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我國有哪些人在德國留學

我國有哪些人在德國留學

發布時間:2022-07-20 04:14:42

⑴ 在德國留學的中國人叫什麼腦筋急轉彎

在德國留學的中國人叫留德華(劉德華)。通過諧音梗在德國留學的華僑,簡稱留德華(liudehua)。也就是劉德華(liudehua)。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智力問答題。

⑵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德國留學

畢竟德國的留學優勢還是挺多的
入學相對容易:在德國很多大學的研究生都是英文授課,對德語的要求並不高,去德國只需要800課時,到了德國以後再去考語言考試,所以一般中國學生一到兩年內都可以通過德國的語言考試。
教學質量優異:德國的名校很集中,且歷史悠久,教育水平世界一流,中德間學歷互認,並且國際承認。學分制設置,自己掌握學習時間,從容完成學業。德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少數大學差距較小的國家之一,而且德國大學的畢業證書在全球有很高的認知度,更以嚴謹,嚴格出名。
留學費用低:許多發達國家的大學留學生都要負擔高昂的學費,但是德國大多數都是義務教育,除了巴登符騰堡州的大學以外,學費全免,這對於家庭條件一般的同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德國政府允許大學生免稅打工,並規定了保護性的最低報酬標准(每小時不低於7.5歐元),也就是說留學德國除了自備自保金約7716歐元外,剩下的所有學年的生活費用可憑打工解決。這樣一來可以減輕留學的經濟負擔。
高福利:去德國留學是一定要參加醫療保險的,而德國醫療保險可以承擔幾乎全部的醫療費用,比如看牙、做檢查 等
就業前景良好:德國大學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一旦拿到德國大學學位證書,基本就自帶學霸光環了。來德國讀書的學生們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而且對將來的就業有極大的幫助,中德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的越來越頻繁,使德國企業對投資中國充滿信心。最近畢業的留學生任職德國公司駐華或東南亞代表已是就業定勢,進入跨國公司高級管理層的留學生也是屢見不鮮。待遇優厚,就業的機會很多。
有著安全的生活環境:德國國內社會治安良好,犯罪率明顯低於歐美其他國家,學生人身安全有高度保障。

⑶ 除了季羨林 還有哪些名人去過德國留學

林語堂1921年到德國殷內大學選修莎士比亞戲劇,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歸國。

⑷ 目前在中國的德國留學生有多少

樓主的意思是德國人,在中國留學的有多少人?
估計是寫畢業論文需要相關數據的。這個需要德國大使館或者DAAD才能給出。

⑸ 中國的留學生去德國留學的多嗎

德國是中國派遣留學人員最多的歐洲國家。目前中國在德國的留學人員多達1.2萬多人,德國洪堡基金會每年對外提供的500名獎學金名額中,中國佔13%,位居各國之首。德國近87所大學與中國近200所大專院校建立了校際關系。

