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如何培養空軍

德國如何培養空軍

發布時間:2022-07-10 17:20:18

❶ 二戰初期德國空軍要訓練多少個月,(包含體能訓練),飛行訓練要多少小時才能加入德國空軍

大部分都是非戰時飛行俱樂部直接轉正,畢竟一戰結束後德國禁止擁有空軍

❷ 德國法西斯如何擴軍備戰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便喪失了全部殖民地,面積為300萬平方公里,同時交出約佔領土四分之一,人口約十分之一的領土,賠款1300億德國馬克,並不得進行戰爭動員,不得擁有空軍(註:1926年正式取消空軍),陸軍不準擁有重炮和坦克(實際上還有一樣東西,知道是什麼吧,對,沖鋒槍),不準成立軍校,軍隊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準擁有潛艇,艦只總數不得超過36(輕型戰艦6,輕巡洋艦6,驅逐艦12,魚雷艇12,萊茵河非軍事區不得駐軍。看起來而言,凡爾賽和約的制定者對德國重新武裝是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但是和約中規定在國內製造重武器,則在荷蘭製造潛艇,瑞典製造飛機,國內秘密研製和坦克,甚到繼續生產化學武器,並利用發展民間體育組織等方法(註:主要是航空俱樂隊,幾乎保存下整個德國空軍),保存並繼續培養軍事骨幹。(個人意見:我認為一戰後沒有將原德軍解散,而是繼續任用那一批發動一戰的軍官是當時國聯各國的一大失誤)。

希特勒上台以後,實行法西斯專政,開始了德軍不休止的擴軍行動。首先於1933年10月以要求「軍備平等」的名義退出裁軍會議(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當年),緊接著1934年8月,秘密把陸軍限額從10萬擴充到30萬,1935年3月,正式宣布建立德國空軍(註:德國1934年生產飛機2000架,1938年達到了5200架,並因此成為西歐最強大的空軍)。同月,發布了重振軍備的宣言。與此同時,實行國防軍法,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並將軍隊和軍隊中的警察擴編為12個軍,36個師,約50萬人。二年時間,將軍隊從10萬擴編為50萬之多,並且徹底違反了《凡爾賽和約》,但當時的英法為了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不惜姑息德國,而英國更是和德國海軍秘密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雖然德國承諾將德國海軍限制於英國海軍35%的實力內,但實際上已宣告英國承認了德國可以進行擴軍備戰,大大助長了德軍備戰的氣焰。
德國因此進行了一系列的對英法的試探。首先於1936年3月宣布廢除《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條約》,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但英法未做任何干涉。同年7月,夥同義大利干涉西班牙內戰,而英法各國還大量供給德國各種戰略物資。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了德國法西斯擴軍備戰中極為重要的一步,1938年德奧合並,德國領土增加了17%,人口增加了670萬人,同時5萬奧軍並入德國陸軍,英法並未做出任何強烈反應。於是接下去便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之一,1938年9月,德國通過對英法的壓力,強迫捷克簽訂了《慕尼黑條約》,吞並蘇台德區。並於次年3月,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到此時德國的戰爭准備已幾乎全部完成。在這期間,德國製造了大量的戰斗機、俯沖轟炸機、中型坦克、強擊炮、自行火炮、高炮(在整個戰爭中德軍的八八毫米高炮是德軍的主要反坦克兵器)、戰列艦、潛艇,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德軍在軍事思想上較世界各國先行了一步,陸軍有了閃電戰的觀念,海軍比較重視潛艇作戰,空軍也較為強大。同時,希特勒通過建立黨衛軍等形式,完全控制了軍隊,軍隊不再是德國人民的軍隊,而是納粹的軍隊。
德國工業基礎較發達,為其軍隊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1940年德國有機床117.8萬,而當時的美國只有94。2萬台。同時德國本土資源較豐富,鐵、煤蓄藏量豐富,魯爾工業區又是重工業極其發達的工業區,同時在擴張又得到捷克的大量軍工廠。但德國本土石油較少,主要由羅馬尼亞進口,同時德國除了羅馬尼亞的石油外,還需要南斯拉夫的鋅,波蘭的銅、鉛,捷克、丹麥、挪威的木材,匈牙利的鋁礦沙,法國的煤鐵礦沙,義大利的汞,以及瑞典、西班牙和土耳其的各種原料,石油、橡膠、糧食尤其缺乏。

1939年8月23日,德國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法「禍水東引」的政策全面失敗。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共出動兵力62個師,60萬人,共2800輛坦克,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2000架飛機,分南北兩個集團攻入波蘭。波軍由於戰前戰備程度低,臨戰動員遲,軍事思想落後,兵力部署不當,武器落後等原因,在一月內全軍盡沒,波蘭滅亡。而德軍首次使用了閃電戰,使用了大量飛機坦克作戰,戰術運用靈活,指揮員敢進行遠程機動,僅戰死1.06萬人,3.03人,失蹤3400人。而波軍亡6.63萬人,傷13.37萬人,被俘近42萬人。

德國滅亡波蘭之後,全軍轉而秘密進攻西歐各國。德國進行了良好的戰前准備工作,並行欺騙和偽裝,竭力隱蔽戰爭意圖。作戰計劃多次改變,結果是四個小時內滅亡丹表,二月內全面佔領挪威,保證其資源供應線。

