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中德國怎麼看美國

二戰中德國怎麼看美國

發布時間:2022-07-24 08:35:50

㈠ 二戰時,德國非常強大,為何得不到美國的支持呢

大家都知道在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便是第2次世界大戰,當時的交戰雙方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一派是以蘇聯、英國為首的同盟國。當時遠在大洋之外的美國,在還沒有參戰之前,德國便在歐洲的戰場上取得了極大的優勢地位,但是當時的美國卻沒有選擇支持德國,反而選擇支持英國和蘇聯為首的同盟國,這讓有一些人感覺到意外,美國怎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很簡單,美國做出這樣的選擇完全是因為利益二字和其他的並沒有什麼關系。

並且德國憑著先進的工業技術以及強大的軍隊,在短時間內橫掃了歐洲大陸,這讓美國感覺如果再這樣下去,德國真的有可能一統歐洲。而一統歐洲的德國,那麼他們的實力也會空前強大,之後如果去進攻美國的話,美國很有可能無法抵擋,所以這時候他們選擇了與蘇聯英國聯合對付德國,害怕的就是德國一統歐洲。畢竟德國一統歐洲後,對於自己的利益有著巨大的威脅,趁現在德國還沒有一統歐洲前將其滅掉,才是美最符合美國利益的。

㈡ 二戰為何德國對美國宣戰,是這個理由嗎

二戰中,德國對美國宣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聯繫到蘇聯,只能這么理解:

(1)德國對美國宣戰是在履行《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第三款:任何一方遭受攻擊,其他方會盡權力協助,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等等。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是1940年9月27日由德國、義大利與日本在德國柏林簽署的。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上述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系,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麼保持中立,要麼兩面受敵。條約補充了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供鏟國際協定》的不足,目的是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而引起的嫌隙。

但到了1941年4月13日,日本正府仍然背著西特勒(以回敬1939年8月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協議),幾乎就在德國進攻蘇聯的前夜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在二戰的關鍵時刻,德國本指望從日本那裡得到支持,卻沒有得到。

(2)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了美國珍珠港,並取得了成功。而德軍當時則正面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軍心所措。次日,德國便對美宣戰,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在於希望此舉能夠換取和促使日本能正式對蘇聯宣戰,從而緩解德國的壓力。但是很顯然,隨著日本把侵略重點放到了(西)太平洋地區,以及美國的參戰,德國的目的根本就沒有達到。

綜上所述,德國深陷蘇聯戰場的僵局不僅始終都沒有因為對美宣戰而被打破,而且反過來,正因為它對美宣戰,促使美國正式介入二戰,並連同其他西方盟國一同開辟了第二戰場,而從加速了德國法錫絲的最終滅亡。

㈢ 二戰時期德國對美國有啥威脅

主要是對北大西洋運輸線的威脅,保證不了這條運輸線的安全美國就無法對和德國進行一線作戰的蘇聯和歐洲其他盟友進行支援了。那樣一旦歐洲陷落,美國恐怕也難自保了,美國將不得已提早派出遠征軍(這就意味著更大的傷亡)。更甚者,美將不得已和德停戰(當然可能性極小)——這些是間接的威脅。同時,德國確實有過直接進攻美國本土的計劃。這樣美國很是擔心——這些是直接的威脅。計劃之所以沒實行,就是因為歐洲的戰局沒像希特勒想的那樣,德軍被困住了。

㈣ 二戰時德國和美國誰更強大

二戰美國要比德國厲害的多,美國在二戰已經建立了超級軍力。

原因如下:二戰美軍是唯一具有全球打擊能力超級軍力,美國可以跨越兩大洋同時出擊,打擊軸心國三國的本土工業、民生系統、資源生產、交通系統,而美國國內舞照跳,馬照跑,好萊塢歌舞昇平。

1、二戰美國是唯一具備全球打擊能力的國歈家。即使在在二戰初期,美國還未重整軍備的第一次反擊,就是以航母+戰略轟炸機,跨越上萬公里,直歈搗日本首都東京,這種打擊意識和氣勢,的確是不是德國這種大歈陸地區性國歈家能夠比擬的。

2、美國二戰開始重整軍備,美軍巔峰時期,一天之內用B29戰略轟炸機群,從塞班島起飛,奔襲3000公里,一天之內用凝固汽油彈,摧毀了日本首都東京(東京距離美國本土上萬公里),東京10萬歈人,想想柏林到莫斯科的距離只有1600公里,就知道美軍這種獨步全球的打擊能力的震撼力有多大了,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並摧毀了日本60多個城市,在歐洲也是與英國一起進行了遠程戰略轟炸,把德國炸成一片人歈間歈地歈獄。

