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教育方式如何

德國教育方式如何

發布時間:2022-01-23 16:15:30

① 德國的教育體系和模式是

德國的教育體系和模式:

1、基礎教育層級

教育體制開始的前四年,有些邦是六年或是在第五以及第六年有獨立的。

2、第二級初階:

在結束小學階段後進入此層級,主要分為三個類別: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Gymnasium。

3、第二級進階:

銜接文理中學第二級初階的學生以及職業教育再深化的教學內容。

4、第三級高等教育:

分為傳統大學、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等形態。

5、衍生教育:

含括現行學校教育體制以外的教育范籌,以及非制式規定的、私人性的、職業性的繼續教育。



德國教育政策的改變:

1、數字化:德國的許多學校還缺乏高速互聯網、必要的技術以及對新的授課方法感興趣的教師。中小學數字公約將改變這一點,聯邦和各聯邦州希望以此提高中小學的數字化配置。

2、機會均等:在教育方面,德國政府認為所有兒童都應獲得均等的機會,可德國的教育成果卻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社會背景。不過發展趨勢是積極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均等。經合組織國際中小學教育成果研究 -- PISA發表的一項專項評估揭示了這一點。

② 德國的教育有什麼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嗎

德國,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教養兒童寫進憲法的國家。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德國的教育確實值得推崇。

結語

贏在起跑線,真的就是勝利嗎?看起來並不是,多少早早被沉重課業壓垮了笑臉的孩子最後厭倦了學習?為什麼不嘗試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呢?讓孩子在無憂無慮中自己探索學習,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③ 德國的教育方式,你覺得怎麼樣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④ 德國的教育制度是怎樣的

德國實行免費教育,對於外來務工者的子女也是免費教育的。
德國基本法賦予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
德國的教育政策是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個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能力自由選擇學校、培訓場所和受教育的方式。德國對教育的投資額很大,實行從小學到大學的全費義務教育。

⑤ 德國教育怎麼樣

高質量的教育,證書含金量高
德國教育嚴謹發達,學位含金量高。各大院校均享有良好的聲譽,所頒發的文憑在中國受到絕對的肯定。而且,德國傳統大學不設立學士學位,大學本碩連讀,學生畢業後直接頒發碩士學位,省去考研這一大麻煩。
德國在很多領域如機械機床、電子、汽車等領先全世界。 是學習工科、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的許多專業上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實力如同其經濟一樣雄厚。
免費的教學體制
進入許多發達國家的大學,都要負擔高昂的大學學費,但是德國很多大學都為留學生提供免費的教育,不僅不用交納學費,而且生活費比英美等國家低。

⑥ 德國教育優勢

德國留學具有以下五大優勢:
一、幾乎免費的大學教育:這一點在發達國家獨一無二。德國全國所有高等院校,免費向中國學生開放,無須考試,直接申請,自選專業。學分制設置,自己掌握學習時間,從容完成學業。這無疑為留學生們免去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雖然各聯邦州從2005年相繼開始收學費,但每學期僅300~700歐元,而且對國際學生和德國學生收取的費用是一樣的,這與英聯邦國家動輒數十萬元的學費相比,德國留學是經濟的選擇。
二、生活費用低:德國政府允許大學生免稅打工,並規定了保護性的最低報酬標准(每小時不低於7.5歐元),所以留學德國除了自備自保金約7716歐元外,剩下的所有學年的生活費用可憑打工解決。
三、大學縮短學制:德國許多大學已經開設了非常適合國際學生選擇的國際課程:三年取得學士學位,兩年取得碩士學位;傳統課程不設立學士學位,畢業後直接頒發碩士學位。近幾年,德國一些著名的大學:德國基爾大學等每年3、4月份都派教授來中國選拔學生,本科生赴德留學可省去國內考研這一大麻煩,直接實現了「本升碩」。
四、學位和學歷的含金量首屈一指:德國在戰後廢墟上用了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成為了世界第一,靠的就是傳統強大的科技和教育實力。德國人的科技教育質量之高素來為全世界所公認。
五、學成前景光明,發展空間廣闊:中國與德國之間良好而穩健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關系,使德國企業對投資中國充滿信心。近年來,除了西門子、賓士、大眾等公司外,每年都有眾多的德國企業湧入中國。他們最頭痛的事就是不了解中國文化,缺乏相應的人才,於是德國中文報刊上指定招收中國留學生的廣告比比皆是。最近畢業的留學生任職德國公司駐華或東南亞代表已是就業定勢,進入跨國公司高級管理層的留學生也是屢見不鮮。至於回國的就業前景更不用說。

