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諾曼底登陸時,德軍空軍已被殲滅,為什麼盟軍沒有空軍參戰,為了公平
因為D日當天天氣不好,海上還有風暴,盟軍登陸部分就是利用天氣使德軍放鬆警惕的,認為盟軍不會再如此惡劣的天氣登陸..
『貳』 二戰時期諾曼底登陸時德軍為什麼被盟軍打得措手不及
因為盟軍數量上壓制德國,德國完全處於守勢,同時德國沒有制空權,整個諾曼底登陸德國只有有限的飛機。盟軍的戰略欺騙起到了效果
『叄』 諾曼底登陸為什麼不用空襲,當時盟軍的飛機不能在灘頭上空或者區域飛行嗎
當然空襲了。。。沒有大規模的空襲,是因為不需要,登陸作戰,就在海邊,處於艦炮的射擊范圍內。炮能打得到,幹嘛要空襲,前方步兵報個坐標,後面艦炮隨便轟就是。諾曼底登陸,美軍是絕對火力優勢的。但火力支援是可能誤傷的,當步兵接近對方陣地的時候,無論是空襲還是火炮,都肯定要停止的。
『肆』 二戰諾曼底登陸時,西線德軍的戰機數為什麼特別少
首先從大戰略講,1944年的德國空軍已經不是1940年的德國空軍了,從1942年開始盟軍就對德國實施了戰略轟炸,德國戰爭潛力已經大大下降,飛機的製造受到很大的影響,戰斗機主要用於保護德國本土的防空作戰,另外一部分被牽制在東線蘇德戰場. 其次從戰術上講,在諾曼底開戰前希特勒答應孟美爾給他1000架飛機可是那1000架飛機分散在歐洲各個戰場根本無法集中使用,這主要是傲慢的戈林不允許其他軍種使用他的空軍造成的,指揮權被牢牢掌握在他的手裡,造成了空地協同不利.而當時的盟軍總司令奧森豪威爾則以辭職相要挾要求英國交出戰略空軍的指揮權,結果他成功了.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諾曼底的飛機不僅少而且指揮分散,協調能力差.自然無法奪取海峽上空的制空權.
『伍』 盟軍登陸諾曼底時,德國的空軍和海軍在幹嘛
盟軍登陸諾曼底時,德國的空軍和海軍在幹嘛?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德國用閃電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佔領了歐洲大部分地區,沒有一合之敵。隨著戰爭的不斷深入,德國逐漸陷入戰爭的泥沼,反法西斯同盟開始了戰爭反攻。
縱觀諾曼底登陸戰役的過程,可以發現,在盟軍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德軍在發動攻擊時,都會遭遇敵方優勢兵力的襲擊。而且由於實力對比懸殊,部隊就在這種一面碾壓的戰斗中逐漸消耗衰竭。
『陸』 諾曼底登陸 為什麼盟軍不先用飛機K掉德國的碉堡
想打掉碉堡只能用俯沖轟炸機,而俯沖轟炸機最大的缺點是俯沖時極易被防空火力打掉,諾曼底灘頭的防空火力強大,盟軍俯沖轟炸無異於自殺。再有就是盟軍的俯沖轟炸機並不是很厲害。再有坦克其實是打不掉碉堡的,碉堡很厚的,艦炮打都費勁何況小小的坦克呢
『柒』 為什麼盟軍在諾曼底一登陸德軍在西線就喪失了制空權
實際上德軍的制空權在1943年就逐步喪失了,首先,美國巨大的飛機生產能力(高峰時每天生產數十架)使新飛機源源不斷地飛往英國(亞洲也有),生產量遠大於德軍。就算2:1的消耗,德軍也消耗不起,況且還有蘇軍也在大量生產飛機。到1944年,野馬(P51)戰斗機性能遠超德軍的一般戰斗機,在野馬戰斗機的打擊下,盟軍的轟炸機順利地炸毀了德軍的石油運輸線,使德軍缺少了95%的石油!德軍餘下的飛機難以起飛,即使最先進的梅-262噴氣式戰斗機由於缺油,加之數量少而難以發揮,只有挨打的份了。
『捌』 德國二戰時為什麼不建立一支戰略空軍
德國不建立戰略空軍是有原因的。第一可以說是自身的條件不允許,因為德國沒有大量裝備戰略轟炸機,類似美國的B-17和B-29那種重型四發的轟炸機,並不是因為德國造不出來,而是某些高層的理念不對。第二,這就要怪戈林了,他只關心空軍有多少轟炸機,而不是關心轟炸機有多大,能飛多遠,載彈量有多大。這就大大限制了德國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因此德國成功的機種都只是戰術轟炸機,沒有什麼大規模列裝的戰略轟炸機。第三,德國在二戰後期以後已經失去制空權了,再研製戰略轟炸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一上天必然被盟軍和蘇軍的飛機圍殲。因此,德軍有研製試驗性質的戰略轟炸機,但是沒有投入生產和裝備,因此德國也沒有戰略空軍。德軍大力發展的是戰術部隊,比如戰術空軍和地面裝甲部隊配合,但是沒有發展類似美軍陸航那種戰略轟炸機部隊。
