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1各國軍費開支,佔GDP比例多少
10、義大利
2010年軍費支出:370億美元(估計值)
2001-2010年變化:-5.8%(估計值)
佔GDP比例:1.8%(估計值)
義大利2010年的軍費支出為世界第十,其軍費從2010年到現在下降了5.8%,是這份名單上所有國家中下降最多的。根據一個義大利非盈利組織國際事務機構所說,原因之一是志願兵數量遭到削減。義大利的國防預算今年可能進一步減少,以減少國家債務。
9、印度
2010年軍費支出:413億美元
2001-2010年變化:54.3%
佔GDP比例:2.7%
印度國防支出居亞洲第五,世界第九。該國2009年到2010年軍費經歷了最大的絕對減少,比上年減少了10億美元。這個減少長期看來不算太多,因為印度二月份將軍費增加了11.6%。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回應中國和巴基斯坦增長的軍事力量。
8、德國
2010年軍費支出:452億美元(估計值)
2001-2010年變化:-2.7%(估計值)
佔GDP比例:1.3%(估計值)
盡管德國的軍費支出是世界最多的一個,其軍事支出佔GDP的比例僅為1.3%。和其他國家相比,這是相當低的。事實上,在德國國防部建議,關閉幾個軍事基地以及把軍隊數量從25萬削減到19萬後,這個比例是這份名單上的國家中的第二低。
7、沙烏地阿拉伯
2010年軍費支出:452億美元
2001-2010年變化:63%
佔GDP比例:10.4%
考慮到該國的經濟規模,沙烏地阿拉伯的國防支出水平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該國2010年453億美元的國防支出占其GDP是10.4%;這個數字是這個名單上任何國家的兩倍還多。沙特從2009年到2010年的軍事支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長,它在中東有最大規模的絕對增長,為160億美元。
6、日本
2010年軍費支出:545億美元
2001-2010年變化:-1.7%(估計值)
佔GDP比例:1%
自1967年以來,日本就將軍費支出維持在GDP的1%。因此,軍費支出的規模依賴於其經濟規模。根據政策研究所的資料,盡管整個東亞的軍費支出過去十年增加了55%還多,日本的軍費僅增長了1.7%。
5、俄羅斯
2010年軍費支出:587億美元(估計值)
2001-2010年變化:82.4%
佔GDP比例:4%(估計值)
盡管,俄羅斯2009年到2010年軍費支出下降了1.4%,在過去十年它的軍費增長了82.4%。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俄羅斯計劃從現在到2020年支出6500億美元用於國防。據俄羅斯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說,這些資金將用於現代化該國的武裝力量。目前,該國嚴重依賴冷戰時期建立的核武庫。
4、法國
2010年軍費支出:593億美元
2001-2010年變化:3.3%
佔GDP比例:2.3%
盡管法國的國防支出在過去十年增長了3.3%,其2009年到2010年國防支出下降了驚人的8.4%;這是這份名單里下降最大的,主要是由於全球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在歐洲尤其嚴重,法國受到了嚴重打擊。這使得薩科奇政府大量削減支出控制財政赤字。
3、英國
2010年軍費支出:596億美元
2001-2010年變化:21.9%
佔GDP比例:2.7%
英國2010年的國防支出超過了法國。盡管過去十年增長了21.9%,英國2009年到2010年國防支出下降了0.8%,該數字可能在2011年減少更多。2010年晚些時候,保守黨首相戴維-卡梅倫宣布英國將削減國防支出,包括削減1萬7千軍隊,來降低債務。該國將會更多的關注包括反恐單位在內的特種部隊。
2、中國
2010年軍費支出:1190億美元(估計值)
2001-2010年變化:189%
佔GDP比例:2.1%(估計)
中國2010年軍費為世界第二,且該數字增長迅速。該國2001年到2010年軍費增長了189%,這是該名單上任何國家的兩倍還多。2009年不景氣的經濟使得2009-10年增長僅為3.8%,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中國2011年軍費將增長12.7%。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分析家認為中國的國防支出高於該國所報道的數字。
註:2010年3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李肇星宣布2010年中國軍費為5321億元,合849億美元。
1、美國
2010年軍費支出:6980億美元
2001-2010年變化:81.3%
佔GDP比例:4.8%
美國2010年的國防支出略低於7000億美元,是該名單上所有國家的軍費支出總和還多。軍費佔GDP比例十年間從3.1%增長到了4.8%。根據可靠軍費支出數據,這是中東之外比例最高的。盡管美國高額財政赤字,軍事支出似乎不會被政治人物修改。正如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所說:「奧巴馬2012財年預算宣布了一個非安全相關任意增長的五年凍結,但是軍事支出和其他安全相關支出,如情報和本土安全不在此列。
Ⅱ 關於德軍營房保障的問題,誰有材料,急。。。需要2W字....如果好的話。。。我給你充50塊錢電話費....
