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明漂白粉的科學家是誰
1774年,舍勒發現氯氣的同時也發現了氯水對紙張、蔬菜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1785年法國化學家貝托雷(Claude louis Berthollet)提出把漂白作用應用於生產,並注意到氯氣溶於草木灰水形成的溶液比氯水更濃,漂白能力更強,而且無逸出氯氣的有害作用。1789年英國化學家台耐特(Smithson Tennant)把氯氣溶解在石灰乳中,製成了漂白粉,遠遠早於二戰時期。
Ⅱ 第二次大戰時間的時間誰發明了V-2導彈
V-2導彈
德文全稱:Vergeltungswaffe-2,是德國在1942年研製的第一種彈道導彈。意為「報復性武器─2」,其目的在於從歐洲大陸直接准確地打擊英國本土目標,它是火箭技術進入一個新時期的標志 ,最大航程320千米。
研發歷史
1925年,德國人率先在奧比爾公司生產競賽用汽車上試驗了火箭推進器。盡管試驗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成果,但德國科學家並未因此放棄新的探索。反而更著手設計飛向同溫層高空的探空火箭。
1927年,以奧地利數學家赫爾曼·奧伯特為首的一批德國科學家與工程師成立了民間的德國宇宙航行協會(Verein für Raumfahrt),這是全世界第一個航天科技研究協會。1929年,奧伯特與他的助手們開始研發液態火箭推進器。
1932年後德國陸軍開始想到了液態燃料火箭作為長程攻擊武器的可能性,並派遣對火箭研發有興趣的瓦爾德·多恩伯格上尉負責籌組相關事宜,瓦爾德招募了當時為經濟狀況煩惱的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為首的火箭研究小組進入德國陸軍兵器局,開始進行液態火箭推進器的試驗,同年,德軍在柏林南郊的庫斯麥多夫靶場建立了火箭試驗場(Heeresversuchsanstalt Kummersdorf)。
從1933至1941年的8年期間,多恩伯格與馮·布勞恩的研發團隊不斷進行火箭研發,第一代的A-1重150kg,直徑0.3m,長1.4m,採用酒精與液態氧推進劑,但推力只有3000kgf。由於設計不合理,因此A-1火箭試驗失敗。
1934年12月19日及20日,馮布朗的研究團隊成功發射兩枚重500公斤,安裝陀螺儀並以液態氧及乙醇為動力來源的A2火箭,發射地點位於德荷邊界的柏克姆島(en:Borkum),此次測試兩枚火箭以2.2公里及3.5公里的射程掉落北海,A2火箭開發案到1936年結束。
由於A-2火箭得到了滿意的成果,於是德軍更近一步著手研究第二代的A-3與A4火箭開發計劃,其中A4火箭的預定目標為射程175公里、最大射高80公里、酬載量1噸的大型火箭,由於實驗規模已經大到舊試驗場無法提供足夠測試空間,因此德國選擇了東部奧德河的出海口處的一個名叫佩內敏德的漁村,興建新的火箭試驗基地(HVP)。
除了液態火箭以外,德國空軍也在此地開始研發FI-103無人駕駛飛行器的研究工作(FI-103即後來的V1火箭),代號FZG-78。1942年FI-103研發成功後,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親自將此種新式兵器命名為「V1火箭」。V指的是德文的Vergeltungswaffe waffe(復仇武器)一詞縮寫,他意味著德國要用這種新兵器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雪恥,並向戰勝國復仇。
A-3火箭重達750kg,直徑0.7m,長6.5m,推力增大到14700kgf,然即使
A-4火箭
A-3火箭試驗成功,但A-3火箭的射程距離仍舊未達當時研究團隊的期待。接著一種新形態的A-4火箭設計方案開始提出並接受試驗。在1937年得到了德國陸軍的支持,撥款了2000萬馬克作為A-4火箭研發經費。A-5火箭則是A-3火箭的改良版,A-4火箭在吸取A-5火箭的研發經驗與資料後,在1942年正式研發成功。隨即量產製造,1944年9月正式命名「V2火箭」,並在9月8日的倫敦攻擊揚名於世。
Ⅲ 在二戰時,德國發明了什麼秘密武器
二戰期間公認的武器技術革新26項,
其中美國2項,蘇聯1項,其餘都是德國的。小到自動步槍,大到導彈。
V-1導彈:現代飛航式、巡航式導彈的鼻祖,
V-2導彈:現代彈道導彈的鼻祖,
別隆采圓盤:納粹的飛碟,
He-178: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
stg44:現代自動步槍的鼻祖,
(聞名全球的蘇聯AK-47和stg44對比一下,明顯AK-47是在山寨stg44。。)
「小紅帽」反坦克導彈:反坦克導彈的鼻祖。
MG42:現代通用機槍的鼻祖,直到今天,歐美最先進的通用機槍設計,都擺脫不了MG42的影響,因為它太經典了。。
MP40:現代沖鋒槍的先驅。
M式鋼盔:當代鋼盔設計的鼻祖,無論是美國的PASGT、中國QGF02、俄羅斯新式頭盔、以及大量各國的當代新型鋼盔,都有」德國佬鋼盔「的風格。。歷史開了個玩笑,過去了幾十年,又重新走回德國當年設計的軍盔的風格,因為它對人頭的保護性實在經典。。
