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哪個城市有工業展會城市之稱

德國哪個城市有工業展會城市之稱

發布時間:2022-07-07 13:25:26

『壹』 德國南部的新興工業城市是A.漢堡B.柏林C.慕尼黑D.魯爾區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魯爾區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慕尼黑是德國南部的新興工業城市。

『貳』 德國的主要城市是什麼

主要的城市:柏林、科隆、德累斯頓、杜塞爾多夫、法蘭克福、漢諾威、漢堡、萊比錫、慕尼黑、紐倫堡、斯圖加特

德國主要城市

柏林Berlin -- 是德國的首都, 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 也是遊客到德國必到的地方. 現有人口近340萬. 柏林作為德國主要的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機器製造、化工、印刷、紡織和食品加工等。柏林還是國際交通樞紐. 1838年柏林-波斯坦鐵路通車, 揭開了歐洲鐵路時代的序幕, 1881年, 世界上第一輛有軌電車在柏林投入使用。 1994年4月5日, 柏林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漢堡Hamburg -- 是德國最大的港口城市, 全稱為「自由漢薩城漢堡」(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是德國第二大城市. 漢堡人口約190萬.漢堡是北德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也是西歐通向北歐、東歐的橋梁,陸海空交通都很發達. 漢堡是世界最大的貿易中心和集散地之一,有近3000家外貿公司,許多工業企業也直接從事進 出口業務。許多世界聞名的貿易集團在漢堡設有總部。漢堡是德國第三大旅遊城市。市內有博覽和會議中心(CCH),每年舉辦約40個博覽會和專業展 覽會以及近400個各類會議,使漢堡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會議和博覽會舉辦地之一. 博覽會和 會議帶動了旅遊、賓館和餐飲業. 市內僅中餐館就達300家。

慕尼黑Munich -- 是德國第三大城市,人口約130萬, 它是德國也是歐洲的一座著名旅遊城市, 是德意志南部最瑰麗的宮廷文化中心, 已有800 多年歷史。慕尼黑盛產啤酒, 飲用量為世界第一, 因此人們慣稱慕尼黑為「啤酒之都」。對慕尼黑人來說不可一日無啤酒, 啤酒節是慕尼黑民間的傳統節日, 已有170年的歷史. 每當節日來臨, 遊行隊伍在大街上載歌載舞, 街頭有戲劇表演、民歌表演和音樂會. 人們拿著啤酒杯湧上街頭,逢人便喊「乾杯」, 男女老少皆狂歡豪飲. 節日期間, 本國和外國遊客紛紛湧入慕尼黑, 為該市帶來巨大收益。

法蘭克福Frankfurt -- 位於德國的中部, 是德國商業及製造業的中心, 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城市. 人口約59萬, 這里財經機構包括德國聯邦銀行、全國主要的證券交易所和唯一的黃金交易所等. 國際貿易亦占重要地位. 工業包括機械、化工、醫葯、印刷、製革和食品加工等. 水陸空交通非常發達. 法蘭克福是德國重要的文化中心。

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 -- 位於德國西部的一座城市, 是有[小巴黎]之的德國時裝都會, 也是[日資企業]的歐洲基地, 故有許多日本人經營的商店.

『叄』 為什麼說萊比錫是「博覽會之城」

德國薩克森州城市。位於萊比錫谷地中央,魏斯埃爾斯特河、普萊瑟河及帕斯河的匯流處,其中魏斯埃爾斯特河流經市內。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約56萬 。1015年作為要塞首載於史冊。1160年建市。地處歐洲重要商路之上,中世紀起即成為商業中心,20世紀初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工業以機械製造為主,染料及橡膠生產興盛。印刷出版業淵源甚早 ,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書在此問世 ,500 多年來一直是德國印刷出版業中心。市內書店林立,素有書城之稱。手套及樂器製造業久負盛名。交通發達,為鐵路樞紐。為科學文化名城,設有卡爾·馬克思大學及音樂、戲劇、美術、體育等學院和薩克森科學院、地理與大地生態學研究所等。擁有各類圖書館 250個 ,其中有歐洲最大的教育圖書館科曼尼斯圖書館 。具有800多年歷史的萊比錫國際博覽會每年春 、秋兩季舉行。市內德意志哥特式的古建築保存完好。街道呈環形-輻射狀結構。

