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德國人會懺悔法西斯

為什麼德國人會懺悔法西斯

發布時間:2022-07-15 11:14:22

1. 關於德國法西斯的知識

銘記德國法西斯興起的歷史教訓

作者: 袁偉時 | 2005年05月13日14時20分
銘記德國法西斯興起的歷史教訓
——答《看世界》特約記者於平

看世界:同樣是世界大戰,但人類社會對於二戰的反思活動要遠遠多於一戰,為什麼會這樣?

袁偉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是歐戰,它的規模、時間、殘酷都無法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比擬。更重要的是這兩次戰爭的基本原因是一樣的,正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沒有徹底反思,孽根未除,20年後更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痛定思痛,才有許多優秀的史書和剖析大戰根源的著作問世。說到底,戰爭是人類文明史的變態,是人性黑暗的記錄。敢於直面黑暗、反思罪責的著作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近年來好些清演算法西斯和極權主義的著作翻譯出版,是對中國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貢獻。

看世界:二戰為什麼會發生,二戰的發生是一種偶然還是必然?

袁偉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當然不是偶然的。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歸結為:為什麼東西兩半球為什麼會形成德國和日本這樣的兩大戰爭策源地?

日本的情況以後再說,我們先集中討論德國。簡單地說,19世紀以來,德國民族國家建立和統一,他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是片面和畸形的,因而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純粹的偶發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團體的成員、19歲的中學生刺殺了到波斯尼亞首府檢閱軍事演習的奧地利王儲,這本來是一件不是太大的刑事案件。但正在虎視耽耽冀圖建立世界霸權的德意志,正好利用這件事發動侵略,8月1日世界大戰就爆發了。這場戰爭遲早都會爆發,問題只是找到什麼藉口罷了。

德國是19世紀60至70年代,普魯士實行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實現統一的。在此基礎上,它在90年代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總值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6%(日本只佔1%),在世界貿易中所佔比重達13%,加上一貫實行軍國民主義,軍力強盛,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一流強國。以此為基礎,他們冀圖稱霸世界。經濟發達不一定會成為侵略別國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如果同錯誤的文化傳統相結合,法西斯主義就會應運而生。

看世界:二戰前,德國為什會法西斯化,並在後來成為二戰的策源地?

袁偉時:三大因素促成這樣的局面:

第一是國家和民族的屈辱被野心家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締結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非常苛刻,除了放棄所有殖民地外,還喪失了將近七分之一的領土,75%的鐵礦,44%的生鐵生產能力,28%的鋼生產能力和26%的煤炭產量。此外,1921年5月21日前,必須交付 200億金馬克的現金或貨物。1921年4月進一步規定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1923年1月法國和比利時更以德國不履行賠款為藉口,出兵佔領了德國重工業最集中的魯爾區。

第二是民眾迫切希望擺脫經濟困難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陷入經濟危機,德國經濟更陷入破產狀態。1923年德國經濟崩潰,馬克成了廢紙,中產階級和工人一生積蓄頃刻盪然無存。後來雖然有所恢復,但1929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又使它的經濟掉入深坑。

在這樣的狀況下,希特勒和納粹黨就趁機崛起了。納粹(德國法西斯)的全名是國家或民族社會主義。用希特勒在1927年6月24日所講的話來說:「最高的民族主義實質上等於最高的民族福利;最高的社會主義等於對民族、祖國深沉的愛;因此,兩者都意味著履行共同的種族義務。」 在天才領袖和偉大的黨領導下,依靠集體實現民族復興和改善生活狀況,對急於擺脫國家屈辱和經濟困難的德國人來說,不失為適時和動聽的號召。

第三是文化傳統中的負面因素,為法西斯滋長准備了厚實的土壤。

為什麼德國人會對希特勒的煽動聲聲入耳呢?除了上述原因外,還與德國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德國的統一道路是畸形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各民族建立民族國家和統一的國內市場的要求必然日趨強烈。德意志人是眾多部族的混合體,政治上也是長期分崩離析,沒有統一的可以稱之為德意志的國家。17世紀中葉,德意志人分別居住在314個邦和1475個獨立騎士領地上;直至18、19世紀,席勒、歌德等文化巨人還一再追問:德意志蘭,它在哪裡?經濟、文化的發展,抵抗外來侵略,都迫切需要統一的國家。可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德意志邦國的爭霸又使統一大業倍加混亂和艱難。

這項歷史使命是1862年9月被威廉一世任命為普魯士政府首相的俾斯麥通過三次戰爭完成的。上台一周後,他就慷慨激昂宣布:「所有德意志人」「不可避免地將通過一場嚴重斗爭,一場只有通過鐵與血才能解決的斗爭來達到目的。」 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基本上解決了易北河三個公國的歸屬問題。1866年6、7月間歷時七周的普奧戰爭,把奧地利逐出德意志民族的爭霸圈,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1870年7月開始的普法戰爭,北德意志聯邦和南德意志諸邦聯合組成50萬人的德意志民族軍,打敗了法國,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三世成了俘虜。俾斯麥宣布成立新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戴上這個帝國的皇冠。

