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地鐵什麼時候開放

德國地鐵什麼時候開放

發布時間:2022-07-17 11:09:21

⑴ 德國法蘭克福有地鐵嗎有多少條線路

法蘭克福地鐵(德語:FrankfurtU-Bahn),是德國法蘭克福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與法蘭克福城鐵、法蘭克福有軌電車共同構成法蘭克福的公共交通系統。
法蘭克福地鐵於1968年開通運營。目前,法蘭克福地鐵共有9條線路,87個車站,總長度達65公里。59%的地鐵線路為地下線。日發送旅客達30萬人次。

⑵ 德國地鐵的經營理念

德國地鐵以乘客為本的運營理念得以實施,與其強大的高科技自動化技術支持是分不開的。德國的城市地鐵都由設在各個城市的總監控中心進行技術監控。所有車輛的行駛情況都通過監控中心巨大的環形牆壁上的各種按鈕顏色變化反映出來,監控人員通過計算機指揮列車駕駛人員。使得整個城市的地鐵運行在線路密集交錯,列車間隔時間短的情況下,依然井井有條。最近,在柏林新建並投入使用了世界首座智能候車亭。亭內的顯示屏提供氣溫、時間、公交等各種信息,還配有信息查詢台和電話,隨時可查找和預訂飯店等。信息查詢台採用觸摸式操作系統,提供英、法、德、西四種語言服務。
德國地鐵的高度自動化不僅體現在技術設施等硬體服務上,還體現在公交公司與乘客直接打交道的售票檢票機制上。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地鐵站進出口的插卡式自動門不同,德國的地鐵站是全開放式的,不設電子驗票門,也沒有人工檢票,上車時沒人查票,買票、檢票全憑自覺。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里,從入口處直至站台沒有任何柵欄之類的阻隔物。地鐵站和公共汽車站里設有自動售票機,機器旁邊設有用於檢票的柱式檢票機。乘客在自動售票機上自己選擇所需的車票品種,如單程票、短程票、三天票、星期票、家庭票等等,把紙幣或硬幣投進去後,車票及零錢吐出,而後自己在自動檢票機上打上該票有效期啟始時間,你就可以上車了。從頭到尾沒有其他設備或工作人員在監督你是否買了票。
在德國社會里存在著一種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雖然無人瞪著眼睛查票,但在任何地鐵站,都可以看到乘客們在售票機前主動購票。當然,沒有懲戒措施,公德就不會成為自覺行為。地鐵站上醒目地張貼著告示,寫明逃票行為將被罰款30歐元,是最低票價的十幾倍。公共交通公司實行抽查制,工作人員不定點、不定時地抽查車票。他們往往三五成群一起上車,等車門關好後,他們馬上拿出工作證,禮貌地要求乘客配合查票。此時的逃票者就像瓮中之鱉,無路可逃,只等被請下車交罰款,並被在誠信檔案上記下一筆,損失相當大。剛來德國時,曾聽說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在德國的留學生,畢業時成績優異,但在求職時卻被多家大公司拒絕。這位留學生百思不解,最後招聘公司給留學生看了一份材料,記錄著他乘地鐵因逃票被抓住過2次。任何乘客都無法知道什麼時候被抽查,所以權衡利弊還是自覺購票為好。

⑶ 地鐵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倫敦地鐵

倫敦地鐵歷史悠久,是世界第一個地鐵系統。除部分路線外,列車行走的管道狹窄,車廂也是比標準的鐵路車廂為窄和矮。很多車站月台和通道都是拱形的,像是一根根管子,被稱為Tube。
一些較舊的地鐵站,設備簡陋,燈光昏暗,部分牆壁和天花剝落。倫敦地鐵車廂除狹窄外,也是沒有空氣調節的。車廂主要通風來自車卡之間通道車門的車窗,或車卡旁邊窗戶的小窗。倫敦地鐵行車不穩,噪音亦很大。車卡之間的通道是外露的,但有車門保護,車門上貼有告示,行車期間是不可以使用的。若想像香港地鐵車卡之間站著大量乘客,在倫敦可不行了。倫敦地鐵(或其他鐵路)另外有一樣很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車門是有開關按鈕,如果你不去按鈕開門,車門也許不會開啟。當然,倫敦地鐵也有它的好處。倫敦地鐵網路四通八達,車站指示和車廂廣播亦算充足,使用地鐵前往目的地,一般不用害怕迷路。

