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媽媽用什麼高效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我在讀研的時候就有一位很要好的閨蜜,之後她遠嫁到了德國,而我在當地找了份穩定的工作組建了家庭,在我們各自結婚後,常通過社交軟體討論帶娃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在這期間讓我覺得詫異的一點並不是德國的風景,而是德國媽媽培養孩子的育兒理念。
只有孩子坐得住椅子才能記住老師口中的知識點,
只有孩子專注寫作業才能不熬到深夜
所有“天才少年”在學習的時候,都有一顆清醒的大腦與專注的心。
『貳』 搜集世界各地的小學生是怎樣上學的。
各國情況不一樣:
英國公立中小學生一般是上午9時左右到校,15點30分左右離校。高年級和低年級稍有差別,但相差在半小時之內。比如最高年級上午8時45分到校,最低年級9時15分到校;有一條是統一規定的,所有中小學必須在17時前凈園。同時國家還明文規定兒童每天學習不得超過6小時。?
另外,英國的教師資源嚴重缺乏。中小學教師很多是從北愛爾蘭等遠地而來,他們每天上完課還要回家,因此學校必須早放學,才可以使這些教師從容趕路。而且,他們的工資是按課時計算的,通常學校不允許隨便加班。?
美國小學生每天8時45分到校,15時15分離校。除了中午有一個小時午餐,上午的課都不分明確的課時,也就是沒有45分鍾一節課的制度。老師會調換上課內容以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如學生要上廁所,可隨時舉手示意,獲准後即可前往方便。沒有統一的「方便」時間。中學生也是早上8時45分上學,15時15分放學。他們每天的課是1.5小時一節的課三節,1小時的課一節,總共是5.5小時的課。中午有一小時吃飯時間。?
阿根廷公立學校(中小學一般合校)都是二部制,即分上午和下午班。上午班8時到12時上課,下午班13時到17時上課,都是4小時。學生大部分就近入學,家遠的有學生車接送。私立學校是全日制,一到放學時間,接孩子的汽車塞滿大街。?
墨西哥中小學生都是8時上課,14時放學。上午10時30分是加餐時間,公立學校由免費提供牛奶和小點心,私立學校則由學生自帶。另外,公立學校分上午班和下午班,每節課40分鍾,一天共6節課。私立學校有校車專門接送孩子。公立學校離家遠的學生家長接送。?
委內瑞拉公立小學因校舍緊張,分上下午班上學。上午班早上7時上課,11時下課,學習4個小時,下午在家自學。下午班13時上課,17時下課。上午和下午兩次下課時學校都供應點心,學生吃完後回家。少部分學生由家長接送,多數學生乘桔紅色的校車往返學校。?
巴基斯坦學校8時上課,13時放學,下午就沒有課了。作業幾乎沒有。家境好一點的都用車接送孩子,但開車的多是家裡的司機。條件不好的家庭就讓孩子坐校車上下學。?
德國小學生早上8時開始上課,每天低年級只上4小時課,高年級最多上6小時,最遲13時20分放學。德國的學生一直教育學生要,要求學生自己上學,但許多媽媽還是自願送孩子到校。?
羅馬尼亞小學生每天8時整到校,一般有家長送。他們每天只上4節課,每節50分鍾。通常每個班有30名學生。?
『叄』 最好的教育:教孩子如何生活
這是一位德國媽媽的講述,她是華人,是位做跨國貿易的商人,已經年過40。她有三個兒子,她在文章里談到了德國的性教育,以及她的寶貝兒子接受性教育之後的一些表現。
她說她的大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校就開始有性教育課程了。那年夏天的時候,連續一周,他的這個兒子都非常興奮,因為老師天天帶領他們進行性方面的討論。而每天放學回來,他便都會抓住媽媽繼續說性方面的問題。
一次放學後他對媽媽說:"你知道嗎?我那時候跑贏了!"她不知兒子在說什麼,問他什麼跑贏了。他便拿出教書,找到上面精子的示意圖,你看呀,他轉頭跟小他兩歲的弟弟說,爸爸放了很多這些精子在媽媽的肚子裡面,有成千上萬,我跑得最快,所以我贏了!
弟弟說,那我呢?她和大兒子便都大笑,大兒子說:你當然也贏了,而且小弟弟也贏了,不然媽媽怎麼會生你們出來呢!
當然了,頑皮的孩子,也會說出來很出格的話,特別是她的老二,鬼腦子里壞主意特別多。最初在小學接觸性話題的時候,那些男孩之間說的是些負面的評論,特別是歐洲電視難免裸露和性相關的鏡頭,男孩子會起鬨,和加上許多頑皮淘氣的表情。。。老二就說過,咿,好惡心呀,媽媽和爸爸也做這個。。。這時候她就會很嚴肅地說:你們現在還不理解這件事情,是因為你們還沒有長大。等你們長大了,自然就明白了。"你這樣和媽媽說話是很不尊重媽媽的。。。"這個時候,老大也會這么幫著媽媽教訓弟弟。她說後來他們都大些了,就把性,看作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
她說她的兒子大些了,其實他們並不大,最大的也還不過十三四歲罷了。可是在她的眼裡,在德國的超前性教育之下,他們才剛剛要跨進青春期的門檻,就已經把性看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並且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學到了我們國人甚至在大學都沒能學到的一些性知識。
她說她的二兒子今年十二歲,在德國上六年級。這個學期一開學的時候,學校就發給他們一封家長信,是一個性教育課程的提綱。通過這個性教育提綱,我們不難看出,德國的性教育,在小學就已經教孩子性生活和怎樣避孕了。而我們國內,避孕套教育至今還被中學拒之門外。
下面把這個德國小學六年級的性教育課程提綱轉過來,請大家看看,特別是希望一些性專家和性教育專家看看,都說性教育難做,像德國這樣做難嗎?我們不能做嗎?