而在五月初,德國以空前的兵力共使用了162個師,坦克3000多輛,飛機4500架,以左翼佯攻,右翼主攻的方式,全面向法國推進。 而法軍戰爭准備不足,在德國向波蘭進攻的同時,竟沒有一兵一卒向德軍進攻,形成了極其奇怪的靜坐戰爭局面,同時其軍事思想落後,不能適應閃電戰的進攻速度,因此擁有兵力優勢和裝備優勢的英、法、盧、法、比五國聯軍慘遭失敗,先後受到毀滅性打擊。(當時五國聯軍擁有135個師,3000輛坦克,1300架飛機,同時英軍在本土還擁有飛機1000架可以做為支援,而當時聯軍所有的裝備並不亞於德軍)。

六月法國投降,西線戰事基本結束,德軍控制了整個西歐,此後德軍先後侵略了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希臘等國,至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德國當時的統計如下:控制領土面積達904萬平方公里,(為二戰德國領土的三倍),人口1.17億,總兵力為723.4萬,坦克5639輛,飛機萬余架,火炮與迫擊炮6萬余門,艦艇217艘,其中陸軍總兵力約500萬人,共214個師又2個旅,(其中有19個坦克師和14個摩托化步兵師),空軍168萬人,由五個航空隊、國土防空軍和空降兵組成。海軍兵力為40.4萬人,編成三個聯合編隊。此外還有黨衛隊15萬人。

1941年,德國及其佔領國共生產鋼3180萬噸,生鐵14000噸,石油480萬噸(主要在羅馬尼亞生產,因此蘇軍佔領羅馬尼亞,對德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煤4.39億噸,其中本土生產鋼1900萬噸,生鐵1400萬噸,煤2.57億噸,但石油產量很少。

至此時德軍的戰爭准備達到最高點,德國已完成侵略蘇聯的所有準備,至1941年6月,蘇德邊境德軍共集結了152個師2個旅,連同芬蘭、羅馬尼亞的29個師又18個族,總兵力計181個師又20個族,約有4300輛坦克,4.7萬輛坦克,4980架飛機,192艘戰斗艦艇,總兵力為550萬人。而當時蘇軍在西部邊境只有268萬人,1540架新式飛機和一些老式飛機,1800輛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其中1475是老式坦克),34695門火炮和迫擊炮。

從德國的戰爭准備情況來看,首先是軍隊的極度擴張,德軍總兵力從10萬擴張到了700多萬,連同其仆從國軍隊達到了1100萬的兵力,在世界上是少見的,其次是軍隊的戰略思想的改變,德軍能迅速從一戰中的啃防禦思想轉變為使用了大量飛機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協同作戰,快速摧毀敵主要兵力,採用突破防禦後兩路進攻並在敵後方合圍敵軍的作戰思想,是當時來說是比較先進的,在現在來看,其還較高的價值,但是德軍在作戰中步兵和坦克有不能很好協同作戰的情況。同時重視集中使用航空兵和空降兵,並充分發揮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速閃擊作用。德國在作戰中比較重視主突方向的選擇,以確保首突的成功。

同時德軍在戰爭前重視欺騙和偽裝,並竭力隱蔽戰爭意圖,並戰爭中搞突然襲擊,以達到快速解決戰斗的效果。同時德國提拔了一批在一戰中成長起來的中級軍官,這批軍官後來成為德軍的主力。同時德國利用英法的「禍水東引」政策,在一定程度實際使德國在初期進行了大規模的非軍事擴張。

由於法西斯的本性,德軍極為重視戰略進攻,在戰爭准備中主要的兵器為進攻性兵器,如坦克、飛機、潛艇等,因為法西斯只有進攻才能存活。同時法西斯軍隊在戰略指導思想上也是以進攻為指導思想,和其它法西斯國家,德國不存在是不是發動侵略戰爭的問題,而是僅僅存在向什麼國家發動侵略戰爭的問題。但是從德軍的戰爭准備來看,也有許多不足之外,首先是重視戰略進攻,而並不重視戰略防禦,停止進攻之日,也是法西斯開始走向徹底滅亡之日,庫爾斯克大會戰後,德軍無力在東線發動任何一次有威脅的進攻行動,而蘇軍的坦克洪流迅速將法西斯帶向毀滅的深淵。

同時,德國在武器上同樣是個問題,過於注重傷殺性武器,而電子戰力嚴重不足,而過於重視作戰能力以致於一些重型裝備不易於製造和修理,象德軍的坦克在作戰能力上極其強大,裝備了大口徑火炮,但機動性差,製造難度大,同時不易在戰場上進行修理。

而德國法西斯犯得最多的還是戰略性失誤,德軍對蘇軍的抵抗嚴重估計不足,認為能快速滅亡蘇聯,而當時的蘇軍是處於新舊交替階段,但已經裝備了一些新型裝備,戰略思想在德國侵略後迅速轉變,蘇聯人民全民動員起來,蘇軍中涌現出一大批能征善戰的部隊和一批百戰百勝的指揮員。同時德軍在進行戰爭准備時沒有考慮到一些特殊地區的作戰情況,如南斯拉夫、阿爾巴爾亞的山地戰(順便說一句,阿爾巴爾亞是當時整個歐洲唯一淪陷後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解放自己的國家,當時僅一百萬人口的阿爾巴尼亞,面對的是十萬德軍和義大利軍隊),蘇聯冬天的嚴寒氣候等。當時在莫斯科戰役中,凍死、凍傷、受凍而失去戰鬥力的部隊比被蘇軍殲滅的還要多一些。同時未能摸清蘇軍當時在戰略縱深各部隊實施的「一個部隊番號,兩個指揮系統」的情況(這是指當時蘇軍採取一個隱蔽兵力的辦法,一個部隊番號,同時有兩套指揮系統,軍官配備完全,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別一套指揮系統可以很快實現建立起一個新的部隊),少估算了蘇軍兵力達二百多師的編制,進入蘇聯後才發現蘇軍是越打越多。

