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接受了多少難民 德國接收難民的原因最新政策
對此,專家認為,德國成為難民首選目的地,主要因為它能夠向難民提供良好的保障和庇護。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德國在接納難民方面擁有相對完善的機制和相對積極的意願,但如果難民潮持續不減,德國現行接納難民的政策或迎來「轉折點」。
[首選德國]
當局提供免費住宿,還發零花錢
本月4日,德國臨時決定允許滯留匈牙利的大批敘利亞等難民入境,此後幾天大批難民搭乘火車、汽車,甚至徒步進入德國,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頭條。
事實上,德國長期以來都是難民進入歐洲後的首選國家,也是歐盟成員國中接納難民最多的國家。德國政府預計,到今年底,德國將收到大約80萬份避難申請,遠超年初預計的45萬份。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政治室主任趙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大批難民首選德國作為目的地,因為他們在那裡能夠獲得良好的待遇和保障,包括免費的住宿、一些現金補貼和更好的就業機會。
更重要的是,德國在難民管理方面比較規范,出台了《德國:難民申請程序法案》和《尋求庇護福利法案》等專門法案,做到了有章可循。
按照規定,難民抵達德國後可以在接待中心申請庇護,登記個人信息、指紋和照相,獲得臨時居留權,成為「申請庇護者」。隨後,德國當局將逐一審查庇護申請,在大約5個月後做出是否給予難民身份的決定。其間,德國將為「申請庇護者」提供免費住宿,發放基本生活費和零花錢。
「申請庇護者」在頭三個月內禁止工作,此後在獲得移民局和聯邦就業局允許後,可以工作,但受到一定限制。
趙晨認為,在近期進入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許多屬於中產階級,不僅懂得英語,還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在失業率較低、老齡化嚴重的德國,這些高素質難民擁有較好的就業前景。
此外,面對沒有減退跡象的難民潮,德國已經顯露疲態,開始呼籲其他歐洲國家共同分擔責任。
德國總理默克爾7日在記者會上說,德國經歷了一個「讓人忙得透不過氣的周末……我們現在經歷的事情將改變我們的國家」。她強調,應對挑戰需要國家和民間共同努力,也需要歐盟更加團結。
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也在記者會上表示,應對這次難民潮是德國「統一以來最大的挑戰」,歐洲不能只靠德國、瑞典等少數國家大量接納難民,「我們需要一個與以前不一樣的歐洲難民政策」。
德國政府7日上午公布的應對難民潮一攬子措施總原則包括加快難民審批、安置或遣返程序,敦促歐盟制定統一難民法規,各成員國分擔責任。
——網上資料
B. 德國遣返難民態度愈發強硬,包機「集體遣返」是怎麼回事
據外媒報道,2016年德國被遣返難民的人數大增。但是遣返工作始終存在障礙,聯邦內政部長德邁齊埃決定掃除遣返道路上的絆腳石。
具體情況:
2016年,共有25000多名難民在其庇護申請被拒絕後遭到遣返。另外還有55000難民自願返鄉。盡管如此,德國仍有大量必須離境的難民,其中大約40%的人是因其庇護申請被拒有待離境。
此外,德邁齊埃認為有必要在德國各機場附近建立出境中心,來自各聯邦州將被遣返的難民將在那裡被集中安置,以便進行集體遣返。德邁齊埃還為遣返阿富汗難民進行了辯護。他說阿富汗有比較安全的地區。同時他指出,個別聯邦州如石荷州拒絕將難民遣送回阿富汗的做法是錯誤的。
C. 德國難民最新政策,德國人對難民什麼態度