軍人住房
(一)、營區宿舍。按規定享受住宿,並每周在營區內住4晚以上的軍人,均可擁有1.5個單元、合6.75平方米的宿舍,4名軍人合住的集體宿舍房間應為27平方米。士官可擁有13.5平方米的單人房間,軍士長、少中尉居住單間面積為27平方米。凡已婚或年過25歲以上及軍銜較高或獲准在家居住的軍人,在營房內可擁有2.25平方米放置裝具的地方。
(二)住房救濟。已婚或年過25歲的軍人或文職人員,由於按規定不能住營區宿舍可享受救濟住房。住房面積大小與軍銜無關,取決於應照顧的家庭成員人數。家庭成員從1到6人的住房面積標准分別是50、62、82、94、108和126平方米,6人以上每增加1人相應增加15平方米。救濟房沒有標准設計圖標,是私人投資者自行設施。軍人和文職人員用工資支付房租和雜費。只有部分軍人和文職工人員能享受救濟房,大多數人還是在房市租房。如因駐地房價因素而房租超過本人工資18%,多出部分由軍隊酌情支付。軍人在赴危機和緊張地區完成任務時,其家屬可繼續享用原住房。
德國領導人十分重視聯邦軍人的社會保障問題。規定軍人社會保障的法律和財經問題的基本文件有聯邦德國憲法、《軍人地位法》、《國家公務員報酬法》等。
80年代以來,軍人維持費一直是德國國防部經費分配中的優先項目(1997年佔到32%)。從90年代初開始,戰斗訓練和物質技術保障經費通常占第二位(1997年佔到22%),文職人員維持費占第三位(20%)。與此同時,武器裝備購置費大大下降(從1985年的23.9%降到1997年的11%)。科學研究和設計試驗經費一直穩定,1997年佔7%。軍事設施建設和其他項目的經費占國防部預算的4%~5%。1985年至1997年期間,與軍隊技術裝備費和軍事項目建設費相比,經常項目的支出(人員維持費、戰斗訓練和物質技術保障費)超常增長,前者由55.5%下降到21.8%,後者由62.2%增長到75.7%。
在軍隊裁員的情況下(1991年兩德合並時軍隊總員額為155.5萬人,2000年減少到34萬人),軍人維持費大大增加。這首先是因為德國國防部領導人努力使服兵役有更大的吸引力。上述專門計劃旨在改善所有軍人的物質狀況,完善服役條件,改善營房設施。為軍人向私人租房的費用,以及軍人退休補助金、超期服役士兵補助金的數額都有增加。
德國領導人搞好軍人社會保障工作的基本方針是:提高軍人及其家屬的物質保障水平,包括完善軍人的保險制度,使服兵役人道主義化,提高軍人的法律保護水平,為退役軍人提供各種優待。德軍領導人把軍人及其家屬的物質保障看作軍人社會保障的最重要方面。盡管近些年來國防部的預算在削減,用於軍人支出的項目卻要求增加撥款。聯邦政府決定從1997年3月1日起,軍人工資增加1.3%。為補償物價上漲,軍人每年都增加工資。1997年9月1日起,德國東部地區的軍人工資增加1%,使其達到西部地區軍人工資的85%。
除工資外,所有軍人還領取各種補貼:家庭贍養補貼(數額取決於孩子數量和配偶就業情況),演習和出差晝夜補貼,履行特別重要的職責和在復雜條件下工作的補貼,節假日執勤補貼,租房和開私車辦公事補貼,聖誕節一次性補貼和休假補貼。
飛行員、空降兵、航空調度勤務人員、潛艇乘員、潛水員和其他在特殊條件下執勤的軍人,每個月發給補充津貼。這些津貼大大增加了軍人的月收入,其數額往往超過基本工資。
德國軍人交納保險費享受優惠,軍官的退休保險和社會保險個人不交費。按照物質保障法的規定,預備役和退役軍官領取退休金,其數額根據原先擔任的職務和服役年限確定。此外,他們及其家屬有權享受免費醫療。
合同制軍人在轉為預備役以後的一定時期內,根據服役年限領取過渡性的補助金(相當於其薪金的75%):服役4~6年的領取半年,6~8年的領取1年,8~12年的領取1.5年,12年以上的領取3年。服役期間,合同制軍人免交退休保險費。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合同期太短),退休保險費自理。此外,合同制軍人有權享受免費醫療,直到退役後領取過渡性補助金期限滿為止。
入伍前交保險費的定期服役軍人,由國家代交保險費。服役期滿而沒有勞動能力的,可在居住地向保險機構提出發放補助金的書面申請。
服役人道主義化是軍人社會保障的重要方面。由於「聯邦軍人協會」的努力,規定服役程序的標准文件經常進行必要的修改。90年代初,德國政府制定了旨在提高軍人職業聲譽和威望的專門計劃,並每年為此撥出4億馬克。
軍人自己也建立各種基金,物質援助基金會就是其中之一。該基金會的主要經費來源是各兵團、部隊、軍事院校的自願捐款。1957年以來,基金會對3.5萬名軍人提供了物質援助。
德軍領導人始終注意改善軍人的服役條件,大部分軍人都在駐地附近服役,有權在執勤以外的時間自由離開部隊駐地。此外,軍人還不從事事務性工作,這些工作僱用專門人員完成。