法國留學優勢:
一、法國人非常熱情,從來不會對外來留學生漠不關心。
二、法國政府對外國學生的政策和法國學生是一視同仁的。只要是學生,不管是法國還是哪個國家都是平等的,平等是表現在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學習方面、學業方面。在錄取和考試發畢業證書這方面,是和法國學生一起上課的,不是弄一個中國班,發一個中國文憑,或者是弄一個什麼北非班,全部是混在一起的,沒有任何特殊的待遇。
三、法國學習和生活的費用還是比較低廉的(這個優勢和德國差不多)。低廉不僅僅是由於有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故意的低廉,是說法國大多數的院校都是公立的,公立的就是表現在學費上非常低廉。公立學校大概是一年的學費、注冊費人民幣5000,私立的也不會高到哪兒去,一般比如工商管理學院也是5萬、6萬、7萬人民幣一年,這是學業上,由於是公立的,國家財政直接撥款的,所以法國人都是5000,中國學生也都是5000一年。生活上學生身份有很多優待,首先住房,住房有國家補貼,國家補貼最高可以補貼到你房租的50%,當然最高要峰頂,不能說租一個兩萬,補貼50%,交10000。封頂是一個月可以拿到1000多房補,我用的全是人民幣,租一個3000人民幣的房子的話,只交1500人民幣,另外1500人民幣是國家補貼給你的。有一些學生宿舍,才1500人民幣一個月。它是租金越少,補的越少,也可以拿到60歐元(600人民幣)的補貼,實際支出就是900元人民幣,費用就比較低了。除了國家的房租補貼之外,還有其它的,比如公共交通,學生基本上是半價,地鐵、火車、公交。還有學生食堂,實際上也是半價的。學生食堂吃的東西另外一半錢是國家給的。看電影也有補貼,不是每天。 (補貼超級多額)
四、採用教育一體化。三年學士學位,五年碩士學位,八年可獲得博士學位。學分是全歐洲通用。
五、法國高校特別注重職業化。職業化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教學的內容經常是由企業界的人士參與制訂的,很多學校,特別是專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工程師學院這樣職業性比較強的學院,他們的老師基本上90%都是由企業界的經理、總裁擔任的。學習期間實習要求比較高,都是學制的一部分,起碼是半年的實習。這個實習是真的,不是象徵性的實習,真的要到企業里去實習。而且有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拿的工資都是比較高了,很多學生把實習作為找工作的跳板,在實習的過程中如果表現得好,自己也覺得滿意,就跟那個老闆已經講好了,畢業以就可以在實習的地方參加工作,職業性非常強。
六、能夠了解到法國的一些文化特性和思想(也算一個優勢吧)。通過幾年留學的生活,通過和當地居民的接觸,通過和同學之間的接觸,應該會了解到這個國家的一些文化特性的,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世界觀。一個大學實際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和它的思想價值觀的一個縮影,你通過在那兒念書、學習,實際上是了解到那邊的文化、歷史、世界觀、價值觀,還有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法國還是有它比較獨特的特點的。法國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

