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其中最大的三大軍閥是
張作霖的奉系軍閥、孫傳芳的皖系軍閥、吳佩孚的直系軍閥
其中直系 吳佩孚 直隸、江蘇、江西、湖北
皖系 段祺瑞 安徽、浙江、山東、福建
奉系 張作霖 黑龍江、吉林、遼寧
『貳』 歐洲歷史上哪個政權軍閥最多
17世紀的德意志,有上千個軍閥,其中最大的是普魯士,最後是普魯士統一了德國。
『叄』 十大軍閥簡介
1、袁世凱
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奠基人,是中國近代最大的軍閥,他是厚黑的典型。戊戌變法中,他假裝支持變法,使「戊戌六君子」倒在血泊中,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們打著「實行君主立憲」的旗號,演出一場「逼宮戲」,後又舉著贊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2、段祺瑞
段祺瑞這只「北洋之虎」,皖系的巨魁,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十六年間,他三次出任國務總理,一直處於權利的核心,即使在他下台期間,仍能呼風喚雨,待機而出。他不搞陰謀,不搞謀殺,崇尚簡朴,為政清廉。
3、曹錕
曹錕1985年投奔袁世凱新建陸軍,很快成為「三洋三傑」之外的第三號人物。曹錕作為直系重要頭目之一,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圖謀副總統不成,後又拉攏奉系,打敗皖系,最終謀取了直系軍閥獨掌北京政權。
4、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胡匪,因而被稱為「胡帥」。由一個被清政府招撫的土匪頭目,升至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成為「東北王」,他還曾問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政府並當上國家元首。「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5、吳佩孚
吳佩孚師從名儒,得中秀才,他讀了古今中外不少的書,不少的兵法,在軍事上,他長於權術,善於臨時應變,打敗了許多敵人,曾得「長勝將軍」的稱號。吳佩孚在其戎馬生涯中還做了許多的詩詞,反映他得意時,失意時,苦悶時的心情。因此他稱為秀才軍閥是恰當的。
6、閻錫山
西王閻錫山經歷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國民黨統治幾個歷史重大變革時期。不管形勢如何變化。他均能用他的權術或投靠袁世凱,或依附段祺瑞,或與中共合作,乃至與日本勾結來保全並擴展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因而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這在中國近代軍閥史上是少的。
7、張宗昌
張宗昌無知無識,人稱「狗肉將軍」,他有三不知:一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錢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他當過土匪,後又在張作霖的卵翼下發跡。竟至擁有兵數十萬成為山東的土皇帝。在他督魯的三年間為惡甚多,人民對他恨之入骨。
以擅長作戰並兼通文墨而發跡,在北伐戰爭中一路猛打猛沖過關斬將,是率軍第一個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將領。時人稱其為「飛將軍」。在中原大戰前脫離馮玉祥投靠蔣介石,韓復榘在山東擊敗了晉軍為蔣介石鞏固了前沿戰線。
9、韓復榘
韓復榘由一個普通的士兵被提升為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繼張宗昌之後,他曾統治山東達七年之久。他自稱「韓青天」,到處斷案,卻草菅人命,留下不少笑話,抗日戰爭開始後,他退棄山東,成了蔣介石的替罪羊。
9、白崇禧
白崇禧是桂系新軍閥中,僅次李宗仁的第二號首腦人物。在眾多的軍閥中,白崇禧以足智多謀,滿腹經綸而聞名,有「小諸葛」之稱。
白崇禧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然而國民黨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戰果,局勢對國民黨政府愈趨不利,新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解放軍解放中國大陸後,白崇禧逃往台灣,1966年逝於台北。
10、陳炯明
陳炯明1911參加辛亥革命,因他極喜趨新弦奇,在當時的廣東社會,就軍事上的言行十分引人注意。1933年9月22日病逝於香港,1935年4月3日,葬廣東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一、詞源出自《舊唐書·郭虔瓘傳》有著名的漢末群雄、北洋軍閥、直系軍閥、皖系軍閥等。
近代意義上的「軍閥」一詞,是由梁啟超從日本翻譯而來的。民國軍閥勢力之一,由袁世凱掌權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死後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范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二、民國十大軍閥相關的書籍《民國十大軍閥》:
《民國十大軍閥》書籍講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成為中國現代軍閥之祖。繼之,大小軍閥粉墨登場,擁兵自重,為搶奪地盤和各自利益大打出手,混戰一團,狼煙四起,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民國十大軍閥》對民國時期形成的十個主要軍閥進行梳理描述,全面介紹了這些軍閥逐漸壯大,擁兵自重的歷史,展現了這群風雲人物的個性風格和傳奇故事。這十大軍閥為:張作霖、段祺瑞、吳佩孚、孫傳芳、陸榮廷、龍雲、劉湘、盛世才、馬鴻逵、馬步芳。
《民國十大軍閥》其分十章,每一章集中敘述一個軍閥人物。敘述脈絡清晰,描寫細致全面,史料運用准確,講述生動活潑。通過對民國十大軍閥的描述,讀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些軍閥們的興衰歷史,更加深刻地了解中華民國的變遷歷史。
『肆』 軍閥中最厲害的是哪位呢
上世紀初民國時期,由於歷史原因,各地軍閥紛紛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人人都以服務國家為口號,其實是各自為政,利慾熏心。為了擴大勢力范圍爭奪更多地盤,這些人無所不用其極,有的甚至還傍上外國勢力,打著救國的名號,干著賣國的勾當。
軍閥混戰之初,實力最強的當數袁世凱,他的北洋新軍為數眾多,還擁有騎兵,步兵等多個兵種,全國近四分之三的勢力范圍,都歸他所有。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奉系、直系、晉綏系和西北系五大派系。在這些派系中,如果論個人實力和名望,當首推奉系的張作霖,他不僅擁有最精良的武器,還有兵工廠,還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三、地盤最廣。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軍隊實力強大的奉系擊敗直系,此後張作霖大舉入關,開啟他的中原問鼎之路,攻熱河、克直隸、占蘇州、奪山東、取南京……從北到南勢如破竹。到1925年1月時,連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都成為張作霖的囊中之物。
佔領蘇皖後的張作霖,其勢力范圍達到極盛。當時,他所掌控的地盤囊括八省三市,連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都在他控制之下。
從土地面積上看,張作霖當時的勢力范圍,比中古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都要大,與當時英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西班牙,以及法國、奧地利等歐洲八大列強疆域的總和相比都要廣。
經過多年征戰後,當時的張作霖擁有精兵37萬,軍隊武器精良,戰鬥力強大,陸海空三軍無可匹敵。要不是日本人對其實施刺殺,這個在民族利益上對寸步不讓的實力軍閥,必將成為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最大絆腳石。
『伍』 杜馬和容克是什麼意思
俄國國家杜馬
國家杜馬(1906—1917年)是俄國的議會式全國代表機構。二十世紀初期,由於俄 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經濟和政治力量的加強,特別是1905年革命的強大壓力, 迫使沙皇召開立法性國家杜馬。沙皇政府企圖藉助國家杜馬,拉攏資產階級,擴大統 治基礎,消弭革命。國家杜馬的活動,引起了國內社會政治生活條件的變化,對俄國 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德國的帝國主義特徵——「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
德國統一後,容克地主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利益漸趨一致。在政治上他們獨佔了德國的軍政要職,在國家政權中起著重要作用。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壟斷資產階級進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階級專政,以便對內鎮壓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對外爭奪市場和世界霸權。列寧指出,德國是個「軍閥的、容克的、資產階級的帝國主義國家」。
『陸』 四大軍閥是那四位。
只有三大軍閥。
軍閥割據時期的三大軍閥是指:張作霖的奉系軍閥、馮國璋的直系軍閥、段祺瑞的皖系軍閥。
一、直系軍閥
直系軍閥領袖大多出身直隸省,在許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鳴,故稱為「直系」。許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直隸省是什麼意思,其實直隸省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康熙時期將其稱為直隸省。在 1928年6月20日,經國民政府決定,就將直隸省改名為了河北省。