⑹ 我國有哪些在國外留學後回國做出貢獻的人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中國橋梁學家、土木工程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先世經商,祖父茅謙為舉人,思想進步,傾向革命,曾創辦《南洋官報》,是鎮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遷居南京。6歲讀私塾,7歲就讀於1903年在南京創辦的國內第一所新型小學——思益學堂,1905年入江南商業學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礦學堂講演時,指出開礦山、修鐵路的重要性,堅定了茅以升走「科學救國」、「工程建國」的道路,他從此更加奮發讀書,把建設祖國視為己任。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全班第一,5年各科總平均92.5分,為該學堂歷史上所罕見。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土木系。次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土木專業碩士學位。1921年獲美國加里基理工學院工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橋梁桁架的次應力》的科學創見,被稱為「茅氏定律」,並榮獲康奈爾大學優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質研究獎章。回國後,曾任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唐山交通大學)教授、東南大學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學校長、北洋工學院院長、杭州錢塘江橋工程處處長、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院長、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橋梁設計工程處處長。建國後,歷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鐵道部鐵道研究所所長、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第二屆副主席、名譽主席,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三屆理事長,九三學社第五至七屆中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協會高級會員,國際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協會會員。30年代,茅以升在錢塘江大橋工程技術上的成就曾令國外同行對中國的橋梁建築工程師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漢長江大橋建設過程中,茅以升擔任由中外專家組成的技術顧問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解決了武漢長江大橋建設中的14個難題。1979年應邀訪問卡利基—梅隆大學母校時,校長授予他「卓越校友」獎章,以表彰他對世界工程技術方面作出的貢獻。 1982年被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外籍院士稱號。1933年領導設計、修建杭州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1959年擔任人民大會堂結構審查組組長,為這個歷史性的重大建築貢獻了自己的技術、經驗和智慧。茅以升是中國現代橋梁工程學的重要奠基人。作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餘年中當過五所學校的教授、兩個大學的校長、兩個學院的院長。他積極倡導科普教育,撰寫了《橋話》《中國石拱橋》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茅以升從小好學上進,善於獨立思考。他10歲那年,過端午節,家鄉舉行龍舟比賽,看比賽的人都站在文德橋上,由於人太多把橋壓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壓在茅以升心裡。他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結實的橋。從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橋,不管它是石橋還是木橋,他總是從橋面到橋柱看個夠。茅以升上學讀書後,從書本上看到有關橋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關橋的圖畫就剪貼起來,時間長了,足足積攢了厚厚的幾大本子。
茅以升中學畢業後,先考入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土木系。1916年畢業後,由唐山路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清華學堂官費保送留美,成為研究生,9月起程到美國康奈爾大學報到。誰知該校注冊處主任傲慢地說:「中國唐山這個學校從來沒有聽說過,必須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注冊」。經過考試後,茅以升的成績極佳,便給他注冊為橋梁專業研究生。從此以後,唐山路礦學堂畢業生保送到美國康奈爾大學讀研究生的,特許不再經過考試這一關了。茅以升於1917年獲康奈爾大學研究院專業碩士學位,1919年獲美國加利基理工學院工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橋梁力學第二應力》,這篇論文,在當時具有世界水平,因而榮獲加利基理工學院頒發的金質研究獎章。1919年12月,24歲的茅以升毅然回國,在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任教授。