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片中的德軍軍官為什麼領口不掛鐵十字勛章
只有騎士十字勛章才是掛於領口,該勛章僅頒發了7318枚,其獲得者必須是特別傑出的戰斗英雄或者有異常突出的貢獻。一般的二戰片不會宣傳德軍戰斗英雄,所以很少會出現騎士十字勛章。可以看下《帝國毀滅》,裡面的德軍大本營高級將領很多都是騎士十字勛章獲得者。
另外,大鐵十字勛章也是佩戴於領口,帝國元帥戈林是唯一的獲得者。
最後,回復樓上的,元首並沒有獲得過騎士十字勛章。元首一直佩戴於左胸的是一戰時的一級鐵十字勛章,這是元首一生的驕傲。
『貳』 二戰德國軍官穿過第二/三紐扣處的小綬帶是什麼
二級鐵十字勛章或者二級戰功十字勛章的綬帶。
該勛章的標准佩戴位置位於第二個紐扣處,平時佩戴綬帶即可。
『叄』 二戰德軍十字勛章問題!!
二級鐵十字勛章長度勛章為43.8到45mm,二級鐵十字勛章通過一根穿過外套第二個紐扣孔的緞帶吊在胸前。在正式場合,獎章和緞帶通常被系在一個勛標上。日常佩戴時,只需要簡單的將緞帶穿過外套的第二個紐扣孔系牢即可。如果授予的是1939式裝飾品,那麼穿過外套的第二個紐扣孔會是1914式的緞帶,而裝飾品則用別針別在緞帶上
一級鐵十字勛章標准尺寸:44mm×44mm左右,一級鐵十字勛章佩戴在軍服左胸口袋中間(必須高於其他勛章位置,無胸袋制服佩帶在相同位置)。
騎士十字勛章長寬為48mm,騎士鐵十字勛章以純銀打擊並詳著其銀含量,正面有萬字徽及勛章正式頒行年份數字1939,並籍著由寬45mm的紅,白,黑三色相間緞帶吊掛於制服領口處,並特許授勛人可以在情況需要時打開軍服最上方兩顆紐扣以方便示人配帶在脖子上。
所以簡單說,看佩帶位置,在扣子的是EK2,胸口的是EK1,領口的是RK
不戴的情況下,EK2有緞帶,EK1是別針,RK比EK2大,有緞帶
『肆』 各位我想知道二戰德國所有勛章都是怎麼帶的誰知道哇……我給他私聊發Q截圖一個一個給我講解一下唄……
秘密警察和黨衛隊配備的都是一樣,是鷲徽,戴在左臂,武裝黨衛軍的榮譽條戴在左臂袖子挽袖的地方,高級軍官是金色,普通士兵是白色,秘密警察的袖口是菱形的標志,上面刺綉著SD。
媽呀,勛章太多了。
國防軍戴的是鷹徽,在右胸口。榮譽袖條和黨衛軍一樣在左臂袖子。
三級鐵十字是不外漏的,佩戴在衣服裡面,只能露出勛章綬帶,所以你在電影里看見的德軍士兵的胸前有藍紅色的帶子在胸前的扣子上,代表著那個人獲得過三級鐵十字勛章。
二級鐵十字勛章是戴在左胸口袋下側。
一級鐵十字勛章是戴在領子上的。
老兵標志,V字,是戴在右臂的。
『伍』 求德軍鐵十字勛章的勛帶系法
按一、二級鐵十字,騎士十字分別來說,由低到高:
二級鐵十字
授勛時一般就像奧運會頒獎一樣,穿在帶子上掛在脖子上;比較正式的授勛場合會把勛章掛在一段很短的長條綬帶上,綬帶一端穿進軍服第2個扣眼裡,勛章垂下來掛在胸前;
日常佩戴二級鐵十字通常不需要佩戴實體勛章,只需要將二鐵綬帶縫在軍服第二個扣眼裡側,將綬帶穿出即可,要求二鐵綬帶必須在其他綬帶至上比如東線。軍官可以佩戴二鐵勛略,或微型勛章,位置在左胸上口袋上方。
正式場合,軍官需要將二鐵實物與其他已獲得勛章並聯成一排佩戴在左胸上口袋上方。普通士兵怎樣帶的都有,大部分是穿在第二個扣眼裡參照授勛。。
一級鐵十字
這個簡單,無論授勛還是平時佩戴,都是掛在左胸上方口袋正中偏上的位置,要求高於左胸其他勛章比如戰傷、各種突擊章、各種資質章等等。
騎士十字
授勛時跟二鐵授勛差不多,直接掛在脖子上。
日常佩戴時,因為騎士十字的綬帶比較特殊,前面很寬中間收緊有點像蝴蝶結的形狀,後面是條很細的帶子很方便系住。所以佩戴者都是將勛帶放在襯衫領子里,緊緊的貼著脖子系住,只露出綬帶前端和勛章,看上去十分美觀。
純手打,如果難以理解我可以嘗試找點圖
『陸』 請問有誰具體了解德國時期的勛章,以及佩帶方法!!!急需!!!!一定要具體!!
