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發動二戰的起因和目的分別是什麼
1、起因:
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第一次大戰遺留下一些無法和平解決的所謂對德國的不公平條約和待遇,作為第一次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的很多利益被其他強國瓜分,同樣只能是通過戰爭來索回失去的利益。
另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問題,法西斯就是在經濟危機中上台的,但不是經濟的發展,正好相反,當時德國國內經濟正在走向崩潰,通過戰爭手段進行經濟掠奪是最佳方式。這種經濟掠奪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並且被某國發揮的淋漓盡致。
2、目的:搶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征服世界。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由於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在二戰中受重創,亞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發起了殖民地解放運動。印度的獨立給了大英帝國致命一擊,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勝利,中東,非洲先後獨立數十個國家,最終導致由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體系徹底瓦解。
二戰後初期,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衰落,美國一枝獨秀,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出現了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20世紀60年代西歐、日本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沖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重重,出現多極化趨勢。
⑵ 德國為什麼要發動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與反法西斯同盟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⑶ 納粹德國為什麼要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戰爭,全球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
作為二戰的主角,納粹德國為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呢?
二戰爆發前夕,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除了納粹德國外,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權、日本的軍國主義政權,也都屬於法西斯國家。作為一戰戰勝國的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日本則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種種限制也非常不滿。這三個國家組成了法西斯聯盟,對內實行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
因此,一場席捲全球的戰爭就在少數野心家的操縱下爆發了。
⑷ 德國為什麼要發動二戰默默發展實力不行嗎
德國當時之所以迫不及待的發動二戰,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如果當時德國不是面對經濟危機的話,那麼相信德國也不會過快發動二戰,因為德國也想要緩慢發展,但是發動二戰實在是逼不得已。再加上當時德國的軍工業本身就已經處於了世界領先位置德國在軍工業的扶持之下,軍隊實力也不斷提高。德國也是在自己有能力之後才發動二戰。
所以希特勒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才會選擇以發動二戰的方式來解決國家的經濟危機。因為當時德國已經發展起來了,整個德國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都是比較強悍的,希特勒肯定在發動二戰之前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才決定的。如果當時德國周圍有其他國家的實力超過德國的話,那麼希特勒也不會如此輕易的發動戰爭。
⑸ 德國人為什麼要發動二戰他們當時的生活水平怎麼樣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標志著二戰正式爆發。關於二戰爆發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德國的原因,有的是英法等國的願意,還有的是希特勒的原因。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德國都是發動戰爭的國家,對人類帶來重大災難,德國都要對這場戰爭負責。不過如果我們能知道當時的德國人生活狀況,就知道德國人為何要發動戰爭了。
一戰結束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需要償還巨額貸款。這筆貸款給德國帶來沉重的災難。不僅如此,之後由於德國馬克的大幅度貶值,導致有一半的人失業。再加上1929年的經濟危機,可以說德國人真的生活雜民不聊生的狀態下,不夠當希特勒當選為德國總理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希特勒上台後,通過一些列的政策,德國失業率迅速下降,為1.6%,還低於當時美國的1.9%。且不管後來如何,希特勒當時的政策可以說真的是拯救了德國。
正是這樣的原因,才導致有大量的德國人支持戰爭。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這種循環就是惡性循環。發動戰爭未必能夠勝利,即使勝利了,他們也需要發動更大的戰爭。到時候遲早會滅亡。雖然希特勒解決失業的方法成效很快,但最終效果還是不如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對於美國來說,羅斯福的出現真的是拯救了當時的美國。
⑹ 德國當時為什麼要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6)為什麼德國挑起二戰擴展閱讀: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共和國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其佔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在1944年紅軍發動十次斯大林突擊,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戰爭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地轟炸,面臨著嚴重地資源短缺問題。1945年初,盟軍自西向東,而紅軍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⑺ 德國為什麼要發動二戰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一戰和二戰之間只間隔了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德國在一戰中是戰敗國。自一戰後,曾經的奧匈帝國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古老的歐洲現在到處都是打碎的壇壇罐罐,德國的巴掌挨得最響亮,然而他們要報復的並不僅僅是從普魯士時代延續下來的那些敵人們。
德國因為賠款付出的代價。德國利用這些情況,為自己在國際上,爭取到了很多的同情。這些同情,多少都能轉化為對德國的支援。而且,希特勒不斷的對外表示自己的和平意向,發了很多煙幕彈,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了。
通過一戰,人類在自相殘殺方面的創造力表現得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在凡爾登的絞肉機和索姆河的坦克面前,19世紀天真的樂觀情緒,對主流古典人文主義的自信土崩瓦解了。新的思潮紛紛登上舞台,直截了當,冷酷無情,與這個鐵血強權的時代賓主相得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