茅以升說:「回顧我的讀書生活,這14年的努力,好比造橋,為我一生事業建造了堅實的橋墩。」茅以升學成回國後,先後任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教授,南京東南大學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科大學校長,天津北洋工學院院長兼教授,江蘇省水利局局長,交通部中國橋梁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北方交通大學校長等職。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主持修建我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兼用的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他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遠法」等,解決了建橋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從此,茅以升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橋一起留在祖國各地。經過5年的努力,茅以升終於將現代化的錢塘江大橋建成。
9月26日,是錢塘江大橋建成通車65周年紀念日。65年前的今天,以茅以升先生為首的我國現代橋梁工程先驅在錢塘江上建成了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一座現代鋼鐵大橋,在中國橋梁工程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錢塘江大橋開工於1934年。當時,浙贛鐵路正在興建,要與滬杭鐵路銜接,需在錢塘江上架設一座大橋。錢塘江乃著名險惡之江,水文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其水勢不僅受上游山洪暴發之影響,還受下游海潮漲落的制約,若遇台風襲擊,江面常逞洶涌翻騰之勢。錢塘江底的流沙厚達41米,變遷莫測,素有「錢塘江無底」之說。因此,民間有「錢塘江上架橋——辦不到」的諺語,工程技術界也認為在錢塘江上架橋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茅以升先生少年立志於橋梁事業,後又負笈美國,於康奈爾大學和卡利基理工學院專攻橋梁專業並獲博士學位。他看到祖國江河上的鋼鐵大橋均為外國人所建,頗為痛心,決心為中國人爭氣,架設中國人自己的大橋。於是迎難而上,慨然受命,自任橋工處處長,請同學羅英任總工程師,寢饋於斯,志在必得。
建橋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打樁。為了使橋基穩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個橋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樁,木樁立於石層之上。沙層又厚又硬,打輕了下不去,打重了斷樁。茅以升從澆花壺水把土沖出小洞中受到啟發,採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沖出深洞再打樁的「射水法」,使原來一晝夜只打1根樁,提高到可以打30根樁,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建橋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是水流湍急,難以施工。茅以升發明了「沉箱法」,將鋼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壓氣擠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業,使沉箱與木樁逐步結為一體。沉箱上再築橋墩。放置沉箱很不容易,開始時,一隻沉箱,一會兒被江水沖向下游,一會兒被潮水頂到上游,上下亂竄。後來把3噸重的鐵錨改為10噸重,沉箱問題才得以解決。第三個困難是架設鋼梁。茅以升採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運法」,潮漲時用船將鋼梁運至兩墩之間,潮落時鋼梁便落在兩墩之上,省工省時,進度大大加快。
錢塘江大橋是一座經受了抗日戰火洗禮的橋。建橋末期,淞滬抗戰正緊,日軍飛機經常來轟炸。有一次,茅以升正在6號橋墩的沉箱里和幾個工程師及監工員商量問題,忽然沉箱里電燈全滅。原來因日軍飛機轟炸,工地關閉了所有的電燈。錢塘江橋冒著敵人的轟炸,終於於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
錢塘江大橋建成後,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傑出貢獻。建橋紀念碑的碑文記錄了這段悲壯的史實:「時值抗日戰爭爆發,在敵機轟炸下晝夜趕工,鐵路公路相繼通車。支援淞滬抗戰、搶運撤退物資車輛無算,候渡百姓,安全過江,數以數十萬計。當施工後期,知戰局不利,因在最難修復之橋墩上預留空孔,連同五孔鋼梁埋放炸葯,直至杭州不守,敵騎將臨,始斷然引爆,時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當時先生留下『不復原橋不丈夫』之誓言,自攜圖紙資料,輾轉後方。」為了阻斷敵人,茅以升受命炸斷了親手建造的大橋,這是何等悲壯的義舉。抗戰勝利後,茅以升實踐誓言,又主持修復了大橋。建橋、炸橋、復橋,茅以升先生始終其事,克盡厥責。