德國勛章
可以這么說,一旦提到德國勛章,人們無疑首先想到的就是鐵十字勛章。一個德國戰士,以能夠得到鐵十字勛章作為自己的莫大榮譽。這也是為什麼第三帝國的元首幾乎每時每刻都戴著它那枚鐵十字勛章的原因。鐵十字,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徵,因此鐵十字勛章也成為了德意志的驕傲。
鐵十字勛章的歷史很長。授予鐵十字勛章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813年。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反抗拿破崙戰爭中開始了這一傳統。第一枚鐵十字勛章授予的時間是1813年3月10日。1870年普法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再次對自己的英雄授予鐵十字勛章,以表彰他們的功績。盡管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但是這沒有使這一傳統消失,反而在國內戰爭期間得到了繼承。
在很大程度上,鐵十字勛章包括在戰地勛章一類裡面。鐵十字勛章能夠勾起人們對普魯士武士、俾斯麥時代的偉大勝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勇敢戰士的回憶。精明的希特勒在30年代將這一意志的象徵重新引入自己的政治統治體制當中。於是,鐵十字勛章馬上就成為第三帝國強有力並且實際可見的軍事力量的象徵。
鐵十字勛章最初由卡爾·弗里得里希·辛克爾設計。在後來的幾十年裡,鐵十字勛章的式樣就沒有改變過。當鐵十字勛章在第三帝國恢復的時候,它還只有四個級別:二級鐵十字、一級鐵十字、騎士鐵十字和大鐵十字。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鐵十字勛章已經增加到了八個級別。
在戰爭的五年裡,一級/二級鐵十字勛章被廣泛地授予,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這兩個級別的勛章就沒有價值。獲得這些勛章的戰士都是實實在在地做出了貢獻的。而騎士鐵十字勛章的獲得者就是德軍裡面的精英了,而且也被納粹宣傳機器捧為了國家的英雄。
根據傳統,一個戰士獲得勛章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但是偶爾二級鐵十字和一級鐵十字也能同時獲得,不過這種情況還是非常罕見的。鐵十字勛章的獲得者一般佩戴的都是從官方獲得的副本,而原品都被獲得者保存了起來,以避免在戰場上的損壞。
鐵十字勛章不僅授予那些在戰場上表現英勇的戰士,而且還授予那些為戰爭勝利做出其他貢獻的人員,比如提出卓越的戰略等。許多軍官因為出色的指揮也獲得了鐵十字勛章。鐵十字勛章廣泛地授予德國軍隊各個兵種。盡管它本來是用來表彰戰士在戰場上的英勇行為的,但是後來獲得鐵十字勛章的人員也有來自警察、消防隊、高速公路系統甚至希特勒青年團的。作戰人員和非作戰人員鐵十字勛章的區別來自後者有一種專門的勛飾。
獲得騎士十字勛章更多的是軍事人員。對於一名戰士而言,能夠獲得騎士十字是莫大的光榮,這意味著自己已經躋身於軍隊精英裡面了。同樣,這也能贏得同事對自己的尊敬。盡管騎士十字勛章在授予條件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是一般而言,精銳部隊的官兵獲得騎士十字的可能性更大。騎士十字的獲得者能夠受到第三帝國宣傳機器的特別關注,報紙和其他宣傳媒體反復地向人們播送他們的事跡。不僅如此,第三帝國政府還發行印有他們肖像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在戰時的德國被廣泛的收藏。