巴黎地鐵

巴黎的交通之便堪稱世界之最。巴黎的地鐵歷史悠久,風貌別致,像一座深邃的地下博物館,自1900年開辟第一條線以來,目前已擁有14條地鐵線、5條穿越巴黎大區的郊區快線(RER A、B、C、D、E線),站台總數近300,像一張密集的網路罩住巴黎及外圍城市。地鐵是巴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乘坐地鐵可以到達巴黎的任何一處,簡單而方便。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沒有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的地鐵歷史早,但卻是當代最大的都市地下鐵路:全長722英里,每天載客450萬。紐約地鐵是從1900年開始建設,每一個路線55英尺寬,15英尺深。當時,兩家私立的公司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IRT)和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 Company (BMT)為主。1953年,地鐵的票價是15分。1966年,地鐵大罷工。1968年開始,紐約州開始接管地鐵,1982年,大都會捷運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鄄ity)控制地鐵系統。

北京地鐵歷史紀錄
1969年10月1日,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建成通車。

很多到過首都北京的人都知道,就在北京城地下幾十米的深處,還建設有一條道路,那就是北京地鐵。一條四通八達的隧道中,風馳電掣般行駛著電動電車,這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第一條城市地下鐵路。

⑷ "柏林牆"存在的歷史以及歷史意義或者是後果是什麼地鐵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1735年至1788年 1734年起柏林建造城牆,1735年在如今勃蘭登堡門的位置上豎立起了一座城門,城門外的道路通往柏林西面的哈弗爾河畔的勃蘭登堡,因此得名「勃蘭登堡門」。哈弗爾河畔的勃蘭登堡現在是德國勃蘭登堡州的小城市,但它曾經是勃蘭登堡王國和普魯士王國的發源地。1735年建造的勃蘭登堡門僅為一座用兩根巨大的石柱支撐的簡陋石門。它的設計者是菲利普·格拉赫。 2、1788年至20世紀初 在柏林城牆1786年至1802年間的擴建工程中,1788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重新建造勃蘭登堡門,用以紀念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這場戰爭使得普魯士崛起,成為英、法、奧、俄外的歐洲列強之一。而領導普魯士獲得這場戰爭勝利的腓特烈二世不僅贏得了「腓特烈大帝」和「軍事天才」的稱號,也為繼任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三世留下了一個穩定的普魯士。當時德國著名建築學家卡爾·歌德哈爾·閬漢斯受命承擔設計與建築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臘柱廊式城門為藍本,設計了這座凱旋門式的城門,並於1791年竣工。重建後的城門高20米,寬65.6米,進深11米,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最寬。門內各通道之間用巨大的砂岩條石隔開,條石的兩端各飾6根高達14米、底部直徑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 1793年,為使此門更輝煌壯麗,當時德國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夫又為此門頂端設計了一套青銅裝飾雕像:四匹飛馳的駿馬拉著一輛雙輪戰車,戰車上站著一位背插雙翅的女神,她一手執杖一手提轡,一隻展翅欲飛的普魯士飛鷹鷲立在女神手執的飾有月桂花環的權杖上。這尊勝利女神鵰像曾被誤傳為是和平女神厄瑞涅,但厄瑞涅從來都沒有以帶翅膀的形象出現過,在歷史檔案中,1789年3月13日勃蘭登堡門設計者朗漢斯和雕像作者沙多夫的草案也證實了雕像為勝利女神而非和平女神。 1806年,拿破崙率領法軍打敗普魯士軍隊,同年10月23日法國軍隊穿過勃蘭登堡門進入柏林,後拿破崙下令拆卸門頂上的女神及駟馬戰車作為戰利品拉回巴黎。1814年歐洲同盟軍在滑鐵盧大敗拿破崙後,普魯士將其索回,重新安放在此門頂上,柏林人將這座失而復得的雕像稱為「歸來的馬車」(德語:Retourkutsche)。在進行修復的同時,雕像上的橡樹花環中還被添加了象徵權力的鐵十字勛章,這枚普魯士鐵十字勛章是申克爾在1813年根據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建議設計的,如今是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標志。直至德意志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皇室成員和國王邀請的客人才被允許從勃蘭登堡門正中間的門孔出入。 19世紀60年代,柏林開始拆除城牆,柏林城幾乎所有的城門也在當時被拆除,勃蘭登堡門是至今仍存在的唯一一座柏林城門。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德國納粹沖鋒隊的遊行隊伍從勃蘭登堡門通過,慶祝希特勒上台掌權,開始了納粹的統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最後的柏林戰役中,當蘇聯士兵在勃蘭登堡門上撐起紅色旗幟的時候,德國士兵用大炮轟擊,雕像受到嚴重損毀,僅剩的一隻馬頭如今保存在柏林市博物館的展覽廳內,而現今勃蘭登堡門上的雕像是重新鑄造的。 