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膠片相機大多都是德國生產

為什麼膠片相機大多都是德國生產

發布時間:2022-07-12 06:50:11

① 為何世界頂尖的鏡頭全來自德國和日本

首先不是的。
最強的鏡頭很大一部分都是電影鏡頭
電影鏡頭裡面最強的是ACDK,分別是愛展能,庫克,刀梅,堅無敵。
愛展能是法國的,庫克是英國的,刀梅是英國的,堅無敵是法國的。
即使是膠片時代的定焦電影鏡頭,二手也動輒數萬數十萬。
因為太貴所以知名度相對相機的頂級鏡頭要低。
這算是頂級鏡頭。
另外一部分頂級鏡頭是中畫幅大畫幅的……
這部分倒也是德日偏多。
產生這種感覺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德國和日本品牌眾多,其中精品也非常非常多。
德國現在比較常見的品牌也就徠卡和蔡司了吧,徠卡和松下合作,蔡司和索尼合作,同時也生產其它卡口副廠鏡頭,福倫達已經很小眾了,祿來,梅耶,施耐德等等也大多不見了蹤影。
日本鏡頭在民用中低價位做的很出眾,同樣也產生了大批牛頭,譬如佳能35L。
它們興起於眾多德國廠商之後,譬如賓得(被理光收購),佳能,尼康,還有美能達(索尼),理光,松下,富士等等……一直到了今天,佔領了數碼相機大片江山。
+++++++++++++++++++++++++++
現在鏡頭結構大的基本原理很多都是幾十年前就開發出來的。
而且這些結構有相當相當一大部分都是蔡司做出來的,譬如天塞,譬如雙高斯等等。
在這些之上,不斷發展,才發展到今天的地步。
近幾十年主要是由於鍍膜的發展,使得更多鏡片的使用成為現實。
原來一般六七片,現在一般都是十幾片。
解析度確實是現在的高的多,因為原來並沒有這么高像素密度的要求。

② Leica 徠卡 什麼款的相機是德國製造 M9 M7

徠卡III系是全德國產的。
徠卡CL和一些小型自動膠卷機是德國產的。
徠卡M1-M9是德國產的,但是小型M3數碼相機是美樂時公司產的,X1、M8-M9的CCD是日本產的。
徠卡D-lux系列是日本代工的。
徠卡的膠卷機都是德國產的,除去M8和M9、X1,數碼相機都是日本代工的。

③ 為什麼照相機,單反,攝像機,基本全是日本牌子,聽說全世界只有日本和德國能造單反,是不是真的

不是的,美英法韓,還有台灣都能做。只不過日本鬼善於忽悠,名氣大些而已。

④ 萊卡相機哪有型號是小日本代工的,哪些是德國生產的

松下跟徠卡的關系不是代工而是合作開發,D-Lux、V-Lux、C-Lux等攜帶型數碼相機都是松下設計生產製造的,只是打一個徠卡的商標作為一種昂貴的特別版出售。德國原廠目前在產的徠卡相機包括數碼單反S2、膠片聯動測距M7、MP、數碼聯動測距M9和攜帶型數碼X1。
X1現在大概15000左右,M7和MP機身接近30000,M9機身要近70000,S2機身20萬左右不過國內多數地方基本有價無貨。

⑤ 徠卡膠片相機比其他品牌的膠片相機好在哪裡

著名的萊卡相機是德國萊茨公司生產的。它以結構合理,加工精良,質量可靠而聞名於世。20世紀20-50年代,德國一直雄踞世界照相機王國的寶座。萊卡相機也是當時世界各國競相仿製生產的名牌相機,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期間,萊卡相機已經相繼研製出了2型、3型相機。與此同時開始轉換研製G系列的1G、2G、3G相機。其中2G相機僅出了15台,而且這15台相機還沒有在市場上銷售過,也沒有獨立編號。因此萊卡2G相機成了收藏愛好者追捧的精品。1954年M系列開始生產,它是G系列的改良品,到目前為止,萊卡M系列仍在出新產品。萊卡相機的特點是堅固、耐用、性能好,因此它成了軍用相機的首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萊卡相機成了當時隨軍記者的重要工具。與民用萊卡相機不同的是軍用萊卡相機一般在編號的後邊再帶一個K字母。萊卡軍用相機一般是白色、黑色、深灰色和草綠色。直到今天萊卡相機仍然是相機收藏中的佼佼者