軍人的法律保護是其社會保障的重要方面之一。法律問題專家和顧問、國家軍法檢察官和法律教師,始終關注著聯邦法律在聯邦軍內的執行。在全軍師一級管理機關工作的約有2100名獨立的法律顧問。每個軍人都可以對指揮官的違法行為進行控訴。軍人可以將自己的上訴書呈交上級首長審議,或者送交軍事紀律法庭。如果軍人對裁決不滿意,有權在1個月內向聯邦行政法庭上訴。
定期服役軍人能夠以同首長、法律問題專家和其他人談話的形式得到法律咨詢。聯邦議院的國防問題代表也對法律在部隊的執行情況實施監督。
對軍人的關心也是軍人社會保障的重要方面。軍人入伍前的工作崗位予以保留。初級培訓班結束以後,軍人可以在業余時間接受各種院校的函授教育。合同制軍人能夠在軍隊院校學習新的專業,或者獲得地方大學文憑。在此情況下,他們支付的學習費用可以得到部分補償。
退役軍人可以得到就業方面的幫助。為了鼓勵年輕人服役,德國的大公司通常只召收在軍隊服過役的人到公司工作。
此外,《軍人服役期間保留其原有工作崗位法》禁止在兩年內解僱到軍隊服役的人。如果服役和集訓提前結束,而僱主已僱用了新人,則一個職位要支付兩人的工資,損失部分由國家補償。同時,僱主不能解除原先與服役軍人簽訂的合同。
聯邦軍領導人十分重視因編制縮減而退役或提前退役的軍人的社會保障。在武裝力量裁員的過程中,約有7000名軍官因達到退休年齡而退役。按照國防部的計劃,年齡48~50歲並願意提前退役的軍人,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並可以得到1.2萬馬克(6818美元)的一次性補助金。
德國軍人的薪金根據聯邦《公務員報酬法》確定。軍人薪金包括基本工資、地區補貼和各種補貼和津貼。
軍人的月基本工資由軍人軍銜和服役年限的工資等級類別確定。每種軍銜都有與服役年限相適應的最低和最高薪金額(見下表)表略。基本工資通常每2年(達到最高薪金額除外)增加一次。地區補貼根據工資率確定,並考慮到軍人的生活條件和家庭狀況。孩子多於1個的軍人家庭,每個孩子增發134馬克(76美元)。
根據服役和履行職責的不同特點,軍人有各種補貼:
圓滿履行職責的職務補貼:三等兵~一級軍士長38美元,中尉~少校57美元;
野外補貼:57美元;
加班補貼:57美元;
節假日和夜間執勤補貼;每小時0.42~0.77美元;
空軍人員補貼:職務補貼:噴氣式戰斗機飛行員256美元,噴氣式飛機、活塞式飛機和直升機飛行員204美元,其他飛機乘員164美元;飛行補貼:噴氣式飛行員341美元,其他飛機飛行員273美元,其他乘員216美元,訓練飛行136美元;飛行安全勤務人員補貼114~170美元;噴氣式飛機技術勤務人員補貼17~45美元;
海軍人員補貼:水面艦只人員補貼26~90美元,潛艇人員補貼26~230美元;
空降兵補貼:128美元。
除此之外的其他補貼有:每年一次性津貼,數額為本人一個月的工資,發放對象是軍官和合同制軍人;孩子補助金,數額根據聯邦《孩子補助金法》確定;休假補貼,300~450馬克(170~255美元);合同制軍人執勤月補貼,13~26馬克(7~15美元);乘坐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補貼;到期末晉升軍銜補貼,49~292馬克(28~166美元)。
此外,軍官和合同制軍人有權得到出差補貼和到新地點服役的途中補貼。軍人家屬生孩子、死亡或生病時,可以得到物質援助。
軍人退役時,可領取退休補助金。軍人不是因個人過錯而提前退役,也可領取退休補助金。退休補助金包括失去工作崗位補償金、一次性物質補助金和年度一次性獎金(即「第13個月工資」)。轉入預備役的軍人未找到工作期間,可根據服役年限在6~36個月內領取補償金,數額為其最後一個月工資的75%加地區補助。
軍人一次性物質援助金的數額取決於服役年限並免交所得稅。服役時間少於4年的,不發補償金,發1個月工資額的物質援助金;服役4~5年的,發6個月工資額的補償金和4個月工資額的物質援助金。
軍人免費領取軍服。軍官和合同制軍人有權不領實物而領服裝費,數額為600馬克(341美元)。
軍人有權在武裝力量醫療機構得到免費醫療。
服役10年以上,或者服役期間喪失勞動能力的軍官,可領取退休金。退休金數額根據基本工資、職務補貼和住房補貼計算。服役10年的預備役軍人,其最低退休金占其基本工資、職務補貼和住房補貼的35%。服役超過10年而不到25年的,每年再增加2%,25年以上的每年再增加1%。退休金的最高額不得超過服役最後一個月薪金的75%。
軍官退役後可領取退休金。達到規定服役年齡的退役軍人,還可領取一次性補助金,數額為1.2萬馬克(6818美元)。此外,在退役的3個月內,還可得到最後一個月平均工資額的補助金。
退役軍官的退休金根據其薪金和服役年限計算,最高不超過最後一個月工資的75%。
德國聯邦軍十分重視改善軍人的社會生活條件。定期服役軍人住營房,2~6人一間房(平均每人4.5平米),沒有自己房子的合同制文職人員在頭15個月住集體宿舍。以後有家的軍人可以分到私房或公房。軍官也住公寓或私房。