二級鐵十字勛章
說明: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下文所要介紹的所有鐵十字勛章應該稱作「1939型鐵十字勛章」。但是約定俗成,我們在一般意義上所講的鐵十字勛章就是指的這一型的勛章,因此下文若非特殊說明,都將指的是「1939型鐵十字勛章」。
二級鐵十字(以下簡稱EK2)和其前身,即早期鐵十字勛章在外形上是一致的。但是鐵十字中央的老式的褐色橡樹葉等標志被萬字飾代替。在十字下支底部是「1939」字樣。EK2背面基本沒有任何裝飾,除了在下支底部有代表其開始頒發年代「1939」的字樣。EK2周長44厘米,一般懸掛於第三帝國代表色黑白紅三色的勛帶上。
一級鐵十字勛章
相對於EK2來說,EK1頒發的數量要少得多,因此獲得EK1的人員受到更多的尊敬。跟前一個版本的EK(即1914式EK)不同,1939式EK1在各個方面更為標准,而且帝國的標志也從勛章上刪除了。
從外觀上講,EK1和EK2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它也由三層組成,不過反面是一塊堅固的鍍銀底片,而且帶有一個中部臃腫的別針。鐵制核心包在底片和前部鐵框之間。一般別針或者十字的下臂上面刻有生產商的記號。各個部分之間的焊接工藝非常好,僅有不易察覺的縫隙。整個勛章呈現無光澤或者半無光澤的黑色。當然,也有並非用堅固鐵質生產的EK1,而且開始一些生產廠商還生產過凸面型的EK1。不過這些做法在1941年5月以後被官方禁止了。
凸面型的EK1
我們通常能夠看到的私人購買的變型是「螺絲釘背」型。這種類型的EK1更加堅固,因此獲得作戰人員的青睞。「螺絲釘背」型EK1用一種突出的金屬軟管取代了別針,這根金屬軟管直接穿過制服。該金屬軟管有一原盤通過螺絲釘相接。十字上臂背面還有一個突出物保證勛章正常佩戴,而不會出現歪向一邊的情況。
日本和西班牙都生產過鐵十字勛章。日本產的勛章是為了給予那些在東京的德國水兵的。這種類型的鐵十字非常罕見。西班牙也用鐵十字來表彰藍色軍團的人員。值得注意的是二戰以後西班牙並不將萬字列為非法標示,因此這種鐵十字後來仍然在生產。
EK1一般放在刻有銀質字樣的黑色皮革盒子里。盒子裡面的墊子為白顏色,EK1放在裡面非常合適。同EK2一樣,EK1同樣有各種正式證書和文本同時給予獲得者。一般說來,EK1佩戴在制服左胸口袋上。而獲得者們都喜歡購買獲得官方認可的復製版本,以保證原品不受損壞。而復製版本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上面介紹過的「螺絲釘背」型EK1。
EK1的獲得標准首要一條就是必須得到EK2,在此基礎上,你必須有3-4次英勇行為。對於陸軍、空軍、海軍和武裝黨衛隊而言,各自標准大同小異。而對於U-Boat指揮官和空軍飛行員而言,前者擊沉50000噸船舶、後者完成6-7項認證技能也能獲得EK1。當然,這些僅僅是參考的標准,如果一次重要行動和長期忠誠服役也能獲得EK1。在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總共有大約300000到575000枚EK1被授予。
EK1也有1957年版本,同其他EK一樣,中間的萬字被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橡樹葉。戰後在聯邦國防軍中服役的EK1獲得者更喜歡佩戴EK1的勛帶,而不是勛章。
EK1和EK2一樣,一般都存放在黑色的皮革盒子裡面,盒蓋上刻有銀色的勛章名稱字樣。盒子內襯為白色綢緞製作,襯底為天鵝絨。同時,內襯上有隱約的勛章印,以便放在盒子內的勛章不受損害。
EK1在任何時候都是佩戴在制服左胸口袋上。獲得者一般也都購買官方認可的復製品,以保護原品。因此就出現了上面所說的各種變體。
