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人生活態度嚴謹,是怎樣的文化傳承影響了他們
因為德國人他們的民族屬於德意志民族,他們非常講究秩序和規則,因此在他們的生活以及工作之中都非常的認真,對待事情的態度非常的嚴謹,可以說是一絲不苟,所以說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態度才造就了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上方方面面都比較的出色。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德國人在我國的山東青島修建的下水管道,一直到當代社會為止,都依然可以使用,這足以看得出來德國人他們在工作上的認真嚴謹之處。
另外德國人他並不像我們印象中的歐洲人那樣幽默風趣,似乎在我們的印象之中,所有的歐洲人都和英國人那麼充滿著浪漫情懷,是一個喜歡開玩笑的國家,但是德國人卻不一樣,德國人他們的一個外在形象通常是一絲不苟的,看上去獃獃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是智商有問題,相反這是他們的一個生活態度,雖然他們的外表樣子看上去這樣,但是他們對人的態度是非常誠懇老實。綜上所述,德國人之所以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態度嚴謹,完全是因為他們比較遵守規則,敬畏規則,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他們的生活中每件事情都會是做的有板有眼,非常的有條理,給人一種一絲不苟的感覺。
Ⅱ 德國人是怎樣性格 做事特點
作為一個擁有八千多萬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其性格也是不可能一致的。德國人有的深沉、內向、穩重,有的開朗、豪爽、風趣……但多年來受到德國文化的不斷熏陶塑造,使德國人養成了一些較為共同的特點:實在、勤奮、准時、節儉和做事一板一眼。
和德國人初交,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顯得呆板而沉重。接觸長了,你就會覺得德國人待人接物雖嚴肅拘謹,但態度誠懇坦直。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國人問路,他會熱情地、不厭其煩地為你指點迷律。如果他也不知道,他會替你去問別人,或不辭勞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為止。在公共社交場合,德國人顯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長幽默。他們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謹慎小心,一切按規矩和制度行事。但在私人交際圈中,德國人也會無拘無束地與朋友聚會,他們可以丟開自己經理、官員的身份,用小名稱呼朋友,與朋友坦率地談論生活中的煩惱。德國人十分喜愛歡樂場面,也利用一切機會舉行娛樂活動。
德國人受地形、氣候的影響,各個地區的人們在性格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北德人就比較開放,特別是漢堡人地處港口城市,見多識廣,但也有些排外,對外地人或外國人顯得不那麼熱情好客。相反,南德人,特別是巴伐利亞人地處內陸山區,思想較為保守,但為人朴質、熱情、樂於助人。從總體上說,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團結守紀律的民族,他們在公共場合禮讓老弱婦孺,不打鬧喧嘩,講究公共衛生,對別人也不喜歡在背後說長道短。德國人很維護國家的聲譽,盡管在大選時,各政黨間相互攻擊、揭短,但對外很少發表對本國的不滿之詞。
Ⅲ 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誰對人類歷史的貢獻最大
其實不能這樣簡單地說誰對人類歷史的貢獻最大,誰的貢獻都不能忽視。如果要說現當代的話,應該是德國人的貢獻影響比較大。馬克思、愛因斯坦、佛洛伊德都是德國人,這是現當代世界三大科學巨匠。馬克思是政治經濟領域的,愛因斯坦是科學方面的,佛洛伊德是文學和人類精神思想領域的。
Ⅳ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怎麼樣的
一、德國人的性格: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嚴肅、保守、自省,在做生意時小心謹慎。德國企業管理者和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極為相似,都很節儉,善於運用資源,所不同的是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筆跡總是那麼凝重而深刻。這個民族有著嚴謹、冷靜而內斂的民族性格。他們以樂於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種規章和制度並引以為豪。事實上,精確而合理的種種安排總是能讓德國社會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穩步前進。
即使在遭受外部環境的巨變之下,德國人仍然能保持著一種本能的坦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與德國經典哲學文化傳統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並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是這樣。