錢塘江大橋建成於抗日烽火之中,再生於和平建設之世。她不僅在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斗爭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一頁,而且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使滬杭與浙贛兩條鐵路相連接,使錢塘江兩岸由天塹變通途。通車65年以來,她為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和當地經濟的繁榮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錢塘江大橋既是我國橋梁建築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國橋梁工程師的搖籃。茅以升先生把工地辦成學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參加工程實踐,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橋梁工程人才。我國一些重要橋梁工程,如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一些負責人都曾經歷過錢塘江大橋建設的洗禮。
錢塘江大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展示了中華民族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茅以升先生為首的我國橋梁工程界的先驅在錢塘江大橋建設中所顯示出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敢為人先的科技創新精神,排除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永遠是鼓舞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又接受修建我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任務。1955年9月,大橋正式開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比原計劃提前一年零三個月。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舉行落成典禮。武漢長江大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桁梁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寬18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8米。正橋長1155.5米,連同兩端公路引橋,總長1670.4米。大橋將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銜接起來,成為我國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並把武漢三鎮聯成一體,確保了我國南北地區鐵路和公路網聯成一體。
1958年在北京修建人民大會堂時,周恩來總理在審查工程設計時指出:「要有茅以升的簽名來保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茅以升非常信任,茅以升也對黨的工作極端負責,他對人民大會堂的結構設計作了全面審查核算,最後簽了名。
茅以升一生學橋、造橋、寫橋。他在中外報刊發表文章200餘篇。主持編寫了《中國古橋技術史》及《中國橋梁———古代至今代》(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種文本)。著有《錢塘江橋》、《武漢長江大橋》、《茅以升科普創作選集》(一、二)、《茅以升文集》等。
他自1954年起當選為一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1987年10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為我國和世界橋梁建築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89年11月12日病逝。
[編輯本段]茅以升 職業生涯
1920年,茅以升應邀回母校任教授,時年24歲,是國內最年輕的工科教授。從此,開始了前後30餘年的工科教育事業。次年,任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副主任(副院長)。1922年7月,他受聘為東南大學教授。1923年,該校成立工科,任第一任工科主任,1924年,東南大學工科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並,成立河海工科大學,茅以升任首屆校長。1926年,任北洋大學教授。1928年,任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即北洋工學院)院長。1930年,任江蘇省水利局長,主持規劃象山新港。1932年,又回北洋大學任教。他在任校長期間,對校務管理、教學體制,課程設施、教學設備等,都作過重大改進,使學校出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局面,深受師生的擁護與愛戴。
茅以升五次出任唐山交通大學校長,始終關心母校興衰,為母校贏得了榮譽和功績。1991年,西南交通大學(文化大革命以後唐山鐵道學院遷四川省易名西南交通大學)樹茅以升銅像永志紀念。
茅以升開創了「學生考先生」的啟發式教學方法,終身致力於教育改革,發表了《工科教育之研究》等20餘篇論著,倡導「先習後學,邊習邊學」,理論結合實際的教育制度。
茅以升從選擇橋梁專業時起,就把培養橋梁建設人才和在祖國江河上修建橋梁視為自己的終身目標。1933年,他辭去舒適的教授工作,接受浙江省的邀請,擔任錢塘江橋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錢塘江橋工程處處長職務。茅以升用不到兩年半的時間,於1937年11月,在極其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建成了錢塘江大橋,打破了外國人壟斷中國近代化大橋設計和建造的局面,這是中國橋梁建設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也是中國橋梁史上一個里程碑。因建橋功績,1941年,中國工程師學會授予茅以升榮譽獎章。
