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康泰時 是什麼鏡頭呢
德國康泰時(Contax)原為卡爾·蔡司Carl Zeiss嫡系相機品牌,後來卡爾·蔡司和KYOCERA京瓷進行合作,康泰時成為京磁下面的一個品牌 ,康泰時相機全部採用德國卡爾·蔡司的鏡頭,分別在德國和日本製造。因為經營不善,康泰時品牌已經於幾年前退市。
Ⅱ 德國相機有什麼名牌的
我快哭了~~天~
哈蘇是瑞典的相機,非德國的,而且還是始於瑞典皇家空軍。
德國的知名相機主要是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祿萊Rollei-——最具影響力歷史最悠久的中幅德國相機,但由於在十九世紀70年代曾被英國人收購過,80年代又回到了德國人手中,因此祿萊一直處於一種爭議,英國人認為祿來也是英國的。
萊卡——始終如一的最著名的旁軸相機。(但其R系為日本製造)
卡爾蔡司——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光學公司,德國品牌,雖主要生產鏡頭,但也曾生產過相機。
康泰時相機——曾經的德國卡爾蔡司下屬相機品牌,今天的135相機的鼻祖,但後被日本收購。不過這個品牌依然認定為德國的。
林哈夫——悠久的120技術性德國相機品牌,非常了不起,與瑞士的仙娜相機並駕齊驅。
初康泰時外,其他幾個品牌到今天依然是代表著德國的頂級品牌。
但我再給你介紹一個目前超越哈蘇和祿來的相機品牌,就是來自瑞士的阿爾帕相機,我用過一款價值65W(中端相機)的阿爾帕,目前憑借其最高超的製作工藝和即為誇張的成像效果,再加上昂貴的價格已經成為當今相機豪門的TOP1品牌。
Ⅲ 德國普通市民一般用什麼牌子的數碼相機
萊卡的高、中端一般德國人買不起,覺得不值得。
一般市民也對攝影沒那麼高的要求,基本就是旅遊、家庭、聚會什麼的拍個紀念,我走過的柏林、萊比錫、卡爾斯魯厄、斯圖加特、德累斯頓等看,一般德國人也大都買日本名牌尼康、佳能之類的相機,當然也見過有人玩萊卡,或者其他不知道牌子名字的單反的,只是數量極少。
Ⅳ 德國的數碼相機產品有哪些
德國的數碼相機產品如下:
林好夫:
林好夫自1929年開始生產具有林好夫自己特點的折疊式照相機,折疊的同時還要進行移軸、仰俯、擺動等技術動作,這些組合動作被當時的人譽為德國人的技術。
康泰時:
德國康泰時(Contax)或稱【康泰克斯】原為卡爾·蔡司Carl Zeiss嫡系相機品牌,但後來幾經滄桑,成為KYOCERA京瓷下面的一個品牌。
祿來:
祿來公司的前身是位於德國不倫瑞克的弗蘭卡·哈代公司。1927年,這家公司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20膠卷的雙鏡頭反光照相機RolleiflexⅠ,後經修改於1932年的正式推出6×6cm的雙鏡頭反光相機。
徠卡:
徠卡(Leica)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國公司生產的照相機的品牌,由萊茨(Leitz)和照相機(camera)的前音節組成。公司的原名為恩斯特·徠茨公司,目前拆分為三家公司:徠卡相機股份公司、徠卡地理系統股份公司和徠卡微系統有限公司,分別生產照相機、地質勘測設備和顯微鏡。「徠卡」品牌由徠卡微系統股份公司持有,並授權另兩家公司使用。徠卡相機最初問世於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機。
Ⅳ 誰說說德國單反相機品牌大全有哪些
哈蘇的產地是瑞典的哥德堡!怎麼成了德國貨了!缺心眼沒見識也不能胡說八道吧!