⑦ 德國的教育方式與咱們的有什麼不同

轉眼間,來德國已經兩年了。記得剛來德國的時候,一點德語都不懂,和同學們都是用英語交流,其實那個時候最驚訝的還不是德國大街上人少或老師的上課方式,而是這邊課堂上舉手都是只舉一個手指頭,拍手時都是敲桌子,所以每天都會看到一個奇怪的「壯舉「,全班都一臉嚴肅的敲桌子。後來慢慢開始聽得懂課後,就發現德國這邊的教育方式和國內很不一樣,從教學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教學方式上多種多樣,比較多採用的方式是關於一個題目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後分小組到台前來演講,或是關於一個題目提出同意或反對意見,兩邊進行辯論。在另一些學科,比如德語、歷史,老師習慣就一個題目給出不同的說法,同學們下座位輪流看,然後站到你最滿意的句子或說法後,然後說出理由。( 這就是在波茨坦席勒文理高級中學里小班的好處,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由此可見,在德國的學校,平時上課的成績是很重要的,佔到總成績的一半,部分理科甚至佔到70%。咱們中國學生的通病是口語表達問題,可能是膽怯,怕鬧笑話,當然本身的德語水平也不如人家其它的德國同學,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幾個: 首先要大膽,這里的德國學生,尤其是文理高級中學的學生素質普遍比較高,他們理解你是一個外國人,是不會特別取笑你的; 然後就是上課前做充足准備,來回答老師上一節課留的問題,或提前詢問老師下節的授課內容或課程安排; 最後的方法是學期開始或學期中間向老師要一個演講題目,演講也是德國教育或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隨著年級的升高,演講的部分在分數里占的比例就會越來越大,到大學更是,這就很好的鍛煉了你的自學和自己找資料的能力,一個你可能完全不了解的題目,要自己上網,查書,先看中文再看德文慢慢弄懂,再給同學們很好的不乏味地表達出來。一個小的建議,最好在學期開始或中間要求演講,因為到了學期末各科考試時,你沒有時間准備,而老師也不好安排時間。還有就是上課內容的不同: 這邊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圖書室,每個學期發課本,不需要自己買,課本大多很厚,印刷精良,學期結束再還回去,供下一屆學生使用,所以大多時候課本不是最重要的,老師會發上課需要的材料來講,所以同一所學校,不同老師的授課內容也都是不同的,遵循一個大概的教學大綱就可以了。很多同學在中國習慣預習,在這邊你想預習都不知道該預習什麼,可能今天老師在車上看了份報紙的內容不錯,那今天上課就討論這個內容。考試,尤其是文科,普遍是給一篇文章來發表評論。國內語文考試總強調作文占「半壁河山「,這邊「整個江山「都佔了。所以你即使在國內學過德語,來這邊也都要有一段很長的適應時間,要想盡快提高自己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多看電視,而且效果真的不錯。德國電視沒有字幕,開始可以先買DVD,有德語字幕,先看一遍中文的再看德文的,就會很好理解,之後再看德語電視,對發音、口語表達、聽力都很有幫助。總之,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學習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還要面對一門全新的語言,不過不要著急,只要努力一切都會改變的。

⑧ 中國和德國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德國留學教育和中國有什麼不同?德國的教育和文化藝術事業由聯邦和各州共同負責,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教育規劃和職業教育,並通過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協調全國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進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權歸屬於各州。全國性的文化藝術活動由聯邦政府予以資助。對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負責協調。 大、中、小學和職業教育發達,實行12年制的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學費全免,教科書等學慣用品部分減免。小學學制4-6年,中學學制5-9年。高等學校享有一定自主權,原則上實行自由入學,對部分學科採取名額限制。職業教育實行「雙元制」,即職業學校理論學習和企業中的實踐相結合,成人教育和業余教育普及。教師為終身公職人員,必須受過高等教育。

⑨ 德國的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德國的教育體制是其以人為本、終生學習。德國教育體制不屬於英美所謂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識教育。只要完成12年或者13年中學教育,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就可以選擇進入應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Hochschule,簡稱FH)或者大學(Universität,簡稱Uni)繼續學習。

德國作為一個由16個州(邦)組成的聯邦制的國家,每個聯邦州都享有所謂的「文化主權」(Kulturhoheit),負責各自的教育政策。盡管存在差異,但所有的聯邦州的教育體系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結構。

