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的大西洋海戰,二戰時德國潛艇VS英國海軍,誰強呢
二戰爆發前,德國海軍擁有56艘作戰潛艇,但其中有10艘還未完成最後的戰備檢驗,24艘為250噸級的小型潛艇,剩下來僅有22艘適合在大西洋海域作戰。當時德國的造船廠都在開足馬力建造大型水面艦艇,建造潛艇對他們來說只是個「副業」而已。
相信英國海軍也並不是吃素的,作為世界上的海上強國,是不會懼怕德國潛艇的襲擊,擁有龐大數量的英國海軍經過調整,肯定會給德國潛艇部隊做出打擊,到時德海軍就不好過了呢。
2. 二戰德國軍事基地有
一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
德國被剝奪了在海外駐軍的權利,比如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包括青島的軍事基地)全部轉交給日本。
因此二戰開始前德國在海外沒有軍事基地(除開始前就佔領的地點,比如奧地利的部分地區),二戰開始後也僅限於有德軍到達的地方,即歐洲和北非,至於多少無法統計。 南極是人類最後的一片凈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看上了這片土地,他親自布置了對南極的遠征行動,企圖在南極建立軍事基地。
20世紀30年代,鯨油是當時德國國內生產人造黃油和肥皂最重要的原料,為此德國不得不每年從挪威進口約20萬噸左右的鯨油。挪威在南極的捕鯨站使一些官員分外眼紅,他們向戈林等人建議要在南極建立德國捕鯨站,但並未得到高層的認可。直到1938年一支德國捕鯨艦隊從南極順利返回後,這一建議被提交給×××。當時,×××正在密謀發動世界大戰,在南極建立基地正好符合他的戰略目標,因此×××決定秘密向南極派遣一支遠征隊。
經過層層挑選,33名身強力壯並忠於德國的人被選中組成了南極遠征隊,德軍總參謀部任命阿爾弗雷德·利切爾為遠征隊總指揮。在高層的關照下,一艘名為「施瓦本蘭登」的貨船被用於運載遠征隊員前往南極,這可不是一條普通的貨船,它能搭載和起落飛機,頗有些「准航母」的氣勢。隨後,××××對入選的隊員進行了仔細審查,最終只有24名船員被允許登船。××××還警告他們,誰要是泄露這一最高機密,他們留在德國國內的家人將被送往集中營。1938年12月,「施瓦本蘭登」號在遠征隊總指揮利切爾的率領下從漢堡出發前往南極。
1939年1月,遠征隊抵達了挪威宣稱擁有主權的南極×德皇後地,並開始製作該地區海圖。接下來的幾周,從「施瓦本蘭登」號上起飛的2架飛機在近6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進行了15次飛行,拍下了超過1萬多張照片。隨後,德國宣布吞並東經20°至西經10°的南極×德皇後地,並將該地重新命名為「新斯瓦比亞」,3面旗幟被插在了海岸邊,另有13面旗幟由飛機空投到內陸。
遠征隊員在海岸登陸後,留下了表明主權的標記,他們建立了一個臨時性基地,以便進一步深入內陸點。據遠征隊的報告說,他們駕機在南極內陸發現了溫泉,溫泉周圍奇跡般地長有植物,遠征隊將該溫泉稱為「施摩爾綠洲」。由於氣候因素,在完成預定使命後,「施瓦本蘭登」號於1939年2月搭載遠征隊員返航。
遠征隊首輪行動的成功使×××十分興奮,他計劃在1939-1940年和1940-1941年再對南極進行兩次遠征,×××希望通過這兩次遠征,建立固定的南極基地,更重要的是,能將德國的版圖擴展到南極。然而,對南極的首次遠征結束僅7個月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便爆發了,後兩次大規模遠征南極只好暫時作罷。
1940年6月,法國戰敗投降,×××再度對南極產生了興趣。他命令德國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元帥研究建立南極基地的可行性,因為×××希望德國海軍能通過南極基地控制南大西洋、印度洋和德雷克海峽。1940年聖誕節期間,德國海軍巡洋艦「亞特蘭蒂斯」號抵達南印度洋上的克爾格倫島,補充淡水和修整,不久德國海軍便以此為基地,往南攻擊南極附近的盟國艦只。1941年1月,德軍海上突擊部隊在南極×德皇後地以北海域俘獲了2艘挪威商船,第2天又俘獲了3艘商船。此時,×××覺得建立南極基地的時機已然成熟,他直接授權潛艇部隊司令卡爾·鄧尼茨負責此事,鄧尼茨覺得在南極擁有基地更可發揮其「狼群戰術」的威力,不過他也承認在自然條件如此惡劣的地區建立軍事基地存在相當大的風險。
盟軍破譯了德國可能在南極建軍事基地的情報,由於擔心德國潛艇利用南極大陸作為補給基地,英國皇家海軍「百慕大女王」號在1941年摧毀了挪威在南極的捕鯨站,並加強了在南極附近的海軍巡航力量。鄧尼茨認為德國海軍此刻不宜冒險到南極建立基地,就向×××表示還需等待時機,隨著歐洲戰事越來越激烈,×××建立南極基地的計劃就這樣被擱置了。
3. 二戰期間,德軍的潛艇真的消失了嗎究竟去哪了
德國在二戰爆發到戰敗的八年期間共建造了1200多艘潛艇,然而據說在戰後的清點中,發現有20艘潛艇消失了,那麼這些潛艇真的消失了嗎?答案有兩種可能,第一就是,以訛傳訛壓根就沒有這20艘潛艇。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潛艇要麼被秘密擊沉了,要麼就是被船員自沉於大海中,然後船員悄悄躲起來安靜的生活了。而且在最近,美國海岸警衛隊員也在加拿大五大湖發現了一艘二戰納粹德國的潛艇,所以可以得知,這些潛艇可能在當時都接到了死命令,為了不讓自己的技術泄露在海上自沉了,但由於時間的久遠,真正的答案我們也無處得知了,因為在當時有很多德國潛艇資料已經找不到了,也只能等待在某天,某隻考察隊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一個個把它們找出來吧。
