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德國一共有多少輛坦克

二戰德國一共有多少輛坦克

發布時間:2022-07-15 16:22:46

Ⅰ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各型號坦克裝甲車製造了多少量

美國M3型中型坦克:生產年份1941-1942年;製造數量6258輛;

美國M4型中型坦克:生產年份1942-1945年;製造數量49234輛;

美國M26型重型坦克;生產年份1944-1945年;製造數量2212輛;

美國M3型半履帶裝甲車:生產年份1940-1945年;製造數量53813輛(含派生型);

Ⅱ 二戰德國裝甲師共有多少坦克

當時的德軍裝甲軍一般由2到3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組成,坦克數量一般在600-800輛(一個裝甲師大約有324輛坦克)。到了1941年德軍為了在不增加坦克數量而增加裝甲師數量時,將原有的裝甲師的坦克數量一分為二。

Ⅲ 二戰德國的坦克共生產了多少

二戰德國的坦克製造精密、復雜是出了名的。蘇聯的坦克簡單、耐用也是出了名的。歷史學家都說德國之所以戰敗就是因為蘇聯用數量打敗了德國的質量。二戰德國坦克生產總計有五萬輛左右,蘇聯光是t-34及其改進型就生產不下十萬輛。

Ⅳ 二戰時的德國坦克共有多少盟軍蘇軍的坦克又是多少力量懸殊是怎樣的

美國的M4謝爾曼產量四萬九千多,美國M3/M5斯圖亞特約產兩萬兩千七百多.M3A1「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共生產4621輛。

M4坦克的型號十分繁雜,僅美國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進型車,變型車,和實驗型車就有50多種。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這6種型號的改進型車,主炮有75mm,76mm,105mm生產了起碼夠美軍有16個M4裝甲師用的。

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共生產6000餘輛。

二次大戰中美軍至少裝備49000輛M4謝爾曼(Sherman)中型坦克 _E2_.Ke2nn

M26 Pershing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裝備美軍,沒有來得及在大戰中發揮作用。

1944年4月試生產了24輛以後,該坦克被正式命名為M24「霞飛」輕型坦克。到1945年6月,一共生產了4070輛M24輕型坦克

T23隻有40幾輛,在諾曼底登陸之後全部用於研究。

蘇聯T-34的中型坦克產量近八萬輛,蘇聯T-54/55中型坦克產輛約七萬輛,蘇聯T62產量約四萬
.T-34中型坦克於1939年初由共產國際工廠製造出樣車, 1939年12月,對樣車進行改進後正式命名為T-34中型坦克。1940年6月,開始成批生產,到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時,共生產出1225輛。

KV-1重型坦克於1939年2月由科京領導的設計小組研製,以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K·伏羅希洛夫的名字命名。1940年2月,由位於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生產,到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時共生產了636輛。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由坦克城共生產了13500輛KV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

IS重型坦克以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約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由車里雅賓斯克城的工廠設計處研製,在二戰期間發展了3個型號:IS-1、IS-2和IS-3。從1943年秋到1945年6月共生產了3752輛。 

T-40輕型水陸坦克於1941年初裝備蘇軍偵察部隊和坦克通信部隊。其車體與船的形狀有點相似,它的前部寬大而低矮,炮塔裝在車體左側略靠後的地方。車體備有浮動油箱以便提高浮動能力。水上行駛時,由裝在車體尾部的一個四片螺旋槳驅動,由2個舵操縱航向。戰斗全重5.6噸,乘員2人。武器有12.7毫米機槍和7.62毫米機槍各1挺,彈葯基數分別為550發和 2016發。發動機為6缸水冷汽油機,功率62.5千瓦。最大公路速度4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350千米,最大水上速度6千米/小時。T-40系列輕型水陸坦克共生產230輛,於1941~1946年在蘇軍中服役,並參加過二戰中的某些戰役。

T-60輕型坦克於1940年11月由高爾基汽車製造廠投入生產,1941年底至1942年初被改進成T-60A輕型坦克。T-60和T-60A輕型坦克的總生產量為6022輛。 IE)|q3Dy+

T-70輕型坦克在T-60輕型坦克的基礎製成,1942年1月底由高爾基汽車製造廠生產並裝備部隊,1943年夏被改進成T-70A。到1943年秋,T-70和T-70A輕型坦克共生產8220輛。

