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魯爾油怎麼樣

德國魯爾油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17 14:13:50

❶ 德國魯爾潤滑油排名

潤滑油品牌基本就是這樣:
國外品牌:美孚、殼牌、嘉實多
國內品牌:長城、昆侖、諾貝潤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❷ 德國魯爾潤滑油這個牌子怎麼樣如果現在銷售合不合適

牌子沒聽說過,在中國的廣告力度太小了。但是德國的工業技術確實讓人信服,畢竟像克魯勃、福斯等德國品牌都是行業內公認的大品牌。具體操作還得自己考慮清楚,包括他們的實力、對經銷商的支持力度等。

❸ 關於德國魯爾區的特點

歷史上德國魯爾工業區煤炭、鐵礦石和鋼鐵生產廠位於同一地區,魯爾工業區突出的特點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形成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區工業綜合體。魯爾區是以採煤工業起家的工業區,隨著煤炭的綜合利用。發展了煉焦、電力、煤化學等工業,進而促進了鋼鐵、化學工業的發展,並以其為基礎,興起了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重型機械製造、氮肥工業、建材工業等。同時為大量產業工人服務的輕工業,如服裝、紡織、啤酒工業等也有了很大發展。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消費量逐漸增加,魯爾區的煉油業和石油化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70年代以後,電氣、電子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現在,魯爾區生產全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2/3,電力、硫酸、合成橡膠、煉油能力、軍事工業等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戰後在世界一些以採煤工業期間的老工業區嚴重衰退的時候,魯爾區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是與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調整區內的經濟結構與部門結構分不開的。
化學工業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部門之一。德國是現代化學工業的發源地,其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德國是世界第三化工生產大國,約佔全球化工營業額的10%。德國化工原料已從以煤炭為主轉為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部門結構從以基本化工為主轉為基本化工、有機化工、化肥並重。在有機化工中,塑料、合成纖維與合成橡膠是三大重要部門,產量居世界前列。魯爾區是德國和西歐重要的化工基地。休斯石油化工聯合企業是魯爾區最大的化工中心,有二十多個化工廠,生產三大合成產品。

❹ 德國魯爾區的經濟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魯爾區的工業是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戰後又在西德經濟恢復和經濟起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工業產值曾佔全國的40%。現在仍在德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魯爾工業區突出的特點是,以採煤、鋼鐵、化學、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核心,形成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區工業綜合體。魯爾區是以採煤工業起家的工業區,隨著煤炭的綜合利用,發展了煉焦、電力、煤化學等工業,進而促進了鋼鐵、化學工業的發展,並在大量鋼鐵、化學產品和充足電力供應的基礎上,建立發展了機械製造業,特別是重型機械製造、氮肥工業、建材工業等。同時,為大量產業工人服務的輕工業,如服裝、紡織、啤酒工業等也有了很大發展。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消費量逐漸增加,魯爾區的煉油業和石油化工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70年代以後,電氣、電子工業有了很大發展。現在,魯爾區生產全國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2/3,電力、硫酸、合成橡膠、煉油能力、軍事工業等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戰後在世界一些以採煤工業起家的老工業區嚴重衰退的時候,魯爾區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是與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調整區內的經濟結構與部門結構分不開的。