萊比錫 (德語:Leipzig; 索布語/波蘭語:Lipzk) 是德國薩克森州最大的城市,德國東部的第二大城市。位於薩克森州萊比錫盆地中心。它的古稱是Lipsia或Lipzk,來源於斯拉夫語Липа,意思是「酸橙樹」或「椴樹」。歌德稱它為「小巴黎」。

面積:297.61 平方公里
居民:493,052 (2001年12月31日)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地理
3 氣候
4 人口
5 名勝
6 交通
7 經濟
8 教育設施
9 友好城市
在1015年的一個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萊比錫城堡」的名字。1165年這里建立了一個市場。這個日期現在被認為城市的建城日,以後每年都要舉行兩次大的商業性集會;1268頒發的特許狀,使萊比錫集市更加規范化,成為博覽會的雛形。

1409年,萊比錫大學成立,萊比錫開始了成為出版業中心的的發展歷程,此後又成為1912年建立的德國國家圖書館的所在地。從1497年起萊比錫被允許開展博覽會。150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下詔,規定萊比錫周圍15德里的范圍內享有集市優先權。從此萊比錫的貿易集市地位日益突出,最終發展成今日世界聞名的博覽會之城。萊比錫圖書博覽會是世界最大的圖書交易及博覽會之一。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於1723年至1750年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工作。

1813年,萊比錫成為拿破崙戰爭中著名的萊比錫戰役(又稱「民族戰役」)的主戰場,拿破崙的軍隊被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的聯軍擊敗。為紀念這次戰役100周年,德國於1913年建立了「民族之戰紀念碑」(de:Völkerschlachtdenkmal
萊比錫曾經是德國第一條長途鐵路的終點站,該鐵路建於1838年,從萊比錫到薩克森首府德累斯頓),萊比錫後來成為中歐鐵路運中的重要樞紐。萊比錫車站的建築也享有聲譽,現在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客運車站。

1863年,斐迪南·拉薩爾在萊比錫成立了德國的第一個工人政黨——全德工人聯合會(Allgemeiner Deutscher Arbeiterverein)。1920年代,法本化學康采恩在萊比錫附近的洛伊納(de:Leuna)建立了龐大的化學及石油工業綜合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萊比錫遭到盟軍的猛烈轟炸,1945年4月20日被美軍第60步兵師佔領。

從1952年到1990年,萊比錫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萊比錫專區的首府。1989年爆發了針對昂納克政權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活動。德國統一後,萊比錫發展十分迅速,現在居民已超過五十萬。

萊比錫是申請主辦2012年奧運會的城市之一。

名勝
Image:Leipziger Rathaus (Frontansicht).jpg
萊比錫老市政廳老市政廳(<noinclude>):最初建於1556年,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現存者為戰後重建。內部現為萊比錫歷史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德意志圖書館(<noinclude>):建於1913年,收藏自那時以來的全部德文書籍,現藏書超過800萬冊。
托馬斯教堂(<noinclude>):該教堂以巴赫精心培養的托馬斯合唱團及巴赫的指揮而聞名。1723年-1750年,巴赫在此擔任管風琴師兼合唱指揮。他創作的《馬太受難曲》等名曲均在這里首演。
巴赫博物館(<noinclude>):展品有巴赫的樂譜手稿和當時的樂器。
格拉西博物館(<noinclude>):也稱樂器博物館,是建於1925-1929年間的裝飾藝術風格(<noinclude>)的建築。含3家博物館,展品有3000件16到19世紀的樂器。
尼古拉教堂(<noinclude>):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初建於1165年,是羅馬式和後期哥特式的建築風格。教堂內椰樹狀的巨柱和天花板充滿濃郁的異國風情。1989年前民主德國的革命發源於此。
新音樂廳(<noinclude>):著名的萊比錫音樂廳交響樂團就設在這里,1981年落成。
印刷與藝術博物館(<noinclude>):原為帝國法院裁判所,展品有2700幅油畫和750件雕塑。涉及到的作家有倫勃朗、魯本斯和丟勒等名家。
交通
市內交通有軌電車(Strassenbahn)、公共汽車(Bus)、城郊列車(S-Bahn)等。主頁

