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首相如何上台執政的

德國首相如何上台執政的

發布時間:2022-07-22 02:05:18

⑴ 為什麼鄧尼茲會繼任德國元首他上台做了哪些措施他擔任元首時德軍控制著哪些地區有何軍事行動

1945年4月20日,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北方部隊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根據他最後的遺言,希特勒將赫爾曼·戈林和海因里希·希姆萊從納粹黨里開除、撤去它們所有權力,並任命鄧尼茨為他的繼承者,作為帝國聯邦大總統(並非元首)和德意志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而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成為政府首腦和德國總理。希特勒認為,德國陸軍(因為沒有執行希特勒「戰到最後一人」的命令)、空軍(空軍總司令戈林和盟軍私下談和)和黨衛軍(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也和盟軍私下接觸,黨衛軍上將的費力克斯·史坦那(Felix Steiner)又不執行希特勒的攻擊命令)都背叛了他,只有海軍能信任。5月1日,戈培爾自殺,鄧尼茨成為即將崩潰的第三帝國唯一代表,並試圖組成新政府.
鄧尼茨在第三帝國東部即將被紅軍攻進時,擬定並實行了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漢尼拔行動(Operation Hannibal),搶救了200萬平民與30萬士兵至西方,並希望和西方達成單方面的停戰,但遭到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拒絕。
鄧尼茲在第三帝國即將滅亡之際,於弗倫斯堡成立另一新政府,以取代納粹黨政權,企圖與盟軍談和。由鄧尼茲擔任聯邦大總統,值得注意的是,此職位與希特勒的帝國元首並不相同;什未林·馮·克羅西克(Schwerin von Krosigk)擔任首相和內閣主席;希姆萊擔任內務部長(於1945年5月6日被解職)。弗倫斯堡政府位於西方盟軍的佔領區附近,主要內閣人員也被英軍所俘虜。5月7日,鄧尼茨授權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里德堡、威廉·凱特爾和漢斯-尤根·史托普(Hans-Jürgen Stumpff)在柏林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由於他坐上一把手的時間很短(沒幾天就投降了),而且他接手時第三帝國實質上已經到了灰飛煙滅的地步(德軍在各個戰場已經是毫無還手之力了),一個鄧尼茨雖猛,卻也只能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了!

⑵ 希特勒是如何一步步的成為德國總理的

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施萊徹爾將軍利用和興登堡兒子的私人關系成了總統本人的好友。在德國最後一任社會民主黨總理赫爾曼·纓勒辭職後,施萊徹爾在興登堡面前力薦弗朗茲·馮·巴本出任總理。巴本一上台就討好希特勒,解散了國會,取消了對沖鋒隊的禁令,使納粹黨的活動去掉一切顧忌。然而由於巴本無法滿足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竟和原來把巴本推上台的施萊徹爾本人達成默契,把巴本拉下台。

12月2日,施萊徹爾擔任總理後,立即邀請納粹黨二號人物施特拉塞當副總理,企圖分裂和控制納粹黨。但希特勒提前罷了施特拉塞的官,同時又回頭和巴本聯姻來算施萊徹爾將軍的帳,與此同時,他還大走興登堡兒子的後門,通過威逼和許諾使他在其父面前多多美言,進言「必須讓納粹黨參加政府」。就這樣,希特勒比想控制他的一個個陰謀家都計高一籌,在較量到最後一分鍾時終於被任命為總理,掌握了德國政界的大權。

1933年1月3O日,魏瑪共和國的喪鍾,德國人14年來徒勞無益的實行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喪鍾終於敲響了,希特勒以完全合乎憲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⑶ 德國總統是怎麼產生的

德國是議會制國家,總統是個虛職,沒有實權,聯邦總統由聯邦會議(聯邦下院與各州議會組成)選出,任期為五年.總統作為國家元首,主要是榮譽性質的,比如正式任命高級政府官員,簽署法律生效,外交禮儀等。