以下是德國產相機品牌,如有遺漏敬請補充
祿來(rollei)
徠卡(leica)
百佳(帕卡)(praktica)百佳原東德蔡司
康泰時(康太克司)(contax)
林好夫(linhof)
米諾克斯(minox)
蔡司伊康(zeiss
ikon)
福倫達(voigtlander)
Ⅵ 中國能買到德國品牌的數碼相機嗎
在中國可以買到德國品牌的數碼相機。現在電子商務這么發達,代購也十分普遍,除了食物這類對保鮮要求十分高的產品,其他什麼產品買不到呢?有句話叫淘寶是萬能的,不僅能買到實物,像是聊天啊之類的服務也是能買到的,更何況現在淘寶海淘、天貓國際都做得不錯,像是一些價格昂貴或者極其小眾的海外產品也是能找到的,天貓國際在收購了考拉海淘之後,東西更是十分齊全,當然了,也可以去京東上找找看,京東數碼產品做得比較好。如果這些電子商務平台實在找不到,還可以加一些攝影群,通過有相同愛好的朋友介紹一些靠譜的代購,這樣想要那款就可以讓別人幫你帶哪一款。
德國確實有一些頂級大品牌的數碼相機,例如徠卡、蔡司、林好夫、康泰時等等,徠卡和蔡司特別出名了,也不算小眾,數碼器材城應該能找到。現在一些日本品牌和徠卡或者蔡司也是有合作的,像索尼研發做得也很好,價格又比德國品牌便宜,在國內,日本品牌的數碼相機也是值得考慮的。
Ⅶ 想買個德頭 徠卡50 2 或者康泰時50 1.4 給點建議吧 哪個好點 大概價格多少
號段好像沒什麼大區別,個人感覺康泰時50 1.4就OK了,理由是便宜!徠卡的話要萬把塊,康泰時這個貌似95新的只要兩千多,性價比狂高!買的時候無非就是看看劃痕啊、光圈變化順暢度啊、灰塵啊什麼的。
Ⅷ 1000元數碼相機推薦 結實耐用 簡單實用
福倫達 VOIGTLANDER
自迄今240年前的1756年,在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心地區 ,福倫達便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手工匠約翰·克利斯托夫·福倫達,試圖製作采礦用的羅盤等各種製品,他的兒子約翰·夫利托利比·福倫達,開始學習光學,並從1800年開始製造眼……
林好夫 Linhof
林好夫自1929年開始生產具有林好夫自己特點的折疊式照相機,折疊的同時還要進行移軸、仰俯、擺動等技術動作,這些組合動作被當時的人譽為德國人的技術。德國技術的另一表現是講究細節,在這二種相機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諸如最嚴格精密加工的三……
康泰時 Contax
康泰時 Contax 康泰克斯德國康泰時(Contax)或稱【康泰克斯】原為卡爾·蔡司Carl Zeiss嫡系相機品牌,但後來幾經滄桑,成為KYOCERA京瓷……
祿萊 Rollei
祿來公司的前身是位於德國不倫瑞克的弗蘭卡·哈代公司。1927年,這家公司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20膠卷的雙鏡頭反光照相機RolleiflexⅠ,後經修改於1932年的正式推出6×6cm的雙鏡頭反光相機。這個機型風靡世界30年,共……
徠卡 leica
世界最著名的照相機品牌之一。 自從第一部相機誕生到現在,在相機發展史上能稱得上著名品牌的可能會有不少,這些甚至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隨處都可以看到。但是,在相機發展史上,選擇某一個品牌的相機對於用戶來說,不是選擇那部相……
自己看看吧!!!