經濟
萊比錫以機械製造業 展會業 印刷為主。

2002年後,保時捷(Porsche)和寶馬(BMW)這2大汽車業巨頭將工廠遷入萊比錫。

教育設施
大學
萊比錫大學
萊比錫科技,經濟,文化大學

名稱: 博覽會之城--萊比錫
主題詞或關鍵詞: 地球科學 地理
欄目關鍵詞: 科普知識
內容
內容
Title 博覽會之城--萊比錫
萊比錫是德國的著名城市,北距柏林165公里。面積141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

萊比錫街頭萊比錫地處中歐交通要道,早在中世紀就是東西方貿易中心。1170年開始出現商業性的集市,這便是萊比錫博覽會的前身。15世紀,萊比錫博覽會已成為歐洲各國商品交換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博覽會的大部分設施被毀,商品交流一度停頓。戰後在1946年又恢復舉辦。萊比錫博覽會的展室面積共達35萬平方米,每年舉辦兩次:3月份的春季博覽會,以工業產品和綜合性產品為主;9月份的秋季博覽會,重點展出輕工業品和各種消費品。

萊比錫還是一個有名的「書城」。早在15世紀初,這里已是德語地區的出版印刷中心。現在,萊比錫已有100多家設備精良的印刷廠,印刷質量舉世聞名。在全市60多萬居民中,從事印刷業的職工就達二三萬人。自1914年以來,萊比錫每年定期舉行國際書籍展覽會。國際書展在市中心展覽大廈舉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書商和出版社都雲集於此,參加展出。

萊比錫的居民酷愛音樂,差不多都會拉小提琴等樂器。這里是德國音樂會的發源地。

「萊比錫」一詞在古斯拉夫語中,意思是「種有菩提樹的地方」。市區,郊外,濃郁的菩提樹處處可見。每當鮮花盛開季節,滿城花香陣陣,沁人心脾。除國際博覽會外,城內還有古皇宮、列寧舊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館、萊比錫動物園等名勝古跡。

『肆』 為什麼德國萊比錫被稱為是博覽會之城

‍12世紀兩條著名橫貫歐洲的大商道在萊比錫交匯,無數商賈名流聚集於此,催生了蓬勃的商業。

從1165年起,這里就開始舉辦商業集會,商人們背著貨品,紛至沓來,參加一年三次,每次維持十天的集市,租賃附近倉庫存放貨物,足見800年前就已經頗具規模!積極的商業氛圍也拉動了其他產業,比如酒店業,萊比錫古老的好酒店可不少哦!