這個鐵與血的畸形統一過程,集中體現了德意志文化中的負面因素。同它的人種一樣,德意志文化傳統是駁雜的。歌德、席勒、康德、貝多芬……一系列光輝名字為人類文化增添了絢麗的篇章。他們代表著德意志文化中的自由傳統。但是,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包含三個畸形傳統: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和所謂社會主義。

以民族主義來說,它潛伏著兩個非常危險的癌細胞:一是反猶主義,這是頗為普遍的歐洲病,在將近兩千年的歲月里,把猶太人妖魔化為吸血鬼,嗜血、貪婪、卑鄙等等幾乎一切可以說出或說不出的惡名都被加到了猶太人的身上;想方設法排斥他們,限制他們的自由。另一是雅利安人優越論。用希特勒的話來說,「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人類文化,一切科學、藝術和技術成果,幾乎完全都是雅利安人創造的產物。」

另一不應忘記的傳統是17、18世紀普魯士崛起,統治者就蓄意培植非常徹底的軍國主義。例如,1713至1740年間在位的威廉一世,被稱為「士兵王」,他以四條措施推進軍國主義化:(1)只有224萬居民的王國,軍隊人數竟達8萬3千人,青年男子10%以上都當兵去了。(2)財政收入的85%用於軍隊。(3)因為實行的是長子繼承製,把除長子以外的幾乎所有容克貴族子弟從小就進入王家的軍事學堂,使之在利益和榮譽感上成為忠誠於王室的軍官。(4)在軍隊訓練中,把紀律、服從、盡忠職守、「國家利益」至上貫徹始終。威廉一世拿著大棒在操場上親自訓練士兵。與此同時,他推行普遍義務教育,在學校中則強制向軍隊學習,從而使全民軍國主義化。

在思想教育中突出「國家利益」至上的同時,致力於發展經濟、文化教育和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失業救濟、社會保險等等措施是在德國首先建立的,西方學者稱之為 「社會主義」。總之,從利益和思想灌輸兩方面竭力以集體(民族、國家)壓倒和掩蓋個性。經過二百多年的熏陶,德國人形成了這樣的性格:「只要皇帝命令他們齊步前進,他們就默默服從」!或者如著名的社會民主黨領袖倍倍爾所說:「他們會按照上面的命令把我或任何人槍殺」!最後則歸結為把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下,致力於對外擴張,從普魯士國王、德意志帝國皇帝到希特勒無不如此。希特勒就揚言:對「民族社會主義運動」來說,「保證德國的生存空間是我們的最高原則。」

早在1895年,一些德國知識分子為此十分焦慮,他們寫道:「一個鞏固的國家權威,應該和個性自由開展結合在一起的,這一切對德國比對其他民族更為不可缺少……精神高尚的人正懷著恐怖的心情開始看待今天民族感情在運動著的種種形式——國家當局表現為管得太寬和警察式地隨心所欲……這一切邪惡勢力就匯合起來禁錮了德意志民族的自由精神」。

一個不應忘記的現象是:從德意志皇帝到希特勒都是以人民(Volk)或國家、民族這些神聖的名義要求公民放棄個人自由的。希特勒說:「一個民族的思想和意志自由,要比個人思想和意志自由有價值得多。」 他們把議會民主說成是「德國民族的禍根」。宣稱要建立超越議會民主的「人民國家」。他們推行極權主義,致力於建立政府控制一切的制度。用墨索里尼的話來說是:「我們控制了國家的政治力量、道德力量、經濟力量……總之控制一切」;「國家之外,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當集體吞噬了個人,自由被剝奪,領袖則以國家、民族的名義發號施令時,德意志國家、民族和老百姓固然吃盡苦頭,世界則遭受莫大的災難。

看世界:奧斯威辛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反思二戰的一個標志,奧斯威辛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什麼樣的價值?德國在二戰中的悲劇性角色又給世界以怎樣的警示?

袁偉時:任何民族都是從吃人生番演變成文明人類的。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包括奧斯維辛屠殺在內都是極其丑惡的返祖現象。它的警鍾長鳴,警示人們永遠不要忘記用千百萬死難者生命換來的教訓。我想有些基本觀念是應該永誌不忘的:

第一.民主和法治是一切國家和民族復興的不二法門。

不要以為德國人特別殘忍。任何人,任何國家的國民,本來都有野蠻和文明兩個方面。文明就是約定俗成或通過合法程序制定的規則和制度。只有後天灌輸的這些規則和制度才能約束、制止人類的野蠻本性。民主和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逐步形成的最好的制度和公共生活規則。德國人就是因為擺脫了民主和法治的約束才犯下大屠殺的滔天罪行的。