本校六年級本學年性教育課程提綱
1。引子
性教育課程要達到哪些目的?為什麼人們老是感覺到為難,對孩子們提起這些話題?我們在生物課程裡面,就此都要和孩子們討論些什麼?
2。男孩女孩最初的性特徵:比較成長中的身體的不同
3。最初荷爾蒙的作用:
男孩子的變化(電影《從男孩到男人》,美國1992年版)女孩子的變化(電影《從女孩到女人》,美國1992年版)
4。男人的性器官:形成和作用,考試。精子的成熟和遺精。
5。女人的性器官:形成和作用,考試。女人卵子的成熟,月經,極其周期。
6。性生活和受孕過程,考試。受孕過程精子經過的路途,卵子的路途。什麼時候,在哪裡受孕。(電影《男人和女人是如何獲得他們的孩子的》)
7。避孕:作用,承受力,效果(電影《避孕的各種方式》)
8。懷孕過程,胎兒的發育,和出生的過程(電影《生命的誕生過程》)
9。友誼,愛情,責任和家庭
10。嬰兒的發育過程。電影《人類最初的奇秒》
德國人對兒童的性教育採用了以下一組直觀的圖片教學,不妨來學習一下吧!
每個人都是這樣來到人間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
『肆』 德國爸爸的性教育:如何向女兒解釋"性"
一位德國離異父親跟兩歲的女兒一起洗澡。女兒第一次注意到父親身體下部多了個她沒有的「東西」,很同情地問她爸:「痛嗎?」 女兒很天真地答:「媽媽說多一塊肉是腫起來,腫起來的肉都會痛呀!」 爸爸解釋說男生的這部分是跟女生的不同,所以才有「男跟女」的差異。 等女兒長到7歲,一天女兒回家開始問一個字,「ficken」。德國媽媽要她下次去問爸爸。女孩不甘心,到鄰居家到游泳班,到處都去問這個字,卻沒有人願意講解,只是面帶神秘地微笑著。 這更增加女兒的好奇心了。那個暑假她跟著奶奶乘飛機去找爸爸,問到幾乎全飛機聽得懂德文的人都在笑。 ficken,就是德文俚語的「交配」,父親拿出生物學用的男女身體解剖書來,從上到下、從里到外解釋給女兒聽。父親的精子跟母親的卵子在媽媽的子宮里頭撞上相遇,然後細胞開始分裂增殖,小寶寶就是這樣在母親肚子里頭長大,最後大到裝不下了,就必須生出來了。 女兒終於解惑,當父親的鬆了一口氣。 德國爸爸下一步的教育,就是該告訴女兒,拜託拜託,別老在公眾場合提「ficken」這檔事了!!
『伍』 德國家長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德國媽媽教孩子學「規則」有妙招, 寶寶漸漸長大,可是卻開始讓爸爸媽媽們感到越來越頭疼:寶寶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可是,當你們在抱怨時,有沒有想過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寶寶的成長深受父母的影響。
『陸』 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德國有哪些育兒方式呢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後的德裔)獲得諾貝爾將的人數接近諾貝爾獎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全球60多億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育兒教育,看看德國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幼兒園重視實踐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將在幼兒園中度過4000個小時,一般來說孩子會做很多與社會實踐相關的活動,比如說參觀警察局,了解如何報警,警察是做什麼的,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場,拿著錢學習如何買東西,去花圃,圖書館,去商場,去採摘。
一個孩子長到了6歲,就能自己去商場,自己整理東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對於德國人來說,過早的開發智力是並不提倡的,提早學到的書本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時候,贏的意識是家長的虛榮心在起作用。
德國甚至禁止對孩子提早開發智力,留給孩子更多成長和想像的空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在幼兒園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拼圖,讀書,老師會幫正在工作的同學完成自己的項目,然後讓其他小朋友學會安靜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當孩子會走路了之後,父母就會放手讓孩子去體會周圍的環境,不會頻繁對孩子說“no”,因為每一次說不都是對孩子的打擾,做父母要敢於放手。
規矩要提前做好,預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圍內,只要孩子沒有安全危險發生,家長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好好玩耍。
4.培養專注力,正常環境即可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專注力,會特意給他們創造一個沒有聲音沒有打擾的環境,其實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寫作業還是睡覺,父母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不特別大聲就行。德國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擾孩子,讓他們專注就夠了。
有的時候越從形式上強調,越對孩子的專注是一種打擾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階段,家庭和幼兒園教會他們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獨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承擔責任,獨立解決問題。
『柒』 德國媽媽怎麼做到不請月嫂一個人帶幾個孩子
德國媽媽怎麼做到不請月嫂一個人帶幾個孩子,我覺得他們應該屬於一種放養的狀態吧,或者是讓大的孩子來照顧小一點兒的孩子,這樣能夠減輕大人的負擔,有很多的中國家長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