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鐵路服務怎麼樣

德國的鐵路服務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17 12:49:02

『壹』 德國高速鐵路的基本介紹

德國的高速鐵路技術儲備不亞於法國,1988年他們電力牽引的行車試驗速度突破每小時400公里大關,達到406.9公里。但是德國的實用性高速鐵路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修建,原因是政府及公眾的錯誤性認識:德國客運量最集中的地區城市密布,高速公路已經發達完善,再修建高速鐵路顯然達不到吸引客流的目的。因此,雖然高速鐵路的優越性無論從東方的日本還是從近鄰的法國已經被證明,他們對發展高速鐵路的爭論還是持續了十幾年。德國的高速鐵路,一條是1991年6月建成通車的曼海姆至斯圖加特線;一條是1992年建成的漢諾威至維爾茨堡線。高速鐵路上開行的ICE城際高速列車,時速250公里。1993年以來,ICE高速列車已進入伯林,把德國首都納入ICE高速運輸系統。ICE也穿過德國與瑞士的邊界,實現了蘇黎世至法蘭克福等線路的國際直通運輸。去年,德國正在新修柏林至漢諾威、科隆至法蘭克福兩條高速鐵路。
ICE的運行速度很快,乘坐亦十分舒適。ICE通達德國境內多數大城市,包括德國的漢堡、慕尼黑、柏林、法蘭克福、斯圖加特、科隆、杜塞爾多夫……等城市。時速最高可達300公里和每小時都有列車發車。乘搭德國高速列車在德國旅行是一種樂趣。部分列車還通達瑞士的蘇黎世和因特拉肯、奧地利的維也納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德國乘坐鐵路也很方便,每隔幾分鍾就有一班,所以不像中國國內,德國的火車站沒有很大的站台,乘客來往卻十分方便,不必等候。
ICE車上設施:
頭等座位:寬敞優質的皮革或木材座椅,優質的服務,某些站點提供休息室。
二等座位:可調高低的舒適座椅,音頻設備、扶手和私人用桌。
所有德國高速列車均提供標准低噪音空調。
新一代德國高速列車的走廊甚至在列車兩端配備了一個寬敞的全景走廊讓旅客欣賞風景。
ICE車上服務:
每部列車的餐車分為兩個部分:普通餐廳和自助式小酒館。
所有德國高速列車均配備了最先進舒適的設施,如在座位上的電視屏幕、音響系統、插座或不受干擾接收手機信號的電信區,並且還有手機信號加強器。
提供適用於列車的公共電話亭和行李架。
除了第一節和最後一節車廂,德國高速列車全程禁煙。

『貳』 如今我國高鐵越來越快,德國高鐵卻越來越慢,這是為何

據我所知,德國高鐵越來越慢是因為他們停靠的站與站之間距離比較短,頻繁剎車和加速的話,花費的時間會比較多。下面具體說明:

在我國高鐵迎來普遍提速的時候,德國高鐵ICE卻降速了,最新一代ICE 4高鐵的運行最高時速只有250公里,遠低於上一代ICE 3的300公里每小時,在我國開始規劃未來時速高達500甚至600公里高鐵時,作為高鐵技術大國的德國則完全沒有這樣的打算,這是為什麼呢?

德國鐵路的技術與經濟專家Christian Böttger解釋到:”德國的高速鐵路框架與中國和法國不同,基本上德國每隔100公里就有個城市,而每個城市都希望高鐵能在自己這停靠,未來德國高鐵規劃也的確是停靠更多城市,這決定了德國高鐵無法和中國或法國一樣高速運行,那樣反而會增加旅行時間。另一方面,增加時速還會增加成本,所以我們選擇了主動降速。“