更大的失誤來源於當時德軍未能解決英國後便開始進攻蘇聯,由於是兩線作戰,德軍被迫在多個不同地區的戰場上面對不同的敵人。

自古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而德國不解決西線便急於進攻蘇聯,並不能廷長法西斯的壽命,反而進一步縮短法西斯的壽命。同時德國法西斯認為自己的工業水平較蘇聯高,但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很快就將工業生產超過德國,到1942年蘇聯生產飛機25436架,其中作戰飛機21681架,坦克24446輛,而德國只生產了飛機14700架,其中有轟炸機4228架,殲擊機4908架,坦克4278輛,而且還要用於多個戰線(德國同時在北非、巴爾干、西歐、蘇德、大西洋等多個戰場上進行戰斗。綜上所述,從總體上看,德國的戰爭准備是十分充分,但是由於其戰爭的非正義性,其戰爭准備存在在急功近利的一方面的等多方面原因,所以戰爭的失敗是難以避免的。

❸ 為什麼德國可以在短時間內組建強大的軍隊

二戰德國國防軍簡述 以陸軍為主的德國國防軍是德意志第三帝國(NZ德國)對外擴張的堅實基礎,雖然在戰爭後期其的地位受到武裝黨衛軍的挑戰。由於第三帝國的國防軍空軍是在NZ黨黨魁赫爾曼·戈林帝國元帥主持下建立的,因此國防軍最實力強大、歷史最悠久的陸軍就成了老希的關照對象。老希對其放心不下,他想盡辦法確保將陸軍的潛在獨立行動能力做最大限度的削弱。從一九三三年上台以來,老希一直致力於削弱陸軍部隊的政治影響。一九三八年,老希以莫須有的性丑聞指控解除了國防部長瓦爾納·勃洛姆堡的職務,並解散了國防部,取而代之的是國防軍統帥部,簡稱「OKW」,老希親自出任最高統帥。盡管國防軍統帥部負責整個國防軍以及武裝黨衛軍等所有武裝力量,陸、海、空三軍特別是武裝黨衛軍的指揮官卻可以直接向老希報告,因此國防軍統帥部不過是為老希直接控制德國武裝部隊而特別設立的一個機構。 一九三八年,幾乎所有有個人獨立主見的軍官或被解職或被調往其他崗位,而很多沒有主見但聽話的指揮官被委以要職。這些人當中就包括威廉·凱特爾和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前者被提拔為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後者則負責作戰計劃部。這兩個人都讓老希德野心沖昏了頭腦,並對他的每個命令言聽計從而不計後果。 老希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掌控住德國國防軍主要有三方面的深層原因: 第一,德國國防軍有一項傳統,即只關心其自身的軍事戰術和作戰策略,而很少過問全局戰略和國際性的問題。因此,陸軍軍官們在對老希的戰爭動機和所採取的行動方面反應遲鈍或理解不夠。 第二,堅定不移地效忠君主的普魯士軍隊傳統一直影響著德國各級軍團指揮官的思想。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士兵們發誓效忠於國家,而在一九三四年,他們就直接發誓效忠老希。對老希的這種個人崇拜在德軍內部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即使軍隊指揮官清楚的知道老希將把德國引向毀滅,卻還依舊忠於老希。 第三,老希在對高級軍官的吹捧方面很有一套,他以提拔重用為誘餌,甚至直接用金錢和土地來收買他們。 老希一上台就增加軍費,一九三三年德國軍費開支是七億馬克,到了一九三八年達到一百五十五億馬克,德國國防軍的人員和裝備在幾年內翻了好幾翻,實力大增,也迎合了德國國防軍希望恢復歷史上傳統榮譽和地位的願望。 德國國防軍陸軍有自己的最高指揮機構——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簡稱「OKH」,瓦爾特·布勞希奇任陸軍總司令,弗蘭茨·哈爾德任總參謀長。陸軍總司令部下面是六支集團軍群,負責全國各大軍區的徵兵及訓練工作。師是陸軍部隊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在德軍中,師除了是一種有組織的軍事實體外,還是凝聚團結信念的一種手段,因而常常有很強的地域性,德軍師的建制大體與英國軍團的建制相似。德軍的師被命以不同名稱,如裝甲師、輕型裝甲師、摩托化步兵師、山地步兵師、空降步兵師、步兵師,其中步兵師佔了陸軍的絕大部分。在發動入侵波蘭的戰爭前夕,德國陸軍已可以從二百五十萬訓練有素的士兵中迅速集合起一百多個現役師和後備師。 一九三九年,德國陸軍採用梯隊體系來招募和部署步兵師。不同梯隊師的規模、裝備、素質和潛在部署能力都有所區別。第一梯隊的三十五個師規模最大,每個師大約一萬六千人,裝備最好,而且因為機動部署打前鋒,故該梯隊將是最先投入戰斗的梯隊。第二梯隊十六個師,每個師大約一萬五千人,來自預備役部隊。第三梯隊二十一個師,只擁有一些受過有限訓練的預備役士兵或年齡偏大的士兵,該梯隊缺少足夠的炮火支援和其他兵種的支持。第四梯隊十四個師,其成員主要從常規部隊中的加強營中招募。第三和第四梯隊的師將作為增援部隊跟在主攻部隊之後,或被用於二級防禦作戰行動。 《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陸軍士兵總數不得超過十萬人,這項規定對德國來說,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規模上的限制確保了只有優秀人才才能入伍,而前魏瑪政F留下來的軍官能給老希訓練出大量軍隊。一九三五年老希撕毀《凡爾賽和約》頒布法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後,陸軍擴充了五倍,擁有了三十六個師,約五十萬人,而到了一九三九年入侵波蘭時,陸軍又擴充了五倍,並擁有了大量的坦克、飛機和火炮。