為改善軍人的生活條件,計劃2005年前對聯邦軍的營房加以改建,對住宅樓和輔助設施進行裝修,同時將每人的住房面積從4.5平米增加到6.75平米。
按照計劃,將顯著改善所有軍人的居住和生活條件。目前士兵4~8個人住27平米的房間,二級下士住13.5平米的單間,中士住20平米的單間。將來所有軍人都住設施齊全、面積36平米的兩套間單元房。一個房間(13平米)住4個士兵,或2個二級下士,或1個中士,或1個軍官。另一個房間可用作接待室或工作間。
根據《軍人法律地位法》,每個軍人都有權在服役當地得到住房保障。為落實該法,國防部利用聯邦所有的住房(即國家住房,由建設部修建,財政部集中撥款)和國防部所有的住房,以及向國有公司、房地產公司和私有公司租賃(租期10~25年)來實施軍人的住房保障。
在德國,政府各部都執行每個家庭成員(包括嬰兒)1間房的住房標准。指揮官(營長以上)多1間辦公用房,按照德國的建築標准,兩套間房為60平米,三套間房82平米,四套間房94平米,五套間房106平米。軍人房費依靠國家預算實行優惠。
軍人調到新的服役地點,根據其要求和現行標准提供住房。如果軍隊不能保障住房,則發錢讓其租房,數額為每月620馬克(322美元),但3年的總額不得超過22300馬克(12670美元)。通常一年內能提供住房。
合同期滿而轉入預備役的軍人,有權租住服役期間使用的住房。在聯邦軍服役20年以上和已到年齡而退休的軍人,仍保留租房的房費優惠權。實際上,軍人在服役期間一般都已為自己買房,因此幾乎所有轉入預備役的軍人都交出國防部提供的住房。
德國聯邦軍的軍官分為骨幹軍官(服役年齡41~60歲)和合同制軍官(合同服役12~15年)。骨幹軍官和服役期不少於12年的合同制軍官,有權在聯邦軍教育系統學習地方專業知識。他們都要接受下列預先培訓:陸軍軍官——3個月的初級軍事訓練,兵種學校6個月的預提軍官集訓,15~27個月的部隊實習;空軍軍官——3個月的初級軍事訓練,航空飛行團3個月的軍官集訓,空軍學校7個半月的軍官集訓,部隊1個半月的訓練和3個月的實習;海軍軍官——3個月的初級軍事訓練,2個月的海上訓練,海軍學校2個月的技術訓練、4個月的軍官集訓,4個月的訓練船實習。
為了創造吸引人才到軍隊服役的條件和保護軍人利益,國防部保證軍官和合同制軍官(服役12~15年)都能在德國的一所大學免費學習地方專業知識,學期一般為3~4年。
Ⅲ 為什麼日本要向美國上繳天價保護費,而德國拒絕提高軍費支出
因為日本現在還被美國牢牢控制著,不得不繳納天價保護費,而德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正常的獨立國家,所以德國是有權利拒絕提高軍費支出的。
二戰結束後的德國被強國瓜分了很多的領土,並且當時的納粹已經全部消滅。德國經過戰後和其他國家都已經清算清楚,並且由於改造良好也得到了鄰國的和世界的原諒,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正常國家。
德國的軍隊和憲法都是獨立和正常的,他們是有自己的選擇權,是不用靠其他的國家來保護和挾持的,是自己可以做主的,是可以拒絕提高高軍費支出的。
Ⅳ 德國軍事實力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德國的軍事實力還是不如中國的,下面的幾點優勢將抵消德國的一切優勢;
第一:我們的軍隊的軍工體系要遠比德國更加健全,不僅僅是在戰略武器上,還有常規武器上,雖然德國在某些方面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技術,但是在一些關鍵方面卻還需要與其他的國家相配合[不代表它不能研發成功,但是在單純的研發速度上是不會有中國快的(國家的人才技術儲備方面)];
第二:作戰裝備的規模方面是遠不如中國的,即使中國的一線武備沒有德國軍隊的技術裝備先進,但是數量上的優勢遠要超過技術上的優勢[這是指德軍的一線最先進的裝備僅僅是中國的裝備的30%左右,在陸軍方面上是這樣的(比如德國一線的主戰坦克僅僅是800多輛的豹2系列,而豹1已經不算是一線主戰坦克,中國的99也有200輛以上,96據傳聞已經有了1500輛,而59D恐怕也有2000輛以上,這樣德國即使算上豹1,恐怕德國的裝甲部隊很難與中國的裝甲部隊抗衡),有些差別的就是海軍(作戰實力恐怕除了潛艇就沒有可以和中國相抗衡的)和空軍(一線部隊的先進程度也不比中國先進,而數量上遠沒有中國的多),而作為大國標志的戰略武器則是德國所沒有的,在這一點上中國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第三:作戰持久力方面上德國就遠不如中國,二戰就是一個
最明顯的例子,這一點將是無可厚非的了,中國現在的相對狀態要比當時的蘇聯要好的多,既然蘇聯能夠擊敗德軍,中國也可以擊敗德國;
