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軍事力量到底怎麼樣

德國軍事力量到底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18 14:15:40

Ⅰ 冷戰時期的聯邦德國,軍事實力真的非常差嗎

圖為德國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德國軍隊的戰鬥力不斷下降,但這個國家的軍事工業水平依然是世界一流的,比如德國的豹2坦克,這款坦克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坦克之一,目前最先進的豹2為豹2A7,它的最高售價甚至可以賣到2000萬美元一輛,絕對是土豪的玩具,憑借著手中強大的軍工實力,也讓德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雖然美國可以對德國放心,但現在德國卻成為歐洲地區的刺頭,因為歐盟成立後,德國的影響力一直名列前茅,這個國家反對美國過多插手歐洲事務,主張由歐洲人自己來管理,德國甚至公開違抗美國的命令,並且要驅逐駐德美軍,所以現在美國不擔心德國開戰,卻開始擔心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站在德國一邊,這樣美國的霸主地位將很難持續,畢竟歐盟已經是不容小覷的力量了。

Ⅱ 現代德國軍事實力如何

德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在國際上得到各國的認可,以精細的技術著稱,德國的軍工也是如此,軍事實力在世界上算是大國了。

二戰德國戰敗以後,英、法、美、蘇四國對德國實施了分區佔領,德國不但領土被分割,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而且軍事發展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要說核武器了,就連大型攻擊性武器發展都受到嚴格限制,這使德國的軍工產業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現在德國很多大型武器都需要進口,比如戰機、導彈系統等。

在軍工技術方面,德國在陸地作戰裝備等方面還是很強的,但是在航空工業,雷達系統,電子裝備等方面其發展水平比較差,比較依賴於美國等其他國家。

不過鑒於德國的國防任務,主要是在北約框架下進行的有限的作戰行動,所以實際軍事實力是完全夠用的。

Ⅲ 德國軍事力量現狀

軍事戰略

冷戰結束、德國統一後,德國的安全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已從原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前線國家"變成了安全系數大為增加的"歐洲的中心"。但德國認為,歐洲形勢動盪不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整個歐洲民族矛盾、領土糾紛接連發生,局部沖突呈上升勢頭;原蘇聯地區的動亂以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仍對德國構成"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南歐地區將成為影響德國和歐洲安全的主要方向;大規模殺傷武器及技術的擴散將危及德國和西歐的穩定和安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和沖突的可能性有增無減,使德國面臨著難以預測的"危險"。面對這些情況,德國的國防政策謀求的目標已開始跨越"國界",著眼於承擔未來歐洲和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責任。其國防政策的要點是:改造歐洲現有的各種安全機制,力圖建立以德國為主導的新的歐洲;利用在地緣政治和歷史淵源上的優勢擴大在東歐和獨聯體國家的影響,謀求與之建立"共同安全利益網";臍身於大國行列,力圖在維護歐洲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軍隊員額

約33萬人(義務兵13750人),其中陸軍:23.06萬人(義務兵11070人);海軍:2.67萬人(包括艦隊航空隊4500人,義務兵4700人,女性450人);空軍:7.62萬人(義務兵21000人,包括女性930人)。預備役陸軍25.8萬人,海軍 1.02萬人,空軍4.68萬人。

編制體制

陸軍編有3個軍、1支獨立空中機動部隊和1支特種作戰部隊。3個軍分別是第1軍(由德國和荷蘭軍隊混編而成)、第2軍和第4軍。共轄有8個作戰師,其中裝甲師4個、裝甲步兵師3個、山地步兵帥1個。只有1個滿編師,其餘7個師均由現役和預備役部隊混編而成。作戰支援部隊由8個偵察營、8個炮兵團和7個防空團組成。

海軍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等兵種組成。潛艇部隊編為1個潛艇分艦隊。水面艦艇部隊編有1個艦隊,下轄1個護衛艦分艦隊、1個巡邏艇分艦隊、1個掃雷艦艇分艦隊、1個支援艦艇分艦隊。海軍航空兵編有飛行中隊8個。

空軍由戰術航空兵、運輸航空兵和雷達兵等兵種組成。戰術航空兵編有2個司令部,下轄4個師、9個團。運輸航空兵編有3個團、9個飛行隊。雷達兵編有2個戰術航空管制團,12個防空導彈群,14個獨立防空導彈連。

