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汽車的發展史
1885年10月,卡爾·賓士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油汽車,她的妻子 貝爾塔駕駛它時走時停地開了100多公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女駕駛員。1886年1月26日,賓士取得了專利權,德國人便把1886年稱為汽車誕生年。同年戈特利布·戴姆勒也發明了 一部四輪汽油汽車。兩人各自成立了自已的汽車公司,1926年兩家合並為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 汽車的誘人前景使德國的汽車廠紛紛出現,一些其他行業的廠家也轉向汽車生產。1901年,德國共有12家汽車廠,職工1773人,年產884輛,而到1908年,汽車廠達到53家,職工12400多人,年產5547輛。1914年「一戰」前,德國汽車工業已基本形成一個獨立的工業部門,年產量達2萬輛。汽車工業的發達從某種程度上也激發了「一戰」的爆發。 1934年1月, 著名汽車設計大師波爾舍聯合34萬人合股成立了大眾汽車公司,得到希特勒政府的支持,而隨後開發的甲殼蟲汽車令大眾迅速成為國際性的汽車廠商。 「二戰」德國的戰敗給德國的汽車工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從1950年開始,德國汽車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超過英國而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然而1967年日本的產量超過了德國,以後德國便始終處在第三的位置,但增長速度很慢。 從總體上看,德國汽車以質量好、安全可靠而著稱,賓士、寶馬等豪華車和保時捷跑車在世界車壇享有盛譽, 經久而不衰,其品牌含金量極高。所以,1998年春戴姆勒-賓士公司與克萊斯勒合並時,戴姆勒-賓士的年產量僅百萬輛有餘,而克萊斯勒年產量近400多萬輛,但戴姆勒-賓士取得了新公司的支配權。當然,德國汽車一味追求高檔、豪華也給其市場開拓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除了大眾能以真正大眾特色的產品雄居世界十大汽車廠商第四位外,其他公司的產量都不高,這也是日本後來居上超越德國的原因。
② 為什麼1923-1929被稱作德國汽車工業的黃金般的20年代
因為盡管一戰給德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但戰爭結束以後,德國人僅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就大大超過了戰前的繁榮。其中1923年到1929年這7年時間,被稱為是德國汽車工業「黃金般的二十年代」。這一時期,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現代汽車技術不斷得到完善。
德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經歷了「發明實驗」、「不斷完善」、「迅速發展」和「高科技廣泛應用」這樣四個階段。而且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一直都與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重大事件緊密聯系在一起。
(2)德國的汽車廠發展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作為現代汽車的發祥地,德國是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早在19世紀70年代,德國人Carl Benz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內燃發動機,然後又在1987年給它安了個車身,世界第一台汽車就這樣誕生了。目前,德國的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了120多年的發展歷程。
由於的受普魯士文化影響很大,德國上下形成了理性、服從的民族文化特點。由於汽車是一密集型製造業,創造性思維固然重要,但嚴謹、服從這些特質卻必不可少,或者說是左右車企存亡的特質也不為過。
③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成長歷程
1916年BFW(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成立,主要從事飛機的研發製造。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禁止生產飛機,工廠面臨生存危機。幾年後的1922年BFW被BMW(巴伐利亞汽車製造廠)收購,但是BMW 一直以來都在沿用BFW的創建實踐作為其始創年代。車廠成立幾年間,因戰爭、社會動盪等原因一直未有生產汽車。
1923年BMW車廠生產了第一台名振一時的摩托車R32,這也是首台披上由藍天白雲組成的BMW商標的機動車,為以後BMW在摩托領域里打下堅實基礎。有別於其它品牌的摩托,當時R32使用的傳動裝置是硬軸式,而非大多數車廠採用的鏈條式傳動。站在現今技術的角度來看,R32的傳裝置是先進的,以致當年的這項技術一直沿用至今。藉著R32出色的表現,車廠首次嘗到了點甜頭,信心大增的同時,一掃早前生產的Helios(希利奧士)摩托失敗的頹勢
BMW的摩托車總算是邁出成功一步了,但是屈指一算由1923年到1929年,6年間一直未有生產汽車的BMW,一直都夢想著要生產自己汽車的老闆們也就著急了,於是找來當時還屬英國車廠的Austin(柯士甸)汽車,尋求合作的可能。最後在1927年BMW的申請得到了Austin廠方的通過,首部生產的汽車原形車是Austin叫作Seven汽車。這也是BMW汽車邁向輝煌第一步。