因此直系軍閥也就是大多數都來自於河北省。而直系軍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馮死後,曹錕、吳佩孚繼其首領之位。這里的馮國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馮鞏的祖父。
二 、奉系軍閥
「奉系」的稱號是因為其領袖張作霖來自於奉天,故稱之為奉系。當時的東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龍江皆屬於張作霖的地盤。他的兒子張學良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三 、皖系軍閥
皖是安徽的簡稱,因此所謂的皖系即指安徽一帶的軍閥。皖系的首領為段祺瑞,老家在安徽,而皖系的絕大多數將領也都來自於安徽,因此稱之為「皖系」。皖系佔領的省份有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這四個。
(6)德國最大軍閥叫什麼擴展閱讀:
除三大軍閥以外的軍閥:
1、晉綏系軍閥
晉綏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有徐永昌、楊愛源、商震、傅作義等人。在北洋出身的軍閥之中,晉綏系勢力並不算強,但卻是存在時間最長的軍閥之一,雖然後投身於國民政府,但仍然相對獨立,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閻錫山與晉系軍閥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晉綏系軍閥顧名思義,其勢力主要在山西一帶。
2、西北軍閥
西北軍閥以馮玉祥為首,有宋哲元、鹿仲麟、劉郁芬、張之江、李鳴鍾、孫良誠等人。早先是指馮玉祥統率的「國民軍」,後楊虎城率領的17路軍也被稱為西北軍。西北軍閥算是北洋幾大軍閥中較弱的一個,尤其是馮玉祥,由於經常變換陣營,被戲稱為「倒戈將軍」。
3、滇系軍閥
滇系軍閥早期以唐繼堯為首,在西南軍閥中算是比較強勢的一位,主要轄滇、黔兩省,後向四川擴張。1927年2月6日,滇系內部發生政變,雲南四鎮守使倒唐,龍雲成為滇系軍閥首領,還有盧漢、胡若愚等人。滇軍內部較為統一,沒有明確的派系之分,這也是雲南在民國時期較為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4、桂系軍閥
桂系軍閥早期以陸榮廷為首,有沈鴻英、陳炳琨、莫榮新等人,最為強盛的時期曾控制著兩廣地區,但在後來內部發生矛盾,以李宗仁和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取代了陸榮廷。李宗仁和白崇禧此後加入國民政府,稱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存在時間較長。
5、黔系軍閥
以劉顯世為首,有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其主要勢力范圍在貴州。由於貴州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原因,導致黔系軍閥的依附性和掠奪性都比較強。1935年2月,被長征的紅軍在遵義地區擊敗,此後被蔣介石直接收編,黔系軍閥作為獨立力量就此消失。
6、湘系軍閥
以湯薌銘為首,有唐生智、譚延闓、何鍵、趙恆惕、程潛等人,勢力主要在湖南。在袁世凱死後,湯薌銘還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繼續當湖南都督,但此後護國湘軍逼向長沙,湯薌銘隨即逃出長沙,湘系軍閥就此消失,湯薌銘此後投靠了直系軍閥。
7、粵系軍閥
早期以陳炯明為首,後以陳濟棠為首,是民國初期的軍閥之一,但存在時間較短,在北伐之前,廣東就已經被統一。
8、川軍
川軍的勢力主要在四川,但卻一直都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戰時期,派系林立,有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鄧錫侯、潘文華、王陵基等人。
參考資料:網路-三大軍閥
參考資料:網路-軍閥
『柒』 土匪、軍閥、毒梟、嘿社會、恐怖組織、反晸府武裝……請按強弱順序排名!並說出理由!
你說的這些都很片面。
1,軍閥或者反政府武裝,看政府的情況定,我朝開國時最早也是反政府武裝,但是很給力,美國開國時也是反政府武裝,德國最早的普魯士就是軍閥,軍閥意味著和半合法,反政府武裝乾脆就不合法,政府給力,軍閥厲害,政府不給力,反政府武裝厲害。
2,恐怖組織,這幫人乾脆就不要命,基本上除了勢力強大的軍閥或反政府武裝,沒有治得了他的。
3,土匪和毒梟,基本上屬於業余軍隊,再業余那也是軍隊呀。
4,黑社會,軟的欺,硬的怕,可能跟警察叫板,跟軍隊沒用,因為法律對軍人不重要,命令才重要。
我上面說的這些……怎麼說的,基地組織既是反政府武裝,又是恐怖組織,同時還是軍閥,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而且這些也不絕對,就黑社會來說,要是中國的黑社會一個班就能搞定,要是美國的黑手黨已經滲透進美國政府了,那就難說了。
軍閥也看情況,如果是大國的軍閥那就牛掰了,比如說北國的某個軍區司令是軍閥,那就牛掰的不得了,基本上是最牛的,黑手黨都不敢惹,如果是非洲的,那什麼都不是。
而且金三角的毒梟大多是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