1933年德軍重整軍備時,急需一種結構簡單, 造價低廉且適合訓練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裝甲部隊進行訓練並從中吸取經驗。 德國埃森( Essen) 和克虜伯 (Krupp) 兵工廠便及時提供了一種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車。此車受英國維克斯 (Vickers)六頓坦克影響甚大, 故外型上有多處象似。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試車後,德國陸軍即定購150輛,定其型號為 Pzkpfw I Model A。改進後的Model B型推出後, 德國陸軍部再次大批定購(2000)輛。

1939年3月15日,德軍侵入布拉格,佔領了捷克全境。這樣,捷克在二戰期間便成為德國的「保護國」。二戰期間,捷克共生產了 LT-38坦克 (德國人稱為38(t)戰車)A型一G型1414輛(含原型車3輛),各型號之間僅有微小差別。 在1939年5月一11月間共生產A型150輛。其特點是由原型車的3名乘員改為4名乘員,換裝了德國製造的電台和瞄準鏡。 1940年1月一5月間共生產了B型110輛,C型110輛。A型-C型參加了德國入侵法國的戰斗,裝備了德國的第7、第8坦克師。 D型共生產105輛。E型共生產了275輛。E型在車體和炮塔的正面均裝有附加裝甲,車體側面的裝甲厚度也增加到30mm(原為15mm)。 F型共生產了250輛。 S型共生產了90輛,這是因為它是由瑞典特許生產再歸德軍使用的,因此得名。 G型共生產了321輛。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國各軍工公司研製一種重15t,裝備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裝甲指揮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讓這種坦克成為德國新組建的裝甲師的主力裝備。1936年,苯茲公司在柏林製造出第一輛原型車,其他公司也製造出他們的樣車。1937年5月,苯茲公司製造出第一輛PzKpfw III.A戰斗坦克。其後又有3種改進型:B,C,D型。不過PzKpfw III.A,B,C,D這4種型號都屬於試驗型,生產量很小。1939年德國開始生產E型,這種型號是正式裝備部隊的初生產型,後期的E型開始裝備一門50mm短身管火炮,這個型號是德軍入侵波蘭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國又開發了F,G,H這3種型號的PzKpfw III戰斗坦克。它們統一的編號為Sd.Kfz.141,這幾種型號的III型坦克和以後J型早期型都裝備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間PzKpfw III戰斗坦克又增加了4種型號: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裝一門長身管50mm火炮。J,L,M統一編號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間生產的N型則是裝備一門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編號為Sd.Kfz.141/2。在它的12種型號中J型是生產量最大的,分兩批一共生產了3OOO余輛。到1945年,各種型號的PzKpfw III戰斗坦克大約生產了6000輛(有些資料上說有12000輛之多)。

(Pzkpfw-Ⅳ型 中型坦克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號坦克,為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戰爭期間唯一保持連續生產的坦克。希特勒於1934年下令開始研製裝備75mm火炮的Ⅳ號坦克,Ⅳ號坦克的研製目的主要是作為對輕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輛A型坦克出廠,戰前Ⅳ號坦克的A、B、C型僅有小批量生產,大多用於測試和訓練,但波蘭戰役中的部分參戰坦克受到部隊的高度贊譽。1939年10月D型投產,成為最初的生產型。1940年E型投產,1941年F型(F1)投產,Ⅳ號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蘇德戰爭開始時,Ⅳ號坦克裝備數量不過數百。

戰爭開始後,面對蘇聯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國性能最好的Ⅲ、Ⅳ號坦克也大為遜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嚴重不足,相當部分反坦克任務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國坦克的裝甲薄弱,難以抵擋蘇聯步兵反坦克武器攻擊。但德國坦克戰術運用的出色,以及良好的步坦協同,所以能夠避實擊虛,在戰爭初期取得很大戰果,此外蘇聯各級軍事指揮的無能也促成了這一結果。但Ⅳ號等坦克的性能劣勢是無法迴避的,隨著蘇聯紅軍戰術指揮能力的逐步回復,結果就是德國在莫斯科戰役的慘敗。 而後,德國人除開始研製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開始對Ⅲ、Ⅳ號坦克大加改進。首先Ⅳ號坦克F1型改裝長身管75mm火炮,成為F2型,然後42年G型投產,兩種型號坦克的增強了裝甲,火力也大為加強,勉強可對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運至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該坦克火力強、結構好,是當時非洲戰場德意軍隊最倚重的裝備。 1943年H型和J型投產,進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護,產量均超過3000輛,在數量上逐步取代Ⅲ號坦克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西西里島、諾曼底、阿登等戰役中,Ⅳ號坦克一直是沖鋒陷陣的主力之一。由於德國生產能力不足,因此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的Ⅳ號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產,以彌補德軍「虎」式、「黑豹」式數量的不足。整個戰爭期間,Ⅳ號坦克總產量達8000輛以上。此外,Ⅳ號從戰爭初期開始就推出變形車,包括旋風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彈炮、熊式155mm自行榴彈炮等。最重要的當屬以Ⅳ號底盤發展的驅逐戰車,安裝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簡稱「Ⅳ驅」。這些變形車數量達2859輛,在各個戰場的德軍裝甲兵團、裝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隊中都有廣泛使用。