可能說的不好,權當拋磚引玉了。
Ⅳ 現代德國軍事力量怎麼樣
國防費478億馬克,約合231億美元(2001年國防預算)。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32.1萬人。
預備役部隊
34.47萬人,其中陸軍27.6萬人、海軍0.87萬人、空軍6萬人。
准軍事部隊
2.465萬人,其中聯邦邊防警察2.41萬人、海岸警衛隊550人。
全國共有軍事基地734處。
簡史
規模
國防政策
冷戰結束和德國統一後,德國的安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已從原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前線國家」變成了安全系數大為增加的歐洲的中心。由於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德國的鄰國除了友鄰就是盟國,德國已不再面臨直接的外來威脅。從內部環境看,德國的統一使其綜合國力劇增,人口在歐洲僅次於俄國,經濟實力首屈一指。但德國認為,目前國際形勢依然動盪不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歐洲及其邊緣地區,由於存在政治、經濟、社會、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領土糾紛,發生地區性危機和沖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沖突呈上升勢頭;原蘇聯地區的動亂以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仍對德國構成「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核、生、化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遠程運載工具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擴散,對德國的安全利益構成了新的威脅;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各地區爆發局部戰爭和沖突的可能性有增無減,使德國面臨著難以預測的"危險"。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德國對國防政策進行了全面調整,其謀求目標已開始跨越「國界」,從過去的謀求生存並為最終實現德國統一創造條件,轉為著眼於承擔未來歐洲和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責任。總的看來,德國國防政策主要是為實現世界政治大國的總目標服務。其戰略是:
(1)繼續依靠北約集體防禦,並藉助北約東擴維護自身安全。
(2)積極推進歐盟一體化進程,並藉助在地緣政治和歷史淵源上的優勢,擴大在東歐和獨聯體國家的影響,最終實現東西歐融合,建立以歐盟為核心的全歐安全秩序。
(3)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躋身世界政治大國行列,力圖在維護歐洲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軍事戰略
德國統一後,根據歐洲戰略形勢的變化,對軍事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從原來主要依賴北約核威懾來對付歐洲的大規模戰爭,轉變為投入常規力量同盟國一起「處理」歐洲的局部危機和對付局部戰爭,特別是重視通過控制局部性沖突達到確保本國安全和歐洲穩定的目的。其要點是:
(1)在軍事戰略思想方面,從過去主要針對蘇聯、華約集團的「前沿防禦」轉為准備以對付各種危機為主的「多方位防禦」。
(2)在軍事部署方面,由過去的「前沿部署體系」改為「均衡兵力部署」。
(3)在作戰方針上,由過去對付可能在德國本土發生的大規模戰爭轉而應付在歐洲及其邊緣地區可能發生的局部沖突。
相關的國防立法,軍隊節日
兵役制度
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為10個月。各級軍官最高服役年限,將官為60歲,上校為58歲,中校為56歲,少校為54歲,尉官為52歲。
軍銜