1942年,他赴貴陽任橋梁設計工程處處長,籌備中國橋梁公司。著眼未來,他將錢塘江橋工處的同仁和有志深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吸收到橋梁公司,培養他們成為橋梁建設的技術骨幹。
晚年,編寫過<<中國橋梁史>>.
[編輯本段]茅以升與《中國石拱橋》的創作
《中國石拱橋》一文,是1962年我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散文,後來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至今仍在沿用。
近幾年來,有不少中學教師來信或來訪,向我反映課堂講授中的一些情況。教育家葉蒼岑教授也曾為本課備課的問題和我四次通信征詢意見。我所作的一些解答,有一部分轉載於有關語文教學的刊物中。現行語文課本,採集了各個方面的文章,知識面無比廣闊。從我接觸到的中青年教師中,深深感到他們對講授中的每一篇範文,是那樣字斟句酌地認真研究,一絲不苟。這種精神,使我深受感動。最近,鄭州《教學通訊》編輯部的同志打算出一本《作家談中學語文課文》,要我談談創作經過。作家這個稱號,我不敢當,但由於上述情況,藉此機會,回憶一下撰寫此文時的構思活動,如果對廣大語文教師所要求的教學效果有所幫助,自是有益之舉。
首先,本文寫的是中國的石拱橋。石拱橋是我國傳統的橋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石拱橋這一體系,又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所寫的這兩座橋,乃是千百萬座石拱橋中傑出的代表之作。幾千年來,石拱橋遍布祖國山河大地,隨著經濟文化的日益發達而長足發展,它們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為祖國贏得榮譽。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橋,可為歷代橋工巨匠精湛技術的歷史見證,顯示出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橋,能經得起天災戰禍的考驗,歷千百年而不壞,不僅是作為古跡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變,可以稱作奇跡。當然,還應歸功於歷代的辛勤修繕,這類修繕活動又往往是出自民間的愛橋護橋,這一社會風尚,在我國橋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傳頌的。我國素有多橋古國之譽,這種史的觀念和數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實物可觀的直覺印象,都是為理解中國石拱橋所須涉及的知識面。如果抽掉這些生動史實,則不僅內涵空虛,一兩座孤立的軀殼,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其次,石拱橋在我國橋梁發展史上,出現較晚,但它一經出現,便得到迅猛發展,即使在1880年近代鐵路公路橋梁工程技術傳入中國以後,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結合現代的工程理論和新的建築材料,取得了更大的發展。本文所介紹的兩座橋,趙州橋已歷時一千四百年,盧溝橋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經歷了近七百年,它們都稱得上雄偉堅固,迄今仍保持著初創風貌,可以通行重車,在中外石橋中是罕見的。趙州橋敞肩式的創造,早於西方七個世紀,它們之所以能夠經久不壞,說明設計與施工是符合科學道理的。再如趙州橋的淺基礎、短橋台,不少現代工程師表示驚嘆,因為經過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無恙,這決不是偶然的。唐張嘉貞的《石橋銘序》中所雲:「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一評價,幾乎和20世紀工程界學者異口同聲,技術高超,於此可見。本文在大量史實中,用「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來概括古代石拱橋技術上的成就,這是古今中外橋梁以及任何建築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標,在6世紀初,我國的能工巧匠發揮智力,大膽創新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橋,意境之美,雕琢裝飾,千姿百態,也是體現我國審美觀的一種民族傳統。建築不論大小,工藝必須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畫圖,不許有一處敗筆。自從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過硬本領,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趙州橋的欄板,盧溝橋的石獅,都以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這也是中國石拱橋在藝術方面一個可取的傳統,對於現代石拱橋裝飾也還存在著深刻的影響。
中國的石拱橋,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發展的前景,過去有用的東西,今天仍在起著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顯示著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我們在現代橋梁事業中,必然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選自《課文分析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編輯本段]茅以升與錢塘江大橋
