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體工商戶經營異常狀態解除了要多長時間恢復
5個工作日!!!
四種情形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一、企業未在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信息;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二、企業未按照工商部門責令的期限公示有關企業信息;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三、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四、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流程:
一、進入攜創網(原中國工商注冊網)。
二、進入後選擇您企業所屬的城市或者省份站點。
三、進入工商企業年報系統。
四、進入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指南。
五、查看列入異常原因,有四種異常,選擇相應的。
六、逾期未申報的補報未按時申報年份的年度報告,地址異常等其他異常原因處理辦法上面都有說明。
七、下載《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申請表》。
八、帶上《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申請表》和移出經營異常名錄證明材料,需要什麼證明材料上面都有說明,不同異常原因的所需材料都不同。
九、帶上以上資料到企業所屬工商局大廳提交申請。等待審核。
十、工商局自收到資料後5個工作日內作出移出決定,恢復正常記載狀態。。予以受理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核實,並將核實結果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將不予受理的理由書面告知申請人。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什麼影響: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今後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銀行信貸、合同簽訂、海關通關、企業外籍人員工作證件等、、將受到信用約束機制的影響。
提示該企業已列入經營異常名錄4種不同原因申請移出異常名錄:
一、未按規報送年度報告的企業,可以在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並公示後,攜帶資料(見表格底部說明)前往企業所屬工商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移出決定,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二、企業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或者提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可以重新取得聯系,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的,攜創網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自核實之日起5日內作出移出決定,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三、未按規定履行即時信息公示義務的企業,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的,應當先履行其信息公示的義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自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移出決定,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四、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企業更正其公示的信息後,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查實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移出決定。
根據《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異議的,可以自公示之日起30日內向作出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予以受理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核實,並將核實結果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的,將不予受理的理由書面告知申請人。
2. 德國商業景氣指數下跌,如何才能恢復以往的風采
德國商業景氣指數連續回升,但是並不代表其他國家的商業經濟也跟著恢復了。德國能夠這么快的恢復經濟和德國的放疫政策有關,德國是非常務實和理性的國家。面對疫情他們能夠理智對待,所以現在德國的疫情控制很好。其他堅持對抗疫情的國家,現在經濟也在慢慢的恢復。但是相對於美國,印度,巴西來說,這三個國家的經濟還是日常的低迷。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誰叫他們不理智對待這次疫情。
但是歐盟委員會仍然認為復甦前景仍然需要謹慎,因為一定要預防疫情的再次反彈,這絕對成為了經濟復甦的最大憂慮,因為許多國家由於復甦經濟而放寬的政治策略,使得多國疫情開始出現了反彈,而德國目前的一家農場,其中100多名季節性勞工被確認感染了病毒,所以德國目前的疫情情況很不容樂觀,再加上由於歐洲各個國家為了發展旅遊業,開始重新開放邊境,再加上現在正處於暑假,旅遊人次開始大大增加,所以多個國家都開始出現了疫情反彈的現象。德國最後的經濟走勢到底會成為什麼樣?到底能萎縮率降低到多少?還要看德國對於疫情防控會做出哪些具體政策。
3. 小微商戶提現凍結多久恢復
生命中的每一瞬間,過去的都將永不再來,人生的每一次經歷,都是生命中不可再得的體驗,懂得珍惜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著、工作著、奮斗著,總是美好的事情。惟有珍惜自己,才會豁達處世,以平和的心境直面人生,就能在紛繁的大千世界裡保持一顆平常心,不人雲亦雲,隨波逐流。能擁有一份好的心情,能化干戈為玉帛,化疾病為健康,甚至化險為夷。學會運用自己的長處,及時把握機遇,這是改變命運的最大財富。
4. 上海的商場將要恢復線下營業,上海經濟何時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我們國家的防疫形勢一直處於一個非常嚴峻的狀態當中,很多地方一直都進行相應的隔離措施,自從2022年四月初吉林和上海爆發的大規模疫情以來,吉林和上海一直都處於一個封閉管理的過程當中,很多地方都一直保持著線上經營,而且很多店鋪也面臨長期關門的風險。在步入2022年六月初的時候,上海的很多商場將會迎來線下營業,那麼在這個時候,上海的經濟什麼時候才能夠完全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呢?