整個二戰期間,總共有30萬到57萬5千人獲得了EK1。
騎士十字勛章(Ritter Kreuz)
1939年9月,希特勒提出了以騎士十字勛章來彌合一級鐵十字和大鐵十字勛章之間巨大缺口的想法。於是,鐵十字家族裡面一個空前的種類出現了。騎士十字(以下簡稱RK)被授予給帝國軍隊各個級別的人員,得到RK的人士在帝國內部通常被認為是帝國的精英和驕傲,他們自然地進入了帝國的上層社會。當戰爭進入到第二年之後,新的種類的RK也開始頒發。他們當中每一種都易於辨認。當時RK的所有種類都具有巨大的宣傳力量。
詳細描述
在第三帝國時期,沒有任何其他的勛章有RK這么神秘。我們完全可以認為那些獲得了RK的人們都是經過了戰爭的嚴酷考驗的。由於RK的神秘性和高於其他勛章的性質,它成為當時帝國軍事人員最希望獲得的軍事勛章。這種強烈的興趣又大大提高了RK的價值,同時也出現了眾多的復製品。有些復製品的歷史和原品一樣久遠,也有近幾年生產出來的。
材料、結構以及磨光
同第三帝國的其他勛章和徽章不一樣,RK的製作工藝和質量一直都很高。RK的外框幾乎全是由「800」號銀沖製成的(註:800銀是指1000份該金屬製品中有800份純銀)。800銀既有純銀的光澤,但是看起來更加淡雅。而且,它比純銀的硬度和耐久度更大。銀含量更多的合金,如「935」號銀也常常被用來製作RK的原品。在裝配前,銀種類和製作商的名稱都會被印製在外框上。RK的內核大多是用可鍛的磁鐵礦沖制而成的。RK的帶環一般為800銀。當然,使用不同原料的變種RK同樣存在。例如一些RK就用「德國銀」(即銀鎳合金)和非鐵核心製作。另外,非銀的帶環也經常碰到。採用不同原料製作RK的用意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未用標准原料製作的RK多為博物館或者製造商的陳列品,以及面向私人購買的產品。另外,到了戰爭後期,由於高質量的原料供應受限,也出現了許多未用標准材料製作的RK。
RK原品的結構和早期EK2是一樣的。不過特別的是,RK正反兩面的外框都是由薄銀片壓制而成,然後加以修飾並安裝到內核上。半邊的外框一般由金屬外緣和有棱紋的內框組成。正反外框都是由同一個沖模製作出來的,因此其外形完全一致。在RK的上臂上有一個環形的掛眼,這也被認為是半邊外框的組成部分。原品的內核由相應的金屬壓制而成,並且相關細節不同於外框。內核正面為旋轉45度的萬字,下臂有「1939」字樣;反面下臂為「1813」字樣。
當我們觸摸到RK的時候,會馬上驚嘆其精湛的組合工藝。兩邊外框由軟鉛焊接在一起,內部鑲邊也焊在一起以保持內核的穩定。我們可以想像,焊接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以至於兩邊之間沒有任何縫隙或者多餘的材料。帶環總是由硬質的約1.5mm的金屬線彎成曲別針的形狀。其長度一般為18-21CM。金屬線的末端被巧妙地打磨。
PS:這里一部分鄙人省的比較多,而且能看到這里的人也是夠嗆,和杯水吧,由於鄙人人比較懶,所以就概括一下吧~只不過是一些不同型號的勛章的介紹。。。。。。。
金質鑽石橡樹葉佩劍騎士十字勛章/勛飾
1944年12月29日,希特勒設立了金質鑽石橡樹葉佩劍騎士十字勛章/勛飾(Goldenem Eichenlaub Schwertern und Brillanten)。可以這么說,從現實意義上來講,這一級別的勛章是第三帝國級別最高的軍事勛章。而該勛章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一位卓越的空軍軍官、「斯圖卡」王牌漢斯-烏爾里希·魯德爾的戰績的推動。作為一名東線的飛行員,魯德爾出擊的次數達到令人難以致信的2530次,擊毀了近500輛坦克。他獲得了所有可以獲得勛章,但是仍然在戰場上功勛卓著。1945年1月1日,他獲得了金質鑽石。有關魯德爾的情況,無論中文還是外文資料都介紹很多了,大家花點精力就能獲得不少信息。