分5等24級:將官4級(上將、中將、少將、准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7級(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二級下士、一級下士),兵6級(五等兵、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列兵)。
德國的建軍節為11月12日,但一般不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各軍種均無自己單獨的節日
武裝力量組成陸軍
陸軍
22.11萬人。編有3個軍部、1個空中機動部隊司令部(師級)、7個作戰師、1個獨立軍區司令部(師級)、22個現役旅、4個架子旅、1個特種部隊司令部(旅級)、27個防區(旅級)。
主戰坦克:「豹」1型1033輛、「豹」2型1782輛。
步兵戰車:「黃鼠狼」A2/A3型2120輛、「小鼬鼠」型133輛。
裝甲偵察車:「山貓」SPz-2型409輛、「狐」TPz-1型114輛。
裝甲輸送車:「狐」TPz-1型917輛、M-113型2109輛。
牽引炮:105毫米161門、155毫米192門。
自行炮:155毫米621門。
火箭炮:110毫米78門、227毫米154門。
追擊炮:120毫米909門。
反坦克導彈:「米蘭」型1606具、「陶」型210具、「霍特」型157具。
高炮:20毫米1145門、35毫米「獵豹」型自行高炮380門。
地空導彈:「羅蘭」SP型143部。
反坦克直升機:PAH-1型204架。
運輸直升機:UH-ID型145架、CH-53G型108架。
聯絡直升機:t30-105M型95架、「雲雀」Ⅱ型40架。
陸軍主要部署在北德平原和中部地區。
海軍
海軍
2.66萬人。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5個分艦隊和1個海軍航空兵師。
潛艇:206/206A級12艘、205級2艘。
驅逐艦:「呂特晏斯」級2艘。
護衛艦:「不來梅」級8艘、「布蘭,登堡」級4艘。
導彈攻擊快艇:「信天翁」(143)級10艘、「獵豹」(143A)級10艘、「虎」(148)級8艘。
水雷艦艇:「哈默爾恩」(343)級10艘、「三駕馬車」(351)級4艘、「林道」改裝(331)級3艘、「弗蘭肯塔爾」(332)級12艘、「弗勞恩洛布」394級5艘、無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機械化登陸艇:5艘。
各級供應補給艦45艘。
海軍航空兵 4200人,裝備作戰飛機67架,其中「狂風」型戰斗機50架,「大西洋」型海上偵察反潛機10架;直升機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機22架,「海山貓」型艦載直升機17架。
海軍部署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區域。
空軍
空軍
7.33萬人。編有10個戰斗機聯隊、6個防空導彈聯隊、3個空中運輸聯隊、2個通信團、2個雷達指揮團和6個供應團。
作戰飛機457架。
攻擊/戰斗機:F-4F型149架、「狂風」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
運輸機:C-160型84架、A-310型7架,圖-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
運輸直升機: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
空軍重點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區。
地空導彈:「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羅蘭」型89部、「愛國者」型36部。
輔助力量組成組織結構
指揮體制德國《基本法》規定,聯邦總理為戰時軍隊的最高統帥。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聯邦安全委員會,成員有聯邦總理、聯邦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內政部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和總理府特別任務部長等,由聯邦總理任主席。國防部為政府中的一個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國防部長在和平時期是軍隊的最高首長,根據聯邦總理提出的政策方針,負責領導和管理陸、海、空三軍,並通過軍種監察長對部隊實施指揮。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聯邦國防軍總監察長是全軍第一軍人和政府的首席軍事顧問,主要負責制定國防總體方案、建軍規劃等工作。