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用什麼手勢表示贊揚

德國用什麼手勢表示贊揚

發布時間:2022-07-08 13:44:10

❶ 不同國家有哪些有趣的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也稱體態語言、態勢語言、態勢語,它是運用身體或身體的某一部分肢體作出動作,以表達思想、溝通感情、傳遞信息的一種表達形式。肢體語言是一種無聲語言,它與有聲語言一樣,是人們交往中經常使用的一種不可或缺的交際形式。
肢體語言的表現形式很多。由於文化環境不同,有些肢體語言的意義也不完全相同。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不斷加強,了解一些常見、常用肢體語言的用法,對於我們恰當、得體地運用肢體語言,提高交際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1、點頭與搖頭
在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點頭表示肯定、同意、承認、認可、滿意、理解、順從、感謝或打招呼等(英、美人點頭還可表示告別)。與點頭相反,搖頭則表示否定、不同意、不承認、不滿意、不理解等。但是,在印度、斯里蘭卡、保加利亞、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或其中的一些地區,則是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比如,在印度表示同意就是把頭向左搖動。
2、伸舌頭(吐舌頭)
在我國,伸舌頭有表示吃驚、得意、艷羨、驚訝、調皮、害羞、不好意思,或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而表示抱歉等意思。而紐西蘭的毛利人對某人伸舌頭,則是尊敬的表示。當貴賓到來時,為了表示歡迎,毛利人不僅上身裸露穿乾草製作的裙子跳草裙舞,而且在跳舞的過程中,一邊跺腳一邊把舌頭伸出來。據說,鮮紅的舌頭是表示赤誠的心。
3、豎大拇指
在我國,豎大拇指是表示「好」的意思,用來稱贊交際對方幹得好、了不起、高明等,這個意思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有些國家還有其他一些意思。在德國,豎大拇指表示數字「1」;在日本,表示數字「5」,還表示「男人」、「您的父親」、「最高」;在韓國,表示「首領」、「自己的父親」、「部長」、「隊長」;在墨西哥、荷蘭等國,表示「祈禱幸運」;在美國、法國、印度等國,表示「攔路搭車」;而在澳大利亞、希臘,豎起大拇指,尤其是橫向伸出大拇指被認為是一種污辱。
在我國,一些人往往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表示「自己」的意思。而在西方,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談到自己時應用手掌輕按自己的左胸,那樣會顯得端莊、大方、可信。
4、伸食指
伸出食指往下彎曲這一手勢,使用范圍也很廣泛。在我國,表示數字「9」;在日本,表示「偷竊」;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表示「死亡」;在墨西哥,表示「錢」或詢問價格、數量的多少。
5、伸中指
在我國,中指伸出,其他四至彎曲向下,像烏龜的樣子,是罵人的話。在國外,伸出中指則有不同的意思。在美國、新加坡等,表示「被激怒和極度的不愉快」;在墨西哥,表示「不滿」;在澳大利亞、突尼西亞,表示「侮辱」;在法國,則表示「下流的行為」。
6、長角手勢
即大姆指、小姆指伸直,其餘三指呈握拳方式,像動物長犄角的形狀。在我國,人們常用這種手勢表示數字「6」,而在西方一些國家則表示「戴綠帽子」。當某人配偶有了外遇,人們就用這個手勢暗中進行嘲笑,表示這個人已長角了。另外,有人在爭吵時,不甘受辱的一方也可以用雙角手勢指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抗議。也有人用這種手勢驅魔避邪,如在黑夜荒野中經過墳場時,用這種手勢求得心安,遇見靈車經過時用這種手勢自保,以免被鬼魂附身或是犯了殺氣。
7、OK手勢
OK手勢就是拇指、食指相接成環形,其餘三指伸直,掌心向外,它已成為世界語了,運用很普遍。但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有著不同的意義。在美國,表示「同意」、「順利」、「很好」的意思;在法國,表示「零」,或表示某件事情不值一提,也表示自己的不贊成;在日本,則表示「錢」;在泰國,它表示「沒問題」;在巴西,表示「肛門」 ,是粗俗下流動作。而在中東等地區,這種手勢則象徵了孔或洞,有明顯同性戀的意涵。如果在酒吧等公共場所,有人向你出示這種手勢,大概就是尋找伴侶了,千萬不要回以豎大姆指的手勢,也不要以為他向你比OK。
8、V形手勢
V形手勢源於英國,因為「V」字是英文「Victory」(勝利)的字頭,所以用V形手勢表示「勝利」。使用這種手勢時,需掌心向外,以手指背向自己。如果掌心向內,則是一個不禮貌的動作,表示侮辱、輕視的意思,就變成罵人的手勢了。但在希臘,使用這種手勢時則必須把手指背向對方,否則就表示污辱,輕視對方的意思。因為在希臘一般V字手勢代表了視對方為惡魔、邪惡之人的意思。
據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出席一個場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會時,他一露面,群眾對他鼓掌歡呼,邱吉爾則做了一個V形手勢。不知邱吉爾是不知道,還是一時失誤,把手背對著觀眾了。人群當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發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9、作揖
作揖是海內外華人獨特的肢體語言,大約起源於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過春節時,晚輩向長輩還常用作揖伴以問好來拜年。據《周禮》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系,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作揖的基本手勢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掌對右拳或包或蓋。右拳左掌是「吉拜」,反過來,左拳右掌就是「凶拜」了,這是作揖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的!