國防體制

德國《基本法》規定,聯邦總理為戰時軍隊的最高統帥。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聯邦安全委員會,成員有聯邦總理、聯邦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內政部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和總理府特別任務部部長等,由聯邦總理任主席。國防部為政府中的一個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國防部長在和平時期是軍隊的最高首長,根據聯邦總理提出的政策方針,負責領導和管理陸、海、空三軍 並通過軍種監察長對部隊實施指揮。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3個軍種。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為總監察長的辦事機構,總監察長通過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對全軍實施業務領導。陸、海、空軍軍種監察長是本軍種的最高指揮官,負責本軍種部隊的戰備訓練和行政管理,參與制定和實施國防總體方案。平時,國防部長在軍隊勤務方面通過軍種監察長實施對部隊的指揮,在行政和專業事務方面則通過國防部各職能部門和總監察長對部隊實施領導。戰時,全軍指揮權由國防部長移交聯邦總理。

Ⅳ 現代德國軍事力量怎麼樣

國防費478億馬克,約合231億美元(2001年國防預算)。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32.1萬人。

預備役部隊

34.47萬人,其中陸軍27.6萬人、海軍0.87萬人、空軍6萬人。

准軍事部隊

2.465萬人,其中聯邦邊防警察2.41萬人、海岸警衛隊550人。

全國共有軍事基地734處。

簡史
規模
國防政策
冷戰結束和德國統一後,德國的安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已從原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前線國家」變成了安全系數大為增加的歐洲的中心。由於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德國的鄰國除了友鄰就是盟國,德國已不再面臨直接的外來威脅。從內部環境看,德國的統一使其綜合國力劇增,人口在歐洲僅次於俄國,經濟實力首屈一指。但德國認為,目前國際形勢依然動盪不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歐洲及其邊緣地區,由於存在政治、經濟、社會、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領土糾紛,發生地區性危機和沖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沖突呈上升勢頭;原蘇聯地區的動亂以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仍對德國構成「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核、生、化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遠程運載工具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擴散,對德國的安全利益構成了新的威脅;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各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和沖突的可能性有增無減,使德國面臨著難以預測的"危險"。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德國對國防政策進行了全面調整,其謀求目標已開始跨越「國界」,從過去的謀求生存並為最終實現德國統一創造條件,轉為著眼於承擔未來歐洲和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責任。總的看來,德國國防政策主要是為實現世界政治大國的總目標服務。其戰略是:

(1)繼續依靠北約集體防禦,並藉助北約東擴維護自身安全。

(2)積極推進歐盟一體化進程,並藉助在地緣政治和歷史淵源上的優勢,擴大在東歐和獨聯體國家的影響,最終實現東西歐融合,建立以歐盟為核心的全歐安全秩序。

(3)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躋身世界政治大國行列,力圖在維護歐洲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軍事戰略

德國統一後,根據歐洲戰略形勢的變化,對軍事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從原來主要依賴北約核威懾來對付歐洲的大規模戰爭,轉變為投入常規力量同盟國一起「處理」歐洲的局部危機和對付局部戰爭,特別是重視通過控制局部性沖突達到確保本國安全和歐洲穩定的目的。其要點是:

(1)在軍事戰略思想方面,從過去主要針對蘇聯、華約集團的「前沿防禦」轉為准備以對付各種危機為主的「多方位防禦」。

(2)在軍事部署方面,由過去的「前沿部署體系」改為「均衡兵力部署」。

(3)在作戰方針上,由過去對付可能在德國本土發生的大規模戰爭轉而應付在歐洲及其邊緣地區可能發生的局部沖突。

相關的國防立法,軍隊節日
兵役制度

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為10個月。各級軍官最高服役年限,將官為60歲,上校為58歲,中校為56歲,少校為54歲,尉官為52歲。

軍銜

分5等24級:將官4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7級(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二級下士、一級下士),兵6級(五等兵、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列兵)。

德國的建軍節為11月12日,但一般不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各軍種均無自己單獨的節日

武裝力量組成陸軍
陸軍

22.11萬人。編有3個軍部、1個空中機動部隊司令部(師級)、7個作戰師、1個獨立軍區司令部(師級)、22個現役旅、4個架子旅、1個特種部隊司令部(旅級)、27個防區(旅級)。