『叄』 德國聯邦鐵路公司的鐵路改革

1、改革的背景?
聯邦德國和世界各國一樣,汽車產業以及水上運輸、空中運輸也快速發展,使鐵路在運輸市場的主導地位迅速衰退。1950-1990年間,鐵路貨物運輸所佔的市場份額從60%下滑到29%;在客運方面,市場份額由36%下降到6%。這導致了原本一個利潤豐厚的企業變成了赤字越來越大的國有公司。德國鐵路的債務從1970年的139億馬克增加到1990年的470億馬克。聯邦運輸部預測德國鐵路的債務和赤字會越集越高,到1996年可能增加到800多億馬克。但是,德國鐵路作為一家國營企業,過於龐大,壟斷經營,且鐵路機構又是一個政府組織,受到為公眾服務和預演算法的雙重製約。
德國鐵路應該像政府機構一樣運行,但又要像企業一樣運行,要自負盈虧,同時還必須產生良好的投資回報。為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德國鐵路改革開始進行了第17次的嘗試。
2、改革的目的
德國鐵路改革的目的是使它能夠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擺脫虧損的困境,成為獨立的以贏利為目的的服務性企業。具體目標包括:德國均通過股份制的形式使國有控股的鐵路企業的私有化程度不斷加大,這樣,可以減輕國家財政對鐵路企業的負擔;分解職能,開放市場,為鐵路和其它運輸部門開展合作和競爭創造公平的條件;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局面,籌資能力將成為增加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方面,通過改革,實行股份制經營能夠增強鐵路企業的籌資能力。
3、改革的進程?
德國鐵路的整個改革步驟按10年計劃實施,分兩階段共四步進行。
第一階段:德國鐵路有限公司在五年的時間內為第二階段進行結構改革、建立法定公司的任務做准備工作。這一階段分三步走:
*第一步,從1994年1月開始,將原東德國鐵與西德聯邦鐵路合並,組成聯邦鐵路資產局。這是一種過渡形式。在這一階段上企業的國家壟斷性質、運作方式沒有根本改變,只是逐漸改變結構和經營方式,主要在減少雇員的數量和改善經營管理能力方面下些功夫;同時,通過培訓使雇員開始適應新的公司目標,共72000名鐵路工人參加了培訓。當時的新聞媒體報道說,這是歐洲經濟史最龐大的培訓活動。
*第二步,根據基本法第87章和聯邦法,成立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及相應的鐵路聯邦管理局,仍然保留聯邦鐵路資產局從事企業經營,裁決和行政管理。為了達到鐵路改革目標,增加了鐵路的運量,還通過了一個包括100多項內容的工作計劃使經營常規得以改進,公司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第三步,根據德國鐵路有限公司基本章程的規定,組建了四個分公司,即:路軌基礎設施分公司(包括:轉運站、鐵路網建設),短途旅客服務公司,長途旅客服務公司和貨運公司。按照法律規定最遲到1999年,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分為4個子公司的改革必須完成,由於債務問題,在這一階段,鐵路股份公司仍由國家獨資控股。?
第二階段,即是德國鐵路改革的第四步,其主要任務是第一階段為之准備的結構改革。結構改革主要按照公司法通過分離的方法進行。德國鐵路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組建成在一個控股公司管理下的多層次的集團公司。德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是這個集團公司的母公司。這個公司和從這個公司分離出去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關系更遠一些的聯營公司和持有該公司的間接股權有權直接參與的其他公司。這個集團公司被分成集團公司的管理部門和五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有權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獨立經營各自的業務。這五個公司同時還分別是指定給它們的聯營公司和參與公司的管理公司。按照計劃,1999年以後,德國國鐵路股份公司依法解散,解除國有控股,五個公司獨立運作、自主經營。?
4、改革的效果?
改革給德國的鐵路注入生機,德國的鐵路正朝健康發展的方向發展。在德國鐵路改革的第一個五年,鐵路企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鐵路的運輸量1993年-1998年增長了10.7%,被運輸的人數增加了18%;客運量從1993年的1.428億增加到1998年的1.599億,增長了12.0%;貨運量從1993年的63.791億噸增加到1998年73.273億噸,貨運量增加了14.9%;1998年的營業額是30.188億馬克,比1993年的 27.285億馬克增長了10.6%;1999年德國鐵路全年鐵路的營業額是300億馬克,比1998年增加了1.4%。由於價格問題,勞動生產率提高了 113%。整體上,德國鐵路通過改革改善了企業的虧損狀態,改革前制定的目標,即是希望通過10年的改革,減輕國家100億馬克的負擔,目前已經達到了,而且比預期的還要好。? 1、循序漸進,分階段實施德國鐵路改革都採取了一種漸進的方式
按照德國鐵路系統自己的說法,德國鐵路從1949-1990年期間,先後進行過16次改革嘗試,這些嘗試都沒有能換救鐵路迫在眉捷的死亡。現在到了非採取極端措施不可的時候了。第17次鐵路改革制定了一個十年計劃,按兩個階段四個步驟。這一改革過程明確告訴我們,德國鐵路改革採取了穩妥的漸進式改革策略。在東、西德鐵路合並以後,聯邦政府擁有了對國家鐵路的控股權,這種所有權是通過鐵路資產局管理實現的。隨後逐漸將政府職能和企業職能嚴格分開,組建了聯邦鐵路管理局和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再後對鐵路股份公司內部進行配套改革,使其成立一個真正的按公司法運作的獨立企業。政企分離、路軌與運輸分離,並進一步將運輸服務職能分離使其專業化,這是德國鐵路市場開放的基礎工程。
2、政府、企業職能嚴格分離?
德國鐵路政企分離是漸進的。東西德鐵路合並以後組成了聯邦鐵路資產局。其後根據德國基本法和聯邦法,將聯邦資產局管理職能和商業部門進行分離,從聯邦鐵路資產局分出來的企業經營部分組成了德國鐵路服務公司,仍然保留聯邦鐵路資產局,並將其公共管理職能再次分權成立了聯邦鐵路管理局。?
聯邦鐵管理局作為鐵路系統的最高行政機構,其主要職責范圍包括:
(1)鐵路的技術及財務監管;
(2)發放企業經營許可證;