❷ 豎大拇指在不同國家的含義是什麼

豎大拇指在不同國家的含義: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豎大拇指通常用來表示搭車;在奈及利亞這種手勢被認為是侮辱性手勢;在德國則代表數字「1」;在日本表示數字「5」;在澳大利亞則表示罵人。

肢體語言可以幫助我們在語言不能做到這一點時進行交流,但事實證明,並非所有的手勢信號都是相同的。在不同國家之間,同樣的手勢可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


其他手勢的含義

1、「OK」手勢

美國:好的。

日本:錢。有時候這個手勢是用三個手指在底部做的。

巴西:一個粗魯的手勢。比如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就犯過重大的錯誤,尼克松在訪問巴西的時候對著人群展現了這個「OK」的手勢,結果得到了噓聲的回應。

2、「我有你的鼻子」手勢

美國:在「我有你的鼻子」游戲中,食指和中指之間的拇指代表從孩子臉上偷來的鼻子。

土耳其:類似於中指的下流手勢,也用來表示不同意或拒絕請求。

巴西:避免痛苦、難過和嫉妒,它是一個護身符,可以防止「邪惡的眼睛」。

印度尼西亞:進攻姿態。

3、「V」手勢

美國:和平。它也用來表示勝利。

中國、日本、韓國、泰國:拍照時擺出可愛的姿勢。

英國、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做同樣的手勢時,手背朝外是一種侮辱。

4、「失敗者」手勢

美國:通常用它作為嘲諷,意思是「失敗者」。

中國:數字8,被認為是幸運數字。

5、豎起大拇指

美國:很好。它也用於搭便車。

伊拉克、伊朗:一種侮辱性質的手勢,和許多國家豎中指類似。

6、小指向上

美國:它要麼表示喝茶時的「花哨」,要麼表示你做出了一個不應被違背的承諾,也被稱為小誓言。

日本:情人或重要人物的象徵。

7、「來這里」的手勢

美國、厄瓜多:「過來」這個手勢也用於引誘某人。

菲律賓:它只用來叫狗。用在人身上是貶義的。你可能會因為使用它而被捕。

❸ 關於相同的手勢在不同國家的不同含義

常見手勢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含義
1,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圈,其餘三個手指頭伸直或者略屈(OK手勢):中國和世界很多地方:零或三美國、英國:OK,即贊同、了不起的意思法國:零或沒有泰國:沒問題、請便日本、緬甸、韓國:金錢印度:正確、不錯突尼西亞:傻瓜
2,食指和中指上伸成V形,拇指彎曲壓於無名指和小指上:世界大多數地區:伸手示數時表示二,用它表示勝利據說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發明的。不過在表示勝利的時候,手掌一定要向外,如果手掌內向,就是貶低人、侮辱人的意思了。在希臘,做這一手勢的時候,即使手心向外,如手臂伸直,也有對人不恭之嫌。
3,左手或者右手握拳,伸直食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數字一法國:請求提問新加坡:最重要澳大利亞:請再來一杯啤酒
4,舉大拇指:中國:好、了不起,有贊賞、誇獎之意義大利:數字一希臘:拇指向上表示「夠了」,向下表示「厭惡」、「壞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好、行、不錯.