不利的一面是,從一九三四年開始,陸軍迅速的、大規模的擴充帶來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大批機械化部隊的裝備供應成了問題。摩托化部隊的車輛短缺,大部分陸軍仍然依靠馬匹作為主要運輸工具。 武器和裝備的匱乏讓一些瞅准時機的軍火供貨商大發橫財。一九三九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科達兵工廠就經常向新組建的德國輕型裝備師提供坦克,這些輕型裝備師在一九四零年的戰斗中升級為裝甲師。武器裝備的大規模快速供應並不是德國軍事工業系統的強項,因為總有太多彼此競爭的小方案要求生產出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相反,德國軍事工業系統因此造成了很大壓力,致使其無法即使向各個部隊提供所需的武器裝備,很多部隊的組建因此受到延誤。盡管如此,德國國防軍優越的訓練機制仍然為NZ德國在短時間內培養了一部龐大的、高素質的戰爭機器。 德國國防軍陸軍的力量基礎來自於其人力。盡管同盟國的宣傳機器稱德國士兵是一些毫無想像力的半機器人,他們只知道服從命令。但事實上,德國士兵既紀律嚴明,又富想像力,他們能夠應付各種復雜的或突發的局面。受腓特烈大帝時代戰斗傳統的影響,普通的德國士兵比其對手的士兵更加訓練有素,關鍵是他們要懂得「領袖原則」,這一原則已成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德軍基本訓練的一部分。這種體制鼓勵軍中幹才可以連升一到兩級,直到他執掌帥印。這樣,如果上一級指揮官戰死沙場或無法指揮,下級的士兵就能夠接掌指揮權,圓滿完成任務。 德國軍官層也有很大的主動權,這與波蘭、英國和法國盟軍中的體制全然不同。一項普通計劃一旦通過,低級軍官就被賦予相當高的裁決許可權。事實上,下級軍官需要在任何時候表現出主動進取的姿態,把總目標不斷推向深入。這種激勵個人進取心的體制被稱做「目標導向型策略」,這也是閃擊戰理論實際操作時的核心部分。 戰場上的軍官都有一個高級參謀系統來協助工作,這就確保了整支軍隊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能夠最有效的投入戰斗。這一系統的基礎最初形成於過去普魯士軍隊的參謀本部,此後在一九三五年柏林軍事學院成立後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西方國家參謀軍官與陸軍士兵之間的對立情況在德國國防軍陸軍中卻比較少見,因此保證了軍官之間能高質量的合作。 德國國防軍陸軍和NZ黨衛隊關系一直不太好。海因里希·希姆萊領導的黨衛隊最初是老希的私人警衛隊,於一九四零年擴充為武裝黨衛隊,但隨著戰爭的進程,其實力不斷膨脹,直至成為NZ德國戰爭機器的主力。一九三九年,黨衛隊只有相當於幾個步兵營的規模,主要協同國防軍陸軍作戰。陸軍不滿的是,黨衛隊有權直接向老希請示,並無視軍紀。此外,黨衛軍的特殊地位也引來了陸軍方面的嫉妒,因為陸軍不得不面對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這個對手能夠獲得更為高級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但隨著戰爭的進展,陸軍在同黨衛隊的合作方面做得比從前好多了,並開始尊敬其作戰能力。 除了黨衛隊的存在外,德國國防軍空軍在地面作戰行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德國國防軍陸軍的建制性難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隨著赫爾曼·戈林在NZ黨內的影響日益擴大,德國國防軍空軍在國防軍中起的作用越來越與其地位不相稱。空軍掌管全部傘兵部隊,控制著防空軍種的大部分力量,在後來的戰爭中,空軍甚至擁有了自己的步兵師和裝甲師。盡管在實戰當中,空軍在作戰目標的選擇方面受到陸軍的限制,但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指揮鏈,並有權直接向空軍總司令部和戈林本人反映意見,做出匯報。 盡管空軍在組織上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但仍然受到地面軍事行動的制約。從戰爭爆發之前德軍飛機的發展,以及空軍所採取的戰術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德國空軍力量的組成是以輕、中型轟炸機為主,由戰斗機護航。其目標是在戰術上協助陸軍完成地面軍事行動,同時通過對城區的轟炸在民眾中間制.造恐慌。德國空軍從不發展像美國的B-17型或英國的「蘭開斯特」型那樣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因為其主要作用就是要完成老希提出的短期戰和速決戰。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空軍搶先生產了大批武器裝備,因此,在入侵波蘭前夕,德國空軍的作戰飛機已經達到了二千五百六十四架的驚人數量。這支空軍的作戰機群由輕型轟炸機、中型轟炸機、俯沖轟炸機和戰斗機組成。戈林認為他的士兵是德國武裝力量中最棒的,當然那些在德國空軍部隊中服役的士兵受到的訓練和管理也是最好的。在戰爭剛開始的幾年裡,德國空軍的士氣極為旺盛,一次次作戰的事實也讓這些空軍士兵們深信,他們飛機的性能總體上要遠遠超過敵國的飛機。

