉手投降告饒的日軍從來不喊「交槍不殺」,而是高喊「殺----」一個活的也不留。台兒庄會戰,我軍俘虜了30多名日本士兵。為了讓老百姓見識一下日軍的猙獰面目,蔣委員長命令押送到武漢,拴在電線桿子上示眾。後被憤怒的市民亂石砸死。1941年冬天,我廖磊部在湖北和河南交界的雞公山,端了日軍一個野戰醫院,日本女護士被國軍強奸後幹掉。日本傷兵被殺掉。日軍在中國很少主動投降的。除了武士道精神毒害以外,中國軍隊不接受其投降,也是個重要原因。
至於新四軍和八路軍,據一些老兵的回憶說八路軍中殺害日軍俘虜的事也是有的,只不過較國軍要少一些。
個人認為二戰中對待俘虜最好的國家是英國,因為英國是最看重《日內瓦公約》的國家。
至於二戰中對待俘虜最壞的國家,日本肯定是其中之一,另外老毛子和德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德軍殺害蘇軍戰俘的事估計懂點二戰史的人都已經知道了,另外我這里還有德軍屠殺盟軍戰俘的資料(資料來源:《正義之劍---全球追捕審判納粹戰犯史鑒》),不妨做個參考。
美、英以及西歐國家落入納粹德國手中的戰俘,其生活待遇一般來講要明顯優越於蘇軍戰俘,但也多次遭到被殺害的結局。突出的一例是47名美、英、荷蘭被俘飛行員的悲慘境遇。1944年夏天,上述47名飛行員在對德國的一次轟炸中飛機被擊落,跳傘後被俘。他們全部被納粹法庭判處死刑,並押送到素以殺害戰俘聞名的毛特豪森集中營執行死刑。集中營司令官馬克斯·齊萊斯認為,無論使用槍決還是絞刑,都對飛行員們太便宜了。他於是採用了一種讓他們吃盡苦頭的處決辦法,送他們去採石場做工,讓不堪忍受的苦役和毒打把他們慢慢地折磨死。他們慘死的情景是後來由倖存的戰俘講述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的採石場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從地面上有一條用80塊粗糙的大岩石塊壘起的階梯通往盆地底部。這47名空軍戰俘,每天光著腳,只穿襯衣和短褲,有的光著膀子。他們抱著或扛著25公斤到30公斤重的石塊,沿著石台階往上走,時不時地飽嘗拳打腳踢,甚至被有意投下的石塊砸傷。搬到地面還來不及放下,就又被趕下去,強迫他們搬一塊比前一回更重的大石塊。這樣折騰了一天,到晚上收工時,已有21人活活累死。次日,黨衛軍又用同樣的手法對付還活著的人。到第二天晚上,就只剩下一個活人了。
聞知戰友們慘遭殺害,被關押在毛特豪森集中營薩岡分部「3 號空軍戰俘營」的數百名美英飛行員決定越獄。他們以難以想像的毅力,挖通了1 條越獄隧道。1945年3 月24日,80名英國飛行員越獄成功。希特勒聞訊大怒,親自下令殺害敢於逃跑的飛行員。3 月26日,蓋世太保總頭子繆勒下命令給布雷斯勞地區的蓋世太保頭子、黨衛軍突擊隊中隊長沙爾貝文克,要他執行殺害重新被捕的飛行員的任務。盡管不少納粹大員出面做希特勒的工作,還是有50名飛行員被殺害。這就是二戰中有名的薩岡事件。戰後,這兩起慘案的罪魁禍首、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司令官馬克斯·齊萊斯及其主要幫凶,被美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在布亨瓦爾特集中營,幾十名文身的法國年輕戰俘被集中營司令官漢斯·科赫的妻子伊爾絲挑選出來。她以注射防疫針的幌子給他們注射了致命的毒劑。其實,這些法國青年完全是無辜的,伊爾絲之所以殺害他們,其目的僅僅是為了剝取他們的人皮,去製作各種工藝品,以滿足自己酷愛「藝術」的嗜好。
在納茨維勒集中營,漢斯·羅德等納粹醫生甚至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抓獲到盟軍的女官兵,一律使用注射毒劑的辦法處死。為此,戰後盟軍法庭曾對這些淪為戰犯的納粹醫生進行過嚴正的審判,直至判處死刑。這就是聞名歐洲的納茨維勒集中營罪犯審判案。

『拾』 美國人怎樣對待德國戰俘和日本戰俘

我說說戰後各國的總體情況吧
二戰對待戰俘最好的是英國人(不算某天朝)
英國管理下的德國戰俘死亡率是最低的...大約千分之三
而且待遇比較好
在美國人和法國人管理下的德國戰俘慘一點
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虐待
但由於德法之間的國仇
以及之前德國對美國戰俘的屠殺
所以這批戰俘死亡率高一些
美國管理下大概是百分之二左右(至於那種美國屠殺百萬德國戰俘的蠢話可以無視)
法國管理下大概百分之四(可以理解)
最慘的是被蘇聯和東歐國家俘虜的德國人
大部分被送去西伯利亞服苦役
死亡率都超過了百分之三十
但是想想蘇聯戰俘在德國人手上超過一半的死亡率
我就覺得這完全是德國人自作自受
鬼子比較垃圾
鬼子手上英國戰俘死亡率達到百分之25
美國戰俘更慘
接近百分之四十
這可能是由於對美國轟炸日本本土的報復吧
美國人手上的日本戰俘倒是沒什麼資料
停戰前日本人幾乎沒幾個投降的所以沒必要統計
停戰時為了安撫日本也只是處決了那些戰犯
小兵們沒什麼損失
慘一些的是被蘇聯俘虜的關東軍
被送往西伯利亞
不過與德國人相比
日本人的待遇好很多
據說死亡人數只有四位數而已

閱讀全文

與加拿大如何對待德國戰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