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還開始研製「豹」F型,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准備安裝88mm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黑豹」坦克與對方的T-34/85相比,防護性能絕對優於T-34/85,火炮口徑雖然為75mm,但70倍口徑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於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於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從全方位性能上超過英美各型同類坦克。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就是豹式全重高達44~46噸之多,幾乎和蘇聯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別。但同樣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頗有標准不同的緣由。豹式的工藝復雜,產量難以和T-34、M4「薛爾曼」等盟軍坦克相比,因此經常處於戰場上的數量劣勢地位。豹式還是最先安裝主動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設備的時代。豹式坦克的變形車主要包括豹式指揮坦克和「獵豹」坦克殲擊車等。豹式指揮坦克產量多達1750輛,是豹式變形車數量最多的一種。而赫赫有名的「獵豹」殲擊車則有「二戰時期最優秀坦克殲擊車」的美稱,火力堪與「虎2」坦克相比,裝甲防護也超過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樣出色的機動性,成為德軍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過「獵豹」產量只有382輛。

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5輛。「虎I」最終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時候,德國就計劃製造一種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國陸軍兵器局責成波爾舍,亨舍爾和MAN公司著手研製。隨後這3家公司提出了4種方案,並製成了樣車,分別是波爾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爾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進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後德國陸軍兵器局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於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定名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產了489輛。

Ⅳ 請問二戰時期德國一個裝甲師有多少輛坦克

根據《世界上下五千年》的記載,德國裝甲師坦克數量是不一定的,隨時根據戰場變化而變化。而德國坦克師在二戰時期的坦克數量一般在200輛以上,在1940年,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指揮德國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裝甲師)採取「黃色作戰計劃(或稱黃色方案,發起時間是在1940年的5月10日)」,進攻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的時候,就在200輛以上,而在1943年開始,德國的優勢急轉直下,數量開始萎縮到100輛以上,而當1945年的時候,就只有70輛左右了。
一般而言,德國的這種單位會被稱為裝甲師,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多採取師旅制(裝甲師下屬3-4個旅),(坦克旅下屬5-6個團)。德國的坦克師在歷史上共有過10個,分為坦克師和簡編坦克師兩種建制形式,師旅制,下屬旅的數量隨時間和編制形式不同而可能為3、4、5、6、7個;這些坦克師從40年代起開始縮編,到現在,除裝甲6師以外已均改編為裝甲旅。

Ⅵ 二戰德國,一個標准裝甲師,多少輛坦克,以及多少人員

德軍的裝甲軍最早出現在1939年西線戰場,當時「閃電戰」理論的提出者古德里安(二級)上將被任命為國防軍第十九裝甲軍軍長。其指揮該軍在波蘭和隨後的法國戰場上所向披靡。

當時的德軍裝甲軍一般由2到3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組成,坦克數量一般在600-800輛(一個裝甲師大約有324輛坦克)。到了1941年德軍為了在不增加坦克數量而增加裝甲師數量時,將原有的裝甲師的坦克數量一分為二。

這時的裝甲軍(當時將裝甲軍改稱摩托化軍)還是下轄兩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坦克數量一般維持在350輛左右。1941年以後隨著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的失利,損失了大量的技術裝備。

這時的裝甲師正常情況下一般只能維持在80到100輛坦克(標準是152輛),所以裝甲軍的坦克數量也就下降到不足200輛。到了1943年隨著古德里安上將出任裝甲兵總監後,德軍裝甲師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回復。