❹ 二戰初期德國訓練空軍,飛行時間250個小時需要幾個月

正常情況下,每天二到四小時。除去開始的理論和模擬操控休假等通常至少半年

❺ 關於納粹德國空軍建設問題

(1)德國的空軍,暗中發展,名義上屬於民用航空,可以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德國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
(2) 因為德國有許多大型飛機製造公司幫助德國軍方製造飛機,例如:
梅塞施米特(巴伐利亞)公司,以Me(Bf)109/110/262為典型代表,同時也有Me323重型運輸機之類的大型飛機出品,締造了一系列改變歷史的機型。
亨克爾公司,戰爭期間主打He111轟炸機,戰前的產品無所不包,自打He112敗給Bf109,He118輸了Ju87,就坐了冷板凳,水上機He115也很有名。
容克公司,最出名的除了「容克阿姨」Ju52和「尖嘯死神」Ju87,莫過於萬能飛機Ju88了。
道尼爾公司,長於水上飛機,Do18/24等皆堪稱經典之作,不過其光芒常被Do17/217系列轟炸機所掩蓋(後者常作為反艦導彈載機)。
福克沃爾夫公司,除了「大西洋瘟神」Fw200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Fw190了。
亨舍爾公司,專司對地攻擊機,Hs123和「坦克開罐器」Hs129就是他的傑作。
布洛姆·福斯(漢堡),不好好造船,倒是弄出一種很經典的Bv(Ha)138水上飛機來。
阿拉多公司,名氣全來自Ar95/196水上飛機,和Ar234噴氣轟炸機。
菲澤勒公司則仰仗Fi156在歷史上贏得一席之地。
(3)在戰前德國空軍擁有50間飛行學校,每年能輸送1000-1500名飛行員,在開戰後上升到75-100間飛行學校。
然後有志成為飛行員的人可以申請加入空軍,獲得通過後會被送進各個不同專業的飛行學院接受訓練。
這些飛行員先會接受大概6-12個月的步兵訓練,學的東西和步兵基本一樣,飛行員會掌握步兵隊列和紀律,以及輕型槍械的使用等軍事知識。唯一不同的是還需要學習無線電知識和地圖判識等技巧。在開戰後迫於壓力該部分訓練被大規模壓縮到2-3個月。
然後就是飛行訓練了,飛行學員會被轉去接受基礎航空課程訓練,包括一些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被稱為「AB課程」的飛行訓練。A課程包括了30個小時的教練陪同下的初飛訓練,主要學習起降和飛機操縱、爬升、轉彎等。B課程包括了70個小時的教練陪同下的中飛訓練。中飛訓練使用的教練機速度較高,訓練的動作也比較復雜,包括一些低速盤旋等的基本飛行動作訓練。完成了這兩項100個飛行小時訓練並順利通過考核的飛行員就可以拿到初級飛行訓練合格證書,被批准獲得單飛資格了。
然後飛行員會被轉到戰斗機、轟炸機、偵察機等各個不同的飛行學院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一般轟炸機的C課程需要學習60個小時(包括夜間飛行和,戰斗機課程需要學習55個小時。
最後是20個小時的訓練單位飛行訓練,該部分訓練在學員被分配到各作戰單位裡面完成。要飛不同的機型還要單獨進行考試並獲得相應的資格。
(4)應該不是蘇聯幫助的原因

❻ 二戰後期,納粹德國空軍是怎樣防衛他們的領空的使用的武器是什麼防空炮、導彈、戰斗機

德軍最常用的高射炮即著名的88毫米高炮。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中口徑高炮,既可以打飛機又可以打坦克。88炮由於它的靈活性和高射速,被德軍廣泛應用於防空或攻擊任務。

ME262噴氣式戰斗機

❼ 納粹德國空軍的建立歷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按協約國1919年《凡爾賽條約》,德國空軍應當解散,德國銷毀和交給協約國的飛機約1.6萬架,航空發動機2.7萬台,只能保留140架飛機和169台航空發動機。1922年,協約國廢除了禁止德國製造民用飛機的禁令,德國的航空工業開始復甦,抓住這個時機,德國迅速研製出Do-X,Ju38,Ju52/3M等民用飛機。在設計時這些飛機都考慮了在必要時可迅速將民用改為軍用的要求,並且逐漸我行我素,利用1926年英、法、德、意簽訂的巴黎協定:取消原來在生產民用航空器的種種限制,開始研製和生產軍用飛機。1934年,德國已經有多種軍用飛機投產,如:He-51戰斗機,He-45和He-46偵察機,Ju-52/3M轟炸機等,Do-23轟炸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已經為自己的空軍「東山再起」打下伏筆,在德國國內各部門安插了一批軍事航空部門的指揮官。另外,成立了許多滑翔機俱樂部,培訓大批飛行人員。1926年後,更抓住巴黎協定撤消對民用航空的限止這一機會,擴充民航事業,培養出大批空地勤人員。更為重要的是根據德國和蘇聯1922年簽訂的《拉巴洛協定》所附秘密軍事條款精神,由德國提供本國的航空工業的科技情報,蘇聯提供場地,生產飛機和培訓飛行人員。德國的容克公司由德國政府出資8000萬馬克在莫斯科附近建立一個飛機製造廠;從1926年到1933年,德國在蘇聯利別斯克訓練中心和設在高加索的一些機場,培訓了大批飛行員。那些後來在二戰時擔任德國空軍重要指揮官的軍官,許多都是在蘇聯培訓出來的。這就為德國空軍的重建准備了大批人才。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後,把德國的擴軍備戰擺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德國國民經濟軍事化。1933年到1936年,德國新建飛機廠達60個。為了推動航空工業的發展,政府對航空工業採取扶持和補貼的辦法,使飛機製造業蓬勃地發展起來。到1935年,德國的年產飛機已達4760架。1937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德國空軍的主要作戰機型Bf109,Bf110,Hs123,Ju87,Do17,He111等已經問世。1935年3月,德國空軍正式重新建立,並獨立成軍。戈林被任命為空軍總司令。1937年,德國抓緊西班牙內戰這一有利時機,支持西班牙佛朗哥叛軍,派出空軍部隊,組成禿鷹軍團,取得了奪取制空權、軍事運輸、轟炸、空戰戰斗等多方面的實戰經驗,並對已定型生產的作戰飛機進行實戰檢驗。在西班牙內戰中,德國空軍的最出名的戰例,是通過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被人熟知。1937年3月5日,德國的「禿鷹」軍團對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的大規模連續轟炸,使格爾尼卡遭受毀滅,7000餘居民死傷2543名。這是大規模毀滅性轟炸的首次戰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德國空軍再次成為武器裝備到技術素質都稱得上世界第一流的空軍。1939年8月,德國空軍已擁有3750架作戰飛機,絕大部分是新式的。納粹德國空軍終於羽毛豐滿,長出了鋼爪鐵牙。