近年來新建成的萊比錫新博覽會區是當前世界最現代化的博覽會區。除了眾多的工業博覽會外,萊比錫圖書博覽會尤其著名。

『伍』 德國有個著名的工業區...是什麼

魯爾區 聯邦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西部。通常以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管轄范圍為界,主體部分介於萊茵河及其東岸支流魯爾河和利珀河之間,作東西向延伸;還包括周圍邊緣地帶。面積4970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2%。人口524萬(1983),約佔全國總人口9.2%;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174人。區內城市櫛比,為歐洲著名的城市集聚區。以單一職能中小城市為主。1980年全區10萬以上人口城市有19個,其中埃森、多特蒙德、杜塞爾多夫和杜伊斯堡四大城市人口在50萬以上。 地理位置優越,處中、西歐和南、北歐的中心部位,水、陸交通的要道,與歐洲各國主要經濟區相距不遠。地形以平原為主,上覆黃土層,土地肥沃,適宜農作;南北有緩丘和高地,東部為山區,森林較茂密。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1月平均氣溫1℃,7月17℃,全年有235~260天氣溫在5℃以上,生長期較長。常年盛行偏西風,年降水量750~900毫米,雨日多,濕度大。萊茵河自南向北流經本區西部,發源於東部山區的魯爾河、埃姆斯河和利珀河,均為東西流向,注入萊茵河,構成稠密的水網,為全區提供生產和生活用水以及航運之便。煤炭資源豐富,1200米內硬煤探明儲量650多億噸,約佔全國硬煤總儲量95%。煤的埋藏較深,但品種多,煤質好,其中約3/5為適於煉焦的肥煤。煤田遍及區內各地,是工業發展的動力和原料基礎。 中世紀時,本區中部是朝聖要道,有「聖路」之稱。13世紀末起已有原始採煤業,發展了初步的煉鐵和金屬加工,「聖路」沿線出現商業城鎮。但早期經濟仍以農業為主,平原地區是當時德國的「谷倉」。1835~1861年德國第一批鐵路在魯爾區建成,1850~1870年煤炭工業興起,加以大批外籍技術工人移入,推動了經濟發展。1871年普法戰爭後,德國統一,並從法國獲得大量戰爭賠款,佔有盛產鐵砂的洛林地區和盛產鉀鹽的阿爾薩斯地區(經營40多年),促進了煤鋼聯營和重化工業的發展。19世紀末開始興建運河,並和不斷興建的鐵路和公路組成水陸聯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魯爾區已成為德國工業的核心地區。1939年,硬煤產量達到1.3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佔全國總產量65.5%;生鐵和鋼產量也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73.6%和66.9%。隨著經濟發展,一系列工業城鎮應運而生,人口急劇增加。在兩次世界大戰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期間,魯爾區也經歷多次衰退。1920年成立的全區最高規劃機構——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幾十年來採取了一系列重振經濟措施,如改造老企業,引進新技術,實行專業化、協作化生產,調整生產布局,發展第三產業和農業,改善經濟和部門結構,以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交通運輸網,注重環境保護等。魯爾區至今仍在聯邦德國經濟中保持突出地位。 重化工業是魯爾區經濟的基礎,形成採煤—煉焦—發電—煉鐵—煉鋼—鋼鐵加工—機器製造和採煤—煉焦—煤化學兩大工業系列。煤炭和鋼鐵工業是主導部門,長期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現仍集中全國硬煤和焦炭產量的80%以上、鋼鐵產量的70%左右。鐵礦石全部從巴西、賴比瑞亞、瑞典等國進口。煤、鋼產地接近,產品70%左右就地加工、消費。全國年煉鋼能力 400萬噸以上的大型鋼鐵企業中有 6個位於本區。機器製造業和化學工業也是本區重點發展的部門,在全國居領先地位。前者以重型機械為主,面向區內其他工業部門,生產采礦、冶金、化工設備、建築機械、鐵路機車等;化學工業起源於煤化學,以煉焦和合成氨為基礎,生產多種基本化工產品以及化肥、染料、葯品等。煉鋁、煉鋅和煉錫業是有色冶金工業的重要部門,礦石依賴進口。電力工業發達,以火電為主,總裝機容量約佔全國30%,發電量自給有餘。60年代以來,新興的工業部門有汽車、電子、電器、精密機械和儀表、煉油、石油化工等。玻璃、啤酒、紡織、服裝等輕工業也有一定規模。全區工業結構日臻完善。「聖路」歷來是人口稠密、工礦業集中地帶,有多特蒙德(東部)、埃森(中部)和杜伊斯堡(西部)三大工業中心。隨著採煤區由南向北逐漸推移,工業分布也相應北移,已在利珀河以北形成了新的採煤和化工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區工業又明顯出現由東向西,即向萊茵河沿岸集中的趨勢,以便利用廉價水運以及進口的鐵礦石和原油等原料。杜伊斯堡是全區最大的鋼鐵和重型機械製造業基地,煉油、石油化工等也主要分布在萊茵河沿岸。 農牧用地約佔全區土地面積的40%左右,東部和萊茵河以西地區較為集中,其他地區多為分散的小塊農田。主要種植燕麥、冬小麥和大麥等飼料及糧食作物,飼養乳牛、豬和家禽。農業生產面臨工礦、交通和住宅建設佔地日增的矛盾,環境污染等也是限制因素。 水陸交通發達。以萊茵河為主幹的4條天然河道,與多特蒙德-埃姆斯、萊茵-黑爾訥、韋恩爾-達特爾恩、達特爾恩-哈姆4條運河,組成稠密的水運網,溝通了魯爾區與沿海港口。河港密集,全區共計74個,其中杜伊斯堡為全國和歐洲最大的河港。由 5條鐵路干線組成的鐵路網,通往國內和鄰國主要城市。鐵路總長9850公里,年貨運量1.5億噸,分別佔全國的1/3和2/5;鐵路密度達每平方公里2.4公里,相當於全國平均值的17倍。公路四通八達,總長18900公里,有聯邦一號公路、多特蒙德—哈根—吉森等重要干線,以客運為主。此外,還有遍及全區的油、氣、化工產品的管道網。