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改造起始於1968年,他們首先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對傳統的老礦區進行清理整頓,對那些生產成本高、機械化水平低、生產效率差的煤礦企業進行關、停、並、轉,並將採煤業集中到盈利多和機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業中去,調整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對其他大型企業改革也採取了基本穩定的政策,盡量實行漸進的方式。對於大企業的破產相當慎重,以免引起社會震盪。
其次,加大開放力度,努力吸引外來資金和技術,在加快老企業改造的同時,大力扶持新興產業。
這樣做至少可以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新興產業(主要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首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以遺傳工程為首的生物技術產業)可以迅速的積累資金,為老工業改造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援助;第二可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此,魯爾工業區所在地的北威斯特法倫州還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來資金。例如:凡是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到北威州來落戶,將給予大型企業投資宥28%、小型企業投資者18%的經濟補貼。優惠的政策加上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北威州的新興產業有了高速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威州從事電子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企業超過了11萬家,各類電信公司38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位於魯爾工業區內。
第三,築起「社會保障」的大堤。
魯爾工業區另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經驗是政府為每一個公民都築起了「社會保障」的大堤,使得生活在那裡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魯爾工業區由於資源枯竭使得相當一大批工人失業,為了保障失業者能夠安定的生活,德國政府為他們建起了必要的「社會保障」。在這里,完善的保險制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德國保險業的基本險種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補貼)、以及公職人員退休金和職工病假工資等。在這個福利網中開銷最大的項目是養老金,年支出額達750億歐元左右,占直接支出總額的1/3。支出占第二位的醫療保險,占支出總額的1/5。目前德國國民中大約有 88%都處在法定的醫療保險系統之中。占支出份額較大的其他開支項目依次為失業補貼的勞動就業促進措施、公職人員退休金以及職工病假工資等。
第四,實施礦區生態恢復建設與環境保護,為失業職工創造再就業機會。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魯爾工業區的資源型城市在采礦開發過程中,對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氣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地質環境破壞誘發的各類問題日漸突出,因此一些礦區的環境修復已成為該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首要任務。魯爾工業區在處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時十分重視礦區的環境修復。把煤炭轉型同國土整治結合起來,列入整個地區發展規劃,並為此專門成立整治部門,負責處理老礦區遺留下來的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當一個企業關閉後,他們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對關閉後的企業進行科學的環境評估,制定出周密的整改規劃,科學地對環境進行整體改造,以期迅速抹掉老礦區的痕跡,並在企業原址上建設城市居民住宅小區、娛樂中心、栽樹種草等。今日的魯爾已成為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吸引外資最主要的地區,同時大量增加了就業。

❺ 德國魯爾工業區應採取的加強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有哪些

魯爾工業區加強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有:

第一,制定總體規劃。魯爾區發展初期,缺乏對土地利用、城鎮布局、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整體規劃,造成地區環境質量不斷惡化,區域形象受到嚴重損害。為了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德國政府頒布法律,成立了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作為魯爾區最高規劃機構。之後,又分別通過法律一再擴大其權力,現已成為區域規劃的聯合機構,對礦區的發展做出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魯爾區總體發展規劃對於調整魯爾區的經濟及社會結構起了重要作用,使這一百年老工業區再次充滿了活力。

第二,對傳統工業進行全面改造。長期以來,煤產業和鋼產業一直是魯爾區發展的兩大支柱,經濟結構老化使魯爾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政府的資助下,對企業實行集中化、合理化管理。對煤炭和鋼鐵傳統工業進行企業合並和技術改造,加強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專業化與協作化。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魯爾區建成了由公路、鐵路和水運構成的交通網,是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路,區內600公里
高速公路,730公里聯邦公路,1190公里鄉村公路組成了魯爾區內縱橫交錯的公路網,使得區內任何一個地方距離高速公路都不超過6公里。

第三,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在進一步發掘原有產業潛力的同時,魯爾區將極具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以此來提高區域產業的競爭力。主要有:

(1)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葯產業。魯爾區是世界上
醫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從世界頂尖的醫療技術到傳統的治療手段,幾乎覆蓋了全部的醫療領域。區內的研究機構、醫療教育機構,為制葯及生物工程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吸引生物制葯等領域的創新企業進入。目前,醫葯產業共吸收就業28萬,是魯爾區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

(2)物流產業。魯爾區以區位條件、交通設施以及工業底蘊為基礎,通過市政當局推動、國際物流企業參與以及科研成果轉化大力發展物流產業,目前,約有3000個物流企業,覆蓋魯爾區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就業人數達18萬人。

(3)化學工業。魯爾區曾是德國化學工業的先驅,焦油
化工產業衰落後,魯爾區積極開發碳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產品。化工產品的深加工具有明顯的後向關聯度,拉動了魯爾區的經濟復興。新型化工產品安全、高效,具有清潔及可循環利用性,提高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4)文化產業。旅遊與文化產業是魯爾區實現經濟轉型的主要特色之一。1998年,魯爾區制定了一條區域性旅遊規劃,被稱為「工業文化之路」的旅遊線路連接了19個工業旅遊景點、6個國家級博物館和12個典型工業城鎮。「工業文化之路」如同一部反映煤礦、煉焦工業發展的「教科書」,帶領人們游歷150年的工業發展歷史。開發工業旅遊在改善區域功能和形象上發揮了獨特的效應,成為魯爾區經濟轉型的標志。