❽ 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實力到底怎麼樣

二戰前期到中期,德國空軍憑借大量優秀的BF109制空戰斗機、精確打擊的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層出不窮王牌飛行員、先進的空戰戰術、輝煌的戰績毫無疑問成為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作戰戰鬥力最強的空軍,但是二戰後期隨著德國精銳飛行員的損失,盟軍新式戰斗機P-51、B系列轟炸機不僅在數量上、質量上、戰術克制方面都對德國空軍開始壓制,德國空軍逐漸式微。

破而後立的德國空軍擁有大量性能優異的新式作戰飛機

(1)破而後立,10年時間重建德國空軍

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空軍解散,德國空軍的1.6萬架飛機都被銷毀,直到1926年,所以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基本上是從1926年巴黎協定後重建的。得益於充足的技術積累給德國空軍帶來了質的飛躍,德國從1926年到1936年生產了大量新式作戰飛機,到1939年德國已經擁有3750架新式作戰飛機,這與其他仍以老舊戰斗機為主的法國、英國、蘇聯空軍相比,擁有巨大優勢。

(2)為閃電戰服務的戰術空軍

有限的10年時間,有限的國力和資源調配,在德國確定了閃電戰的立體作戰戰術思想後,空軍的作戰目的就是奪取制空權,然後用轟炸機配合裝甲部隊快速突擊,所以二戰中德國空軍是為陸軍服務的,其主力戰機就是戰斗+俯沖轟炸機。

(3)前中期主力制空戰斗機BF109,只有英國的噴火能與之抗衡,擁有出色的爬升能力,德國飛行員圍繞這一性能優勢,開發出了一系列戰術,螺旋爬升、哈特曼翻滾

二戰德國主力戰機,累計生產了33000架,單發的BF109(ME109)主力制空機型,最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外形,可收放起落架,下單翼,也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優秀的輕型戰斗機。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總戰果有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也是產生空戰王牌最多的戰斗機,世界三大王牌飛行員均是飛行BF109的。

圖10 瘋狂投彈的美國轟炸機

如果德國人不提前起飛,等到轟炸機來的時候在起飛,那麼他們將面對高空俯沖下來的P51雨點式的攻擊,被敵軍咬住了不能亂跑,因為要攻擊轟炸機,好不容易咬住敵機,也不能追,因為要攻擊轟炸機,所以德國人很無奈,在1個星期的憋屈戰斗中,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和超級王牌飛行員就損失殆盡了,至此,德國人的空軍再也組織不起來有規模的攔截活動了,至此德國的天空徹底向盟軍敞開,就這樣德國人失去了制空權

總的來說,技術先進、高質量、高戰術素養、作戰半徑短、高空作戰能力缺陷,小油瓶認為這五個詞最能體現二戰德國空軍的特點。

但不可否認,在二戰前中期德國空軍仍然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悍、戰績最輝煌的一隻空軍。