行政權來自聯邦內閣.內閣以聯邦總理為首,他是政府首腦.聯邦議會下院多數黨(議會選舉席位多的政黨)領袖或執政聯盟中的多數黨領袖擔任總理。總理的職權很大,大部分的行政權都在總理手裡,相比總統就沒什麼實權了。

類似的國家還有以色列。

⑷ 希特勒是怎樣的一步步上任總理掌握德國政界大權的

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施萊徹爾將軍利用和興登堡兒子的私人關系成了總統本人的好友。在德國最後一任社會民主黨總理赫爾曼•繆勒辭職後,施萊徹爾在興登堡面前力薦弗朗茲•馮•巴本出任總理。巴本一上台就討好希特勒,解散了國會,取消了對沖鋒隊的禁令,使納粹黨的活動去掉一切顧忌。然而由於巴本無法滿足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竟和原來把巴本推上台的施萊徹爾本人達成默契,把巴本拉下台。12月2日,施萊徹爾擔任總理後,立即邀請納粹黨2號人物施特拉塞當副總理,企圖分裂和控制納粹黨。但希特勒提前罷了施特拉塞的官,同時又回頭和巴本聯姻來算施萊徹爾將軍的帳,與此同時,他還大走興登堡兒子的後門,通過威逼和許諾使他在其父面前多多美言,進言「必須讓納粹黨參加政府」。就這樣,希特勒比想控制他的一個個陰謀家都技高一籌,在較量到最後一分鍾時終於被任命為總理,掌握了德國政界的大權。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的喪鍾,德國人14年來徒勞無益的實行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喪鍾終於敲響了,希特勒以完全合乎憲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⑸ 希特勒是如何當上德國總理的

希特勒還大走興登堡兒子的後門,通過威逼和許諾使他在興登堡面前多多美言,並進言「必須讓納粹黨參加政府」。希特勒比想控制他的一個個陰謀家都技高一籌,在較量到最後一分鍾時終於被任命為總理,掌握了德國政界的大權。

⑹ 丘吉爾是怎麼當上首相的

波蘭被瓜分,緊接著,希特勒又佔領了挪威和丹麥,這種局勢激起了英國人民和下院對張伯倫的強烈不滿。1940年春天,多數下院議員都遷怒於張伯倫,表示政府無能是顯而易見的,應當辭職。在對政府的信任投票中,張伯倫慘遭失敗,政府必須辭職。丘吉爾成為首相無可爭議的繼承人。但張伯倫則想支持哈利法克斯組閣政府,但由於得不到丘吉爾的支持,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與此同時,德國在西線發動了進攻,襲擊了法國、比利時、荷蘭。張伯倫本來想利用這一局勢握住首相大權不放,他認為戰爭緊急的情況下,任何人不能強行改組政府。但下院拒絕了他,他只好到白金漢宮向國王遞交了辭呈。國王終於在1940年5月10日下午授權丘吉爾組閣政府。

⑺ 德國的總統和總理怎樣產生,政體怎樣要詳細,有加分

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1949年5月23日西部頒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德國實現統一。

【政治】2009年是德大選年,9月27日,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再次贏得大選,10月28日與自民黨組成「黑黃」聯合政府,取代此前的大聯合政府。自民黨在野11年後重新入閣。

「黑黃」政府上台後,出台振興經濟「五點計劃」,通過《加強經濟增長法》,決定自2010年起逐步提高子女補貼、改革企業稅、遺產稅和增值稅等,為公民和企業減負額高達220億歐元。在刺激消費、擴大投資的同時,重視教育與科研投入,推進相關產業升級,努力創造新的增長點。

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發酵影響,德2009年全年外貿大幅萎縮,出口8032億歐元,較上年大幅下降18.4%,進口6671億歐元,下降17.2%,但外貿順差仍達1361億歐元。經濟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全年增長-4.9%,為戰後最嚴重衰退。德國政府繼續落實2008年底出台的救市計劃和經濟計劃,同時再次推出總額為500億歐元的經濟提振措施,以進一步拉動內需,增加投資,並取得初步成效。二季度起,德經濟呈現企穩回升勢頭,勞動市場好於預期。