(3)按照法規履行裁決和監管權;
(4)簽署有關企業軌道建設和融資方面的協議;
(5)提出並制定軌道建設計劃;
(6)裁決鐵路基本設施建設的議案。據介紹,近幾年來,聯邦鐵路管理局沒有多大變化,不過它增加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職能,即保證鐵路市場的競爭性。他們認為壟斷者的權力往往比市場權力更大,要使鐵路市場保持競爭性,政府就必須干預,不讓原有壟斷者有過大的統治力。?
聯邦鐵路資產局作為留守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非鐵路不動產的管理和使用;債務的管理和清償;法定人員(公務員)的待遇和管理;保持並擴大企業的社會性設施。在最近幾年的改革發展中,聯邦鐵路資產局對改革的最大作用或貢獻在於分離並託管了鐵路公司的債務,其內部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聯邦債務局,用政府稅收清償和處理德國鐵路的舊債務。 ?
3、網運分離與服務職能分權及專業化發展?
網運分離是歐盟基礎領域改革的重要模式。路權國有並且把鐵路網路獨立出來,實現國家建設、維修、控制和管理,把路軌使用權及其運輸服務權一律下放,使其市場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解職能,使鐵路運輸服務專業化。通過運輸服務的分權以及運輸企業私有化和運輸市場的自由化,實現了鐵路運輸市場的競爭,從而激發了鐵路企業的活力。
這是德國鐵路改革能夠取得初步成功最根本的經驗。?
德國鐵路第二階段的結構改革,是按照公司法通過職能分離的方式進行的。此後,於1999年1月1日起,德國鐵路集團公司被分解成集團公司的管理部門和五個分公司,這五家分公司都以DB開頭,DB是這個集團公司的標准名稱,這五家公司如下:(DB REISE &L Touristic AG)長途運輸公司、(DB Regio AG)短途/地方運輸、(DB Cargo AG)貨物運輸、(DB Nets AG)鐵路基礎設施、(DB Station & Fervice AG)長旅客車站。這五家公司由集團公司100%的控股,但五家分公司都有權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獨立經營各自的業務,在五家分公司下已組建了200個左右的子公司。
集團公司、五家公司與200多個子公司的關系:?
德國鐵路集團公司通過一個強有力的控股管理機構使行相互制約的管理形式。控股和分權作為公司聯盟的一項完整制度可以確保鐵路行業的壯大。上述結構的優勢在於:促進跨所有制、跨行業的創新;通過路軌設施與運輸操作分離和並行實現最佳成就;把市場劃分給網路施加壓力從而減少成本;確保整個制度的有效性,同時兼顧安全、高效;通過分權決策使鐵路行業具有靈活性並實現明確的市場定位;通過明晰高業責任增加透明度來提高效益。
2000年6月,集團公司系統剛剛完成其內部的配套改革。內部改革是圍繞提高競爭力的一系列計劃,包括:人員培訓,建立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經營方針,建立緊湊的決策機構,提高生產率,開發新產品,增加服務和成本的透明度,建立成本中心或成本單位會計制度;信息系統的建設等等。其中最關鍵的是集團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其中,董事會共有9個董事。5個分公司的董事長是集團公司董事會的董事,這五個董事被他們稱為最重要的董事,另外一個董事來自原國家鐵路,是技術方面的負責人,其它2個董事均來自企業界的經理和總裁。這種結構意味著董事會每做出的一個決定都會對整個集團公司產生影響。董事會下設立監事會,監事會是一個獨立機構,有20名成員,資方和雇員各佔一半。他們一般都是財政和經濟方面的專家,其中有4位政治方面的人物,包括2個國務秘書,財政部和交通部各1人(相當於副部長),在20票中國家有4票的權力,票數相等時,由監事會主席裁決。
監事會主席是集團公司董事長兼任的。這種治理結構能夠使DB既有分散經營的優勢,又有統一管理的長處。?
德國鐵路公司集團集中控股和按職能分權的治理格局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分公司與聯營公司和參與公司的分離和有機組合。前述的五家分公司除了自身的運營之外,它們同時又被指定為同行業、同服務職能的聯營公司和參與公司的管理公司。在1999年中期,德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由199家聯營公司組成,參與公司的數目達到375家,其中160家是直接參與,215家是間接股東。在這個總數中80家參與公司隸屬於德國鐵路股份公司(57家為直接參與,23家為間接參與),295家隸屬於那五家分公司(103家為直接參與,192家為間接參與)。這些隸屬公司的商業目標決定這些聯營公司和參與公司將由哪一家公司(管理公司)管理。如果某家附屬公司的業務與任何一家管理公司都沒有關系或者與數家公司都有關系,那麼這家附屬公司就由德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管理。管理公司的董事會對附屬於自己管理的公司主要責任是:
(1)對聯營公司制定經營戰略;
(2)為有競爭力的服務和產品鞏固已有的市場優勢開發新的有前途的市場;
(3)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保證質量和盈利;
(4)對投資進行規劃和控制。
4、反壟斷與開放市場
德國基本法規定:允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出售DBNets AG的股份份額不得超過全部股份的49%。德國1997年12月17日通過的鐵路基礎設施使用法也有同樣的約束。從原則上講,國有的股份資本向外界開放的程度取決於各個分公司和集團公司整體的未來發展情況,可供選擇的上市方式很多,但整個集團公司上市只有法律改變之後,才可能實施。同時,股份公司必須有三年盈利記錄才可上市。
但目前在歐洲,有關鐵路市場開放的討論還沒有結束,討論只是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比如建議修改鐵路部門收取道路使用費和火車線路分配過程方面的歐盟指令,還沒有產生新的法律,這可能是鐵路市場競爭不如電信業的重要原因。但是,人們仍然希望鐵路改革和歐盟91/440號指令開始的改革勢頭會毫不妥協的繼續下去,實現改革的重要目標--為鐵路和其他運輸部門開展合作和競爭創造公平的條件。?
較大的政治壁壘和強烈的改革願望糾合在一起,於是,鐵路市場開放走過了一條迂迴的道路--反壟斷並將行業內部職能嚴格分離,從而在不同的職能企業之間形成初步的市場競爭。