4、冷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柏林也被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1956年9月21日,柏林市自治政府決定重建勃蘭登堡門,雖然東柏林和西柏林當時仍相互敵對,但是在勃蘭登堡門的重建工程中卻合作很好,東、西柏林的文物修復專家根據在二戰中搶拓下來的石膏模型和檔案照片重新鑄造了一套駟馬戰車及女神鵰像,1957年12月14日重建完工,而東柏林市政大會決定將雕像上的鐵十字勛章和鷹鷲撤下,因為他們代表著普魯士的軍國主義。 1961年8月13日柏林牆開始建造,勃蘭登堡門正好處於隔離區中央,無論從西側還是東側都無法通過,只有東德邊境士兵才能夠登上勃蘭登堡門。柏林牆在勃蘭登堡門後劃了一道弧形並向左右兩邊延伸將整個柏林隔成兩半。作為德意志統一象徵的勃蘭登堡門成了軍事禁區,也成了德國分裂的標志。 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西柏林市市長魏茨澤克曾說過:「只要勃蘭登堡門還關著,德國統一問題就沒有解決」(德語:Solange das Brandenburger Tor geschlossen ist, ist die Deutsche Frage offen)。1984年起魏茨澤克擔任德國聯邦總統,5年後又連任一屆,勃蘭登堡門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最終得以重新開放。 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里根在訪問柏林時在勃蘭登堡門前說:「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拆除這堵牆!」(英語: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1989年12月31日,兩德重新統一前夕,勃蘭登堡門重新開放。1992年,經過徹底維修後的銅車馬及女神像又重新安放在勃蘭登堡門上。 5、德國統一 1989年是柏林牆建造後的第28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12月22日,在東德和平轉變的框架下,在超過十萬人的歡呼聲中,時任西德總理的赫爾穆特·科爾走過勃蘭登堡門,東德的最後一任總理漢斯·莫德羅在門的另一端迎接科爾,標志著勃蘭登堡門再次開放。隨後隔離區被完全拆除,德國人民在勃蘭登堡門前的柏林牆上跳舞慶祝。 重新開放後的勃蘭登堡門1991年整修完畢,鐵十字勛章和鷹鷲也回到了勝利女神鵰像上。由於勃蘭登堡門的砂岩構造長年缺乏保養和受到環境損壞,其後又經歷了長達22個月的修繕,2002年10月3日重新亮相,該日是德國統一12周年紀念日。 勃蘭登堡門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柏林遭到大面積破壞,勃蘭登堡門周圍的建築均被炸毀。戰後柏林分裂,東西柏林由於屬於分屬不同的政府管理,按照不同的城市建設規劃進行了重建,而勃蘭登堡門地處東西柏林的交界處,因此兩側的新建築風格迥然不同。柏林牆建造以後,勃蘭登堡門雖屬於柏林市的市中心區,但被隔絕在柏林牆的隔離區內,兩側的廣場因此淪為一片荒地。柏林牆被拆除後,勃蘭登堡門因為其特殊的象徵意義,一躍從柏林分裂的標志成為了城市統一的象徵,從而成為城市建設的中心和重點。 修復過程雲集了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廣場周圍的重建建築遵守了嚴格的城市建設規定: 新建築的形狀、大小和風格必須同以前的廣場風格相一致,現代建築與傳統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13]。緊貼勃蘭登堡門左右兩側的李伯曼大樓(德語:Haus Liebermann)和桑摩大樓(德語:Haus Sommer)得以重建,新建築繼承了原建築的風格,但又比原建築略高,以便拉近同勃蘭登堡門的距離,從而更加烘托出了勃蘭登堡門和巴黎廣場的結構。勃蘭登堡門東南方是柏林最豪華的飯店阿德隆飯店(德語:Hotel Adlon),它重建後一部分為歷史風格,一部分則為現代建築風格。法國大使館、英國大使館、美國大使館和藝術學院等也紛紛搬回了它們在巴黎廣場的原址,都是按二戰前的圖紙重建的。 勃蘭登堡門西側建造以柏林動物園為代表的大規模城市綠化帶,是普魯士皇家園林總監林奈先前對柏林城市綠化作出的出色規劃,加上勃蘭登堡門右側華麗的菩提樹下大街,由此構成了柏林的「東西軸線」,軸線從勃蘭登堡門下經過,連接起了柏林東部政府區與西部商業和園林區。 20世紀90年代,柏林市政府曾經討論勃蘭登堡門是否應允許汽車通行,反對者認為汽車廢氣將導致砂岩構造的勃蘭登堡門損壞,而且汽車通行將破壞勃蘭登堡門前巴黎廣場上的安靜和秩序。如今勃蘭登堡門不允許機動車通行。勃蘭登堡門周邊地下則有城市軌道交通和地鐵通過。 象徵意義 在德國歷史上,勃蘭登堡門象徵著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次統一和興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柏林亦劃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分屬東德和西德管轄,勃蘭登堡門位於東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線上,也是冷戰時期華沙公約組織國家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之間的分界線,因此它曾經成為德國分裂、歐洲分裂和冷戰的象徵。 1990年兩德統一後,勃蘭登堡門又成為了德國重新統一和歐洲重新統一的象徵。