美國人手勢的含義

你計劃出國旅遊或者在准備接待一位國外友人。當談到通過示意動作或身勢語來傳遞信息的時候,你如何辯別什麼是粗魯的示意動作,什麼是得體的示意動作?或者如何辯別什麼是粗俗的示意動作,什麼是粗魯的示意動作?
這里列舉了20種美國人最常用的示意動作和身勢語。我給你最好的忠告是要善於觀察,對你周圍發生的情況要感覺敏銳,以免發生誤解。要敢於提問題。
1、握手
美國:北美人在見面時握手相互致意,他們從兒童時代起就學會握手時要緊緊地有力握一 下。
其他地區:雖然幾乎全球都以握手為歡迎對方的方式,但日本人仍然喜歡向對方鞠躬致意(但不久將迎合西方人的習俗,也用握手致意)。東南亞人是兩掌在胸前對合作祈禱狀。中東人和許多東方人在握手時,往往輕輕握一下,那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化里,緊緊握手意味著挑釁。
2、目光接觸
美國:當向人致意或和人交談時,北美的小孩就已知道要正視對方。如果不看著對方,這通常被認為是羞怯或者是缺乏熱情,或者――甚至更糟――是懦弱。
其他地區:恰恰相反,日本和韓國的父母親教導他們的子女不要正視對方而要轉移目光,避免目光接觸。他們認為,目光直接接觸是威脅對方,或者可能會有暗示性慾的。
3、揮手
美國:北美人不論是在向人打招呼還是告別,或者只是要引起離他較遠的人注意,他們舉臂,張開手,來回擺動。
其他地區:在歐洲大多數地方,這個動作表示"不!"。歐洲人在打招呼或告別時,習慣於舉臂,將手在腕部上下揮動,好像籃球運動員運球的動作。義大利人可能用完全不同的手勢:他們舉手,僅手指向內擺動。
4、召喚
美國:北美人要召喚別人通常是先揮手以引起對方的注意,然後把手轉過來做向內舀的樣子。美國人還有一種召喚人的手勢,那是伸出食指(手掌朝著自己的臉),將該食指向內屈伸。
其他地區:這兩種示意召喚的手勢在世界的其他地區都可能被誤解。在歐洲各地,要表示"到這兒來"的手勢是舉臂,手掌向下,然後將手指作癢狀。至於屈伸食指這個手勢,在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只用來召喚動物的,從來不用來召喚人。
5、表示勝利的"V"字形的手勢
美國:用食指和中指形成V字形,這差不多在全球都可理解為示意"勝利"或者"和平"。
其他地區:然而,注意,在英國,如果你伸出食指和中指形成V字形,手掌向著自己的臉,這等於示意"他媽的!"
6、"O.K."的手勢
美國:北美人經常並熱情地炫示這個手勢:拇指和食指構成環形,其他三指伸直。
其他地區:然而,注意,在法國這個手勢表示"零"或"毫無價值"。在日本,它的意思是"錢",好像是在構成一枚硬幣的樣子。在巴西、蘇聯和德國,這象徵人體上非常隱蔽的孔。因此,在那些國家裡,決不要打這個表示"O.K."的美國手勢。
7、豎起大拇指
美國:這個在北美以及許多別的國家裡非常普遍的手勢常被用來無聲地表示支持和贊同:"幹得好!"、"O.K."或者"棒極了!"以及其他十幾種表達用語。
其他地區:然而,在某些地區,這個手勢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在澳大利亞,如果大拇指上下擺動,這等於在說,"他媽的!"北美人用豎起的大拇指表示要求搭便車,但在奈及利亞等地,這個手勢卻被認為非常粗魯,因此必須避免這么做。在日本和德國,豎起的大拇指也用來計數:在日本這大拇指表示"5",但在德國則表示"L"。
8、"鉤住他們的雙角"
美國:大多數得克薩斯州人會識別這個手勢(舉起拳頭,把食指和小指直)為得克薩斯大學的集合集號,因為它象徵該校的標志和吉祥物,著名的得克薩斯長角公牛的長角。
其他地區:但是,在義大利,同樣的手勢卻表示某個人的妻子有外遇。在非洲,它可以表示祈求上帝降禍於別人。在巴西和委內瑞拉,同樣的手勢卻被認為是用以避邪的祝願幸福的表示。
9、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美國:在正常的社交情況下,北美人站在一起時,一般相互間隔30英寸左右,大約為一臂之遙。這個間距被認為是使個人感到"舒適安逸的范圍"。
其他地區:然而,東方人的間距一般還要大些。相反,拉丁語系人和中東人則靠攏得多――有時甚至腳趾抵腳趾,並肩站時兩肘相觸。因此,北美人必須鍛煉自己使能容忍這么靠近的位置,因為如果挪動身體退讓會發出一個不友好的信息。