相信有很多人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都會非常的激動,而且對於其他部分上海居民來說,已經隔離了兩個月了,自己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有很多人因為上海疫情而導致自身面臨失業的風險,好在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完全過去了,上海也即將面臨完全解封,相信很多人的生活都能夠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5. 德國勞動力市場因疫情影響,大概多久才能恢復
德國聯邦勞工局就在最近說,因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之影響,德國本地勞動力市場也許需要花三年左右才可以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聯邦勞工局局長德特勒夫·舍勒就在那天對德國國內媒體表示,德國勞動力市場要到2022年或2023年才能恢復正常。在此期間,他警告說,盡管大量採用短時間工作制度穩定了勞動力市場,並且暫時沒有企業大規模裁員的跡象,但勞動力市場仍然處於疫情爆發的“壓力下”。
德國的無業遊民在頭一年失去工作之時正常可以獲得相當於失去工作前純收入百分之六十的失業補助金。如果一年之後還是沒找到工作,就可以領取二次失業補助,即“哈茨第四階段”社會救濟,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雖然德國因為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沖擊導致大部分人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得益於德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強勁經濟,小編認為他們一定能順利戰勝眼前難關,去迎接更廣闊的機會在全球政局風雲詭譎情況下,在這里我衷心祝福他們。
6. 支付寶商家服務被清退,什麼時候可以恢復使用
只能等著系統自動審核通過了才行,自動解封
這么長時間都沒解封,很有可能樓主之前的一些行為影響了系統安全,系統說不定把你的賬號永久凍結了
應該是垃圾郵件可以直接忽略,支付寶不會給你發郵件的,除非你支付寶用郵箱注冊的,
因為核實的時候你沒有提交企業簽名,去買個簽名吧。
只能等著系統自動審核通過了才行,自動解封
有影響的,但錢有辦法可以拿出來
一般真情收款嗎商家申請都很容易成功的個人申請也可以呀,是不是違規了什麼?
收到郵件,支付寶被清退是什麼個意思? - : 應該是垃圾郵件可以直接忽略,支付寶不會給你發郵件的,除非你支付寶用郵箱注冊的,
收到郵件說支付寶商家清退,這個有什麼影響呢? - : 這個問題最好打電話咨詢支付寶客服.這樣比較准確.否則容易耽誤事情.
收到支付寶違規商戶清退通知怎麼處理解決? - : 按照支付寶通知的做或者在找客服了解一下
支付寶清退什麼意思 - : 近年來,藉助各種新興的網路效能手腕,趁著監控制度跟不上網路展開的空白,網路賭博游戲慢慢又有了苗頭,又由於互聯網具有隱蔽性、規模較大等特點,網路賭博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在我國,網路賭博游戲已被列為嚴峻打擊對象.可是網...
QQ郵箱收到支付寶凍結消息是真的? : 是真的
支付寶賬戶涉嫌交易違規,被限制功能 - : 1、具體需要的材料和憑證要聯系支付寶客服才能了解.2、是否允許解除限制收款狀態取決於用戶違約使用賬戶的具體情形,及支付寶對其按照通知郵件提交的相關憑證的核查結果.支付寶會在收到用戶上傳的憑證後以通知郵件的方式告知用戶是否解除限制收款狀態.3、聯系支付寶客服後就可以知道所需的材料和憑證,提交材料時以郵箱的形式發到支付寶客提供的郵箱,等回復就可以了,如果證據充足是可以解除限制的.4、支付寶被限制收付款功能,沒辦法提供正確的身份證照片的話沒有辦法解除,只有提供正確的身份信息進行實名認證以後才可以解除.
7. 6月1日後上海商場等恢復線下營業,全面恢復後需要注意什麼
6月1日後上海商場等恢復線下營業,那麼在前面恢復以後需要注意什麼呢?