確屬難民身份的人進到德國後,有家庭的以家庭為單位,沒家庭的按照同國籍同性別兩個成年人為單位分發一套住房,住房面積約八十平米到一百二十平米,為期三年,不收租金,住房內各種電器設施全部按照普遍標准配備,比如電視一架,洗衣機一架,抽油煙機一架等等,此外領取住房後會一次性補給一筆錢,大約每個成年人兩千歐元左右,每年不同,但大致這個數,這個錢是一次性安置費,此後每周會額外再發一筆錢,每人一百歐元左右,為期三年,這期間可以以難民身份在當地找工作,享受除政治權利和醫保社保權,貸款權利外的一切與德國公民相同的權利,找到工作後如果可以得到聘用單位開具的比如技術骨幹,比如受過高等教育之類的證明,三年後就可以申請永久居住了,這三年中不需要納稅,三年後會有一個分水嶺,要求回國的法路費,要求留下的就要很多手續了,但難民身份可以延期,理論上可以一直延期下去。
D. 德國民意向右轉,極端政黨崛起,默克爾如何應付難民危機
德國名義轉向了以後呢,我感覺對於這些難民危機,他們會想辦法讓他們勞作。
E. 求德國對環境難民的政策
德國最初對接納難民是持審慎態度,可隨著整個歐洲左翼政治觀念極端化,輿情催使同情心泛濫,而一切政治行動以選票為准繩的基民盟跟社民黨決定對難民敞開環抱。
自難民危機以來,德國一共湧入了200萬的難民人口,這對於只有8000萬人的德國人來說,這已經佔到了總人口的2.5%。
在短短時間之內,社會人口結構造成了如此看似微小實則重大的改變,尤其是這兩百萬難民的三觀跟德國人迥然不同,其大多數的思想與行為准繩都處在一千年前,必然會造成社會治安的下降。
據菲弗教授針的調查,難民犯罪率高達13%,也就是說平均每九個難民就有一個是罪犯!也就是說二百萬難民,曾有20萬人犯罪過!
這也就無怪乎難民會導致科隆群體性騷擾與德國近年頻發的性侵等案。
然而哪怕在整個東歐都沸騰不定,英國更直接因為難民危機引發了民粹,繼而導致了最終脫歐,自詡為歐洲領袖的德國人仍然在國內右翼抬頭的情況下,不改初衷的原因,自不會是因為只有幾天保質期的泛濫同情心。
兩次世界大戰距今百年,但歷史的影響只會隨著時間的推流而加大,一戰之後,德意志帝國跟奧匈帝國分崩離析,而在這些或割讓或獨立國土之上的德意志人並沒有回歸本國,而是就此定居在了新國家之上。
這些散落在德國周邊新興國家中的1300萬德意志人民,隨著納粹德國的興起,很快就成為德軍的「第五縱隊」,在戰後,這些德意志人便遭到了中東歐國家的清洗。
波蘭驅逐了316萬的德意志人,捷克斯洛伐克驅逐了290萬德意志人,算上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國家驅逐的人口,在1950年之前,中東歐國家一共驅逐了超過1300萬的德意志人重歸西德。
但這些最初的「難民」回到西德之後,迎接他們的是戰後德國的殘垣斷壁,以及有限資源下的各種紛爭。
然而在二戰之中,以一國之力,力扛如今五巨頭之三的德國人損失超過500萬人,而當時德國人口僅為6700萬,適齡青年可謂損失慘重。得益於美國推動馬歇爾計劃,西德經濟起飛,而這1300萬德意志同胞從最初的「狗嫌人憎」到後來成為德國彌補生產力缺口的寶貴勞動力,完美的融入了德國社會之中。
及至六十年代,1300萬德意志同胞難民勞動力早就消化,德國勞動力又開始缺乏,為此西德政府與土耳其簽訂了「勞工協議」,由於土耳其在凱末爾的改革之下已經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而此時前往德國的土耳其人都是在世俗化氛圍下成長的青年
F. 德國對歐洲難民潮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具體措施有:為今年餘下時間和明年的難民接收工作撥款70億歐元;德國各地盡快利用現有設施改建可供15萬難民安全過冬的臨時安置場所;未來3年,聯邦警察和聯邦志願服務機構分別新增3000和1萬名工作人員。
為解決目前德國難民申請審批過慢帶來的社會問題,德國各執政黨領導人還決定增加難民審批機構人力,盡快遣返避難申請被拒者,允許難民在提交避難申請3個月後臨時打工解決生計問題。
目前來德國難民中有大量是來自巴爾乾地區的經濟難民,鑒於此種情況,德國決定將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和黑山列為「安全難民來源地」,這意味著來自這些地方的難民避難申請將很難獲准,並會被德國盡快遣返。
在歐盟層面,德方敦促歐盟推動實施配額制,讓各成員國公平分擔接收難民責任;要求歐盟制定統一的難民法;要求歐盟在義大利、希臘和匈牙利等難民潮前沿國設難民接待和登記中心,並在北非地區設難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