10、碰觸
美國:北美人不喜歡碰觸。好朋友之間會偶爾碰一下對方的前臂或肘部。非常好的朋友之間也許甚至會把一個手臂圍著對方的肩膀。但是點頭之交決不會擁抱。
其他地區:東方人也和美國人一樣避免這種身體的接觸,但是拉丁語系人卻喜愛熱情擁抱和親切地拍拍對方的背。在中東甚至可以看到兩個阿拉伯男友手拉手地在路上走,這只是表示友情。
11、接吻
美國:北美人通常只是給愛人和母親親吻。有時在親近的女親屬之間親吻。但是兩個男人很少親吻。
其他地區:拉丁語系人、歐洲南部的人和俄羅斯人,不論男女,相識的人之間通常親吻臉頰。但這只是佯作在臉頰上吻一下,有時在兩邊臉頰上都吻一下,或者甚至"吻三下":先吻一邊面頰,再吻另一邊,再回過來吻先一次吻的那邊。順便說一下,歐洲大陸親吻女士的手這個禮儀現在幾乎已看不見――只有在義大利和其他羅曼語系文化群落的一小部分騎士風度的人才這么做。
12、祝酒
美國:北美人偶爾禮節性地舉杯或碰杯相互祝酒。但是在婚禮上,男儐相所要承擔的幾乎就是祝酒。
其他地區:在世界其他地區,祝酒比較普遍,也比較復雜和重要。為了避免難堪,北美人應該先學會當地的祝酒習俗,並且准備好一套簡短精煉的和巧妙得體的祝酒辭來應付即席祝酒的需要。
13、擠進已有人就坐在兩排座位間的狹通道
美國:允看體育比賽或在劇院里,北美人通常是臉向前,背朝著已就坐在觀眾,側身在兩排座位間的狹通道擠過去。
其他地區:在蘇聯以及一些歐洲國家,人們進入兩排座位之間的狹通道則是臉對著已就座的觀眾。如果臉不對著已就坐在觀眾,則被認為是非常粗魯的。要遵循當地人的習俗,請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
14、"我看見一位漂亮的姑娘"
美國:北美人要表示這個信息是頻頻揚眉毛,或者吹口哨。
其他地區:義大利人是伸出食指在面頰旋動來表達這個信息。希臘人是輕撫下巴,法國人則吻自己的手指頭,巴西人則用雙手假裝一個望遠鏡並且對著那美麗的目標。
15、吹口哨
美國:北美人向漂亮女人吹口哨,但也在運動場上作為喝彩的形式,或者在一場傑出的演出,又拍手又吹口哨。在這些場合,吹口哨都表示贊揚。
其他地區:然而,在全歐洲,在這種公共場合下,吹口哨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它表示不贊成,反對,甚至嘲笑。
16、點頭和搖頭
美國:在世界大多數地方,上下點頭表示"是",左右搖頭表示"不"。
其他地區:然而,在保加利亞,他們的習慣剛好相反。他們點頭表示"不";而表示"是"他們左右搖頭。
17、"請你聽電話"
美國:北美人要表達這個信號先握拳,然後把拇指和小指盡量伸直來模擬一架電話聽筒,再把這個手勢放在耳邊。但這並不是全球公認的信號。
其他地區:例如,阿根廷人所接受的手勢是伸出食指在太陽穴或耳邊劃圈――也許是老式的手搖電話機的殘跡。(但是,對北美人和德國人來講,這也是表示"那太荒唐了!"的信號。)
18、表示長度等
美國:如果你問一位北美人"6英寸有多長?",他或她會伸出兩個食指,把兩指相距約6英寸以表示這段間距。
其他地區:然而,在哥倫比亞,以這種方式用兩個食指表示間距被認為是非常粗魯的。因此,哥倫比亞人用另一種示意動作來表示間距和高度。表示間距,他們會伸出一隻手和前臂,用另一隻手掌的掌刃來標示所需要的間距。要表示高度,他們伸出手,手掌向下,但這只表示動物的高度。要表示人體的高度,則把手掌豎起來,掌刃向下。
19、敲門
美國:在北美人的家裡,通常將浴室門半開著。這樣,我們可以知道沒有人在用浴室。
其他地區:在歐洲人的家裡,浴室門通常是關著的。因此,總得先敲門。有一個重要的補充說明,在墨西哥,在敲門時,務必不要用我們通常用的節奏"m-de-de-m-m…m-m"(或者按二段古老的樂句"刮臉和理發,二角五分"的節奏來敲門)。在墨西哥,這一特殊的節奏帶有非常庸俗和粗魯的信息。
20、最後,把拳頭向上擊向另一隻手的手掌
美國:可以看到一個北美人隨意甩動雙臂,無意識地把一隻手的拳頭擊人另一隻手的手掌中去。
其他地區:然而,在智利,你得當心,這種完全相同的手勢只具有一個意思:"他媽的!"
這里給你20條忠告,使你知道什麼是粗魯的示意動作,什麼是得體的示意動作。記住這些你就可以改變你的稱號,從"無知的外國人"改為"有學問的外國人"。