Ⅸ 想入Contax Distagon 28/2,有勸的么
不勸,趕緊拿下吧。特別是,如果你要拿的是傳統的contax yc卡口的28/2,原裝正版德國貨。通過轉接環可以接到索尼、佳能等常見的數碼機上。當然新的28/2也有,包括佳能ZE和尼康ZF卡口的,不過都是日本cosina公司代工的,價格貴一些不說了,心理感受更差,所以就YC口的28/2吧。
關於這個YC口的28/2網上的評論很多了,下面這一段最「毒」。
雖然已經玩過了若干支康泰時鏡頭,但拿到這支康泰時Distagon 2/28 T*鏡頭的時候,還是在心裡暗自吃了一驚。這樣一支小巧的鏡頭,濾鏡口徑僅為55毫米,份量卻愣是重達530克,比一枚木柄手榴彈還重些,用料自是十足。當然,說這話肯定有人站出來反對,說要這么講評價鏡頭好壞直接用秤稱就是了。但是,實是求是地說,同樣設計同樣做工的鏡頭,金屬的肯定比塑料的好,份量重的肯定比份量輕的好,含重金屬的玻璃肯定比環保的玻璃好,除非你甘心做冤大頭被人騙。你非要拿俄羅斯的大蘿卜和塑料的安琴說事兒,我也沒折。
有人在無忌論壇上寫了篇題為《戲說康泰時YC鏡頭之五虎上將》的帖子,將康泰時的五支名頭與蜀漢五虎上將相對應,它們分別是:關羽──Distagon 1.4/35 T*、張飛──Planar 1.4/85 T*、黃忠──Planar 2/135 T*、馬超──Distagon 2/28 T*、趙雲──Makro-Planar 2.8/100 T*。這個排名可謂實至名歸,馬超以悍勇著稱,曾單槍匹馬逼得曹操割須棄袍,但在歸順蜀漢之後卻因不受信任而早早退出江湖。Distagon 2/28 T*亦是如此,具有超高性價比的Distagon 2.8/28 T*不受人待見,在弱光下表現出色的沙龍常客Distagon 1.4/35 T*未能奪得「弱光之王」的桂冠,皆因它的存在。無論在什麼條件下,Distagon 2/28 T*都能表現出一流的解析度與細節。拿到鏡頭的當晚,我在路邊試拍了兩張大光比環境下的照片,其高光的層次,暗部的細節都令人咋舌。幾位朋友看過之後也連呼「神器」。從造型上看,Distagon 2/28 T*身型俊朗,與戰神關羽相比,身高同為76毫米,直徑前者僅為62.5毫米,後者則為70毫米,份量上相差70克。亦與馬超頗有幾分神似。但亦如網友所說,車展時拿它拍人像,有被人罵流氓的可能,因為它的身材實在太像中焦鏡頭了。也難怪,我乍一看也以為它是康泰時的Sonnar 3.5/100 T*呢。
《戲說康泰時YC鏡頭之五虎上將》在結尾將有「帝王的逸品」之稱的Planar 1.4/50 T*對應為劉備,這樣,三枚1.4口徑的鏡頭桃園結義。其實,這三枚鏡頭中除了D35外,其它兩枚屬於普及型產品,普遍有光圈全開偏軟的不足。在康泰時YC口鏡頭序列中,真正能展現其實力的還是四支2.0口徑的鏡頭。無忌資深泡菜藏劍曾在其名帖《兵書二十二卷》中說:「(有人講,玩康泰時鏡頭)沒玩過它的『四大神鏡』,不算玩過Contax。它們是:28mm/2.0,55mm/1.2,85mm/1.2,135mm/2.0。此四鏡生產數量極少,像質極好,售價極昂,而且往往有價無市──你有錢也買不到。一般人若非機緣巧合,莫說四鏡,能有其一已值得驕傲。」這四支鏡頭中,兩支1.2的大口徑鏡頭屬於卧龍鳳雛一般「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級別,能與它們並列,馬超、黃忠也夠有面子的。Planar 2/135 T*我不曾有幸用過,但Distagon 2/28 T*光圈全開時已然有不俗的表現,在低反差環境中更是有著悍勇無比的解析力,甚至能分辨出肉眼都不易分清的細節和層次,清晨和黃昏更是它的黃金時刻。當下最適合它的題材也許就是北京惡劣的霧霾天氣,但我很擔心用了Distagon 2/28 T*之後,原本為人詬病的空氣倒成了北京新的城市景觀。想想,在北京的高層建築上就能坐享黃山風光,那是何等愜意的事情?