『肆』 為什麼說德國鐵路要砸准點招牌

以准時著稱的德國鐵路准點率不及80%

「像德國鐵路一樣准時」、「用德鐵對手錶」……德國鐵路曾經以准時著稱,這些有關德鐵溢美之詞曾幻化為西人諺語。

德鐵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呂茨11月29日承認,公司今年無法完成至少80%列車准點的目標,「這讓我們很苦惱」。

德國鐵路真的不行了?綜合網友吐槽和前方記者調查,發現事情不簡單。

網友吐槽:說起來都是淚

近些年,不少在德國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親身遭遇過德鐵的「不靠譜」。如果和他們談起所謂的「德鐵神話」,得到的可能是一句:呵呵。

准點率不及80%的消息一出,不少中國網友紛紛到@新華國際微博下吐槽

其二是德鐵部分軌道路段正進行更新和維修。2017年,德國鐵路共計有150座橋梁、2000處道岔等設備須更新。《商報》認為,在更新設備時,德鐵與施工單位和德鐵內部協調不夠順暢,致使延誤增多。

德鐵近年來也在想辦法解決突出的晚點問題。按照德鐵上任首席執行官的計劃,德鐵將在2030年前更新老舊鐵路網,計劃投入550億歐元。

綜合評論:出門能有靠譜的鐵路網,還是很不錯的

「像德國鐵路一樣准時」、「用德鐵對手錶」……德國鐵路曾經以准時著稱,這些有關德鐵溢美之詞曾化為西方國家的坊間諺語。

德鐵不少官員眼下調研的題目,也是如何把昔日的名望,轉化為如今的現實。

在這個話題下,也有網友談起了我們的中國高鐵

出門能有靠譜的交通工具,感覺還是很好的。

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已達到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新加坡媒體評價說,中國高鐵雖然網路龐大,但准點率接近「完美」。