離開分權制約,任何官員或遲或早都會干出錯事、壞事乃至犯罪。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之際,內閣中只有三名納粹黨員,處於少數地位。但他們利用 2月27日的國會縱火案,立即下達緊急法令,終止了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自由,並在3月23日利用與小黨結盟,取得國會多數,通過了《授權法》,使希特勒政府可以在沒有國會或總統授權的情況下自由行動。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公開說:「人民統治的真義是指一個民族應被它的最有能力的個人,那些生來適於統治的人所統治和率領」。元首獨裁製度在德國建立起來了,這是接踵而至的發動戰爭和種族屠殺通行無阻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任何民族都應該擺脫的民族主義煽情的欺騙。

世界上只有劣等的制度,沒有劣等民族。一切種族、民族優越論的叫囂都是欺騙。

對被壓迫的民族說來,有兩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是可不可以不擇手段報復敵人?以暴易暴不可能挽救任何國家。

二是可不可以為了「國家利益」踐踏公民權利?德國當然有清醒的知識分子,但他們的言論自由被剝奪,信息自由流通被意識形態灌輸所取代。阿倫特把法西斯極權主義界定為以意識形態恐怖為特徵的新的統治形式;這是非常正確的。無聲和順從的德國人讓法西斯得以橫行。

德國人是在高唱「德國,德國,高於一切」和「德國,德國,統治世界」,去屠殺猶太人和侵略別國的。

無論革命還是改良,離開民主和法治都不可能真正實現國家復興,人民必然以這樣那樣的形式飽受折磨。

第三.應該以對人的價值的高度尊重,以現代人權已有的成就為標准,徹底清算各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盲目肯定本民族文化中的一切是可怕的。

看世界:中華民族在二戰中遭遇了巨大的悲愴與屈辱,中國應該從二戰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袁偉時:中國人深刻反思本國歷史的著作很少。一個走了那麼多彎路、付出如此巨大代價的國家,居然沒有著力尋找自己的弱點,這很不正常。這是不能不填補的空白。

不要忘記19、20世紀中國曾經長期以德為師。

憤於中國的貧弱,清末民初中國知識階層就曾力倡軍國民教育。晚清新政期間至民國初年,教育方針中都曾把「尚武」列為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辛亥革命後,蔡元培出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便一再叨念軍國民主義,說「尚武,即軍國民主義也。」 明顯受到德國的影響。

1931 年5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決定國家大計的「國民會議」。蔣介石在會議的第一天便公開提出必須在中國建立法西斯主義的統治。於是一批又一批黨政軍大員被派往德國和義大利考察;德國顧問包括柏林警察總監則請進來盤踞軍政要津;決心貫徹法西斯主義,奉蔣介石為唯一領袖的力行社、復興社等組織紛紛成立,而在這些組織推動下鼓吹法西斯主義的書刊如雨後春筍。《法西斯蒂及其政治》、《法西斯義大利政治制度》、《希特勒與國社黨》及法西斯蒂小叢書等鼓吹法西斯主義的著作順利通過國民黨圖書檢查制度大量出版,而其執筆者和組織者竟是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秘書室的要員。蔣介石個人獨裁統治確立後,曾毫不含糊把包括教育在內的社會生活軍事化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更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是:進入19、20世紀後,中國所以飽受侵略、欺凌,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抗拒外來先進文化,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社會制度。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如果逐步健全民主制度,公民權利得到保證,告別內戰,日本未必敢那麼猖獗大舉侵略。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中國傳統文化中,集體吞噬個人也是普遍現象,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就是用「國家之上」、「民族至上」為外衣的。這些正是統治者推行「以德為師」的思想基礎。

看世界:二戰中,同盟國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樣的勝利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怎樣的意義?怎麼理解二戰慶祝和紀念活動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作用?

袁偉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義大利法西斯和日本帝國主義覆滅,這是對反民主、自由和侵略勢力的巨大打擊,這意味著和平、民主、自由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人類文明的主流。60年後,這個趨勢更是勢若長虹!紀念活動有利於鼓舞人們繼續完成有關的未竟事業。

看世界:二戰導致了國際刑事法庭以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和組織的誕生,這是基於怎樣的教訓?

袁偉時:世界逐步走向一體化,這是17世紀以來逐步顯現,而在20世紀下半葉加速前進、無法抗拒的進程。這樣的地球村需要「世界政府」——各種形式的管理機構。聯合國、WTO、世界銀行、國際法院和國際刑事法庭等等逐步建立和完善,是符合歷史行程的,也是總結20世紀二三十年代沒有妥善處理國際爭端和對侵略罪行採取綏靖政策教訓的產物。不管這些組織還有多少缺點,我們都應該愛護它們,讓他們在運作中逐步自我完善。

前些年一些國家的種族屠殺被制止,再一次證明了這些機構的價值,顯示人類確實變得聰明一些了。

看世界:現實是歷史的繼續,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國家間關系的影響並沒有結束。德國與西歐之間特別是德法之間實現了和解,而日本與亞洲特別是中日之間的糾葛卻時常凸現,您能否比較一下這兩種不同情況?德法之間的最終和解可以給中日關系什麼啟示?