1929年7月,首輛掛著BMW商標的汽車面世。新車命名Dixi 3/15 PS DA1,因為它的原形車是Austin Seven,所以新車的名字後面的有DA字樣的,意指德國製造。也正是以上的原因,一些專家一直都否認Dixi 3/15 PS DA1是BMW生產的一輛汽車。不過怎麼說都好,新車的確幫助BMW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度過難關。事實上Dixi 3/15 PS DA1是台出色的車輛,它以參加國際Alpine Race賽事中,以勇奪冠軍來證明自己。
1933年,正當人們還因Dixi 3/15 PS DA1的出處而耿耿於懷時,BMW也早已著手設計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汽車而努力,終於經工程師費迪拿(Fritz Peidler)協助下完成作品,它就是6汽缸的303。BMW 303下線的時候,打出的宣傳口號是:"性能卓越,近乎完美的德國小型汽車"。價格低廉、維護方便,這就使得該車在競爭中勝出出自同門的1.2升6缸發動機。同時,前水箱柵格部分,用上類雙腎形狀,可以說303是以後BMW汽車雙腎形柵格的雛形。被人稱作真正的BMW汽車,也就是上述BMW 303。
1935年,BMW首款開蓬跑車315-1及排量有所提升的319-1揭開BMW開蓬跑車的第一頁。
1936年面世的首台運動型汽車328,80 hp的最高馬力輸出,極速去到160km/h,在賽場上總見到它的身影。不過,跟以往的賽事不同,它並不只限於國內的比賽,已遠征至米蘭、義大利等有著跑車王同國之美譽的國度,交出的成績單也是叫人拍手稱好的。
1937年,是BMW名利雙收的年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326四門房車,賣了個滿堂紅。6汽缸326採用雙化油器,功率大約50 hp,這款車共生產了16000輛,在二戰前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數字。如果要論到BMW房車鼻祖的話,實非326莫屬。同時期,BMW屬下汽車全線使用6汽缸引擎,以前所用的4汽缸引擎多數都踏入退役的行列。
可惜好景不長,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無情的戰火將BMW以前所作的努力都付儲東流,BMW在慕尼黑的工廠被炸毀了。幸而堅強的德國人沒有被這場戰火打倒,當BMW人決心重整旗鼓之際,他們遇到了困難,擺在眼前的汽油嚴重短缺,所以在段時間里BMW又以生產摩托車為主,以配合當時的國情。經歷幾度艱辛,BMW憑著幾年中積累的資金,繼續向他們的汽車夢進發。
1952年,這是戰後的第7年。隨著第一輛戰後501汽車的推出,人們又看到那久違的熟悉的BMW商標。此時的車廠的陣腳還未站穩,因此車廠對501的期望可是十分高的,事實證明501不負所望,出眾的性能獲得人們的一片掌聲
1954年,在501基礎上開發的BMW 502第一台V8全鋁型引擎,全新鋁材的應用,堪稱當時的世界第一。
隨後的幾年,BMW由於在汽車開發上出的一連串失誤,令車廠再度陷入財政困難的局面。幸好,BMW人很快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刻採取有效措施來亡羊補牢,生產出一台名叫1500汽車,它是可稱作是BMW公司歷史上最重要的車型,就是它的出色表現,從而避免了BMW可能被收購的命運。
1961年,在BMW歷史扮演著重要角色的1500汽車誕生。它的柵格上首次使用的雙腎形狀,就是到今天還一直沿用的雙腎柵格。
1966年,實力雄厚的BMW藉著旗下車型的銳利勢頭。決心將生意做大,在德國以外的多個國家設立他們的分公司。
1972年,風靡全球的第一代BMW 5 Serise閃耀登場。同年,BMW德國慕尼黑總部,形如四汽缸體的大樓及鄰近蛋杯式汽車博物館拔地而起
看似挺風光的BMW其實也有他們的尷尬之處…
1973年,當時正遇上世界能源危機。而這時的BMW卻又很不適時的推出自己的第一款渦輪增壓車,在當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為保持低調車身上沒有車Turbo等字樣。及後的多年來,BMW都極少造渦輪增壓車,不知道是不是由這個原因引起的呢?同年T23二級方程式首次為BMW在這個領域上奪冠。
1998年,是BMW的大喜日子。是年,它收購了英國勞斯萊斯車廠。
另外,BMW一直積極參與F1賽事,著名Williams車隊就使用他們的引擎。~~~~~~~~~~~~
④ 德系三巨頭德國產能下滑9% 汽車產業整體「向東」發展
根據相關預測,2020年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速有望達到6%,較2019年有所提升。尤其對於中國市場,經濟增長將帶動汽車消費。同時,從中國汽車產業內部來看,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加大,創新能力增強,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得到迅速更新換代。
另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大的汽車消費群體是90後,未來這一主體將占市場份額的30%以上。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是車企新的發展方向,而他們對汽車品質、設計、配置等擁有不同需求,也將為汽車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機會。這也將是跨國車企在中國發展的優勢。
從德國到中國的本土化發展,與其說德系車企向東選擇中國市場,不如說中國的優勢引導了汽車企業的發展方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德國的汽車行業為什麼如此先進
歷史積淀:作為現代汽車的發源地,德國是生產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德國汽車工業如此發達,1948年德國貨幣改革獲得巨大成功。由於德國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嚴重破壞,為了恢復戰後的德國經濟,美國、英國和德國的汽車工業都在德國發展,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基礎工業非常發達,沒有什麼短板。其實這些國家能造出世界上好的汽車,如美國、日本、德國等都是基礎發達基礎厚實。