提起錢塘江大橋,人們都會想到茅以升。茅以升自己也曾在多年後回憶:「自1919年12月,我歸國為社會服務,在幾十年的征程中,我所做的工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主持建造錢塘江大橋工程」。錢塘江大橋建成於抗日烽火之中,它不僅在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斗爭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一頁,也是我國橋梁建築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時它也是我國橋梁工程師的搖籃。而這座大橋經歷的一段傳奇,卻是最令人難忘的。
上世紀30年代,正在興建中的浙贛鐵路要與滬杭鐵路銜接,需在錢塘江上架設一座大橋。1934年,時任錢塘江大橋橋工處處長的茅以升,受命開始主持這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鋼鐵大橋工程。之前,在中國的大川大河上,雖已有一些大橋,但都是外國人造的:濟南黃河大橋是德國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橋是美國人修的,哈爾濱松花江大橋是俄國人修的……可以想像,茅以升擔負著一項前所未有的重任,他要用自己的智慧來證明中國人有能力建造現代化大橋。
錢塘江又稱錢江,地處入海口,潮水江流,洶涌澎湃,風波甚為險惡,其潮頭壁立的錢江潮與隨水流變遷無定的泥沙是建橋的兩大難題。茅以升在造橋過程中,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他曾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遠法」等,解決了建橋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保證了大橋工程的進展。
至1937年,大橋快要竣工之際,上海「八一三」戰爭爆發了!錢塘江大橋還未交付使用就先經受了抗日戰火的洗禮。茅以升說,在「八一三」的第二天,即8月14日就有三架日軍飛機來工地轟炸,當時他正在6號橋墩水下30公尺的沉箱里和幾個工程師及監工員商量問題,忽然沉箱里電燈全滅,一片黑暗,原來因日軍飛機轟炸,工地關閉了所有的電燈。這次日機轟炸是江、浙一帶的第一次。
工程未完,戰火已燒到了錢塘江邊,此時江中的橋墩,還有一座未完工,墩上的兩孔鋼梁無法安裝,在此後的40多天里,建橋的工人們同仇敵愾,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冒著敵人炸彈爆炸的塵煙,夜以繼日地加速趕工,1937年9月26日清晨,第一列火車從大橋上通過。在通車的當日,運送大批軍火物資的列車就開始陸續從這座大橋上通過了。
此後,上海的抗戰形勢一天比一天吃緊。同年11月16日下午, 南京工兵學校的一位教官在橋工處找到茅以升,向他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絕密文件,並簡單地介紹了當前十分嚴峻的形勢後說:「如果杭州不保,錢塘江大橋就等於是給日本人造的了!」南京政府的文件上,要求炸毀錢江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南京來人還透露,炸橋所需炸葯及爆炸器材已直接由南京運來,就在外邊的汽車上。
集兩年半心血建成的大橋,鐵路剛剛通車,就要自己親手去炸毀它,這真是一件痛心的事情,茅以升經歷著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同工程技術人員商量和慎重考慮後,最後訂下了炸橋方案。
當天晚上,所有的炸葯就都安放到了南岸第二個橋墩內和五孔鋼梁的桿件上,100多根引線,從一個個引爆點連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只等一聲命令,就把大橋的五孔一墩全部炸毀。
11月17日凌晨,茅以升接到浙江省政府的命令,因大量難民湧入杭州,渡船根本不夠用,錢塘江大橋公路部分必須於當天全面通車。浙江省政府此時也不知道大橋上剛剛裝置了炸葯,因此事是高度保密的。大橋公路的路面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竣工了,只因怕敵機轟炸,尚未開放,現在何以又叫通車呢?原來,杭州三廊廟到西興的過江義渡,平時每天就有一、二萬人來往,上海戰事爆發後,過江的人更多了,渡江的船本來就不夠用,不意在16日又因故沉沒了一隻,等待過江的人太多,加上戰事更緊,形勢嚴重,迫不得已省政府才決定開放大橋。當日,大橋全面通車,這一天,得到消息的人們,從杭州、寧波遠道而來,成千上萬的群眾來到六和塔下的錢塘江邊,甚至連六和塔上也都站滿了人。第一輛汽車從大橋上駛過時,兩岸數十萬群眾掌聲雷動,場面十分感人。但有誰能知道,數百公斤炸葯此時就安置在橋身上,這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建造的大橋在落成之日,竟然就已面臨著被炸毀的命運!
12月22日,日軍進攻武康,窺伺富陽,杭州危在旦夕了。錢江大橋上南渡的行人更多,固不必說,而鐵路方面,上海和南京之間已不能通車,錢江大橋成了撤退的唯一通道,據當時的鐵路局估計,22日這一天有300多台機車和超過2000節客貨車通過大橋。
第二天,1937年12月23日,日軍開始攻打杭州,當天下午1點多鍾,茅以升終於接到命令:炸橋。下午3點,炸橋的准備工作全部就緒。他站在橋頭看著橋上的黑壓壓涌過來的難民,心頭湧起對日寇無比的憤怒。傍晚5時,日軍騎兵揚起的塵煙已然隱隱可見,茅以升命令關閉大橋,禁止通行,實施爆破!
隨著一聲巨響,這條1453米的卧江長龍被從六處截斷。這座歷經了925天夜以繼日的緊張施工,耗資160萬美元的現代化大橋,僅僅存在了89天。
大橋炸毀的這一天晚上,茅以升在書桌前寫下了八個字:「抗戰必勝,此橋必復」;並賦詩一首,「斗地風雲突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大橋炸毀後,橋工處全部撤退,茅以升帶著在錢塘江大橋建設過程中的所有圖表、文卷、相片等14箱重要資料一起撤退。整個抗日戰爭時期,茅以升一家在躲避戰亂的路途中舍棄了許多家什,卻將這些珍貴的資料盡數保存下來,解放後移交給上海鐵路局和浙江省檔案館,成為國家重點檔案中的珍品,並為探明杭州市水文情況及建設錢江二橋節省了大量資金。這是後話。
抗日戰爭勝利了,茅以升又受命組織修復大橋,1948年3月,全部修復工程結束,錢塘江大橋又重新飛跨在錢塘江的波濤之上。
至此,茅以升主持的錢江大橋工程,前後14年,經歷了建橋、炸橋、修橋三個時期,這是古今中外建橋史上從未有先例的事情。