再次,而對於民眾來說,上海部分超市或者是其他公共場所恢復線下營業的話,作為個人,在外出的時候一定要戴上口罩,同時,如果有必要的話,最好在身上帶上消毒的葯水,在線下商場閑逛的時候最好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做到不聚集的情況,同時,根據相關的規定,在出入公共場所的時候一定要掃場所碼才能夠進入,所以居民在進入這些公共場所的時候事先要准備好場所碼,如果老人或者是小孩沒有場所碼的話,那麼就可以事先列印好場所碼,這樣的話就能夠在公共場所自由出入,當然還是要做好體溫測試以後才能夠進去。
最後,上海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實體店被迫關門營業,對於他們來說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如果此次全面恢復線下營業的話,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可以降低了繼續虧損的風險。
8. 請問,在德國,有不是有規定每周禮拜天所有商場、飯店不能營業,必須參加宗教活動,
德國一些公共事業開放的時間與服務
德國人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這一點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詳細舉例說明了,所以各位同學為了自己生活的便利,也應該注意之。德國節假日的營業時間和中國有很大不同,德國的各種商店(包括超市、專賣店)周一和周五開到晚上8時,早上開業時間不統一,一般是9點。有些鄉村小店,晚上6點關門,周六隻允許營業到下午4點。周日,商店全部關門。整個城市沒有生機。
法律允許飯店、酒吧、咖啡廳周日營業。不過有些德國本地經營者不夠勤快,相應地在周一休息。華人餐廳一般每天營業。另外,飛機場、火車站里附設的商店會開到較晚的時間,周日也可能營業。
銀行一般每周有兩天早9點營業到晚6點,剩下三個工作日是早9點到下午4點,中間要休息一個小時。周六、周日全都不辦公。不過你可以使用自動提款機。如果要換外幣,也有自動提款機服務。
德國旅遊景點開放的時間比較復雜。有些和商店一樣,周日休息。有些周日開放,但相應地周一休息。一般來說,周二到周六這些天是肯定不會關門的。不過,由於德國冬季白晝很短,旅遊點經常下午4點就關閉了。
而自然風光的森林公園、山地等,在德國沒有像我們中國圈起來需要購票進入的情況,也就談不上是否開放,每天都可以去。
9. 救市 | 車市刺激政策為何在德國難以達成一致
救市不二法寶或仍是消費補貼,但各階層對此爭議不斷。
文 | 錢伯彥
4月29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其內容包括調整國六排放標准實施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財稅支持、加快淘汰老舊柴油貨車、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鼓勵汽車消費信貸金融業務等五個方面的車市刺激政策。
當中國的各家汽車製造商因政策支持而獲得喘息之機時,在汽車誕生的歐洲大陸,歐洲汽車製造商們卻仍在為母國的車市刺激政策而大聲疾呼。
疫情危機
歐洲作為繼東亞之後的第二個新冠疫情震中,在過去兩個月時間內已通過嚴格的禁足令和停工令逐步取得了戰疫的勝利。但是這些措施的經濟代價也是巨大的。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近日公布的數據,歐盟28國(含英國)3月的乘用車銷量同比下跌了45%,僅為56.7萬輛。根據安永的預估,在經濟生活受到最嚴重影響的4月,歐盟各國的乘用車銷量同比跌幅將達70%,該數字也與中國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同比79%的跌幅大致吻合。
目前,法國汽車製造商委員會CCFA與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已分別公布了法、英兩國4月的乘用車銷量數據。法國4月乘用車銷量僅為20997輛,同比下跌88.8%;而英國4月的乘用車銷量更是僅為4321輛,同比下跌97%,回到了二戰之後1946年的水平。
時間來到5月,除英國和俄羅斯外的所有歐洲國家都已度過疫情拐點。其中歐洲各大國中恢復最快的德國已經於4月27日起允許汽車經銷商門店重新營業,而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等歐洲車廠也已於4月20日陸續逐步恢復生產。