袁偉時:德國法西斯的架構被徹底摧毀,從核心領導人到基層骨乾的罪行都得到應有的懲處;而日本的專制統治和軍國主義架構(國內一些學者稱之為法西斯,而國外多數學者認為從嚴格的學術觀點看,它與法西斯有別)也被改造和拆毀,但是其最高標志天皇猶在(盡管其權力已被剝奪),一些戰犯很快復出,這些都妨礙從思想上徹底清算過去的罪行。這是兩個主要侵略國最大的差異。面對這樣的局面,我認為有些觀點應該明確:

1.督促日本政客和人民正視侵略罪行,永遠以史為鑒是應該的。但是,作為中國人也應冷靜地看到,由於民主、法治制度已經在日本生根,經濟上的清算比較徹底,和平憲法的基本條款仍然保留,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危險性不大。中國亦已今非昔比。如果不清醒地看到這個全局,中國就有陷入與之進行軍備競賽陷阱的危險,不利於推進現代化事業。
2.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相當迅速,中國與日本在經濟上已經難解難分。以歐盟為榜樣,建立亞洲共同市場的時機已經成熟。作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組成部分,主動推進亞洲經濟的融合,有利於中國現代化。

看世界:60年來,類似二戰這樣的大規模戰爭一直沒有出現,這是因為哪些原因?

袁偉時: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和侵略者必然失敗的命運矚目驚心;加上美蘇兩大國手持核導彈的軍事對峙,出現了「恐怖平衡」的局面;即使野心勃勃的政客、武人也不敢輕易嘗試。

看世界:今日世界是否已經徹底消除法西斯勢力卷土重來的可能?人類社會是否還存在爆發大規模世界戰爭的危險?如果有,這些危險來自何方?人類還能承受得了下一個二戰嗎?

袁偉時:在我看來,國際恐怖組織就是法西斯勢力的變種。他們是非常愚昧的種族主義者和反民主、自由的勢力。不過,他們成不了大氣候。其他別用用心揮舞刀劍的勢力也成不了大氣候。還有一些所謂後法西斯主義的小組織在一些國家鼓噪,更令人發噱。世界大戰總要有幾個世界大國捲入,隨著蘇聯瓦解,美國沒有對手,我看不到有世界大戰的危險。中國人應該抓緊這樣的有利時機,加速改革和發展,與國際接軌,在不可抗拒的世界一體化進程中實現國家的現代化。

2. 德國為什麼要二戰 來自德國人的反思檔案

他瘋了

3. 德國人痛恨希特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因為希特勒給他們帶來了身心的巨創。二戰之後德國損失慘重,德國的大城市都被炸成一片廢墟。蘇聯對德國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為了索要賠款,他們對德國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拆遷和掠奪。因為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德國人一度羞於在外國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國籍,特別是在紐倫堡法庭審判之後,德國人對納粹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懺悔。

讓德國人引以為豪的工業設備被蘇聯全部運走,包括他們能拆下來的所有鋼鐵原料,甚至連自行車車輪和鐵軌都不放過。無數德國婦女成為蘇聯紅軍的玩物,單單在柏林就有十三萬婦女遭受玷污。大量的婦女因為無法忍受恥辱而自盡,有的因姦汙而懷孕的少女不得已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子女。

那些在戰場上死去的德國戰士暫且不論,活下來的人經過了許多年才從這場戰爭遺留下來的陰影之中走出來。他們對於希特勒的恨意在於他給活下來的人帶來的災難——家破人亡,身心受損,喪失了對國家的認同和驕傲。

德國中學的教科書用一個半學期的課程來學習二戰史,他們的教科書承認了希特勒的軍事擴張和大屠殺,並且將戰敗稱為解放。每年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都會舉行各類的紀念活動。德國人積極賠償戰爭的受害者,數目龐大的賠款讓德國幾代人都在為希特勒的罪行還債。

現在的德國人已經漸漸走出了希特勒帶來的陰影,大部分的德國人對美國人非常敵視,但是也很少在非學術探討的場合主動提及希特勒。新一代德國人對於希特勒的感情大多是尷尬夾雜著鄙視,而對自己的國家德國也漸漸恢復了認同和信心,這一段心路歷程的確十分艱難。