如果大家還想更深入的了解魯德爾,可以翻閱他的三本自傳。他們是:英文版的《斯圖卡飛行員》(Stuka Pilot)、德文版的《我的戰地日記:一個「斯圖卡」飛行員的回憶錄》(Mein Kriegstagebuch : Aufzeichnungeneines Stukafliegers)和《我在戰時與和平年代裡的生活》(Mein Leben in Krieg und Frieden)。還有岡瑟·加斯特撰寫的《斯圖卡飛行員漢斯-烏爾里希·魯德爾:文字和照片中的他的經歷》(Stuka-Pilot Hans-Ulrich Rudel: His Life Story in Words in Photographs)
金質鑽石的勛飾和鑽石的式樣差不多,也由完全手工製造,鑲嵌有50顆鑽石。但是前者含有8克拉的純金。金質鑽石由柏林的戈德特公司製造。希特勒曾打算將金質鑽石的獲得者限制在12人之內,但是最後只有魯德爾成為了幸運者。而且由於當時已經臨近戰爭尾聲,也沒有正式的金質鑽石的相關證書留存下來。
大鐵十字勛章
在介紹大鐵十字之前,有必要廓清一個概念。一般說來,金質鑽石是第三帝國最高級別的勛章,它具有非常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而大鐵十字作為整個鐵十字勛章體系裡面最高一個級別的勛章,僅僅是個象徵意義上的最高級別。所以,我們還是認為金質鑽石是第三帝國最高級別的勛章。
大鐵十字(Grosskreuz des Eidernen Kreuzes)從1939型鐵十字勛章開始重新設立之日起就存在了。其特徵跟騎士十字差不多。但外形上更大,達到了63mm。最初大鐵十字的外緣被設計成金質的,但後來在授予時作出了些許改變。大鐵十字佩戴在脖子上,由寬57mm的勛帶連接。勛帶的顏色和騎士十字以及二級鐵十字的一樣。
大鐵十字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勛章,它只單獨授予將軍以上的指揮官,只有這些指揮官出色的戰略決策對戰爭進程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他們才可能獲得這一勛章。而實際上只有一位獲得過大鐵十字,這就是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他於1940年7月19日在帝國國會獲勛,此時他被晉升為帝國元帥。這枚勛章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空軍在對法國和低地國家發動的閃電戰中的成功的認可。
戈林的這枚大鐵十字在盟軍轟炸柏林時被毀。但是戈林還有幾枚復製品。其中一枚的外緣是白金的,他在投降時就是佩戴的這枚勛章。
『柒』 二戰德國金質黨章必須在鐵十字上面嗎
是的,有專門的規定
根據法令,這個金質黨章高於大部分獎章,包括鐵十字勛章(佩帶在其之上),作為納粹黨內獎章,僅僅次於血色勛章。當佩帶金質黨章的時候,不容許佩帶其他黨章。佩帶要求是:大徽章佩帶在左胸口袋上,如果佩帶在領帶上與胸部口袋兩個紐扣平齊,小徽章佩帶在便服的領帶或翻領上。金質黨章授予有頒發授予證書,證書上在頂部有黨章圖案,黨員名字、手寫的黨員編號、所屬地區和授予日期。
『捌』 二戰時期德國勛章
二戰德國針對不同的崗位,有很多種勛章,構成了完整的勛章體系,《閃電戰》雜志曾經專門撰文講解過。一般來說,德國勛章體系中最重要的勛章無疑是鐵十字勛章,這種勛章可以逐級進階如下所示:
一、鐵十字勛章
1.二級鐵十字勛章
2.一級鐵十字勛章
二、騎士鐵十字勛章
1.騎士鐵十字勛章(山本五十六是唯一獲得此章的外國人)
2.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3.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勛章