德國確實是個優秀的國家,卻並非像中國的某些段子手說的那樣完美。在德國長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德國也有食品造假丑聞,房價也在上漲,大型活動後一樣會有垃圾滿地的情況,也一樣發生過踩踏事件。德國人的閱讀能力和習慣也並非像報道的那樣好。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有近1/10的人是文盲。遺憾的是,這類信息雖然會讓畫面變得完整,但也讓其變得復雜,不便於講述,自然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於是,德國神話就這么誕生了,並被不知情的網民廣泛傳播。
中國人偏愛神化德國的原因:
一、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有這方面的心理需求。
1、首先,我國的歷史教育突出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遭受的各種屈辱,這固然有助於培養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但同時也銷蝕了中國下一代的文化自信。
2、其次,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偏重介紹西方的先進經驗。這讓中國社會取得巨大進步,但同時也將西方發達國家塑造為楷模,並深深嵌入中國人的深層心理意識,成為滋生崇洋媚外心理的土壤。
3、再次,製造和傳播德國神話既能宣洩對當前現實的不滿,還能通過指明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增強個體存在的現實感和社會參與感。
二、德國確實是個優秀的國家,符合喜歡尋找榜樣的中國人的口味。
1、德國沒有美國充當世界警察所帶來的政治累贅,也因為深刻反省二戰罪行清除了納粹歷史的包袱。嚴謹、認真、誠實、可靠、守時、講求秩序和原則等國民性格讓德國人深受歡迎。
2、德國人在哲學(康德)、文學(歌德)、社會學(韋伯)、科學(愛因斯坦)、教育(洪堡)、音樂(貝多芬)、運動(足球)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企業(賓士)在全球提供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等,幫助德國贏得世人尊重。在2014年BBC的全球民意調查中,德國被評為「對世界具有最積極影響的國家」。
中國固然需要自我批判的精神。但是,中國不應該繼續塑造甚至編造西方神話來自我矮化,這不僅不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和革新,反而容易讓國人繼續在心理意識上甘為西方的附庸。隨著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逐漸從邊緣走入中心,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拋棄西方比中國好,重建文化自信。
Ⅳ 德國人嚴謹、一絲不苟、守時的特點,對於德國國家民族發展有什麼影響
嚴謹、一絲不苟是進行科技研發和提高產品質量的必備因素,特別是在機械,電子等領域,所以知道咱們國家為什麼這么落後了吧!
Ⅵ 德國人的優點有哪些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註: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周圍環境的改變,傳統的德國風俗也隨之有所變化,年輕的一代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過老一代的,大部分的德國人還是從本質上遵循著這些風俗習慣的。大家在接觸德國人的時候,也會接觸到老一代的典型德國人和現在的德國年輕人的差別。
Ⅶ 德國人的特點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從自身做起,愛護環境,懂得謙讓,注重紀律、守規...其實只要做到《弟子規》的內容就可以。
(7)德國人對人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在國籍上,德國人指的是擁有德國國籍的人在族群上,德國人可以包括以下幾個特徵:和德意志文化有關聯以德語為第一語言德意志裔人:祖先來自德國或是曾經屬於德國的地區者。
德國出生的知名人士:
哲學:黑格爾,馬克思(德裔猶太人),恩格斯(德國容克族叛族者),康德,尼采
政治:西西公主,喬治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阿登納,俾斯麥,默克爾
經濟:卡爾·本茨,費迪南德·保時捷,維爾納·馮·西門子,梅耶·羅斯柴爾德,卡爾·蔡司,羅伯特·博世,埃米爾·貝利納(唱片之父,百代EMI創始人),保羅·路透,賽奧·阿爾布萊希特兄弟,阿道夫·達斯勒
文學:歌德,席勒,格林,海涅
宗教:馬丁路德
音樂:貝多芬,巴赫,Enigma(英格瑪),ZEDD,David Garrett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在德國,公交車有著嚴格的發車時刻表,每條線路根據具體情況,發車間隔5~30分鍾不等,公交車晚點一般不會超過1分鍾。待人誠懇,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