3、美軍擁有強大的海權,美國二戰近150艘航母馳騁大洋,與英國皇家海軍一起,控歈制著全球水道和資源布局。

4、美國能夠跨越大洋發動高難度兩棲作戰,亞洲這邊不用多說,歐洲戰場,先是北非登錄,其後西西里,讓後義大利,最後諾曼底。諾曼底登陸,英美出動5000艘戰艦,12000架飛機,這種實力,再看看當年德國最強盛時期,連個海峽都是過不去的,僅僅出動飛機4000架而已,海軍是個零蛋。北非和歐洲,距離美國本土也要近8000公里遠。

5、強大的摩托化後勤和戰略空運能力,美國軍歈隊全部摩托化,後勤充足,而德軍呢?後勤缺乏,還保留大量馬匹運輸。空中運輸能力每天只有幾百噸,當年保祿斯的第六集歈團軍被圍困,每天必須400噸補給,結果德軍只能空運100噸,導致第6集歈團軍,油料枯竭,彈盡糧絕投降。

美軍在歐洲一天輕歈松2000噸戰略空運,在亞洲越過喜馬拉雅山脈,最多都能達到1600噸一天。這種差距太大,因此世界上殲滅美軍一個師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務,而德軍集歈團軍規模的覆沒比比皆是。

6、二戰美國也是唯一一個同時軍事援助所有盟國的國歈家,可以看出美國雄厚的國力。

二、因此二戰德軍和美軍差距是很大的,一個是區域性軍力,一個是全球性軍力。一個是低端戰力,一個是高端戰力,一個畸形發展,一個全面發展。

1、德軍有最先進的坦歈克,卻沒有全摩托化後勤體歈系,也沒有相應的現代化後勤體歈系和考慮,甚至無法保證遠在2000公里范圍內的軍歈隊的基本冬季裝備,而美軍呢?強大的後勤,遠渡重洋都能保證充足的後勤。

2、德國空軍一直停留在戰術空軍層面,沒有戰略空中打擊能力,生產不出遠程戰略轟炸機,柏林距離莫斯科只有1600公里,戰術空軍的德軍只能在寒冷的俄羅斯境內作戰,而且寒冷的天氣,飛機都是無法起飛,即使起飛也無法打擊俄羅斯後方的工業生產。而美國空軍呢?例如:登峰造極的B29航程接近6000公里,直接就是對方首都等工業城市下手。B17、B24也是可以直接從英國起飛直接就是轟炸德國、義大利的工業、民生系統的。

3、德國沒有航母,沒有海權,主要依靠潛艇,也沒有強大的海軍陸歈戰隊,而美國呢?龐大的航母,控歈制海洋,強大的兩棲戰艦,強大的海軍陸歈戰隊,強大的海運能力。

所以說美國是玩高端戰力,玩航母、遠洋兩棲入侵、玩戰略轟炸直歈搗對方本土核心,玩空地協同化,玩戰略空運和後勤摩托化補給。德國呢?玩低端,玩坦歈克步兵一步一步推進,玩戰術空軍階段。

因此看看二戰實際情況就看出,軸心國三國被英美海許可權歈制在一定范圍內,無法獲得任何外部的運輸和資源,軸心國三國作為一個工業強國、軍事強國的根本,也就是他們本土的工業、交通、民生、能源生產全部遭到美國和英國的打擊,而美國國內一片祥和,德國挨了英美144萬架次打擊,德國連個美國本土的毛都觸及不了。日本、義大利也是如此,只有挨打的份,只有抵歈抗的份,而無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甚至在南美建立基歈地的能力都沒有,更不要說是打美國本土了。

三、科技方面,美國科學家雲集,包括大量猶太科學家,而德國呢?1933年-1945年,德國大量科技人才流失,而且在這期間德國一共獲得了諾歈貝歈爾科學獎只有4個,而美國獲得了8個,英國3個,其中物理學德國僅僅一個,美國出了6個。

世界科學家雲集英美,特別是美國。

四、經濟方面,美國自1⑧94年以來就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金融中心倫敦、紐約牢牢控歈制著世界金融。