【憲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確定了德國五項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聯邦制、法制國家和社會福利制度。1956、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2006年,德國通過了聯邦制改革法案,採取「以權力換權力」的辦法,重新調整和明確了聯邦與各聯邦州的管轄許可權,將部分立法權下放到聯邦州,同時減少主要代表各州利益的聯邦參議院的立法參與權和審批權,從而提高了政府決策能力和立法效率。

【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每屆任期4年。參加聯邦議院的各黨議員分別組成議會黨團。本屆(第17屆)聯邦議院於2009年9月27日組成,共有622席。各黨席位分配為: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239席,社民黨146席,自民黨93席,左翼黨76席,聯盟90/綠黨68席。議長諾貝特·拉默特(Norbert Lammert,基民盟)。

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立法並對聯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響,維護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至6名州政府成員組成,共69席。議長由各州州長輪流擔任,任期1年,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代行總統職務。現任議長為延斯·伯爾森(Jens Börhnsen,不來梅市市長,社民黨),2009年11月1日就任,任期至2010年10月31日。

【政府】現政府由聯盟黨和社民黨於2005年11月22日組成。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任總理。內閣成員16名,聯盟黨和社民黨各8名。內閣主要成員有: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韋斯特維勒(Guido Westerwelle,自民黨),總理府部長波法拉(Ronald Pofalla,基民盟),內政部長德梅齊埃(Thomas de Maiziere,基民盟),司法部長洛伊特豪澤爾-施納倫貝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女,自民黨),財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基民盟),經濟和技術部長布呂德勒(Rainer Brüderle,自民黨),國防部長古滕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基社盟)等。

【行政區劃】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勃蘭登堡州、不來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蘭-普法耳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為市州。

【司法機構】聯邦憲法法院是德國憲法機構之一,主要負責解釋《基本法》,監督《基本法》的執行,並對是否違憲作出裁定。共有16名法官,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推選一半,由總統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長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輪流推舉。現任院長安德烈亞斯·福斯庫勒(Andreas Voßkuhle),2010年3月就任。

此外設有聯邦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行政法院、聯邦財政法院、聯邦勞工法院、聯邦社會法院等。

聯邦和州法院相應設有檢察院,但不受法院的管轄,不幹預法院的審判工作,其任務主要是領導刑事案件的偵查並提起公訴。檢察院受聯邦或州政府司法部的領導,在行使職權時相對獨立。聯邦檢察院由聯邦檢察長和若干名聯邦檢察官組成,聯邦檢察長莫尼卡·哈姆斯(女,Monika Harms)於2006年6月1日就任,成為德首位女聯邦總檢察長。

【政黨】德國實行多黨制,主要有以下政黨:

(1)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簡稱基民盟。主要執政黨。1945年6月成立。曾於1949~1969年,1982~1998年執政。2005年至今為主要執政黨,現有黨員517098人(2010年5月),為德第一大黨,黨主席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

(2)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 e.V.),簡稱基社盟。參政黨。1945年成立。根據與基民盟達成的協議,該黨只在巴伐利亞州發展組織並開展活動,在聯邦議院與基民盟組成聯盟黨議會黨團。現有黨員162533人,2008年10月起,霍斯特·澤霍夫(Horst Seehofer)擔任黨主席。

(3)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社民黨。主要在野黨。成立於1863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工人黨之一。1878年,被俾斯麥政府宣布為非法,1890年重新獲得合法地位。1933年,社民黨被納粹政權取締,戰後重建。1990年9月,東、西德社民黨合並。現有黨員512520人(2010年5月),是德第二大政黨。2009年10月,西格瑪·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擔任黨主席。

(4)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簡稱自民黨。參政黨。成立於1948年12月。現有黨員67000人(2009年3月),黨主席古多·韋斯特維勒(Guido Westerwelle)。