❹ 各國手勢在各國的含義

在世界各國各地,由於風俗的不同,文化也是不一樣的,而今天要說的是世界上一些常見的手勢的含義,雖然手勢一樣,但是含義各不相同!一起來看看吧!

向上伸大拇指

豎大拇指的手勢,幾乎在世界公認表示好、妙等類似的信息。但是也有不一樣的意思,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豎大拇指通常用來表示搭車;在德國則代表數字1;在澳大利亞則表示罵人。

向上伸中指

單獨伸出中指的手勢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意味著好事情,普遍用來表示「不贊同」、「不滿」或「詛咒」之意。表示一些惡劣行為。

大拇指和食指搭成圓圈

也就是我們常見的「OK」的手勢,就是表示認同、可以的意思,但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這個手勢,在美國別隨便用,部分地區可能表示「種族主義」。

近日,美國一位棒球球迷,就因為在美國NBC電視台的一位黑人主播身邊做出了一個「OK」的手勢,而被他所支持的「芝加哥小熊隊」永久禁止觀賽了。

❺ 德國人第一次見面時用什麼肢體語言打招呼

身處國外,當談到通過示意動作或身勢語來傳遞信息的時候,你如何辯別什麼是粗魯的示意動作,什麼是得體的示意動作?如何進行正確的回應,而不至於被人誤會?在這里列舉了一些外國人最常用的示意動作和身勢語。給您提供一些外邦生活的日常習慣,以免發生誤解帶來麻煩。

1、目光接觸
當向人致意或和人交談時,北美的小孩就已知道要正視對方。如果不看著對方,這通常被認為是羞怯或者是缺乏熱情,或者,甚至更糟——是懦弱。恰恰相反,日本和韓國的父母親教導他們的子女不要正視對方而要轉移目光,避免目光接觸。他們認為,目光直接接觸是威脅對方,或者可能會有暗示性的。