㈤ 二戰美德戰爭,看德軍怎麼對待美軍俘虜的

二戰結束後英美法受降了大約五百萬德國戰俘, 當時德國兵迷信美英, 爭相向西線潰退投降. 除法國將戰俘的一部分押送回國做苦工, 其餘大部分都被囚在德國中西部的露天營地里, 從45年夏直到46年初, 據估計大約有一百萬德國戰俘死於凍餓及盟軍的出於仇恨的折磨.
真正受到優待的是早於二站結束前投降的德國兵, 當時大約有20萬被送到美國, 大多數都最終幸運回國.
在德蘇戰爭的頭一年, 大約有五六百萬紅軍被成建制的打垮, 大部分都做了德軍俘虜, 用做苦力, 受盡折磨, 所以蘇軍對德軍俘虜也毫不手軟, 斯大林格勒一役, 30萬德軍除戰死的大約有十萬投降, 最終活著回到德國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而且都是有一官半職的.
當時德軍知道派到東線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反倒能英勇作戰, 1945年最後的柏林戰役, 以雙方各死傷30萬人收場, 不能不說是雙方互不妥協魚死網破的典型.
德國人對二戰的反省是多方位的, 除了不斷的揭示德國給他人帶來的災難, 更多的是揭示第三帝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自掘墳墓的. 當時的著名歷史人物, 從將軍到演員, 都在一系列的歷史記錄片中得到剖析, 主題很明確, 不只是希特勒發動了這一切, 德國的悲劇更是當時普通德國人自己的錯誤選擇.
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後果是德國人的普遍厭戰心理, 不分青紅皂白, 一味講究和平. 當年波黑內戰, 德國就力挺不出兵, 科索沃危機也不願出頭. 德國青年必須強制服兵役, 很多人寧願通過參加為時一年的以工代賑, 也不願當九個月的兵.
加拿大作家約翰·格蘭特在查找了眾多的資料和訪問了眾多的當事人後,意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卻很少為人所知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美軍的德國戰俘集中營里,有一百萬已經投降的德國戰俘死於人為的飢餓、疾病和無醫無葯。他用了三年時間查訪了當時盟國(美,英,法,蘇等)的政府檔案,與當事人談話。記錄了以下事實。至1945年5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50萬德國俘虜,英國-加拿大聯軍受降200萬人,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釋放回家,其中有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美國在歐洲和北非受降525萬人。美國處理德國戰俘的作法不同於英、法、加等國。當時駐歐洲盟軍最高統帥部司令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他不願與英軍合作處理德國戰俘。因為英國人按照日內瓦公約處理戰俘,即:戰俘在吃飯、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方面不能亞於俘虜他們的軍隊的士兵待遇,有與家人通信的自由,紅十字會定期訪問戰俘營地。但是艾森豪威爾決定自搞一套。在l945年4月,他提出一項建議,建議將德國戰俘分成兩種等級:1、投降的戰俘。2、繳了械的敵對武裝力量。第一類人按日內瓦戰俘公約處理,第二類人,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仍舊按敵對武裝力量處理,即,即使他們投降了,也可以殺死他們。實際上到了1945年8月,所有的德國戰俘都歸入了第二類。從l945年5月國際紅十字會的材料表明,所俘獲的德國戰俘的健康狀況,除受傷者外,基本上是健康的。但是在美軍的戰俘營里,情況迅速地惡化,戰俘們被置於露天的黃土坡上,沒有遮蔽風雨和太陽的帳篷,沒有樹陰,更沒有房屋,強壯的戰俘自己用手刨個洞出來,像地老鼠似地蜷在洞里,體弱的就在露天里躺著,晚上太冷,就一堆人擠在一起互相取暖。有時下大雨,土洞的泥土松動而塌方,倒霉的"地老鼠"就被活埋在裡面。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戰俘們得不到食物和飲水。當時的情況並不是食物缺乏,由當時盟軍和國際紅十字會披露的材料表示,美軍在歐洲的食品總部有大量食品囤積,國際紅十字會有十萬噸食品儲存在瑞士。但是飢餓卻在戰俘營里蔓延。戰俘們得不到足夠的飲水,有時河水近在營地旁,但就是那樣的臟水戰俘們也喝不到。有兩位曾經在美軍駐歐洲醫療隊工作的醫生喬馬斯·馬森和查爾斯·貝斯里曾視察過美軍戰俘營,在1950年他們寫道"大約十萬名衣衫襤褸的人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里,骯臟,憔悴,瘦弱,目光無神--"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里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疽和肺炎。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葯的情況,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這是造成戰俘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45年4月艾森豪威爾將大量德國戰俘界定為"繳械的敵對武裝量",到l946年一月,有l00萬德國投降戰俘從美軍的戰俘營消失。到l950年,大多數非登記在冊的德國戰俘的材料被美軍相關機構銷毀。這l00萬在戰俘營里死亡的德國士兵人數相當於從1941年至l945年整個在西線與盟軍打仗死亡的德軍人數的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殺人中落幕的。死亡的人數並不亞於日本在原子彈轟炸下的死亡數字。

㈥ 關於二戰中美國與德國的問題.