⑺ 有去德國留學的同學嗎

目前,德國高校中能夠接受中國高中生直接赴德國攻讀本科的學校只有兩所,分別是:米特韋達應用科技大學、亞琛應用科技大學。

米特韋達應用科技大學作為傳統的德國高校,建校於1868年,距今已經有近150年歷史。
知名校友:歷史上產生若干知名校友,包括:奧迪創始人——霍希、歐寶汽車創始人——歐寶,以及包括德國總統、火箭推進器發明者等等。
學校排名:二戰前屬於德國最大的貴族學校。
學費:0學費。
教學語言:德語。
招生人數:60-80人(2011年招生人數)

亞琛應用科技大學,成立於1976年。
知名校友:暫無
學費:1000歐元
教學語言:英語、英德雙語(德國高校中唯一實行英語教學)
招生人數:300-330人(2011年招生人數)

⑻ 一般什麼層次的人選擇去德國留學

第一,你是不是一定要去外國讀大學?這個要搞清楚,不管是去德國還是去哪裡,現在國內上完大學再繼續深造似乎是更穩妥的選擇(尤其是你的高考成績還不錯)因為如果去德國讀大學的話,你沒有語言基礎,線上一年的語言班,DSH或者DAF還不一定能過,那就得兩年,浪費時間。在國內你可以邊上學邊學語言,參加資格考試,兩不誤。

第二,如果你確定出國的話,那德國應該還是不錯的選擇。每年的費用比較少10~12萬/年,你可以有不錯的生活。(除非你需要很奢侈)這樣你可以打工也可以不打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

第三,如果你確定出國留學,你要弄清楚你想讀什麼專業,這些專業在那些國家比較好。例如德國,理工科的專業:車輛,機械製造等應該是世界頂尖的。除此之外醫學也是很不錯的。如果你的文科:哲學,法學,國際貿易等也很好。你可以和其他國家的相關專業比較一下,選擇一個合適的。

第四,如果你要出國,走自己的路別管其他的。再哪留學都有混日子的,在哪留學的也都有牛人出現,關鍵是看自己。加油。

⑼ 德國留學適合人群有哪些

1、家庭經濟能力
德國留學每年花費在10萬左右,繳納完第一年的保證金之後是允許打工賺取生活費的,但是打工就耽誤我們一定的學習時間,如果可以很好的把握打工和學業的平衡那就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如果家庭年收入至少能負擔每年5萬的留學費用,也能讓你有充分的時間自如地應對學業。
2、語言能力
很多人問去德國留學可不可以選擇英語授課,這樣就可以不用學德語。答案是可以,但實際上在德國如果你不會德語會造成生活中的諸多不便,也不利於拓展人際圈,造成一定心理上的壓力。如果你本身英語就很好的話,其實學德語也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如果本身英語也不太好,生活學習就會變得很艱難。
3、專業方向
德國的大學及就業市場非常看重專業的匹配度。德國高校在碩士階段的申請對本科的專業做了嚴格的限制,必須要是相同或相關專業背景。而就業市場不僅對應屆生,對已經具備一定工作年限的候選人也還是會要求相關專業的教育背景。因此對於某些不太滿意自己專業的同學,務必要先想清楚究竟是去念本專業的研究生,還是願意轉專業從本科念起。
4、規劃和執行能力
有規劃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不要過於偷懶。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來到德國就要認認真真的學,來到這里不是為了混個文憑。如果只是為了混,你永遠別想畢業。
5、生活自理能力
很多人可能在留學前都沒有怎麼離開過家,即便是大學生活吃飯也是極其方便的。德國在這方面就遠不及國內方便,所以你必須學會自己做飯,不然會餓肚子的。除了吃飯,找房租房,遇到問題學會找信息求助,遇到危險先報警等都是作為留學生必備的生存能力。
6、耐得住寂寞的能力
如果想順利畢業,那必定是有大量的時間花在學習上,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人。如果能耐得住學習和生活的寂寞,對留學生活是非常有利的

⑽ 中國學者,20世紀初留學德國,享年90歲是誰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1935年,清華大學與德國簽訂了交換研究生的協定,報名應考被錄取。同年9月赴德國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師從瓦爾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系講師。
1941年,哥廷根大學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後幾年,繼續用德文撰寫數篇論文,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

閱讀全文

與我國有哪些人在德國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