此外,德國汽車仍然有很好的價值差距。所以,如果日本汽車用自己的產品來敲開一個汽車品牌... 專家認為,德國車基本上以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主,渦輪增壓發動機對工作強度的消耗大於自吸發動機,發動機的公里數和技術先進的設備製造和產業升級,德國的先進設備和自動生產線是世界聞名的,在設備製造行業的實力上說有地位。德國人有著深厚的根基。
⑥ 德國汽車有什麼特點
德國車質量穩定,德國車清晰路感,德國車最突出的特點是高速穩定性很好。
⑦ 簡述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特點
德國重視技術研發,產業專業化,壟斷競爭結構突出,獨立零件供應商世界一流,另外政府也制定技術標准等形成了技術壁壘。
日本在二戰後陷入了深刻危機中,政府強制性降低勞動力工資,吸引了不少海外投資;設備投資規模大、勞動力專業化素質高、產業聚集和區域專業化,二戰後政府貿易保護和對汽車產業扶持政策
美國是第一個實現汽車流水線生產的,工業基礎扎實,政府實行保護性政策:在德國奧迪進入時,美國政府發布奧迪安全問題的報告,後來雖然說沒這回事,但奧迪在美國市場上士氣大傷,前幾年豐田時美又故伎重演了一遍。
韓國在80年代日本產業轉移時把握了機會,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汽車裝配產業大力發展,勞動力素質高、價格相對較低。政府政策優勢。
法國汽車起步早,影響力大,但在賽車、豪華車上並不突出。
英國傳動系統製造能力強、創新力強、世界頂級汽車企業投資多、市場大,在賽車和工程設計中優勢大。政策優勢。
我對汽車工業所知甚少,只能說到這個份上了==希望LZ不要介意呀、都是自己手打的……
⑧ 德國在汽車發展史上做出了什麼貢獻
德國是製造汽車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71年,德國人卡爾.本茨製造的一輛三輪汽車,裝了一台單缸0.9馬力的汽油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製造了第一輛四輪汽車。
⑨ 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展史是什麼
大眾汽車共有五段發展史,分別是:
一、大眾汽車公司1938年創建於德國的沃爾斯堡,創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波爾舍。大眾汽車公司是一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生產廠的跨國汽車集團,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公司總部曾遷往柏林,現在仍設在沃爾斯堡。目前有雇員26.5萬人,整個汽車集團產銷能力在300萬輛左右。大眾汽車,顧名思義是為大眾生產的汽車。
二、1934年1月17日,波爾舍向德國政府提出一份為大眾設計生產汽車的建議書,此項建議得到了希特勒政府的批准和支持。波爾舍隨後組建了一個由34萬人入股的大眾汽車股份公司,隨後第一批「甲殼蟲」汽車問世,但僅僅生產了630輛就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產。
三、二戰後,大眾汽車公司劃歸西德政府,汽車生產逐步恢復。由於「甲殼蟲」車價格低廉,很快風靡德國和歐洲,1955年「甲殼蟲」汽車出口到100多個國家。1963年,台灣的永業集團取得大眾的代理權,正式進入台灣市場,後至1999年大眾收回永業之台灣代理權,先後轉交由台鳳汽車、太古汽車代理。
四、1985年3月,大眾汽車公司宣布進入中國市場,與中方合資組建上海大眾,大眾汽車公司控股50%,也成為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汽車企業,直到今天上海大眾生產的桑塔納轎車依然占據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大份額。
五、到1981年「甲殼蟲」汽車停產時,已經累計生產2000萬輛,打破了福特T型車的世界紀錄。隨著「甲殼蟲」汽車的暢銷,大眾汽車公司也成長為一個強大的世界汽車生產集團,它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等許多國家都建立起汽車生產廠和銷售公司。繼「甲殼蟲」汽車後,大眾汽車公司在1980年實現四輪連續驅動小客車大批量生產,推出了80年代世界最暢銷的高爾夫汽車,從而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商。
⑩ 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展史
大眾汽車公司1938年創建於德國的沃爾斯堡,創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波爾舍。大眾汽車公司是一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生產廠的跨國汽車集團,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
公司總部曾遷往柏林,現在仍設在沃爾斯堡。目前有雇員26.5萬人,整個汽車集團產銷能力在300萬輛左右。大眾汽車,顧名思義是為大眾生產的汽車。
德國大眾汽車的主要生產線:
1955年,來自德國國內和國外的大眾職員和經銷商一起在沃爾夫斯堡慶祝第一百萬輛甲殼蟲的下線。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產,進一步擴充了公司的產品線。憑借豐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為許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訂購熱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眾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