第四,科研機構和高等教育為產業轉型提供支持。魯爾區已發展成為歐洲大學密度最大的工業區。除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外,每個大學都設有「技術轉化中心」,從而形成了一個從技術到市場應用的體系。同時,政府鼓勵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進行合作,以發揮「群體效應」,並對這種合作下進行開發的項目予以資金補助。目前,全區有30個技術中心,600個致力於發展新技術的公司。

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始終重視環保,注意形象。由於採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如限制污染氣體排放、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等。如今魯爾區已經變成環境優美的公園綠地、幽雅的產業園區,不僅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也為新型產業發展創造了優美潔凈的環境。

❻ 魯爾集團的集團概況

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是一個涉足眾多領域的采礦和技術集團。 魯爾集團位於埃森,是一個國際性工業集團,坐落在德國西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魯爾工業區。被稱為煤的故鄉的魯爾工業區是以煤炭開采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德國經濟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魯爾集團的發展戰略以四大產業為支柱:能源、化工以及傳統的礦業和房地產。公司在全球員工超過10萬,銷售額逾200億歐元。 能源:魯爾集團是德國第五大能源集團。
化工:魯爾集團是世界第一大特種化工集團。德國第三大化工企業。
礦業:魯爾集團管理經營德國所有礦石煤礦,錘式粉碎機,粉煤機,煤炭粉碎機,煤炭破碎機在世界礦山機械領域名列前茅。
房地產:魯爾集團是德國最大的地產公司和開發商 30多年來,魯爾集團積極開拓中國業務。魯爾集團在中國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特種化工(德固賽)、礦山機械(DBT)、國際煤炭貿易(魯爾集團貿易部)、以及培訓和進修(魯爾集團培訓部)。今後,使用煤層氣體將成為集團中國業務的另一個重點。魯爾集團將把德國的專有技術引入中國,提高礦山的安全性、推進使用煤層氣體這一能源、避免甲烷排放、保護環境。

❼ 德國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傳統工業區經濟開始衰落,而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如下。

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藉助其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可從附近運入鐵礦,依據其主要的區位條件,魯爾區的工業自然就是以煤炭、鋼鐵為主,最終形成了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並高度集中了電力、機械、化工等工業生產,即魯爾區形成了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其中煤炭和鋼鐵工業是全區經濟的基礎。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則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勘探技術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和天然氣開始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佔比重逐漸減少,石油、天然氣的比重逐漸增多。另一方面,由於科技的進步,冶煉鋼鐵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漸降低,這樣,煤炭的能源地位開始下降,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下降,隨後則影響了鋼鐵工業,最終使全區的生產產生連鎖反應,生產衰落。

3.世界性鋼鐵過剩。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相繼獨立後,積極發展各自的民族工業,使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需求量又相繼下降。隨後,70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及鋼產品的替代產品(如鋁合金、塑鋼等)的廣泛使用,使世界鋼材消耗量急劇減少,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導致魯爾區鋼鐵工業生產萎縮。�

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科技革命的每一次革新,都會促進工業生產的飛躍發展,既產生一大批新興工業部門,也改變傳統的工業生產和組織方式。魯爾區誕生於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中,在經歷了約一個世紀的繁榮之後,遭遇到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第三次技術革命的嚴峻挑戰,使魯爾區工業企業傳統的生產和組織方式不適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這也是使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在魯爾區,20世紀50年代之前是其鼎盛時期,當時工業布局已達到一定的密度和規模,基本呈現「飽和狀態」,如再建設新的工業部門,就會出現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在新的技術革命(第三次技術革命)中出現的那些新興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航天工業等),則不願意到此設置廠礦基地,它們在環境及條件適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產,進而形成新的工業地域,削弱老工業區的經濟實力。

閱讀全文

與德國魯爾油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