Distagon 2/28 T*的最近成像距離為24厘米,可以充當小微距的角色,這也似乎是德系廣角鏡頭的普遍特點,東德蔡司的2.8/20MC最近成像距離甚至達到19厘米。但Distagon 2/28 T*的另一絕技是內含浮動鏡組,保證遠近通吃。就這一點來說,遠遠超出了另一支名鏡Distagon 2.8/25 T*,後者近攝時成像質量會下降很多。
Distagon 2/28 T*有個2.8口徑的小弟弟,MTF曲線表現驚人,目前市場上的價格不到3000塊錢,與Planar 1.4/50 T*、Planar 2/135 T*並稱為「窮人的勞斯萊斯」。它的銳度很高,色彩也很棒,與另一支超值好頭Distagon 2.8/35 T*一樣,都是性價比超群的鏡頭。我的一位朋友只是偶爾試用了一下我的Distagon 2.8/28 T*,就毫不猶豫地將其收入囊中。我曾用它在北京站前拍過一張照片,暗部表現亦可圈可點,後來還在一場層次不高的影賽中得了獎,這是題外話,暫且不表。
兩支D28相比較,哥哥的性價比當然很不好,價格幾乎是弟弟的三倍了,而除了光圈大一擋之外,技術指標並沒有太突出的地方。哥哥的高價格,部分源自很低的產量,但哥哥也有自己的強項,除了有浮動鏡組之外,更有它自己獨特的味道,只是「味道」這個東西,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罷了。
此外,Distagon 2/28 T*還有一個叔輩兄弟──Biogon 2.8/28 T*,這是一支為康泰時G系列設計的旁軸鏡頭,G28有著標岡結構的一切優點:色彩通透而純凈、幾乎為零的畸變、中央至邊角一致的解析力,當然也有全開光圈暗角嚴重的不足。它的價格現在也不過區區2000多塊錢。作為一支無法轉接到單反上的旁軸鏡頭,它與兩支D28無法作公平的比較。如果說Distagon 2/28 T*有什麼指標也壓倒它,也許還是「味道」兩個字。
如果一定要說Distagon 2/28 T*有什麼缺點,一是價格偏高,不過,和「四大神鏡」中其它三支相比,哥哥的價格還算是最親民的,距離五位數還有很遠的距離。二是有焦外偏硬的毛病,當然這是相對Distagon 1.4/35 T*而言的。三是畸變控制力稍弱,感覺比D25和它自己的小弟都厲害得多。當然,這也看你怎麼用了。
康泰時Distagon 2/28 T*通常很難在佳能的全畫幅相機上用,因為它有嚴重的打板問題,除非你捨得去磨相機的反光板。但我手裡這只59編號的不會,賣家用同一台相機,同一個接環測試了幾支,只有我手裡這只不打,真是奇哉怪也。看來以後大家遇到59編號的Distagon 2/28 T*時可以多加留意。
因為停產早,這支鏡頭品相全新的幾乎沒有,像我手裡這支還算是很新的,僅有一處露白。因為產量少,擁有的人少,用得好的人就更少了。賣家曾把他用奶昔轉接此頭拍的一組孩子的照片拿給我看,並說我會連鏡頭帶孩子都喜歡上的。我雖然不喜歡和小孩子打交道,但是還得承認,照片上的孩子的確太讓人有娶妻生子的沖動。至於鏡頭,當然不消說,必須是喜歡的。只是,我承認我缺乏控制廣角鏡頭的能力,不指望能駕馭它,能擁有它──哪怕是短暫地擁有也是很幸福的。畢竟,我手裡還有一支Distagon 1.4/35 T*呢,一山不容二虎,錢到用時方恨少,這兩句話,我算是都理解了。
Ⅹ 德國產康泰克斯s型單反相機價格
康泰克斯就是康泰時啦,康泰時已經不產相機好多年了,如果你需要,倒是可以在二手市場上淘到。都是用膠片的,幾百塊錢就可以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