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為總監察長的辦事機構,總監察長通過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對全軍實施業務領導。陸、海、空軍軍種監察長是本軍種的最高指揮官,負責本軍種部隊的戰備訓練和行政管理,參與制定和實施國防總體方案。平時,國防部長在軍隊勤務方面通過軍種監察長實施對部隊的指揮,在行政和專業事務方面則通過國防部各職能部門和總監察長對部隊實施領導。戰時,全軍指揮權由國防部長移交聯邦總理
這是我復制的,願意給分就給吧,不給我不介意的
Ⅵ 世界各國軍事開支有多少呢
2005世界各國軍費開支!!
1 United States(美國) $399.1 Billion (單位:十億美元)
在2004財年美國軍費中,用於軍人日常開支的費用為985億美元,作戰和維持經費為1159億美元,而采購包括F-22「猛禽」戰斗機、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C-17運輸機,以及各類精確制導武器在內的先進武器裝備也將花去美國納稅人將近750億美元。此外,為了保證美軍新一代F-35戰斗機,以及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等技術研發項目的順利進行,五角大樓還提供了超過650億美元的資金。
2 Russia(俄羅斯)* $65.0 (單位:十億美元)
3 China(中國)* $47.0 (單位:十億美元)
4 Japan(日本) $42.6 (單位:十億美元)
5 United Kingdom(英國)$38.4 (單位:十億美元)
6 France(法國) $29.5 (單位:十億美元)
7 Germany(德國) $24.9 (單位:十億美元)
8 Saudi Arabia(沙烏地阿拉伯) $21.3 (單位:十億美元)
9 Italy(義大利) $19.4 (單位:十億美元)
10 India(印度) $15.6 (單位:十億美元)
11 South Korea韓國 $14.1 (單位:十億美元)
12 Brazil巴西* $10.5 (單位:十億美元)
13 Israel 以色列 $9.4 (單位:十億美元)
14 Spain西班牙 $8.4 (單位:十億美元)
15 Australia澳洲 $7.6 (單位:十億美元)
16 Canada(加拿大) $7.6 (單位:十億美元)
17 Taiwan(中國台灣) $7.0 (單位:十億美元)
18 Netherlands荷蘭 $6.6 (單位:十億美元)
19 Turkey土耳其 $5.8 (單位:十億美元)
20 Singapore 新加坡 $4.8 (單位:十億美元)
21 Sweden瑞典 $4.5 (單位:十億美元)
22 Iran伊朗王國 $4.1 (單位:十億美元)
23 Kuwait 科威特$3.9 (單位:十億美元)
24 Norway挪威 $3.8 (單位:十億美元)
25 Greece希臘 $3.5 (單位:十億美元)
26 Poland波蘭 $3.5 (單位:十億美元)
27 Argentina阿根廷* $3.3 (單位:十億美元)
28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3.1 (單位:十億美元)
29 Egypt埃及 $3.0 (單位:十億美元)
30 Belgium比利時 $2.7 (單位:十億美元)
31 Pakistan* 巴基斯坦$2.6 (單位:十億美元)
32 Denmark丹麥$2.4 (單位:十億美元)
33 Vietnam 越南$2.4 (單位:十億美元)
34 Colombia哥倫比亞 $1.7 (單位:十億美元)
35 Czech Republic 捷克$1.6 (單位:十億美元)
36 Iraq伊拉克* $1.4 (單位:十億美元)
37 North Korea朝鮮 $1.4 (單位:十億美元)
38 Philippines菲律賓共和國 $1.4 (單位:十億美元)
39 Portugal葡萄牙 $1.3 (單位:十億美元)
40 Libya利比亞* $1.2 (單位:十億美元)
41 Hungary 匈牙利 $1.1 (單位:十億美元)
42 Syria 敘利亞共和國$1.0 (單位:十億美元)
43 Cuba古巴* $0.8 (單位:十億美元)
44 Sudan蘇丹* $0.6 (單位:十億美元)
45 Yugoslavia南斯拉夫 $0.7(單位:十億美元)
46 Luxembourg盧森堡 $0.2 (單位:十億美元)
有*的是CDI估計數字.