4. 戰後德國為何認罪態度較好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戰爭中最血腥的一頁,也是迄今日本右翼勢力竭力掩蓋、否認侵略罪行的一個焦點。不僅如此,日本政府也不願證實這一史實。日本領導人對訪問南京,參觀有關紀念館有所抵觸,仍會受到日本國內巨大的牽制。戰後至今,沒有一個日本首相到過南京。可以想像,如果日本首相到南京訪問仍就只說一句深刻反省,而不正式謝罪並前往悼念死難者,是難以得到受害方寬恕的。遺憾的是,戰後60年過去了,日本不僅仍然做不到向南京謝罪,而且還不斷出現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言論。這只能激起受害者更強烈的憤怒和對歷史事實的反復確認。 源於德意志特性?兩種精神矛盾中並存 有人認為,德國認罪態度較好,源於德意志民族特性,德國人思想深刻,善於反思,對戰爭罪責問題也採取了理性的態度。究竟有沒有德意志特性,這個問題至今在德國國內外存在爭議。但是,如果在60年前提出這個問題,答案截然相反。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人認為德國人不可救葯,他們守紀律,講秩序,崇尚權威,一有機會就侵略別國。世人根本無法制止德國人准備戰爭的進程,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傢具廠改造成飛機製造廠,用鍾表廠生產炮彈和魚雷的重要部件。對此,美國摩根索計劃的解決辦法是:肢解德國,把它分成幾個國家,同時徹底摧毀它的工業能力,把它變成牛羊遍地的農牧國家。 事實上,德意志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繼承了兩種遺產,一種是軍國主義和集權主義的,主要表現就是普魯士精神,自近代以來,被俾斯麥、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繼承;另一種是以歌德、席勒為代表的人文主義精神,追求民主、自由和人道。這兩種遺產在德國社會中並存。兩種遺產相加,就使德意志特性淡薄了許多。 罪感文化難說通民主改造徹底立大功 近年來,少數國外學者試圖從文化的角度深層次地探索這個問題,認為浸染德意志民族的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強調人生而有罪,一生都需要不斷懺悔,由此形成罪感文化;而包括日本在內的東方民族最忌丟臉,形成恥感文化。個別學者甚至將這兩種文化同兒童心理發展過程結合,認為羞恥感早於是非判斷能力,因此,罪感文化高於恥感文化。粗一看,這種說法似乎頗有道理,其實經不起深究。德意志從其民族形成之時起,就普遍信奉基督教,但它的罪感卻不是一直就有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德國接到《凡爾賽條約》文本時,全國上下群情激憤,就連共和國的首任總理都發出了誰要是簽署了這樣的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的詛咒。正是全民族的這種不服罪態度,使德國又一次發動了世界大戰。 法西斯統治時期,德國社會的納粹化程度比日本嚴重得多。但二戰末期,德國納粹政權遭到毀滅性打擊,在重建中起作用的德國人士基本上同納粹政權沒有關聯,有些還是堅定的反法西斯人士。反觀日本,它並沒有被反法西斯國家打進去,而是在保存天皇制度的前提下投降,由此導致政權在運作機制、人員構成、指導原則等方麵包含許多舊政權的元素。 在戰後民主化改造方面,德日兩國也有很大差別。日本的改造在時間上稍晚,因此受冷戰影響較大。美國為更好地對付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採取縱容政策。另外,德國被蘇、美、英、法四國佔領,佔領國在實施民主化改造時互有制約;而日本由美國一國佔領,民主改造的效果大打折扣。從實際結果來看,蘇占區的民主化改造最徹底,納粹分子全部被清除出各級行政機構和企業,並被沒收財產,法西斯思潮遭到毀滅性打擊。在美佔區,一度發生非納粹化擴大化,開始時佔領當局試圖整肅全部納粹黨員,後來很快發現,要把這1/5的人口驅逐出公眾生活是不可能的。緊接著又搞人人過關,當局擬定了一份133個問題的調查表,要求每個18歲以上的人填寫,經當地法庭審查後,劃分成主犯、罪犯、從犯、追隨者和無罪者。擴大化固然不好,但從清楚舊殘餘角度看,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德國人並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改造,部分知識分子勇敢地承擔起領頭反思的重任。1946年,哲學家雅斯貝斯出版了著名的《罪責問題》一書,強調了認罪的重要性,指出每一個德國人都犯有罪行,因為除了刑事罪行和政治罪行應該由相關人物單獨承擔外,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就應該由聽任罪行發生的全體國民集體承擔。德國基督教會盡管在法西斯統治時期也作過抗爭,但它們並沒有因此而逃避責任,反而公開發表認罪書,宣告每一個基督徒都要對納粹政權的暴行承擔責任並為此贖罪。同時,知識分子在文化重建過程中,積極對國民進行民主思想的再教育。大多數作家以平實的語言揭露戰爭的殘酷和戰後的困苦,力圖深刻地思考倫理道德問題和歷史問題。隨著上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走向經濟繁榮,