『陸』 德國著名工業城市,什麼諾什麼。誰知

德國著名工業城市:漢諾威
人口 51萬
面積 203平方公里
概況 德國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首府所在地,北德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德國北部,1241年開始建市。漢諾威國王曾經和英國漢諾威王朝擁有共同的君主。普魯士時期為一個省。二戰中遭受嚴重的破壞。戰後經過重建成為德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博覽會城市。
2000年漢諾威舉辦本世紀第一個國際博覽會,使漢諾威聞名世界。漢諾威工業高度發達,汽車、機械和附件電視制工業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採用。製造業尤為突出,還有全國最大的輪胎廠。這里電子工業技術先進,德津風根公司的工程師研究出PAL電視制式,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採用。近年來第在平業異軍突起,已佔就業人數的2/3,除商業、金融、保險業外,展覽會議業、旅遊業也蓬勃興起,歐洲最大的旅遊社組織的TUI的總部就設在這里。
漢諾威戰後發展為「博覽會城」。戰後初期百業凋零,一切從零開始。為了振興佔領區經濟,1947年英國軍政府下令舉辦工業博覽會,工程在一家名叫聯合輕合金工廠的廠址動工,因陋就簡,開辦展覽。值得欣慰的是,開展後不出數天,竟有幾十萬人絡繹不絕前來參觀。他們看到久違了的德國產品,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上千家公司得到訂單,擺脫困境。展後各方面反應良好,於是奠定了博覽會的地位,以後年年續辦,遂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博覽會。如今每年四月,有四五十個國家不下6000家廠商踴躍參展。新機器、新設備、新技術層出不窮,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參觀者。大者如起重機械,小者如手動工具,代表了世界工業生產的最新技術水平。

『柒』 歐洲被稱為「工業之都"的是

歐洲被稱為「工業之都"的是德國的慕尼黑。

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是生物工程學、軟體及服務業的中心。

(7)德國哪個城市有工業展會城市之稱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慕尼黑位於北緯48°08' ,東經 11°35' ,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自由州的上巴伐利亞高平原,距離阿爾卑斯山北麓約45公里,海拔高度約為520米 。

地形地貌

慕尼黑所處的地域屬於阿爾卑斯山冰川前緣地。該市位於一片沙質高地上,這片高地的北部為一片非常肥沃的燧石區域,已經不受阿爾卑斯褶皺運動的影響;而在其南部地區,覆蓋著冰磧丘陵。位於兩個地帶之間的慕尼黑附近,則是冰河作用形成的冰水沉積帶。在沉積物變薄的地方,地下水就滲入沙礫層表面並注滿這一地區,導致在在慕尼黑北部形成沼澤。