原子彈:納粹的核武研製早於美國,第一次核爆也早於美國,只是那時已晚了,1945年了(美國也是這個時段),盟軍已開始攻佔德國。。
萊茵女兒:現代地對空導彈的鼻祖,戰後歐美蘇聯的地對空導彈,都是從「萊茵女兒「發展而來,」萊茵女兒「由大名頂頂的萊茵金屬公司製造,萊茵金屬現代的120坦克炮是西方使用最廣泛的坦克炮,美國M1、德國豹2、以色列梅卡瓦Ⅳ、日本90式、義大利公羊2等等,都是使用萊茵金屬120坦克炮。
虎、豹坦克:現代西方坦克設計的鼻祖。
時間關系,不一一說明了,列個表: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噴氣式戰斗機Me-262
世界上第一款噴氣轟炸機容克Ju EF132
世界上第一款空對空導彈Hs298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空對空導彈X-4
世界上第一款巡航導彈V1(Fi103 FZG76)
世界上第一款地對地彈道導彈A4(V2)
世界上第一款地對空導彈EMW Wasserfall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直升機Fl282
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空對艦導彈Hs293
世界上第一款突擊步槍MP44
世界上第一款洲際導彈A9/A10(製造了但試射失敗的)
世界上第一款反雷達導彈BV246
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現代機動戰略(閃電戰)的政權
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使用潛艇作戰的政權
世界上第一種氣冷機槍MG34 MG42
世界上第一個實驗性反應堆(有些資料說已經到臟彈階段)
世界上第一個款碟形飛行器RFZ(飛碟)
世界上第一個款翼形飛行器Go229
時間關系,還有些沒列出,如現在世界通用的9mm手槍彈葯,是納粹的制定的標准等等。。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種科技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寫幾個主要的
1、雷達,英國人首先發明,並搬上戰斗機
2、綜合雷達火控系統,老美發明出來的,將多部雷達集成在一起
3、VT信管,老美發明的,被譽為三大利器,開了精確制導武器的先河
4、導彈(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都是德國人先搞出來的
5、噴氣式戰斗機,德國人先搞出來的
6、原子彈,美國人
Ⅳ 二戰時希特勒領導的德國發明過哪些黑科技呢
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不僅在軍事科技方面取得了技術成就,而且在化學工業、光學和生物學等許多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化工行業為例。德國化學技術不僅為德國軍隊提供了各種類型的火葯、合成燃料、合成橡膠輪胎等軍用物資,而且在改善德國人民生活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這方面,德國取得的成就幾乎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德國被盟軍完全戰略性地封鎖,這種成就非常罕見。
例如,當時德國,沒有吃糖的原料,所以德國自己合成了糖精。
這種糖精不僅在食品加工業中被用作甜味添加劑,還被用作德國家庭主婦的烹飪調料。當時,這種糖精被稱為“德意志甜心”,它還有精美的外包裝。
Ⅵ 二戰德國發明了什麼
密 碼 機Enigma
現 代 巡 航 導 彈 的 始 祖 V1
現 代 彈 道 導 彈 的 始 祖 V2
第 一 種 噴 氣 式 飛 機 Heinkel 178
第 一 種 實 用 的 噴 氣 式 戰 斗 機 Me262
第 一 種 艦 載 直 升 機 FL282
第 一 種 采 用 飛 翼 布 局 的 戰 斗 機 Go 229
第 一 種 無 線 電 制 導 炸 彈 X1
第 一 種 空 空 導 彈 X-4 (RK-344)
第 一 種 地 空 導 彈 「瀑布」
第 一 種 反 坦 克 導 彈 X7「小 紅 帽」
第 一 種 超 音 速 空 艦 導 彈Henschel Zitterrochen
第 一 種 反 輻 射 導 彈 Bv 246 冰雹
第 一 種 實 用 空 艦 導 彈Hs 293
第 一 種 電 視 制 導 炸 彈 Hs 293D
第 一 種 采 用 中 線 推 進 理 論 的 實 用 作 戰 飛 機 Do335
第一種機載雷達
第一種實用的不對稱布局飛機 Bv 141
第一種實用噴氣轟炸機Ar 234
第一種前掠翼飛機 Ju287
第一種能正常飛行的直升飛機Fa 61
第一種翼梢噴氣直升飛機 WNF 342
第一種後掠翼噴氣戰斗機P.211
首創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概念 並再此概念基礎上研製出MP44突擊步槍 並首創突擊步槍的概念