現在擺在眼前的問題則是:如何激勵消費者重新購車。
何以救市
不二法寶依然是針對新車購置的消費補貼。
該形式的補貼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曾經以「環保補貼」和「以舊換新補貼」之名拯救歐洲汽車產業於危急之中。當時,法國政府率先推出了鼓勵消費者以舊換新的政策,宣布對10年車齡以上換購小排量環保型新車的車主獎勵1000歐元。此後,包括英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等國在內的13個歐盟國家先後宣布跟進。英國政府與在英車企當時承諾為10年以上車齡的換購群體分別提供1000英鎊補貼。
而財政實力最為雄厚的德國則宣布淘汰9年車齡以上舊車換新獎勵2500歐元,在不到半年時間之內,德國的該補貼申請者就突破了120萬人。彼時,德國2009年全年乘用車銷量大幅增長了23.3%,比2008年增加了72萬輛。全年銷量中有193萬輛乘用車獲得了國家補貼。
有著2009年時成功的先例,德國汽車工業界自4月中旬起就開始頻繁向政界施壓,要求重啟大規模新車購置補貼計劃,並希望將惠及對象涵蓋所有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汽車以及滿足歐六排放標準的燃油汽車。
雖然目前並未有任何汽車製造商公開對補貼具體力度有過表態,但預計每車4000歐元以上的補貼額度較為切合實際,政府提供的資金池至少達20億歐元。
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策公開提出了「創新補貼」一詞(Innovation Bonus),旨在通過刺激電動汽車以及先進燃油汽車加速脫碳轉型:「我們在購車補貼中看到了雙重機會,首先是該政策可以推動經濟重啟,其次還能加速汽車業的能源轉型。」
大眾品牌的首席運營官勃朗德施塔特(RalfBrandst?tter)也表示汽車業需要廣泛的補貼激勵,且該激勵應在今年夏季之前落地。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維特(FrankWitter)在公布一季度財報時也明確表示大眾集團正寄希望於政府推出的刺激政策。
類似的呼聲也來自於戴姆勒。梅賽德斯賓士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康林松在一季度財報會上同樣表態要求盡快推行車市刺激政策,並提醒政策上的猶豫不決導致的消費者觀望心態會進一步打壓銷量數據。戴姆勒第一季度息稅前利潤同比78%的跌幅也是德系三強中最不樂觀的。
僅從理論計算推算,此次若能及時推出車市刺激政策,其效果將超過十年前的金融危機。目前全德國4800萬乘用車的平均車齡已達9.6年,而十年前的數字還是8.5年,其中1900萬輛機動車的排放標准甚至還是歐四或歐三標准。
三大德國車廠的訴求第一時間也得到了地方政界的支持。巴伐利亞、下薩克森和巴登符騰堡三大聯邦州分別是寶馬、大眾和戴姆勒的總部所在地。由於汽車業對當地經濟和就業至關重要,三州的州長已聯名要求聯邦政府盡快採取行動,甚至要求柏林方面游說歐盟總部出台泛歐車市刺激政策。
不過至少目前而言,在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主要汽車產銷國需要在5月10日之後才能逐步開放經濟的情況下,德國人在歐盟范圍內起到政策表率作用是大概率事件。
困難重重
如意算盤並不是總能打響。
沒有中國11個部委推出的組合拳政策,車市刺激政策操作空間本已十分有限的歐洲各國想要靠一招鮮吃遍天也沒有那麼容易。
車市刺激政策第一時間便遭到了激烈的反對。
第一個爭論焦點在於補貼車型範圍的確定。
作為燃油車時代的開創者以及電動汽車時代的差生,戴姆勒就希望將補貼車型從電動汽車和歐六標准擴大至所有燃油車型。戴姆勒工會主席Michael Brecht公開表態希望補貼政策對所有車型一視同仁,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林松也表示「需要簡單的、普遍的購車補貼」。
但該提議在注重節能環保的歐洲,遭到了絕大多數環保人士的反對。若所有車型能夠獲得補貼,則意味著此前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電動汽車被變相抬價,顯然不利於滿足歐盟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