『玖』 在歷史上著名的諾曼底登陸中,德國強大的空軍去了哪裡
一、成功組織了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
二、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這是登陸成功的重要原因。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13700架,軍艦9000艘,是德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在登陸前空軍對德國空軍基地、航空工業及新武器研製基地等目標進行了大規模轟炸,嚴重削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盟軍並憑借絕對優勢海空軍,保障了登陸部隊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陸前後,盟國空軍對戰區范圍內的交通線進行了嚴密的空中封鎖,使德軍為數不多的增援部隊也無法及時成建制投入反擊。在登陸部隊突擊上陸的關鍵時刻,海空軍更是給予了極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奧馬哈海灘,完全依靠海空軍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從這兩點看,戰役發生的很突然德國准備不足,二是盟軍整體實力太強完全壓制了來制止登陸的德國空軍。所以不是德國空軍沒出現,而是在當時出現在戰場上空軍寡不敵眾。
『拾』 諾曼底登陸戰中德軍為什麼失敗
德國失敗原因有幾個:
1.法國是德國的大後方(即使他處於在皇家空軍的作戰半徑內)甚至被稱作東線部隊的療養院(和蘇聯人作戰打殘廢的部隊來此休整)其駐守的守軍大多是『國民兵』(就是中國的民兵)和外國志願兵,很多守軍都不是德國人,作戰熱情低下
2.海岸線很長,各地守軍不足(除了加萊之類的重鎮)比如大名鼎鼎的奧瑪哈海灘,其實只駐守了1個不滿員的雜牌團。而像猶他海灘之類駐軍還不到500人。海岸工事不全,大西洋壁壘只是個未完成品。由於缺乏武器(也有說是迷惑盟軍)海岸炮大量是假的,只能用來嚇唬人。(法國游擊隊把這一情報提交給了盟軍)
3.將軍思想僵固,(自從隆美爾將軍逝世後,恩,就是那個沙漠之狐隆美爾,北非回來後任職法國地區的防務工作。)新上任的將軍採用了『教科書式的』部署,把強大裝甲部隊部署在巴黎,讓步兵守海灘,以不變應萬變(原本這是正常思維啊,可惜開戰後盟軍的空軍把大部分裝甲部隊死死釘在路上,使得一開始裝甲兵毫無建樹,卻都損失過半)
4.盟軍情報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假文件欺騙,公眾人物在加萊對面露面,在加萊做出發起攻擊的准備架勢,讓飛機帶著假文件墜毀等等,成功迷惑了德軍指揮部。
5.最關鍵點就是盟軍的空軍,遮斷式轟炸,不斷地騷擾德軍行軍,把大多數德軍托在了路上,無法趕往海灘
無論是軍事據點,還是小股德軍,空軍見到什麼就幹掉什麼,除了2架德軍FW-190曾經『路過』諾曼底,若長的海岸線,竟沒有德軍飛機支援
6.傘兵的作用:控制了主要橋梁,並分散了德國的守軍力量
德軍其實乾的也很不錯了:1.在這種規模轟炸下,鐵路除前線外基本暢游通(轟炸後鐵路6小時內修復,鐵路橋3天內修復,這得益於德國技術精湛的鐵路工人和發達的鐵路網)相比下公路就糟糕多了。
2.德軍的小股部隊作戰頑強,在缺乏情報,得不到可靠命令時(指揮部一團亂,命令反復更改),僅僅依靠戰斗經驗,給盟軍造成很大的損失(波卡基噩夢等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