Ⅶ 二戰中,德國一共投入了多少軍隊東西線各多少
德軍前後共有1300萬人(引自《偉大的衛國戰爭》蘇聯)參戰,陣亡大約400萬人左右。軍隊的總規模大約維持在500萬人左右。但您所問的東西線各有多少兵力無法回答。德軍的習慣是這樣的,一支部隊在本土或東普魯士組建完成後,開往東線(1944年前),人員損失慘重,或需要大規模換裝則撤回本土或西線待命。因此,1944年前,有大量野戰部隊被換防到西線休整。1943年後由於盟軍接連在西西里,諾曼底大規模登陸,大量原先在東線編制下的部隊被調往西線,而部分原先在西線休整的部隊被補充到東線。在諾曼底登陸一周後,東西線兵力比大約為9:1.,阿登反擊戰前夕一度到達6:4,之後又急劇下降為8:2。應該說,從41年對蘇戰爭打響,這種換防和部隊調動就沒有停止過。
Ⅷ 全世界軍事費用前五的國家有哪些
美國:5827億
中國:1517億
印度:535億
沙特:509億
俄羅斯:491億
日本:461億
英國:439億
德國:399億
法國:323億
單位:美元
時間:2017年預算
Ⅸ 世界國防開費排名
世界各國2013年軍費開支預算排行榜瑞典智庫公布了軍事預算最高的15個國家的名單:1.美國依然高居首位,為6820億美元,佔美國GDP的4.4%。
2.中國位居第二,為1660億美元,佔GDP的2%。
3.俄羅斯第三,為907億美元,佔GDP的4.4%。
在中國和俄羅斯方面使用的是估測數據,美國方面則是官方統計數據。
4.英國排名第四,為608億美元,佔GDP的2.5%。
5.日本排名第五,為593億美元,佔GDP的1.0%。
世界五強國家軍費總和為10600億美元,佔世界軍事支出的60%。
之後排名第6至第15的國家依次是:
6.法國(589億美元)、
7.沙特(567億美元)、
8.印度(461億美元)、
9.德國(458億美元)、
10.義大利(340億美元)、
11.巴西(331億美元)、
12.韓國(317億美元)、
13.澳大利亞(262億美元)、
14.加拿大(225億美元)、
15.土耳其(182億美元)。
全部15國軍費總和為14300億美元,佔世界軍事支出的82%。
Ⅹ 為什麼日本要向美國上繳天價保護費,而德國卻拒絕提高軍費支出
日本要向美國上繳天價保護費是因為日本是主動投降,而且保留了天皇的體系和國土完整。
目前,德國的政治地位與日本不同。德國已經是一個正常的國家,而日本正試圖使自己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德國和日本雖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國,但在具體問題上卻大不相同。德國被徹底擊敗,其領土被不同的勝利盟國佔領,原始納粹政權被徹底消滅。與日本不同,日本無條件投降。不僅天皇能夠保住它,而且只有少數戰犯受到懲罰,整個日本政治結構得以保存。
因此,如果美國提出增加駐軍費用,日本將盡量滿足美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