2、握手
北美人在見面時握手相互致意,他們從兒童時代起就學會握手時要緊緊地有力握一下。雖然幾乎全球都以握手為歡迎對方的方式,但日本人仍然喜歡向對方鞠躬致意(但不久將迎合西方人的習俗,也用握手致意)。東南亞人是兩掌在胸前對合作祈禱狀。中東人和許多東方人在握手時,往往輕輕握一下,那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化里,緊緊握手意味著挑釁。

3、揮手
北美人不論是在向人打招呼還是告別,或者只是要引起離他較遠的人注意,他們舉臂,張開手,來回擺動。但是,在歐洲大多數地方,這個動作表示"不!"。歐洲人在打招呼或告別時,習慣於舉臂,將手在腕部上下揮動,好像籃球運動員運球的動作。義大利人可能用完全不同的手勢:他們舉手,僅手指向內擺動。

4、召喚
北美人要召喚別人通常是先揮手以引起對方的注意,然後把手轉過來做向內舀的樣子。美國人還有一種召喚人的手勢,那是伸出食指(手掌朝著自己的臉),將該食指向內屈伸。這兩種示意召喚的手勢在世界的其他地區都可能被誤解。在歐洲各地,要表示"到這兒來"的手勢是舉臂,手掌向下,然後將手指作癢狀。至於屈伸食指這個手勢,在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只用來召喚動物的,從來不用來召喚人。

5、點頭和搖頭
在世界大多數地方,上下點頭表示"是",左右搖頭表示"不"。在保加利亞,他們的習慣剛好相反。他們點頭表示"不";而表示"是"他們左右搖頭。

6、"V"字形
用食指和中指形成V字形,這差不多在全球都可理解為示意"勝利"或者"和平"。然而,在英國,如果你伸出食指和中指形成V字形,手掌向著自己的臉,這等於示意"他媽的!"

7、"O.K."的手勢
北美人經常並熱情地炫示這個手勢:拇指和食指構成環形,其他三指伸直。不過,在法國這個手勢表示"零"或"毫無價值"。在日本,它的意思是"錢",好像是在構成一枚硬幣的樣子。在巴西、蘇聯和德國,這象徵人體上非常隱蔽的孔。因此,在那些國家裡,決不要打這個表示"O.K."的美國手勢。

8、豎起大拇指
這個在北美以及許多別的國家裡非常普遍的手勢常被用來無聲地表示支持和贊同:"幹得好!"、"O.K."或者"棒極了!"以及其他十幾種表達用語。北美人用豎起的大拇指表示要求搭便車,但在奈及利亞等地,這個手勢卻被認為非常粗魯,因此必須避免這么做。在日本和德國,豎起的大拇指也用來計數:在日本這大拇指表示"5",但在德國則表示"L"。

9、敲門
在北美人的家裡,通常將沒在用浴室門半開著。這樣,我們可以知道沒有人在用浴室。在歐洲人的家裡,浴室門通常是關著的。因此,總得先敲門。

10、吹口哨
北美人向漂亮女人吹口哨,但也在運動場上作為喝彩的形式,或者在一場傑出的演出,又拍手又吹口哨。在這些場合,吹口哨都表示贊揚。然而,在全歐洲,在這種公共場合下,吹口哨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它表示不贊成,反對,甚至嘲笑。

11、碰觸
北美人不喜歡碰觸。好朋友之間會偶爾碰一下對方的前臂或肘部。非常好的朋友之間也許甚至會把一個手臂圍著對方的肩膀。但是點頭之交決不會擁抱。東方人也和美國人一樣避免這種身體的接觸,但是拉丁語系人卻喜愛熱情擁抱和親切地拍拍對方的背。在中東甚至可以看到兩個阿拉伯男友手拉手地在路上走,這只是表示友情。

12、接吻
北美人通常只是給愛人和母親親吻。有時在親近的女親屬之間親吻。但是兩個男人很少親吻。但是,拉丁語系人、歐洲南部的人和俄羅斯人,不論男女,相識的人之間通常親吻臉頰。但這只是佯作在臉頰上吻一下,有時在兩邊臉頰上都吻一下,或者甚至"吻三下":先吻一邊面頰,再吻另一邊,再回過來吻先一次吻的那邊。順便說一下,歐洲大陸親吻女士的手這個禮儀現在幾乎已看不見――只有在義大利和其他羅曼語系文化群落的一小部分騎士風度的人才這么做。