⑸ 德國地鐵每天幾點開始運營

每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公司都不太一樣

有的城市,周一到周五通常早五點左右就有車了

周末(周五晚到周一早),通宵有車。

⑹ 德國有高鐵有多久歷史

德國最早的由電力拉引的行車是1988年開始的。但是具有實用性的地鐵還是20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的。

⑺ 德國地鐵的介紹

德國地鐵已有100年的歷史。最初德國地鐵是以城市高架鐵路的形式出現,隨著這種快速有軌交通工具的推廣,居民們對它造成的城市噪音污染越來越不滿,於是開始轉入地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鐵。

⑻ 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國家

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國家是英國。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是英國倫敦的大都會地鐵,建於1863年,其干線長度約6.5km,採用蒸汽機車。

1843年英國人皮爾遜為倫敦市設計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鐵系統,由於種種原因,10年後,英國議會才批准在法林頓和主教路之間修一條長不足6公里的地鐵。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地鐵初具規模。1863年1月,「大都會地區鐵路」正式開始營業。

大都會地鐵在1890年成為第一個操作電動列車,1933年成為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一部分。1985年倫敦地鐵網路成為一個單一的實體,而大都會地鐵至今已經歷了100多年。

(8)德國地鐵什麼時候開放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條地鐵建設始末:

1965年1月15日,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萬里、鐵道部副部長武競天,向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報送了關於北京地下鐵道建設近期規劃方案的專題報告。根據毛澤東的批示,以楊勇為組長,萬里、武競天為副組長的北京地下鐵道領導小組於1965年2月7日正式成立。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鐵道一期工程正式舉行開工典禮,中國地鐵建設邁出了令國人振奮的一步。當時,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朱德、鄧小平、彭真、李先念、羅瑞卿等參加了開工典禮。

1981年通過專家鑒定,地鐵一期工程經國家批准正式驗收,投入運營。地鐵一期工程完工後,地鐵二期工程也緊鑼密鼓地展開。

二期工程是北京地下鐵道環線的東、北、西環、由一期的北京站東端起,經建國門、東直門、西直門、復興門,在禮士路至長椿街區間與一期工程相接,線路全長16.1公里。1984年9月19日,二期工程沿建國門、東直門、西直門、復興門站以「馬蹄型」方式試運營。

⑼ 德國地鐵的相關介紹

地鐵在城區交通繁忙地段進入地下行駛,在交通不擁擠處則鑽出地面運行,這種因地制宜的靈活性,使德國城市鐵路得到了迅速發展,並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在德國,地鐵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分工是:利用公共汽車車身短小的優勢,讓它走街穿巷,盡量方便居民外出;在人流稠密地區,則用地鐵、有軌電車等,大量輸送旅客。郊區來的乘客,從鬧市區乘上地鐵可以一口氣坐回家。此外,地鐵並不局限於城市內部,例如波恩市的16路地鐵的終點站就設在幾十公里外的科隆市。
每個乘客在地鐵站候車都會做到心中有數,因為站在站台上一抬眼就會看到一個小電子屏幕上顯示你等的車還有幾分鍾就到。德國公交最大的特色是准時,在市區中心地鐵列車的運行非常密集,各條線路平均四五分鍾一趟車,同時列車的到站時間是固定的,乘客可以在每個地鐵站查到。這樣就免去了乘客換乘時等車的煩惱,為乘客的出行計劃提供了保證。

閱讀全文

與德國地鐵什麼時候開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