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的經濟發展為什麼內陸反而比沿海更好
從近代開始,人們就已經逐漸的認識到了海岸線對一個國家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一般來說,近海又擁有天然良港的城市大多都會經濟發達,不過這在德國卻是一個反例。
總結說來,因為歷史上的傳統因素,現代工業革命後的高速發展和地理位置上帶來的交通差異,也終於造成了德國成為一個沿海經濟不如內陸經濟的「另類」國家。
㈡ 德國的領海面積有多大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邊境線全長3758公里,從最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奧伯斯特道夫到最北邊濟特島上的里斯特,相距876公里;從東端的薩克森州泰斯特至西端的北萊茵 - 威斯特法倫州塞爾康特距離640公里。全國總面積為357 027平方公里(2003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 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㈢ 為什麼德國不發展海軍,和英國進行死磕到底呢
二戰時期德軍在軍事上的失利,有一個原因就是陷入兩線作戰,希特勒為何要冒險,在尚未解決對英國的戰事前,強行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呢?
德國需要養活龐大的軍隊,德國資源應該遠遠不夠,為了稱霸世界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蘇聯地大物博,英國本土資源匱乏,但是從軍事實力相比英國蘇聯實力應該相當,並且蘇聯剛經過大清洗,不少軍官都被迫害,權衡利弊,在幾乎同樣的戰損情況下當然選擇物資豐富的蘇聯了。對於德國來說,即使拿下英倫三島,也是一片大戰後的廢墟,要石油和物資也沒多少,北海油田更不知道在哪呢,德國陸海空三軍也會損失慘重,除了達到打掉盟軍反攻橋頭堡的戰略目標外,真沒什麼大作用。蘇聯那邊礦產和石油都很豐富,而且能發揮出德國陸軍的閃擊優勢。
㈣ 德國為何沒成為海洋霸主
隨著蒸汽革命和工業革命的進行,很多國家從默默無聞,發展成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特別是在近代的發展中,很多國家都曾經當過海洋霸主。比如說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這些國家也是殖民地比較多的國家。可是我們熟悉的德國,卻沒有成為海洋霸主,其實這跟德國當時的內情是有關系的。
3、被其他國家阻斷發展
在德意志地區有很多鄰國,荷蘭就是其中之一。荷蘭對於德國來說,有著明顯的地理優勢,他們本身就是近海國家。雖然曾經被西班牙統治,但是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荷蘭逐漸站了起來。當發展起來之後,海上領域也成了他們的發展區域,也正是由於荷蘭的干擾,德國才沒有成為海上霸主。
㈤ 德國有海灘嗎
德國北部臨近波羅的海,有海也有沙灘。其中廣受遊客歡迎的一處海灘是北海淺灘,位於德國北部的石荷州,是潮汐地帶的作用下形成的,漲潮時被海水淹沒,退潮時恢復乾燥,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在這里你可以體驗有沙丘、海鹽、鹽沼的海景這樣的自然奇觀。
北海淺灘國家公園是中歐地區最大的國家公園,這里有近3200種動物物種,沿著水邊,可以發現海星、小螃蟹、蝸牛、牡蠣和淺灘蠕蟲,同時作為大量候鳥的棲息地,國家公園全年都能吸引遊客,非常適合喜愛大自然的旅客。參觀潮汐奇觀也是這里最大的亮點之一。
㈥ 德國沿海么
當然沿海啦,西部臨大西洋的北海。北邊也臨海。我給你張德國的地圖吧
㈦ 德國有沒有海洋大學
專門的海洋大學貌似沒有。不過有側重這方面研究的大學:
基爾大學的海洋研究已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在該領域開展研究,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有海洋科學研究所(IFM-GEOMAR)。基爾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是萊布尼茲基金會的成員,是歐洲規模最大的海洋綜合研究機構。研究所主要有四個研究領域:大洋環流和氣候動力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海洋生態學、海底動力學等。
本科專業:海洋科學。
研究生專業有:海洋動物學、海洋化學、實用海洋學、理論海洋學、海洋微生物學。
研究生學位課程有:海洋學、氣象學、生物海洋學、海洋化學、地球科學(地質學,礦物學和地球物理學)等。
海洋科學研究所共有750名工作人員,其中400名為科學家;教授職位33個。
海洋科學研究所具有四艘研究船,並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如載人深潛器JAGO、深海機器人ROV KIEL6000和ABYSS等。
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航海及航海安全,海上運輸的自動化與計算機集成技術,船舶修理技術和技術裝備,國際航海的社會與法律,全球航海無線電通訊。
德國基爾大學的海洋方面研究以基爾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IFM-GEOMAR)為主。從2004年成立至今,基爾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共完成各種項目報告38篇,發表各類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圖書等共6345篇,其中期刊論文2000餘篇,會議論文2700餘篇,平均每年1200篇左右。不同領域發表文章數目如下:海洋環流及氣候動力學(2414);海洋生物地球化學(1479);海洋生態學(1462);海底動力學(1387)。
IFM-GEOMAR目前參與了三個大型項目的研究:未來海洋研究、俯沖帶的流體與揮發分研究、熱帶海洋的氣候與生物地球化學的相互作用。
除了上述基礎研究外,研究所還參與了一些應用研究,如:能量與二氧化碳的封存研究、海洋物質研究等。
不來梅大學:重點在工程和自然科學領域,最突出的是工業工程,物理學,數學,微生物學,計算機與數字媒體,地球科學(特別是海洋地球科學)和法律(尤其是歐洲法),這些專業享有很高的聲譽。
㈧ 為什麼希特勒的注意力在大陸,而不是海洋
希特勒不會游泳。呵呵
㈨ 中國跟德國之間隔著什麼洋
中德中間沒有海洋。
中國與德國同位於亞歐大陸,中國屬於亞洲在亞歐大陸東部,德國屬於歐洲在亞歐大陸西部,中間並沒有隔著海洋。
亞歐大陸是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的合稱。從板塊構造學說來看,亞歐大陸由亞歐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和東西伯利亞所在的北美板塊所組成。亞歐大陸亦可以是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所在的地域的雅稱。
中文名:亞歐大陸
外文名:Eurasia
面積:54,759,000 km²
人口:4,620,000,000 (2010)
人口密度:84/km²
國家:92個
時區:UTC至UT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