⑥ 德國產的膠卷相機 請問有沒有知道是什麼牌子或者型號的嗎

這個是徠卡A型相機,搭配的是愛爾瑪5cm/3.5鏡頭。是早期的套機型號。至於logo是laitz的原因是由於徠卡(leica)是萊茨和照相機(camera)的組合,早期機器都是貼laitz的。

⑦ 鏡頭的科技含量很高嗎,為什麼日本相機大部分用德國鏡頭

鏡頭的研發成本極高,而且光學鏡片的技術含量是相當高的,這是日本部分品牌選擇德國鏡頭的主要原因。
除佳能、尼康、富士自產鏡頭外,其他廠家如一直是外行的索尼採用了德國的卡爾蔡司鏡頭,一炮成名。就是藉助卡爾蔡司的鏡頭質量而沾光的。
松下採用徠卡鏡頭也可立於數碼領域中而多年未倒,也是得利於徠卡鏡頭的高質量而已。

⑧ 跟團去香港花了1800元人民幣買了一個德國產的數碼相機是真的嗎

估計是商家鼓吹的德國柏卡吧。這個品牌是原來東德蔡司廠生產的膠片相機及單反的品牌,德國合並後一度消失了,目前品牌又出現在小數碼相機領域。估計是國際上某些投資財團收購了該品牌,在世界各地OEM貼牌生產的(該品牌產地很多,從北美到中國北京照相機總廠),雖然原始品牌創建於德國,但德國血統已經盪然無存了。就像法國皮爾卡丹品牌被中國溫州商人收購了一樣,雖然已經是純國產的了,商家照樣說法國皮爾卡丹。在香港免稅店,還可以買到譯名為「德國技術」的攝像機,商家演示的拍攝效果非常之好,還與索尼攝像機對比演示,實際上在監視器上做了手腳。JS說這是德國貨,買回來拍攝就慘不忍睹了。香港商家就善於利用品牌和產地崇拜做文章。

⑨ 單反照相機是德國造的 為什麼現在日本單反技術比德國好呢

日本單反技術比德國好是兩國光學產業對於民用攝影市場的重視度不同而造成的,德國在戰前是檔子無愧的攝影巨頭,戰後除了被美國和蘇聯瓜分了光學產業(蔡司被美蘇兩家人輪流搶劫),加上很多技術專家被劫持、流失,以及戰斗經濟結構轉型所以就不太注重民用攝影技術的發展,而日本眾所周知戰後在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觀音(佳能前身)、東京光學(尼康前身)、小西六(柯尼卡前身)等等都是以開始山寨德國相機為生,到逐漸走上自主設計、自主創新的道路。在那個年代,歐美(包含德國)的主流攝影器材是旁軸相機(單反剛開始普及),日本就開始大量革新單反技術並通過工業生產拉低價格,從而迅速獲得市場(單反相機的操作比旁軸簡單,也是促使單反普及的一個重要基礎),再接著日本利用自己在電子領域的優勢,不斷強化產品的電子性能和自動化功能,所以80年代來時日本單反全面佔領全球市場,進入良性循環,於是市場越大、盈利越多、技術也就越好。
反觀德國光學工業,徠卡專注於小眾的旁軸生產,蔡司停止自主生產民用攝影器材很多年了(授權、貼牌倒是很多),反而聚焦於眼鏡、醫療器材、天文設備等領域,福倫達破產並賣給了日本確山能......此消彼長,德國的民用攝影包括單反技術,被日本拉開越來越長的差距。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膠片相機大多都是德國生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