這時德軍一個標准編制的裝甲軍一般能達到324輛以上。

1944年以後到1945年戰爭結束,隨著戰局對德軍越來越不利,戰場上的損失也越來越大,裝甲軍的編制也出現了改變,當時由於戰局不斷變化,雖然標准裝甲軍依舊下轄兩個裝甲師,但部隊很難達到齊裝滿員,這時的裝甲軍一般由一個裝甲師混編一個裝甲擲彈師或步兵師。

有的甚至沒有裝甲師而只有步兵師(徒有裝甲軍之名)。坦克數量也都不等。

1942年武裝黨衛軍成了自己的裝甲軍,當時沒有番號只稱武裝黨衛軍裝甲軍(後來改稱武裝黨衛軍第二裝甲軍)軍長保羅·豪塞爾黨衛軍上將。下轄黨衛軍第一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黨衛軍第二裝甲師(帝國師)和黨衛軍第三「骷髏」裝甲師。

當時全軍有坦克344輛坦克和63輛突擊炮。隨後又成了武裝黨衛軍第一裝甲軍、武裝黨衛軍第三裝甲軍和武裝黨衛軍第四裝甲軍。由於各個武裝黨衛軍裝甲軍要隨時充當戰場「消防隊」的角色其坦克數量一般要多於國防軍裝甲軍。

而二戰結束後聯邦德國陸軍將裝甲部隊取消了裝甲軍的編制,裝甲部隊的最高編制定格為裝甲師。

(6)二戰德國一共有多少輛坦克擴展閱讀:

二戰最強的德國裝甲師,被稱為二戰德軍的「活歷史」,到底多牛。

二戰時期德國陸軍戰鬥力堪稱世界第一,它的王牌就是裝甲師。虎式、豹式坦克聞名天下。如果同等條件下一對一的單挑,無論是美軍巴頓的第三裝甲師,還是蘇軍的近衛坦克師都不是對手,德軍甚至可以以一敵二!

還有戰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軍裝甲師更是在1940年法蘭西之役一敗塗地,留下終生恥辱!在二戰中,德軍的裝甲師可謂是無處不在。

大家知道,坦克出現在一戰,當時由重機槍、鐵絲網和塹壕組成的防禦系統堅固無比,步兵沖鋒跟集體自殺沒多大區別!進攻的戰士們通常跑不到50步就被機槍火舌打到了,那些嚮往古典風范的貴族軍官還沖在士兵前面,當然也無一例外地倒在槍下!

早期的時候,德國政局動盪,十萬國防力量根本不足以保護全國,於是有著強大陸軍優良傳統的德國國防部開始組建一支應急部隊, 1921年柏林衛戍團應運而生,這就是大德意志師的前身了。

柏林衛戍團雖然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但是它的武裝力量異常強大,其中除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也與該團是從一戰後抽調倖存下來的部隊精英組成有關。

由於柏林衛戍團的士兵來自德國的各個地方,所以是希特勒就給他們取了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就是「大德意志」。後來這個師只招收精英的規矩延續了下去。而且士兵們更是士氣滿滿。

更牛的是德國的所有重要戰爭,幾乎都有大德意志師的身影,這個隊伍所向披靡,被譽為二戰時期德國國防軍的第一精銳!大德意志師堪稱是二戰德軍的「活歷史」,尤其是在蘇德前線,該師還榮獲了「東線德軍消防隊」的稱號。其中該師中一共有84人獲得了騎士十字勛章。

Ⅶ 德國二戰時的虎式坦克一共造了多少輛

虎I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而在1944年8月生產了1,355輛後停止。開始生產時平均每月25輛,而1944年4月已增長至每月104輛。增長的頂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輛。(由於英軍轟炸機晝夜不停地對德軍的兵工廠進行轟炸,導致虎式坦克的產量下降了一半多)一般而言,它用了兩次生產期(前期型及後期型)生產虎I(PzKpfwⅥ)和同期的德國坦克一樣。當IS-2坦克出現在戰場上市,虎式已經沒有優勢,而且虎Ⅱ(TigerⅡAusfB)開始在1944年1月生產,虎I遂逐步淘汰。

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虎I」坦克。

雖然虎式為納粹德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它最終還是被「虎Ⅱ」所取代。虎式坦克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19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4輛。「虎I」被裝備到一些獨立的重型坦克部隊,它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虎式坦克依然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你在牆上畫它,會把二戰的盟軍新兵給嚇跑,足以見他在人們心中的「高大地位」。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一共有多少輛坦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