4.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勛章
5.鑽石金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勛章
三、大鐵十字勛章
大鐵十字勛章原來准備等德國得到最後的全面勝利後,授予獲得最高功勛的英雄。
除了鐵十字勛章,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勛章,比如步兵近戰勛章,這種勛章可以進行計數,有50次近戰、100次近戰兩種,其中獲得100次步兵近戰勛章的,都是百戰不死的戰爭幸運兒,是極大的榮譽。除此之外,還有坦克擊毀勛章也可以進行計數。
還有黑色戰傷勛章,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受傷5次以上、傷殘、戰死,可以獲得金色戰傷勛章
另外還有德奧合並紀念章、梅梅爾合並紀念章等等。
鐵血論壇上就德國勛章體系有完整的描述,包括勛章的樣式和說明
http://bbs.tiexue.net/post2_3743962_1.html
德國勛章體系完整,使普通士兵也有相當大的機會獲得榮譽,並且憑借戰功從二級鐵十字勛章逐級進階,獲得與高階軍官同樣的殊榮,從而大大提升了士兵的榮譽感、士氣和戰斗熱情。
『玖』 關於二戰德軍徽章的一些問題
那個不叫緞帶,正確的教法是勛帶!
EK2和EK1都發的有,用法是別再上衣領口下而二哥扣子上。通常在得到EK1之前會有EK1的勛飾,所以就直接掛在衣服上而不用的勛帶,小鬍子元首就是這樣。
注意看德軍制服上衣上面口袋,無論是WSS還是WH都是倒山字形或者類似,口袋中央有突起,是用來別住勛章的。
至於掛在領口的是騎士鐵十字,同樣有發勛帶。
一般勛章都不帶原裝的,是拿著相關的證書換購的廉價品。(在戰場上丟了可是不得了的,所以一般不會帶原品在身上)
至於最後的鷹徽,是源自於當時的國徽。是縫制在衣服上的刺綉品。
WH是在右胸位置,WSS是在左臂從肩部往下7.5CM,空軍同WH。
鷹徽是不同的,這一點你可以自己查一下。
sige heil!
『拾』 大德意志勛章詳細資料以及授予對象和佩戴方法
Eisernes Kreuz 1 Klasse 一級鐵十字在德文中又可簡稱為E.K.1。此勛章創設於1939年9月1日,同時與其他勛章問世。勛章本身為胸章設計,造型與二級鐵十字勛章完全相同,但是只有單面,長度為43.5公釐到45公釐。勛章正面為全黑色鑲以銀邊,除了萬字徽及頒贈年份外並無其它符號~! 一級鐵十字勛章之頒發條件為戰士曾於戰場上有過三至五次的英勇作戰行動。授勛人在獲頒獎的同時亦收到獲勛證書,證書上載明勛章等級,授勛人姓名,職務,所屬部隊,授勛日期及所屬師級長官簽名。估計在二戰中,約有30萬枚一級鐵十字勛章被頒發.現在真品一級鐵十字勛章雖然不難取得,但在戰時可完全不時這么一回事,當事人必須冒著生命的危險,還要有傑出的戰斗表現後,才可以獲勛,也就是說,勛章的得主基本上是拿自己寶貴的性命去換取這些榮譽。重要的是,有了一級鐵十字勛章後,士兵才有資格獲頒其他重要的勛章。例如大德意志章或騎士鐵十字勛章等等,所以這個勛章在取得普勛的道路上具有極重要的位置。正確的一級鐵十字勛章配帶方式應將勛章別於制服左胸前的口袋正中央,若口袋上同時與其它勛章一起配帶時,除了特殊章記,一級鐵十字勛章一般的位置應高於其它章記,但是偶爾也有士兵不照規定排列的時候。 配帶一級鐵十字勛章位置一定是左胸制服口袋的正中央,其他戰斗勛章只能別在此勛章在左下,正下,右下方的位置,只有代表第二枚一級鐵十字勛章的老鷹形,一級鐵十字勛章驚章,可以別在其正上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