德國人很少亂扔垃圾,因為他們知道環境的重要性,即便身在外國,他們也多數如此。一個故事非常有名,一個中國人和一個德國人在中國爬山,由於沒找到垃圾箱,這個德國人拿著自己的冰糕棍一路走下山,找到了一個垃圾桶後才扔掉。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德國家庭平均每月花在吃飯上的錢(包括飲料和煙、酒)只佔凈收入的14.3%。德國人去別人家造訪帶很簡單的禮物:一瓶酒、一板巧克力、一本書或者一束花……價值從幾歐元到幾十歐元不等。
德國人的消費比較個性化,並不相互攀比。追時尚的人首先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品牌,而不會輕易受他人的影響或跟大牌明星看齊。所以在德國人身上,你不會看到很多LV手包或奢華的手錶。
德國的人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時,上車時沒人查票,買票、檢票全憑自覺。德國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已有多年,廢紙、玻璃瓶、塑料包裝和生活垃圾都分別傾倒在外觀顏色不同的垃圾箱里。
經常見到有人提著一大堆廢瓶,一一扔進相應的垃圾箱,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扔了之。行人過街時,即便無車駛過,也仍規規矩矩地等在路邊,直到綠燈亮時才起步。聽音樂會,樂隊指揮的指揮棒一揮起,全場傾刻之間變得鴉雀無聲。
Ⅷ 想了解德國的一切,德國人都有什麼特點
德國人的特點是勤奮、自信。嚴於律己的德國人很講究形式和准時,公私事宜必須事先約定時間並准時赴約。
未經預先約定想與德國人會面,是辦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遲約會或取消約會的話,一定要打電話通知對方。否則,不僅失禮,也被認為是對其的莫大侮辱。 德國人工作中講求效率,注重紀律,一絲不苟。
在業餘生活中社交活動繁多。有招待會,雞尾酒會,冷餐會,舞會等。此外,德國人酷愛旅遊,尤其是在冬夏兩季。旅遊歸來後,喜歡聚集到朋友家中,設宴洗塵。
德國人是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歸屬",甚至連每一樣東西也都有其"合適"的位置。外國人在德國旅遊。第一個感覺是那裡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志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德國人出現在公開場合以及與人交往時,講究舉止端莊,對人敬重適度,事事循規蹈矩。俗話說:各地有各地風俗,德國當然也不例外。過去德國人把「作客」分為禮節性訪問,告別訪問、致謝訪問、回訪、就職訪問、留宿作客和未婚妻作客等等。後來有人還發現了先生作客和女士作客兩種。首次接觸性的作客,一刻鍾或半小時已經夠了。客人不帶什麼禮品,花束也不帶,主人也不招待什麼。作客的最佳時間是晚上6點到6點半,或者是中午將近12點鍾。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訪者。
在德國,用餐有很多規矩,像樣的用餐總要先喝點開胃酒。不管是在飯店裡還是在家裡掌勺,德國人總愛來點苦味的開胃酒,所有客人認識後,大家先圍在一起站著聊聊天,講些無關緊要的和輕松愉快的事情,因為美酒佳餚需要有良好的氣氛。入席時,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幫助女的移動座椅 。要將身子挺直、放鬆、雙腳踏在地上,不要多動。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時,方可用餐。
德國人送禮比較實惠,送東西都有所緣由,如生日、訂婚、結婚等。客人只帶點小東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製作的東西。被喻為「小小禮物,滋吞友誼」的美號。
德國全年法定節假日有:新年(1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耶酥開天節(復活節後的第七個星期日);德國統一日(10月3日);懺悔節(11月);聖誕節(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節(每年9月最後一周
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頒布日(5月23日)。 遊客應注意,聖誕節,復活節前後兩周勿訪。
Ⅸ 德國收留了那麼多難民,難民對德國本國人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德國收留了那麼多難民,對德國當地的居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影響,危險系數會大大提升,提高了犯罪案率、經濟能力也會倒退。其實收留難民是一件好事來的,但也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來慎重考慮,不能單單為了幫助難民而犧牲本國人民,這樣只會引起民憤。德國一直都是個難民收留數最高的國家,每每有什麼大事發生,德國總是會有第一個出現收留難民的新聞。
三、本國人的失業率會升高。
難民對於找工作沒有多大的要求,頂多就要吃有吃有住就行了,對於薪資上不會有太高的要求。這就會讓一些商家辭退掉那些原本高薪資的人員,從來來聘請這些低價勞動力的難民。
德國是有了一個好的面子了,但是吃虧的就是本國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