❾ 二戰德國建立了強大的空軍,但空軍教練是哪兒來的,空軍教練是培訓出來的,但空軍剛剛組建,教練不夠,培

二戰前,德國民間有很多民眾自發組織的滑翔機俱樂部,航空愛好俱樂部,及跳傘培訓都一應俱全,二戰開始他們直接把俱樂部標志換下,就成了空軍指揮部。

而沒有軍隊的德國實際上全部保留了軍官,所以希特勒上台後,擴充軍隊迅速。

❿ 德國空軍建制的簡介

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兼任德國航空部部長(ReichsministerderLuftfahrt)和德國空軍總司令(),
德國空軍最高司令部(OberkommandoderLuftwaffe-OKL)——分為前方部門和後方部門
前方部門:代號Robinson,包括總參謀長,作戰行動參謀長,通信總監,訓練總監和部份情報部門,這個部門位於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berbefehlshaberderWehrmacht)
後方部門:代號Kurf-rst,包括了最高司令部的其它部門,其位於柏林和附近一帶。
這兩個部門之間由專門聯絡官和通信設備保持聯系。
通常每天都有2個會議討論和匯報德國空軍的計劃,建議和所作的決策。最重要的是中午會議——在希特勒的元首大本營內舉行。主要由最高參謀長向元首匯報戰況和德國空軍所計劃的決策。
航空隊Luftflotten(LF):為最大的前線作戰單位,下轄數個航空軍,航空師,航空團,大隊和獨立部隊。主要負責整個地區的空中作戰和對陸軍的支援。最初有4個航空隊,而後來隨著德國地面部隊的推進,又成立了3個新的航空隊。以阿拉伯數字編號,例如Luftflotte1。指揮官為上將(Generaloberst)或者更高
共有:
第1,2,3,4,5,6,和「帝國」(Reich)航空隊以及一些臨時混編的航空隊。
作戰區域:
1939年
第1航空隊——德國東北部
第2航空隊——德國西北部
第3航空隊——德國西南部第4航空隊——德國東南部
1942年
東部航空隊(LuftflotteOst由第1航空隊,第5航空軍和頓河飛行隊LuftwaffeKdo.Don混編而成)——蘇聯中部
第2航空隊——北非,義大利和希臘
第3航空隊——法國,荷蘭和比利時
第4航空隊——蘇聯南部
第5航空隊——挪威和芬蘭
中部指揮官航空隊(LuftwaffebefehlshaberMitte)——德國
1944年
第1航空隊——波羅的海
第2航空隊——義大利北部
第3航空隊——法國,荷蘭和比利時
第4航空隊——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第5航空隊——挪威和芬蘭
第6航空隊——蘇聯中部
帝國航空隊——德國
1945年
第1航空隊——利陶宛
第2航空隊——義大利北部
第3航空隊——德國西部和荷蘭
第4航空隊——匈牙利和南斯拉夫
第5航空隊——挪威和芬蘭
第6航空隊——東普魯士
帝國航空隊——德國中部
其以第1航空隊(Luftflotte1)1943年5月編制為例,下轄:
第22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22
第122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122
第54戰斗航空團-Jagdgeschwader54
第53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53
夜間偵察大隊-Nachtaufklä;rungsgruppe
第8偵察大隊-Nahaufklä;rungsgruppe8
第11偵察大隊-Nahaufklä;rungsgruppe11
第127海上偵察大隊-Seeaufklä;rungsgruppe127
第5俯沖轟炸航空團-Sturtzkampfgeschwader5
第1航空軍指揮中隊-StörkampfstaffelnLuftflotte1
航空軍Fliegerkorps(FG)——由數個航空師以及空降師組成。擁有作戰飛機大約300-700架。以羅馬數字編號,例如IFliegerkorps
共有:
第1,2,4,5,8,9,10,11,12,13,14和「突尼西亞」(FliegerkorpsTunis)航空軍
其中以第10航空軍(XFliegerkorps)1941年6月編制為例:
第14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14
第121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121
第122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122
第123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123
第27戰斗航空團-Jagdgeschwader27
第26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26
第30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30
第1特別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zbV1
第172特別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zbV172
第9特別轟炸大隊-KampfgruppezbV9
第506海岸飛行大隊-K-stenfliegergruppe506
第1訓練航空團-Lehrgeschwader1
第126海上偵察大隊-Seeaufklä;rungsgruppe126
第1俯沖轟炸航空團-Sturzkampfgeschwader1
第3俯沖轟炸航空團-Sturzkampfgeschwader3
第26驅逐大隊-Zerstö;rergeschwader26
除了以上12個航空軍還有2個戰斗軍(Jagdkorps)
第1和第2戰斗軍
航空師Flieger-Division(FD):指揮1個或者更多的航空團,以阿拉伯數字編號。
共有:
第1,2,3,4,5,6,7,9,10,14,15,16,17,18,道尼滋(Flieger-DivisionDoz)航空師
除了航空師以為還有其他類型的師部隊:
戰斗師(Jagddivision)
共有:第1,2,3,4,5,7,8和30戰斗師
訓練航空師(Flieger-Ausbilngs-Divisionen)共有:
第1和第2航空訓練師
航校師(Flieger-Schul-Divisionen)
共有:
第1,2,3,4航校師
1個空軍教導師(Luftwaffen-Lehrdivision)
1個航空目標師(Flieger-Ziel-Division)
以上都是戰略行政編制
航空團Geschwader:也叫聯隊,最大的戰術編制,一般下轄團本部和3-4個大隊,第4大隊通常為訓練大隊(Ergä;nzungsgruppe),而在1941年開始有的航空團第4大隊也也為正式作戰部隊。
團本部擁有作戰飛機4架左右,每個大隊擁有作戰飛機40架左右。
全團作戰飛機在戰爭初期約為112架,戰爭中期約為164架,戰爭末期約為276架。(這只是理論情況)