目前德國已於今年2月將針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從最高5000歐元提升至6000歐元。
在政治層面,戴姆勒的提議也遭遇了阻力。雖然寶馬所在的巴伐利亞州和大眾所在的下薩克森州都支持擴大補貼適用車型範圍,但在戴姆勒主場的巴符州,該州州長出身是環保主義政黨綠黨,其也因政治立場原因反對對燃油車進行補貼。即便是在德國的聯邦層面,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也表示:「不會有與2009年完全相同的購車補貼,我們只會補貼低碳排放的車型。」在最高的歐盟層面,歐盟委員會已表示願意從2500億歐元的復興基金中抽調近三分之一給予汽車產業,但僅以貸款等促進能源轉型的形式而非直接針對消費端的直接灑錢。
第二個爭論焦點則在於汽車產業是否需要被特殊照顧。
雖然汽車產業是歐洲的支柱產業,僅在德國就貢獻了近10%的經濟產值和8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大眾工會主席BerndOsterloh在內部郵件中直接寫明:「我們知道我們在呼籲動用納稅人的款項,但我們也知道,該筆款項藉此將會更好地得到配置,不論是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或是環保層面。」大眾首席執行官迪斯也在德國電視一台上公開表示拯救經濟最好的切入點就是汽車產業。
但不應忘記的是,當下急需政府救助的產業遠不止汽車業。旅遊業、餐飲業、醫療用品業、民航業無一例外皆是深受疫情沖擊的重災區。其中旅遊、餐飲、民航的營業收入跌幅都在90%以上,且相比於家大業大的汽車廠商,小微企業為主的旅遊餐飲業現金流難以支撐一個月以上,該些行業也創造了更廣泛的就業機會。
即便是在汽車業極為重要的德國,該國北威州長就傾向於將財政向IT產業傾斜,以解決長期居家辦公時暴露出來的數字化基建落後的結構性問題。
第三個爭論焦點是購車補貼的實際成效究竟有幾何。
不同於十年前從金融行業爆發的經濟危機,此次危機造成了更大面積的失業、短期工作制以及更大范圍內企業資金鏈斷裂。相比於從上至下的金融危機,從下至上的新冠危機直接威脅著普通民眾的生活。失業或短期工作制帶來的收入下滑、對僱主可能倒閉的擔憂、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是阻礙新車購置的主要因素。包括歐盟委員會人士在內的多位政界人士都相信,相比於數千歐元的補貼,在宏觀上確保企業存活、迅速降低失業率,在微觀上推出靈活的金融工具才是重振車市的關鍵。
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便是韓國現代汽車曾通過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打出「Certainity in uncertain Times」的口號在美國市場大肆搶占市場,而通用汽車卻在同一時間宣布破產。彼時現代汽車允許購車者在失業或無力支付貸款的情況下退還車輛。
此外,2009年購車補貼的政策後續也毀譽參半。在補貼時限失效後的2010年,德國乘用車銷量再度下滑24%,該數據甚至比2008年更加糟糕,直至今日,德國的全年乘用車銷量也從未達到過2009年的高點。
在歐洲類似的乘用車飽和市場,購車補貼會提前釋放積壓的購車需求而消耗此後數年的購買力,該政策從某種意義而言與歐洲央行飲鴆止渴的負利率政策無異。問題則在於,對於急需迎頭趕上特斯拉電動化步伐的德國車企是否能夠再次承受需求萎靡的下一個十年。
2009年補貼政策的另一個附帶效應則是,相比於昂貴的德國豪華品牌,價格低廉的現代和菲亞特才是當年補貼的最大受益者。由此引發的換車潮還導致大量保養狀態較好的車輛湧入二手車市場,造成二手車市場價格暴跌。
即便是十年前的購車補貼規定了歐四標準的先決條件,迄今為止關於該政策在環保層面的效果也難以達成一致。德國環境部的調查顯示,當年以舊換新的170萬輛滿足歐四標準的乘用車排放量比淘汰的舊車減少了五分之一;而在經合組織OCED委託的另一份獨立調查中顯示,該補貼實際大幅刺激了SUV等大排量車型的購買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再度推出購車補貼至少在德國也缺乏民意基礎。根據民調機構Civey的統計顯示,17萬受訪者中的62%表達了對刺激車市政策的負面態度,其中39.8%受訪者更是表示絕不支持政府推行任何形式的補貼。而對此持正面態度的受訪者僅有29.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