Primarstufe基礎教育

德國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為小學Grundschule,凡是滿6歲的兒童就必須入學,這是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德國多數地區實行四年制,柏林與勃蘭登堡是六年制。

大部分州的德國小學生在四年級以後就要面臨人生的第一個拐點,分流到不同中學,能上哪種中學很大程度要看老師的推薦信,而老師的推薦信則會依據學生的成績。所以可以說,德國的競爭從小學就開始了。

SekundarbereichI中學初級

小學畢業後的教育階段,主要分為四個類別:

職業預校(Hauptschule)這個方向以職業教育為主,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

實科中學(Realschule)此方向以高等的職業需求為主,可選擇繼續升學;

文理中學(Gymnasium)通過高中畢業Abitur,可以直接進入所有高等教育學校類型,不論是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學院或是大學。

綜合中學(Gesamtschule)在一些州也有綜合中學,將以上三種形式歸集在一起,畢業後通過獲得不同的文憑進行升學。



SekundarbereichII中學進階

這部分主要包括文理中學高年級和雙元制的職業教育。在文理中學高年級中,除了升入高等院校的要求的Abitur文憑,也因應社會工作需求,提供各種相關於職業的重點科目培養。

如:以科技教育為主軸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經濟領域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還有高級專業學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畢業的高中生領取高中畢業文憑Hochschulreife。

Tertiar bereich高等教育

德國高等教育我們的中國家長就比較熟悉了,即便在國內,也有不少學生在高中就准備到德國留學。這些大學主要分三類:

綜合性大學(Universitet)這類大學以教學和科研為主,強調系統的理論知識。此類院校可授予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學位。

高等專業學院(Fachhoch schule)這類大學偏重於實踐應用教育,學生通過4至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

藝術院校(Kunsthoch schule)這類大學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其中包括音樂學院、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等。

德國教育體系嚴謹且多樣化,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機會均等也是德國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國完善的社會保障和嚴格的稅收制度使得受教育的機會遍及德國社會各個階層。無論是一名工廠員工,還是大型企業高管,子女都可以在德國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

另一方面的平等體現在德國教學的均質化,在各類高校排名中,德國高校雖說不在前列,但集中扎堆在前500名。將教育資源進行平均分配,在中小學也是如此,在同類型的學校間沒有巨大的優劣差別。

高質量的學術水平、均質化的教育理念、先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等特點讓德國的教育體系為世界所承認,也是使德國成為目前全球的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家的重要原因。