團指揮官(Geschwaderkommodore或Kommodore)通常為少校,他的參謀人員一般包括一名副官,一名作戰行動軍官,一名情報軍官,一名導航軍官,一名技術軍官,一名通信軍官和其它的特殊技術軍官。以阿拉伯數字編號。根據類型不同可分為:
戰斗航空團Jagdgeschwader(JG)主要裝備120-125架單引擎戰斗機
共有:第1「余紹」(Oesau),2「里希特霍芬」(Richthofen),3「烏德特」(Udet),4,5「北冰洋」(Eismeer),6「霍斯特。維瑟爾」(HorstWessel),7「諾沃提尼」(Nowotny),11,20,
21,26「施拉格特」(Schlageter),27,28,50,51『莫德斯『(Mö;lders),52,53「黑桃」(PikAs),54「綠心」(Gr-nherz),70,71,72,76,77「紅桃」(HerzAs),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7,300「野豬」(Wildesau),301,302,400和特別航空團(Jagdgeschwaderz.b.V.)
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KG):裝備80-90架轟炸機
共有:
第1「海登堡」(Hindenburg),2「鐵錘」(Holzhammer),3「閃電」(Blitz),4「維福將軍」(GeneralWever),6,25,26「獅子」(Lö;wen),27「布爾科」(Boelcke),28,30「老鷹」(Adler),40,50,51,53「禿鷹軍團」(LegionCondor),54「骷髏」(Totenkopf),55「獅頭鷹」(Greif),60,66,76,77,100,101,102,200轟炸航空團。
特別轟炸航空團KampfgeschwaderzbV(KGzbv):裝備運輸機。
共有:
第1,2,4,5,9,172特別轟炸航空團
訓練航空團Lehrgeschwader(LG)主要裝備轟炸機,以及少量戰斗機
共有:
第1,2訓練航空團
夜間戰斗航空團Nachtjagdgeschwader(NG):裝備夜間戰斗機
共有:
第1,2,3,4夜間戰斗航空團
對地攻擊航空團Schlachtgeschwader(SG):裝備戰斗轟炸機和攻擊機
共有:第1,2對地攻擊航空團
快速轟炸航空團Schnellkampfgeschwader(SKG):裝備雙引擎戰斗機。
共有:第10,210快速轟炸航空團
俯沖轟炸航空團Sturzkampfgeschwader(STG):裝備俯沖轟炸機
共有:
第1,2「殷麥曼」(Immelmann),3,5,51,76,77,101。102,151俯沖轟炸航空團
驅逐航空團Zerstö;rergeschwader(ZG):裝備雙引擎戰斗機
共有:
第1,2,26,52,76,101驅逐航空團
大隊Gruppen(Gr):德國空軍最主要的戰術編制,一般部隊的調動都是以大隊為基本單位,下轄一個大隊本部和3-4個中隊。
大隊本部擁有作戰飛機3-4架,總共大約40架飛機和500名人員,通常一個完整的大隊擁有一個獨立的機場。
大隊長(Gruppenkommandeu或Kommandeur)級別不定(一般戰斗機大隊為少校而轟炸機大隊為上尉)他的參謀人員包括一名副官,一名特別技術軍官和一名衛生軍官。以羅馬數字編號,例如II/JG52即為第52戰斗航空團第2大隊,依此類推。另外除了各航空團下屬大隊之外,還有一些獨立的大隊:
偵察大隊Aufklä;rungsgruppen:裝備偵察機
共有:
第10,11,12,13,14,21,22,23,,31,32,33,41,120,121,122,123,124和德國空軍指揮部偵察大隊(Aufklä;)
轟炸大隊Kampfgruppen:裝備轟炸機
共有:
第100,106,126,606,806轟炸大隊
特殊轟炸大隊KampfgruppenzbV:裝備運輸機
共有:
第9,50,102,104,105,106,108,400,500,600,700,800,900特殊轟炸大隊
海岸飛行大隊K-stenfliegergruppen:裝備水上飛機
共有:
第106,406,506,606,706,906海上飛行大隊
搜索大隊Nahaufklä;rungsgruppen:裝備偵察機
共有:
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搜索大隊
海上偵察大隊Seeaufklä;rungsgruppen
裝備水上偵察機
共有:
第125,126,127海上偵察大隊
另外還有第196船基航空大隊Bordfliegergruppe196(裝備Ar196水上飛機)和第196艦載大隊Trä;gergruppe186——這個大隊裝備了Bf109和Ju87,原本計劃裝備德國海軍航空母艦「格拉夫。齊伯林」號(GrafZeppelin),但是該艦始終沒有完工。
中隊Staffel(St):下轄3-4個「四機編隊」或者6-8個「雙機編隊」,或在俯沖轟炸機部隊中則為4-5個「三機編隊」。通常裝備12-16架飛機,人員為20-25名飛行員和160名地勤人員,雙引擎部隊則為80名地勤人員,中隊長(Staffelkapitä;n)或臨時中隊長(Staffelf-hrer)從中尉到上尉不等。以阿拉伯數字編號,例如
1.II/KG77既為第77轟炸航空團第2大隊第1中隊。
四機編隊Schwarm:德國空軍最基本的作戰單位,由2個「雙機編隊」組成,通常由先頭「雙機編隊」飛在另一個「雙機編隊」的側前方不遠(四指戰術),編隊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領頭,不分軍銜級別。四機編隊指揮官(Schwarmfuehrer)級別不定。
三機編隊Kette:這種編隊只在俯沖轟炸機部隊中。
雙機編隊Rotte:德國空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由長機(Rottenfuehrer)和僚機機飛行員(Rottenflieger或者Katchmarek)組成
德國空軍的作戰理論
1、把空軍作為推行擴張政策的有力工具。特別是在希特勒上台後,注重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一支盡可能龐大的空軍;在處理國際事務中,使用這支空軍對周邊國家進行恐嚇。
2、堅持空軍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為主的思想。1936年後,這種指導思想逐漸在德軍中佔了上風,希特勒對這一思想的確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由於這種思想的確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由於這種思想的確立,直接對二戰中德國空軍的使用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德國空軍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思想,在德國推行的閃擊戰理論中得到了體現和發展,德國空軍也由此成為一支主要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的力量。

閱讀全文

與德國如何培養空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