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原來的東德和西德各自包括現在德國的那些城市
西德: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耳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語:Die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簡稱「民主德國」(德文縮寫:DDR),俗稱「東德」,是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期間存在於歐洲中部的社會主義國家。 首都為柏林(東柏林),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是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員國。
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柏林戰役戰敗之後,納粹德國在該年5月2日向蘇聯投降、5月8日向盟軍投降,之後德國領土被同盟國分區佔領,由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管制。1949年5月23日,美國、英國、法國佔領區合並於9月20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蘇聯佔領區則在同年10月7日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又稱東德,首都為東柏林。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布停止存在,其領土正式並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首都設在波恩,兩德統一後遷都至柏林。
❷ 德國的鄰國有哪些
逆時針: 丹麥 荷蘭 比利時 盧森堡 法國 瑞士 奧地利 捷克 波蘭
1、德國位於歐洲西部,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2、東鄰波蘭、捷克,
南接奧地利、瑞士,
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
北與丹麥相連
(2)德國有哪些國家和地區擴展閱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
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參考資料
網路-德國
❸ 德國和哪些國家接壤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瀕臨北海和波羅地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1、陸地上與德國接壤的國家分別為: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瑞士、奧地利、捷克、波蘭、荷蘭 。
2、海上與德國接壤的國家分別為:丹麥、瑞典、挪威、英國。
❹ 古代德意志包括現在哪些國家
德國,義大利,智邦
❺ 德國總共有幾個州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由16個州組成(括弧內是各州首府)。它們是:巴登-符騰堡(斯圖加特)、巴伐利亞(慕尼黑)、柏林、勃蘭登堡(波茨坦)、不來梅、漢堡、黑森(威斯巴登)、梅克倫堡-前波莫瑞(什未林)、下薩克森(漢諾威)、北萊茵-威斯特法倫(杜塞爾多夫)、萊茵蘭-法耳茨(美因茲)、薩爾(薩爾布呂肯)、薩克森(德累斯頓)、薩克森-安哈特(馬格德堡)、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基爾)和圖林根(埃爾富特)。柏林、不來梅和漢堡是市州。
德國過去總是分為邦國。但是,在許多世紀中,德國地圖經常在改變形狀。在近代造成最大變化的是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1866年的普魯士-奧地利戰爭、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德國被分裂以及德國最大的邦國普魯士的解體。聯邦各州今天的形狀絕大部分是1945年以後形成的。在此過程中也部分地考慮到了古老的鄉土情誼和歷史上的邊界劃分。
直至1990年德國統一,聯邦共和國包括原先在西方佔領區建立的並各自在1946-1957年之間頒布了民主憲法的11個州。
在蘇占區,在後來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領土上,建立了5個州。但是它們不久就屈服於中央集權的地區管理制度。1990年3月18日第一次自由選舉後,決定建立5個新聯邦州。它們基本上保留了1952年以前的形狀。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亦即勃蘭登堡、梅克倫堡-前波莫瑞、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特以及圖林根等州加入聯邦共和國;東柏林和西柏林統一。
❻ 德意志帝國包括現在的哪些國家
大部分屬於德國,還有法國、波蘭、立陶宛、丹麥、捷克、奧地利、俄羅斯、拉脫維亞與白俄羅斯。
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1919)也就是結束到一戰以後。以普魯士(Preuszligen)王國為中心,通過王朝戰爭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德意志聯邦國家。1871年1月18日成立,包括22個德意志邦、3個自由市(漢堡(Hamburg)、不來梅(Bremen)、呂貝克(Lübeck))及帝國行省阿爾薩斯-洛林(Elsaszlig-Lothringen)。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屬普魯士王國的波森省、西普魯士和但澤割讓給波蘭,默麥爾地區割讓給立陶宛,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歸還丹麥,萊茵蘭地區南端被並入薩爾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及波美拉尼亞被並入蘇聯及波蘭;普魯士的西部地區並入西德,中部並入東德,地理意義上成建制的普魯士已不復存在。1920年,德國戰敗後,經過公投,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歸於丹麥;南部歸於德國。1945年之後,西里西亞絕大部分並入波蘭 。小部分位於德國薩克森自由州,而奧匈帝國統治的部分現在位於捷克。波美拉尼亞西部屬於德國,東部屬於波蘭。東普魯士,被蘇聯改為加里寧格勒,而91年蘇聯解體後,此地屬於俄羅斯,拉脫維亞與白俄羅斯。漢堡是德國北部一州,是一個城市州。不來梅州位於德國北部威悉河入海口處,該州由兩個城市——不來梅市和不來梅港組成,面積404平方公里,人口68.4萬,是德國最小的聯邦州。呂貝克,一譯「盧卑克」。德國北部重要港市。阿爾薩斯一戰結束後屬法國領土,二戰初期重歸納粹德國,至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奪回。
洛林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割讓給德意志帝國。
❼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分別與什麼時間佔領了哪些國家和地區
935年至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國,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叫默麥爾地區)並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 1938年 3月12日 - 德國入侵奧地利。 3月13日 - 奧地利合並入德國。 1939年 3月15日——德國軍隊佔領捷克。 8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黨衛軍冒充波蘭軍隊襲擊德國的一個電台,製造德軍入侵波蘭的理由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波蘭。 1940年 5月17日——德國佔領比利時布魯塞爾。 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 6月17日——法國總理——貝當向納粹德國宣布投降。 1941年 4月27日——納粹德軍攻入雅典。 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 1944年 3月18日——德國佔領匈牙利。
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佔領了哪些國家和地區
納粹從1939年算起,到1942年侵略領土達到最大,包括法國(1940)挪威(1939)奧地利(1938)丹麥(1939)捷克(1938)斯洛伐克(1939)(從捷克斯洛伐克一戰獨立到1994年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剋期間,一直是統一國家,但納粹是先侵佔捷克地區後吞並斯洛伐克地區的),還有荷蘭(1940)比利時(1940)盧森堡(1940)南斯拉夫(1941)希臘(1941)波蘭(1939)蘇聯部分地區(150萬平方千米土地,自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以西地區)波羅的海三國(不過那時蘇聯以將其吞並)。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仆從國(受納粹控制,但芬蘭較獨立)芬蘭,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還有北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部分地區,從埃及利比亞邊境線到阿拉曼)。以及島國馬爾他。從比利牛斯山到烏拉爾山的廣大地區(義大利等少數地區除外)及北非一部。
❾ 德國旁邊的國家有哪些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
❿ 德意志是哪幾個國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人口8253.7萬人,大部分為德意志人。居民信奉基督教和羅馬天主教,通用德語。首都
設在柏林。
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戰敗投降。二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控制的西佔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德國實現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