主戰坦克:「豹」1型1033輛、「豹」2型1782輛。

步兵戰車:「黃鼠狼」A2/A3型2120輛、「小鼬鼠」型133輛。

裝甲偵察車:「山貓」SPz-2型409輛、「狐」TPz-1型114輛。

裝甲輸送車:「狐」TPz-1型917輛、M-113型2109輛。

牽引炮:105毫米161門、155毫米192門。

自行炮:155毫米621門。

火箭炮:110毫米78門、227毫米154門。

追擊炮:120毫米909門。

反坦克導彈:「米蘭」型1606具、「陶」型210具、「霍特」型157具。

高炮:20毫米1145門、35毫米「獵豹」型自行高炮380門。

地空導彈:「羅蘭」SP型143部。

反坦克直升機:PAH-1型204架。

運輸直升機:UH-ID型145架、CH-53G型108架。

聯絡直升機:t30-105M型95架、「雲雀」Ⅱ型40架。

陸軍主要部署在北德平原和中部地區。

海軍
海軍

2.66萬人。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5個分艦隊和1個海軍航空兵師。

潛艇:206/206A級12艘、205級2艘。

驅逐艦:「呂特晏斯」級2艘。

護衛艦:「不來梅」級8艘、「布蘭,登堡」級4艘。

導彈攻擊快艇:「信天翁」(143)級10艘、「獵豹」(143A)級10艘、「虎」(148)級8艘。

水雷艦艇:「哈默爾恩」(343)級10艘、「三駕馬車」(351)級4艘、「林道」改裝(331)級3艘、「弗蘭肯塔爾」(332)級12艘、「弗勞恩洛布」394級5艘、無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機械化登陸艇:5艘。

各級供應補給艦45艘。

海軍航空兵 4200人,裝備作戰飛機67架,其中「狂風」型戰斗機50架,「大西洋」型海上偵察反潛機10架;直升機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機22架,「海山貓」型艦載直升機17架。

海軍部署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區域。

空軍
空軍

7.33萬人。編有10個戰斗機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3個空中運輸聯隊、2個通信團、2個雷達指揮團和6個供應團。

作戰飛機457架。

攻擊/戰斗機:F-4F型149架、「狂風」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運輸機:C-160型84架、A-310型7架,圖-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

運輸直升機: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空軍重點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區。

地空導彈:「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羅蘭」型89部、「愛國者」型36部。

輔助力量組成組織結構
指揮體制德國《基本法》規定,聯邦總理為戰時軍隊的最高統帥。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聯邦安全委員會,成員有聯邦總理、聯邦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內政部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和總理府特別任務部長等,由聯邦總理任主席。國防部為政府中的一個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國防部長在和平時期是軍隊的最高首長,根據聯邦總理提出的政策方針,負責領導和管理陸、海、空三軍,並通過軍種監察長對部隊實施指揮。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聯邦國防軍總監察長是全軍第一軍人和政府的首席軍事顧問,主要負責制定國防總體方案、建軍規劃等工作。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為總監察長的辦事機構,總監察長通過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對全軍實施業務領導。陸、海、空軍軍種監察長是本軍種的最高指揮官,負責本軍種部隊的戰備訓練和行政管理,參與制定和實施國防總體方案。平時,國防部長在軍隊勤務方面通過軍種監察長實施對部隊的指揮,在行政和專業事務方面則通過國防部各職能部門和總監察長對部隊實施領導。戰時,全軍指揮權由國防部長移交聯邦總理
這是我復制的,願意給分就給吧,不給我不介意的

Ⅳ 二戰過去那麼多年了,現在德國的軍力和軍事水平到底如何

德國的潛艇和水面常規艦艇技術都是領先於世界的,德國軍隊的單兵戰斗能力和單兵裝備也是數一數二的,德國擁有及其良好的國民動員體系,戰爭發生後國家機器的運轉保障也是很高的。德國的裝甲力量是冷戰時期對抗蘇聯裝甲集群的重要力量,德國陸軍的裝備以及訓練戰鬥力不亞於美軍海軍陸戰隊。

德國陸軍由於長期的去軍事化建設,兵源總數只有17萬,和日本一樣都是小而精的發展戰略。德國陸軍的優勢在於不像日本被鐵鏈拴住,而是擁有絕對的軍事自主權、武器裝備門類齊全、自動化程度高、牽引式火炮和自行火炮的數量都要比日本大得多。坦克裝甲車輛方面,德國與日本齊頭並進,但是德國的豹2坦克有多個用途的外銷出口型號。

Ⅵ 德國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德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在國際上得到各國的認可,以精細的技術著稱,德國的軍工也是如此,軍事實力在世界上算是大國了。

二戰德國戰敗以後,英、法、美、蘇四國對德國實施了分區佔領,德國不但領土被分割,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而且軍事發展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要說核武器了,就連大型攻擊性武器發展都受到嚴格限制,這使德國的軍工產業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現在德國很多大型武器都需要進口,比如戰機、導彈系統等。