5. 德國人二戰後為什麼能懺悔 日本卻不能

因為二戰後處理德國的是蘇聯和英法,蘇聯英法和納粹有死仇,自然不會容忍任何納粹思想遺留,戰後更是把德國一分為二分別進行了處理
而處理日本的確是美國,這個和日本幾乎沒有在戰場之外有接觸的國家,因而美國人在戰後對日本的處理並沒有什麼輿論上的負擔,可以為了對抗蘇聯,而把日本輕松改造成美國在東亞的橋頭堡,實際上,日本戰後沒有難過幾年,就因為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把兵工廠等後勤基地放在日本而迎來復興了,日本國內被清算的,也僅僅是部分貴族【華族】,大部分人既得利益者要麼改頭換面成了政治世家,就是改頭換面成了資本門閥,當年領導日本帝國侵略世界的那些人,現在依舊領導著日本,並且他們的子孫後裔,無出意外的話註定會繼續領導下去,所以日本不可能悔改,悔改幾乎就等同於摧毀現在日本統治階級的存在根基

6. 德國人反思納粹罪行的行為是什麼

我認為德國人反思納粹罪行的行為是因為觀念。蘇聯佔領的弗里德伯格政府的德國領導人「我曾經在集中營被關押了四年,我是一個自由黨的人名。我剛從監獄出來回到我的家鄉,前任市長已經逃走了。應牧師的要求,市民們聚集起來選舉我為市長。說到這里,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許多市民都很擔心。你的軍隊將領承諾戰後立即釋放德國戰俘所以每個人都想知道你是否會信守諾言?「星期天,威利邀請我參加他姐姐的50歲生日聚會。我帶了另外兩個同志來參加聚會。


但是他的兒子仍然在北非被殺,他的妹妹在吸毒後,考慮到這本書的作者自己也是猶太人,想到了用這種方式侮辱佔領軍軍官。他沒有當場把這個德國娘們擊斃,簡直就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典範,同時我不得不再次欽佩德國人民作死的勇氣。所以我認為德國人反思納粹罪行的行為是因為觀念。

7. 德國日本戰敗後的態度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二戰後,德國對自己的侵略行為做了深刻反省,1970年時任德國總理的勃蘭特訪問波蘭時,曾當著來自全世界的記者面,在華沙猶太人居住區紀念碑前長跪不起。德國總理的這一舉動以及德國人在戰後的真誠道歉和一系列的實際贖罪行動,換來了世界人民對德國人民的諒解。但是,我們不僅沒有看到日本政府做出類似的反省,我們倒是看見了日本政府的首腦小泉帶頭參拜供奉有二戰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在日本,甚至有人試圖篡改教科書中關於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內容。日本政府的態度以及日本主流意識形態,必然造成日本國民普遍迴避提及抗日戰爭。

記得在某年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時,中央電視台曾在南京做現場報道,我們看到,記者采訪了好幾位來自日本的年輕遊客,可當問及:你是否知道「南京大屠殺」事件時,這些年輕的日本人不是回答不知道,就是呈現一幅驚恐不安,不知所措的面孔,且無一例外,都採取了倉促離去的方式。盡管出現在電視鏡頭中的日本人不多,但此種現象卻是日本主流輿論不願正視歷史甚至竭力掩飾自己的罪行的必然結果。

日本人為什麼不像德國人那樣對發動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而是竭力迴避和掩飾自己的罪行呢?

顯然,導致此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日本人的罪惡太過深重,以至於他們自己都無法正視。

眾所周知,做出侵略中國決定的,是日本政府,但實際具體實施罪惡行為的主要是侵華日軍,而構成日軍主體的士兵,主要是日本的平民百姓。

盡管在成為日本軍國主義戰爭機器的一部分後,這些士兵的道德觀、價值觀會因受日本軍國主義的毒害和控制而與日本軍國主義保持高度的一致,但是作為一個日本的普通百姓,我相信他們也會具有作為一個人的起碼的良知和與整個人類相似的善與惡的標准。用精神分析的術語來說,作為一個人,就會有人所共有的「超我」。

我想強調,「人的超我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穩定性,體現在人的一生都受其影響和制約,表現出相當一致的行為模式。而可塑性則見於受到某種因素的強烈影響,超我的標准會發生改變,並由此導致行為模式的轉變。超我的可塑性還表現在超我的標准具有兩極性的階段性的情景性的變化。即在一段時間內它的標准就是其的固有標准,而在另一段時間內和/或在特定的情景中,超我的標准恰恰是此固有標準的反面,是那些原本不為固有超我所允許的、受到壓抑的內容。我們不妨將此時的超我稱為「臨時超我」。