4. 誰能告訴我二戰時的德國核潛艇秘密基地是現在德國的那個地方
二戰時德國沒有核潛艇.連核材料都沒有.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是由美國科學家海曼·里科弗積極倡議並研製和建造的,他被稱為「核潛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為首的一批科學家開始研究艦艇用原子能反應堆也就是後來潛艇上廣為使用的"艦載壓水反應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國海軍和政府建議製造核動力潛艇。1951年,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製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決議。鸚鵡螺號核潛艇於1952年6月開工製造,是在1954年1月24日開始首次試航。首次試航即顯示了核潛艇的優越性,人們聽不到常規潛艇那種轟隆隆的雜訊,艇上操作人員甚至覺察不出與在水面上航行有何差別,它84小時潛航了1300千米,這個航程超過了以前任何一艘常規潛艇的最大航程10倍左右。1955年7~8月,「鸚鵡螺」號和幾艘常規潛艇一起參加反潛艦隊演習,反潛艦隊由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組成。在演習中,常規潛艇常常被發現,而核潛艇則很難被發現,即使被發現,核潛艇的高速度也可以使之擺脫追擊。由於核潛艇的續航力大,用不著浮出水面,因而能避免空中襲擊。到1957年4月止,「鸚鵡螺」號在沒有補充燃料的情況下持續航行了11萬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鸚鵡螺」號從冰層下穿越北冰洋冰冠,從太平洋駛進大西洋,完成了常規動力潛艇所無法想像的壯舉。之後,美國宣布以後將不在製造常規動力潛艇。此後,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相繼製造了本國的核潛艇。
5. 網上瘋傳的「納粹冰船」照片是真的嗎在南極真隱藏有納粹基地
客觀的說,這種關於希特勒和二戰德國的傳言有很多,但這個傳言的受眾面可謂相當廣,堪稱是傳言中最廣的類型。但實際上這種照片也是假的,南極大概率是不存在傳聞中的德國秘密基地。
這個事情據一開始是根據外國媒體報道,有個用戶在使用谷歌地圖時發現一個類似於郵輪的巨大冰船,這個發現引起了海外諸多網友的關注。確實,從這個圖片來看,確實很像一艘冰船意外側翻。
至於這次被傳播的冰船照片,其實很大概率只是由於成像不夠清晰而造成的誤解罷了。有不少理性的網友就分析到,這艘被認為是冰船的照片,實際上不過是一塊體積比較大的浮冰罷了。甚至有人指出,如果結合照片發現時的南極洲的時間和陽光照射的角度以及發現地的敬畏地,其實這個所謂的冰船的陰影會有明顯增大,可能這塊浮冰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大。
不過,有時候,盡管有所誤解。但這也並不都是壞事。至少首先調動了人們的好奇心,只不過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好奇心之後去認真甄別錯誤,學習歷史。畢竟,多讀點書總是沒什麼大害處的。
6. 斯卡帕灣的德國潛艇偷襲斯卡帕灣
斯卡帕灣地理位置重要是英國海軍主要基地之一。斯卡帕灣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13千米,英國皇家海軍嚴密地封鎖了海灣。在7個入口處中有6個設有防潛網,還布設有水雷場。只有第7入口處航道狹窄、水下岩石密布,沒有設防潛網。U-47號潛艇就選擇了這一個入口處。
1939年10月12日夜晚,海灣靜悄悄,在夜幕掩護下U-47號潛艇進入了第7入口處。艇長普里恩上尉小心地駕著潛艇,擦著海底航行, 進入了斯卡帕灣。但是,歷盡艱難,進入了斯卡帕灣卻一無所獲,原來,英國軍艦在早些時候駛離了斯卡帕灣。
普里恩上尉當然不會甘心一無所獲,他駕著潛艇在海面上四處搜索。1939年報10月14日凌晨,U-47號潛艇在一處海域發現兩艘隱蔽停泊的英國軍艦,其中一艘是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普里恩上尉喜出望外,立即發射3枚魚雷,其中一枚命中了戰列艦。
「轟」一聲響,驚醒了「皇家橡樹」號戰列艦上的英軍官兵,進行了一番搶修,堵住了破損處,艦員們以為是艦內發生一起機械爆炸事故,沒有引起特別注意。U-47號潛艇迅速裝備好魚雷,駛近距戰列艦1400米時,進行再次攻擊,又放射3枚魚雷,全部命中目標。
「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的艦體被炸裂,大量海水湧入船艙,機艙內燃油泄漏到海面,整個海面都燃燒起來,火焰吞沒了「皇家橡樹」號戰列艦,艦上900多名官兵也被大火所吞沒。
德國潛艇偷襲斯卡帕灣獲得成功,使英國海軍蒙受巨大損失.