在軍工技術方面,德國在陸地作戰裝備等方面還是很強的,但是在航空工業,雷達系統,電子裝備等方面其發展水平比較差,比較依賴於美國等其他國家。

不過鑒於德國的國防任務,主要是在北約框架下進行的有限的作戰行動,所以實際軍事實力是完全夠用的。

Ⅶ 德國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差,為何兩次世界大戰它都輸了

德國會輸倒不是其軍事實力的差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德國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定位,也就是同盟太少,敵人太多,這樣一來很容易形成強大的反德同盟。戰爭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其實這一點德國有少部分人早就已經意識到。

這一種作戰方式對於敵國來說有些措手不及,但德國在根本上是沒有改變的,就是國家的綜合實力,於是還是敗了。持久的戰爭,看的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也就是格局,並不取決於鬼斧神工的作戰方式。德國的國際格局太小。對待英美方面,德軍不佔優勢;而蘇聯,德軍又動搖不了根基;只有在打法國的時候佔了優勢,但二戰結束之後還是把吃的都吐了出來。

Ⅷ 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實力到底怎麼樣

二戰前期到中期,德國空軍憑借大量優秀的BF109制空戰斗機、精確打擊的斯圖卡俯沖轟炸機、層出不窮王牌飛行員、先進的空戰戰術、輝煌的戰績毫無疑問成為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作戰戰鬥力最強的空軍,但是二戰後期隨著德國精銳飛行員的損失,盟軍新式戰斗機P-51、B系列轟炸機不僅在數量上、質量上、戰術克制方面都對德國空軍開始壓制,德國空軍逐漸式微。

破而後立的德國空軍擁有大量性能優異的新式作戰飛機

(1)破而後立,10年時間重建德國空軍

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空軍解散,德國空軍的1.6萬架飛機都被銷毀,直到1926年,所以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基本上是從1926年巴黎協定後重建的。得益於充足的技術積累給德國空軍帶來了質的飛躍,德國從1926年到1936年生產了大量新式作戰飛機,到1939年德國已經擁有3750架新式作戰飛機,這與其他仍以老舊戰斗機為主的法國、英國、蘇聯空軍相比,擁有巨大優勢。

(2)為閃電戰服務的戰術空軍

有限的10年時間,有限的國力和資源調配,在德國確定了閃電戰的立體作戰戰術思想後,空軍的作戰目的就是奪取制空權,然後用轟炸機配合裝甲部隊快速突擊,所以二戰中德國空軍是為陸軍服務的,其主力戰機就是戰斗+俯沖轟炸機。

(3)前中期主力制空戰斗機BF109,只有英國的噴火能與之抗衡,擁有出色的爬升能力,德國飛行員圍繞這一性能優勢,開發出了一系列戰術,螺旋爬升、哈特曼翻滾

二戰德國主力戰機,累計生產了33000架,單發的BF109(ME109)主力制空機型,最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外形,可收放起落架,下單翼,也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優秀的輕型戰斗機。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總戰果有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也是產生空戰王牌最多的戰斗機,世界三大王牌飛行員均是飛行BF109的。

圖10 瘋狂投彈的美國轟炸機

如果德國人不提前起飛,等到轟炸機來的時候在起飛,那麼他們將面對高空俯沖下來的P51雨點式的攻擊,被敵軍咬住了不能亂跑,因為要攻擊轟炸機,好不容易咬住敵機,也不能追,因為要攻擊轟炸機,所以德國人很無奈,在1個星期的憋屈戰斗中,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和超級王牌飛行員就損失殆盡了,至此,德國人的空軍再也組織不起來有規模的攔截活動了,至此德國的天空徹底向盟軍敞開,就這樣德國人失去了制空權

總的來說,技術先進、高質量、高戰術素養、作戰半徑短、高空作戰能力缺陷,小油瓶認為這五個詞最能體現二戰德國空軍的特點。

但不可否認,在二戰前中期德國空軍仍然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悍、戰績最輝煌的一隻空軍。

Ⅸ 現在德國軍隊實力如何

從德軍官方網站上看,德軍的作戰實力,現在已經是草莓中的草莓,廢物中的廢物,可以說,如果元首復活,大概第一件事是被氣死過去,因為德軍已經丟失了民族精神,徹底失去了戰鬥力。

因此,如今的德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草莓,活脫脫的廢柴。

閱讀全文

與德國軍事力量到底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