⑩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式與中國有何不同

德國孩子對於事物的理性反映能力在各國的同齡人當中顯得非常突出,一位久居德國的美國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也對此予以確認。例如面對雨過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讀書學習的一位德國少女和一位美國學生的反應會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國孩子式的作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上一會;而德國孩子很可能就會想到:我應該先做完作業再出去玩。熱愛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為什麼德國的孩子會有如此強烈的意識來約束自己,是與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分不開的。
幫助孩子培養理性的品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也像種樹一樣,需要對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適宜生長的土壤,在某些時候甚至還需要綁縛以實行限制。德國的孩子在學校里可以有較自由充分的空間來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但在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必須嚴格遵守的准則。如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起床太晚,便面臨放棄早餐、或是遲到的選擇;忘了將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中便意味著得繼續穿臟衣服;人人都有記事本。
一、「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
曾有人問過德國的學生關於逃學的問題,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在這一點上德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個孩子不接受教育,社會將來就會多一個禍根。所以萬一真有孩子逃學,成年人看到後會對其嚴厲呵斥,警察會將他扣留,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此的態度非常嚴格,會令孩子馬上返校,而家長還要受到罰款或加稅的處分。所有這些都是讓孩子意識到,在上不上學的問題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德國人的教育也異常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他們認為孩子在行為舉止上遵守規范,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具備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為其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也能為全社會創造一種團結合作的美好的人際關系,——這在德國引起了全民的重視,報名參加專門的禮儀講座、禮儀講習班的做法已經蔚然成風。
而家長從細微之處起就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德國孩子在餐桌上都會受到嚴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由此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意識,同時這又是一種磨練。比如德國人在午餐後有吃一些冰淇淋、巧克力和水果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很具有誘惑力,但這時父母更不會通融,前提是必須先吃完飯菜。
隨著父母對正確行為的反復訓練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時間一長成為自然,孩子就會把遵守這些規則當作自己的本分。於是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把維護公共紀律,愛護公共環境,在各種場合講究文明和秩序成為無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國常可以看到人們在耐心地排隊等候,或是為他人、為公眾著想的舉動,全社會形成一種高度自覺、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風尚。
二、「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對於孩子的獎懲,,賽里希先生的建議是,「盡管獎與罰都不宜太頻繁,但它們確實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一些家長常用物質獎賞來激勵孩子獲得好的成績,或是以此讓孩子做些家務事。但是這樣會使孩子前進的動力僅停留在外部獎賞上,而體會不到奮斗與創造的真正喜悅;同時他們也會產生錯覺,以為不論主動干點什麼都能得到錢的報酬。孩子必須懂得上學讀書、品學優良是為他自己,而家務活本身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履行的職責。當然如果孩子有相當出色的表現,或是作出了如清理花園、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貢獻時,也應當享受獎賞的快樂。可以給他們發獎金,也可以帶孩子去一個他很嚮往的地方。
對孩子的懲罰也要講究原則,否則懲罰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懲罰之前應該先對孩子予以警告,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犯錯以後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對他講清楚家長的要求和實施懲罰的原因,懲罰的開始和結束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彌漫著怨憤的氣息。」
他們的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幾次起床太晚,但隨之賽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懲罰便糾正了他的錯誤,她告訴菲力克斯,自己不能開車送他去學校,「我很遺憾,但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作出選擇,是放棄你的早餐,還是想遲到。」明確適當的獎懲原則和方式是讓正直、誠實、盡職盡責等觀念深入孩子的心靈,讓它們確確實實成為他們的行為准則。
三、很遺憾,你還得繼續穿臟衣服
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下,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熏陶下,無論是父親忠於職守的敬業精神,母親一絲不苟的勞動態度,還是老師和社會其他階層的高度職業道德感,這些都令孩子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並把恪守信條、盡心盡責當作一種榮譽。德國的法律上還有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茨格拉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很具有典型意義,「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一次她的兒子從學校回家晚了半個小時,母親對此予以了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確地告訴孩子,「你玩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半個小時,這個時間我們可要遵守。」茨格拉夫人認為在生活細節上尤其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家庭教育對此採取了很多措施,譬如讓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儲蓄存摺,在鍛煉了孩子自我管制的能力以外,也讓他們懂得了勤儉。
茨格拉夫人承認,「有時候作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於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臟衣服放進洗衣袋中,這只能意味著他還要繼續穿臟衣服;而如果沒有按規定整理好他的書櫃,那麼面對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們也只能作出很『遺憾』的決定。」
四、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
在德國同時還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甚至連家庭主婦和中小學生也不例外,德國人把近期和遠期的大大小小的約會,計劃,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預先記錄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國稱作是記事本的社會,人們在作出決定之前多半會參閱一下自己的記事本。也許有的人認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過枯燥呆板,可能還有的人認為沒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國人卻認為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同時更關繫到對待生活的嚴肅態度。
德國人認為與時間形成的散亂的關系反映出其自身的雜亂無序的狀態,所以很早就會鍛煉孩子過一種有計劃的生活,孩子學習分配他的零花錢、支配他的時間,完成他的學習任務,發揮他的興趣愛好,其間形成一種井然有序的關系。而他們認定,筆記本有助於孩子更加准時、守秩序、愛清潔和准確,同時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採取一種鑒別的態度。
孩子在周密地設計自己時間,同時也就開始了對其自身的周密設計。由此可見德國人幫助孩子確立面對生活的理智觀念,並非是要把他們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而是要讓他們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的更高境界。

閱讀全文

與德國教育方式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