7. 納粹德軍真的在南極地下建了秘密基地
這種理論並非空穴來風。俄國歷史學家指出,1938年,納粹德國突然對南極洲感興趣,1938年到1939年之間,他們先後派出兩支探險隊前往這一地帶進行考察
探險隊的人員先是從飛機上給這一人跡罕至的地區航拍了大量地形圖,然後投下了數千金屬製成的小旗,上面畫的全都是納粹德國所用的十字標記。所有被打上記號的南極洲領土統統被稱為「Neuschwabenland」,被納粹視為第三帝國的一部分 .
參加那次探險的里特斯切爾上校在考察任務結束後的報告中說:「飛機每隔25公里投下一面小旗,我們總共圈定了大約86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並對其中350平方公里的領域拍攝了照片。
1943年,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KarlDonitz,被後人稱作德國潛艇部隊「教父」)曾說了這么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德國潛艇艦隊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它在世界的一端創造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堅固堡壘。」這很可能是在暗示,1938年至1943年間,納粹德國在南極洲建立了一個秘密的軍事基地。
而潛艇的作用,很可能就是將建設基地所需的各種物品從德國運到南極洲。研究第三帝國的專家指出,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納粹軍隊的潛艇紛紛來到德國的基爾港,並在那裡卸下大量魚雷裝備,然後用集裝箱裝著各類不同貨物送上潛艇。此外非常蹊蹺的是,潛艇上德兵的人數也大大減少,而且他們統統都戴上了外科手術口罩
1945年4月13日,一艘代號為U-530的潛艇從基爾港啟程前往南極洲。當到達南極洲的時候,潛艇上的16名德國大兵造了一個冰洞,然後把潛艇上的許多大盒子統統都放到洞里。據稱,這些盒子里裝的都是「第三帝國的遺物」,其中包括希特勒的文件和私人物品。
這次行動代號為「瓦爾凱里-2」。1945年7月10日整個行動結束之後,U-530潛艇來到阿根廷境內的馬德爾普拉塔港向阿根廷政府棄械投降。史學家們認為,與此同時,還有另一艘潛艇U-977把希特勒和他老婆愛娃的遺物運到南極洲,它行駛路線和U-530完全一樣。1945年8月17日,U-977也到達馬德爾普拉塔港。
真相」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可能被潛艇送去南極的是更加危險的物品,而不是希特勒的文件和遺物?有沒有可能當年他們送去的實際上是納粹研製出來的生化武器,多年以後在南極洲發現的無名病毒就是納粹的傑作?種種疑問,恐怕還要留待歷史學家進一步論證。
8. 二戰初期(1939-1940中旬),德國潛艇取得了哪些戰績
到1940年3月1日為止,德國潛艇共擊沉英國船隻199艘,達70餘萬總噸位。盡管英國於1939年5月便建立起護航制度,但每天仍有不少船隻慘遭德國潛艇襲擊,這些潛艇被人們稱為「海狼」,使英國人聞之色變。
此外,英國戰艦也成為德國潛艇的攻擊目標。1939年9月19日,德U—29號潛艇在通往不列顛群島的西航道外一舉擊沉了英國航空母艦「勇敢」號。為此,英國人不得不將航空母艦從德國潛艇活動頻繁的地區撤了回去。
10月14日,鄧里茲指派他的愛將普里安少校,率U—47號潛艇長途奔襲英國本土海軍基地斯帕卡灣,擊沉英戰列艦「皇家橡樹」號,艦上近800名官兵葬身海底。
此後,英國人被迫放棄了斯帕卡灣這一重要海軍基地。另外,德潛艇還擊傷了「納爾遜」號、「巴勒姆」號戰列艦和「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德方僅損失14艘潛艇,約9500總噸位。
1940年6月,法國淪陷。英國失去了法國艦隊的支持,而德國卻獲得了離大西洋更近的大陸西海岸的海港和潛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