二戰期間,當日本軍國主義占統治地位時,那些主要由日本平民百姓構成的日本軍人受制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控制,他們的超我就是日本軍國主義所期望的一切,效忠天皇,為日本而戰,他們的善惡標准也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由此我們看到,他們有屠殺平民的競賽,他們把活人綁在木樁上讓士兵練習突刺,他們將中國人活埋、剜心、讓狗撕咬,將孕婦剖宮,挑出嬰兒,他們扔下細菌彈,活體解剖病人……將所有的獸性,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戰犯受到正義的懲罰,曾經犯下滔天罪行的日軍士兵也恢復了戰前的平民身份,他們的(臨時超我又突然轉回固有超我,這種轉變如此突然,使得一些頑固分子以切腹自殺的方式來滿足其臨時超我的要求)固有超我開始重新行使功能。此時作為一個戰敗後的日本人,他們會驀然看見他們自己國家和人民也蒙受到巨大的損失和傷害,除了大量的士兵在侵略其他國家中命喪黃泉之外,日本本土也遭到盟軍的轟炸、品嘗過原子彈的威力,還有文獻中提及的蘇聯紅軍對日本僑民的所作所為,再加上由於多年的戰爭消耗使得國家物質資源極為匱乏等等,這些曾經的侵略者一定也會從中體會到戰爭給日本人民帶來的災難,作為一個人,他們也應該能夠從自己以及自己的親人所遭受的創傷體驗中,意識到在作為侵略者時,他們的禽獸不如的殘酷行為會給他人帶來更加嚴重的創傷。

理論上,他們會在其自身固有的超我的作用下,而產生罪惡感,並會有相應的贖罪行為,如德國人就是一個榜樣。但是,理論上還會有另外一種情況,這就是,由於他們的罪惡過於深重,以至於他們無法面對他們曾經的罪行。因為,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是和他們固有超我絕對不允許的,是其固有超我的另外一極,按照他們固有超我的標准,他們不知該遭槍斃多少次。如果重新以日本軍國主義占統治地位時的「臨時超我」標准看待自己的行為此時,雖然罪惡感會減輕甚至完全沒有罪惡感,但又會面臨另一個問題,即按照日本軍國主義的「臨時超我」標准,他應該戰死或因戰敗而切腹自殺!而實際情況是,他們既沒有戰死,也沒有切腹自殺,而是選擇了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臨時超我」最不能接受的主動或被動投降。顯然,此種心理沖突如果沒能得到很好的處理,就會出現問題。

根據日本學者的觀點,「日本沒有處理好戰爭的創傷,沒有修通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感與對天皇和軍國主義認同的矛盾沖突。這種狀態潛藏著一種危險,即日本人可能會將其的罪惡感隔離,而不斷地強化和內化對攻擊者(日本軍國主義)的認同。」(參見《IPA首屆亞洲精神分析大會中的一個特殊專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b79350100nera.html)

我同意這位日本學者的觀點,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確實是毋庸置疑的現象。但我認為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一些日本人在隔離自己的罪惡感的同時,不是強化和內化對攻擊者(日本軍國主義)的認同,而是採取特別的贖罪行為——補償行為。只不過這種特別的贖罪行為或稱補償行為,不是向中國人民和東南亞人民謝罪和賠償損失,而是體現在為自己的國家戰後重建拚命地工作,對自己的家人表現出特別的溫柔和善意等。

這種類型的補償行為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為自己的國家戰後重建拚命地工作顯然是戰後日本社會所鼓勵的,也是符合日本社會的主流超我標準的,但這句話的背後還有其潛台詞,「我是按照政府的意志做事的,因此,我在戰時所犯罪行也是按照政府的意志做的,如果有責任,那也是政府的責任」。這種合理化的防禦機制,可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對自己的家人表現出特別的溫柔和善意,是在強調,「瞧!我多善良,這么善良的人這么可能做出那些『傳聞中』的禽獸不如的事情?」以標準的好人的形象出現在他人面前,包括在自己子女的面前,就會起到很難使人想像自己曾經是野獸的作用,由此可以達到掩飾自己曾經的罪行的目的。

但是,由於這種類型的補償行為的對象只是限於其所在的國家和自己的親人,而不是針對深受其害的被侵略的國家和人民,因此,它只是部分性的,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補償。這種防禦機制在給其帶來部分好處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雖然罪惡感被深深地隔離,但並沒有消失,為壓抑此種罪惡感,就必須採取迴避談論日本人在二戰中所犯下的罪行的話題。而他的子女也會對曾在其他國家駐扎的父親或爺爺產生分裂的看法:一方面他們的子女實際上也多少知道一些日軍在中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所犯下的罪行,他們也會有他們的父親或爺爺是否也曾犯罪的疑問;但另一方面他們的子女看到自己的父親或爺爺是如此地和藹可親,他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親或爺爺曾經是個罪犯,再加上他們的父親或爺爺對二戰罪行的迴避行為,會導致在家庭內部談論日本的侵略戰爭成為一種禁忌。眾多的家庭的禁忌,形成這個國家對談論侵略戰爭的禁忌;國家的禁忌又會進一步強化家庭的禁忌。