(5)左翼黨(Die Linke)。在野黨。2007年6月16日,由左翼黨—民社黨(Demokratische Linke-PDS)和勞動與社會公平選舉抉擇黨(Wahlalternative Arbeit und Soziale Gerechtigkeit)合並而成。現有黨員75968人(2008年11月),黨主席格辛娜·洛馳(Gesine Lotzsch)和克勞斯·恩斯特(Klaus Ernst)。

(6)聯盟90/綠黨(Bündnis 90/Die Grünen),簡稱綠黨。在野黨。德國西部的綠黨成立於1980年1月。1993年5月與東部的聯盟90/綠黨合並。現有黨員45151人,黨主席克勞迪婭·羅特(Claudia Roth,女)和策姆·約茨德米爾(Cem Oezdemir,2008年11月當選)。

(7)德國的共產黨(Deutsche Kommunistische Partei),1968年成立,前身為1956年被禁止的德國共產黨,現有黨員4200人(2008年8月),主席海因茨·施蒂爾(Heinz Stehr)。

【重要人物】安格拉·默克爾,聯邦總理,1954年7月17日生於漢堡。物理學博士。1978年至1990年在民主德國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工作。1990年8月加入基民盟。1991年任基民盟聯邦副主席。1991年至1994年任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1994年至1998年任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1998年至2000年任基民盟總書記。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兼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2005年11月22日出任德國第一位女總理,也是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2009年10月連任。已婚,無子女。

⑻ 德國法西斯勢力上台的詳細過程

1919年秋初希特勒成為德國工人黨黨員。1920年2月24該黨公布他與德萊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點綱領,後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1923年啤酒館政變失敗後納粹黨被取締,1925年2月重建。重建後利用德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大肆煽動日耳曼民族主義情緒,黨員人數激增,1928年為10萬人,1932年達140萬人。在1930~1932年的國會選舉中,該黨議席從12席增至230席。
1930年納粹黨新總部「褐宮」啟用儀式
1929~193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為納粹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土壤,愈來愈多的壟斷資本家支持納粹黨。1932年11月,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聯名上書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要求委任希特勒為總理,並最終於次年1月30日將希特勒推上台,納粹黨成為執政黨。希特勒當權後,宣揚泛日耳曼主義,打擊和取締其他政黨,確立納粹黨一黨專政。

⑼ 希特勒是如何上位成為德國總理的

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給希特勒創造了一個好條件,他等待著的機會終於來到了。別人的悲慘痛苦,對他則是天賜良機。銀行的倒閉,企業的破產,使納粹分子變得更瘋狂了。

希特勒看到,奪取政權的新機會已經到來。善於等待時機,又善於抓住時機是他的一大法寶,他要將其變成他實現政治上野心的機會和力量。

1929年10月從美國華爾街開始,在全世界颳起了一場黑色風暴。外國資本家紛紛撤走投放在德國的資金,德國經濟一瀉千里。失業、飢餓、失望、恐懼、怨恨、仇視籠罩著德國。

德國政府坐不住江山了,總理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輪又一輪,誰也沒有回天之力,群眾不滿了,又走上了街頭。壟斷資本家不滿了,四處尋找自己的代理人。

這個時候希特勒站到演講台上去了,他抨擊政府,他向壟斷資本家許願保證給予他們足夠的市場,他向工人保證不會失業,向農民保證會有土地,向商人允諾不征重稅,彷彿他的帝國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更激進,他也不在乎了,只要有人支持他,只要人們去選票站投他的票。

沖鋒隊、黨衛隊身穿制服,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過頹喪的人群,吸引無數人羨慕的眼光,青年人反正無事可做,不如去參加沖鋒隊,又有飯吃,又神氣。沖鋒隊壯大了。

壟斷資產階級慷慨解囊,給納粹黨提供巨額資金,給源源不斷的沖鋒隊新隊員發放裝備,組織大型、巨型的演講會,讓更多人加入到納粹黨的陣營中來。沖鋒隊員在街頭搭起施粥站,飢荒的人們如同當年維也納街頭的帝國元首感激涕零:納粹黨真是太好了!