盡管每個國家的鐵路網和運營方式差異明顯,但乘客體驗卻始終是鐵路服務之首要。快、穩、准,正是這些乘坐需求,推動鐵路技術不斷革新發展。

而高鐵技術「始於日本,發展於歐洲,格局大變於中國」,德鐵也曾希望引進中國高鐵技術,改善用戶的乘坐體驗。

希望德國人民能夠盡快享受更好的准點服務,畢竟德鐵的票價還是一路小幅上漲的。

『伍』 德國聯邦鐵路公司的相關信息

聯邦政府於1994年決定建造從柏林經什未林到漢堡的磁懸浮快速列車(Transrapid)。磁懸浮技術是有發展前途的技術。工業界和聯邦政府4月份在一份基礎文件中對該項目的基礎取得一致。立項程序正在進行,一俟私人經濟籌資得到確保,新建路段將至2005年得以竣工。
鐵路在經濟密集地區的近距離公共運輸方面有重要作用。許多吸引人的交通計劃應使盡可能多的開汽車的人考慮到「換乘」公共交通工具;這也將是對環境保護的一個貢獻。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家為柏林和漢堡、魯爾區、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科隆、紐倫堡、斯圖加特、慕尼黑和卡塞爾等地高速鐵路網路的擴建與新建投資數十億。高速鐵路由地鐵、電車和公共汽車予以補充。「交通聯合公司」在幾乎所有的人口密集地區內將公共交通運載工具緊密聯接並允許以同一張車票利用公司的各種交通工具。它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Deutsche Bahn是德國鐵路公司。提供在德國境內和連接歐洲其他國家的鐵路客貨運輸服務,是德國最大的鐵路運輸公司。公司為適應激烈的競爭,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季節優惠,組合購票等,並組建了短途運輸公司,以將公路上的客流吸引到鐵路上來。
在德國觀光游覽,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莫過於搭乘舒適快捷的火車。德國的火車鐵路網路幅蓋整個德國,車次密集,車站通常坐落在市中心, 是當地城市公共交通的樞紐。德國的火車服務由德國鐵路局 (DeutscheBahnAG 簡稱 DB) 管理。

『陸』 德國鐵路運輸系統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

德國鐵路運輸是德國交通運輸系統的骨幹,戰爭爆發後,其運輸負擔極重。由於石油嚴重短缺,德國不可能用汽車擔負長途運輸任務,因而在德國交通運輸中,鐵路運輸量居首位,占運輸總量的72%,水路運輸佔25%,公路運輸僅佔3%。德國的原煤產地集中在魯爾區,這里採掘的煤不僅用於滿足魯爾區內的工業生產的需要,而且還要運往德國其他地區。僅煤炭運輸一項就占鐵路運輸總量的40%。再加上為了應付美英的戰略轟炸,德國曾將大批工廠疏散,造成零部件和半成品的運輸量大幅度增加,又進一步加重了鐵路運輸的負擔。

『柒』 德國高鐵和中國高鐵有什麼區別

1、運行模式不同

中國高鐵主要發展國內線路,已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城市群建成高密度高鐵路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區域之間完成高鐵互聯互通。歐洲比較小,德國高鐵的運行速度很快,通達德國境內多數大城市,部分列車還通達瑞士的蘇黎世和因特拉肯、奧地利等國家。

1、線路建設不同

中國高速鐵路形式多樣,種類豐富。德國原本就有的既有鐵路網,而且人口在全國范圍內分布較為均勻,缺乏人口高度密集的超級大城市,加上德國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以及其他政治上的原因,德國高速鐵路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後。

3、運營班次不同

中國高速技術型高速鐵路是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以上、初期運營速度200千米/小時以上的客運列車專線鐵路,再加上幅員遼闊,班次較少。在德國乘坐鐵路也很方便,每隔幾分鍾就有一班,所以不像中國國內,德國的火車站沒有很大的站台,乘客來往卻十分方便,不必等候。

(7)德國的鐵路服務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高鐵指南

中國高速鐵路為中國國家鐵路組成部分,高速列車購票方式與其它普速列車購票方式相同;中國鐵路營運高速列車均為動車組列車,車次分「C、D、G」三種字母開頭,大部分動車組網上訂票可選座位 。

部分城際動車組列車採用不對號入座乘車模式,也有部分長途動車組列車在高峰期銷售二等座車廂的無座票 。截至2019年,中國高速鐵路動車組車票或憑證有紙質車票(紅色條碼或藍色磁介質)、電子客票以及身份證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高速鐵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高速鐵路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鐵路服務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