上述普遍存在的禁忌,會嚴重阻礙日本整個民族對戰爭的深刻反省,而不能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必然影響整個日本社會的發展。日本在戰後歷經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但也恰恰是在日本處於最繁華階段,日本卻出現了頻繁更迭國家領導人的現象,社會經濟也出現了停滯不前的跡象。這種現象是偶然的(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是必然的?我的觀點是:這是必然的。因為,一個家庭存在不恰當的禁忌,會使一個家庭難以整合;而一個國家存在不恰當的禁忌,會使整個國家難以整合。而禁忌的代際傳遞,還會繼續影響日本的子孫後代。

8. 德國人真的對二戰罪行道歉很誠懇嗎

關鍵不在道歉,要看這么做。


二戰後,德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現在在德國,任何與納粹相關的標示、言論都是非法的,任何否定德國迫害猶太人、設置集中營的言論和行為都是被主流社會唾棄的,希特勒等納粹領導人被主流社會視為罪人;德國在歐洲一體化過程中起到了領導作用,接受了英美的價值觀,美英法絲毫不擔心德國會走納粹道路,反而把德國當做最可信任的夥伴;周邊的小國也從不擔心德國回走回法西斯之路,反而是把德國視為捍衛歐美價值觀和一體化的領袖之一。


反觀日本,民間道歉很多了,官方的言論也有。但關鍵是他們的行為,官方祭拜靖國神社行為、美化侵華戰爭行為、否定大屠殺行為、昔日侵華老兵的機會行為,都讓周邊國家感覺到危險。


像這樣的圖片網上一搜一大堆,你說周邊國家看到這些場景是什麼心情?!你能想像德國納粹分子光天化日之下也搞這樣的遊行么?!


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言語的道歉都是無力的!

9. 如果德國沒有在二戰中失敗,德國人會懺悔嗎

本人認為如果德國沒有在二戰中失敗,德國人不會懺悔

因為二戰中的的德國人,幾乎都認為自己的雅利安人種的優越性和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德國(主要是希特勒)想建立一個東起烏拉爾山脈,西至大西洋(包括英格蘭群島),北抵北冰洋,南達地中海(攻打北非,只是以免意軍兵敗後沮喪而投入同盟國的懷抱)的大德意志帝國。同時也要保持雅利安人種的「純」,所以要殺想像中帝國版圖中的所有猶太人(主要是希特勒想殺,《我的奮斗》一書表明了希特勒為什麼想殺)。既然是為了自己,哪有什麼懺悔

德國人(主要是希特勒)要打仗是為了自個兒的利益,並非什麼「犯下罪的世界」

一下為我對一樓和三樓評主評價修改(望一樓和三樓評主對我抄襲大人有大量)

歷史就是過去的,客觀事實存在的,是不能改變的(就連希特勒也承認這點),我們可以改寫歷史但是不能改變歷史,戰爭是什麼?戰爭就是殺人沒有什麼懺悔不懺悔的,戰爭都沒正義之師也沒有非正義之師,如果你仔細研究二戰蘇聯,就不難發現蘇聯也干過不少壞事。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你,難道你這點都不明白?所以的正義只是政治上的宣傳和一種謀略手段而已.舉例美國這中超級大國打著勝利的旗幟去打伊拉克,伊朗這些小國家你認為他是帶著正義去打的?它不是為了本國的利益它會動武嗎?當時伊拉克的SDM(薩達姆)禁止向美國等國輸送石油,伊拉克影響了美國的戰略利益它不打你嗎?把你打了你還沒有地方說理.小國家連話語權都沒有還談什麼平等.本來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聯合國就是為超級大國說理的而不是小國家.美國說要制裁你就要制裁你,當然它制裁之前肯定要衡量利弊.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體系,就沒有國家主權和尊嚴.
回到樓主的問題中來,德國人說懺悔世界人民信嗎?日本人說懺悔中國人民信嗎?狗不吃屎了你信嗎?二戰納粹德國做得很失敗的地方就是在種族問題上不團結,這是個敗筆,當時德國國籍的猶太人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比如愛因斯坦等,人才也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戰爭資源,如果當時XTL(希特勒)能有這種遠見德國有可能比美國先造出原子彈,那才有可能改寫歷史.

如果二戰德國勝利了,那他發動戰爭就是正義的,何來懺悔一說?歷史本來就是成王敗寇的,二戰德國殺了多少猶太人?不過600萬,鐵木真殺了2億人早就上吉尼斯世界紀錄了,我們的教材有對他說個不字嗎?張獻忠殺人殺的再多也多不過滿清,但他的名聲明顯要壞的多,什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的人比南京大屠殺多多了,課本上也不過一筆帶過粉飾太平而已,別說是德國勝利了,就是日本勝了,南京大屠殺也一樣會被掩蓋,說不定我們還在看《裕仁微服私訪記》
《鐵齒銅牙東條英機》這些呢。

本人的言辭有些激勵,望大家諒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德國人會懺悔法西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