1930年納粹黨徒由1929年的17萬猛增到35萬,這一年納粹獲600多萬張選票,一躍而為全國第2大黨,第三帝國的美夢只有一步之遙了。

德國的壟斷資本家看到希特勒竟有如此能耐,都把賭注押在他身上。魯爾煤炭辛迪加作出決議,每出售100噸煤,就抽出5馬克給納粹黨,一年竟達600萬馬克。其他的壟斷資本家也紛紛解囊,為納粹黨提供經費。他們不僅答應更慷慨地解囊,而且就納粹黨的執政問題達成原則協議。他們聯名上書興登堡總統,以公開要求」」民族運動的最大集團的領袖」」希特勒上台執政。

這樣,希特勒不僅給陸軍戴上了緊箍咒,而且也籠住了大資本家。現在他可以左手拿來大亨們送來的錢,右手拿去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和欺騙。

在1932年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中,納粹黨在全國各地散發數以千萬計的宣傳品,大小頭目和沖鋒隊全部出動,希特勒精神百倍地四處演說,甚至坐飛機一天到10多個地方進行」」飛行演說」」。這使納粹黨在7月31日的選舉中更上一層樓,一共獲得1370萬張選票,在國會中佔230席,成了國會中第一大黨,戈林奪得國會議長的寶座,納粹黨成為左右國會的重要力量。

在風雨飄搖的德國政治生活中,共和國進入了它的垂暮之年,它像一葉駭浪中的小舟最終在希特勒納粹黨這塊張開虎口的礁石前粉身碎骨了。

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施萊徹爾將軍利用和興登堡兒子的私人關系成了總統本人的好友。在德國最後一任社會民主黨總理赫爾曼·繆勒辭職後,施萊徹爾在興登堡面前力薦弗朗茲·馮·巴本出任總理。巴本一上台就討好希特勒,解散了國會,取消了對沖鋒隊的禁令,使納粹黨的活動去掉一切顧忌。然而由於巴本無法滿足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竟和原來把巴本推上台的施萊徹爾本人達成默契,把巴本拉下台。

12月2日,施萊徹爾擔任總理後,立即邀請納粹黨2號人物施特拉塞當副總理,企圖分裂和控制納粹黨。但希特勒提前罷了施特拉塞的官,同時又回頭和巴本聯姻來算施萊徹爾將軍的帳,與此同時,他還大走興登堡兒子的後門,通過威逼和許諾使他在其父面前多多美言,進言」」必須讓納粹黨參加政府」」。就這樣,希特勒比想控制他的一個個陰謀家都技高一籌,在較量到最後一分鍾時終於被任命為總理,掌握了德國政界的大權。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的喪鍾,德國人14年來徒勞無益的實行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喪鍾終於敲響了,希特勒以完全合乎憲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⑽ 德國的首相如何任命的

君主」是虛的國家,君主任命宰相只是一個形式。比如英國首相需經英國女王的任命才能上任。德意志帝國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主義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
——馬克思
德國,特別是普魯士,是一個倒立著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魯士士兵頭盔上的尖鐵,一切都是由它托著.
——威廉·李卜克內西
德國的君主立憲制其實只不過是將歐洲流行的自由主義,民主主義拿來裝點門面,普魯士的專制主義傳統才是它的實質.
自上而下通過戰爭完成統一,原有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沒有受到根本觸動,使濃厚的專制主義,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得以保留.
實質
專制主義
軍國主義
特點
原因
德意志帝國憲法關於皇帝權力的規定:
皇帝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
帝國的全部陸軍組成一支統一的軍隊,在戰時,平時均由皇帝統率;
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的帝國國會,以及使議會延期結束.

閱讀全文

與德國首相如何上台執政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