❻ 美國人表示OK的手勢在德國表示什麼

用拇指和食指組成圓圈,其餘三指伸直,表示「OK」的手勢在德國被視為對對方行為粗魯。

❼ 翹起大拇指表示誇獎,在歐美表示什麼意思

在美國,豎起大拇指是要打車。在一些美國的影視劇里,看到有人站在路邊豎起拇指靜靜地等著,而不是我們站在路邊將胳膊伸出來,看到一輛計程車就要攔下的意思。通過查詢,翹起大拇指叫車是源於英國的紳士之舉,可能也是覺得在路邊伸手攔車比較粗鄙吧?我們國家好像還沒有這樣攔車的舉動!希望這樣的文明舉止也可以在中國大地上流傳開來!

豎拇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表示贊揚的,在網路上這個還是點贊的意思。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我們會知道很多關於豎拇指的習慣,例如在狹窄道路會車的時候,一般是先行的人會豎起大拇指,對讓行的人表示感謝,這個也是很多國家和地區通行的做法。你在生活中使用這個豎起大拇指的行為嗎?你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呢?

❽ 德國元首向民眾伸出右手斜舉向天的禮節是什麼

首先舉手禮方式為高抬右臂45度,手指並攏向前。意為「德意志及其人民和利益高於一切」。 這種舉手示意禮源於古羅馬時代。它其實是由古羅馬敬禮手勢(Roman salute)演變而來的, 右手伸直, 手掌朝下, 指的意思是:To cover-up for socialism 保護社會主義。 31 7Br
納粹的舉手示意禮有以下幾層意思: 偏激愛國主義的信仰與軍國主義嚴格等級制度的體現與絕對服從; 納粹黨黨員和民眾對希特勒的無限崇拜和絕對服從; 決心沿著希特勒指引的爭取雅利安人勝利斗爭的方向前進. VW_yQr +(
另外這種舉手禮是希特勒從墨索里尼那借鑒來的,在1938年前的納粹德國被稱為「第三帝國」,沿用古羅馬帝國的舉手禮也表現了當時德國民眾被《凡爾賽條約》壓抑,渴望民族復興達到第一、第二帝國時期的強盛的民族情緒!
現在在德國已經不用了,但是有少數納粹組織還在使用,不過是非法的哦

❾ 德國納粹斜向上手勢的含義

「納粹禮」是指「德意志禮(der Deutscher Grueszlig;)」吧。方式為高抬右臂45度,手指並攏向前。意為「德意志及其人民和利益高於一切」。
heil Hitler納粹禮(Hitlergruß)。
在二次大戰中德文亦稱「Deutscher Gruß」(德國式問好),是一種納粹黨為展示對元首希特拉的忠誠而由羅馬式敬禮而改造的敬禮。中文普遍翻譯Heil一字為萬歲,而不是意譯的健壯。
在1933年到1945年間的德國,納粹禮是平常的問候方式。平民之間、或武裝黨衛隊對上級對話較常用「希特拉萬歲!」。希特拉自己則喜好稱呼為「我的元首萬歲!」(Heil, mein Führer!)或簡單的「萬歲!」(Heil!)。
Nazi salutes (納粹敬禮)
它其實是由古羅馬敬禮手勢(Roman salute)演變而來的, 右手伸直, 手掌朝下, 指的意思是:To cover-up for socialism 保護社會主義。
而最早這個手勢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用來嘲弄致力得權或獨裁的人或事,後來被希特勒使用,變成納粹主義的代表象徵之一。
其實它在西元1787年至1934年間也曾經是美國通用的舉手禮之一,後來由於納粹敬禮的關系,才由羅斯福總統立法改成其他方式的舉手禮。
目前除了法西斯和納粹有在使用這種敬禮之外,這個手勢在許多國家都是被立法禁止使用的。

閱讀全文

與德國用什麼手勢表示贊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