『捌』 德國五大著名展會

1. 德國漢諾威國際歐洲機床展覽會
世界第一流的機械製造技術專業展覽會;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模具及機床領域專業展覽會歐洲機床展覽會(EMO)始創於1951年,是由歐洲機床工業合作委員會支持舉辦的機床製造行業專業展覽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在歐洲的兩大著名展覽城市按照」漢諾威—漢諾威—米蘭「的模式巡迴展出,展期由以前的8天縮短到6天。EMO是以其展覽規模全球最大,展品種類豐富,展品水平引領世界,參觀客商檔次最高而聞名於世的。它是國際機床行業的窗口,是國際機床市場的縮影和晴雨表,是中國機床工具企業通往世界的最佳市場平台。該展覽會堪稱世界機床與製造技術行業權威、專業的盛會之一,充分展示了當今世界製造設備和技術領域的科研和創新,在國際金屬加工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
2. 德國漢諾威國際工業展覽會
全球最大最專業的工業貿易領域的旗艦博覽會。德國漢諾威國際工業展覽會始創於1947年,每年舉辦一屆,已經成功舉辦70屆。該展不僅是世界上展出面積最大的工業展,而且展品展示技術含量高,被公認為是聯系全球工業設計、加工製造、技術應用和國際貿易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全球工業貿易領域的期間展覽會、世界工業貿易的「晴雨表」和全球工業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3. 德國慕尼黑國際自動化和機電儀一體化博覽會
慕尼黑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博覽會(AUTOMATICA)是由慕尼黑展覽集團主辦的專業技術貿易展覽會,每兩年舉辦一屆,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六屆。該展會實現了將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全部生產和科研環節囊括其中的創新,將兩個專業融合起來,這是展會歷史上的首次成功嘗試。展會不僅有全球最著名的機器人製造商,也覆蓋機器人工業生產線以及商用機器人等多個領域。該展會已經成長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機器人行業及自動化技術博覽盛會,通過兩年一次機會,將世界各地的機器人自動化領域從業人員聚集到一起,分享最新最尖端的機器人技術和科技成果。
4. 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金屬鑄造加工展覽會
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金屬鑄造加工展覽會由全球著名的杜塞爾多夫展覽公司舉辦,每三年一屆,是當前世界上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影響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國際性冶金鑄造行業類展會。該展會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品牌,為全球冶金與鑄造市場提供最為優質的產品與服務,並引領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與趨勢。憑借獨特的貿易展概念,為所有的參展商提供「企業對企業」的機遇。國際買家、用戶、生產者、貿易商與行業領導者都將通過本次展會與客戶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5. 德國斯圖加特國際金屬加工展覽會
德國斯圖加特國際金屬加工展覽會於1982年創辦,每兩年在斯圖加特舉辦一次,其規模和專業程度均為歐洲第一。斯圖加特地區是歐洲最重要的機床和金屬加工機械生產基地,其方圓200公里內集中了歐洲40%的機床和相關生產廠家,50%的德國機床工業位於該區域內。20多年來,AMB已經發展成為德國金屬加工業的焦點,薈萃了世界機械製造業領域最新技術,引領世界金屬加工的創新與發展。AMB的特點還在於參展商和觀眾組成的多樣化,展商中既有國際性的知名大公司,也有眾多的中小型公司。觀眾有四分之三來自工業界,其餘的則多來自貿易和咨詢公司。

『玖』 德國的第一大工業城市在那

德國的第一大工業城市是漢堡。
漢堡是德國三大州級市(柏林,漢堡,不來梅)之一,德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國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貿中心、德國第二金融中心,同時是德國北部的經濟和文化大都市。有著「世界橋城」的美稱。
漢堡是德國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也已成為德國的新聞傳媒與工業製造業中心。漢堡是世界大港,被譽為「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世界各地的遠洋輪來德國時,都會在漢堡港停泊。
除美國西雅圖外,漢堡是世界上第二大飛機製造區,生產「空中客車」。漢堡大多數工業和外貿有關。

閱讀全文

與德國哪個城市有工業展會城市之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