二戰中技術最先進的應該是德國,從19世紀末,德國是世界科技的中心。

德國是向盟國投降,不是向美國投降,擊敗德國出力最大的應該是蘇聯而不是美國。

德國投降最後的原因是蘇聯軍隊攻克了柏林——德國的首都,但是根本上講,使蘇德戰場的 巨大的消耗和西線英國,美國軍隊的海上封鎖和戰略空襲逐步打垮了德國。諾曼底戰役其實對於整個戰爭意義不大,因為在那個時候,蘇聯軍隊擊敗德國已經沒有問題了,時間早晚而已。西方國家紀念諾曼底,一個是因為這個市他們唯一拿得出手的勝利(相比,東線蘇聯的勝利類似規模的太多了),一個是因為這個行動保證了西歐不會落入蘇聯手中。

德國戰敗以後就被西方和蘇聯瓜分了,沒有什麼善後,哪個勝利者會對戰敗者客氣?

希特勒應該是自殺,這個是蘇聯官方的結論。

㈦ 二戰時候,德國與美國實力對比

1、綜合國力:兩國實力不相上下。由於德國吞並了大半個歐洲,所以其總體實力並不遜色美國多少,只是德國缺乏和平發展的條件和消化佔領區的足夠時間。

2、戰爭初期:德國要比美國厲害,因為二戰初期的德國不僅國力強盛,而且軍力強大,其軍事力量世界第一。德國擁有上千萬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和空軍以及實力不俗的海軍。

3、戰爭後期:美國開始發力,在戰爭中表現出了其強大的一面。美國用龐大的工業產能和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葯,耗死了德國。

㈧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會先對美國宣戰

美國是第2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參戰國,在二戰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美國的參戰是直接導致軸心國集團戰敗的原因。不過美國參戰前德國人不是不知道美國有多強大,也不是不知道,美國參戰會對二戰造成巨大的影響,早在美國沒有參戰前,德國就一直在警告盟友義大利和日本不要招惹美國,德國本身也一直對美國保持著最大的限制和剋制。

此前日本一直在進攻蘇聯和英國問題上猶豫不決,一直對德國不信任,拒不配合德國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希特勒認為這是拉攏日本的一個機會,雖然德國也期待美國,但德國認為對美宣戰可以獲得日本人的信任,可以把日本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同時希德勒認為德國和日本聯合能夠戰勝美國,日本能夠幫助德國打敗蘇聯和英國,但沒有想到德國人高估了日本,日本不僅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而且在蘇德戰爭中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反而給德國製造了一個強大的敵人,讓德國和義大利為日本人的愚蠢和短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㈨ 二戰德國法西斯為什麼沒攻打美國

二戰德國法西斯沒攻打美國的原因如下:

(1)德國要向美國宣戰,就是被逼無奈,因為當時的德國已經是多線作戰的情況,根本不願意再開辟一個新的戰場,更何況是將美國拉入二戰之中,但是作為他的盟友國,日本已經向美國發動偷襲,向美國宣戰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作為盟友也只能跟著向美國宣戰。

(2)德國的海軍實力非常薄弱,若是要登陸美國本土進行作戰,首先就要換橫渡大西洋,而這這是德國海軍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德國與美國在海軍實力上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9)二戰中德國怎麼看美國擴展閱讀:

德國向美國宣戰是因為他的盟友日本已經向美國宣戰,德國迫不得已做出了宣戰的決定,日本向美國宣戰的原因如下:

(1)早在1940年9月,美國就已經成功破譯了日本的密碼,因此掌握了7月2號御前會議的決定和進駐南部法印計劃。作為對抗日本的措施,美國在25日宣布凍結日本在美國的5.5億日元的資產。8月1日,美國開始全面停止對日本的石油出口。

(2)由於美國全面對日本禁止出口石油,日本被逼上了生死攸關的獨木橋。日本為了維護在中國所掠奪的權益,只有強行南進,但是一旦向南方侵略,就必然要與美國發生沖突。如果日本選擇北進,那就意味著日本將失去在中國戰場的利益。

㈩ 打敗美國難過天為何說二戰時的德國註定無法擊敗美國贏得二戰

戰爭是無法避免的一件事,總是會有一些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選擇侵略他國來侵佔資源,從一戰時期的同盟國到二戰時期的軸心國,這幾個國家無一例外都是非常的有野心以及侵略性,可以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犧牲一切,這就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但好在,每一次,侵略的一方都失敗了,一戰如此,二戰也是如此。德國作為一個兩次戰爭共同的挑起者,也都在兩次戰爭中受到了制裁,二戰的時候,就因為美國的介入以及蘇聯的負隅頑抗,打亂了德國的計劃。

通過以上這兩件事,德國的兵力已經高度分散,同時,德國也將戰線拉得過長,沒那麼容易協防。反觀當時的美國,在戰爭初期並沒有參戰,而是賣裝備發戰爭財,但珍珠港事件激怒了美國,也讓這個當時極其富有,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宣布了參戰。這樣強盛的美國和當時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德國,兩者孰強孰弱是毋庸置疑的。

閱讀全文

與二戰中德國怎麼看美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