首先把主動式紅外夜視系統應用於實戰
第一種正式服役的制導魚雷G-7es
首創Revolution性意義的潛艇通氣管
首創非觸發引信的磁性水雷
首先把遙控車輛用於實戰
第一次把紅外瞄準系統用於實戰
Ⅶ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
1893年,德國人本茨發明了一內燃機為動力的四輪車。標志著現代汽車工業的開始。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19世紀末期。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
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也以大量生產的技術的發展為特點。美國在這一方面領先,就像德國在科學領域中領先一樣。
美國擁有的某些明顯的有利條件可說明它在大量生產方面居首位的原因:巨大的原料寶庫;土著和歐洲人的充分的資本供應;廉價的移民勞動力的不斷流入;大陸規模的巨大的國內市場、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不斷提高的生活標准。
(7)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發展:
大量生產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
一種方法是製造標準的、可互換的零件,然後以最少量的手工勞動把這些零件裝配成完整的單位。
美國發明家伊萊·惠特尼就是在19世紀開始時用這種方法為政府大量製造滑膛槍。他的工廠因建立在這一新原理的基礎上,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受到了許多旅行者的訪問。
在惠特尼之後的數十年間,機器被製造得愈來愈精確,因此,有可能生產出不是幾乎相同而是完全一樣的零件。
第二種方法出現於20世紀初,是設計出「流水線」。亨利·福特因為發明了能將汽車零件運送到裝配工人所需要的地點的環形傳送帶,獲得了名聲和大量財產。
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創了那些先例
首開先例:
1、空降兵大規模使用(奇襲哥本哈根、突襲海牙、大規模機降克里特島)
2、多兵種配合地閃擊戰(閃擊戰嚴格地說是對傳統的突擊隊戰術和迂迴戰術的結合,但首開先河的當屬地空配合)
3、對敵方城市的戰略轟炸
4、使用導彈(V1\V2)對對方城市進行襲擊
5、首次使用噴氣式戰斗機、
6、首次利用制導武器擊沉對方戰列艦(擊沉了義大利的羅馬號戰列艦)
7、首次將直升機用於反潛作戰,小范圍嘗試,但沒有成功,放棄
8、首次研發地空導彈(瀑布、萊茵河女兒),有傳聞曾投入作戰,但沒有戰果記錄
9、首次研發反坦克導彈(X1小紅帽),有傳聞曾投入作戰,沒無戰果記錄
10、首次使用空空導彈,對付老美的B17轟炸機,但效果不佳
11、首次推出AIP潛艇的原型,瓦爾特級,使用過氧化鈉,水解後提供氧氣,潛艇可長時間在水下機動
12、首創突擊步槍,MP44,開了中間型槍彈和突擊步槍的先河
Ⅸ 二戰時德國的先進武器有哪些
鄙人學淺二戰德國的先進武器有很多, 比如:
1、槍炮先進、V2飛彈
德國的軍工行業一直世界聞名,它完備國家工業,充分支持其軍工的發展。比如mp40、MP28沖鋒槍的列裝,更是讓美、蘇兩軍頭疼不已。再比STG44突擊步槍的研製和列裝,都是一度讓德軍在二戰後期的局部戰場獲得先機。更有歷史意義是名揚國際的AK47,都借鑒了它的設計理念和思路。尤其是STG44加裝了,“吸血鬼”夜視裝置後,更是如虎添翼。還有著名的“希特勒電鋸”更是在叢林和海灘上盟軍戰士的噩夢。要知道“奧馬哈海灘屠夫”可是用MG42機槍,兩個小時射殺6000盟軍啊!
再次。著名的德軍密碼機創造的密碼也是一件看不見,摸不見的致命武器,盡管它被都靈破解。但是恩尼格碼密碼機,也依然是還是那個讓盟軍情報專家,撓頭撞牆,整宿掉頭發的可怕存在。英國為不肯將這一機密共享蘇聯。甚至還“卸磨殺驢”的分解了,解碼恩尼格碼密碼的世界第一台計算機。由此可見德軍密碼的先進。
Ⅹ 二戰中的閃電戰為什麼是由德國人發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越野、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但是坦克為步兵開路仍然很慢!
德國將軍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提倡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於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組織與推動理論下,德國建立了一支當時作戰最具效率的裝甲部隊,屢屢擊敗敵軍,是聯合兵種作戰和前線指揮等戰爭型態發展的推動者。
古德里安是陸軍戰術「閃擊戰」的創始人(閃電戰原型是施里芬提出的),被歷史學家稱作「閃擊戰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